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秦说汉(247)

战国七雄中,导致齐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天下大势已经向秦国倾斜。虽然齐国地处东方的渤海湾,远离西边关中的秦国,但大秦铁蹄东出函谷关,以风卷残云之势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吞灭了韩、赵、魏、燕、楚国,没劲多大劲就兵临齐国淄城下。

秦国能取得天下大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变法带来的综合国力增长。而曾经是中原最强大的齐国,因用人不贤,被秦国之“远交近攻”的策略所迷惑,城池不修,边备废弛,又在天下纷乱的“合纵”、“连横”后期独善其身,结果是同样也被灭亡。

  • 诸侯变法,唯秦独大

战国七雄中最早魏文侯实施“变法”,建立了强大的“武卒”制度。战国初期,魏武卒吊打中原诸国,强悍地拒秦军不得渡过黄河。但魏文侯死后,变法也中断了,魏国渐渐衰落。而韩国虽推行了“审不害变法”,但变法时间短效果有限。

楚悼王也实施了“吴起变法”,但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楚悼王去世后,变法也就停止了,作用不明显。燕昭王也任用乐毅对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改革,史称“乐毅改革”。但燕昭王死后乐毅就离开了燕国,变法被中断。

赵武灵王推行了“胡服骑射”军事改制,仿效胡人建立了中原第一支骑射兵军队,曾吊打中原诸国。但赵武灵王壮年退位,儿子赵章与赵何为了争王位而大打出手,大儿子赵章被杀,而赵武灵王也被儿子赵何围困沙丘宫活活饿死,赵国从此衰落。

齐威王时期也实施了“邹忌改革”,齐威王接受臣下意见,选拔人才。加上齐国地处东海边上,煮盐业与捕捞业等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国家经济发展很快。齐威王死后变法没有继续。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因为未遭受战乱,所以不重视军队建设。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由于秦孝公的寿命比较长,鼎力支持商鞅变法,因此效果最明显,秦军战斗力空前强大。魏、韩、燕、赵、楚、齐六国变法都是半途而废,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商鞅变法最彻底。

  • 远交近攻,用人不贤

齐王建即位时年幼,国家大事基本是君王后在主持。君王后贤惠有才干,与远方的秦国外交关系处理比较妥当,国内百姓因富足也安居乐业。主要是秦国当时忙于与韩、赵、魏、燕、楚等国作战,与齐国执行“远交近攻”策略,暂时无暇他顾。

君王后即将去世前交代齐王建要重用一些大臣,齐王建居然怕记不清楚,去找笔与木牍来记录,等齐王拿来笔与木牍准备记录她的话时,君王后却说:“我已经忘记了。”看来君王后对这个国家一把手也是失望之极了,再多的操心都是无谓的。

果然君王后去世之后,齐王建任命后胜出任齐国的相国。但他贪婪,大量接受秦国为挑拨君臣关系而赠与的金银财宝。而齐国派到秦国的外交人员,回国后都为秦国说话,劝说齐王去朝拜秦王,不必浪费钱去整修城防,不要去援助其他国家。

齐王建即位初期是君王后当家,君王后与各诸侯国建立互不侵犯的外交政策是对的。但秦国吞灭韩国之后,齐国就应该警惕,特别是赵国在“长平之战”时向齐国借粮就应该施以援手,相对贪婪的秦国来讲,韩、赵、魏三国就是齐国的屏障呀

  • 城池不修,边备废弛

而齐王建重用的丞相后胜,及派出的外交人员,竟然劝说齐王去朝拜秦王,还出主意不修城防,不援助他国,以免得罪秦国。而大部分的建议能被齐王建采纳,足可看出齐王建是有多么的昏庸。一个国家可以不主动惹事,但也应该防患于未然吧。

齐王建动身去秦国前,被雍门司马拦下,说:“齐国是因为国家才设立君王,所以君王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而去秦国。” 幸好这次齐王建听劝,否则也会像楚怀王那样有去无回。但齐王建仍然是城池不修,边备废弛,坚守与秦国的契约精神

  • 合纵连横 ,独善其身

从秦昭襄王开始,中原诸国有过五次合纵攻秦,唯有信陵君率五国之兵,驱秦军于函谷关内。其余几次均因人心不齐而被秦国用连横之策从内部瓦解。秦军打败燕国,平定楚国后,田建仍坚信秦国不会伐齐,被大臣们固化后的思想真的很可怕。

而这时,齐国仍有军队数百万。即墨大夫建议收编韩、赵、魏逃亡在阿城、甄城之间的遗民,派出军队帮他们收复韩、赵、魏三国的旧日疆土,将秦军赶出临晋关,也就是秦军东出函谷关外的黄河渡口。只要守住黄河沿线,黄河以北就安全了。

楚国鄢郢的官员们不愿受秦国驱使,逃匿在南城之下的有数百人。又建议将楚国的遗民收编起来,派出军队帮他们收复楚国的土地,如果顺利的话,军队可以打进秦国西面的武关,与东面的韩、赵、魏国的军队遥呼相应,让秦军首尾不能相顾。

