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来说说高粱河战役发生的背景:

其实高粱河战役本来就是一场轻敌冒进的战役。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宋王朝在北部边境一直面临着北汉、辽国两个割据政权,北汉的军事实力虽然远逊于宋朝,可因为辽国在后方的协同作战,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了宋王朝的劲敌。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

宋太宗赵光义在顺利灭掉北汉后,北伐大军还未进行大规模的休整,于六月便从太原拔营直接进攻辽都南京(今北京)。其实将士们对于这次狂飙突进的军事行动并不感冒,反而心生怨气。

这些士兵在拼命攻打北汉太原城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多,几乎是采用人肉战似的才艰难拿下了太原城,这种情况下未经大规模军事休整,直接进攻一个更为强大的辽国,军心可想而知。

宋太宗此次进攻辽国仍然是想要收复曾经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十六州一半之上 都位于太行山之上,可谓是据高守险,没有对于这座山脉的控制权,宋军对于辽国骑兵的进攻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华北平原无险可守,骑兵在这里几乎占尽优势,机动性作战能够得到极致的发挥。

只不过幸运的是,辽国并没有想到宋军会趁势进攻。

宋太宗亲统大军进抵镇州,作为后方大本营,前锋军队陆续拿下涿州、东易州、监沟屯,顺利进抵南京城下。

前锋军队旗开得胜,宋太宗也挺兵进抵南京城下,驻军于宝光寺,指挥大军围攻南京。赵光义先行让先锋军将领孔守正在北上巡视。

孔守正在沙河击溃辽军主帅北院大王耶律希达,双方在得胜口一带对峙。

对于包围辽国南京城一事,宋太宗犯了军事上最大的忌讳。自古攻城者往往都会留一个门作为生口,以供守军投降,可赵光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下令将辽国南京城东西南北四翼全面包围,而且包围了三圈,想要瓮中捉鳖。

史书记载:

“围城三匝,穴地而进”。

宋军的围城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当初十万宋军从太原狂飙奔袭到南京城下,赵光义下令放弃了所有攻城器械,攻打辽国南京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士兵们只能钻地而进,想要从挖掘地道顺利进入辽国南京城。

太平兴国四年,七月。

宋军攻城半月有余,仍然毫无进展,而北方的辽国上京则开始调集援兵南下救援南京。

  • 前锋大军:耶律沙统领大军进抵高粱河

  • 主力大军:耶律休哥统率三万主力大军跟进

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急忙下令北上拦截辽国援军。辽国前锋军在高粱河遇到宋军,双方瞬间展开大战,辽国先锋军败退,宋军紧追不舍,深夜追敌十余里,遇到了辽国统帅耶律休哥统领的主力大军。

耶律休哥下令让士兵每人手持火把,分兵三路南下猛扑辽国南京城。那些仍旧围困南京城的宋兵怎会料到辽国援军已经南下。

宋兵十万大军屯集于城下,深夜宿营,突然传来厮杀声瞬间大乱,相互踩踏者数不胜数。

攻城战役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一场人肉战,此次高粱河交战,宋军十万大军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士兵过于集中扎营,深夜之中未战而先乱。

最佳贡献者
2

历史背景

后晋高祖石敬瑭为感谢契丹助其灭后唐,入主中原,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自称“儿皇帝”。公元979年宋灭北汉,以幽云十六州为基地屡扰宋边的辽国(契丹)成了宋王朝北面最大的边患。宋太宗积极部署,欲收回幽云十六州。

