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车战曾经是春秋时期大国相争战场上的绝对主角,但是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就逐渐走向式微,然而这并不是偶然,实际上正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的技术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古代疆域扩张的表现,也是古代战争逐渐平民化的表现,。

首先,战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超越普通步兵的冲击力以及速度。然而在战国时期随着赵武灵王的改革“胡服骑射”以及秦国与边境少数民族的交流等等原因,骑兵的出现逐渐打破了战车在战术上的独家优势。单个骑兵不仅机动性更强,冲击力虽然不比战车但是也超过步兵,更重要的是,成本远低于战车,一匹马一个骑兵就可以成行,此外就是收到的地形限制越来越小。所以代替战车也是迟早的事情。到了汉朝的时候,几次对匈奴的战争中,可以说骑兵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是疆域的扩展,如果看春秋时期的各个国家的地图的话,就会发现早期的王国仍然是选在江河流域等低地,并且早期的战争目的较为单纯,因此一般作战的环境也都是开阔的平原,所以战车的战力可以说在这种状况下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随着疆域不断的拓展,到了战国时期,战场的类型也不断的变换,山地、泽国等等,复杂的地形发展处复杂的战术,战车在复杂地形中就显得尤其的笨重且缺乏机动性。此外就是战国时期属于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战,决出胜负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攻城略地才是战争的重心。因此反而是步兵与骑兵更能适应多样化的战场,并且在这些战场上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此外就是战争的平民化。之所以这样讲,就在于,早期的战争其实就是诸侯贵族之间打群架一样,而战车这样操作复杂,且对装备要求高的战争武器,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负担的起的。因此当时只有贵族才能充任战车的车手,庶人还有奴隶并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维持昂贵的装备。战国时期就不同,战事越来越频繁,对于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军队不断的在扩充与消耗,在这样快的过程中,训练合格的战车车手已经是来不及的,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都很高,因此,各国只能大批量的征招农民入伍。

最佳贡献者
2

车战在春秋末期就已经不行了,因为春秋那帮货哪里是在打仗,根本是在开奥运会嘛,历史的发展也注定不可能让车战继续下去。

用战车打仗,这是周甚至更早商朝、夏朝时期绵延过来的一种做法,甚至可能在夏朝之前就存在。

早期的华夏民族还有一些游徙的习惯,当时的人们懂得利用马匹、牛等拉车,走哪儿算哪儿。

车是人的家,是床,也是作战的武器,首领贵族们将车作为了身份的象征和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今天有些考古认为,华夏的床榻其实是根据战车演变来的。

比如商汤伐夏桀,“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

又比如武王伐纣,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战国时期的人改进了战车的结构,让战车更轻巧结实,并设立了驭手、车左、车右以及伴随步兵的制度。战车还分为“攻车”、“守车”。攻车纯打仗,守车运输兼打仗。

