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奇男子、大丈夫,他能屈能伸,顶天立地,他失败的原因,你知道多少? 真相到底如何?很多人知道他没有尽早渡过大渡河,错失先机,而被清军围剿。
但他失败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关于石达开太平军的历史剧情电影《大凉山传奇》,激起了人们对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悲剧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剧中,石达开太平军余部与彝人为保护“太平军军械库”和清军斗智斗勇、英勇牺牲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被其英雄气概所震撼,也更让无数彝人乡亲们至今怀念逝去的传奇英雄石达开。
冬去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大渡河畔的英雄之花——格桑花,依然向我们无声诉说着那段英雄的传奇故事。
为还原真相, 有学者通过走访历史发生地大梁山以及寻访当年太平军后人,多方研究,力图揭示还原石达开失败的深层原因,终于获得了更显清晰的答案。
石达开之败,败在势单力“孤”!他孤军血战紫打地,两条大河如同锁链绳索束缚住了苍龙的手脚,最终虎落平阳,英雄喋血大渡河!
孤军深入!
32支彝人山寨意外收到“翼王书信”?
1863年5月的一天,拂晓十分,天空刚漏出了鱼肚色,崇山峻岭中的大小彝寨万籁俱静。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寂静。早起的山民遥望远处的山岗上,隐隐约约出现了一面黑色的旗帜。
旗帜上两个大字“翼王”,在高高的山岗上,迎风飘扬,分外抢眼。
山寨里,顿时想起鸡鸣狗叫声,“过兵了”,喊叫声此起彼伏。很多山民在慌乱中,扶老携幼,四处躲避,唯恐懈怠而躲之不及。
山岗上,有人向山下射箭。箭落寨门上,捆绑着书信一封。胆子大的人,拾起了箭书。送到山寨头人处,拆信一看,原来是石达开太平军的安民书。
当年德昌一山寨头人禄氏曾经保存着一封翼王书信,其后人依然能背出其中内容,实际上是太平军的反清檄文:“满清异族,荼毒中华,以故天王援举义师,大张挞伐。天兵纪律之师,望所到之处,约束所属百姓,切勿听信谣言,滋生事端。”
这就是石达开入川后,和当地彝人的初次交道。 而彼此的隔阂,让多数山民选择了躲藏。
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彝人们无论如何忘记不了祖辈眼中那面黑色的“翼王旗”。
它在阳光照射下是那样得耀眼,猎猎招展,好不威风!
在军旗的指引下,一条游龙似的队伍,蜿蜒盘行出现在山寨前。
随后,他们静静地从山寨绕过,在黑旗的指引下,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大军过后,山寨沸腾了!
这是山神显灵了吗?
他们要和发财人(奴隶主)抢天下了!
躲在山石后面的娃子们,开始和太平军搭讪。这些彬彬有礼的战士,有的自称“天兵”,有的自称“长毛”,他们要去北京推翻皇帝夺天下。
他们要把天下还给天下老百姓!
这支充满神秘感的军队让山里的人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和力量。而奴隶主们却告诉他们,“这是一支嗜血的魔鬼,一定要远离他们。”
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因为他们的勇敢和淳朴,敢和官府战斗,好奇心驱使他们跟着太平军走了!
太平军果然纪律严明。老一辈彝人回忆,“他们太平军的纪律很好,不侵扰百姓,吃一文钱的东西都要给一文。”
而彝人帮助太平军搬运辎重, 太平军都要给以重额酬金表达谢意。
“天兵过境,秋毫无犯”,这样的军队和官府完全不同,他们因此赢得了民心!当地彝人、藏人和汉人都纷纷加入队伍。
然而,还有一些山寨因为清廷提前进行反宣传,轻信了谣言,他们跟着一个“神秘人”上山打击太平军,邀功请赏。
神秘人不但导致了石达开之败,战后还因此功获得了清廷“重赏”。
神秘人是谁?为什么会让石达开陷入孤立?他如何做到的?
太多的疑惑困扰着人们,感谢彝人口述历史还原了迟来的部分真相。
孤立无援!
清军的妖魔化宣传,欲图孤立石达开,谣言四起,误会加深。
石达开,如何化解和彝人之间的误解,拉近和彝人的距离?
