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宋朝时期是华夏民族史上,有名的难堪。这样难堪的背后,根源就是,宋朝武力太弱、士人太盛。
于是,就有人说:赵匡胤定的“重文轻武”国策大错特错!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是他,彻底改变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走向!
对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可。我提出四点反对理由:
第一,赵匡胤提出的“重文轻武”政策,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是利大于弊的,保证了宋王朝的延续、繁荣。
在北宋立国之前,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混乱割据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中的王朝,基本上都是武将开国,奉行枪杆子里出政权。他们建国之后,手下的武将也如法炮制了他们的做法,时不时就来一次佣兵造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只存续了十几年时间。
十几年就换一个王朝,这样的更迭速度,社会又该发展?
赵匡胤,本就是后周将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做了和五代十国时期、许多武将一样的事情,密谋造反夺权,最终建立了大宋朝。
如果宋朝不压制武将的兵权,恐怕宋朝也只是五代十国中的一国吧
赵匡胤十分清楚武将的危害,便开始大力削弱其兵权,推行文官掌握兵权、一职多官措施,着重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国策,让宋朝避免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自宋之后,中国地方割据的局面就消失了。
其次,重文轻武的国策,让宋朝的文化、经济、科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士人文化盛行,苏轼、欧阳修等等历史大文豪,都在这一时期诞生;
文官众多,宋朝财政需大,就必须扩大经济贸易,这在客观上就促进了宋朝经济的繁盛;
经济利益的追求,进一步刺激科技文明的发展,中国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之外,其余三个皆在宋朝诞生。
第二,宋朝对外作战,处处消极防御,是因为没了燕云十六州这样的天堑。
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这个区域,正是长城的所在地,也是古代封建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堑。
然而,938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直到宋朝立国,燕云十六州仍为收回。
没了燕云十六州,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就可以跨越长城天堑,直入中原内地。再加上宋朝休养生息的政策,不积极攻取天堑要地,只想出钱买太平,给岁币,那就有对外处处防御了。
第三,宋朝的文弱,并不完全是赵匡胤的责任,而他的弟弟赵光义,则对此要负有很大的责任。
赵匡胤虽然罢黜了武将兵权、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誓碑,但是他本人并不是完全信任文官,既不轻文、也不轻武。
对于文官治国,赵匡胤直言:武将、文官都贪财,只是文官读了点书,腐败会比武将好一点。
在具体的宋朝官制、军队建设中,赵匡胤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杯酒释兵权之后,改革军制,让“文官掌军权”这事——赵匡胤也有疑虑,此举会削弱军力啊,但不彻底改制,又害怕兵变。
就在他踌躇之际,一场众说纷纭的“烛影斧声”上映了,赵匡胤离奇去世,弟弟赵光义即位。
即位之后,赵光义落实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文官体制,进一步压制武将;在军事上,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失败之后,赵光义便开始积极防御,重内轻外。
及至宋真宗时期,宋朝与辽国签订檀渊之盟,继续加强“重内轻外”的国策,最终近百年的和平时间,弱化了宋朝的边防、军力。
第四,宋朝的军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弱不禁风。
宋朝军队的研究资料非常多,这些资料大体上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宋朝军队,其实并不弱。
这里看列举一些信息:两宋时期,在万人规模以上的对外战争中,宋军的胜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
整个北宋时期,领土数量一直是在增加的,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打辽国;后期专注于对西夏、吐蕃的进攻,收复吐蕃河湟地区;
宋朝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名将岳飞、韩世忠等,就是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武器的步兵,以密集阵容打败金朝骑兵的。
注:均由公开资料整理来的。
我是夸父君,关注我!一起看世间百态,品悟其中真味!现在正在更新美国史、中国史,已经更新完部分苏联史、普京早年经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欢迎大家转发、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