但齐王仍不予采纳,错失了最后的良机。其实,秦军已经吞灭了中原其余五个国家,还有可能在中原留下一个独立的齐国吗?最终结果都想得到,只有齐王建没去想。仍然城池不修、边备废弛,空有数百万军队与一群被贿赂得腰包鼓鼓的大臣。

其实以齐国之富饶,人口众多,粮草足备,甲士数百万,即墨大夫的建议还是有可行性的。秦国西有散关、北有萧关、东出函谷关,南下武关,四大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未遭受战乱。但集中原之力东、南面同时夺关,还是大有可为的

  • 写在最后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的军队不敢抵抗。秦国又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田建于是便投降了。但是秦国却将他迁移到共地,安置在松柏之间,最终被饿死,可怜又可恨。

齐国之所以被灭国,在早期时跟中原其他五国一样,没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彻底,所以国力没有秦国强大。而齐国执行一成不变的“中立”原则,盲目地相信“契约”精神,导致中原其他诸国正被秦军渐渐蚕食时,却置身事外,不愿施以援手

虽说合纵、连横的学说反复无常,但合纵是符合六国利益的,而之前中原诸国定期举行盟会,就是为增进诸侯之间的团结合作。齐国作为中原大国,不主动主导合纵伐秦,导致六国被秦国连横之术瓦解

魏、韩、赵三国作为齐国的屏障,三国被灭亡时,齐国居然没有感觉到唇亡齿寒,还相信收受了秦国好处的大臣们的蒙骗,说:“盗将爱我而不攻”。所以,齐国的百姓为此编写歌谣,说:“松树啊,柏树啊!使田建迁住饿死的,是宾客啊!”

2020/10/27

我是谈秦说汉,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战国七雄中,导致齐国灭亡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战国七雄中齐国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奉行古典靖绥主义,是一种长期对强敌姑息容忍,以至最后导致投降主义的国家意识

齐国的古典靖绥主义,具有古往今来所有靖绥主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它基于自觉认识而产生有一定的理念支撑。第二:它对强大的敌国采取明确的妥协政策。第三:它对受强敌进攻的盟邦灾难视而不见,孤立一方,偏安一隅。


【一】

齐国消极的对外战略,当齐国与秦国两强对峙时,楚国作为第三大国是双方拉拢的对象,齐国先与楚国结好,却被秦国瓦解,齐国并没有积极把握与楚国的友好关系,而是顺其自然,让形势任意发展,结果轻松被秦国张仪瓦解,齐国也上当受骗,攻打楚国,反而使秦国更加得利。

战国初期,齐国围魏救赵,关键时刻挽救了赵国,这时两国关系还不错,但是齐国并没有巩固与赵国的关系,两国除了有合作外,还互相侵犯。

在齐、秦争霸过程中,对既得利益的巩固,两国也采取不同态度,秦国积极巩固既得利益,一切以统一天下为战略目标,不受其它国家影响;而齐国在巩固既得利益方面,态度消极,斤斤计较,类似于归还土地的行为非常少,反而为了夺得土地多次趁火打劫,占领燕国后也没有采取怀柔政策,最终引起公愤,退出燕国,为子孙后代留下与燕国的仇恨。

前284年,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

乐毅对齐国的战争,而最主要的是对秦国靖绥政策,在赵国受到秦的致命打击时,不援救赵括,长平之战赵国被坑杀40万战士,使赵国彻底丧失了对秦的抵抗能力,而使齐国暴露在秦的威胁之下。

【二】

齐王建从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长达44年 。王建六年,是在公元258年。根据《资治通鉴》这场战争应该从前260年开始,前258年结束。

韩,赵,魏,楚,燕,被灭国以后。齐国面临秦国的直接威胁。

为了防备秦的进攻,将主力布置在西面,却被从北面,灭掉燕国的王贲从燕国南部偷袭,直接对临淄兵临城下。

然而,这些还都不是最决定性的。最关键的是“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苏轼在六国论里说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虽然齐国是最后灭亡的,但也免不了灭亡的命运,齐国也是眼睁睁的看着其它五国一个一个被灭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三】

战国兵书《司马法·仁本第一》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一格言之所以传之千古,在于它揭示了一个冷峻的历史真理,一个国家,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国家生存之道,寓于对战争的常备不懈之中。举凡耽于幻想的国家与民族,无一不导致最终灭亡。齐国将国家安全的希望,寄托于和秦国的一则盟约之上,置身于天下惊雷风暴之外,偏安一隅,其最终灭亡的结局,其实在这一政策的开始就决定了。

  • 综上所述,导致齐国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齐国长期奉行古典靖绥主义!

3

齐国是山东六国最后灭亡的国家,秦国实施远交近攻策,攻三晋,破荆楚。和齐国同称西帝和东帝,面对连绵不断的战争,齐王坐视不救,隔岸观火,自己无战事就好,战国后期韩赵,魏,燕,楚相继灭亡后,齐王才匆忙派兵守疆,在强秦虎狼之师猛烈打击下,公元前22|年彻底灭亡,齐王被俘流放,秦至始完成全国统一。

4

齐共王田建能力昏聩,他任用奸佞小人后胜,后胜是他的舅舅,殊不知后胜早被秦国人花重金买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