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祖制,骑射是根本,千万不能丢。作为17世纪到20世纪初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八旗军队,是清朝最强大的武力象征,从最初努尔哈赤创立占据了中原大好江山起,这支武装力量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了乾隆后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此时的满清朝廷开始江河日下,走了下坡路,曾经引以为傲的八旗兵再也不复当年之勇,大部分堕落到只会拍马屁,斗蛐蛐玩鸟的“大烟兵”。

1839年,林则徐在道光的授意下到广州虎门发起了“禁止鸦片活动”一次性销毁了大约数万斤鸦片,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没有任何意外,清朝这只老掉牙的军队被人家打的满地找牙,从此中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而鸦片战争发生不久,英法联军为了扩大既得利益,继续寻找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在战争当中输的一败涂地,这其中最为耻辱的一场战役,当属八里桥战役。

八里桥战役发生在1860年9月18日,当时天津沦陷,咸丰急忙派人谈判求和,但没想到谈判破裂,咸丰急的直上火,马上派出僧格林心率领3万清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到达八里桥企图阻挡英法侵略者8000人攻击北京。9月18日这天凌晨5点半,战斗打响,英法联军率先发动了攻击,他们排开火枪阵和火炮队,朝着不知死活的清军骑兵进行波次轰击,由于清军军制落后,指挥混乱,很多士兵还手持大刀长矛,尽管他们面对热兵器英勇无畏,还是被英法联军打了个稀巴烂,伤亡重大。

虽然有好几次部队冲到了联军部队面前,但往往到了最后还是被打散。最后这场战争毫无悬念的成了一面倒的屠杀,在先进战法和热兵器的配合下,英法联军将清军杀得哭爹喊娘,最后大败而去。据战后统计,此役清军死伤20000多人,英法联军死亡12人,伤29人。这场战役充分暴露了清军八旗部队的腐朽不堪,和清政府只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管民众死活的丑陋嘴脸,以至于后来攻打北京城的时候,竟然有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联军进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搬梯子,带路,顺便抢劫忙的不亦乐乎。(欢迎关注第一军情,如有其它问题,请各位军迷在评论区留言。)

最佳贡献者
2

我个人认为是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暴发在甲午战争后期,就是历史课本讲的那次大海战的后续海战,由于发生在威海卫,因此,称为威海卫战役。

这场战役一个很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它在北洋海军的根据地展开,却致使整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让人唏嘘不已。

