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句丽已经在东北修长城了,你还能把它当成一个不听话的弹丸小国吗?巅峰时期,高句丽有六十万军队,完全就是东北一霸主,什么样的小国能折腾出这么多军队。而且,高句丽征服了契丹、靺鞨等胡人部族,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因为有草原骑兵。



隋炀帝动员百万大军,的确是过分了。但李世民晚年准备彻底消灭高句丽,大唐也是举国搞动员。折腾的人力,也不止百万。

四川打造辎重战船、江浙打造运兵战船、山东组织运输、河南和陕西征募壮士,整个大唐动员了30万作战军队。这还只是国内动员。

在备战过程中,大唐也没闲着。公元647年,李勣所部跟高句丽干了10个月。公元648年,薛万彻领衔又跟高句丽干了4个月。大唐为了灭国高句丽,就没让这家伙闲着,一直各种战争折腾。然后,国内不停歇地厉兵秣马,举国动员了三十万大军,这才敢说要把高句丽灭国。



但,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时,李世民死了。所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唐高宗李治来完成了。李治是怎么打的?就是连年不断地暴力输出,之前是几个月、十几个月地打,现在就是以年为单位,十几年、十几年地打。即便是这样,大唐也没能把高句丽灭国。最后,高句丽内部上演了宫廷政变,于是大唐抓住这个机会,终于完成了灭国高句丽的任务。

所以,高句丽不好打。隋炀帝即便动员百万大军,也不能说百分百灭掉这个国家。但是,李世民知道控制战争规模、节制国力动员;李治也知道搞持续地暴力输出、依靠国力碾压。那么,隋炀帝是傻吗?非要搞百万规模的总动员,甚至还搞了三次,直接把大隋给搞死了。



战争有战争的算法,但政治也有政治的算法。

一个原因是隋文帝杨坚打下的底子太好。大隋的行政效率可以说冠绝整个中国历史,不让秦始皇。在历朝历代,老百姓总会有逃税的,总会有桃花源这种税外之地,也总会有终南山上无数逃税的隐士。但是,在大隋就是不行,任谁都得交税。行政效率要多高有多高,说修大运河,马上就能开完;说建洛阳城,马上就能建完;说在山西开路修长城,立即就能搞定。

这是前提,是个必要条件。你让宋朝动员个百万大军试一试,心有余但力不足,这个行政效率,大宋王朝根本就不具备。



另一个原因是隋炀帝的权力游戏。隋朝人不喜欢隋炀帝,唐朝人也不喜欢隋炀帝。实际,隋唐都是一伙人,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族。贵族和豪族士大夫们都不喜欢隋炀帝。因为隋炀帝动了他们的奶酪,就是要切分这伙人的权力。那怎么才能从这伙人手中切分权力呢?一个是迁都,关中的关陇贵族太强,不能跟这伙人在一块玩,所以迁都到洛阳。这个手段,之前的北魏孝文帝用过,之后的武则天也用过。另一个手段就是搞战争,通过资源重新整合来倒逼权力重新分配。

贵族不听话、豪族不好使,而杨广则热衷用出身比较低的士人,特别是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员。这伙人最听话,相当于战国时代的游士,命运全都绑在了皇权这架马车上。但是,这还不够,皇帝得有自己的军队。但当时的军队都在关陇贵族手中,隋炀帝手里没枪,那还能怎么玩。如果皇帝能够碾压朝堂,他老爹隋文帝杨坚也不会怕老婆怕了一辈子。杨坚不是天生怕老婆,他主要怕老丈人独孤信一家。独孤家就是就关陇贵族的一哥,分分钟就能让他这个皇帝下台。



所以,搞战争,特别是搞大规模的灭国战争,则能够完成两件事,一个是灭国之功,这个威望就太高了;另一个是在战争中锤炼出一支真正听话的皇家军队。有了这些条件,隋炀帝完全就可以甩开什么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族,皇权专制也才能落地。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杨广死活也解决不了的。那就是钱从哪来?你是有军队了,但军队得养,得拿钱来养。太行上以东是豪族的天下,关中是关陇贵族的天下,天下税赋得经由宰相过手。所以,杨广需要新财源,但这个新财源直到安史之乱后才出现,具体就是江淮财源。因此,杨广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过大势,大英雄只能乘势而为,逆势操作往往都会翻盘。

最后总结:

首先,高句丽真得不是小国,而且非常不好打。隋唐两大帝国折腾了几十年,才把高句丽搞定。

其次,杨广有自己的政治算盘,就是要通过征高丽的灭国战争立出自己的flag,扩张皇权力量。

但是,英雄只能乘势,而杨广却在逆势,所以再怎么折腾也是徒劳。大唐代隋,实际上统治阶层都是一伙人,只是换了个皇帝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高句丽并不是小国。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隋唐时的高句丽是一个占据了中国辽东地区二百余年,以农耕为主,依山修筑无数易守难攻的城池,常备军至少不低于三十万的中等强国。而再根据动员兵力反推人口可知,高句丽的人口规模肯定不下三四百万。这个人口规模可不小。当年魏蜀吴三国合计才多少人口?

