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当年资本家倒掉牛奶,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年资本家倒掉牛奶,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0-10-29 14:31阅读(64)

当年资本家倒掉牛奶,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年倒掉牛奶的农场主很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牛奶过剩,卖牛奶赔钱,赠送也会有包装费和运费。众害并存取其轻,这是常

1

当年倒掉牛奶的农场主很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牛奶过剩,卖牛奶赔钱,赠送也会有包装费和运费。众害并存取其轻,这是常理。现在,农民种的菜、水果卖不了的话也得扔掉,他们也绝不会自出运费、人工费把菜和水果运到市里白送给市民。保存也要产生费用,赔的钱会更多,无异于雪上加霜。农产品是天天长,季季长,年年长,没有保存的必要。

从经济学原理说,市场供大于求了,商品价格就要下降。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计划的生产,要有宏观调控。商品在局部地区过剩时,可以被调配到有需求的地区。要对生产商品做科学引导,有市场预测,尤其是对保质期短暂的农产品更要加倍关注。

我国农业要实现集体化经营,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绝不会出现类似“把牛奶倒掉”的事件。我国有牢固的供销社体系,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其实是当年对于资本主义的一种片面的理解。

这其实是生产过剩的一种表现。

其实任何一个搞资本主义的国家,必然会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

因为自由市场的一个阶段,就是会出现产能相对过剩。

简而言之,市场只需要1万吨牛奶,但因为之前牛奶价格高,利润多,大家都去养奶牛,实际产量是2万吨。

那么,多出来的1万吨,显然就没有办法消化掉。


牛奶生产者就要算一笔账,如果将牛奶运到牛奶工厂,低价卖掉,获利太低。

这个获利尚且抵不上牛奶的运费、加工费用、保存费用。

所以,将牛奶直接倒掉,损失反而会少一些

损失较小就能顶得住,迟于其他奶农倒闭。

而只要一些奶农倒闭以后,总产奶量就会降低,市场又会恢复1万吨的产量,获利就会使坚持下来的一方。

自然,期间会有很多奶农破产,一些工人失业,但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现象。

国家要做的是对奶农做一些指导,想办法拓展他们的销售渠道(比如像今天韩国一样,将牛奶出口到中国),对于失业工人给与福利。


这种市场的震荡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奶农也会比较稳定。

以往以生产过剩来嘲笑资本主义,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至少人家生产量是很大的,总比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不足要好。

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钢产量最高为3180万吨。

这可是倾全国之力的成绩。

2019年中国钢材产量为10433万吨,这还是钢铁工业受到很大打击以后连续多年减产后的结果,仍然是以前的3倍以上。

3

最近有一则来自美国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那就是威斯康辛州的奶农们,将数十万加仑的牛奶倒进了下水道。很多人尤其是文科生对于这一幕应该很熟悉,因为书本上当年介绍1929年全球大萧条的时候,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当时的资本家为了保持利润,将大量过剩的农产品销毁丢弃,比如美国倾倒牛奶,巴西倾倒橘子和咖啡等。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将这些丢弃,将好好的牛奶倒掉,降价销售或者送给有需要的人不是更好么?然而现实是,不可能,因为资本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如果真的降价销售或者进行赠送,那么他们所要承受的损失会更加巨大

上世纪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华尔街股市暴跌之下,大量的银行与工厂倒闭,不计其数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与收入,街头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很多人连食物都得不到,三餐不继。

然而另一方面,美国当时的资本家与大农场主,却将大量的粮食作为燃料送去了发电厂,将成吨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中

一般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数量越多那么其价格就会越低,所谓物以稀为贵,一旦供过于求通常都会造成商品廉价。而在成本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商品的利润这个时候也会被大幅压缩降低。等商品的成本高过了其利润的临界点,那么就会亏损,卖得越多就会亏损得越多。

当年美国大萧条之前,其实其农业就已经出现了因生产过剩而导致的衰退,大萧条进一步打击了美国的农业。仅仅是在1929年,美国生产了超过110亿加仑的牛奶,仅是一个威斯康辛州就出产了12亿加仑。在危机发生之前,美国的牛奶就已经出现了非常重的供过于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奶农有三个选择:

  • 第一,保存牛奶慢慢等待牛奶价格回升;

  • 第二,降价销售,或者直接免费赠送;

