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应熊是清初平西王吴三桂的大儿子,娶的是皇太极的女儿建宁公主。这位公主的生母是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只生了这一个女儿,在皇太极的女儿当中排行十四。

顺治皇帝继位之后,封这个姐妹为建宁长公主,顺治十年七月,把她嫁给了吴应熊。到了顺治十一年的二月,授给和硕额驸吴应熊一个三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以后,和硕额驸吴应熊再进为少保兼太子太保,赏马三十匹。

康熙皇帝对这位姑父也不错,康熙七年一月,加封吴应熊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康熙九年,康熙皇帝曾经派和硕额驸吴应熊前往云南,去看望父亲吴三桂。到了八月二十六日,吴三桂让吴应熊返回北京。

吴应熊的大儿子吴世璠出生在北京,后来被秘密送到云南,由吴三桂抚养。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准备起兵时,吴应熊还在北京,他的生母张氏为北京的儿子和孙子们的性命担忧,极力反对吴三桂反叛,但无济于事。

张氏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得到吴三桂反叛的消息之后,朝廷的许多官员们担心,身在北京的吴应熊可能与吴三桂串通,应该将其拿问。康熙皇帝说:“朕意本欲宽宥,尔等既以为不便从宽,著暂行拘禁。”

为了防止引起更大的混乱,康熙皇帝又下令,各地官员当中,曾经在吴三桂手下做过事的,只要没有参与反叛的,一概不问。

但大臣们一致认为,吴三桂的子孙都应该处死,以彰国法。最初,康熙皇帝还对吴三桂抱有一线希望,希望他及时悔悟,改过自新,不忍诛杀吴应熊。但吴三桂心意已决,所以大臣们再三奏请。

康熙十三年四月,康熙皇帝在一份谕旨中这样说:“朕思乱臣贼子,孽由自作,刑章具在,众论佥同,朕亦不得而曲贷之也。本当照廷议,将吴应熊、吴世霖并其余子,俱行凌迟处死。但以吴应熊久在近侍,朕心不忍。故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

随即,吴应熊和儿子吴世霖被处死,几个小儿子成为官奴。

吴三桂死后,孙子吴世璠继位,追尊吴三桂为太祖高皇帝,吴应熊为孝恭皇帝。康熙二十年底,清军攻破云南城,吴世璠自刎而死。

由此可见,吴应熊生过儿子,数量还不少,留下名姓的就有老大吴世璠和老二吴世霖,所以他不可能被建宁公主阉割。不知道这种惊悚的说法来自何处。

最佳贡献者
2

当然是剧情需要了。

历史上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姑姑,不是妹妹。

吴应熊至少有二子吴世琳(霖?)、吴世璠、一个女儿。吴世琳与父同死,吴世璠则来到吴三桂身边,吴三桂见孙子在了后继有人了也无所谓吴应熊是否会被撕票了。想当年王敬则、安禄山、李嗣源、董璋、孟知祥、李从珂、石敬瑭造反的时候,哪一个没有儿子是人质?1678年吴世璠继承吴三桂的皇位,改元洪化,1681年昆明城破时自杀,周亡。

吴应熊的女儿嫁给康熙的弟弟恭亲王常颖为妾(作为罪犯家属被充公分配了?),1687年生子文殊保。

吴应熊大建宁公主7岁,差距不甚大,但很难说吴家这二子一女里有哪个是康熙的亲表弟妹。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根本没有和某爵爷私奔的迹象就对了。

3

当然没有。生了好几个孩子。长子吴世蟠,吴三桂叛乱前逃离北京。吴三桂死后继任皇帝,年号洪化。兵败后自杀。次子吴世琳,吴三桂造反时与吴应熊一起被清廷绞死,殁龄不超过8岁。另外还有两个幼子,都是建宁公主所生,吴三桂造反时没有杀,而是收入官府。吴三桂叛乱平息后,那两个幼子都被杀。建宁公主本人幽禁宫中,直至终老。 实际上吴应熊是反对吴三桂叛清的,他本人有机会逃走,但是没有逃,以为他是清朝驸马,对清朝忠心,不会有事。

4

吴应熊是清初平西王吴三桂的大儿子,建宁公主是皇太极与奇垒氏所生的唯一女儿,在皇太级的女儿中位列十四。

因清廷忌惮吴三桂兵精将壮,实力雄厚,于是多尔衮做媒、孝庄皇太后主婚,1653年,13岁的建宁公主吴应熊与成婚,以后陆续封小吴为"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衔,后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虽无实权,也算风光无限,但实际上是清廷挟制吴三桂的人质。

