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史”到现在还没修完?: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中是不包括《清史稿》的,当然,也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个说法中就包含了《清史稿》了。自《史记》《汉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中是不包括《清史稿》的,当然,也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个说法中就包含了《清史稿》了。
自《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到《明史》都是完整的史书,而唯有“清史稿”以稿本为称呼,可以知道,实际是与二十四史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不太完善的项目。
清史稿修于民国年间,是以清末民初的大家赵尔巽为首,组织一大批有学问之人编纂而成的,当时赵尔巽任清史馆总裁,赵尔巽去世之后由柯劭忞接管。
可惜,一方面与之前的朝代设立一个国史馆,由总裁官统一指挥,共同整理编纂不同,民国时期的很多学者都是在家修的,组织较为散漫,且众人水平参差不齐;而另一方面,适逢民国初年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经费难以维持,所以清史的编纂历经了一波三折,最终只完成了清史稿的编纂。
清史没有修完,一直成为中国人的遗憾。加之上世纪60年代,台湾为于大陆争正统,组织学者编纂了《清史》,更加使得大陆修《清史》迫在眉睫。
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倡导下,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纂修清史的报告,由清史学界的大家戴逸先生出任首席专家,启动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继民国清史稿之后,编纂一部真正的断代史。
我们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应用于学术研究之中,已然改变了此前用手书写的局面,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因此,速度也应大范围的提升,那么,为什么“清史”编纂工作至今已经将近20年了,仍然没有面世?实际上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与以往朝代修断代史不同,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涵盖面众多,既包括主干工作,即清史的纂修,也包括对清史档案资料的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仅下面这套《清代诗文集汇编》,便需要一面墙的书架来摆放!
另外,伴随着清史的编纂,相关清史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因此,这并非一个单方面的工作,而是各种工作交叉进行,齐头并进,如此一来,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便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完成。
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清史的面世,因此也无法评价它的质量优劣。但在清史纂修过程中,集结了耕耘在清史领域的大家共同完成,且具备大量的档案资料支撑,而且保存下来的清史档案十分丰富,单纯梳理档案都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清史的纂修是个细活,为了保证清史编纂的质量,就不能太过于苛责速度。
当然,自白话文运动以来,我们今天的习惯用法肯定是以白话文为主,所以今天清史的出现,定然是与前面诸多朝代的风格不一样的,至于最终这部清史更容易为学界、世人所接受,还要等清史面世之后再进行衡量。
实际上,因众学者水平不一,所承担的各个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加之编纂过程中的不统一性,因此,清史编纂还是历经了很长时间。
编纂是其一,审订刊印同样是一个大工程,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送来的稿子,需要有一个审阅和修改的过程,这也是为保证清史纂修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
如今的清史编纂已经到达了审阅修改的程度,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一部全新的完整的清史将会面世,我们共同期待吧。
在史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后朝修前朝史。一来,当代人无法写完当代事;二来,要对整个朝代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总结和评价。整个事不能当代完成,也不能间隔太久,只能交给后朝来完成。
二十四史中,后朝修前朝史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由元朝的脱脱等人修著;《明史》编修于乾隆年间,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灭亡距今不远,有关它的史料由谁来修编完成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写文常常参阅的文献资料是《清史稿》。《清史稿》是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由赵尔巽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很多是清代遗老)。《清史稿》的素材来源清实录、清代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档案。编者们只是将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研究清史的救急文献,并没有成书。