驭手又叫“御者”,一般是主将负责,专门开车撞人;车左又叫“甲首”,负责战斗指挥,同时还负责用弓箭远程攻击。车右又叫“参乘”,他负责用长矛、长戈近战。

有些时候,主将不愿开车,也会调换座位,或者再加个人进来,名曰“驷乘”。

能上车打仗的,统统都是贵族或有能耐的勇士,他们在车上顶盔戴甲,张弓射箭,挥舞着长长的青铜戈,在约定好的合适战场上,对着敌军一往无前的冲过去。

而那时候的步兵呢,完全是给战车打杂的,他们负责保养和维护马匹,帮助贵族们穿戴盔甲,提供军械到武器刀粮草到医疗的一系列后勤服务。

然后他们还要配合战车发动进攻,围绕在战车周围执行号令,服从各种战术任务,包括去抵挡对方战车。

这种步兵就是战车上统治者的直属部队,他们与战车一起被称为“乘”,豪华的还带有辅助的后勤运输车或替换车,比如“千乘”,代表的是1千个战车编成部队,而非1千辆战车。

“乘”的概念其实很混杂,少的十个人左右,多的六七十人,再多了,一辆战车就指挥不过来了,不适应那种多部战车集群冲击的阵仗。

按战国《司马法》来看,一乘有25人,分为车下“甲士”7人,步兵17人,车上3人。

但是,在那个年代,战争完全是贵族们的一种政治“谈话”方式,他们秉承着各种高贵的节操和严格的规矩,谁违规谁就是不要脸。

所以那个时代的战争需要“约架”,双方商量好打仗的地方,还要派出“大使”与对方商量,开个宴会,讨论下这仗如何打。

比较“讲礼”的是,双方还会将自己的兵力分配、战车数量、率军战士的信息全告诉对方,比如:我方准备派XXX带10乘出战。

对方也会“讲礼”:哦,贵方派出的是很有名的勇士啊,我方只能试着与他比一比弓箭了,为了不让天下耻笑,我们也会出战10乘兵车。

最后皆大欢喜,两军便在约定地点布阵,直到双方都无异议了,都准备好了,才能开战。

此时战车们便带着扈从步兵,犹如脱缰的疯狗一样冲上去砍杀。

步兵队伍当然是挡不住这帮子装备刷到+9999的RMB亲爹,纷纷被撞得鸡飞狗跳,化为战功,车上那都是“战士”,光这个“士”就不是“卒”能企及的。

(这里顺带说一下,“卒”原本代表一种服装,《说文》曰:“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很显然过去的兵卒就是服侍战士的制服众。)

所幸战车的主要对手是对方的战车,两边会进行忘我的厮杀,直到一方翻车或车子断轴、人累趴鸣金。

战车之间的PK是春秋时期最热血沸腾的事情,“战士”们杀得你来我往,一会儿用箭射对方,一会儿想办法戳对方,车上多的是武器,长矛雄戟大弓大盾,武士们也训练有素技艺高强,再加上两边的鼓噪壮威,场面犹如史诗大片。

不小心翻车的,得看死没死,还能抢救的话,己方护卫的步兵便需要赶紧恢复战车的状态,把马重新套回来,把主子们抬回去,死了,那就收尸。

如此反复,直到双方马冲不动了,或者一方认输为止。

一方完全被打败的时候,“卒”们才能起到一点起哄以外的作用,他们这时候可以配合战车,撒丫子冲出去驱敌和抓俘虏。

当然,抓的多半是没车的对方的“卒”,想抓“車”可不容易,哪怕人家没车成了“士”也难,打不过,也轻易不敢打。

奴隶主之间的战斗,奴隶是没资格插手抢功劳的,亦没资格代表主子打,更不允许奴隶随意伤害奴隶主阶级,所以,连追击很多时候都不会有,对方打败认输了,己方就有礼有节的送对方走人。

非要追击出一口恶气的话,还有追击的规矩,比如“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说的其实并非两个步卒跑步,而是指逃跑,你也跑了50步,都是逃兵,有啥资格笑人跑了100步的呢?

当时的规矩是,50步曰追逃,超过50步就不追了,再追你就是不要脸!所以,孟子笔下的那个50步小卒还是很聪明的。

一场仗算下来,战车总共就翻那么几辆到几十辆,车上仨神还不见得能死几个。

而且就这俘虏都有规矩,比如年纪大的就不能抓,得尊敬老人,应该放他回去歇养,免得惊怒而死。将领们也不能抓,都是体面人儿,你逮着恶心谁呢?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战士”的特权还不仅于此,实际上真正讲规矩、有礼仪的车战比打武侠小说里打擂台还老实,一方受伤或翻车,战斗往往就不会再进行下去了,更不会有人来抓,他只需要垂头丧气的发个“认输”的表情,就可以回去疗伤。

这哪里是打仗?这搁今天叫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晋楚之间曾经就表演过一个精彩的段子,连易中天教授都拿去讲了。

话说晋楚开战,晋军被打败,楚人是蛮子嘛,当即不要脸的追上去,眨眼间太原比亚迪就让东风雷诺撵上狂搞。

一不小心,晋军战车扎泥坑里出不来,眼看就要当俘虏。

结果楚蛮的战车一到:“拐子!你么昂鸟?么不跑了撒?”

晋牌车悻悻道:“熄活啊~跑个球!”