高梁河大战

公元979年农历六月,灭掉北汉的宋太宗踌躇满志,欲北上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宋太宗亲率大军10万出镇州(今河北正定)北进,突破了辽军在拒马河的阻截,进围幽州,击败城北辽军1万余。二十六日,太宗命宋渥、崔彦进等四将率军分四面攻城。辽韩德让和耶律学古一面安抚军民,一面据城固守待援。屯驻清沙河(今北京昌平境内)北的辽将耶律斜轸因宋军势大而不敢冒进,只声援城内辽军。六月二十九日,以耶律沙和耶律休哥为统帅的辽援军赶到,尽管宋军一度登上城垣,但终未能攻入城内,被迫撤退。七月六日,宋辽两军在高梁河大战。辽军初战失利,稍却。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及时赶到,分左右横击宋军,城内辽军也杀出参战,宋军大败,赵光义中箭受伤。辽军乘胜反攻,追至涿州,宋军大量军械资粮落入辽军之手,宋朝第一次幽州会战宣告失败。

▲宋辽武士复原图

结语

宋军战争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在宋太宗赵光义,从战役起始阶段到最后,宋军主要将领层一连串犯了骄傲轻敌、指挥失误等错误,直至最后战败。而高粱河一役作为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直接造成了日后的宋连战连败,到澶渊之盟,至此宋对辽已然完全处于下风,并直接对其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辽成为一个威压北宋,雄踞中国北方的庞大帝国一直到被金所取代。高粱河一战影响深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御驾亲征北汉,宋军势如破竹,北汉全国告急,并立马派出使者到辽国求援,辽国不敢大意,立马派出大将耶律沙为首的辽军支援北汉,辽国深知北汉的重要意义,必须保住北汉,才能保证辽国本土的安全。

顺利灭亡北汉,扫清统一最难一步

赵光义对于辽国早已做好准备,他派出悍将郭进同辽军决战白马岭,并在白马岭一战之中大白耶律沙为首的辽军,此战之后,辽国无力支援北汉,只能任由宋朝击败北汉,白马岭之战,宋军击败了强大辽军彻底了断了北汉的后路,宋军得以专心攻打太原,在强大的宋军攻势面前,外无援军北汉皇帝刘继业最终选择了投降。

一场必然失败的战役

赵光义灭掉北汉后,可以说这个时候他信心满满,认为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不在话下,他在军队没有足够休整情况下下令出兵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可以说幽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关键。

北汉灭亡后,辽国虽做好相关部署防止宋军进攻。

宋军战略打算是袭击幽州,从而夺取这块战略要地,辽军对于宋军奇袭可以说虽有相关准备,可还是连失数地,很快先锋部队抵达幽州城下。

由于这一战宋军采取快速突袭方法,宋军并没带有足够攻城机械,在幽州城下宋军城下一时间遭遇到了极大困难,辽军这个时候选择了闭门待援,赵光义为了可以尽快拿下幽州,要求军队快速进攻,击败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统军萧讨古,获得了一时胜利。

这个时候战局对宋军十分有利,宋军可以一举击溃耶律斜轸部队,并阻击了耶律斜轸增援部队,迫使他们无法进入幽州。

赵光义看战局十分顺利,想一举击溃耶律斜轸部队,很快派出军队追击,无奈中了耶律斜轸计谋导致宋军战败。

辽军虽获得一时胜利,总体战况依旧对辽军不利,这个时候辽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守待援,耶律斜轸和耶律奚并未主动出击,一直等待辽景宗援军。

高粱河之败,宋朝永远的痛

这个时候总体战局十分有利宋军,一旦没处理完有可能影响接辽国统治根基。

赵光义认为胜利就在眼前,决定发动猛攻,想一举攻克幽州,宋军的猛攻要幽州守将韩德让丝毫没任何办法,这个时候宋军如果努力点完全有可能拿下幽州。

这个时候宋军高速突击,士兵连续作战十分疲惫没得到休息,必然不愿意全力进攻。

赵光义十分期望可以尽快攻克幽州,可底下士兵怨气十足攻城并不很卖力,宋军攻城时间大大减缓,这个时候可以说两军在拼时间,双方可以先进城,这场战役谁就获得胜利。

辽军援军到达幽州,双方在高粱河发生激战,宋军开始虽取得一定优势,可由于步骑之间脱节导致宋军出现破绽,耶律休哥发现战机,率领精锐骑兵杀出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不是赵光义身边禁卫军拼命抵抗,保住赵光义性命。这个时候宋军已经出现溃势,辽军抓住机会成功击败宋军,宋太宗骑着驴车南逃,宋朝北伐失败。

