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屈原之投江死,而非归隐山林,其实不是一道历史题,而是一道关于抑郁症患者遭遇重大事故后的危机心理干预的命题。所以:屈原的结局,是内因(抑郁症)和外因(危机心理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这个内因和外因的相关,还得从头说起——

屈原本姓芈名原,因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便被叫做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他还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所以屈原还是真正的贵族出身。

在拥有贵族出身和满腹才华的同时,屈原还是一个美男子,屈原的长相他自己在《离骚》中是这样描述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而在《九歌 山鬼》里,屈原则在写到自己容貌时道:“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这话的意思是说:山中的女神见了我流连忘返,都怪我一把年纪还如此帅!

可是这样集才华、容貌、气质于一身的屈原,其人生却并不尽如人意,屈原的“不如意处”最大的一个体现便是在他的政治抱负上。

屈原做了一辈子的官,但相比寻常官员做官,人家的官是越做越大,可他屈原的官却是越做越小。

最开始,屈原的官职时左徒,这个职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在任职期间,屈原还曾于公元前319年深秋首次出使齐国。这一年,屈原年仅21岁。

在任何年代,年仅21岁便坐上这样的职位都是令人艳羡的,此时的屈原也对自己的官职很是满意。而他之所以能在年轻时便坐上如此高位,乃是因为他深得楚怀王的喜爱。

楚怀王和屈原同姓芈,熊氏,名槐,故后人称其为熊槐。他比屈原大了整整15岁,在容貌气质等各方面也是贵族中的佼佼者。或许是因为两人都同是贵族又都俊秀无双的缘故,楚怀王初继位时极其看重屈原。

楚怀王重用屈原等贤能之才时,楚国国运昌盛,楚国大有欣欣向荣之气象。当时的楚怀王还积极改革变法,抑制贵族,并且大败了魏国,消灭了越国,扩充了疆土。

可惜,后来的楚怀王变了,变了的楚怀王开始排斥屈原。很多史学家认为,楚怀王之排斥屈原与他宠爱郑袖有关。可也有人认为,楚怀王排斥屈原是楚怀王“利令智昏”的结果。

楚怀王开始排斥屈原的同时,也开始重用佞臣子兰、靳尚等,也是从此时开始,屈原的官位便开始“越做越小”了。

最初,屈原还只是被降为了三闾大夫 ,这三闾大夫的职位虽然名为“大夫”,但实际上却只是个闲职。它就相当于今天的宗教管理局和教育局的局长,只要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

就在屈原被降职后的一年,即公元前313年,张仪自秦赴楚,劝楚怀王亲秦绝齐,还编除了“以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的谎话为诱饵,楚怀王听了,竟想都没多想就同意了。

屈原是何等谋略的臣子,楚怀王“昏”可屈原他通透啊,于是他几次三番为此力谏楚怀王不可轻信秦之谎言。可在郑袖的枕边风和张仪的巧舌下,楚怀王不仅不听劝,反而还下令:屈原不得参与朝政。

这一年,屈原年仅27岁,此时距离他风光出使齐国仅仅过去了六年时间。

这之后,伤心失意的屈原只得流浪汉北,也是在流浪这年的夏天,百感交集的屈原集成了《九歌》。

《九歌》之美自不必多言,值得一提的是:《九歌》的字句中竟处处透着屈原的抑郁特征。熟悉《九歌》的人都知道,这些诗作本质上是在着力渲染来自生命深处的悲剧感。

单纯从心理学的认定上来看:透过《九歌》,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屈原已经深陷抑郁的泥淖里。

在人格分类上,屈原本身就属于心理学上四大气质类型当中的抑郁质,这个气质类型的典型特点是: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忸怩、多愁善感,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但同时,抑郁质的人也因本身非常敏感而往往在思考上比普通人更加透彻,但同时,他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打击时的承受能力往往不那么耐受。

作为抑郁质典型代表的屈原便是这样一位在挫败面前不耐受的男子,面对楚怀王的排斥,面对楚国堪忧的未来,面对楚国贫苦的百姓,屈原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严格说来,若没有诗歌这个发泄的渠道,被迫流浪的屈原未必能安然地再次回到楚国,再次被召回楚怀王身边。

再次被召回时的屈原是带着满满的希望而归的,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终等待屈原竟是被流放。不久,因为政治原因,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这是屈原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流放,这对于屈原而言是一次极其重大的打击。

在心理学上,人在遭受巨大的变故时,都应该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而对于抑郁质的屈原而言,这样的心理干预更是非常有必要。

可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心理学”根本不存在,屈原当时唯一能排解苦闷的方式只有写诗。这期间,屈原的诗歌其悲剧色彩也愈发浓重了。

