1

首先就山本五十六本人的意见而言是不主张偷袭珍珠港的,其次他也并不愚蠢——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该忘记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路线的执行者之一,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然而如果仅仅只从军事素养上而言: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对手,因为只有先学会尊重你的对手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并最终更好地战胜对手。

事实上山本五十六是当时日本难得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放眼全日本具有他的战略高度的就只有石原莞尔了——当别的军国主义狂热分子高呼着要在三个月内搞定中国战场时、当全日本因为对美开战而欣喜若狂时只有山本五十六和石原莞尔明确知道日本的战败已是定局。尽管山本五十六是珍珠港实际的实际策划执行者,然而他本人从一开始就对这一作战计划极力反对——在山本五十六看来:尽管中国在长期的军阀割据混战后陷入了积贫积弱的状态,然而毕竟是一个大国,拥有比日本丰富得多的战争资源,日本绝不可能彻底征服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如果在深陷中国战场的同时去挑衅美国无异于作死的行为,可他的反对并木卵用——因为此时的日本实际上面临的是一个无解之局,无论山本五十六具有何等战略眼光,此时实际都已无力回天。

这时的美国正处于国力稳步上升的阶段,其实早在二战前甚至还在一战前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已跃升世界第一,只是这时美国仅就直接军力而言还无法完全同英、法等老牌强国抗衡,但在支撑战争的工业生产能力上已是无人能敌。二战使英、法、德、苏、日等国深陷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这就使美国的实力凸显出来——无论美国加入哪一方作战都将极大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其实自己也有心改变传统的孤立政策,转而开始谋求世界霸权。正在谋求世界霸权的美国自然无法容忍其他国家崛起成为某一方区域霸主,进而威胁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日本恰恰在谋求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这已威胁到美国在华利益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等美国殖民地。美国无法容忍日本进一步扩张,因为这甚至会威胁到美国的国防安全。有鉴于此的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否则将对日本实施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一系列制裁措施。这样一来对日本而言:处境就相当尴尬了——如果答应美国的要求,意味着日本必须放弃已到手的诸多利益;如果拒绝美国的要求,那就必须面对美国的制裁。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如果被美国制裁,那么其原本就并不强的战争潜力将遭到进一步削弱,这对已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的日本而言显然是不能承受的。况且在日本看来:美国在采取制裁行动后是否会进一步加大对日本的打击力度呢?如果美国主动进攻日本,那么以日本的国力是完全无法与之对抗的。既如此,不如索性对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从而争取战略主动权。

日本内阁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决定以偷袭珍珠港这种先发制人的方式开展对美国的打击,尽管山本五十六本人始终对这一计划持反对态度,但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乃是天职。无论他对内阁通过的决议究竟持何种态度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其实从珍珠港事件的具体策划来看:不仅不愚蠢,甚至还设计得天衣无缝——日军绕过了距离自己更近的菲律宾和马里亚纳群岛,悄无声息地偷袭了珍珠港。这次偷袭使美国海军在此后的六个月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战斗力,日军得以从容不迫地横扫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山本五十六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削弱了美国海军的战斗力,从而为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赢得了半年左右的优势。至于最终日本的战败是由两国整体实力决定的,即使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会采取各种手段打压限制日本,而日本面对美国的蹂躏同样将无计可施。不过在珍珠港事件中日军依然犯下了致命的错误:日军并没对珍珠港的战略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而仅仅满足于狂轰滥炸一通以增强该事件的国际影响力,结果导致日军事先没掌握美军航母的动向,使美国航母躲过了这次劫难。除此之外,日军在轰炸中只着眼于美国战舰,而没对船坞和油库进行轰炸。

最佳贡献者
2

偷袭珍珠港行动本身是很成功的,达到了战术目标。失败的是日本高估了自身的军事战略极限和低估了美国人的反应。

在诺门坎日军被苏联打败之前,日本军方有两种战略,南下和北进。苏联取得了胜利之后,北进战略受阻,南下呼声占据主流。

而且,日本同德国法西斯签订轴心国协议并有一系列互通之后,南下已经是不得不的决策了。南下侵略东南亚,南亚以及陈兵太平洋,表面上看是日本自不量力,实际上在当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因为只要南下,就会触及美国,英国乃至法国的利益,当时,英法被德国掣肘,已经不构成威胁,面临与美国的争夺已经势在必行。

日本不傻,美国也不笨。

实际上,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国会也一直在争论,到底参与不参与东亚的战争,并非是被打就坚决参战的姿态。罗斯福通过舆论分析加上局势判定,最终宣战。日本国内也并非不知道,以日军的实力,不可能碾压美军,甚至输掉战争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日本决策层也在博弈,分析形势,最终打算偷袭珍珠港,企图让美国势力退出东亚,以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而且,美国这个国家利益为先,根据以往的处理模式,珍珠港纵然受挫,不会为了一时之快全面开战,而是考虑成本,这是日方外交层面对美国作出的行为分析和研判。