因此,看似不大的高句丽,其实是一个半独立于汉文化圈,拥有自己独特制度,文明水平相当高的,类似于中原王朝的集权国家。

▼高句丽王宫【安鹤宫】复原图

当时的突厥虽然煊赫一时,但突厥毕竟只是一个部落联盟,没有文化,没有凝聚力,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国家。它的武力虽然非常强大,但终究只是外强中干罢了。一场较大的干旱或寒潮,或许就能对突厥形成致命的伤害。

而高句丽不同,它因为进化出了文化,是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

所以它的抗打击能力是非常强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高句丽完全可以视为后来建国后的辽国和西夏。

它不壮大则罢,一旦壮大了,威胁远比纯粹的游牧民族要可怕的多。

再加上,此前已有辽东地方政权入主中原的成功案例。比如建立了燕国的鲜卑慕容氏。

所以隋炀帝才说:“勿遗子孙忧也”。

后来的唐太宗才说:“若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

可以说,唐太宗和早先的隋炀帝都是非常有远见的人。他们看到了高句丽的威胁,本着自己苦一代,造福后世几代人的想法。这才三番四次的攻伐高句丽。

当然,隋炀帝不顾实际情况攻伐高句丽,其行为并不值得鼓励。但他的眼界没问题,后来的北宋皇帝就是缺乏这种远见,以致西夏慢慢坐大,祸患了北宋西北整整八十余年。



第二,高句丽之于隋朝,问题并非是不听话那么简单。隋朝打它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高句丽的国力不容忽视,轻视它,必然会养虎为患。

二是高句丽王拒绝向隋朝纳贡称臣,不把隋朝放在眼里。

三是当时高句丽王暗中与突厥勾结,有攻打隋朝的企图。

第一点前面解释了,不再赘述。这里只说第二点和第三点。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第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率四十万大军南下,以突厥是北周的兄弟之邦,现在来给北周报仇为由,猛攻隋朝的北部。突厥兵在抄掠了隋朝的部分州县后,扬长而去。

为了报复突厥,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3年也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在东起河北,西至甘肃的几千里国境线上,与突厥全面开打。

这次大战打了一年多。最终以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隋朝获胜告终。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隋朝与突厥多次开打。由于隋朝正处于开皇之治,国力强盛,军力也不弱,突厥占不到便宜,每次都是灰溜溜的退走。

不过由于游牧民族的特点,尽管突厥在隋朝身上占不到便宜,但隋朝也灭不了突厥,隋朝和突厥的战争,变成了僵持局面。

而突厥人在连番的南侵失利后,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便想到了联合盘踞契丹、奚、高句丽等势力,要挟他们一起与其攻隋。

前面说了,高句丽实力不弱,轻轻松松就能动员二三十万兵力。如果突厥和高句丽等势力搅和在一起,隋朝的边境就永无安宁了。


所以公元596年,当隋朝使者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文帝非常震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为了不让事态恶化,隋文帝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王立即终止与突厥的联盟,否则隋朝就不客气了。然而,高句丽王并不理会。

公元597年,高句丽的婴阳王一面接受了隋文帝的最后通牒,表示自己愿意臣服。一面又暗中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打隋朝在辽西的军事据点(被隋军击退 )。消息传回到朝堂后,隋朝朝野对此震惊不已。

至此开始,隋朝朝廷意识到:高句丽人狼子野心,并不可靠,必须要消灭它!

