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禧太后,历来就是后世所极其争议的话题人物。对于她的评价,赞誉者有之,痛斥者似乎更多。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908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叶赫那拉氏,因诞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而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了清晚期的掌权者。她长期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是我国历史上在继女皇武则天之后,又一位长期统治国家的女性人物。
纵观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慈禧可以称得上是最矛盾、最复杂、最著名的一位人物,也是最毁誉参半的人物。
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这位极难表述的大清太后,看她究竟是不是清朝的罪人?
一、入宫为妃
慈禧出生于满洲的大族叶赫那拉,是叶赫氏和那拉氏的后裔。十七岁时,慈禧通过“选秀”而得以入宫,成为咸丰皇帝的嫔妃,从此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
之前,笔者在今日头条发表过一篇文章《咸丰皇帝,不爱江山爱女人》,已经详细讲述过咸丰帝的德行和能力。请注意,笔者强调咸丰皇帝是“不爱江山爱女人”,而不是“爱美人”。什么意思呢?咸丰皇帝基本不挑食,什么女人他都愿意撩逗。
作为满清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力的帝王,咸丰帝在盛年登基后,不仅没有励精图治实现中兴,反而长期沉溺女色,并因为纵欲过度而在三十一岁时就早早过世,活活把自己玩儿死了。
因为咸丰帝的喜新厌旧,因为咸丰帝的薄情寡义,使得慈禧的后宫生活异常艰难。如若不是侥幸生下了唯一的皇子,慈禧很难在人满为患的嫔妃中杀出重围,成为了懿贵妃。
而随着咸丰的英年早逝,二十六岁的懿贵妃慈禧就成了一个寡妇。好在,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唯一的皇子,自然就是大清不容置疑的接班人。
因为母凭子贵,在咸丰过世后,懿贵妃慈禧和皇后慈安一同被确立为皇太后。前者是圣母皇太后,后者是母后皇太后,依照祖制,自然是后者为尊。
二、辛酉政变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节节取胜,身为大清帝国的皇帝,咸丰不思抗击外敌侵略,反而没羞没臊地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
眼见山河破碎,眼见百姓蒙难,咸丰躲在避暑山庄竟然无计可施,任由英法联军登陆天津,焚毁圆明园,占领北京城。不得以,他任命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訢留守谈判,在几乎答应了所有丧权辱国的条件后,英国佬和法国佬才从北京撤军。
结果,还没等到圣驾回京,无才无德还无能的咸丰帝竟在1861年8月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临终前,他册立唯一的皇子载淳为新君,任命肃顺等八位大臣为顾命大臣,任命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进行辅政。
表面看来,咸丰帝的政治遗嘱还算稳妥,希望两宫太后和辅政大臣之间相互制衡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保证爱新觉罗家的皇权不会旁落,保证满清基业的顺利传承。
但是,这两股势力从来就没有平衡过,顾命的八大臣丝毫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尤其是肃顺,他凭借咸丰的信任,曾多次进言咸丰帝效仿汉武帝“立子弑母”,诛杀慈禧或者令其殉葬以绝后患。
在咸丰驾崩后,“两宫太后”和“顾命大臣”之间很快就成了水火不容之势,情势十万火急。其中,慈禧和肃顺之间,俨然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为了赢得先机,也为了避免八大臣专权乱政,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经过密谋,决心联合发动政变,彻底扳倒顾命大臣集团。可是,两宫太后身边除了太监就是宫女,根本无法抗衡掌握实权的顾命八大臣。
本着增加同盟的目的,慈禧决心引入强援支持自己。经过慎重考虑,她将目标选定为恭亲王奕訢,希望借助这个既有野心又有能力但被咸丰长期排斥的小叔子来扭转乾坤。
通过太监安德海,慈禧将密信悄悄送达北京并交给了恭亲王,阐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恭亲王当即表示,自己愿意加入两宫太后的阵营,愿意铲除嚣张跋扈的顾命八大臣。
在奕訢的积极协助下,“两宫太后”K.O“顾命大臣”,史称辛酉政变,一举推翻了咸丰帝的政治部署。
虽然,后世对于辛酉政变的评价尚有异议,但笔者坚持认为慈禧在这件事上功大于过。因为,肃顺等顾命大臣的人品和德行多有问题,并非能臣或者廉吏;而且,咸丰刚过世,顾命大臣已经出现了篡权的端倪,丝毫没有将两宫太后放在眼里。据《清史稿》记载:
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啼泣,遗溺后衣。
由此可见,政变的发生将是必然的,区别只在于哪一方先出手。个人判断,如果两宫太后不先出手,那么顾命大臣也会发动政变,推翻两宫太后,甚至是同治帝。
三、垂帘听政
通过辛酉政变,慈禧和慈安还将原先议定的年号由“祺祥”改为了“同治”。在返回紫禁城后,由两宫太后一同垂帘听政,在政治上重用恭亲王奕訢。
