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董卓派遣西凉猛将华雄镇守汜水关。华雄连战连胜,盟军被打得落花流水,那么,做为会盟讨董的发起人――曹操,为什么不派上他麾下的猛将上阵与华雄一决高下呢?咱们看看当时曹操麾下猛将的实力。
曹操行刺董卓未死,借口试马,逃出城去,星夜奔逃,回到陈留后,树起义旗招兵买马,延揽俊才,并矫诏天下,聚集诸侯兴师勤王。
首先投奔到曹操帐下的是阳平卫国人乐进和山阳巨鹿人李典,曹操“皆留为帐前吏”。随后,曹操的本族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各引千名壮士来投”。夏侯惇“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他杀了侮辱老师者,逃亡在外,如今闻听曹操起事,前来投奔。“不数日”,曹操的本家曹仁、曹洪两兄弟两人也各领着千余人来投,兄弟俩“弓马熟娴,武艺精通”,也是勇将。
然后就是十八路诸侯会盟了。那么咱们来看看曹操手底下可用的战将,就是这六人: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和李典。
会盟之后,诸侯大军开进,在汜水关遇到了西凉猛将华雄。这个华雄非常厉害,身长九尺,和关羽的身高一样,而且“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兼有虎的威猛,狼的矫健,豹的速度和猿的敏捷。
汜水关前,华雄刀斩鲍忠;梁东夜袭,击破孙坚大营,不数合打跑孙坚,连避两箭;追击过程中刀劈孙坚麾下的大将祖茂;华雄寨前挑战,“不三合”,力斩袁术麾下骁将俞涉,“去不多时”,又斩杀了韩馥麾下的上将潘凤。五战五胜,力斩四将,华雄之勇令人震惊。虽然进入不了超级猛将的行列,但属于较强的一流猛将。
咱们再来分析一下曹操麾下六员战将的武力值。
1.乐进
乐进经常上阵厮杀。战绩还不错:濮阳城之战,与臧霸三十余合战平;与于禁联手敌不住吕布;参与六将围殴,击退吕布;冀州之战射死郭图;射死成廉;汝南之战,被关羽杀败;合淝之战,偷袭孙权,一刀劈断宋谦和贾华的画戟;战不数合,诈败于甘宁;合淝之战,与凌统五十合打平。
我们发现,乐进的两个斩获都是靠弓箭射杀,战阵单挑中并无斩将纪录。乐进最佳的表现是战平了臧霸和凌统,属于一流猛将偏弱。乐进不是华雄的对手,华雄防箭能力很强,梁东之役曾连避孙坚两箭,乐进即使用箭也难取胜。
2.李典李典的武艺连乐进都不如:羊山之战,生擒黄劭;兖州之战,吓退薛兰;濮阳之战,围殴吕布;穰山之战,与许禇、于禁围攻赵云;新野之战,被赵云十数合杀退;博望坡之战,不敢与关羽交锋,夺路而逃;合淝之战,射杀宋谦;合淝城中,生擒戈定。
李典生擒两人,射死一人,但十几个回合被赵云打跑,说明他的武力值甚至都进入不了一流猛将的行列。他若迎战华雄,必败。
3.曹仁曹仁是曹魏阵营中少有的帅才,偶尔上阵厮杀,表现也不错:南郡之战,冲阵救牛金,力退徐盛;突围途中,击退蒋钦;十数合,诈败周泰。
曹仁虽仅有三次厮杀,偶露峥嵘所显示出的武力值也令人吃惊。但无一斩获,在一流猛将中,曹仁属于中等偏弱,当在乐进之下。如果他迎战华雄,也会败阵。
4.曹洪曹洪是个很勇猛的战将,他的表现很不错:羊山之战,步战三四十合平何曼,又诈败以拖刀计斩杀之;南皮之战,乱军中奋勇斩杀袁谭; 南郡之战,二十余合诈败甘宁;三十余合诈败韩当;渭北之战,硬撼马超四五十合,力不能支;下辨之战,三合斩杀任夔。