就连赵尔巽自己都说:
然此急就之章,较诸元史之成,已多时日。所有疏略纰缪处,敬乞海内诸君子切实纠正,以匡不逮,用为后来修正之根据。盖此稿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清史稿》组织松散,很多人在家完成的,成于众手之手。如赵尔巽所言,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里面有很多纰漏之处。所以,它只能称之为稿,根本入不了正史之列。
值得一说的是,《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也是版本众多,甚至有的书商擅自更改原稿,做出取舍,造成了新的混乱。这就是让人颇为头疼的地方。所以,现在很多专家写了很多论文,就是订正《清史稿》的谬误。
现在我们所说的“清史”不是一本或几本著作,更接近学术性文化工程。这项工程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牵头,于2002年启动,2004年全面展开。这项工作虽然开展了十几年,至今仍未完结。
编纂清史本身就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粗略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所以,编纂清史可以说是我国亘古未有的修史伟大工程。编纂委员会拟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录,计划每卷约35万字,完成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清史编纂与研究仍是一个在推课题,需要更多人倾注更多的精力。这显然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
我讲几个国家清史修纂过程中的事情吧,来源是《百年清史纂修史》,作者刘海峰是厦大的博士,参与了国家清史的一些工作。
一、阎崇年事件:
在05-07年左右,国家清史项目让阎崇年主持太祖太宗朝人物修纂,结果当时阎崇年忙于百家讲坛等事情,交上去的稿子水平一般,而且有一些直接抄《清史稿》和《清史列传》。结果折腾半天,没办法,只好换项目负责人。这件事使得导致拨款部门给相关经费时由原来的直接全给变成了先给一半,另一半……以后再说…… (书中为了把这件事与08年阎崇年被打事件区分,把被打事件称为“无锡事件”)
二、为什么这书至今还没出:
除了个别像阎先生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学者是……太努力了。
1、余步云生年本来是未知的。有位先生,为了查余步云的生年,从国家档案查到地方志,最后终于查到了,是乾隆39年,但是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也就是为了一句“生于乾隆三十九年”而花了三个月时间。有意义吗?当然有,但是这样一来,太费时间,自然会拖。
2、内部争执,比如编写者和审查者观点不同,互不相让,时间也会拖。
3、字数太多,越写越多:
(1)议政王大臣有多少人?刚开始修的时候,觉得就十来个,结果越查越多,最后查到200多人,当然都得记,记的人多了,花的时间当然会多。
(2)恐怖的《艺文志》。《艺文志》是山东大学杜泽逊先生负责的,按规矩当然应该尽量记载完整,但是清代人写的书实在太多,最后单单书目目录就有几十万字(也可能是上百万字?书不在身边记不清了),这个……没办法啊,该修还得修啊。(评论中 @张鸿鸣 指出:“艺文志不多,受篇幅限制只收了两万多条。作为附属工程的《清人著述总目》有22万3千条。”)
(3)我把这本《修纂史》里的内容给别人看,有个朋友上过谢景芳先生的课,他谈到谢先生吐槽说,本来国家《清史》要求写白话文,但是内容一详尽就会超字数,为了不超字数只好压缩,结果白话文被压缩得像文言文……这个不断压缩字数的过程,当然也会花时间。
三,累死的学者
书里特别提到几位在修纂期间去世的学者,其中有的就是累死的。
比如天文学家席泽宗院士,为了修纂国家《清史》的天文部分,劳心劳力,最后突发脑血
1.清史编纂问题的由来实际上,说句不大好听的话,直到今天,清朝历史仍然没有一个足够权威的叙事体系。
2.清史编纂由于历史原因出现了多次中断
3.清史编纂工程量巨大
众所周知,目前研究中国历史,公认的参考书就是二十四史,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这些史书属于正史,其余出处的历史记载,往往会被认定为野史,不被主流学者采纳。
时间跨度从约公元前2550年写起,一直到公元1644年结束,采用司马迁的纪传体《史记》写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写到崇祯十七年结束。
既然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那么我们现在的历史书中,关于清朝的历史记载又是从哪来的呢?
这就比较复杂了,一方面来自于《清实录》,也就是《大清历朝实录》。是由历朝的史官,记载皇帝举止言行、奏折、上谕、各地经济、军事、政治等等内容的一系列记录。还有一些地方志,包括省级、县级、甚至于某寺庙,比如灵隐寺志等组成。再有就是一些文人写的书籍了,清代文人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修《艺文志》时,光书名就列了几十万字。
当然还有很多国外记录清朝的历史,毕竟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尤其晚清,不管是战争还是贸易,都会有部分史料记录到外国人的书籍中。
自古修史是一件大事,基本都是新朝给旧朝修,耗时良久,比如《明史》,从顺治帝开始,一直修到乾隆年间才结束,足见工作量之大。
目前大家采用的清史是《清史稿》,之所以用了“稿”这个字,就证明它仅仅是一部稿子,是一部并没有修完的史书。由于这部书大都是清朝遗民所著,所以书中有美化清朝,反对农民起义,弘扬清朝正统的思想在里面。
且本书太过零散,编写人员混杂,内容不统一,存在大量的错误,所以,《清史稿》并没有被认定为正史,仅仅是一个稿子。
那么,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什么正史还没有编写完成呢?