于是楚人下车帮助晋人把战车推出去,双方再继续上演极品飞车。

没跑两下晋人的战车又出了机械故障。

于是楚人又下车,帮助他维修整备,修好了再开始速度与激情。

楚人最终没能抓住晋人,因为跑出50步了,再追下去就是真不要脸,而蛮子也要脸的。

晋人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句话:楚人这么会修车,都是逃多了练的吧?

真正惨的是那些随车的“卒”,苦活累活全都得得干,战车冲过来拿脸接,战车跑了靠脚追。

就像今天的0氪玩家一样,他们进有些游戏的唯一作用,就是陪RMB玩家受虐。

所以,战车简直成了荣光的化身,战场之王,堪称公元前700年的坦克。人们用千乘之国来表示诸侯王国,用万乘之尊来形容周天子,既是种形容,也是战车实际的发展。

这体现出周朝前后社会水平的进步,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乘”,到春秋已经是成千上万了。

但社会一发展,老旧的东西一般就会很危险。

尤其是战争进入“兵者诡道”的范畴中后,那种“周公义战”便成为过去式了,连孟子都说“春秋无义战”,那战国时代打仗该有多无耻?

过去贵族们要么沾亲带故,要么同属于王朝诸侯,彼此服从一套规则很正常。

在规则框架内,除非刀剑无眼,否则根本没必要打死打活。于是大家都可以装高尚,除了那些不懂礼貌的荆蛮之类!太不要脸了!

楚人也是一肚子苦水——我这到处是沼泽和丛林,车战?车你姐姐啊!还约战?约砲行不行啊!我要天天陪你们开奥运会早完蛋了,你看那晋国哪儿去了?

就连晋国也懂得怎么玩死别人的战车,找个树林,再施展一阳指——你过来呀!对方脑一热,全完了。

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之类的思维也支持了“兵者诡道”说,总之,为了胜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败者再高尚也是没人权的。

晋人在与楚国争霸三次后,为了压住楚国,教导吴国“陆战之术”,其实就是教他们用战车。吴人表现的相当不错,他们成功的打击了楚人,还利用车战消灭了楚人的神箭手养由基,将这个善射者毙于乱箭之下。

养由基死前吐槽一句:“吴人居然也这么精于车战了!”

其实,与其说是吴人会车战,不如说是吴人也没“守规矩”开奥运会,他们没让礼法束缚自己的主观思维。

于是战争进入了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末期,随着周朝的逐渐歇菜,战火越烧越旺,诸侯们越来越喜欢争霸,白热化的冲突世界让翩翩君子之风的车战时代远去了。

随着步兵的扩张,昂贵的战车不可能完全的大规模普及下去,只能作为一种国力的象征物,所以步兵注定会成为靠人数堆积的主战兵种。

然后是胡服骑射,从赵国扩散的这股骑兵潮流,其意义不止于让人穿着短打骑马,它改变了军队的构成,也改变了战术战法,喻示部队走向了更实际,也更高水平的姿态。

早期骑兵队伍的扩大,迅速分薄了战车的地位,一来骑兵更机动灵活,他们适应于战场复杂的环境,战车却无法适应各种复杂地形。

二来骑兵更便宜,当时的骑兵只是骑马的弩兵或步兵罢了,人死了,马却能留下来,也不必建造和维护昂贵的战车。

三者战场上呼啦啦都是一大票人,这阵势,战车也冲不透了,贵族们更不愿在手下有几千几万人的情况下跑去耍无双。

而且,因为战车的过度嚣张,就如同今天的人制造出各种反坦克火力一样,当时的人们已经研究出了许多的对战车套路。

比如让步兵们扎些又大又沉的鹿砦,战车遇到这些东西根本无可奈何,靠参乘的戈矛是没办法拨拉开的,马匹也不可能撞上去,毕竟动力前置嘛。

或者在地上挖陷坑,坑都不用大,能让车轮子陷进去就行,然后全车的人都得下来“一二三…一二三……”

总而言之,春秋时大家还给对方个面子,网吧玩星际一样,矿吃完气采完约好了再打,战国谁还这么傻?只要人脑子一转,奥运会的规则一甩,能对付战车的花招多的是。

林冲!现在你的战车过不来了,你又能拿我怎么样?我用一万骑兵绕到你家后门抓你老婆,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战车就这样淘汰了,仅留存了一部分,作为特殊兵种,时而明时而灭的出现在中国战场上,而且清一色的“守车”。