以现在的观点看来,日本这样的判断很幼稚,当时却是有道理的。并且,山本五十六只是执行者,没有太多话语权,实施和服从的是日军的决策,他愚蠢与否其实并不重要。这其实也说明了,战局是瞬间变化的,战争成败也不是注定的。日本赌了一把,赌输了,改变了东亚的格局,这个历史影响持续到了当下。

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如果仅仅用现代的观点加以评判,而不能考虑到当时的情境和逻辑,结论不敢说全错,至少也是不全面的。

3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极为出色的统帅,其海军航空兵的思想也比较先进,虽然也是“大炮巨舰主义”,在二战初期,山本五十六带着日本海军所向披靡,屡屡重创美国海军,然而在中途岛海战中意外战死,对日本太平洋战争的局势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可以说,山本五十六不死,美军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是山本五十六愚蠢要发动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军部最终达成了要偷袭珍珠港的决策,而山本五十六虽然在日本军界位高权重,却也只是该次计划的执行者,就偷袭珍珠港这次军事行动来说,山本五十六的计划无疑是成功的。

资源的短缺迫使日本必须投入新的战争中掠夺资源

从根本上来说,在侵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必须掠夺更多的资源才能维持战争的持续发展,但是以当时日本的处境来说,持续深入中国内陆作战发挥不出日军的海军优势,重火力方面也不充分,因此可能让日本陆军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中国内地资源也并不充分,不像东北已经经营多年,完全是拿来主义。

日本希望通过北上供给苏联和南下进攻东南亚来获取战争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在前不久的日苏诺门坎战役中,日军见识了苏军的强大,而北方的障碍不仅要面对强大的苏联,还是无法发挥海军的作用,思来想去,日本还是决定入侵东南亚。

不仅能够掠夺资源,还能发挥闲置海军的优势,并且如果切断中国从东南亚和世界的联系,日本认为重庆的国民政府也会投降。

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和物资禁运使日本狗急跳墙

但是东南亚是英法的地盘,日本一旦入侵东南亚势必要和西方列强进行开战,正在这个时候,美国采取了制裁日本的措施,先是冻结了美日贸易,并且事实物资禁运,尤其是石油的禁运对日本这个战争机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当时的处境很艰难,只有两个选择,停止扩张当美国的小弟,继续扩张,放手一搏,到1941年秋东条英机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决定南下对英美荷开战。

在日本人看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此时也正是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无暇东顾,减轻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压力,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入侵东南亚的战争中。

偷袭珍珠港是一次极大的博弈,日本是在赌美国会妥协

当然以日本的实力并不足以和美国全面开战,针对这点像山本五十六这样的高级将领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但是日本就是好战,在甲午战争中敢挑战清朝,在日俄战争中敢挑战俄国,过往的战争让日本人更加详细,即使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但是凭借意志还是能够拼一把。

因此,日本是预想美国要对其发动战争,便事先对人发动战争,虽然现在看日本挑战美国很幼稚,但是从战略思想上来说,一点没毛病,战争永远都是先下手为强。

偷袭珍珠港就是日本的一次军事博弈,通过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和日本达成妥协,将美国在太平洋及东南亚的权益划分给日本,对于日本来说,这还真就是一次,大点干,早点散的军事行动。

4

我不知道谁告诉那么多答主山本反对偷袭珍珠港的,山本反对对美开战不假,但是在必须对美开战的大前提下,山本是日本海军顶层中唯一坚决坚持珍珠港作战计划的,甚至为了让珍珠港作战计划得到通过,山本不惜以辞职相威胁。这叫山本反对偷袭珍珠港?

正是山本五十六的坚持,才有了珍珠港作战计划的通过

偷袭珍珠港的传奇性成功很大程度上让很多人忽略了日本对美英荷开战的根本目的是南洋攻略作战,而偷袭珍珠港实际上是一个辅助性的行动,意在解除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日军南进的侧翼威胁。实际上,当时应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威胁,日本海军大致有三种思路,一个主流的,拿下菲律宾关岛等地,之后转入防御准备实施渐减作战,这也是日本海军长期准备的战略,还有一个是以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为代表的,打英荷不碰美国,甚至连菲律宾都绕过不动的战略,其用意在于美国孤立主义盛行,罗斯福未必能推动美国人去为英荷殖民地打仗——这个看法有其道理,也能给罗斯福带来很大困扰,但是过于消极和机会主义,再就是山本偷袭珍珠港,彻底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山本所谓能胜半年到一年,能打一年半也是基于成功偷袭珍珠港。