为了实施进攻山东的计划,日本组织了2.5万余人。拥有25艘主力舰和15艘鱼雷艇,对北洋水师在数量上已经有压倒性的优势。当时,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进行议和,日本为了提高谈判桌上的砝码,因此,发动这场战役。得知了日军企图,清廷开始作迎战准备。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陆军固守大小炮台,舰船依托岸上炮台进行防御。威海卫是清廷经营已久的海防重镇,北洋水师各舰艇于旅顺失陷前即集结于此。战斗前期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九日,日本山东作战军在联合舰队护送下分乘50多艘运兵船从大连湾出发,次日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占领滩头阵地。荣成湾清军兵少力单,被迫后撤,日军乘势进占荣城。二十八日,日军3.4万余人登陆完毕,三十日,分两路进犯威海。日本海军也从海上正面进攻,企图全歼北洋舰队。是日下午,日本陆军行至白马河,遭到福字军和嵩武军总兵孙万林率领的1000多清军的英勇阻击,激战2小时,日军死伤10余人后撤。一八九五年正月初四,两路日军对威海港南岸炮台形成包围,次日发起总攻。驻守摩天岭、杨枫岭等炮台的清军奋力抵抗,日军少将大寺安纯被击毙。但清军寡不敌众,付出重大牺牲,炮台陷落。不久,百尺崖、龙庙嘴、鹿角嘴等海岸炮台亦相继失守。为避免日军利用海岸炮台轰击威海港内的北洋舰队,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将皂埠嘴炮台炸毁,威海港南岸炮台于是全部失守。初七,日军开始进攻威海卫和北岸炮台。炮台守将骞势单力孤,最终无力回天。丁汝昌派人掩护其撤离炮台,但他誓死不离阵地,最终被丁汝昌派来的水兵连劝带拉护离炮台,护送到刘公岛。战斗中期次日,丁汝昌只得下令将北岸炮台炸毁。这样,“威海之防尽堕”,威海卫城陷落,北洋海军被封锁在港内,形势万分危急。此时,丁汝昌断然拒绝日军的诱降,决心血战到底。初九,日本海军大举出动,猛烈进攻威海港前沿天然门户刘公岛和日岛。日本陆军也将原南岸炮台的7门大炮修复,从海岸射击北洋水师,形成“炮资敌,我杀我”的惨痛局面。北洋官兵及守岛陆军奋起发炮还击,击中筑紫、葛城等日舰。次日深夜,日军鱼雷艇进港偷袭,北洋旗舰定远被击伤搁浅。十二日,日军故伎重演,北洋海军来远、靖远、威远、宝筏4舰又被鱼雷击沉,实力大损。十三日,日军发动总攻,清军士兵奋勇迎战。双方炮火互射,硝烟蔽海,战斗甚为激烈。松岛、桥立、千代田、秋津洲、浪速、扶桑等日舰均被击中,士兵死伤众多。战斗高潮清军日岛炮台弹药库也被敌炮击中爆炸,守军被迫撤至刘公岛。正当战斗激烈进行时,北洋鱼雷艇管带王平贪生怕死,率10余艘鱼雷艇和2艘汽船乘机逃跑,被日舰追及,大部分鱼雷艇被击沉,北洋海军损失惨重。十四日夜,日舰又破坏了封锁威海港东口的铁链,打开了港口门户。清军极其盼望援军赶来,但希望渺茫,士气开始低落。这时,在北洋舰队服务的外国船员英人泰莱、克尔克、德人瑞乃尔等散布失败情绪,威逼丁汝昌向日军投降,遭到丁严辞拒绝。为避免战舰落入敌手,丁汝昌下令炸沉各船。十六日,管带刘步蟾在定远被炸沉后自杀殉国,其余各舰将领害怕以徒手降敌“取怒倭人”,竟拒绝执行命令。十七日,北洋守军弹药将尽,势不能支。当夜,丁汝昌召集部下,提出冒险突围,多数将领表示反对,纷纷散去。丁汝昌见大势已去,决心以身殉国,与刘公岛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镇远管带杨用霖先后自杀。第二天,外国洋员浩威勾结威海卫水陆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晒等人投降。二十日,牛昶晒代表清军在投降条约上签字,刘公岛沦陷。战斗后期二十三日上午十三十分,日本联合舰队摆出征服者的架式,占领了威海港,举行捕获仪式。北洋海军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10艘舰船全部作为日军战利品,被插上日本国旗。北洋练习舰康济号被解除武装,交还中国。下午4时,康济载运着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张文宣的灵柩,在潇潇细雨中凄然离港,驶向烟台,汽笛哀鸣,威海卫之战至此结束,清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3

晚清的历史近乎一部屈辱史,每场战争都打得很屈辱,不能扬威异域,也不能驱逐西洋。

鸦片战争中,清军在主场作战,但从湖北调兵到前线的时间,竟然比英军从南非调兵到东南海面的时间长。此战清军花费军费是英军的两倍。但战局一触即溃,在厦门、镇海、定海、宁波、镇江,清军连战连败。精心准备的浙东反击战,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当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漕运被截断,海上被封锁,清王朝选择了求和。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以上海为基地,三次北上,并在广州成立四年伪政府。第一次攻占大沽口,沿白河口到达天津郊外,清朝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第二次北上在大沽口受挫;第三次北上,一路下大沽、破天津、张家湾、通州连战皆捷,攻占北京,咸丰皇帝北狩热河,签订城下之盟《北京条约》。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中法战争,清军除了福建水师覆灭外,在台湾、越南战场都取得一定战果,但之后也是主动求和,放弃宗主国要求,承认法国势力范围。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清军先后动员湘淮军精锐出关作战,结果是半岛作战一塌糊涂、辽东作战惨败、山东半岛作战丧亡惨重,威海卫基地也丢失了。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设场,颜面丧尽。

(山东半岛作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外方面、大沽、天津、北京丢失,河北一系列城镇也被占领;对内东南督抚不听朝廷命令。最后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4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读清朝历史。(本文约550字,阅读需时2分)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这个“四万万人同一哭”所指的战争就是甲午中日战争。

晚清最为耻辱的战役,当属此役。

日本在大清眼里就是一不值得一提的弹丸小国,因此当中日在朝鲜发生冲突后,大清很罕见的勇敢对日本宣战:

“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这语气,就像是派出大军,立马荡平倭国的气势。

但是实际战况如何呢?