1670年,康熙皇帝曾经派吴应熊前往云南,去看望父亲吴三桂。

吴三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身世显赫。自幼熟读兵书,能文能武,因擒杀南明永历皇帝,将其赶出云贵,逃往缅甸,一举平定了西南,立下大功,被清廷封为平西王,奉命永镇云南,兼辖贵州。

吴三桂遵照洪承畴:“不可使滇一日无事也”之策,以边疆不靖、土司作乱为借口,要挟清廷给予他节制督抚、专制一方的全权,自此在云贵一手遮天,独揽军事、用人、财税大权,并与西藏、蒙古互市茶马,做起了土皇帝。

千古一帝康熙爷,知历史兴衰,深谙治国之道,岂能容忍割据势力存在?在打掉权倾朝野的鳌拜之后,进行削三藩。

撤蕃意味着老虎拔牙,今后只能仰人鼻息,任人宰割!62岁吴三桂决心起兵,起兵的初期四川之郑蛟麟、谭弘等,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

吴三桂反叛消息传到北京后,朝廷大臣担心,身在北京的吴应熊可能与吴三桂串通,应将其处死,以彰国法。但康熙皇帝还念亲情并希望吴三桂及时悔悟,改过自新,不忍诛杀吴应熊。但吴三桂心意已决,所以大臣们再三奏请。

1674年5月18日,"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吴世璠即位吴周皇帝,追谥其为孝恭皇帝。

康熙怒杀吴应熊父子,最悲痛的还是时年33岁的建宁公主。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1703年公主去世,时年63岁。

5

吴应熊系吴三桂之子,在其父吴三桂和睿亲王多尔衮的操纵下,吴应熊与顺治皇帝的妹妹建宁公主组建了政治婚姻。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政治婚姻,两人的感情还是很好的,而且还生了几个孩子。只是,后来吴三桂再次起兵反清,康熙一怒之下把在京做人质的吴应熊和嫡长子吴世琳杀了,其余幼子虽身免于难,也被收押在监。

(戴志卫饰吴应熊)

在多尔衮招降吴三桂时,便与之商议建立政治婚姻,最终决定将皇太子幼女、顺治帝妹妹建宁公主许配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清军入关后,年少的吴应熊与十三岁的建宁公主完婚。按照约定,吴应熊需居住在北京,实际上算是吴三桂留下的人质。

(邱淑贞饰建宁公主)

吴应熊与建宁公主结婚后,过得还算安稳。由于其父平西王吴三桂手握重兵,加之自己又娶了建宁公主,因此也屡次受到加封,得到过不少头衔,早年便被封为三等子爵,之后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等。虽然没有实权,倒也过得风光。

(《康熙王朝》中的吴应熊)

后来,吴三桂同康熙闹翻,决定起兵反清,暗中派人去接吴应熊。可是,吴应熊与建宁公主感情深厚,不忍弃之而去,坚持留在了北京。然而,吴应熊也不忍弃自己的父亲于不顾,因而向来者透露了康熙准备削藩的消息。

(吴三桂坐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且在吴三桂起兵后,身为人质的吴应熊自然不会得到什么好下场。更为重要的是,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正是意气风发、锋芒四漏的年纪,所以也没讲什么情面,下旨把自己这位姑父连同其嫡长子一并给杀了。

(康熙画像)

康熙怒杀吴应熊,最悲痛的还当时建宁公主。虽然两人是政治婚姻,可感情确实没有掺假。否则,当初吴应熊也不会舍不得离开北京。吴应熊被杀后,建宁公主守了三十年寡,最终在凄苦悲凉中病逝。因此,吴应熊被建宁用刀阉割,只是《鹿鼎记》的杜撰而已,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鹿鼎记》中建宁公主阉割吴应熊)

身处帝王世家,注定会有许多心酸无奈。或许,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吧!尽管后来康熙也对此感到歉疚,经常下旨安慰自己这位年轻的姑姑,但却也无法抚平建平公主内心的哀伤。

6

己经不重要了,因为那是历史!人是不可能越活越年轻的。历史只可用来记录过去的人或事物,人是不可从回历史的。如果可以,我也想来一场东京什么的…………。因为918和南京的30万同胞先活的生命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7