名义上是两宫垂帘听政,但由于慈安太后不喜政务,而且主要精力在培养幼帝同治上,所以政务基本上皆由慈禧一人负责。
按理说,权力欲极重的慈禧应该高兴才对,可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发现这个国家已经被咸丰经营的荒败不堪。在他的“英明治理”下,满清帝国早已经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对内,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席卷了江南最富饶的半壁河山。而且,其势甚大,根本无法有效遏制。除此以外,回民、苗民等少数民族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蠢蠢欲动,不断与朝廷作对。
对外,自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攻破中国的国门后,国外势力就对于中国垂涎三尺。在此背景下,英国联合了法国,再次不远万里来中国打劫,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一次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如何收拾这副烂摊子,是慈禧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她看来,幼帝登基不久,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如果没有稳定的局面,皇位就会变得岌岌可危,而没有了皇位,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为此,慈禧极力拉拢恭亲王,不仅让他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还加封为议政王,希望借助他的力量迅速实现政治的平稳过度。
而对于垂帘听政,虽然满清历史上有此祖制,但也更多是一种形式罢了,恭亲王奕訢并未太过在意。他认为,两个久居深宫的太后进行听政,无非就是表面的尊崇。据《慈禧外纪》记载,恭亲王提及:
虚以垂帘听政,而实权归己。
四、打压奕訢
不过,恭亲王显然低估了慈禧的实力和能力。随着朝局的稳定,随着地位的稳固,慈禧太后开始对恭亲王下手了,伺机夺回更多的实权。
在慈禧看来,纵容奕訢专权和纵容顾命八大臣专权,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当年依靠奕訢从顾命八大臣手中夺权,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到了从奕訢手中夺权的时候了。
慈禧太后暗中支持翰林院编修蔡寿祺等人,开始纷纷上疏弹劾恭亲王“揽权徇私”,同时还罗列了一堆的罪状。据《清史稿》记载:
奏折一上,两宫震怒,诸臣惶惶。
深谙政治之道的恭亲王,自然明白这是慈禧在向自己施压。于是,他立即上疏请罪,同时试探两宫太后的底线和真实意图。对此,慈安主张小惩大诫,慈禧却坚决要求严惩并说服慈安同意自己的主张。
据《清史稿》记载,恭亲王上乞罪折两日后,清廷明发上谕:
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
就这样,恭亲王被慈禧太后干净利落的罢职,结结实实的涮了一把,仅保留了亲王的爵位。
由于长期主持洋务,恭亲王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自他被罢职后,各国的公使团联合到总理衙门施压,向清廷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为恭亲王复职。
迫于国外势力的压力,慈禧才勉强同意起复恭亲王,继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领军机大臣,不过却再也没有恢复他议政王的头衔。
此次罢职事件,慈禧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起到了打压恭亲王的目的,又达到了向满朝文武宣示自己主权的目的。
五、迟迟归政
1872年,同治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虽然说,同治并不成大器,许多方面都极其顽劣。在帝师翁同龢的日记中,曾多次提到同治厌恶读书,厌恶政治,唯独对女色比较亲近。
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慈禧而言,撤帘归政并不情愿,因此,她对此事能拖则拖。在恭亲王的带领下,满朝文武多次联合上奏,提请太后撤帘归政和颐养天年。
祖制难违,慈禧最终同意同治帝亲政,自己准备搬去颐和园居住。
但是,亲政后的同治帝并没有用心国政,这使得慈禧太后非常担心。虽然她已经宣布撤帘,但为了协助不思进取的儿子处理朝政事务,慈禧还得继续理政。
可以说,被后世吹捧上天的“同治中兴”,压根和同治帝没有太大关联,完全仰仗于慈禧太后、恭亲王以及大量的汉臣们。
同治帝在短短亲政三年后,就以不满二十岁的年龄驾崩,甚至连一个子嗣都没有留下。关于同治的死因,民间有许多流传,比如死于天花,死于梅毒等等。
不论何种死因,慈禧又一次面临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抉择。
六、选择光绪
1875年,慈禧经过左右权衡,最终确立醇亲王之子爱新觉罗·载湉为新帝,也就是后世的光绪皇帝。为了朝局的稳定,慈禧再一次“垂帘听政”。
光绪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作为姨母和养母,慈禧太后对于幼年的光绪可谓是视如己出,甚至比对待幼年的同治帝还好。或许,慈禧认为同治的早逝,和自己的照顾不周有关系。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慈禧都悉心备至,真心培养光绪帝。所以,光绪帝在早年间和慈禧太后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可以称得上是母慈子孝。