平壤之战,清军大败,狼狈逃出朝鲜半岛。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经过拼死抵抗,最终还是失去了黄海之制海权。
鸭绿江江防战与金旅之战,清军节节败退,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残害中国同胞。
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数十年之洋务自强梦一朝皆灭。

旅顺大屠杀

比战败更屈辱的是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马关条约》,清朝向日本赔款两亿三千万两。将宝岛及其附属岛屿割予日本。

大清这次战败,让诸列强彻底看清了大清的虚弱,而后掀起瓜分中国之狂潮。

对大清来说,以前败于西方列强尚有可原,这次被弹丸日本打的落花流水,实在是屈辱之至。这种亡国灭种的阴影,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而后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维新变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5

对于清廷来说,没有最耻辱只有更耻辱,反正也不要什么脸面了。

捧读历史,总以为吃一堑长一智是古今通用的真理,总以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至理名言。然而,在清廷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让我给你盘点一下清廷遭遇过哪些耻辱的战役。

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广州守将杨芳,平定白莲教的传奇人物,设定了这样的作战方案——搜集全城女子使用过的马桶和月事带(就是卫生巾),一起朝着英军“施法”,结果是屎尿横飞,臭不可闻。

还是杨芳,派军队守卫在海岸线,等着英军登陆再战。英军直接懵逼,为什么登陆这么容易?因为林则徐说英国人没有膝盖,上岸推到砍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清军一溃千里!

杨芳走了,还有奕山,打不过英军就考虑花钱买平安,600万白银赎城费,别人还没攻打广州城,就收到了。于是北上浙江战场。

浙江战场上更搞笑,五虎灭羊!道光皇帝亲自选择,选一个虎年虎日虎时出生的段永福当主将,等当天的虎时发动进攻,结果可想而知,依旧惨败。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3年到1856年,原先的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先后到期,需要重新修订,耆英和叶名琛两任两广总督都使出“拖”字决,一口气拖了7年也不给办!

英国法国同事被惹毛,直接杀进广州城,把叶名琛抓起来,关进笼子里送到世界各地展览“看,清廷官员都是这样的sx。”

英国人法国人的看法完全正确,因为他们完全低估了清廷官员不要脸的程度。经过战争,天津条约终于签订,咸丰皇帝亲笔签名白纸黑字,翻脸就不认了。原因竟然是咸丰不想看到外国人!更不想让国人知道清廷和外番平等相处。

处理结果很吓人,39名洋人使团,19人活下来了,活下来的2个人疯掉,死掉的人,最惨的分尸60块。

然后就是清廷唯一有尊严的八里桥之战了!尊严有了,命没了!

3,相对而言,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主事的是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懂点国际法要点脸面,即使失败,也不至于特丢脸。

例外有两个,一个是张佩伦一个是李秉恒。

张佩伦是清流领袖是张爱玲的爷爷,中法战争时,天天在朝堂上骂李鸿章畏战怕死,李鸿章直接让他上战场指挥作战。结果左宗棠苦心经营的马尾船厂和福建海军在喷子的指导下全军覆灭。

国事岂可儿戏!清廷就是儿戏!张佩伦被革职问罪,李鸿章又给他求情,把年轻的小女儿了嫁给这个老男人。

张佩伦是前清流领袖,而李秉恒就是后清流党羽。李秉恒在甲午战争中担任山东巡抚,在日军登陆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刘公岛时,严令手下军队按兵不动,不许和日军发生冲突。日军兵不血刃把北洋海军包了饺子。

李秉恒不仅没有受罚,反而升官。不过李秉恒还是有气节的八国联军侵华时力战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4,庚子国变。

庚子国变中,清廷的中央军是武卫军,总共8万人。东拼西凑的武卫军根本没有现代化,大部分人还是义和团的死敌,总指挥荣禄是彻头彻尾的主和派。慈禧和全世界宣战时,她心目中的主力是号称百万的义和团。

慈禧的作战计划是打下大使馆,劫持人质,逼各国就范。数十万人攻打400人防守的建筑,一个多月的没有任何进展。相反洋人在里面从容反击,其中一对夫妇宣称累计击毙了358名中国人。

更丢脸的是天津的战役,清军主将聂士成和义和团不死不休,很多清军都投靠了义和团。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妻儿被义和团抓走,自己也被义和团打伤。被联军一炮轰死后又差点被义和团碎尸万段。

这样热衷内讧的军队,要是能打赢,真是见鬼了。

6

晚清最耻辱的一战,就是中法战争!赢了战争反而丢了尊严,古今罕见,举世无双!