3

背景小知识:有关战车结构的主要名词介绍轮:战车构件挨地的部分,一车两轮。牙:轮的外周部分(如图),又名辋毂:轮中心的中空圆木叫作毂(gu,三声),形如纺锤。辐条经过它的表面,车轴在它的内部。(就是车上轮中辐条相凑的突出圆木块)辐:支撑轮子负重的木条叫作辐,类比现代自行车的辐条。舆:就是车厢,也是轸、轼、 较的合称。轸:车厢底板下四周框形的枕木,类似于车厢厢壁和底板。轼:车厢前三分之处微微凸起的拱形圆木。春秋时期是战争不断的时代,最初贵族们是以车战来一决雌雄。强国也是以拥有的战车的数量作为军事实力的标志,有“千乘之国”的夸赞。那么曾盛极一时的车战为何最终衰落?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车战这种作战形态难以适应新时期的作战需求,因此被逐渐淘汰。在介绍车战衰落的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科普一下中国先秦时期战车的基本性质和常见作战搭配方法。一般来说先秦时期用于作战的战车多为木质,独辕,两轮,车厢方形并从后面开门上下。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下的车轴上,辕尾稍露在车厢后。车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轭,用来驾辕马,一般是驾两匹或四匹马。车轮轮径较大,装有十八至二十六根辐条。战车上的作战人员和驾驶人员一般为三人(古人称他们为甲士),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每辆战车都不是单独的,需要与一定的步兵配合作战。战车辖有固定数目的徒兵(春秋时期称为步卒,战国时期称为卒),根据《司马法》的记载为七十二人,但实际可能没有那么多,大约五六十人构成一个作战单位。整体来看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战车的轨、轴、 毂多向短发展,辐向多发展,舆向达发展,可搭乘人员数量增加到四人,车子也更加稳定坚固,能够相对长的投入战场。谈到车战这一作战形式的衰落,首先要看到战车的车体庞大笨重,灵活性很差。偌大一辆战车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居然完全是依靠皮带和榫卯连接,这样的结构平时乘坐出行倒也还不错,但当激战时两车冲撞就十分容易受损。甚至农田中种庄稼的田陇走向都对战车的行进有影响,所以战胜国常要战败一方改变田陇走向,以利其以后再次出兵时便于行进。春秋时期著名的齐晋鞌之战结束后,晋国大夫郤克就要求齐国人一律把田垄朝向改为横的,就是为了方便以后晋国战车的长驱直入。种种地形、车体的限制实际上限制了战车的打击范围,使得战场上大量战车往往为沼泽淤泥所困,难以发挥有效的作战潜力。除了战车本身的局限外,在春秋战国时期车战对于驾驶战车的御者(就是车夫)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御者往往要经过大量艰苦漫长的训练才能驾驭六匹马拉的战车,在真正的实战中御者往往会成为敌军的弓箭、劲弩首要的打击目标,受伤率很高。一旦御者受伤,则战车往往难以有合适的人操控,甚至彻底失控。在春秋战国的实战中,宋国的御者羊斟更是因为战前没有分到主帅华元赏赐的羊羹,居然在两军对垒之际直接驾驶战车驶入了郑国的大营,宋军主帅被俘,全军溃败。类似的战例还有很多,如秦晋韩原之战,晋怀公的马匹因为不熟悉地形而陷入泥淖,结果晋军大败。当然车战最终衰落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骑兵和重甲步兵的兴起,新兴的战场需要逐步淘汰了古老的车战。在西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主要使用战车,贵族们凭借驾驭战车的能力来评判一个士人的才能,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六艺中的“御”。但随着地处中原边缘的秦、晋等诸侯国与周边戎狄部族的较量,他们发现了车兵机动性太差,面对生活在丘陵、山地、沼泽一带的戎狄骑兵毫无招架之力。于是晋国名将魏舒最早在公元前 541年太原(今太原西南)中改车兵为步兵,大破戎狄联军。进入战国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为了加强机动性,各诸侯国纷纷加强了重甲步兵和骑兵的建设,其中犹以秦国、赵国和魏国最为著名。(如魏国的魏武卒,秦国的轻骑兵)赵武灵王掌权后实施了著名的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使赵人精锐能战,以新组建的精良的骑兵大破林胡、楼烦人,夺取设置云中、九原、代郡等边郡。这样大规模的扩张活动没有轻巧的骑兵和披坚执锐的步兵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车兵也因此逐渐被裁汰直到消失。每一个时代都有适应于这个时代特征的战争形态,车战是最为古老的一种作战形态,在周代更具有一种贵族间竞技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所以我们在《左传》里可以看到晋楚两国单车挑战、炫耀武艺的你来我往;可以读到宋襄公“不重伤,不擒二毛”的仁义宣言,其实都是与那个时代的战争准则相关联。随着时代变化,战争规模扩大,过去崇尚的车战无法适应更加激烈、残酷的战争的需要,自然被逐步替代,仅残留下一些礼仪观赏的价值。参考资料: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版《中国历代战争史》,中信出版社《先秦战车形制考述》,杨英杰