宋军惨败要幽云十六州成为了宋朝君臣永久心痛的地方,以至于虽有精兵十万,宋军不敢直接进攻辽国,这个时候宋朝国内已经有了谈辽色变说法,宋朝国内政策已经由攻转守,不在主动进攻。

4

公元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北宋灭亡北汉,宋辽直接对峙。

宋军在消灭北汉时,在太原集结了数十万军队。赵光义企图乘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幽云地区。北汉刘继元已降,赵光义遂还师至镇州即转兵北上。但是破太原尚未赏三军,诸军兵将多不愿行,只是无人敢说。只有殿前都虞侯崔翰赞成北征,“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

赵光义听了之后很高兴,当即下令枢密使曹彬调发各地屯兵。当时北宋诸将,大多数比赵光义冷静得多,他们以大军云集,粮草不及为请罢兵。而赵光义却下诏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限期转运至镇州背面行营以备供应。

宋军在行动,辽国对燕云地区的防守也早有部署。三月,韩侼、耶律善布、耶律沙等救援北汉时,已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等,率兵戍守燕地。说明其早已考虑到宋军可能的进攻了。

辽在幽州经常屯驻的汉兵,有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共约一万八千余骑;又有其所属将帅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当值舍利一千九百五十。若契丹大举南侵、则一般调集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诸路兵,兵力可达二十余万。

五月二十日,宋军从太原分路东进,翻越太行山,二十九日抵镇州(河北正定),进入河北平原。六月初七,赵光义调发京东、河北诸州的武器装备和粮秣运往前线。

六月十三日,赵光义自镇州出发,十九日次金台屯,募民百人为向导,二十日至东易州之西,过拒马河入辽境。辽易州刺史刘宇,涿州判官刘厚德相继献易州、涿州投降宋军。

宋军推进很快,六月二十三日,赵光义的大军就已经至幽州城南宁,驻跸宝光寺。当时辽南京(幽州)守将为权知南京留守事韩德让以及权知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另有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统军使萧讨古等军在城北屯扎。宋军先锋东西班指挥使傅潜、孔守正巡哨城北,在沙河遇到辽军,马上以先至兵马与之交战,后军不就到达,而后诸军齐集,大败耶律奚底、萧讨古及乙室王撒合军,斩获甚众,生擒五百人。

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屯兵得胜口(河北昌平太寿山西北),看宋军锐气正盛,不敢直接冲击,便趁着耶律奚底新败,在得胜口用青帜收容溃军之状以诱敌。赵光义得了探马报告,便有轻敌之心,挥军继续攻击,宋军将士乘胜追击,斩首千余级。而耶律斜轸抓住机会突然袭击宋军后方,宋军败退,与辽军对峙于清沙河(北京城北二十里)北。

辽南京城内守军得此声援,固守之志更加坚定。六月二十五日,宋军看出耶律斜轸兵力不足,只是据险而守,仅能声援幽州之敌,便只留一部兵力与之对峙,而用大军围攻幽州城。

六月二十六日,赵光义由城南宝光寺至城北,亲督众将进兵,攻击清沙河辽军,大战一日,杀敌甚众,获马三百余匹,辽军稍却,仍然凭借险要坚守。三十日,赵光义又督军攻城,宋军三百人乘夜登城,被耶律学古力战所擒,后又发现并堵塞了宋军挖的地道,修守备待援兵。而当时,辽南京被围,远近震动,辽顺州守将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相继投降宋军。

辽景宗耶律贤于六月三十日闻知南京被围,耶律奚底、萧讨古、耶律斜轸虽未大败,却不能进援,于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辽主便以休哥代替奚底,统帅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