新朝给旧朝编史,这是规矩,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第三年就大手一挥,要给清朝编史,这部书就是前面提到的《清史稿》。
之所以这部史书没有纳入二十四史,从而成为第二十五史,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错误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之前的朝代编写史书,大都设立国史馆,设一个总管,配很多史官和记录员。由总管统一协调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史书的统一性,然而民国时候编史,是各位学者在家里编的。这样就造成了大量重复,以及零散,不统一的状况出现。且各位学者的学识水平又不统一,所有的稿件凑在一起,内容参差不齐,并不完整。
二是,由于清史稿并没有完成,且存在人为的美化清朝情况,后来的蒋同志也想修书,奈何国家不稳定,战乱不断,最终未能实现。
就这样,民国时候,编史的人拿着工资,却在说着旧朝的好,这样的史书自然无法成为正史,直到结束也没有编出正史。
那么民国至今也有七十多年了,为什么清史还是没有编写出来呢?
实际上这项工作,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预计是10年时间。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快20年了,还是没有面世,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首先,清朝的史料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除了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除了宫廷的,还有地方的,数不胜数。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还得判断真假,筛选内容,单举一个类别,比如《清代诗文集汇编》,一间屋子不一定摆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且是文言文,现在编史书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适。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再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白话文要写满满一大段,别说编清史了,就算是翻译明史,字数也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就导致,清史的编写,字数太多,而且是越写越多。导致清史编到一半后,又开始压缩字数,弄得白话不白话,文言不文言,这整体的统一无疑增加了大量时间。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观严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民国时期没有编写完成,跟遗老遗少还存在有关。有些事情需要盖棺才能定论,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历经百年才能编好的原因所在。
对待清史更是如此,一方面赶进度,另一方面又得保证质量,所以很多史料需要反复论证才能写入。毕竟史实来源太多了,筛选起来非常费时间,同时也导致编史进度一直拉长。
不管怎么说,所谓慢工出细活,毕竟历朝编史,都有刻意抹黑前朝的成分在里面。朱元璋编《元史》,大都通过参考《元实录》,不到一年就编出了这部《元史》。与其这样不够严谨且详细的编出一部史书大纲,不如像现在一样,认真考证,编出一部符合事实且严谨的清史。
据说,清史就快面世了,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说到清史,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清史稿》,但又好奇,为什么这部史书的名字与二十四史不一样呢?比如《宋史》、《明史》,而《清史稿》听上去却是一部没完成的“稿件”。
民国初年的时候,由北洋政府设立了清史馆进行“清史”的编修工作,用了14年时间才初步完成。由于当时的时局不稳定,于是主编赵尔巽决定以《清史稿》的名字进行刊发,并且还特别指出,《清史稿》属于史稿,并非成书。
另外,《清史稿》的原编纂者带有较深的个人思想,在编写的时候非常明显地站在了清朝那一边,比如清末那段时间发生的革命活动,在《清史稿》里记载非常少,有些甚至没有记载进去,让人读完都还不知道清政府是怎么被推翻的。
而且《清史稿》在完稿后并没有进行仔细的核对改正,导致错误很多,有些人名、地点都搞错,有些事件的时间也被弄错。于是,重修”清史“就非常有必要了。
2002年8月份,编纂清史的工作全面启动,这项大工程计划要耗时十年,但由于清朝需要整理的历史资料太多,而且很多内容都是用满文记载的,所以不仅要搜集内容,还要进行翻译核对,因此工作量非常巨大。
新修《清史》与以往的史书有个非常大的改变,那就是不再使用文言文,而是使用大家都能读懂的”白话文“。这样也就导致了《清史》的文字量很多,整部清史的主体工程字数就已经超过了3500万字,几乎接近二十四史字数的总和了。巨大的文字量也给编纂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史书的编纂并不是一次成型的,需要经过多次审核,最后才能定稿。
《清史》编纂从2002年至今,整个工程也在正常推进,去年新修《清史》进入稿件通读阶段,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广大的历史爱好者们见面了。
在历史上,国家修史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明朝朱元璋下令修元史,当时以《元实录》为参考,所以编纂速度非常快,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清朝顺治皇帝下令修明史,一直到乾隆四年才完成,整整用了九十四年时间!
