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引言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一定有其必然的逻辑关系。

要想弄明白郑和之后明朝再没有“下西洋”,反而下达“禁海”命令,首先要弄明白永乐年间为什么“下西洋”。

二、过程分析

1、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作为明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呢?

分析重大事情,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是事件发生需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以下三点:

①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元年到四年,也就是1399-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永乐元年,也就是1403年,朱棣登基,不管朱棣怎么说,他这个皇帝是抢的朱允炆的,朱允炆一天找不到,他这个皇座坐的就一天也不踏实。有传言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

针对这种说法,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我认为,寻找建文帝只能说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顺手而为的事,绝不是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②宣扬大明国威,建立朝贡体系

威服四海,万国朝邦,是中国历史的老传统。但凡强盛的朝代,必定会有这样的举动。

汉朝时,多次派人出使西域,最终将西域诸国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成就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

唐朝时,大唐国威扬名海外,众多番邦来中国朝拜,多国景仰华夏文明,派遣唐使来朝。

我们一向都很自负,天朝上国,物产丰盛,以德服人,万国景仰。永乐年间,经过朱元璋同志三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华夏大地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永乐大帝抱负远大,太平盛世,总想干点什么。恢复汉唐时期的朝贡体系,甚至超过汉唐,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天朝体系成为他的目标。在陆上,汉唐已将西域探明,此时,向未知的海上进发,成为永乐大帝的理想。

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开创属于自己的天朝朝贡体系,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的目的。

③开展对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稳定的国内环境,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江南手工业、工商业的极大发展,沿海一些大都市也发展的十分繁荣。宋、元以来,我国海外贸易就很发达,对外移民也很多。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在此时,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海外贸易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永乐年间组织国家级的商贸船队,将巨额的利润掌握在了国家手中。--“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矣裕。”

正是由于丰厚的利润支撑,永乐年间,郑和六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各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促进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郑和下西洋“的必要条件

下西洋能够成功,光有动力是不行的,还需具备几项重要资源:

①出色的领导者-郑和

郑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原名马三保,祖籍云南,回族,自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11岁开始随明军南征北战,后遇到朱棣,成为贴身侍卫,进而成为其亲信,在之后的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并立下大功。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封马三保为内官监太监,当时,这已是内官的最高官职,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又给予他更大的荣耀,赐姓郑,之后便以”郑和“之名光耀历史。

皇帝亲信、久经战场考验的军事指挥才能、丰富的航海知识、坚毅顽强性格、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使郑和成为下西洋的不二人选。

②高超的造船及航海技术

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郑和乘坐的宝船“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即最大的船长超过140米,有四层楼高,船上装有火炮和火枪,是当时名符其实的”航空母舰“。这们规模的舰队对海盗也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力量,永乐年间,从没听说过什么海盗猖獗。

明朝时航海技术也领先全球,根据《郑和航海图》记载,”海道针经”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白天用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旗语。夜晚则用灯笼及铜锣、喇叭和螺号用于通讯联系。这些技术及人才,保障了“下西洋”活动能够成功进行。

③雄才大略的君主-朱棣

雄才大略的朱棣支持是郑和下西洋的关键,朱棣一死,下西洋便戛然而止,可见君王在“下西洋”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

④雄厚的国力

无论是宝船的建设,还是船上几万人的给养,没钱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没有永乐时期雄厚的国力支撑,组成庞大舰队下西洋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2、明朝后期为什么实施“海禁”

了解了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功,有助于我们分析郑和之后明朝为什么停止大规模的远洋活动,甚至实施“海禁”

“下西洋”的目的方面

①经过二十余年的统治,朱棣的皇权已相当稳固,建文帝已不可能对朱棣产生任何威胁;

②经过七次远航,海上众国的朝贡体系已建立,无需多次联络;

③组建国家级商队开展对外贸易,虽然获得了超额利润,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是也极大影响了沿海区域私人船队的利益

当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集团已逐步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权力,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属于商业资产家庭出身。特别是部分代表着沿海地区私人商船的言官,对“下西洋”活动大肆攻击,丑化“下西洋”活动,将其说得一无是处。

后期的明朝皇帝处在文官集团包围中,在日积月累、经年不断的虚假言论轰炸之下,就真相信下西洋劳民伤财,有害无益。

而真实情况是,“下西洋”终止后,私人海外贸易活动急剧增加,而且因为明政府所谓的“海禁法令”,国家根本不征税。原先归国家所有的巨额贸易利润完全流入私人腰包当中。

《海澄县志》记载:“正德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他国,以与夷市。久之,诱寇内讧,有司法绳不能止。”