宋军围攻幽州坚城不下,“将士多怠”,士气低落。

七月初六,耶律沙大军至幽州,赵光义督诸路军攻击,两军战于高粱河,耶律沙力战不支而败退。然而当时的宋军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士卒早已疲怠,故而虽然战胜,从中午到傍晚也只追了十余里。

令赵光义始料未及的是,耶律休哥率军出其不意间而来,人人手持火炬直冲,宋军不知其多寡,未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故不敢接战,欲据高粱河为御敌之计。

耶律休哥先收容耶律沙败军,使之回去再战,与宋军相持,然后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宋军,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战斗非常激烈,耶律休哥身先士卒,身被三创犹力战。

城中耶律学古闻援军至,也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城中居民大呼,响声震天动地。耶律休哥继续率部猛攻,这时宋军才发觉已被包围,又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只能纷纷后退。耶律沙从后面追击,而休哥与耶律斜轸梁军也对宋军实行追击,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仞,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赵光义也与诸将走散,诸将也找不到各自部下军士。

赵光义的近臣见形势危急,慌忙中找了一辆驴车,急速南逃,辽军一路追击其道涿州下,获得兵器、粮草、货币不计其数。宋军高粱河一败,遂退军。

赵光义其人一直长于行政,而短于军事。想要凭借消灭北汉的余威一举收复燕云故地,这种进取心虽然是好的,然而好的动机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赵光义被攻克太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辽军的实力及其拥有大量骑兵的情况估计不足,在军队疲困交加的形势下,仓促出兵,企图以突然的行动、优势的兵力,一举袭取幽州地区。这种轻率鲁莽、侥幸取胜的投机行动,最后遭到失败乃是情理中事。

从作战指挥上看,宋军移师幽州,仅是一个方向的进宫,既未从幽州北面出兵配合,牵制辽军,又未控制一定的预备兵力。一开始便将主要兵力投入战斗,企图速战速决,一举成功。以致一遇挫折,便无力挽救。其次是对幽州的防御力量估计不足。幽州是辽战略要地,辽必以重兵守城。宋军远来急进,无攻坚之准备,以致顿兵坚城,陷入师老兵疲的困境。

最后是缺乏打援部署。幽州既为辽战略要地,在受到围攻时,辽兵必以重兵增援。但赵光义心高气傲,未作任何阻援部署,只顾倾全力攻城,致全军溃败。

反观辽军,虽在宋军突袭初期遭遇了一些挫折,但能采取有效措施,固守待援,为调集援兵赢得了时间。在援兵到达后,又成功地运用两翼包抄的战法,发挥骑兵长处,乘耶律沙拖住宋军并使宋军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时,突然投入战斗,终于扭转战局,取得了解围幽州,大挫宋军的胜利。

5

宋辽高梁河战役是公元979年,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宋太宗赵匡义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塘,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公元979年5月灭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仅死者就有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县)为止。

此次战役是辽国与北宋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且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此战宋军总兵力10万以上,辽军仅5万余人,为宋军一半。最终结果宋军仅阵亡即达万余人,而辽军则伤亡不大,宋军受到了沉重打击,惨败而归。

导致高梁河战役宋军惨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灭北汉战役结束后,赵光义被胜利冲昏头脑,对辽军的实力及其拥有大量骑兵的情况估计不足,宋军未经休整和准备,以疲惫之师轻率出战,企图乘敌不备而侥幸取胜,有很大的投机性,失败乃是情理之中。