永野修身曾提出打英荷不打美国的构思

以当时的认知水平来说,偷袭珍珠港算不上多愚蠢,只不过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珍珠港损失的那批老式战列舰如果以开展就按计划驰援菲律宾南洋的话,搞不好损失会比珍珠港更加惨重,如果再考虑到日本如果不主动攻击美军而美国参战的话,罗斯福需要付出的政治代价可能会非常惨重,从这个政治角度来说,偷袭珍珠港又显得有些蠢——不过山本也没指望打赢战争,所以自然就紧着怎么顺手怎么来了呗。

5

我们站在现在的角度觉得很蠢,但是放在当时的日本不见得。日本空袭珍珠港的目的是消除对日本可能造成的海上威胁,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而已。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一直是日本心中一根刺。1941年,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开始进入胶着状态,日本的装备损失和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他的生产水平。在加上日本的大规模军队扩编,实际上当时日本的石油、钢铁、橡胶已经大规模短缺,虽然当时中国东北地区被日本实际控制,但是资源产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仍然无法满足日本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疯狂侵略中国,而且正在策划对东南亚的侵略,这使得美英等国在亚洲的利益受损,所以美国对日本实施经济和资源制裁。1940年,美国对日本实施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铁矿、废铁的禁运。1941年,日本占领战领法属印度支那,美国宣布全面对日制裁,包括冻结资产和石油全面禁运。

美国对日制裁使得日本很被动,由于日本在诺门坎对苏作战失败,日本北上的政策被否定,只能改变策略进攻东南亚地区。而东南亚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橡胶、木材、煤炭等资源,这是日本最需要的。但是如果日本占领东南亚之后想要顺利开采并运输资源只能打掉美英等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由于英国荷兰等国的远东舰队势力太弱,那么只剩下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了。

所以日本决定赌一把,以偷袭的方式敲掉美国太平洋舰队,虽然无法直接击败美国,但那时根据估算,日本至少能得到2-3年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和东南亚资源达到和美国抗衡的筹码,最终实现和美国谈判。

所以1941年12月7日那天日本空袭了珍珠港,过程就不说了。但是日本低估了美国的战争动员和工业能力,中途岛海战日本就制定了一些列智障计划,日本仅仅在几个月后就开始出现溃败,最终投降。

所以,不要试图是上帝视角和我们已知结果的前提下去判断这个问题。

6

偷袭珍珠港被题主称之为愚蠢的行为,也许是从二战的总体结局来看的吧。在当时的情景看,日本作此决策却说不上是完全愚蠢的,有其开战的必然因素。

其时,美国虽还没真接参战,但对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执行了严格的经济制裁,使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战争资源几乎无法获取,特别是要支持海、空军运转所必须的石油和橡胶,这使得日本需要南下东南亚。台湾岛早己被日本占领,再南下就是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横亘在海上挡住南下之路。所以要下南洋,先得攻下菲律宾,与美国正面碰撞。要拿下菲律宾,除了要消灭美在菲的地面驻军,同时必须消灭在太平洋上美国宠大的太平洋舰队,偷袭珍珠港是最佳选择。

山本五十六作为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日海军的最高指挥官,从战略上的确有一段反对与美国直接发生冲突的阶段,但当国策决定南下之时,职业军人的要求他,必须全力以付去制定好作战计划,不能拿部下的姓命开玩笑。偷袭珍珠港的全部计划,山本五十六投入了全部精力,所以历史上把珍珠港原凶定义是山本,而不是指挥联合舰队去执行的南云忠一。




7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领导的偷袭珍珠港很愚蠢吗?

日本除了偷袭珍珠港,尽可能的削弱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增大日本相对优势,为日本争夺出更多的生存空间,日本还能怎么办?



二偷袭珍珠港是日本赌徒心理的典型表现,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是先下手为强的偷袭行为。

两场战争的胜利,让日本觉得战略冒险行为是非常值得的。

既然是偷袭,那么日本有什么理由?不去偷袭珍珠港呢?

难不成日本偷袭的中途岛,偷袭的马里亚纳之类的?这些岛屿的战略价值绑到一块儿,比得过一个太平洋舰队吗?

无非就是日本的偷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要是连着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一并击沉,那么日本获得长达一年以上的战略机遇期。

在,日本军舰逼近旧金山,威胁美国西海岸的时候,那么美国很有可能为了保证民众的安全,而与日本签订停战协议。

而且。偷袭珍珠港非常的明智,是日本唯一可能取得,日美战争胜利的机会!