历史上建宁公主当然没有阉割吴应熊啊。《鹿鼎记》中的桥段,当然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上,建宁公主也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康熙的姑姑,皇太极的小女儿,顺治帝的妹妹。不过建宁公主也是一位可怜人,表面光鲜亮丽其实也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历史上的吴应熊也不是大家在小说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么“怂”,也算是为不愿担负谋逆大罪儿甘愿赴死的人吧。

吴三桂作为三藩之首,位高权重,皇帝也对他畏惧三分。吴三桂从顺治帝开始,一直是皇上心头的一块病。为了医治这块心病,顺治帝将自己的妹妹建宁公主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吴世霖,吴应熊被封为十四额驸。本来以为公主的出嫁,可以使得吴三桂稍稍消停,但是事与愿违,反而助长了吴三桂的嚣张气焰。

其实历史上为了防止吴三桂的叛乱,吴应熊和建宁公主一直试图劝吴三桂心向朝廷,避免家破人亡,不得安宁。建宁公主一生过的不幸福并不是吴应熊对她不好,而是她的公公,太嚣张。其实他们夫妻俩的感情还是比较和睦的。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导演了三藩叛乱,他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算复兴明朝,讨伐满虏。吴三桂起兵之初势如破竹,当时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的藩王纷纷响应。

吴三桂谋反,远在京城的吴应熊和他的儿子吴世霖被康熙皇帝处死。吴应熊其实本就知道父亲谋反,自己必死无疑,但是他仍然没有离开京师,反而派人去劝说父亲。父亲谋反以后,按大清律令,要株连亲属。康熙为了打击吴三桂士气,不得不处死吴应熊父子。吴应熊宁愿被杀,也不担负叛逆的大罪。

吴应熊的死可是苦了他的妻子建宁公主。当时只有33岁的建宁公主,一下子失去了丈夫和儿子,悲伤和难过心碎之痛难以想象。就在这样的精神折磨下,建宁公主又独自生活了30年。30年间,康熙虽然多次安抚自己的姑母,但是又如何能够治愈建宁公主受创的心灵呢?

文/红雨说历史

8

历史上的吴应熊和小说里的吴应熊还是有所不同的。吴应熊是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因为平定西南有功,所以被封平西王,然而吴三桂不仅功劳大,而且他手里也有兵马,所以吴三桂就让清朝廷感受到了威胁。

清朝廷为了让吴三桂有所顾忌,所以就通过政治联姻,把和硕公主(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应熊为和硕额驸的同时,又为少保兼太子太保衔。

清廷虽然给吴应熊很多的头衔,不过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吴应熊必须留在京城,因此吴应熊也就无形中变成了清廷要挟吴三桂的人质。

本来在吴三桂反平清之前,吴三桂曾经就派人想把吴应熊接回去,但当时吴应熊不愿回去,并且还把康熙皇帝削藩的策略告诉吴三桂,同时吴应熊还让他的长子吴世璠跟着派来的人离开京城。

后来吴三桂反清,吴应熊和他的次子吴世琳在公元1674年被处死,而当时作为联姻的建宁公主处境也是很困难的。

吴应熊和其子吴世琳死后,就剩下建宁公主一个人,到公元1704年时,建宁公主又熬过了三十年的冷清岁月,最终她离开人世,当时她六十三岁。

所以小说中的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故事和历史上的吴应熊、建宁公主还是有不同的。

建宁公主嫁于吴应熊从开始或许就注定了凄凉的结局,而吴应熊身为吴三桂之子,同时对他的结局也有影响。

9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野史写的岂能当真。再说了,吴应熊娶的也不是什么康熙的妹妹建宁公主,而是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两人还育有三个儿子。

这样荒唐的事情也只要那些脑洞出奇的小说家才写的出来,且不说吴应熊娶的并不是什么康熙妹妹建宁公主,光看吴应熊的身份,清朝皇帝都不敢把他怎么样,要真阉割了吴应熊,还不把吴三桂给逼急了,说不定就提前造反了。


(影视剧照,历史上建宁公主与额驸吴应熊是非常恩爱的)

吴应熊的父亲吴三桂是清朝入关的第一功臣,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时还是明平西伯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山海关之战中大破李自成的大顺军。清朝入关后,吴三桂因功被封为平西王,顺治十三年(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即孝庄皇太后)主婚,吴应熊与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成婚。清廷此举,也透出对身为汉人的吴三桂始终存有戒心,通过政治婚姻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既是一种笼络,也是变相的将他扣为人质。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13岁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世子吴应熊,公主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但很快的又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也就是说,像《鹿鼎记》这样的小说显然是把公主的辈分搞混了,事实上康熙还要喊和硕建宁长公主为姑姑,而非他的皇妹。