因而后来隋文帝的一次攻伐,隋炀帝的三次攻伐,也就不奇怪了。

可以说,隋攻高句丽,起因完全是高句丽自找的。

至于隋炀帝为什么要用百万大军征讨,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当初司马昭讨伐仅百万人口体量的蜀汉,用了十八万大军;晋朝讨伐约两百万人口体量的东吴,用了二十余万大军;隋朝讨伐南陈(实际人口约五六百万),用了约五十万大军。

而高句丽作为一个人口体量与南陈相当,且进化出了农耕文明的中等强国(仅在辽东就构筑了四百多座城池),再加之其国内又没有任何内乱,无法趁虚而入。隋炀帝若是只派一二十万人去征讨,那无疑只是隔靴挠痒罢了。起不到什么效果。隋炀帝若真想消灭高句丽,五十万兵只是保底数字。

另一方面。炀帝本身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西征青海,压制西域,定交趾、灭林邑、平服契丹,每次都是大军尽出。百万大军在别人看来或许很夸张,但在隋炀帝看来,这只是常规操作而已。



总的来说。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一直以十二字箴言对付周边政权,即:学我者生,似我者惩,代我者死。

高句丽和隋朝一样,都是中央集权制度,都是农耕文明。这凭这两条,它就触犯了中原王朝的忌讳,它必须挨打。再加上,它勾结突厥打隋朝,它就不是该打,而是该死了。

隋朝对高句丽的压制,对高句丽人来说,或许很残酷。但没办法,一山不容二虎,东亚容不下两个集权强国。高句丽必须被消灭。

3

这个问题用隋炀帝的名言来解释就是:勿遗子孙忧也。

而且高句丽虽然没有随着疆域辽阔,那也绝不是所谓的小国,我是真正的东北小霸王。否则隋朝也不会因三征高句丽而间接导致身死国灭了。

今天的高句丽,最独特的地方不是受到了撮尔小国的哄抢,莫名成了韩国这样的民族的祖宗,而是它从未让中原王朝如此重视过。

从公元598年隋文帝兵发30万大军讨伐高句丽开始,到668年唐高宗一举荡平东北消灭高句丽,隋唐两大帝国耗时整整70年,终于将强盛一时的高句丽彻底送入地狱。

当然,在征伐高句丽的过程中,隋炀帝杨广曾三次用兵,最终导致天怒人怨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那么,为何隋唐两大帝国一定要倾全国之力干掉高句丽,甚至身死国灭也在所不惜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就是隋炀帝的那句“勿遗子孙忧”,具体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1、东北不平,中原不安

古往今来,东北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是否和平安宁。

前227年秦始皇消灭燕国后,将辽东纳入版图,随后修筑长城予以巩固,东北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前108年汉武帝消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统称为“汉四郡”,中原王朝对东北及朝鲜半岛的统治不断加强。

但高句丽也是在此时开始出现的。前37年高句丽人朱蒙建国后,势力迅速壮大,吞并了周边的东沃沮和东濊部分地区,而后与东汉发生冲突。

不过,强盛的东汉并未给高句丽壮大的机会,于是高句丽在东汉的反击下迁都丸都城,后在骚扰曹魏时被曹操一路追杀而后焚毁。

不过,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天下大乱,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开始疯狂南下,出现了恐怖的五胡乱华;而此时的高句丽也开始趁机扩张,比如:


311年,“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

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

在4世纪末5世纪初,高句丽南征百济、北讨契丹、扶余外,占领玄菟、乐浪两郡以及辽水以东大片土地,随后于427年迁都平壤。

到5世纪末,高句丽又吞并了部分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控制新罗、百济,并与北魏保持军事对峙。此时的高句丽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势力达到极盛。

随后中原地区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后,于589年最终统一,高句丽也开始盛极而衰。


当然,高句丽是不甘心就此退出的,于是它在表面上向隋朝称臣的同时,背地里却联合同在东北的靺鞨于597年进攻隋朝辽西军事驻地,又勾结东突厥侵扰隋朝北方,开启了南下侵略隋朝的序幕,这直接引发了隋文帝在598年对高句丽的征讨。

从后续契丹、金以及清朝从东北崛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来看,东北地区的势力,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的安宁与否,因为它可以同纬度联手蒙古高原势力对中原王朝形成自北向南的压制,更能同经度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搅得鸡犬不宁,高句丽无疑就是最好的说明。

所以,对于隋唐两大帝国而言,为了帝国东北、东部乃至北部的安宁,高句丽必须死,

2、农耕文明,争夺正统

高句丽之所以能存在700多年,而不是像其他北方政权那样“胡虏无百年国运”,根本原因在于高句丽虽在北方,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农耕文明。


东北地区虽然纬度较高,但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也远比蒙古高原优越,所以具备农耕文明的发展条件。

而农耕文明相比于游牧文明有以下几个不同特点:

人口多,在古代的任何政权,人口都是政权兴盛繁荣的重要资源,而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无疑比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更加人丁兴旺。而有了人,就能开疆拓土,快速崛起;

集权程度高,相比于游牧民族的部落制组织形式,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中央集权程度更高,这使得高句丽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