这种情况下,大量海盗产生几乎是必然,他们抢劫杀人无所不为,并且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组织武装。

而海盗的猖獗,也让文官集团利用,反过来继续推行”禁海令“,但命令却根本得不到落实。

”下西洋“的必要条件方面

①郑和之后虽无郑和,但是要找出既有航海经验,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估计不难。

②航海技术不会荒废,但是造船的技术,尤其是造大船的技术如果长时间不用,则可能会失传,即使现在,好像也无法完全复制郑和当年乘坐的宝船。

③雄才大略的君王方面,虽然朱棣之后的仁宗、宣宗都属明主,但与朱棣相比要逊色许多,他们大多已经没有了先辈的远大志向,虽然偶有君王提起“下西洋”,但是被下边大臣一反对,也就不再提了。

④国力方面,”仁宣之治“时期,国力尚可,但是“明英宗”时期,经过”土木堡之变“,大明国力受损,国土不断收缩,对一些海上的朝贡国家也不再那么强势,自然更不会提被文官集团百般丑化的”下西洋“活动了。

三、总结

郑和之后,明王朝再无”下西洋“活动,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关键是皇帝没有了争雄的决心。

实施”海禁“命令,更是文官集团绑架皇权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与国家争夺海外贸易的巨额红利。

最佳贡献者
2

郑和下西洋轰轰烈烈,但是这并不能为重农抑商的中原帝国带来任何利益。

在世界航海史上,明朝成祖到宣宗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应该算是人类有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航海行为,到访了暹罗国(泰国)、爪哇国、真腊国(柬埔寨)、溜山国(马尔代夫群岛)、锡兰山(斯里兰卡)、天方国(麦加),最远到达了今天肯尼亚东南角的蒙巴萨港。

这次行动大大加强了明朝和其它海外国家的联系,宣扬大明国威的同时也加深了中外官方往来,对医学、科技、地理、天文等方面也侧面做出了贡献

但是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大明帝国做出实际上的贡献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国家,明朝也秉承了大一统王朝的基本国策——重农抑商,所以郑和下西洋后大明与海外诸国的交往多停留在官方层面,以赏赐居多,这对于大明的士大夫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财政也吃不消。再加上倭寇作乱,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弱,因此明朝逐渐禁止了航海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3

大家好,我是调侃君。历史问题我来答。

海禁从朱元璋建国后第四年就已经实行了,为什么?

大明朝并没有完全铲除元朝的势力,此外,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余势力也谈到了海上与日本浪人联合,经常侵扰内地。

为避免在与蒙古对战时后方出现问题,海禁就非常重要。

其次,朱元璋为了让东南亚地区藩属国进贡,便下令只有给大明进贡才能来明贸易。

郑和下西洋期间明朝也实行着海禁,只不过郑和是明朝的官方活动,而且因为载入史册让人们觉的这个时期明朝是开放的,而朱棣死后,大臣们是禁止郑和下西洋这类官方活动,不是海禁。

明代海禁的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天朝记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

政府想垄断海洋贸易的利润,所以自宋朝开始实行了海禁,明朝学习元朝,元朝又学习宋朝。

很多朋友都以为海禁就是闭关锁国,其实不是,因为海洋贸易这东西来钱太快,说白了就是政府要独吞。清朝的才是闭关锁国,而且对贸易非常不积极。

总之,明代海禁政策的产生,发展与实施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就是统治阶层缺乏自由贸易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民间贸易能够得到大力弘扬,中国的国运或许会发生变化。

4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列强不同,他没有带来枪炮,没有带来劫掠,带来的是友谊,带来的是和平。只可惜在明宣宗时期,七下西洋之后,大明帝国的大航海时代就结束了。

其实郑和下西洋,他的目的并不单纯,并不是单单的宣示国威,更深层次的隐藏目的就是寻找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

自从进入南京,夺走了侄子的皇位之后,对这个侄子那种近乎于半失踪的状态,感到寝食难安。他无法确定那个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自己的好侄子,唯恐这位侄子跑到海外,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给自己再来一次靖难,所以郑和下西洋就同时具有寻找这位前任皇帝踪迹的政治任务。

同时,通过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也想向世界各国宣告自己做了大明朝的老大,你们这些做小弟的应该好好的尽一尽自己做小弟的本分,来一次万国来朝,这不等于变相的承认了朱棣皇位的合法性吗?