清朝历史比较特殊,是一个从封建时代跨入现代的转折朝代,而且清朝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很频繁,在国外许多国家的历史档案馆里都存有大量的资料,这些历史资料也是用于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综上所述,《清史》的编修是一项大工程,我也非常期待这部”白话文“史书。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我国每个朝代都有修史官,负责修整历史,当然主流大局观方面是偏向当朝皇帝的,有些历史官会听皇帝的意思,抹黑或赞扬前朝。故此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多少都有些矛盾。当修完后,流入后世也是争议颇多。但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却是到了现代还没有修完自己的清史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诸朝史记文献,在名字上大体是取朝代的一个字后面加入一个史字,形成唐史、宋史、明史,可到了清朝的史书偏偏不这样叫,改称为清史稿。从稿字上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这只是一部没有完成的历史稿。
有人说大清王朝从建国到灭亡存在270多年,却从没有修完自己的历史,而清史稿充其量就是一部还未修定完结的国家史稿。故此大清亡后,民国建立,民国早期政府是由北洋军的官员说话,当时他们就特地建立了一所清史馆会,派遣历史人员负责编改整修大清的历史。前前后后总耗费14年,才宣称完成了初步修订。
随着后来各地军阀混战,外有日本帝国主要军入前,民国政府内忧外患,遂不再有时间精力去理清史馆会修稿这回事。为此时任馆会主编一职的赵尔巽,在经过商量也思考后,终自行决定把大清的这部史书稿,用清史稿的名字,对外正式发行。且还对国人声明,此乃一部关于清朝的清史稿,还没有成书。
可能是因为时代背景环境原因,还是民国政府的撒手不管,使得清史稿在修整时,多有加入不少原编纂者的观点与立场。从稿书中的内容,我们就能看出,整部史稿主要记载清朝前中期的发展与事件,对于清朝晚期的辛亥革命等大规模改变历史的事件,很少提及,有些甚至只字不提。
故此看完整整一部《清史稿》,读者只知道大清的过去与辉煌,很少知道真正的结局,似乎是有头无尾的存在。有的人看完,其实并不知道清朝政权是被谁推翻的,也不知道大清为何而亡。
另外,民国初期修的清史稿还存在不少地点、人名上的错误,可能是缺乏时间去校正修改错别字,以及派人去询问或实地考究,加至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百度,要查阅资料只能翻阅厚厚的书籍以及问人。故此,我们发现稿书中不少事件的发生事件和一些人的名字和地理位置都存在着明显错误,因此可以称为一部还没有正式修缮完毕的大清史。
因清史没有修完故此清史稿,当新中国成立后,前朝的历史我们也需要重视,时至2002年8月,我国正式发动修整清史稿的相关工作,这个项目约耗费10余年时间精力,随着科技的发达以及技术和人力的增强,清史稿已经得到了巨大的修正。
不过据说,在我国修撰清史稿过程中,同样遇到不少麻烦,首先第一点就是清史多以满文记载,需要懂满文的工作者才能胜任。对于考究方面也得去搜集和求证,所以工作很繁杂,量也很大。
如今修订过的《清史稿》,已不再采用文言文,改为白话版本,故此能让更多的人能轻松读懂。唯一确定就是字数量多了,总计文字数约达3500万字,比几十部长篇小说还长。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我们的修撰工作者。基于文字过多,想全印刷在一本书上会很厚很重,故此出版社共分别编印的十本全套。准确来讲,现代版的《清史稿》,从名字上还没有去掉稿字,所以称为一部还没有修完的清史。
史学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一个朝代灭亡一百年后才由下一个朝代为其修史。毕竟一百年的时间许多当初需要隐晦的事情也可以公布了,许多资料也都可以公开了。
清朝是1911年灭亡的,按理说应该是2011年左右修史。但现在政府对这件事很重视,实际在2000年后就开始立项了。现在也出来了不少成果,但真想要完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现在的《清史稿》是民国时期由北洋政府主持修订的,可说是清史的一个草稿。但是当时许多事情没有盖棺定论,许多人物的评价也存在着争议,所以不能称为正史。
中国有个习惯,后朝修前朝历史,二十四史中的每一部都耗时良久、耗资巨大,清史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修订清史还有一些其他二十四史没有的困难,所以耗时巨久,至今还没有真正修订完毕。
〈清史稿〉
一、改文言文为白话文
之前的二十四史全部都是文言文,这与当时的文化有关,古时的书都是用文言文书写,所以用文言文写书在平常不过了。
而当代弃文言文,使用白话文,让现在的文人写一部史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清史的修订是使用白话文,用白话文写一部史书,需要数百万个汉字,汉字数量是以前一部史书的十倍。所以,清史的修订要难一些。
二、时局动荡影响效率
清史最早是在民国开始修订的,而当时时局动荡,人心不定,人们自然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修史的工作当中去。
〈民国老照片〉
而且时局动荡,很多史料都无法有效快速的查询,所以要影响修史效率。
三、习惯了白话文的文人修史困难
现在的文人习惯了使用白话文,不光写文言文费力,读文言文也相对费力。
清朝的史料都是用文言文记载的,而且很多都是蒙文,所以现在文人首先要将清朝的文言文史料翻译成白话文,在进行编史,这也大大的影响了修史的效率。
〈文言文〉
清史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是新时代所修的史书,他与其他的二十四史注定了不同,清史稿由于年代的因素,早期有很多错误,如地名、人名等,因此于2002年进行重修,到目前也快修订完毕了,清史稿也会完成蜕变,由稿变成书,期待清史早日展现到我们的面前。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手指点个赞呦!