相比于游牧民族抢完就走的形态,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一般都是“占住了就不走”,除非战争让他们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句丽首先就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这也是高句丽在中原王朝打击下不断复兴并壮大的重要基础。


而除了人口更多,集权程度更强,高句丽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372年从中原引入佛教并奉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这让高句丽越来越“文明”。

而从契丹、金等少数民族汉化后的状态来看,一旦具备了和中原王朝相似的制度,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和中原王朝争夺正统的野心,这是比侵扰边界还可怕的存在。

所以,隋唐两朝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高句丽彻底拿下。

在隋文帝挑拨突厥将其分化为东西两部后,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征讨;

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且三次征讨,但终归还是功亏一篑;

唐太宗对高句丽产生了一定打击但终归只是皮毛;

等到唐高宗时期,正式开启了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663年白江口海战彻底消灭倭寇水师后,唐军于668年攻占平壤,高句丽彻底被灭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4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要说隋朝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攻灭高句丽,咱们先看下下面这首诗:

洪乔晋名士,耻为致书邮。扁舟石头路,百函委湍流。惠固有费,俛从谅何尤。性也倘自异,却之尚为优。奈何负诺责,而令任沉浮。天报在尔子,晚解桓温仇。答谢岂不审,何至空函投。坐此竟弃绝,侘傺归山丘。乃知网恢恢,小恶靡不酬。寄语轻薄子,勿贻子孙忧。

上面这首诗出自宋代 周必大的一首诗,各位只用看最后一句“寄语轻薄子,勿贻子孙有忧”这就是当年隋炀帝一定要灭掉高句丽的原因。

高句丽原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扶余人建立的部落国家,趁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内乱无暇顾及的时候逐渐坐大,不断向中原蚕食。

最重要的是高句丽和以往的那些游牧民族不太一样,之前的主要是以掠夺财物为主抢完就走。但高句丽不一样,采用步步蚕食的战略在攻占的土地上修建城池、设置官吏来了就没打算走。高句丽所占的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已经威胁到了中原王朝的统治。

公元598年高句丽的王元率四万大军进攻辽西,被隋文帝击败。这次的后果就是隋文帝暴怒,于是由此引起了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多次攻打

“往岁为高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隋炀帝征高丽给国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隋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也沉重打击了高句丽使其无力继续扩张。

唐朝取代隋朝后仍然将高句丽视为心腹大患,经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两朝最终攻灭高句丽,除去了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胁。自此后朝鲜半岛各朝各代皆为中原王朝属国。

5

答:我觉得题主这个问题提得太幼稚。本不想回答,恰好今天是9月3号,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就就简单地说说吧。我想先反问一下,如果有人宣布独立,从你的国土中分裂出去,你会怎样?如果有人继续抢占你的领土,掠夺你的百姓,你又会怎样?如果有人断绝你的贸易交通,外交联系,阻断藩属与宗主联系,长期与你敌对,破坏你的经济发展,你还会怎样?如果有人出尔反尔,一面向你要诸多好处,一面用你给的钱财购置武备,转过来就用来打你,你必须会怎样?那你一定会肯定地说“打,坚决地打”!否则你认为我中华无人了。中国始皇帝曾说过,老秦人可灭,但我华夏种族不可灭!你想,作为强大的大隋王朝,包括后来的大唐王朝会像你一样,还会说什么“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当时高句丽不过是不听话的小国,何必征发百万大军,打得国破家亡”这样的话吗?

高句丽(以下简称高丽),原是周武王封商纣王叔父箕子的封地,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汉、晋时期是为中国治下的郡县,南北朝末期,中原内战,高丽乘机独立,自称为王。隋文帝灭陈时,当时的高丽王高汤非常害怕,就加紧扩军备战,广积粮秣。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高丽王高元(高汤子)率摩羯人(部族)侵占辽西(今辽宁朝阳一带),并继续向辽西、辽南侵犯。隋文帝闻知大怒,立即派汉王杨谅、大将王世积率水陆30万,因大雨成灾,冲毁道路,后勤补给跟不上,只得退军。

今天的朝鲜半岛主要由隋时期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个部落国组成。新罗、百济、琉球以及倭国(今日本)当时都是中国的藩属。高丽大部领土直接就是中国的领土(被其侵占掠走),自己不来称臣朝贺也还罢了,还不许其他藩属国前来朝拜,并切断与中国的商贸联系,没收朝贡物品。否则,予以惩罚。

早在东汉光武时期,也就是建武八年(公元32年),高丽侵占辽东,被打败称臣;三国曹魏时期,高丽又来侵占辽东,被打败称臣;南北朝时期,高丽乘中原内战,占辽东但表面称臣;隋文帝大业初年,高丽又侵占辽西,且拒不称臣。文帝大军兴师问罪,不得已称臣;隋炀帝时期,高丽继续侵略辽西、辽南,杀害边民,掠夺财物、牲畜,扬言要与隋王朝平起平坐。你想,隋炀帝(包括所有的中国人)能咽下这口气吗?当时隋大臣裴矩说过这样一段话,高丽原是周武王封商箕子的之地,汉、晋为中国郡县,今乃不臣,另立国家,今陛下当政,怎可不取?怎可容忍汉晋属地,沦为蛮貊之乡?