后世的皇帝之所以停掉下西洋这个活动,叫停大明朝的大航海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官员们不停的告诉皇帝下西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下西洋如果没有好处,如果真的像这些文人所说的劳民伤财,那么永乐朝偶然搞两次这种门面工程也就可以了,怎么可能轰轰烈烈的连续弄了六次呢?难不成朱棣是个傻子?他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对外贸易,明朝获得的利益比付出多得多。

当然郑和下西洋已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在朱元璋时期,由于日本正处于分裂时期,没有一个真正的王者。日本的天皇毫无存在感,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的使者来到大明朝,骗吃骗喝,骗取朝廷的赏赐。

由于缺少对他们的监管,这些日本鬼子干完正事之后,他们就在中国当起了黑户,干起了无本的买卖。这就让朱元璋非常恼火,于是乎,朱皇帝就下令海禁。

郑和下西洋带来了西洋的产物,极大地丰富了市场,同时带到西洋交易的中国拳头产品中国瓷器则是无往而不利,使得国家赚到了很多钱。可是这么一来就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地主非常的不爽。

虽然明朝禁海,但是这海岂是一纸诏令禁得住的?这些沿海地区的大家族仗着自己朝中有人,靠着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着走私贸易,形成了一个个海上垄断集团,大赚特赚。可是他们和郑和的船队相比,简直就是在玩家家酒,所以随着郑和的屡次下西洋,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让他们非常的不爽。

而偏偏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势力在朝堂上还有很强的势力,整个文官集团中的绝大多数都和这些利益集团有纠葛。既然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利益受到了侵害,这些人自然是要千方百计阻挠下西洋的船队。

更何况大明朝下西洋的主持者是一个太监,这让文官们更加不爽,无论从自己的利益的角度,还是从限制太监的权利这点来看,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官,积极要求禁海,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责无旁贷。

明宣宗朱瞻基毕竟年纪太轻,没有在民间生活的经历,相信了这些文官的鬼话,所以大明朝就退出了海洋,饱残守缺成为了一个大陆国家,这不得不让人为之一叹。

5

郑和下西洋

向海洋要资源、要财富是当代人的共识,可以说没有15世纪末到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也就没有欧洲在近代的崛起和强势地位,英国、法国、德国等强国的发展都离不开海洋。其实早在欧洲人向海洋探索的数十年前,明朝郑和船队就七下西洋,扬威列国,让中国人的脚步迈向海洋。但这场中国版的“大航海”却在高潮时戛然而止,郑和船队在无数明朝大臣的阻挠下被解散,那么郑和下西洋动了谁的“奶酪”?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人进行海外贸易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商周时就萌芽了。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偏安南方、国土狭小、陆上贸易线路断绝等原因,不得不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万余里海岸线上兴起了一大批贸易港口,依靠海贸南宋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60%,经济极端发达,远洋商船队航行于世界各地。靠海吃饭是南宋很多人的常识,就连宋高宗赵构都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大量海商支持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和朱元璋争夺天下,商人展现出的雄厚实力让朱元璋对海上贸易产生了忌惮,再加上倭寇侵扰等因素,明太祖朱元璋从建国一开始就设立了严格的海禁政策,要求“片板不得下海”,到了1374年(洪武七年)更是将泉州、明州、广州三地市舶司全部撤销,自此明朝正规的对外贸易断绝。

朱元璋剧照

《资本论》中有一句话“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明太祖朱元璋的海禁政策阻挡不了人追求利益的决心,反而将海贸的主导权拱手让人,明朝走私盛行。

朱元璋贬抑商人,对商人的权利地位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明朝能发展起来的大商人都不是普通人,背后都有权贵官僚、地主士绅背景,明朝的海禁对背景雄厚的大商人是无效的。另外东南沿海大批人世代依海而生、靠海养家,海禁之下没了工作,也无力对抗朝廷规定,干脆就出走海外,既是海商又是海盗,形成了一批武装走私集团。走私集团和有背景的商人内外勾结,从海外贸易中获取暴利,势力不断壮大;而明朝政府却因为海禁自废武功,缺乏有战斗力的水军,难以禁绝走私,“海禁”形同虚设。

