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灵人杰,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的曹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等都是安徽人。将相级别的更多,本篇着重谈谈晚清重臣,被毛泽东称为"水浅而舟大也"的李鸿章。
李鸿章在数干年的中国历史上算的上个人物,放在他所处晚清则是最重要的人物。他自己曾自喻为"处汪洋深海一艘破船的裱糊匠″,当时的中国如没有他在列强面前的合纵分横、运筹帷幄,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屈辱和丧失的国土可能更多;他引进西学,兴办洋务缩短了中国和西方近代化方面的距离。虽然他呕心沥血操办的北洋水师,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但甲午一战,被当时不上档次的日本混合舰队击败并毁灭,却也惊醒了沉迷在"天朝上囯″美梦中的国人,无数的仁人志士从此开始睁眼看世界。李鸿章当然是个才华卓越的人,梁启超曾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站在个人角度上,他也算的上是成功人士,在当时他是一人(慈禧)之下,万人之上,可惜生在清未,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又是他代表清朝和列强签定的,所以在我们学过的历史课本上他又是"大汉奸,卖国贼″。毛泽东对他评价是"水浅而舟大也″,我觉得是客观公道的。在我读过的《李鸿章传》中,他的最后一位小妾,应是慈禧的一个贴身宫女,在他六十大寿时以"暖脚″为名,赐给他的,实际上是他身边按个"眼线″,但日久生出真情,在李鸿章78岁去世时,这名叫"红儿″的小妾,以头撞柱而死为其殉情,这当然是文学作品杜撰。
在当时他虽然算的上世界级的外交家,但他办外交却多是失败的,也再次验证了"弱国无外交"的丛林法则;他虽然竭尽全力挽狂澜于既倒,奈何大清朝气数己尽,从上到下已病入膏骨,以慈禧为代表的最高统治阶层,追求奢侈,中下层官员则贪污腐败,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孝敬上级官员以期得到提拔晋级,贫富悬殊,各种矛盾交汇,任何人都回天无力。
关于他签定的《马关条约》等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实际上处于当时中国的現状和国际环境,他不签也总有人要签的。《李鸿章传》有下列描述: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李公一直磨到点灯时分,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目的了,又说减少二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可以说他是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但人家根本不为所动。老人家何等可怜!日方更以中方代表能否安全回国相要挟,李氏父子只得无可奈何的在《马关条约》上签字。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的失败,揭示了战争的胜负并不全在装备和数量,信仰才是一支军队的军魂,一支没有军魂的军队,给予再好的装备和武器,都形不成战斗力。现阶段"唯武器论"的国人仍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