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的火器水平与英军差距有多大?

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的火器水平与英军差距有多大?

2020-10-28 22:02阅读(61)

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的火器水平与英军差距有多大?:感谢老铁@庭州行者 邀请。总体来说,当时中英火器都是以前装为主,不存在太大的代差,主要的差距在于火器质

1

感谢老铁@庭州行者 邀请。

总体来说,当时中英火器都是以前装为主,不存在太大的代差,主要的差距在于火器质量以及官兵军事素养。

简单说一下,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枪仍然以火绳枪为主,但是依然有一批在战前进口的燧发枪以及击发枪,火炮除了旧式手工作坊制造的火炮之外,也包含了大量战前进口的火炮。


《西洋镜看中国》
中关于清军购买一艘明轮船以及装备燧发枪得记录。

清军在鸦片战争前紧急进口的一批西洋火炮,大约有两百位,这两门炮都是被英军缴获的西洋炮。上面那门炮推测是12磅或者是18磅炮,下面那门应该是64磅或者是68磅炮。

在炮弹方面,中英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清军的炮弹基本都属于铁铅弹,按照性能分类可以分为实心弹以及空心爆破弹。但是英军的炮弹就很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实心弹以及空心爆破弹之外,还有榴霰弹、葡萄弹、链弹等炮弹。尤其是葡萄弹,在鸦片战争当中曾经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在火器质量方面,英军的火器质量优于清军。因为经过工业革命后,得益于机器大生产,英国火器质量相较于中国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火器质量更高,公差也更小。鸦片战争期间,清军的火炮因为开火过于频繁导致炮管过热甚至炸膛的记录,但是我目前还没看到英军火器炸膛的记录。

在军人军士素质这方面,英军也远强于清军。清军的问题在于训练比英军差,没有弹道学,战术落后于英军,在肉搏战这方面清军也远不如英军。虽然清军可以顶着英军的弹雨和英军火器对轰,但是英军一旦发起猪突冲锋清军基本就崩溃。

所以,鸦片战争暴露的问题在于,中国传统文明相较于西方文明的全方位落后,制度的落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全文完

2

1839年6月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当时号称亚洲第一陆军的清军被英军打的溃不成军。

武器水平,当时清军大部分都还是冷兵器,大刀,长矛弓箭和弩箭,少数的热兵器只有火铳、要塞部队有少量铁炮和较多的铜炮,土炮,甚至好多士兵都没有见过枪和炮。而英法联军装备了大量钢炮,步兵都装备的有步枪,装备水平远远领先世界,二者没有什么可比性。论装备英军完全有优势。

兵员素质,因长期的闭关锁国,清军的战略战术还保持着清朝初期的水平,大多还是由八旗组成,武器都是大刀长矛,还有少数火铳,并且当时因受鸦片的毒害,大多数人都是一杆烟枪一杆步枪,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战斗力。尔当时的英军经过改革后士兵都是受到现代化训练的,熟练使用各类装备,有完整的建制,统一的战术,领先世界的武器装备。

综上所述,当时清军基本上是不可能战胜英军的,就像让现在的士兵拿着枪去古代打仗一样,好多人都没见过这类东西,所以说没有可比性。





3

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与英军的武器差距的确是非常大的。

当时,清军所使用的火炮是非常笨重的红衣大炮,机动性差,射程较近,精准性差,发射较为缓慢,而且炮管质量不过关,比较容易炸裂。

使用的其他火器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样子虽然差不多,但性能却差了很远,这些武器比英军的武器要落后一到两百年。

而实际上,最大的差距还在战舰方面。

根据记录,最初参战的英国皇家舰队共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舰队的总人数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约12000人左右。

清军的水师当时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不是出洋作战,而是近海防御,守卫海岸。

当时,清军战舰的吨位小,火力差,不能与英军的军舰相抗衡。

而且清军舰队,舰船较小,质量较差,水军基本上没经过大型的海战,根本就没有海战经验,水军也缺乏正规的训练。

清军舰艇上所装载火炮数量少,质量差,射程近,精准性不够,而且还不够机动灵活,发射比较迟缓。

武器方面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但其实鸦片战争的惨败,并不能完全归结于武器方面的差距,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软弱无力。

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武器只是一个方面,而人才是核心因素。

特别是在1840年冷冰器和火器混运的时代,战争中人的因素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战期间,八路军、民兵、游击队使用的武器和日本军队的武器差距有多大?不也一样打胜仗吗?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和美帝国的武器差距有多大?不也一样打败了美帝国。

所以说,鸦片战争的惨败武器只是一个方面,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

火药和管型火器都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一直处于前科学时期,没有形成科学理论和实验体系,使得中国火器的发展受到了根本性的制约。到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制明代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夷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可以说,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枪洋炮”,就形制样式而言,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二百余年。