二、辽军对燕地的防守早有部署,辽军救援北汉未果,已考虑宋灭北汉后可能会进攻燕地,已有精良骑兵二万余镇守幽州,随时能增援的骑兵数倍于守军。

三、当年6月13日开战后,宋军初期进展顺利,受降收取易州、涿州,仅8天兵临幽州。宋军轻敌冒进,尝到小胜甜头,更加得意忘形,举大军围攻幽州。宋军围攻幽州坚城十余日不下,“将士多怠”,士气低落。此时辽耶律沙援军到来,与宋军在高梁河大战。辽军釆用诱敌深入之计,以小败引宋军陷入伏击圈,然后精锐骑兵猛烈反击宋疲惫之师,城中守军冲出配合,将宋军包围攻击,宋军力不能支,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赵光义与诸将走散,弃大军而先逃,数月不知其踪,诸将也掌握不住手下军士,成了散兵溃军。宋军丢弃的兵器、符印、粮草、货币不计胜数。从以上宋军战败的简单过程来看,首要的责任人是赵光义无德无能,不会带兵不会打仗。从作战指导上看,宋军攻打幽州,缺乏周密部署,一无攻城良策,二无打援部署,三无预备军力策应,久攻城不克,必然师老兵疲,遭遇增援重兵,应对失措,溃败是必然结果。

高粱河一役作为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直接造成了日后的宋连战连败,到澶渊之盟,至此宋对辽已然完全处于下风,并直接对其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辽成为一个威压北宋,雄踞中国北方的庞大帝国一直到被金所取代。高粱河一战影响深远。






6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这场战役是宋代历史上少有的进攻性战役,它的失败也非常耐人寻味。笔者认为这主要应该是由于几方面原因。

第一,国家常年征战,战争资源积累不足。宋太祖在位十六年,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在宋太祖去世之前不久,才攻克南唐,可以说太祖时期国家的战争机器时期上一直都没有停歇,国家在这样高强度的运作之下是非常需要休养生息的。宋太宗即位第四年又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本来应该恢复元气,但同年五月,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这样就使得兵困马乏,战略后方的补给非常成问题,而且太原长期属于北汉的地盘,宋朝并没有经过深耕熟耘,将其转换为北伐的后勤基地非常有困难。

第二,战略上的不明确势必造成战术上的混乱。在当时的情况下,步步蚕食幽云十六州是可行的,但是宋太宗好大喜功希望一举收复,所以必然造成混乱。在早期,宋朝的军队还是有一定的斩获的,曾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如果就此撤军,战略目的就可以达到最大化。但是,宋太宗好大喜功,最终惨败。

第三,宋太宗为人好色,据说军中还有着大量的歌姬舞女,这对于整个军队的士气军心都有很大的影响,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最终赵光义中箭负伤,骑驴而逃。

7

历史背景:

自北汉亡国,辽国与宋朝针锋相对,宋太宗欲攻下幽云十六州,这是一个战略要地,双方都虎视眈眈,未曾料到后晋石敬瑭欲讨好辽国拱手相让,这件事以后,辽军南下好比入无人之境,中原自此失去了唯一的屏障,就像一块快要到口的肥肉。宋太宗想要统一中原,稳定国防,就必须占领幽云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彼时这里是大丞相、南京留守韩德让和大将军耶律斜珍率军驻扎于此,宋朝想要攻克这里,难度可想而知。

宋辽高粱河战役

讨伐北汉胜利后,将士们都等着分封行赏,这时候宋真宗提出趁势攻下幽云十六州。赏封没拿到还要求加班加点,搁在现代估计也没人愿意,于是将士们心生怨恨。

宋真宗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命手下大将曹彬北上,辽军及时识破了宋军意图,加强战备,于幽云十六州集结20余万兵力。

契丹骑兵强大的战斗力,对手是哀声怨道的宋军,这场战争没有悬念,辽军全胜。

8

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宋朝和辽国连年发生战争,公元979年宋军主动进攻幽州,然后在高梁河被辽军击败的战役,史称高粱河之战。

宋军失败的五个主要原因:

一、将士疲劳,连续作战

当时的宋太宗为夺回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公元979年5月灭掉北汉之后,就想乘胜攻打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宋军此时已经连续作战多天,十分疲劳。

二、物资短缺,士气低落

再加上物资也快要用完了,士气很是消沉。宋太宗还没等军队做好休整和各方面的准备就下令出兵。不过当时辽军也不知道宋军居然会主动攻击,便没有准备,使得宋军在前期取得了一些胜利。