将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干沉的话,那样,日本很有可能会赢得战争的胜利,或者说让战争推迟一些再爆发。

8

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攻击的计划,源于日本与美国的外交冲突。

日本战斗机准备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去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陷入战争长期无法脱身,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差。这时的日本,逐渐开始想着夺取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以进行长期战争。

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这一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引发了美国的强烈抗议。1941年7月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兵,7月26日,下令禁止对日本出口多项战略资源,在这多项战略资源中,石油与钢铁对于日本来说最为重要。在禁止出口多项战略资源的同时,也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当时,日本试图以外交谈判的手段,解决这一困境,却接连碰壁。在1941年6月份,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这时的日本,决定考虑与美国开战的可能性。

珍珠港内遭到攻击的美军战列舰

1941年,大本营提出了与美国开战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决定在开战初,对美国和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发动进攻(首要目标是荷属东印度的油田),其它的则是马来半岛、菲律宾、缅甸等地。日本方面认为,一旦与美国开战,在攻进美属菲律宾时,美国肯定会以庞大的舰队前来支援,这时的日本,就能以其庞大的舰队以逸待劳,在决战中击溃美国舰队。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也认为一但开战,美国势必加以干涉,因此必须在开战初期就给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以致命的打击,令日本在南进计划上取得成果、巩固势力。最后在有利的条件下和美国和谈。为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奇袭攻击珍珠港的计划。注意,是奇袭不是偷袭。

珍珠港内起火燃烧的弗吉尼亚号战列舰

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计划是,在日本与美国谈判无果宣战之后,就立刻对珍珠港进行奇袭,在开战初期就打掉美国的一支舰队,以此来逼迫美国与日本走上谈判桌。但是没想到,由于日本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问题,宣战书在日本攻击完珍珠港后才递交给美国政府,这就让奇袭变成了偷袭。此举让美国全国上下十分愤怒,本来意见不齐,但经过日本人这么一偷袭立刻团结起来,用举国之力来打败日本。

9

奉献精品内容,请随手订阅本号!我是科罗廖夫,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指出,这个问法可能有点问题。题主说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是愚蠢的,不知题主想表达的意思是日本对美开战是愚蠢的,还是说在对美开战这样一个总体战略前提的构想下,选择偷袭珍珠港是愚蠢的?这样,我们分开来看吧。

首先看前者,日本决定对美开战是不是愚蠢的?众所周知,正是对美开战的这一作死行为导致了日本走向覆灭。首先说明山本五十六是不主张对美开战的,山本五十六曾担任驻美武官,对美国十分了解,也明白对美开战的后果。但是对美开战这一战略抉择是日本高层做出的,这不是山本五十六能够左右得了的。日本对美开战,既是在美国断绝对日贸易之后的形式所迫,也是日本在“以战养战”的战争逻辑之下,既不得已也必然走向的发展路径。所以日本为什么失败,并不仅是因为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非正义性”,而更多的是由于它奉行的也是不得不采取的“以战养战”的扩张原则,这是日本必然走向灭亡的内在逻辑。

再来说第二个,到了1941年,日本对美开战的战略设想已经摆上日程,在这一大前提之下,山本五十六等人拟定“Z计划(偷袭珍珠港)”提请海军军令部批准。但是日本海军军令部内的意见几乎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反对偷袭珍珠港。就连曾负责拟订过此计划的大西泷治郎和最先主讲过袭击珍珠港作战理论的草鹿龙之介,也极力反对。大西当面对山本说:“在日美之间,难以用武力迫使对方屈服。日本去攻击菲律宾或其他地方是可以的,就是不能去攻击珍珠港”。大西甚至建议:“撤销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

1941年8月7日,面对军令部和作战部激烈的反对,以及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山本不惜以辞去联合舰队司令官职务相威胁,要求批准“Z计划”。最终,该计划在10月19日得到海军军令部的批准。

所以,日本对美开战这一大战略前提是愚蠢的、不一致的,但是在逻辑上有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是在对美开战这一大的战略前提之下,相比于只进攻东南亚,那么山本五十六主张直捣黄龙,直接摧毁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老巢,在战役层面去考虑,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

10

首先,提问者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常识性的问题,一个,不是山本五十六要去偷袭珍珠港,他本人其实并不愿意偷袭珍珠港,第二,偷袭珍珠港,从而导致与美国交恶,确实导致了日本最终的覆灭,但是,这个决定不愚蠢,当时只能如此。简单而言,这是日本政府的一次豪赌。

说实在话,战争靠的是什么,最终还是资源人口这些,为了维持自身的对外侵略,日本也需要掠夺资源,在中国掠夺到不少后,必然要把眼光放远,这时候就发现北上不行,暂时斗不过苏联,那只有南下,只要南下,就必然和英美起冲突。

所以,先发制人就很关键,偷袭珍珠港,这样的行为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日本控制住太平洋,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还有机会。这是日本的如意算盘,但还是低估了美国的实力。

但是说实在话,这个决定不愚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