  • 第三,众所周知的办法,直接将牛奶丢弃

为什么当时的奶农们都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呢,因为前两种会造成更多的损失。首先是保存牛奶等待时机,要知道牛奶的保存也需要成本,而且即便是花费高昂成本也难以维持住牛奶的品质。再者牛奶保存这段时期,牛奶的生产仍旧在继续,产量只会越来越多,将来牛奶的价格基本就没有回升的可能。

再者降价销售,可一旦降价就会导致牛奶整体价格下跌,卖得越多损失越多,而免费赠送虽然解决了牛奶过剩,但一旦市场上都是免费赠送的牛奶,那么剩下的牛奶就更卖不出去。如此一来很多奶农的投资就会全部付诸流水,生活也无以为继。在这种状况之下,当时选择将牛奶倒掉维持价格保持利润,也是最符合市场经济的选择。

4

不得不说,曾经的历史课让我们对美国的这段历史误解颇深。

记得好像是中学的历史课有讲过这一段历史。在20世纪的30年代,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大萧条,农场的牛奶也卖不出去,在1933年就发生了著名的“资本家倾倒牛奶”事件。

当时学到这章节历史的时候,对资本家是万分痛恨,经济萧条期间,大量的穷人吃不上饭流落街头,资本家就不能把牛奶分给穷人吗?宁可倒掉也不给穷人,这不就是美国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更加显露了万恶的资本家丑陋的嘴脸,当时的历史教育很成功。

可长大后,发现事实跟我们当初学的历史课不太一样。

首先,倾倒牛奶的主角不是资本家而是奶农

其实美国的奶农才是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的倾倒牛奶事件的主角。虽然美国的奶农是农场主的经营模式,跟中国一般意义上的农民有很大差距,但是在美国社会分工中,农场主确实是农业生产者,跟工商业领域的企业主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些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家。

美国一直是牛奶生产大国,在1920年代,美国农场的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危机爆发后,牛奶价格暴跌,奶牛养殖规模过剩的矛盾凸现出来,一些小型农场主由于缺乏销路,且鲜奶保质存储能力有限,唯有倒掉。

所以,美国大萧条期间,倒牛奶的并不是资本家,而是美国的奶农,而且是资金技术势力较弱的奶农。

其次,从成本角度看,把牛奶倒掉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老周读初中历史时也想着把牛奶倒掉实在太可惜了,直接送给穷人喝不行吗?长大了才知道,直接挤下来的原奶是不能喝的,需要经过杀菌处理后的牛奶才可以直接饮用。而杀菌加工处理是需要成本的,本来养殖奶牛就亏本了,还要再花钱把牛奶杀菌加工处理送出去,咱们对美国农民伯伯的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

而且,当时的原奶储存技术有限,原奶放一天就坏掉了,继续加工又卖不出去,还倒贴钱,奶农们最经济的处理方式就只能是倒掉了。其实,不仅万恶的资本主义有倾倒牛奶的事,咱们中国的奶农也有倒奶的时候,2014年由于国际原奶价格大跌,河北地区的原奶出现了大量滞销的问题,很多奶农为了节省成本,只能把滞销的原奶倒掉。

最后,倒掉牛奶是拉动消费、恢复生产的最佳选择

市场经济的周期规律性,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当某个行业生产过剩无利可图时,经济资源就会自动退出这个行业,重新流动到有利可图的行业。

对牛奶行业来说,生产过剩出现后,自然会有奶牛养殖场觉得无利可图,从而退出奶牛养殖进入其他农业生产。且不说把过剩牛奶送出去会进一步加重奶农的成本,即使送奶没有成本,从经济角度来看,也不应该送出去,因为本就过剩的牛奶送出去后会进一步加大市场上牛奶的供应,这会导致牛奶市场的低估期继续延长,反过来让奶农的日子更难过,不利于牛奶市场的复苏。

若把过剩的牛奶倒掉后,市场供应减少,同时由于其他奶农的退出,可以让牛奶市场更快的恢复正常,让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所以,资本家倒牛奶这事多少有点政治正确的意味,跟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而且,倒牛奶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5

疫情期间,美国奶农们被迫倾倒数十万加仑的牛奶,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经济大萧条时期,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肯给穷人喝,真相果真如此吗?

首先要澄清的是,倒奶的不是资本家,而是辛苦经营农场的奶农。

为什么他们要把好好的牛奶倒掉呢?