4

首先要纠正一下问题里的不准确处:谁说车战在春秋后就衰落了?

比如汉朝时期,汉军决战匈奴的漠北大战上,关键时刻硬杠匈奴的,正是汉军战车里的防御杀器“武刚车”。魏晋以来的“偏厢车”,同样是历代军队构筑防御体系的必须武器。火器应用于战场后,“车战”更成了重量级角色。明清军队的多次大规模较量里,几乎都是火器战车的白热化对决。在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车战”一直都是战场决胜的重要力量,从未衰落。

但是,如春秋时期那种,驾驶着马车冲锋的“车战”模式,在春秋年间之后,确实在战场上日益销声匿迹。到了汉代战争里,更是近乎完全绝迹。确切说来,是春秋时期这种驾车冲锋的“车战”,在接下来的历史里衰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春秋晚期起,中国古代战争的基本模式和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根子上的一条,就是“春秋车战模式”背后的制度局限,在从西周至春秋的漫长历史里,战车冲锋的作战模式,根子上是奴隶制社会里的等级制度。能够在战车上作战的甲士,基本都是贵族成员,而在战车边辅助作战的步兵,则多是下层自由民甚至奴隶。但是到了春秋晚期,这种森严的等级早已近乎空文,旧的奴隶主阶层日益瓦解,新的地主阶层正在华丽逆袭。说句寒碜话,以往有资格上战车的甲士,春秋末期是越发难找了。

但更重要的事实是,就算春秋晚期,能凑齐战车上的甲士,驾着战车冲锋陷阵,也已经越发成了送死——因为作战的技术条件已经不一样了。

首先一条,就是战场的变化,春秋年间的战争,主要集中在中原平地上,正好发挥战车的碾压功能。但是到了春秋晚期,战场区域已经空前扩大,原先的春秋礼数更是再也不讲。打仗就是你死我活的攻城拔寨,功能单一的战车冲锋,在山地战攻坚战等特定战场上,作用已经大打折扣。所以各支有眼光的部队,都逐渐加大骑兵步兵的比例,缩减战车的比例。比如公元前405年,韩赵魏三国联合攻齐的大战,步兵为主的韩赵魏三国联军,就将齐国两千战车杀得大败亏输。

更重要一条,就是装备的进步。战车冲锋在春秋年间的所向披靡,得益于其强大的防护力与冲击力。但是在春秋晚期时,铁制兵器已经越来越多的踏上战场。弩箭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强大的新型弩箭,可以轻松射穿战车的防护。于是,原先无坚不摧的战车,上了战场就成了活靶子,自然就越发淡出了。

所以,在历史进入战国年间时,列国战场上的争锋,早就变成了步兵骑兵的较量,新型铁质武器更是大量涌现。战国的列国博弈,不止是权谋手段与粮草财富的较量,同样决定胜败的,正是这场以淘汰战车为主要方式的军事革命。最终彻底完成变革的秦国,成了这场群雄逐鹿里,笑到最后的一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即使在那个科技落后的古代社会里,依然是硬道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5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战车的黄金时期,对步兵也没有绝对优势。这与一战以后坦克不同。坦克战时,大多数坦克都是被坦克击毁的。步、坦协同作战的单位也绝对可以碾压配备反坦克火力的纯步兵单位。战车则不同。《左传·隐公九年》有: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