期间的屈原在流放期间,结合其政治愿望和悲惨命运,写了《惜诵》、《涉江》、《哀郢》等名篇。这里,我们随意截取《哀郢》的一句给大家感受一下:“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这句诗的意思是: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泪落纷纷象雪粒一样。从这句可以看出此时的屈原已经到了触景伤情到泪如雨下的地步,其心中的苦闷之难以排解是可想而知的。

到此时,屈原的抑郁症基本已经成型了。按照今天的标准,这样的屈原应该去心理咨询室找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疏导,否则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说来,如果屈原当时不找心理咨询师也并非无法可解,他的解法是在诗歌中尽可能地描写正念的东西,这就像今天的日记疗法,去用日记的方式强化正念慢慢作用于潜意识并缓解抑郁。

可这点,屈原做不到!他也不可能做到,因为在他还没来得喘气的当口,一个更大的打击来了:楚怀王死了!楚怀王是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最终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了更远的地方:江南。

此时屈原的境况是:效忠(喜欢)的人死了,自己离故乡越来越远了。如此情境下,屈原的抑郁质怎会不更加严重呢。

因长期郁结于心加上政治上继续失意,屈原的抑郁症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而之所以说此时屈原的抑郁症发展到了更加严重的程度,是因为他在船夫谈话时有了严重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特征:频繁想到死亡。

司马迁 《史记》中 的《渔父》记载,屈原在自沉汨罗江前曾和渔夫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听来很富哲理,但以一个心理咨询师角度看过去,这些对白:细思极恐。

《史记》记载,当屈原异常悲伤地到达汨罗江时,他已经基本不成人形了,此时的他已经全然不是以前那个自夸为老帅哥并且经常在头上插花的屈原了,他当时的模样是这样的:披头散发,面容憔悴,形容枯槁,他当时穿着以芰荷做成的上衣,荷花花瓣缀缝的下衣。

即便屈原已经是这副模样了,但他贵族的气质依旧在,所以在他出现在汨罗江时,一个老渔夫还是认出了他,认出他以后,这位老者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几乎等于是把一个抑郁症患者推向了死路。

认出屈原后,老渔夫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你在朝廷上为怀王排忧解困,为何到这里?”

其实,根据当时屈原的那副模样,是个正常人就都能判断:他情绪糟糕到了极点,在这种时候,他最需要的安慰,最忌讳的是火上浇油。

可偏偏这个老渔夫就要火上浇油,老渔夫对此时因为仕途坎坷被流放的屈原说这话,就等于人在看到一个因父母都死去准备跳楼的青年说:“你别死啊,你想想你的父母啊!”

不用说,失去父母的青年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而下。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老渔夫这话,等于是催屈原去死。

问完了这句后,老渔夫问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既然举世混浊,你何不随波逐流、从俗偷生呢?”这话的意思就是题目开头的那句:“你为什么不干脆隐居偷生呢?”

正是这句话让屈原下定了自杀的决心,为什么?因为渔夫用了错误的方式说出了这句话,他那样表述这句话就等于是在告诉屈原:“隐居就是偷生,偷生就是‘苟且’”!

堂堂屈原何以会苟且偷生?!苟且的是什么?是凡夫俗子啊,我堂堂屈原怎可同凡夫俗子那般“苟且偷生”!

可以说:渔夫的这句话彻底将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屈原的情绪推到顶点,于是他大喊道:“自古以来,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哪有圆凿和方枘能够相合?哪有道不相同而相谋呢?我怎能与他们同流合污?”

之后,屈原怀着巨大的悲愤之情握起笔作了《怀沙》赋。 然后,屈原抱起石头,跳入了汨罗江中……

所以,到此,屈原不肯隐居山林而非要投江而死的原因也有了答案了,因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屈原,内心已经纠结悲愤到了极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遭遇一个不懂心理安慰只知火上浇油的渔夫,他的死只能是必然。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的屈原遇见的是一个如李白那样豪迈并且懂得开导人的“渔夫”,那么屈原的人生便很可能是另一种结局了。

世间事,从来造化弄人,可叹可叹!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前340年左右,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但他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故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公元前321年秦国入侵,屈原积极领导秭归乐平里的健儿奋力抗击,从此崭露头角,踏上了仕途之路,成为战国时期一位有气魂、有作为的政治家。

至于他为什么投江?在楚国兴旺的时期,他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辅佐楚怀王进行社会制度改革。在改革的运动中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旧贵族的挑拨和迫害,继而导致失去楚怀王的信任,撤了屈原的官职,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面对楚国的前途和事业的磨难,悲愤交加的屈原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自杀身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一年一度的端阳节日里,民间人们赛龙舟划龙船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尤其崇拜屈原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等。


3

人生难免命归西,

明志何惜恋此躯?