这是市场供求关系原理,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的牛奶增多时,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所谓物以稀为贵,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的稳定,必须要保证市场上,商品流通数量的稳定,所以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美国很多奶农为了维护牛奶价格稳定,不得不把多余的牛奶倒掉,而且怕别人低价倾销,还跑去倒别人家的奶。

那免费送给穷人喝,不行吗?

依据成本最优选择原理,不行。

谁都不是铁石心肠,谁也不想自己农场的奶白白浪费,可是赔钱的买卖谁都不想干,如果把奶留下来送人,包装,储存,运输,人力,哪个流程不需要花钱?

当成本远大于收益的时候,谁还愿意去费这个事,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所以倒奶行为,不是资本家的歹毒行径,而是奶农在特殊处境下的无奈之举,虽然看似不合理,不通情,但却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行为。

6

很高兴能参与这一问题的回答。

在回答“当年资本家倒掉牛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问题之前,我认为首先要明确一点,倒掉牛奶的真的是资本家么?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在大萧条时期,真正把牛奶倒掉的“元凶”其实是正是奶农自己。

在1929年大萧条开始前,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新生代”。当时美国自上而下所有人都崇尚一种“炫耀消费”,几乎每个人都相信“贫穷将被从美国消灭”。当时的美国乳制品行业,因为技术的革新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牛奶的产量每年都大的惊人。而突如其来的”黑色星期四“由华尔街上的股市开始,如同病毒传播一样迅速影响到全美国的各行各业。而在面对这个史无前例的危机中,那些大型的各产业联盟尚且只能堪堪自保,其余的”散户“结局可想而知,这其中就包括了独立的奶农。

明确了倒奶的”罪魁祸首“之后,就来我们来了解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独立于”牛奶联盟“之外的奶农,在面对大萧条时几乎是没有任何抵御能力的,不做改变就只能苟延残喘最终死去。而他们选择的改变便是:把牛奶倒掉。那么为何这些奶农会做如此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难道是他们准备破罐破摔的绝望表现么?答案恰恰相反,倒奶正是他们的一种及时止损的自救。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根据市场供求规律供大于求势必价格就会降低,当时奶农手中的牛奶就是如此。一方面,市场上的牛奶供应已经过剩了,其价格迟迟上不去。另一方面,产奶的奶牛不是人为能控制的了的,牛奶的消耗远远比不上供应,所以牛奶价格就会越来越低。

那么为何奶农不把牛奶先储存起来,等到卖方市场时再拿出来狠赚一笔。即便是在今天牛奶都不易储存,何况是在近100年前。即便当时能找到储存牛奶的方法,其花费的成本必定不低甚至远远高于牛奶本身的价值,更加得不偿失;那么为何奶农不把多余的牛奶降价处理,或是直接免费赠送。“物以稀为贵”降价只会导致便宜的牛奶越来越多,奶农拿出的牛奶越多亏钱也会越多。免费赠送或许能为奶农们换回个好名声,但他们首先要承担的是高昂的包装与运输成本,甚至还有可能遭遇名利尽失(不法商人从中牟利);直截了当将部分牛奶倒掉。首先,这个方法不需要频临破产的奶农再追加成本。其次,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市场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最后,扭转了不利局面牛奶的价格则会趋于稳定甚至有所提高。

一点愚见请多指正。

7

这个是马克思学派在批判自由市场经济时提到的一个故事的情节:那就是,危机暴发时一边是贫民的孩子忍受着饥饿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另一边是大量的牛奶生产出来后却销售不了而被倒掉!

  

  在这个故事模型里,左派学者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润至上的弊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给穷人喝!

  

  当然,尽管Lz本人以前也是这样认为。但这里确实有一个误解必须提出来!也是为支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右派人士平个反!并且也有助于大家认识事物本质,对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做点贡献!

  

  \"资本家倒牛奶\"对于我们可能有点遥远了,这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来找找身边的事例,用最近山东的菜农来说明问题!

  

  最近山东的大白菜迎来了丰产,可农民丰产却不丰收,大白菜价格一路暴跌,最低批发价才五分钱一斤!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白菜直接被扔掉的现象、而城市市民在市场上买菜仍然要每斤一元以上!这种现象虽没有“倒牛奶\"那么极端,但现象的本质却是一样的!一边产品\"过剩\";另一边产品“不足“!这是典型的市场失灵!有人说此时市场机制不灵了,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调控!暂且不说政府该不该调控,因为承认了政府调控就意味着承认了市场的无效,也就相当于承认了马克思学派对自由市场的定义!这都是后话! 