初来乍到,石达开太平军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局面,不容乐观。
一是清廷孤立太平军,使其失去群众基础。
早在石达开渡过金沙江之前,川内的彝人山寨就陆续收到了清廷官府的通报,对即将到来的太平军进行了严重的污蔑。
而那个神秘人物的出现,加剧了紧张气氛。
这个人是彝人的土司,叫岭承恩,人称“冷土司”,一张总是板着的面孔,凶神恶煞,杀气十足。
正是他的出现,改变了石达开的命运。
他们把太平军塑造成“红发绿眼睛,狰狞恐怖的魔鬼”,让彝人远离他们。
豪横的冷面土司,拿着四川总督骆秉章的活动经费,纠集了奴隶主、地主豪绅以及汉人团练等地方武装,四处贬低抹黑太平军。
最恶毒的造谣是编造了离奇的情节,四处散布太平军的马匹嗜血,让空气里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二是进行坚壁清野,让石达开没有后勤供给。
在进行抹黑太平天国的基础上,蒙蔽群众的眼睛。再发动山民收藏一切可供食用的食物。
三是发布绞杀太平军的各类奖励政策,重赏之下,彻底孤立太平军。
面对清军的舆论战、心理战,太平军无疑陷入了被误解、被孤立的万难局面。
四是拉拢彝人首领,以高官厚禄进行利诱。
不但如此,四川总督骆秉章多次修书彝人土司岭承恩,以“高额利诱”的方式拉拢奴隶主冷土司,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审时度势,岭承恩选边站队,投靠了清廷一边。对石达开的孤军深入,采取了“穷追猛打”、“伏击、追击等灵活多变”的消耗战术,大量杀伤太平军,造成太平军大量减员,战力下降。
孤军绝唱!
石达开没能打破清军的孤立,尽管赢得了部分彝人的信任,却无法改变孤掌难鸣的颓势。
石达开能不能打破岭承恩的孤立?如何搞好和当地彝人的关系,事关成败。
网络上传言,石达开深陷大渡河死地,进退两难,怒杀彝人向导而推测石达开没有搞好群众关系。
然而,这个传言真假已无从考证。彝人口述中,更多的是太平军如何帮助穷人、发动穷人反对官府,传播推翻清廷的思想,而穷人们又是如何掩护太平军将士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至今人们还在口口相传,翼王让他们懂得了人与人要平等对待,不能欺负他人的道理。
这足以说明,石达开是善于搞好群众关系的!但是,他依然无法改变当时被孤立的万难局面。
此刻的石达开,真的是太难了!一个“孤”字实在难以化解他心中的郁闷和无奈!
请看:
孤军深入:三万人入川,沿途凶险,机关密布,军队越打越少。
势单力孤:石达开没有友军支援,清军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多路合围,撸起袖子加油干,进退自如,掌握了主动,控制了节奏。
孤掌难鸣:在最初打算和李蓝义军配合,但李蓝义军却先失败了。除此之外,四川境内没有更多反清力量。
孤立无援:紫打地被围后,伤亡过大,兵员得不到补充和修整,弹尽粮绝,坐以待毙。 孤苦伶仃:身陷绝境,两条大河挡住去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四面楚歌。既不能跨过主干河流进入四川腹地,又不能渡过近百米宽的支流——松林河,两条河都是惊涛骇浪波浪宽。
大渡河有300多米宽,连支流松林河也有逾百米宽,而今天却只有数米不到,徒步可渡河。为此,民间历史学者覃仕勇总结认为,“时也,运也,命也,老天要灭亡他,谁也救不了”。
自始至终,石达开犯了兵家大忌,失败是必然,如果成功那也只是侥幸,他的失败教训时刻提醒我们,不熟悉环境,孤军冒进,是兵家大忌!
最终,他掉进了清军和地方土司联合设计的困局之中,如同一条凶猛的“战狼”被狼夹子夹住了手脚,有力使不出,只有认栽了!
结论,孤军必败也!
(大凉山传奇剧照)
一个多月以后,太平军主力行经冕宁、石棉一带,遭到清军的围追堵击和土司岭承恩的袭击,损失很大,在紫打地又遭到清军的猖狂进攻。
“进抵大渡河时,逢河水陡涨,制舟筏数次皆不能渡,河北岸有四川总督骆秉章所派大兵及土司王应元阻拦,河南岸又有清军和土司围击,太平军被围月余,弹尽粮绝,马皆食尽,牺牲者颇多,伤者不得治。”石达开乃以保全军生命安全为条件,自投清营。清军初假意允诺。但石达开到达后立即将其枷往成都凌迟处死,又将已交出武器瘦弱不堪的太平军战土数千人尽行杀戮。
至此,石达开太平军从进军四川后,就已经踏上了一条“死亡之路”,只是,他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直到大渡河,置之死地而不能后生,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世 上没有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