圣主若能心意转,

九泉含笑死亦值。







4

每当五月五月端阳节到来,人们吃着粽子,撒在江中后,举行赛龙舟等活动,相传也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政治家、文学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受楚怀王信任辅政,主张"美政",即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触范了贵族利益,遭排挤诽谤获罪,流放汉北、沅湘流域,后秦军攻破郢都,投汩罗江而亡。

从屈原的生平来看,岀身于帝王之家,勤奋学习,知识渊,抱负远大,才能岀众,具有安邦定国之向,而这些在他还没有完全实现之前就被排斥流放,使远大理想无法实现,生无用武之地,绝望之极,活着甚觉无意义,这是选择投江而不归隐原因之一。

其二就是,气节问题,做为王候之后,不但没有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还被排挤流放,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交织,使他觉得自己没有做到保家护国的责任,为没有削除奸倿之臣,失去治理良机,深感是家国的罪人,己达成的治国之道白白流失,再无东山再起望,生与死何异。

其次是听到楚国被秦国灭亡后,大势己去,亡国之臣,己无颜苟合于世,亡楚非自己之过,如果自己主张为国之用,或许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现在国之了,再也无力回天,为使自己清白,不能保国,就只能殉国。

综上述,屈原的不选择隐居山林,而投江自尽,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自然表现,只有深刻的心怀家国情怀,才会有视死如归的义举,因此,他的忠肝义胆、爱国精神,后人一直不忘纪念,五月五日也成了法定节假纪念日。

5

屈原以死谏来唤醒楚王,做到了生不能尽力丶死也要尽忠的士大夫情操。

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爱国精英,有屈原般死忠之士,有荆轲般赴汤蹈火的侠客,有苏武般忍辱负重的义士,有挺身而出护主的勇士樊哙,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诸葛亮,等等。

屈原不贪生怕死隐居山林,而是选择了蹈海亦英雄的壮烈捐躯。

这是一种悲壮的英烈之路,这是一种以死报国的献身精神,几千年来激励华夏志士仁人不成功丶便成仁的大无畏气概,可与日月争辉,可与江河永存。

魏征犯颜直谏,文天祥誓死不降,海瑞抬棺上朝,谭嗣同坚守不逃:中国之所以屡屡改革不成功,盖因为无人去献身。今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笑对死亡!

正因为有屈原般民族英雄丶爱国志士的惊天地丶泣鬼神的壮举,中华民族才能五千年来几遭磨难而不倒。人民感念屈原公,传统节日中的唯一记念伟人的55端午节,年年永远祭拜,赛龙舟丶包棕子,永远铭记在心丶发扬光大!

6

你好!我是龙栋,喜欢阅读与写作。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屈原选择投江自杀,充分显示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质。


当时,楚国内外交困,政权岌岌可危。屈原表现出了远大的政治眼光与杰出的政治才能。然而,楚王昏庸贪婪,奸佞当道妒贤。屈原的联齐抗秦、举贤授能的主张,不仅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还因此惨遭两度放逐。屈原在长期流放中忧心国事,没有一刻忘了回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离骚》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奸佞当道,报国无门,屈原心中无比忧愤。他揭露、指斥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之罪,“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乃选择佩剑投江自杀。这种高尚的人格与斗争精神撼古动今。



屈原的政治斗争失败了,但他不能妥协与变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列传》)。施蛰存说:“屈原自杀,不是为了他个人之失败,而是为了他不忍看见楚国之日趋于覆亡之途。”(《怎样纪念屈原》)屈原拒绝了“餔其糟”、“啜其醨”、“随其流”、“扬其波”,选择了“以皓皓之白”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也不“蒙世俗之温蠖”,真正成为了“出淤泥而不染”可与日月同争光辉的高洁之士。



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选择,也最终成就了他的英名,被公认确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理想光彩照人,屈原的斗志宁折不屈,屈原的精神流芳千古!

回答完毕。欢迎留言交流。谢谢!

7

自杀是因为绝望,对世事、对人生,尤其是对理想抱负已心如死灰,屈子对污浊的现实已无力抗争,且不能独善其身,所以宁可投江而死,希冀让清清江水包裹他高洁的灵魂;隐居是避世,是消极,是苟活,屈子的高傲和宁折不弯的个性和隐居是格格不入的。屈子一跳,是明志,是宣示,是抗争!