  

  我们今天只探讨为什么要\"扔白菜\"的问题!如果可能,当然是能找到一个办法不让农民扔白菜那自然更好!

  

  这里需要提示一下,农民扔白菜的现象虽是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但和书本中“万恶\"的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所不同,至少“可恶性\"要少很多!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倒牛奶的现象也不是资本本身想要的结果,在这里,资本家和贫民一样都是无辜的!

  

  现在说山东农民,山东农民种了很多白菜!去年白菜价格高,今年白菜价格低!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去年价高可白菜都销完了,今年价格低到每斤五分钱,可白菜却依然滞销!这是为什么呢?学过市场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价格引导市场进入供求均衡的理论!按照这套理论,当白菜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其需求应该会接近甚至超过供给!这样就不会出现白菜被扔掉等市场浪费现象!当然有人会提出,供给量过大,已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这也正是社会的主流认识,然而这种说法是相当无知的!因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而且中国人的消费满足率并不高!也就是说,在现阶段不管中国农民种多少蔬菜养多少生猪,对于中国人的实际消费需求还远远不够!所以说供给大于需求是不合理的!

  

  另外,如果供给真大于需求了,那么市场零售价格也应该会大幅下降!而事实是,城市市场零售价依然较高,市民实际消费量并没有增加!而农村农民批发价即便低致五分钱一斤,甚至是白送人都没人要!这里明显可以感受到市场分割的存在,也就是一个市场被某种力量硬生生的分割成了二个市场!在零售市场上白菜实现了局部的市场价格下的供求均衡!而在农村收购市场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即便价格为零,其市场需求也难以增长。此时便出现了白菜被扔也没人要!我们在想,为什么农民不把菜送到城里去卖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白菜从菜地到消费市场中间物流必须支付的所谓固定成本!

  

  因为物流成本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当零售市场的零售价格低于或略等于物流成本时!该商品就失去了交易意义!即便是市场真实需求依然巨大,但供给商供给商品的动力也会消失!此时,便会出现一边商品过剩成为垃圾,另一边人民需求仍然被压抑!这与资本家的良心无关!而是属于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后果!

  

  然而,在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因为交易成本的难以下降,所以当零售价格低于该商品的交易成本时,该商品就会丧失交易意义!

  

  而避免市场分割造成浪费的方法,要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要么防止价格下跌至交易成本以下!

8

牛奶卖不掉是因为需求不够,群众购买能力不足,如果今天降价卖甚至免费送,那那些花了正价买牛奶的人就也会等到打折,甚至免费送,更加赚不到钱了。所以需求不够的时候就通过倒掉牛奶,减少供给的方法,这样牛奶才能维持应有的价格,让生产牛奶的人可以生存下去,如果都不要钱,那也就不会有人生产牛奶了,应该肯定亏啊,最后造成大家都没有牛奶喝了。

9

因为价格是市场的灵魂:一定要把牛奶倒掉,也不能免费给穷人。


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我把这句话用在市场营销的价格战中,改成了:价格战一开,霉运自然来。希望这句话让所有人都能够记住一个市场常识:任何行业的价格战,没有赢家。


下面,我们来看看西蒙教授是怎么论述价格战的:


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都会发生价格战。在全球定价研究中,所有受访管理者中大概有59%表示他们的公司曾经参与价格战。日本的情况更加糟糕,74% 的受访者称正在经历价格战。E 德国的比例为53%,略低于平均值,而美国(连同比利时)的发生率最低,为46%。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对于谁发起价格战这个问题的回答。高达82%的受访者说是竞争对手发起了价格战,就像生活中的多数案例一样,煽动者总是其他人。大概12%的受访者说是他们的公司故意发起了价格战。剩下的5%承认是他们的公司在无意中发起了价格战,这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正确地预见竞争反应,采取了一个错误的行动。


价格战是破坏一个行业长期利润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一个美国管理者很精练地总结了这个情形:“在战争中,原子弹和价格都受到同样的限制:两者都只能使用一次。” 这样的说法也许有点夸大,但它们的相似之处是非常清晰的。在一个行业 中发起价格战很容易,要终止却非常困难,它将产生巨大的不信任,留下的是一片焦土。是什么因素造成来价格战?它对价格水平造成来多大损害?图9-3回答了这些问题。