清史编修过程:
1、建国后,董必武曾向中央提出重修清史;
2、1959年,周恩来委托吴晗制定清史编纂方案,后被叫停;
3、1963年,毛泽东邀请范文澜等讨论清史编纂问题;
4、1965年,中央决定要去中宣部编修清史,中宣部成立由郭影秋、尹达、关山复、刘大年、佟冬、刘导生、戴逸等7人组成清史编纂委员会,并在中国人民大学筹备成立清史研究所,后被搁浅;
5、文革后,周恩来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发建议修清史的信,后被搁置;
6、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呼吁国家编修清史;
7、2002年8月,国务院作出清史编纂工程决定,12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戴逸为主任。
8、2012年,全书95%稿件到位;
9、2016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称清史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
2020年,清史依然难产。原因很可能如同海外历史学家余英时所认为的一样:
当代中国没有足够水准的清史专家,无法变出一部高水准的大型史书。
“一个清史博士生一天看3万字,也要看1000天,普通百姓谁能卒读?中国有历史以来花钱最多、宣传最厉害的修史工程,形成几千万字的巨著,如果以后既改不了,又读不了,怎么收场?”
清史目录
以下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稿2005年公布的清史编纂目录:
(第六稿 共92卷)
第一卷 满族兴起和清朝建立(1583-1643年)
共61年
第二卷 清朝入关、平定南中国(1644-1683年)
共40年
第三卷 康熙之治和雍正改革(1684-1735年)
共52年
第四卷 乾隆统一全中国(1736-1795年)
共60年
第五卷 清朝中衰(1796-1839年)
共44年
第六卷 外国武装侵略和国内农民战争(1840-1864年)
共25年
第七卷 清朝自强运动及其失败(1865-1895年)
共31年
第八卷 清末改革和清朝覆亡(1896-1912年)
共17年
第九卷 天文历法志
第十卷 地理志
第十一卷 生态环境志
第十二卷 人口志
第十三、十四卷 民族志
第十五卷 职官志
第十六卷 法律志
第十七卷 八旗志
第十八、十九卷 兵志
第二十卷 边政志
第二十一卷 澳门、香港志
第二十二、二十三卷 邦交志
第二十四卷 华侨志
第二十五卷 农业志
第二十六卷 手工业志
第二十七卷 商业志
第二十八卷 对外贸易志
第二十九卷 近代实业交通志(附驿递)
第三十卷 财政志
第三十一卷 漕运、盐政、钱法志(附金融)
第三十二卷 宗族志(附保甲)
第三十三、三十四卷 宗教志
第三十五卷 会党教门志
第三十六卷 礼俗志
第三十七卷 教育志
第三十八卷 灾赈志
第三十九卷 思想文化志
第四十卷 学术志
第四十一卷 西学志
第四十二卷 诗文、小说志
第四十三卷 戏曲、书画志
第四十四卷 科学技术志
第四十五卷 水利志
第四十六卷 建筑志(含宫殿、园林、民居等)
第四十七卷 医药卫生志
第四十八卷 入关前人物约80人
第四十九卷 顺治、康熙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卷 康熙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一卷 康熙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二卷 雍正、乾隆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三卷 乾隆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四卷 乾隆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五卷 嘉庆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六卷 嘉庆朝、道光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七卷 道光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八卷 咸丰朝人物约100人
第五十九卷 同治朝人物约100人
第六十卷 光绪朝人物约100人
第六十一卷 光绪朝人物约100人
第六十二卷 光绪、宣统朝人物约100人
第六十三卷 学术约250人
第六十四卷 文苑、艺术(包括书画家、演员)约250人
第六十五卷 忠烈、孝义、循吏约200人
第六十六卷 工商、科技约200人
第六十七卷 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约200人
第六十八卷 农民领袖、革命党人、妇女约250人
第六十九卷 遗民一(明清之际)、遗民二(清、民国之际)、外籍人士约250人
第七十、七十一卷 史事表
第七十二卷 清帝世系表 皇子表 皇女表