是可忍,孰不可忍。公元612年、613年、614年,隋炀帝三征高丽。因时机选择不对,军事准备不足,因此花费巨大,打仗失败。造成国内空虚,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最后,隋朝灭亡。到了唐朝李世民贞观年间,也就是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继续惩罚高丽。终于以高丽降降表称臣而告结束。史书虽对隋唐征高句丽一事起因记载不详,但我想除上述原因外,主要还在于六七世纪的高句丽,已发展成为东亚一个强大的地区性强国,对中华民族构成了最直接最危险的威胁。犹如十七世纪的满清对于明朝,十九世纪的日本对于中国,二虎不可兼存,总之,隋唐要想兴盛,都必须惩罚高句丽不可!但不管怎样,隋炀帝征高丽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回答完毕。

6

高句(gou)丽,第二个句一定要读(gou),由于中国古代历史着重研究帝王政治而忽视少数民族的历史,所以,即使是现在人们也是热衷于研究杨玉环进宫的时候是不是处女,而鲜有人研究几乎同时期存在于现在东北土地上的高句丽政权。

前几年,公司组织我们去本溪水洞团建,顺便也去了我们辽宁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女山,五女山不仅风景绚丽,也是高句丽时期的王城,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在2004年的时候就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即使是我们全部都以辽宁人为主的公司同事,到了五女山上的高句丽博物馆,也都开口闭口高句(ju)丽,好尴尬的说!

另外,很多人也容易将高句丽和高丽搞混,从地盘上看,二者有重合性,就认为高句丽和高丽是一回事,这又是大错特错。

高句丽在公元669年就被唐朝给灭了,而高丽是在公元918年又成立的政权,两者相差250年,要说高丽是承接自高句丽,其实就跟努尔哈赤称“金”继承自金朝一样可笑,二者之间可能只有一毛钱关系。

高句丽是一个在东北地区强大起来的政权,里面包括很多民族,诸如扶余、契丹、鲜卑、新罗人,甚至也包括汉人,等到唐朝灭掉高句丽后,将高句丽人前往内地不少,此后在朝鲜半岛的新罗人(跟高句丽时的新罗人也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建立新的王朝,大概跟努尔哈赤一样,想要跟历史扯点关系,因此就称高丽。

当然,从如今的韩国人坚持宣称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人,也能够看出当年高句丽的强大,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说过“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可以说,隋炀帝耗费国力攻打高句丽,从开疆拓土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

高句丽政权在汉朝时期迅速发展,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政治大动荡,高句丽在东北迅速发展,并且有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张的趋势,在北魏时期双方曾经发生军事冲突,可以说,中原王朝的北朝更能直面高句丽的威胁。

但是当时南北朝争夺的焦点,还是以传统中原王朝的领土为主,针对高句丽的崛起,只能放之任之,一直到隋朝时期,强大的中原集权建立后,对高句丽的战争自然放到了行程上。

另一方面,当时对隋朝来说,打击高句丽有一个很好的时机,那就是在朝鲜半岛的百济和新罗选择联手对抗高句丽政权,不但严重拖垮了高句丽的经济基础,还夺取朝鲜半岛一部分地区,形成对高句丽的钳制。

高句丽不断衰落,在隋朝灭了陈朝之后,彻底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纷乱,偏偏与此同时,高句丽却对中原王朝已经控制的辽西发起攻击,引发高句丽与隋朝的大战,高句丽在自知无法单独挑战隋朝的权威情况下,开始连接北部反隋游牧势力,一起打击隋朝北部边境,这使得隋朝不得不对高句丽进行进一步的军事打压。

公元612年隋朝号称百万大军开赴高句丽,却在辽河被高句丽歼灭三十多万大军,公元613年隋炀帝决定亲征高句丽,结果因为杨玄感反叛,搁置了这次军事计划,在公元614年,隋炀帝依然要进攻高句丽,但是隋朝内部农民起义的爆发,最终彻底搁置了进攻高句丽的战争计划。