(吴三桂起兵造反,吴应熊在京师被杀)

和硕恪纯长公主与吴应熊共育有三子二女,这说明两人的感情是很不错的,应该也是比较恩爱。在吴三桂没反之前,清廷对额驸吴应熊可谓是倍加恩宠,不仅授其三等子爵,康熙年间还晋封他为少傅兼太子太傅,不过清廷的这种笼络手段仍换不来吴三桂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命,反而在云南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谋反,吴应熊则以身在京师之便与其父暗通消息。

本来和硕恪纯长公主与额驸吴应熊在京师不断加官晋爵,和美度日,如果没有之后发生轰动天下的“三藩之乱”,公主与额驸这对人人称羡的豪门婚姻应该是过的非常幸福的。只可惜她的公公吴三桂心怀二志,联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起兵谋反。与吴应熊婚姻二十年,年仅33岁的和硕恪纯长公主过早的经历了人世间最悲惨的家破人亡。


(吴应熊遭处死)

和硕恪纯长公主下嫁吴应熊,原本就是清廷为了笼络吴三桂所结成的政治婚姻,如今吴三桂公然造反,康熙要其父债子还,吴应熊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正如康熙在他的谕旨上所言“乱臣贼子,孽由自作,刑章俱在,众论佥同,朕亦不得而曲贷之也。”命将额驸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处死,为的是“以胆寒老贼之胆,以绝群奸之望,以激励三军之心”。尽管政治婚姻本来就经不起风浪的侵袭,但公主与额驸恩爱二十年,逢遭此难,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仍然令她内心备受煎熬,丧夫丧子之痛始终在她之后的岁月里刺痛着她的内心。


(建宁公主与韦小宝的风流事完全是小说杜撰的)

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世璠自杀,云南平定后,康熙为永绝后患,又下来将公主所出的吴三桂“二幼孙谥杀,诸庶孙斩首弃市”,这一下和硕恪纯长公主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了,诺大的公主府就剩下长公主在这座大宅里形影单只。也许很多人会说身为侄儿的康熙没有考虑过姑母和硕恪纯长公主,其赶尽杀绝的行为凸显出他作为皇帝的冷漠无情和凶残,但从当时的时局出发,康熙此举实是万不得已,非常时候就顾不得什么亲情了。事实上在额驸吴应熊被处死后,康熙亦曾多次下诏慰藉公主,称公主一生“ 为叛寇所累”。可是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事以成定局,公主往后的日子必将长期陷入丧夫丧子的痛苦当中而不能自拔。

因此,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并没有像小说《鹿鼎记》里面所写的和吴应熊虚与委蛇而嫁给“韦小宝”,更不可能为了与“韦小宝”长相厮守而化身为“毒妇”将吴应熊阉割,而是月寒日暖煎人寿,莫问当年事,因为往事不堪回首。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二月,建宁公主在熬过了30年的凄清萧索岁月后与世长辞,时年63岁。

10

开篇点题:吴应熊并没有被建宁公主阉割,历史和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吴应熊,那么就是:质子外交的牺牲者。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入关以前有一场关键性战役,即将李自成大败在山海关,逃出北京。而清朝之所以可以胜出,决定因素就是吴三桂的倒戈。定都以后,吴三桂又逼走云贵地区的南明永历帝,这也为他自己守主西南,偏安一隅打下基础。

多尔衮活着的时候,认为不留人质不足以定藩王,而吴三桂又是藩王之首,因此几年以后孝庄太后亲自指婚,把建宁公主嫁给了吴应熊,同时,吴应熊留居北京,以太子太保的身份。

你问吴应熊日子过得怎么样?富裕是一定的,但是就不得自由了。清朝中央和三藩的关系,在二十年间维持着“试探、忌惮”的状态,质子肯定是首要监视对象。

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婚姻,维持了二十年,最后被康熙削藩打破。结局就是,吴应熊没有早一步离开京城,连同他和建宁公主的儿子被抓起来,施加绞刑。

建宁公主自己,也在皇宫内度过了一段幽禁生活。我们后人只能暗自可怜这个女孩,以及,感谢金庸先生,让她在作品里又活了一次,还活的骄傲放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