这是说当时郑国北面有戎人,他们侵入了郑国的封疆。郑庄公就帅军出征。当时郑国军力强盛,即使内乱时期,郑庄公也可以派出战车200乘。此次出击戎人,战车数恐怕也不少于此数。然而,面对徒步作战的戎人,郑庄公表达了他的担心。这种担心可能在于,战车长距离速度虽然快,但是短兵相接的时候,转向并不方便,如果与步兵陷入胶着状态,未必有利。郑军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采取了正确对策:戎人由轻步兵组成,所以“轻而不整”,通过设置埋伏,拉开其前后军的距离。然后利用战车的机动性,切断其前后军,在利用开阔地势,由战车展开驰骋。由此,“郑人大败戎师”。

《左传》中还有不少类似的记载,数百量战车加上大量辅佐的步兵,在面对纯步兵的对手时,仍然有所局限。尤其似乎在地形困难的时候,甚至还不得不下车改为步军。昭公元年,晋国的中行穆与狄人作战,就要求车军下车(乃毁车以为行),最终大胜群狄。

这不是说战车本身没有优势。它的特点主要是平地的机动性,这意味着当时的贵族武士可以省去长途步行的劳苦。对于居于城邑的贵族来说,也可以较快赶赴自己的其他聚落。另外,一人驾车以外,一人持戈,一人射箭。这一编制对于缺少强攻、编制松散的步兵来说,就游刃有余了。在两周社会,这种配置也许对压制、震慑奴隶也相当好的效果吧。后来,随着劲弓强弩的成熟,战车这样大的目标很难扮演主力——只能作为主帅的乘舆了。

6

战车是春秋战国时代军事力量和国家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大国一般自称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但也有不怎么喜欢使用战车的吴国,越国。这个和当时的战场地理环境、战争规模,战争需求、战争性质和军人身份组成有关。

春秋时期战车强大,和那时候的贵族战争性质有关,军官士兵都是贵族国人出身,数量有限,训练艰难,而且彼此沾亲带故,而此时,绝大多数的国家征战,还是执行传统的贵族作战传统,因此,战车能发挥的威力巨大,而且相对能减少伤亡,传统的贵族作战中,双方车兵选择平坦场地,先致师单挑后,再军争,无论是四匹马还是两匹马的战车,在平原上驰骋没威力是巨大的,但是战斗环境一旦改变成河流密布、丘陵地区、树林或者是沙漠地区,战车几乎就丧失它的全部有点,反而是一个笨重的累赘。很快,古人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谋求战术上的改变。更何况,当时就连农田都对战车产生影响。

到了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从塞北、到大江大河,山川险隘无不成为军队厮杀的战场。过去那种“交战双方战前约好交战的具体时间、地点,届时列成战阵互相单挑对战”的贵族打仗方式逐渐被淘汰。战车也因此失去了作为主力部队的“市场”。也因为诸侯兼并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诸侯们必须大征召士兵补充军队。从过去的春秋早期诸侯们的数千,数万军队,到“战国七雄”时期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而这种强度的扩张,车兵无法支持,传统车兵的配置里是由驾车的驭手、两侧负责战斗的射手或者近战的武士组成,都对个人的军事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军队的大规模让这些精练的贵族士兵越来越少。因为,新增的士兵大多都来自农民,平时没有经过车战必需的长期系统训练,各国也根本没有能力将如此庞大的军队训练装备成战车甲士。久而久之就要找其他的替代方式,所以骑兵走上了历史舞台。

骑兵的出现,打破了战车在野战中的垄断优势地位。轻便灵活,比较少受地形限制;其个体较小,减少了中矢的目标,其装备简单,一马便可以武装一名骑兵,而战车四马一车才能武装三名车兵,对士兵的技能素质要求大幅度降低,当然马镫马鞍等装备的改进也加速了战车的退场,是军事和科技的发展淘汰了战车,但战车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只是从主导兵器变成了次要兵器。