朱棣剧照

对于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众说纷纭,宣扬国威、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获取海外朝贡等等,但郑和船队的出现确实是让明朝皇帝手中第一次掌握了一支不论是规模,还是战斗力都冠绝世界的海军力量。皇帝对于海洋的掌控力增强了,明朝那些大商人和武装走私集团就尴尬了,“海禁”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国策,违反禁令抓到就可以杀头,郑和船队的存在让海洋也不是法外之地。

比如明初的大海盗陈祖义,洪武年间入海为盗,鼎盛时期麾下战船百艘,袭击明朝沿海城镇、杀戮明朝使臣等等,甚至在三佛齐自立为王,让明朝颜面尽丧。朱元璋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此人,朱棣时赏金更是涨到750万两,但手中没有海军,皇帝生气都没用,而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把陈祖义势力消灭了,大明威震海外。

郑和下西洋

除了走私难度加大之外,郑和船队还抢了大海商们的生意。郑和船队规模庞大,虽然不以贸易为首要目的,但船队的载货量是任何商团都难以匹敌的,整个船队和沿线国家展开贸易,实际上是抢了其他人的市场。而且郑和船队从商品采购到销售,完全由内廷宦官一手包办,利润全归皇帝,背景再厉害的商人也难以插手,断人财路就是最大的仇,更何况是涉及到上千万两白银的诱人利益,郑和下西洋能不招人恨么?

整个明朝南方文风鼎盛,洪武年间南方籍进士占总数的71%,永乐年间更是达到了83%,朝堂政务由南方出身的官员把持,而海贸走私牵扯最深的偏偏就是南方的豪强士绅。这帮官员或为了自家利益、或因为乡党请托,纷纷上书抨击“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找各种理由去推动皇帝废除郑和船队。明成祖朱棣是个见多识广,很有主见的皇帝,自然不会受到朝臣摆布;但之后的明仁宗朱高炽就被文臣忽悠傻了,1424年刚继位就宣布停止下西洋,将郑和闲置;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也是郑和船队最后的辉煌,郑和在航行途中去世。明朝政府下西洋没了带头人,迅速没落,船队解散,船厂空置,纵横海洋的宝船也只能慢慢腐朽衰败,海上走私再次猖獗。

郑和船队想象图

明英宗、明宪宗时期有过多次再开下西洋的争论,但都因为朝堂上阻力太大以及郑和留下的海图档案离奇丢失而未能如愿,明朝长期陷入了有海无防的境地,朝廷基本丧失了从海洋获取财富的能力。明穆宗时期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还开放月港,设立督饷馆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但因为朝廷手中没有了强力的海军,不能有力的查处走私行为,那些有背景的大商人是不会纳税的。

据估计,从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72年间,约有3.53亿两到5亿两白银通过海上贸易流入中国,但大都流入了官僚权贵、地主士绅手中,而这帮人是从来不纳税的,明王朝也缺乏强制让这些人纳税的手段。虽然有张居正改革续命,但明王朝最终陷入了财政枯竭、无力解决天灾人祸的境地,崇祯皇帝朱由检更是向富得流油的朝臣们借钱都借不到,不得不让人唏嘘。

6

首先,明朝初年时期的禁海是有政治原因的,因为当时支持张士诚的一部分势力退居海上,所以朱元璋为了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宣布禁海。

后来因为日本的朝贡问题,朱元璋也不和他们来往了,而倭寇就从此一直袭扰大明的海防线,只是时断时续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袭扰,直到嘉靖年间才形成较大规模。

郑和下西洋是从朱棣手中开始的,明朝的太监得势也是从此时开始的,在朱棣靖难的过程中,有许多太监是立了功的,所以马三宝被赐名姓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下西洋,除了经济上的目的之外,下西洋也有一定的政治任务,那就是寻找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的下落。

郑和下西洋虽然主要目的并不是经商贸易,但是互通有无的成果还是让国库得到了一定的补充,比如带回国的苏麻黎青颜料和胡椒等物品,为国库赚取了大量的金银,而且带到西洋交易的瓷器也拉动了内需,景德镇也因此繁华起来。

但是有人得益必定有人受损,尤其是以江浙闽等地的官僚地主家族,因为他们有许多都是世代以海贸为生,在国家禁海的时候他们倚仗家族的势力可以进行走私交易,从而牟取暴利,但是如果国家不禁海那他们还能怎么获取暴利?以他们的势力是与国家船队竞争不了的,无论是产品的质量与数量都没有可比性。