图片9-3 价格战:产生原因和对价格的影响


这个研究显示,产能过剩最常引发价格战。对于普通商品和服务尤其如此,例如那些几乎不存在差异化的和价格往往是交易决定因素的商品。缓慢的增长同样增加了价格战的发生机会。正如图9-3右边-栏所显示的,价格水平的崩塌可以是灾难性的。类似的价格暴跌后,再赚取利润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分行业看一下价格战的发生率,图形和这个诊断结论非常匹配。图9-4显示了全世界价格战发生频率高于平均值的行业。这些频率之高和在不同行业之间相似程度之高都值得注意。


一家企业如何阻止价格战的发生? 它又怎样才可以终止一场价格战?这绝对不是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首先声明个清晰的观点: 对这些问题没有绝对的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答案。(除了在图9-3中右边所显示的那些因素,管理层个人的进攻性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我屡次遇到这样的经理人,他们的唯-目标似乎就是彻底摧毁他们的竞争对手。


我曾经亲耳听到一个首席执行官转向他的销售副总裁直白地说:“要将竞争对手x驱逐出市场,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将要付出20亿美元。”销售副总裁说。“那行动吧。’首席执行官没有一丝犹豫就下令了。


当上司向其团队传达这样的态度时,这样的公司在市场上表现得对价格非常激进并不令人意外。最终,那家公司并没有采取明确的行动。


不切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同样的结果。每个例子通用汽车是传统的市场份额导向公司。商学院教授罗杰·莫尔说:“历史上,通用汽车的财务衡量标准更侧重于市场份额和收人,而不是现金流和利润。”通用汽车的管理者践行这个企业理念。


在2002年的销售大会上,企业的管理者们都佩戴了一枚刻着数字“29”的领针。这家企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长年下跌,当时的情况比29%低得多。领针上“29”这个数字代表着新的市场份额目标。外部人士认为通用汽车不可能逆转颓势并实现这个目标。即使现实的市场发展显示29是不切实际的目标,管理层仍然信念坚定。


“当我们实现29时,29 就会出现。”加里. 考格( Gary Gowger),当时通用汽车北美的主席在两年后说,“那么到时候我很可能会冲击30。”如此不切实际的态度和目标将会导致价格攻击和价格战,最终走向破产。通用汽车自身戏剧性的变化印证了这-一点。从2002年起,通用汽车的市场份额连年下降,从2009年的19.9%降至2012年的17.9%。避免价格战的最佳方法是停止邀进的声明和行为,设立切合实际的收人销量和市场份额的目标。我强烈建议管理者们对竞争者多-分平和,与顾客的谈判少一分固执和教条。我承认这样的建议同你在大部分管理学和营销学书籍中所了解的内容正好相反。


但价格战绝不仅仅发生在成熟的市场,如汽车行业。我们在新兴市场同样发现了它们。2014年4月,《华尔街日报》写道:“价格战在云服务中爆发\"。亚 马逊、微软和谷歌在各种服务上削减高达85%的价格,引发了三方的价格战。唯从中受益的是顾客。“这对于我们的业务来说简直是太棒了。”一个客户说。


宣传和发信号是避免和终止价格的关键。以下建议抓住了这个观点的重点:“成功避免价格战的公司持续地公公开发表言论,强调价格战的可怕结果和价格竞争的道德。它们在文章中、在内部刊物中在行业协会会议上和每一个公开的论坛不断地发出类似的呼吁。”


对竞争采取温和的立场是领先企业所采取的方式,就像丰田主席奥田硕(Hiroshi Okuda)在以下声明所表示的。他告诉记者“日本的汽车行业需要给底特律( Detroit)喘息的时间和空间”,并暗示丰田可能上涨它们在美国的价格。这个举措仍然有为自己谋福利的成分,因为更高的价格很可能会提升丰田的利润。但它同样创造了-一个让美国汽车制造商获取额外市场份额的机会。


顾客和竞争对手可能会误解价格措施或其背后动机,价格应该降低这些可能性。误解价格和价格变动会造成伤害,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企业本身先犯这个错,两种情况都可能引发价格战。假设公司A希望引进一个取代旧模型的新产品。它的仓库中仍然存放着大量旧模型的产品。最简单的解决方式也许是大幅度降价销售旧产品,然后辅以大型的宣传活动。然而在它的宣传活动中,公司A忽略了提及它的目的,即用新的模型取代旧的模型,也没有提及降价的原因一清理旧货库存。