三、辽军诈败,突袭宋军

宋军一路打到了幽州城下,当时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连忙前来应战。耶律斜轸派遣了奇兵引诱宋军,宋军信以为真,结果辽军成功绕到宋军背后进行突袭。

四、久攻不下,人心惶惶

宋军腹背受敌后与辽军展开了对峙。耶律斜轸的军队撤退后,宋军就把幽州围困起来。宋太宗督促将士日夜攻城,可宋军进攻了许久,未将幽州城攻破,久攻不下,使得宋军人心惶惶。

五、三面受敌,全线崩溃

辽景宗耶律贤听说幽州危急之后,派遣耶律休哥率军支援幽州,再令耶律沙领十万大军前往幽州支援守军。宋军得知耶律沙率领辽军到达幽州后,便集中力量阻击辽军,辽队长途驰援,立足未稳不敌宋军,只好撤退。

宋军见势乘胜追击,不过在当晚耶律休哥率领的军队及时赶到。辽军为壮大声势,命每个士兵点起两支火炬,使宋军误判。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在幽州城外成功会合,后辽军分左右两路,向宋军进攻。此时守卫幽州的辽军也把握住时机杀出城来。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败。

宋太宗见势不妙慌忙逃往涿州,天色已晚,宋太宗正要进城,辽军追兵赶到了。宋太宗跳上驴车继续南逃,直到逃出辽国,辽军才放弃追击。宋辽高粱河战役,以宋军大败而结束。

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9

“大”宋朝当时的gdp是世界的no.1,从上到下都是只图安逸只会“花钱保平安”,谁要钱都给,最后被蒙古所灭

10

大宋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公元979),宋太宗赵光义率领10多万大军,对北汉的灭国之战。此时的北宋王朝已经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在北方仅有北汉存在,如果北宋顺利将北汉灭亡,那么宋太宗赵光义也就达成了结束五代十国乱局的成就。




为了这次战役,宋太宗赵光义准备了很久。虽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驾崩,但是北宋王朝的精锐力量仍然存在,很多士兵参加了灭亡南方割据政权的战斗,战斗经验丰富。所以在战疫的开始阶段就相当顺利,连破北汉多座城池。而北汉政权不得不向辽国求援,辽国也确实派来了大量的援军,以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赴之,又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以所部跟随。


宋辽两国军队在白马岭区域发生交战,辽军因为指挥失当,分兵冒进,被北宋军队击败。为了北汉所期望的援军彻底断绝,于大宋太平兴国四年六月被攻陷国都太原,北汉政权灭亡,北宋结束了70余年间五代十国纷乱割据的局面,统一中原。




虽然为了灭亡北汉,北宋军队伤亡不小,但宋太宗赵光义仍然非常高兴,毕竟他完成了大哥赵匡胤没有完成的事情。趁着宋军大胜,士气正旺,以及报复辽国支援北汉的军事行动,赵光义尝试思考顺势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可能性!


对辽作战,干系重大,远非一时之功可成。但赵光义仍然一意孤行,决定借助平面北汉的大好形势,集重兵十余万进入辽国境内,易州、涿州地方官员投诚宋军,不费吹灰之力连下两城。


随后赵光义率军集结在辽国幽州城外,并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辽国派遣数万援军,被北宋军队的打援部队击败。而幽州的战斗中,宋军也多次突入幽州城内,可以说北宋军队在这一刻仍然占据上风,但为何在短短数日之内北宋军队不敌数量不如自己的辽军?也让宋太宗赵光义丢尽了面子,自己中了两箭不说,还不得不化身为“高粱河车神”,在当时宋军最后的精锐部队殿后之下,坐着驴车比追击的辽国骑兵跑得还快。




最重要的是高粱河的惨败,让北宋军队几乎丧失了再次北伐的能力,从这次战败以后,北宋军队不再对辽国轻启边衅。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却几乎瞬间崩盘呢?