在公元618年,隋朝被推翻,隋朝终究还是没能彻底打垮高句丽,有人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与高句丽的战争拖垮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自古以来战争就是最烧钱的东西,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就是战争烧钱。

当然,要说隋朝因此而灭亡,实际上是有点过分看重这场战争的影响,尽管高句丽很强大,并且在军事上给予隋朝极大的挫败,但是如此就认为隋朝这样就灭亡了,显然小看了隋朝。

隋朝的灭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究其根本,还是在于隋炀帝的好大喜功,远征高句丽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跟隋炀帝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一样,都是这种心理。

隋炀帝除了三征高句丽外,还曾发动亲征吐谷浑的对外战争。

这种战争,打胜了那就是“开疆拓土”的圣主,打败了那就是“穷兵黩武”的罪人,这一点可以将隋炀帝与唐太宗做一个对比。

实际上,我认为隋朝与高句丽的这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这种地域上的军事对抗,尤其是在中原王朝建立后是很容易发生的,因为大凡喜欢搞大中央集权的人,都是喜爱排面的人,历代明君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等等在内的皇帝,都是这样的人。

因为好大喜功,必然要宣扬国威,打造开疆拓土的大一统帝国,实际上隋朝是完全有这个实力的,隋炀帝操作如果得当一点,不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也许也是“千古一帝”。

即使是在隋末自然灾害和战乱频发的情况下,隋朝中央政府依然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但是隋炀帝却不愿将其开仓放粮,希望把这些粮食用于排面上,建立更多的“功勋”,结果饿得不行的农民争相起义。

历史上记载隋炀帝为了向外国人显示隋朝的富足,在老百姓穷的穿不起衣服的时候,隋炀帝竟然下令将大量精美丝绸悬挂在树上用作装饰,在老百姓穷得吃不起饭的时候,竟然让外国人到饭馆里大吃大喝,当外国人问这顿饭要多少钱时,事先得到“接待通知”的饭馆老板声称“我们这里吃喝是不要钱的”。

看到这里,你应该就了解那些号称“千古一帝”的皇帝为了排面究竟有多下功夫,秦始皇征南越,汉武帝伐匈奴打大宛,隋炀帝与唐太宗征高句丽等等,都是一个个好大喜功者,开疆拓土与穷兵黩武的综合表现。

7

隋朝为何攻打高句丽?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高句丽与中原王朝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当时已经十分强大,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安全;

第二、隋炀帝攻打高句丽,以此来巩固自己统治地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句丽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只有了解这个问题以后,才会对高句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你可能会对你心目中的高句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周武王灭商朝以后,纣王叔叔箕子没有投降,而是选择遁走,在周朝的威胁之下,越跑越远,最终跑到朝鲜半岛,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国家,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占领了朝鲜半岛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存在到西汉建立,与卢绾的领地燕国为邻。

刘邦后来除掉异姓王期间,对卢绾下手,卢绾兵败以后,他的一个名为卫满的手下带着千余人投奔“箕子朝鲜”,不过这个卫满却不是什么善类,客居“箕子朝鲜”一年多以后,居然反客为主,鸠占鹊巢,一举推翻了“箕子朝鲜”,建立了卫氏朝鲜。

卫氏朝鲜的北方有一个扶余国,在卫氏朝鲜建立之初,扶余国的一位王族成员朱蒙,因为在国内受到排挤,不得已向南逃窜,最终在卫氏朝鲜的北方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名为高句丽。

这个时候开始,卫氏朝鲜、高句丽、扶余与汉朝成为邻国。

不过,这种相对稳定的局势,却因为汉朝的使者而一举破获了。这位使者名叫涉何,他此次受汉武帝之命出使卫氏朝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卫氏朝鲜此时的掌权者,卫满的儿子右渠,能够像他父亲一样,带领卫氏朝鲜向汉朝继续称臣,并且每年纳贡。

偏偏涉何是一个“硬汉”,强硬拒绝了涉何,并且派遣一位官员送他出境,涉何乃是天朝上国的使臣,此行非但没有成事,反而受一肚子委屈,越想越气,当来到汉朝边境时,一怒之下竟然给送他的朝鲜大臣给杀了。

汉武帝听说此事之后,认为这是卫氏朝鲜不给面子,便派大军进攻卫氏朝鲜,并成功消灭了卫氏朝鲜,建立了汉四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这四郡的长官从此以后由汉朝委任,也就是说,在朝鲜半岛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咱们中原的统治下存在,从开始到结束,大概有1600年左右。