如果公司A运气不错,顾客会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并清空仓库。但竞争对手在额外信息缺位的情况下会如何应对如此激烈的降价行动?竞争对手很可能会认为这个价格行动是一个攻击或窃取市场份额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距离竞争对手以自身剧烈的降价实施报复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竞争对手真的发起降价行动,那么公司A忽然间需要面对两个问题:第-,它将会卖出比原来预期更少的旧产品,这意味着它无法清空库存;第二,价格水平可能遭到永久的伤害,并且它需要以更低的价格水平引人新产品。


如果公司A改而公布即将引人的新产品,且说明降价行动只是清理现有库存的短暂行动,那么竞争对手的反应或许会大大不同。如果竞争对手认为这样的解释是信得过的(公司A此前行动的作用),那么它们很可能会抑制自己并避免发起- :场价格战。一模样的行动(在这个案例里是短期的降价,比如降价30%)可以被顾客和竞争对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理解,而带来完全不-样的反应。这让发信号成为公司降低发生价格战危机的有效措施。


我非常简洁地总结我对于价格战的洞察:世界上有聪明的行业,也有自我毁灭的行业。区别是什么?聪明的行业避免价格战,而自我毁灭的行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聪明的行业能够盈利,自我毁灭的行业蒙受损失或损害利润。问题是只要出现一个自我毁灭的竞争对手就能使整个行业都走向自我毁灭。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聪明的竞争对手会更好。

10

你好,感谢邀请,关于资本家为什么倒掉牛奶,我这个这不是一个好答案,但可能有些“新”故事。

1、谁把牛奶倒进水沟

2、倒不完的牛奶

3、免费牛奶不免费


本文系当年上经双时课余写的读书笔记,今日补全。问题很多,但过了这么久,看看当年写下的文字,也是很有趣。


01

谁把牛奶倒进水沟


真相总是让人难过,因为教科书上那些倒牛奶的人既不是资本家,也不是资本家的雇工,而是生产牛奶的奶农。

并且故事的原貌并不仅仅只是“倒”牛奶而已,在历史上,它被称为Milk strike。在“倒牛奶”的过程中,暴力也不可避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称之为Milk War也不为过。


This violence had “brought New York State closer to marshal law than at any time since the Revolutionary War.”——The NY Times.1933

Thus the milk strikes were partly civil war among the farmers as well as a fight against the commercial dairy interests,and this internal battle gave them their peculiar character.——《The Wisconsin Milk Strikes》 Herbert Jacobs

一战结束后,美国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欧洲经济开始复苏,美国农产品出口日益减少,再加上农民的大量生产,农民们遭受沉重的打击似乎只是早晚的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农业自然也不能幸免。从1929年到1932年,农产品价格下降了近50%,而农民们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只下降了32%左右。


在这场危机中,并不是所有的奶农都濒临破产。牛奶,像大多数商品一样是分等级的。那些高质量的奶(Grade A),被称作“fluid milk”,经处理后可以直接饮用。另外的一些低质量的奶(Grade B),则被用来生产奶酪和黄油。上述奶制品主要被送往纽约等大城市,对市民来说,fluid milk比奶酪黄油更接近生活必需品,并且牛奶要求新鲜,奶酪和黄油则适于储存,这就使得低质奶市场的供不应求局面更加严重。


当时纽约最大的三家奶制品公司( Borden’s Condensed Milk, Sheffield Farms, and U.S. Dairy Company)为了互相竞争,争夺奶源和市场,纷纷与奶农合作社联合。比如Borden’s 与Dairymen’s League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DLCA)达成了协议,Borden’只从DLCA购买牛奶,DLCA也不会卖奶给Borden’的竞争对手,更不会与Borden’直接竞争。


这样的联合也使得合作社内奶农有了稳定的牛奶市场。当然,并不是所有奶农都加入了合作社。剩下的少数“个体户”主要生产用于制造奶酪和黄油的低等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危机中最无助的一方,其中很多人由于无法偿还债务而失去土地。这些被孤立的奶农就成了Milk strike的主力军。