轻敌冒进,未做详细的战略部署和军事计划


北宋军队是在公元975年六月上旬灭亡北汉的,但是宋太宗赵光义却是在6月下旬就做好了准备,挥兵北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没有将粮草后勤物资囤积到位,也没有对即将进攻的幽云十六州地区进行详细的探查。在战役初期,宋军雇佣了百余名向导,就开始了这次北伐幽云十六州的战争。




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幽云十六州也有多座城池在首将的带领之下投降宋军。宋太宗赵光义将大量兵力用于围困幽州城,对于辽国的援兵,并没有做出过多的防御。也没有分配出足够的兵力,去应对辽国的援军。虽然北宋军队击败了辽国的多路援军,但是仍然有一路辽军在耶律休哥率领下,趁着黑夜掩护,进击围攻幽州城的宋军背后,而在幽州城内的辽军也趁势冲出。和耶律休哥一起将北宋军队包围,随后惨剧发生。


灭亡北汉以后,军队损失太大,却不做犒赏和修整直接北伐,兵士士气不高


虽然灭亡了北汉,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割据的地方政权,北汉的实力也不是太弱。长达数月的灭国之战,让宋军也损失惨重。本来战役结束应该及时犒赏三军并休整,以重振军心和战斗力。




但是宋太宗赵光义却沉溺于灭亡北汉的兴奋当中,迫不及待地提出北伐幽云十六州的战略方案。并没有经过太多的论证与谋划,以一言堂决定作战目标,在极短的时间内挥军北上,士兵没有得到修整,身心疲惫,而血战以后未有犒赏,也在士兵当中都有埋怨。要不是在北宋初年仍然拥有一支精锐善战的部队,恐怕想要灭亡北汉都是困难重重。


而这支北宋军队,在经历高粱河惨败以后,仍然以精锐禁军为宋太宗赵光义殿后,得以让中箭受伤的赵光义坐着驴车,逃过了辽国骑兵的追击。


攻城时间过长,让宋军士气下降,辽军有时间组织援军


宋太宗赵光义对于此次作战的定义是一鼓而下,所以他并没有准备战略预备队,也没有从其他方向出兵来牵制辽国的援军。仅仅从一个方向,向北进攻。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战果是可能的。但是幽州作为辽国的南京,不仅城高兵多,而且自从宋辽两国因为北汉在白马岭斗了一场以后,两国就开始暗中调遣兵力,以防被北宋因为白马岭之战而采取的军事报复措施。




所以当宋军围困幽州城以后,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之内,都没有拿下幽州城。那么这段时间就足够辽国从容组织多批援军,为幽州城解围。而宋军也因为多日攻城失利,士气下降,此消彼长之下,宋军被击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宋太宗赵光义及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远不如其兄宋太祖赵匡胤


作为这次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宋太宗赵光义在成为皇帝之前,其长期担任开封府尹,总管国都开封的行政,断案等。其从军经历较短,虽然使用手段,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纳土归附,也在随后灭亡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


但是他虽然心望秦皇汉武的不世之功,然自身才能所限,终不能达成所愿。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又插手当时的交趾(现在的越南)内乱,宋军南下作战,先胜后败,结果让交趾彻底放飞自我,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再次北伐辽国,又败了。与西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都以北宋的失败为告终。




北宋初期,宋军在赵匡胤手里超高的战争胜率,到了宋太宗赵光义这,因为多次战败,被彻底拉了下来。赵光义登基以后,在文化外交内政等其他方面颇有建树,然而在兵事之上,赵光义和自己的兄长赵匡胤相比,真的就是一个弟弟。


结语:宋辽之间这次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战役,宋军先胜后败,不仅损失大量精锐士兵,而且后勤物资也损失惨重。更别提宋太宗赵匡胤御驾亲征,不仅战败反而被辽军射了两箭,并在后世得了一个高粱河车神的浑号,这名声着实不太好。




然这次战役几乎耗尽了北宋初年大量财帛和精锐兵士,给北宋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军心下降。而辽国也自此成为了威压北宋的庞然大物,尤其是雍熙三年(公元986年)精心准备的第二次北伐再次失败,就再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