而且他们的背后多是文官集团,而国家层面的船队首领皇帝给文官武将都不放心,肯定是会交给首领太监的,所以出于限制太监权力的层面上来看,文官集团也会阻挠下西洋之类的活动的。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由皇帝来决定,明成祖朱棣是乾纲独断的,文官影响不了他,明仁宗朱高炽是偏向文官的,所以在他任上郑和没有下成西洋,只是他在位只有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朱瞻基性格非常像爷爷朱棣,所以郑和也下了一次西洋。

但是朱瞻基战略眼光毕竟不如成祖朱棣,各方势力的关系没平衡好,最后还给自己落了个顽童天子的名声,而他苦心维持的文官、武将和勋戚的三角平衡也在其子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中被打破,从此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禁海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7

虽然明朝很繁荣昌盛,也经不住这么败家,郑和下西洋。其耗资巨大,人员动用太多,得不偿失。

1.

通商之路

经过修身养息以后,明朝的经济达到了顶峰。陆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开始向一望无际的大海行径,想开扩出一片通商之路。

明朝的瓷器、丝绸,周边一些小国家的喜爱。而且明朝对于香料特别喜欢,自己又不能大规模生产,只能依靠周边小国家的朝贡。

为了大规模的贸易,以及威喝周边小国家。宣扬大明威严。

2.

提前探底,有无可用之地

开疆扩土,是每一位皇帝最喜欢的事情。谁都喜欢自己地盘大,地盘越大说话越有威慑力。

古代战争基本上都是在陆地上,而哪一望无际的大海,始终没有征服下来。谁也不知道海外有没有新的陆地,说不定比现在这里更加富饶。

为了防范于未然,派人远下西洋,探寻真谛。

也是为以后出兵打下基础,也是防止有比明朝更强大的国家存在。



其历史意义重大,郑和船队展示了明朝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促使,明廷主导的朝贡,这样可以加大朝贡力度。

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明朝所有手工业生产。

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8

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到,无需再耗费钱财。

郑和七下西洋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扬明朝的威严,让海外的各国了解到明朝势力的强大,换取以后各朝代的进贡往来;其二,是想肃清海上的盗贼,因此郑和每次出海都会携带大量的火箭炮、装备完好的士兵,以备不时之需。七次明朝航队远航,带回来的贡品一次比一次多,证明明朝的声誉已经足够让西洋各国膜拜了;因为大型船队的出海,海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侵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居民。既然目的都已经达到,是时候停止远航了。

当时朱棣在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决议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毕竟这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花费巨大不说,短期内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益。再者,《永乐大典》还在修撰中,明朝就算再富庶也面临了严重的财政赤字。下西洋的目的完成之后,断不能再浪费民脂民膏了。

二、郑和七下西洋导致沿海地区商贸过于发达,让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受到威胁。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治理方针千年之中未曾变过,但是这种思想的负面就是特别歧视从商者,因为他们没有付出足够的劳作,只知道一味地倒买倒卖。郑和下西洋打通了沿海的贸易渠道,为沿海地区的民众开辟了贸易新取向。一方面,沿海贸易发达造成每年的农业产物很少,上缴粮食远远小于之前;另一方面,劳动力发生了大量流失,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很多沿海居民发生了移民。当明朝政府在获悉沿海居民的具体情况之后,不得不考虑逐渐勒令暂停下西洋,并且实施海禁。

【关注笑看风云在际,了解更多古今史实】

9

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杜绝东南沿海的“倭患”。

明代中后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他们攻城略地,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严重危害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朝廷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当时明朝有两个外患,一个是北边的蒙古,北部蒙古的威胁从明朝建国后就一直存在。另一个就是南边的倭寇,倭患始于嘉靖年间,盛于万历年间。仅是北边的蒙古就已经让明朝疲于应对。后来再加上东南沿海的倭寇更是让明朝雪上加霜。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倭寇不全都是日本人,还有一部分是中国的海盗参与其中,他们和日本海盗一起在中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到了倭患后期,倭寇中甚至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所以明朝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倭患,下令禁海,不准中国人出海贸易,防止他们与外人互相勾结,同时也不让外国人到中国来通商,想通过海禁来缓解明王朝的压力。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10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

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 明成祖即位后,在永乐年间,派遣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体现了永乐王朝的鼎盛和开放。

明成祖之后,其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他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继位,改年号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 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

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朝中后期,倭寇逐渐平息,才重新开放禁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