1883年末,法国入侵越南,继而想进犯中国,中法战争旋即拉开序幕。

战争前期,法军凭借强大的海军优势,重创清朝水师,破坏东南沿海多处海防设施。同时,又在台湾、越南等地接连击败清朝陆军。然而,法军始终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885年,镇南关战役爆发,老将冯子材受命驰赴镇南关,部署战守,在隘口抢筑一条横跨东西两岭高七尺、长三里、底宽一丈的长墙,墙外深掘堑壕,筑成了较完整的防御阵地。

3月23日,盘踞谅山的法军倾巢出动,扑向镇南关。冯子材率士卒冲出墙外,与敌军猛烈搏斗,最终击退进犯法军,从而遏阻了其对中国边境的窥伺。

此后,冯子材率部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等地,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让法军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境。

镇南关大捷称为中法战争的转折点,此后清军由守转攻,开始接连追击法军。

此外,镇南关大捷还直接导致法国费里政府的倒台。当法军战败镇南关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法国议会以306对149票否决军费追加案,总理儒尔·费里旋引咎辞职。

然而,就在抗法局势不断好转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居然与法国在1885年6月9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

条约要求: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

就这样,冯子材数万将士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就以法国的不胜而胜告终。清朝眼睁睁的看着法国吞并安南,中国西南门户就此敞开!

在小编看来,这场清军不败而败,法军不胜而胜的战争,是晚清最耻辱、最旺囊的一战!

7

晚清最耻辱的战役是哪一场战役?这一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因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而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只简要的阐述一下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首先,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整个晚清的历史其实都是悲壮而又耻辱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都知道“弱国无外交”,更不要说是在晚清那样一个历史环境中了。当我们清朝的士兵手握大刀同拥有着洋枪洋炮的西方列强进行英勇奋战的时候,你怎么能说那些战役不耻辱不可悲呢?但是既然我们的问题问到了晚清最耻辱的战役,那我就以八里桥之战来简单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咸丰皇帝像)

我们都知道,八里桥之战(八里桥,位于通州城西八里,是通往北京的要道)是晚清在对外作战中损失惨重的一次战役。1856年(咸丰六年),由于英法两国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既得利益,同时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法两国便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为借口联合起来对清朝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咸丰十年)9月21日,英法联军的五千名左右的士兵兵分三路向八里桥一带进发,当时清朝的守军主帅是僧格林沁,据相关研究资料统计,清朝集结的守军大约有三万余人,其中包括蒙古马队和步军。英国和法国的联军统帅是法国军队的将领蒙托班。

(僧格林沁)

战斗开始后,清朝守军的骑兵多次发起冲锋,但是由于指挥策略的失当和武备的落后,清军最终惨败。需要注意的是,在战斗当中清军使用的弓箭很多已年久失修,面对装备先进的英法联军,清朝士兵的弓箭甚至都无法拉开,也没有一人能攻入敌军的阵地。战斗失利后,清朝主帅僧格林沁落荒而逃,八里桥被英法联军所占领,清军伤亡万人左右,英法联军伤亡则仅为数十人。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进入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火烧圆明园,而大清朝的咸丰皇帝早已逃亡了热河。

这次战役可以说是彻底的摧毁了清朝统治者抵抗外来侵略的自信心,从前“天朝上国”的狂妄自大也不复存在。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后一战,清朝从此结束了对外来侵略的抵抗,可以说是非常的耻辱了,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牢记这些屈辱的历史,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遭受外来的侵略和欺辱。

参考资料:

1、夏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2、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3、魏建猷,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回答者:孙启平,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8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f9a76f38f67178f7f4c9347091c97f6\

9

我觉得是中法镇南关之战,原因如下


1.在当地武装的努力下,突破政府的重重阻拦以及不支持,硬生生的把法国打败(记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晚清对外战争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胜利吧)

2.和别的战争不同的是,中国赢了,却输了,无疑是极其憋屈的。即使是清政府摄于列强的实力被迫谈判,但这次谈判的结果居然超过了法国起初的战略意图,清政府贱的让人极其憋屈。

3.这次战争谈判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在越南历史悠久的影响力的毁灭,以及中国西南腹地直接向法国打开,毫无阻拦。间接结果是寒了周围一大波属国的心,并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已经怂到了何种程度,对于日本入侵朝鲜并借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的企图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刺激,推动甲午战争的产生。

总而言之,打不过别人被人家摁在地上摩擦自然是耻辱的,但明明能打的过却因为没别人家里有实力被迫不敢还手被人摁在地上摩擦,这种感觉……唉

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0

我认为是甲午海战,因为在当时李鸿章等人已经主张向西方购买新式军舰,而且大清也已经购买了不少的坚船利炮,军舰的数量已经足足多于日本的军舰数量。但是,即使是这样,大清朝都输了,大清输在了朝廷的腐败7上,他们用军舰来当做货船,而且还在炮弹上做了手脚,偷工减料,导致在打仗的时候,炮弹还要用锉刀自己去加工,而且自己内部还出现了人买卖军火。在朝廷上,慈溪还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把购买军舰的经费用到了自己的寿宴上,这样一来,购买军舰的事就搁置了,这样是挺搞笑的。所以,一个腐败就弄没了一个国家,耻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