原创不易,求各位观众老爷点波关注QAQ

7

春秋以及之前是奴隶主贵族的时期,在那个时期,礼仪严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贵族风范,包括打仗也是一样。比如宋襄公就是当时春秋末期为数不多的还自觉尊奉贵族礼仪的人,所以在面对“蛮夷之邦”楚国时,因为太讲究战争的道义而被击败。而车战就是一种很讲究套路和程序的作战方法,在贵族统治时期大家都自觉遵守作战的礼仪。而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奴隶主贵族势力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风度逐渐湮灭,灵活机动的骑兵代替了笨重的车兵。除此之外,这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胡人的影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将士兵的服装进行改进,使之更便于骑马作战,这也是骑兵逐渐盛行的重要原因。

8

春秋战国至秦马战车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战车上有三个人,驾驭者和主副攻手。后来有了马蹬人可以骑马作战了,落后的战车便淘汰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晋唐才发明了马蹬。我认为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实用简便的马蹬。马蹬可能是匈奴或其它游牧民族首先使用的。

9

首先,平原作战,战车的威力远远大于骑兵,但是战车的所有成本都很高,其次,战车无法独立作战,骑兵可以,最后,战车兵的培养时间最长,春秋初期,伤亡小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后期针对人员的杀伤逐步增加的情况下,战车兵的培养远远比不上消耗。。。

10

你是喜欢自由的点菜,还是喜欢我们制定的套餐?

在不知道能够自由点菜或者菜品很少时,人们还是倾向于套餐吧。战车和骑兵其实就是这种关系。


相传,皇帝发明了车辕,故得名轩辕。虽然是神话,但是考古发现,我国很早就有了战车。

在原始时代,尤其是青铜和铁器初,战车无异于现场猛兽。一辆车,两匹马或四匹马,拉一到三个人。作战时的单位为一乘。在周朝战车战术日渐成熟。一个驾车,一个射箭,一个用戈。走位输出两不误。各位,当一辆车冲过来时,试想一下那份恐惧。作为以步兵为主的中原文明,战车冲阵绝对是令人心惊的时刻。除非你有比对面更多的战车!

参考联想成语:螳臂当车,闭门造车,千乘之国,万乘之君。

可是战车也有难受的时候,那就是面对游牧民族时。他们的骑兵非常灵活,战车可以横冲直撞,但是没法灵活拐弯。这个可以对比中国象棋中的车和马。

春秋战国的中原人为什么宁可继续用战车也不改骑兵呢?

原因有三。

第一,敌人主要还是中原人。也就是对步兵。而且当时的马没有马镫马鞍,骑起来非常不便,需要用胯夹着马。

第二,中原服饰等不方便骑射。大中华又以高贵自居,不耻效仿蛮夷。

第三,自古中原以农耕为主,马匹虽有,但马种不好,优良牧场都被开荒种田。马力不足的情况下,战车依然是发挥马匹最大作用的作战工具。

可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这得感谢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武是褒义词,灵是贬义词,为什么这么矛盾?原因就是华夏情怀与其历史贡献的矛盾。他是华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展胡服骑射运动,让中原人也能骑马射箭,组成骑兵兵团,在其统治时期赵国崛起与秦争锋。但同时,这等伤风败俗运动也伤了华夏的自尊。故而谥号非常矛盾。

高机动的骑兵诞生后,很快成为军事家们的宠儿。因为有句话叫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到了秦统一后,骑兵虽然依然不是主力部队,但已经有所发展,和游牧还是有差距,故而修建了长城。西汉初刘邦吃过匈奴骑兵的大亏后,休养生息,改牛车,养良马。到汉武帝时期实行军事改革,骑兵得到大力发展,马种也得到改良,并且后来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战果。

再后来,汉人又出现了马铠马镫。有了重装骑兵,这种东西直接冲阵就可以了,当然成本和 风险也不小,三国时的袁绍也不过几百马铠。但战车地位彻底不保了,有了如此灵活的作战兵种,谁还会想用战车?

由于战车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远高骑兵,自然也是战车被日渐冷落的原因。

不过战车一直没有在历史消失,作为不会骑马的将帅的指挥车或者冲阵兵种而存在着,只不过出场率少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