不过,天下大势变幻莫测,曾经不可一世的东汉,依然没能逃过分崩离析的结局,中原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力迅速下降,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之后,汉四郡早已失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与之毗邻的高句丽。

高句丽在此期间,出了两位能人,第一位是第十九代王广开土王谈德,他在位期间,为高句丽迅速扩大领地,一举占据全部汉四郡,并且成功征讨百济、契丹、夫馀等地。

第二位则是小兽林王,他在位期间主要引入宗教、发展教育、并对军队进行改革。

经过这二位的铺垫,高句丽的提升之路越走越顺,迅速发展的结果,便是成就一个强大的高句丽。之后经过20几年的发展后,高句丽在长寿王时代,已经发展为东临日本海,南至牙山湾/竹岭,西至辽河,东北尽有挹娄之地。

此时的高句丽其实并非很多人印象中的弹丸之国,而是在巅峰时期,坐拥人口五百多万,军队更是高达60万,而且是一个包含汉人在内的多民族国家,虽然高句丽主要以山地为主,却已经发展出强大的骑兵,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一个“心病”。

隋朝时期,高句丽得到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开始兴建长城,对于这种情况,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高句丽对隋朝的威胁已经达到无法忽视的地步。

卧榻之侧,高句丽飞速发展,和平固然可贵,但是当敌人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便会对其他国家资源进行抢夺,尤其是在古代,粮食匮乏、天灾不断的情况下,一旦有饥饿逼近高句丽,那么中原的和平将瞬间被高句丽的铁器踏破,甚至会从此亡国,这并非危言耸听。

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中原的多年纷争,自然要稳住高句丽,恢复国力,等到国力恢复以后,便要对高句丽进行攻打,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消耗掉高句丽的战斗力,将战场放在敌国,远比等敌国入侵要好得多。

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便迅速组织了对高句丽的进攻。在后世的评判中,对于隋炀帝此举多有批判,称其劳民伤财,最终导致隋朝快速亡国。

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也好,攻打高句丽也罢,其实都不是昏招。

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却十分强大,这种强大不仅仅指军队的战斗力,而是综合的国力,不仅有对外作战的大军,而且有修大运河、洛阳城的能力。

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是隋文帝的高明不输任何开国皇帝,而他的继任者隋炀帝,也是一代不错的君主,之所以不能称之为明君,实在是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如此称呼,恐怕引来无数非议。

根据前面我们对高句丽的了解得知,隋炀帝攻伐高句丽是非常正确的举动,如果不主动进行对高句丽的消耗战,势必要增兵边疆,增加国家的军费开支负担,长期来看,得不偿失,所以,征伐高句丽并没有错。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隋朝当时虽然强盛,但是权力和资源却大部分掌控在关陇贵族和山东豪强手中,隋炀帝虽然是帝王,却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们的掣肘。

杨广想要摆脱如今的局面,就需要将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自己采取强硬手段自然不行,于是杨广想借大军作战来达到目的,并且可以解除心腹之患,战争胜利以后,通过亲征又能培养一批自己亲信的军官,从此内掌朝政,外掌军权,又消除外患,是一个一箭三雕的举措。

杨广计划的虽然巧妙,但是关陇贵族和山东豪强也不是吃素的,总之,杨广攻打高句丽并不是错误,但问题是,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下,杨广又急于求成,最终三征高句丽耗尽民力,引发动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句成王败寇或许无法准确盖棺定论,杨广的功与过也就留给后人评说,虽然他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从全局来看,杨广作为皇帝的想法还是正确的。

隋朝一直以来攻打高句丽,十分正确,有高句丽这样的强敌在,任何人有志向的掌权人在杨广的位置上,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8

国家安全无小事,凡占领关外者,关外就可成为他们的大本营,也就是图谋关内的军事经济后勒基地,所以重兵征伐,就是还没有在关外经营生根发芽,将后患除掉,这是基于国家长久的战略安全考虑。

古代打仗不像今天,交通运输通讯这么发达,能快速的集结各地的野战军集团,古代打仗从总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各路大军因路程不一样,在到达战场集结待命,平均至少要一个月。

若古代是要发动数十万人集结的战争,基本上就是一个国家全部的野战军事力量,都是从全国各战区调集野战集团大军,后勒保障工作都需要准备很长的吋间,特别是远征,因野战军是从各地抽调的,还有面临他们的水土不服影响战力的问题。

古代发动数十万的征战,就是国家力量的大行动,劳民伤财,所以古代若要发动一次远征,就必须集结绝对的优势,短平快的灭掉对方,以绝后患。在消灭了对手后,除了一部分集团军班师回朝之外,还需要边防驻军防守,城防驻守,机动的野战军防守,这就是为什么古代远征,需要数倍于对手的原因。

9

从今人的视野来看,高句丽不过是现在朝鲜半岛的小小弹丸之地,如果仅是出于扩大疆域的目的而进行军事征服,虽然也能说的通,但是接连三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投入大量钱粮资源,明显得不偿失,损失成本都超过了攻下高句丽的所得利益,隋炀帝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呢?