1933年,那些没有加入大型合作社的小部分奶农们组成了一个叫做“Boston Milk Party”的团体,后来在Arnold Gilberts、Milo Reno、Walter M.Singler等人的带领下,由Wisconsin Cooperative Milk Pool 和Wisconsin Farmers' Holiday Associstion在Wisconsin发动了一系列的Milk strike,以阻止牛奶被运往大城市,从而提高奶价。在Milk strike的间隙,奶农们等待着政府采取行动,但最终又因为他们对最终的结果不满意而重启Milk strike。

Milk strike在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文明。罢工的奶农们只是在运奶车要经过的道路上摆上路障,一般运奶车司机看到路障都会返回或者寻找其他没有被占领的高速路。那些想要通过路障的运奶车会被奶农或者奶农们撒的钉子逼停,然后奶农们爬上车把一桶桶的牛奶都倒在路边。但随着形势越来越不利于那些参加Milk strike的奶农,他们又开始采取其他方式。


比如往牛奶里倒石油,拆毁运送牛奶的铁路,往邻近的奶酪产扔炸弹,一些失去土地赎回权的奶农甚至吊死了当地的法官。为了对付这些闹事的奶农,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后期,警卫兵们甚至用上了催泪弹和刺刀来驱赶奶农,在冲突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人员伤亡。

有趣的是,来与这些罢工奶农对抗的不仅仅有政府,还有武装起来的反对Wisconsin Cooperative Milk Pool 和Wisconsin Farmers' Holiday Associstion的其他奶农,所以说这并不仅仅是一场奶农与奶业公司、零售商之间的战争,也是奶农与奶农的内战。


The pool members had nothing to lose, except their courage of desperation.——《Changes in dairy farming in Wisconsin》


02

倒不完的牛奶


实际上,1930s美国大萧条期间那些倒牛奶的少数奶农只能算是“倒牛奶”的“前辈”(更早的倒奶农还可以追溯到1883年的spilling committees),在一系列的政府干预措施出台后,更多的奶农加入了“倒牛奶”的行列。最后,政府索性接管“倒牛奶”的重担,从奶农那里收购过剩的牛奶,统一“倒掉”。可是,美国哪里来的倒不完的牛奶呢?

1933年罗斯福上任后,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AAA)。AAA最初的目的是通过补贴主动减产的农民,减少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农场品的价格,并将其维持在高于市场竞争价格的水平。然而AAA的效果并不理想,以1935年的AAA修正案为例,联邦政府开始动用资金收购过剩的包括牛奶在内的农产品,牛奶价格却依旧不见涨势,因为当年的乳制品市场购买量只占到了产量的十分之一。最后,真正“拯救”了牛奶价格的是干旱和后来的二战。


随着二战的结束,战争对牛奶的超量需求也消失了。但是,尝到甜头的农民们自然不愿放弃AAA给他们特制的蛋糕,政府自然也不希望丢掉他们的选票,于是由政府购买过量乳制品的价格支持机制就以“Agricultural Act of 1949”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同年,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也被法案授予了收购乳制品的权力,和维持牛奶等农产品价格的职责。


到了1980s,当时的乳制品价格支持计划使得CCC的乳制品收购量开始猛增。在七十年代末,美国政府的年均乳制品计划开支不足5000万美元,而到了1983年,美国政府花在乳制品采购和储存上的前已经超过了27亿美元。这种超长增长与乳制品的“特殊地位”不无关系,因为乳制品是美国政府收购的一系列农产品中,唯一没有进行数量限制的商品。

就这样,美国政府的各种乳制品计划为美国的奶农们创造了一个像共产主义社会一样美好的乐园。他们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牛奶卖不出去,不用担心牛奶价格过低,不用担心还不起贷款;同时,他们也没有动力减少成本,进行创新和提高牛奶的质量。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生产更多的牛奶,因为只要扩张速度慢了那么一点点,政府(全美国人民)为他们特制的蛋糕就会被其他奶农多抢去一点。


从牛奶供给的角度看,美国确实已经步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但从需求的角度看,却还有很多人在挨饿。太高的乳制品价格让消费者们增加了开支,并让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牛奶。


政府高价收购来的乳制品都去哪了?一方面,政府会将它们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像USDA这样的组织分配一部分用于慈善。另一方面,政府会以“跳楼价”把过剩的农产品出口到国外,而国内的消费者只能被迫承受价格过高的商品。当然,政府还会补贴那些杀掉奶牛,或者将牛奶倒掉、喂牲畜的奶农。