8

屈原(公元前335?—公元前296?),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根正苗红的楚国贵族,出身好啊!屈原对自己的出身也非常骄傲,他写的长诗《离骚》,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意思是他是古帝王高阳氏的后裔,高阳,远古帝王颛顼,可以说,这出身非常了不得。

屈原知识广博,记忆力惊人。他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又精通外交辞令,为楚国楚怀王的左徒,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在朝廷内部,出谋划策,起草宪章制度,深得楚怀王信任,一时间名满楚国。

这风头都让屈原占了,别人就不服了,羡慕嫉妒恨都来了。上官大夫就要与屈原争宠,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一般说,君子肯定斗不过小人,因为君子有操守,不屑于争斗,而小人无下限。上官大夫在楚怀王跟前说,屈原太骄傲了!大王让他起草法令,他常常炫耀自己的才能,大王您他也不放在眼里了!楚怀王其实是个昏庸之辈,就把屈原给疏远了。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就是说,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智慧,诚信被无端怀疑,忠心耿耿被诽谤抹黑,都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司马迁又评价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的人格可以与日月同辉。这评价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此后,楚国政治一片黑暗,国事一系列的混乱,楚怀王被秦国的张仪骗到秦国,客死他乡。楚怀王儿子楚顷襄王上台,政治更加混乱,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郑袖等人把持国家,屈原最后被流放到蛮荒之地。

《史记》说,“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到了汨罗江一带,边走边吟诗,脸色难看,身体枯瘦,老师人真是受罪了!

一个打鱼的老头(渔父,可能是一个隐士),见到屈原,大吃一惊,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啥到这里来了?

屈原说,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流放了!渔父就说,唉呀!老先生哪!随波逐流,混混就好啦!何必认真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沐浴的人,必定把帽子上的灰尘弹掉,把衣服也抖一抖,人怎么能够同流合污呢?我宁愿跳进汨罗江喂鱼,也不愿用自己的洁净身体遭受污秽之物的侮辱呢!

屈原不愿做隐士,为什么?这是屈原的品格和信仰决定的。一是为人高洁,二是忠君爱国。这是他的选择,绝不迁移。不用多说,出身高贵,赤子之心,才华横溢,心中有自己坚守的东西。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屈原已经绝望,怀抱大石跳进汨罗江。

屈原既不是儒家之徒,也不受道家影响,这是非常特别的,楚地风土人情与中原不同,发生与黄河流域的儒、道思想,在战国末期,看来对长江中游一带的影响有限。

9

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国都郢都,楚顷襄王带领王公贵族仓皇逃跑,极为狼狈,楚国宣告灭亡。此时此刻,在汨罗江畔,孤零零的站着一个人,面对着国破家亡,他极度苦闷,内心绝望到了极点,最终抱石沉入江底以身殉国,而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为了纪念他的爱国壮举,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通过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这个伟大的人。

他就是屈原,战国时楚国人,政治家,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将他的作品称为“楚辞”,是先秦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的最终结局却让人扼腕叹息,为什么一个天才诗人会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难道就没有其他可选择的方式吗?为什么他不去归隐山林、远离政治纷争呢?在我看来,投江可能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他唯一的选择,也是更符合屈原身份和性格的选择。

第一,释放苦闷

历史上的归隐之人,大都是底层的读书人,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为之。屈原不同,他本身就是楚国贵族后裔,属于皇族内部人士。因此,施展政治才华、治理国家乃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屡遭排挤,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怀王、楚襄王对屈原极为不信任,多次把他流放外地。空有一身治国抱负却不能施展,忠心耿耿却屡遭猜忌,在政治理想已然破灭的情况下,归隐山林对他已毫无意义。

第二,以死明志

我们都说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身为楚国子民,却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灭亡,自己却毫无办法,心中的无奈、苦闷、愤怒可想而知。就如同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的人离你而去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样,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是旁人难以理解的。通过这种决绝的方式,屈原向世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深沉的爱——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第三,性格使然

屈原性格孤直、高傲,品知高贵,面对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它并不想苟活于世,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煎熬。归隐山林这种方式只适合那些不问世事的超然之人,而屈原说到底还是想着有一番作为,想着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把自己深爱的国家建设的更好,并没有超然世外的那种心境。因此,归隐山林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终,屈原还是超脱了,但却以一种决绝的方式,也是唯一适合他的方式。一个内心无比苦闷的人、一个性格高傲的人,一个深爱自己国家的人,面对着国家的衰亡、百姓的流离,只能选择以这种方式离开他深爱的国家和人们。

10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投江自杀而不去归隐山林?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我想可以从屈原的《离骚》中探取一二:

帝高阳之庙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脔怒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纵观屈原的生活经历,他出身贵族,有非凡的才华得到君王的任用。但是,自己的一片赤诚得不到君王的肯定,君王反而听信谣言疏远自己。屈原只能哀叹祖国命运多舛,民生疾苦多难!最后追随彭咸而投汨罗江自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