曹洪能硬撼马超四五十合,方才“气力不加,刀法散乱”,表示得很不错了,但这是在危急形势下拼命超水平发挥而取得的。曹洪的武力值属于中等的一流猛将。但在汜水关时,曹洪尚年少,若迎战华雄,必输。
5.夏侯渊夏侯渊是个将才,领兵打仗有一套,上阵厮杀也不弱:汝南之战,杀死龚都;汝南之战,被张飞击退;濮阳之战,围殴吕布;渭北之战,杀死成宜;渭北之战,不三合斩杀昌奇;与马超交锋,被马超摆脱追击曹操;平汉中之战,三十合战平杨任,拖刀诈败斩之;数合诈败庞德;定军山之战,二十合战黄忠无结果;争夺对山,被黄忠突袭斩杀。
夏侯渊的武艺不错,能与黄忠战二十合不分胜负,和张郃相当,武力值应属于中等一流猛将。但我们也注意到,夏侯惇未盲之前,夏侯渊从来没有过上阵厮杀。如果他出战华雄,四五十合能顶住,但也无胜算。
6.夏侯惇在典韦、许禇未投附曹操之前,夏侯惇实际上就是曹魏的第一猛将,他的战绩很优秀:荥阳之战,与吕布交锋,战不数合,飞马回阵;荥阳之战,数合刺死徐荣;濮阳之战,与张辽对阵,吕布忿怒,亲自上阵,说明夏侯惇绝不在下风;濮阳之战,拦截吕布,大雨干扰下双方退兵;寿春之战,不三合刺死桥蕤;六将围殴,击退吕布;徐州之战,四五十合打跑高顺;右眼中箭,拔矢吞睛,刺死曹性;下邳之战,十余合诈败关羽;黄河渡口,与关羽交锋,战不十合被喊停;博望坡之战,十数合赵云诈败。
在曹操起事前期,无疑夏侯惇是军中的第一猛将。能四五十合击败高顺,三战吕布,三战关羽,两战赵云,夏侯惇的武力值无疑属于强一流猛将。 如果夏侯惇在汜水关出战华雄,至少能打个不分胜负。
也就是说,当时在曹操麾下,只有夏侯惇有可能击败华雄。但曹操为什么不派夏侯惇出战呢?反而后来在荥阳之战中,夏侯惇却“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敢和吕布打,却不出战华雄。
所谓的十八路诸侯看起来人多势众,实则各怀鬼胎,如一盘散沙。咱们来看看这些诸侯的表现:孙坚当时依附于袁术,为了摆脱袁术的控制,他主动请缨,出战华雄,以取得军事上的独立权;袁术则看透了孙坚的心思,断绝了他的粮草;在诸侯中,济北相鲍信地位最低,他还想抢功,私下派弟弟抢先出兵;盟主袁绍并未将真正的主力带来,颜良、文丑、麹义皆不在军中,反而悄悄率兵去抄韩馥的老巢冀州;刘岱率领人马突袭乔瑁,杀死乔瑁,收降了其兵马。董卓退兵迁都,都不愿意去追击,反而都在长安城中四处劫掠,大家都根本没想着国家大计,大汉江山,而是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就在这种形势下,以曹操的诡谲,岂能看不出端倪?保存实力,不是为了防卫董卓,恰恰是为了防卫自己身边的战友啊!
咱们再来看看曾经派将出战华雄、吕布的那些诸侯的结局:孙坚(前锋),后成众矢之的,被群雄追杀;鲍信(派弟弟鲍信),实力大损,后来与曹操一同镇压黄巾军,陷围战死,曹操救兵来迟;韩馥(派潘凤),冀州被袁绍夺去,四处流离;袁术(派俞涉),被诸侯厌恨,称帝后被群起攻之;王匡(派方悦),被击败,残兵被张杨控制;孔融(派武安国),大将被斩,后来北海被围,四处求救;张杨(派穆顺),部将反叛被杀。公孙瓒(亲战),与袁绍翻脸,后战败身死;曹操率孤军兵追击董卓,被打得落花流水,差点死于非命。
通过这次惨痛的经历,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一个现实:谁特么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这也造成了后来群雄并起,四海烽烟,互相征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