这就要从高句丽这个国家发展历程谈起了。

在南北朝前,高句丽政权一直都是挨中原王朝毒打的份儿,这是因为当时高句丽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有开疆拓土的野心,但是受限于国力不振,所以对中原王朝的态度要么是臣服求存,要么是互不往来。

但是由于高句丽和辽东半岛接壤,所以免不了的和中原王朝有领土争端,还因为这事儿高句丽和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闹红了脸,后来高句丽政权被曹魏政权打的一败涂地,连圣地国都都被魏军摧毁了,不得不南迁都城。

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对峙的战乱时期,北方政权虽有前秦和北魏的统一,但都非常短暂,所谓的十六国地方政权实力也跟高句丽半斤八两,所以高句丽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跟打了生长激素似的迅速发展壮大(跟其采用汉人制度改革有关)并把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国的领域空前扩大了。

隋朝一统天下后不久,高句丽国王联合靺鞨攻打隋朝辽西军事驻地,令隋朝的统治者注意到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小国高句丽,出于个人开疆拓土的使命召唤和强烈的危机意识,隋文帝决定出兵灭掉高句丽,但很可惜后勤补给是硬伤,再加上水军遇到海浪死伤惨重,理智的隋文帝立刻改变了对高句丽外交态度,从征服改向怀柔。

但是后来的隋炀帝是个愣头青,举全国之力接二连三的出动百万大军攻打高句丽,还都大败而归,在高句丽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下,隋军想一口气吞下整个朝鲜半岛,现实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当时隋朝初年天下刚刚统一,可谓是百废待兴的状态,此举更是加剧了阶级矛盾,造成了此起彼伏的流民运动。

流民运动的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发尖锐,先有杨玄感叛乱,后有宇文化及、李渊反叛,外战也因此中止,隋王朝的统治顷刻间土崩瓦解,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隋和高句丽之战。

1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肯定的说隋炀帝伐高句丽并不是炫耀武力,至少第一次不是。因为从他的父亲杨坚到后来的李世民直到唐高宗李治都在一直攻打高句丽。所以说平定高句丽是隋唐时期统治阶级的共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统一全国的需要。高句丽所处地域曾是汉朝的领土。在公元前108和公元前107两年,汉在这里先后设立了四个郡分别是: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到了曹魏和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和玄菟郡,直到后来五胡乱华中原动荡,句高丽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从而成为了一个割据一方的政权。到了隋唐时期,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如果要进一步统一全国恢复汉界高句丽就必须攻下。所以进攻高句丽并不是炫耀武力。


汉四郡


2. 高句丽所处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必守的战略重地。高句丽所处之地不只是朝鲜半岛,还包括辽东地区。辽东地区历来是中原王朝重点防范之地,汉朝设置了汉四郡,魏晋也管辖了辽东地区,唐朝历经了两代君主才降服了辽东地区。到了宋朝由于没能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控制北方,虽然经济发达但却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到了明朝稍定中原后率先要解决的还是朝鲜问题。到了明后期最大的外族威胁还是在辽东。可见辽东政权一直都是古代中国政权的威胁。




3. 隋炀帝时期高句丽并不安分。高句丽兵力最多时达到了60万,他们会时不时的袭扰隋朝的边境,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勾连突厥和契丹阻碍隋统一天下。

杨广征伐高句丽理由是充分的,但是太过急躁,不顾民力。特别在第一次失败后,为了面子不顾民生继续发动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由于国内杨玄感兵变而中断后,还急于发动第三次征伐,可以说杨广此时已经疯了。第二次征伐时杨玄感起兵时,各地已经有农民起义军响应了,可以看出此时的隋朝内部已经是个火药桶了。这是稍有理智的人都会知道要让人们修养生息了。可杨广仍不管不顾的仍然要发动战争。可见民生在他的眼里真的一文不值,从这一点看说其是个暴君还是有道理的。可见一个帝王再有抱负和才能,也要顾及当时的民生。既要国家的强大,也要人民的富足才能持续发展。不能把国强和民富对立起来。


大运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