简单的说,清军使用的兵丁鸟枪是从葡萄牙火绳枪基础上改良而来的,前装滑膛火绳枪。枪长2.01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100米,射速为1至2发每分钟。英军当时装备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两种军用枪:一是伯克式(Barker)前装滑膛燧发枪。点火装置为摩擦燧石。枪长1.16米,口径15.3毫米,弹丸35克,射程200米,射速2至3发每分钟。二是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点火装置为击发枪机撞击火帽。枪长1.42米,口径17.5毫米,弹丸53克,射程约300米,射速3至4发每分钟,该枪1838年起陆续装备部队。

清朝的火炮与英军火炮在原理上大体相同,主要差异在清军的大炮铁质差,铸炮工艺落后,炮架和瞄准器具不全或不完善,炮弹种类少,质量差,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清军大炮射程近、射击速度慢,射击范围小、射程精度度、射中后炮弹威力弱,这些缺陷,那一项都是致命的。

5

武器代差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场阿谀奉承贪赃枉法盛行,贪污腐化已经烂到骨子里,老百姓早已不信任政府,人心涣散,谁还愿意卖命给你打仗,官兵没有打仗的意志,统兵的也是废物,一群散沙怎能打得过船坚炮利的西洋军。看看解放后的那几场战争在武器落后情况下还不是把洋鬼子打的落花流水,只要民心所向,老百姓支持,没有打不赢的仗!

6

小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比英军和清军的火器情况 ,具体如下:

一、火药对比

在火药的配比及工艺方面: 英国提出的火药最佳配方为硝74.84%、硫11.84%、碳11.32%,而且在火药的生产过程中已经使用机械化生产,包括火药的提纯、压制和烘干等,这些工艺使得火药的贮藏期时间很长,品质优良。

清朝提出的火药配比大体为硝80%、硫10%、碳10%,这一配比与英国相差不大,但是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配制的质量非常粗糙,火药的韩硝量比较高,容易受潮,当时的清朝没有密封除湿技术,储存不便,由此导致威力下降,精度变差。

二、火枪对比

①火枪的种类

英军当时使用的火枪主要为前装滑膛枪,包括Bakrer燧发枪和Brunswick击发枪,Bakrer燧发枪的枪长为1.666米,发射35克重的枪弹,射程将近 200米,射速每分钟2-3发。Brunswick击发枪枪长1.421米,发射53克重的枪弹,射程将近300米,射速每分钟3-4发。

清军当时使用的火枪主要为鸟枪和抬枪,鸟枪枪长2.01米,发射1钱重的枪弹(1钱等于3.125克),射程将近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2发。抬枪枪长7.5尺(1尺等于0.33米),发射5钱重铅弹,射程300步(古文里,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古代的跬就是现在的步,古代的1步实际上是现代2步,古代的1步应该是1.5米左右),射速每分钟1发。 如果我们以射速、射程为参数对照,大致可以推论:两支兵丁鸟枪不敌一支伯克式枪;而一支布伦士威克枪,可顶五支兵丁鸟枪。


②作战效果

按照最大的射速来看,英军Bakrer燧发枪每分钟3发,命中率90%,清军鸟枪每分钟2发,命中率70%,假设两军士兵各10名,射击同样距离的若干目标,在一分钟内,英军士兵可以发射30发子弹,击中27个目标;清军士兵可以发射20发子弹,击中14个目标,燧发枪效能约为鸟枪的2倍。

③火枪的改良

在作战时,白刃战是不可避免的,英军当时在滑膛枪普遍配置刺刀,而清军的鸟枪或者抬枪兵离不开弓箭手、刀矛手的保护,一旦短兵相接,清军没有还手之力,鸟枪兵或者抬枪兵只能任人宰割。

三、火炮对比

①铸炮工艺

英军采用车床将火炮铸成实心圆柱,然后钻孔,紧接着使用锤床将孔锤削成型,这种机械化生产的射击精度高,坚实耐用。

清军当时的铸造方式为泥模法,这一方法是丁拱辰在其《演炮图说》中提出的,随后在全国推广,这种铸造方式气孔多,炮膛容易炸裂。

②炮弹对比

英军当时使用的炮弹为葡萄弹、开花弹和康格里夫火箭弹等,英军的重型火炮有效射程为3华里(1500米)左右,最大射程9华里。

清军当时使用的炮弹为实心弹、爆炸弹和蜂窝弹(欧洲红夷炮弹)等,弹体粗糙,弹径偏小,一般使用重量约为3-10斤左右的炮弹,重型火炮的有效射程为2华里左右,最大射程4华里,并且当时的火炮大多是安装在炮台上,火炮的机动性很差。

鸦片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教训深刻,落后就要挨打,这些永远要记在国人心头。

7

当时武器都是进口的先进装备,原因归根到底和国军失败一个道理,内部烂完了,打胜了也只是续命

8

我们当时也很先进的!从欧洲日本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