不过,由于光绪的继位不正,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份非常敏感,总是担心被人质疑,凡事都表现得惴惴不安。加之资质有限,光绪始终都没有展现出太大的政治水平和治国能力。
为此,慈禧太后只得一再延后撤帘归政的日期。笔者个人认为,慈禧延后撤帘归政,除了她自身恋权的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她对光绪帝能力的质疑。
好在,慈禧最终还是准许光绪皇帝亲政,自己也主动搬离紫禁城,移居到颐和园居住。
七、戊戌变法
光绪帝亲政后,一心想要做出成绩,虽然在甲午战争中颇有骨气,但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厄运。之后,在维新派的扇动下,他多次扬言要“变法维新”,要“救国图强”。
对于这些激进的主张,慈禧太后尽管在内心并不完全赞同,但也没有太过予以坚决反对,基本上默许了光绪的变法。或许,以一个母亲的眼光来看,维新变法运动的成败与否都是次要的,让儿子尽快历练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开始了,急于求成的光绪帝竟然在一天之内连续下达十几道旨意。而在他的旨意中,所包含的改革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基本上涵盖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和大事小情。
幼稚的光绪皇帝太过理想化,他竟然不知道“顽疾不能下猛药”的浅现道理。试问,已经是病入膏肓的大清国,被他这么一通胡乱折腾,无异于加速冲向死亡。
期间,除了大量的顽固派予以反对,就连一向拥护和支持光绪帝的恭亲王也上疏劝谏,提醒他谨慎对待变法,不可太过盲目和操切。据《戊戌变法记》记载:
变法当慎重, 不可轻信小人言。
在此背景下,慈禧开始为维新变法踩刹车,但也只是刹车而已,并没有要治罪光绪帝的意思。在遭遇阻力后,光绪帝竟贸然接纳了康有为“以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的主张,将养母慈禧太后划入了对立面,还决心采取决绝的手段。
3维新派暗中联络袁世凯,希望他出兵扣押慈禧太后。在袁世凯告密后,慈禧太后被迫出手还击,一举镇压了仅仅存续103天的戊戌变法。
八、辛丑条约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国情下,面对各国列强的入侵,民间自发出现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
对于这个新鲜的事物,慈禧一开始表现得非常紧张。随着义和团运动的日益明朗化,慈禧开始予以支持和引导,利用他们的爱国心去烧洋货和灭洋教。
很快,国外敌对势力开始纷纷出面向清廷施压,之后还悍然组建了“八国联军”侵华。面对清军的节节败退,慈禧太后只得任命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具体负责与国外势力的停战谈判。
1901年,在征得慈禧太后的首肯后,李鸿章同各国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成为中国近代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之一。就这样,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对此,很多人都痛骂慈禧卖国误国,笔者个人也是义愤填膺。不过,仔细想想,以当时满清的国力,不接受《辛丑条约》又能怎样?难道同时与八个国家死扛到底吗?真那样的话,中国的版图绝对不会是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很可能已经被各国列强肢解,就像奥匈帝国那样支离破碎。
九、毒杀光绪
作为自己的养子和外甥,慈禧太后毒杀光绪皇帝这件事,笔者个人认为似乎太过于冷酷了。
虽然说,光绪在戊戌变法中存在诸多失误,甚至还计划要发动兵谏威逼慈禧太后就范,既不忠又不孝。不过,慈禧之后长期将他软禁于瀛台也就罢了,何至于要下死手?
在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两人一前一后离世,仅仅相差了二十个小时。历史上一直存有疑问,年轻康健的光绪帝是否被慈禧太后毒杀?
建国后,为了解开光绪帝之死的真相,国家成立了由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和北京市法医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调查组,利用清西陵中光绪帝的头发和衣物作为样本,在科学检测后得出结论,光绪死于重金属中毒。
通常情况下,人类服用60毫克以上的砒霜就会中毒致命。而光绪在去世数十年后,经过长期的毒素分解和流失,他的衣物和头发中砒霜的浓度依然达到了200毫克以上。
据此得出结论,光绪帝不仅是死于砒霜,而且还是重剂量的砒霜。在当时,敢于毒杀光绪帝的幕后真凶,只能是慈禧太后。
十、结语
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政治人物,而且还是女性政治人物,慈禧太后固然有其太多的局限性。
但是,她维持着摇摇欲坠和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不倒,起码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对于稳固大清的稳定和疆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笔者认为慈禧的奢华无度和阴狠毒辣,尤其在对各国列强的侵略中一再妥协退让,终被后世所诟病。
欢迎您点击关注@文史不假,我们一起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