03

免费牛奶不免费


在我们批评那些执拗的奶农,和对乳制品进行价格管制的政府时,也不应该忘了联邦政府确实用那些堆积如山的粮食、乳制品做了许多好事。

当时的背景是,一方面各种农产品过剩,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人忍受着饥饿(尤其是儿童)。政府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成立了CCC等组织将过剩的食物分配给学校的儿童和达到政府要求的贫困家庭。相应的,从1933年到1970s联邦出台了很多法案支持这些援助计划:

* 1933 - The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 Charter Act

* 1935 - Section 32 of the Agriculture Act of 1935

* 1946 - 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Act of 1946

* 1949 - The Agricultural Act of 1949

* 1961 - Executive Order Increasing Food Donations to Needy Families

* 1960's and 1970's New Laws Created

* The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73


价格,往往被人们当做阻碍人们(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获得所需的罪魁祸首。然而,免费的食物并不免费,政府虽然消灭了看得见的价格,却增加了看不见的成本。


在2010年左右,美国发出的食品券带来的行政开支就达到了每年55亿美元,将近所有食品券价值的十分之一。免费的食品券之所以昂贵,是因为政府不仅仅要制定“需要帮助的人”需要符合的标准,还要经常对3000万左右的受益者进行审核,与他们保持联系,更新他们的数据,更不用提对相应的食品进行收集包装和运输的费用。因为衡量的困难,接受帮助的人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贫穷”的标准,大量中等收入家庭从中获益。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善举中还充斥着欺诈。为学校提供食物的公司会虚报开支;因为拿到食品券的人对价格不敏感,商家就抬高价格,让其他消费者也一起为高价买单;食品券的黑市交易也很普遍,不少人将食品券变现(即使面值一美元的食品券只能换到50美分);作为政府的行政人员,更是得不到削减开支的激励,他们花着别人的钱替别人办事,能做到不从中渔利已经算是称职。

一些支持食品券的政客喜欢说:一旦取消食品券就会让穷人挨饿,但他们往往避而不谈的是:让穷人买不起食物的恰恰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努力维持的高价。


把食物送给穷人,对于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正如之前所说,除了让价格市场化,政府也想了一系列的办法来处理过剩问题,诸如限制进口,刺激出口,扩大“穷人”的范围(比如加入失业者)等等,但都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政府每年则要在食品补贴上花掉了纳税人上百亿美元。


04

写在最后


我们已经见证了企图统筹一切的计划经济的失败,同样的,企图在某几类产品上做到政府计划,按需分配的希望也是注定要破灭的。过去,人们对计划经济的崇拜往往源于一种对共产主义式伊甸园的憧憬,而美国的“倒奶案”却有所不同。他们在维护农民利益的道路上走了太远,以致于让他们都想不起来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既得利益者在民主制度下成为了这个社会前进的阻碍,另一方面,诸如乳制品价格支持计划、食品补贴计划等安排已经复杂到让普通民众看不懂其中的玄机,更看不清症结所在,他们在投票的时候就更容易被“善”的宣讲蛊惑。

的确,效率并不是这个社会应该考虑的唯一要素,经济学的思考也未必就应该置顶。但是,当我们看到问题的全貌,其实应该已经发现,我们需要争辩的其实不是善的初衷,而是善的途径。当我们反对食品补贴时,光拿出“花了纳税人的钱”这样的枪弹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财富再分配是社会的应有之义。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做可以更有效率地帮助他人,从而不至于导致“平等地平穷”。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得先知道历史的真相。


05

从另外一面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奶农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保存牛奶,等待价格上涨,但这对于保鲜极为困难的牛奶显然不适用,

  第二是降价销售,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

  第三就是很多人后来看到的倒掉滞销的牛奶。大量鲜奶由此退出市场,市场就由供大于求转为供求平衡,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跌了。甚至极端情况下,奶农会干脆杀掉奶牛。

  为什么不做做好事,把本该倒掉的牛奶送给穷人?因为那样做会让本来就萎缩到很小的牛奶市场更变得所剩无几,留下的奶更是卖不出去,奶农的生活也就彻底无以为继了,牛奶业会彻底垮掉。

  而在1931年到1934年,美国更是多次发生罢工奶农强行倾倒其他奶农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