第七十三卷 诸臣封爵表 藩部封爵表 四大活佛表
第七十四卷 议政王大臣表 大学士表 军机大臣表
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表 清末内阁表
第七十五卷 部院大臣表
第七十六卷 总督表 巡抚表 将军都统驻防大臣表
第七十七卷 提督表 布政使表 按察使表 学政表
第七十八卷 中外约章表
第七十九卷 册封使表 驻外使节表 外国驻华使节表
第八十卷 历科进士表
第八十一卷 书院学校表 清季报刊表
第八十二卷 文祸表 教案表
图 录(共十卷)
第八十三卷 舆地(疆域、山川、京师、直省等)
第八十四卷 生产(耕织、井盐、瓷器、农事、棉花、制茶、
放牧、水利、治河、晚清工业)
第八十五卷 商贸 外贸
第八十六卷 典仪(与政治制度礼制相关的画图,如祭孔、祭农、祭天、藉田、大婚、巡幸、木兰秋狝、万寿等)
第八十七卷 军事(作战、布防、军器、操练等)
第八十八卷 民俗(行业、民族节令等)
第八十九卷 建筑(宫殿、园林、陵寝、城镇、王府、民居、名胜等)
第九十卷 艺术(书画碑刻、服饰器皿、工艺品、戏曲等)
第九十一卷 宗教
第九十二卷 肖像(画像、照片)
(以上共92卷,每卷约35万字,总计约3220万字。)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众所周知,因为我国历代王朝都遵循“后朝给前朝修史”的原则,所以清朝灭亡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也于1914年组织了一批文人成立清史馆并随即开展清史的编纂工作。这项巨大复杂的编纂工程由前清大臣,前四川总督,时任清史总编纂官赵尔巽具体负责。经过十四年的努力,由一百多位文人编纂而成的初稿完成,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清史稿》。
然而时至今日,《清史稿》依旧被大多数史学家排斥于正史之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赵尔巽为首的编纂人员几乎都是前清遗臣,他们在《清史稿》中过多的夸赞甚至吹捧清朝,将很多清朝统治者犯下的错误刻意淡化,而且《清史稿》也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曾经有台湾学者对其进行修正,发现有47000余处明显错误,另有不少疑似错误。也是基于这些现实,若轻易的将《清史稿》列入正史行列,必然会引来很多历史学者,历史爱好者的坚决反对。所以,有鉴于《清史稿》的尴尬处境,自新中国成立后,重修《清史》的日程便被提了上来,但由于很多原因,《清史》的重修工作迟迟无法展开。
直到200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清史》的编纂工作,由原清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具体负责,而参与《清史》编纂的专家学者前后达二三百人。
但是,正如赵尔巽编纂《清史稿》一样,《清史》的编纂工作依旧非常庞大而复杂,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已过去十八年,《清史》还是迟迟不能定稿出版发行,与我们大家见面。
那么,在《清史》的编纂工作当中究竟会遇到哪些难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如今是白话文盛行的年代,而在此之前,历代王朝的史官无不以文言文编修史书,其史书内容往往提炼的非常言简意赅,至于那些参与修史的文人亦无不是自小修习古文,晓通历史的佼佼者,所以这些人修史能更加的得心应手。至于当代学者,他们的历史文化水平虽然也高于常人,但他们自小接受的教育及环境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其文言文的功底也非常的浅薄,所以他们很难再用文言文去撰写《清史》并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准确的表述出来,而不能以文言文撰写《清史》的后果就是以白话文编纂而成的《清史》其字数之多将远超之前的二十四史中的任何一部。
目前《清史》预测的总字数在三千万字左右,而二十四史的总字数才约四千万字,这足可见编修《清史》的工作异常浩大。
清朝是满人建立的王朝,在他们入主中原之前,不管是日常生活交流还是官方正式文书均用满文。清朝入关后,满文依旧是朝廷的官方文字,只不过随着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才在官方书写中增加了汉文。所以,很多清朝早期的官方及民间典籍无不以满文书写,而这些典籍都是编修《清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辨识满文资料也是编纂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除此之外,清朝处在封建时代向近现代过渡的特殊时期,可以说清朝所遇到的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变局”,而在这场变局之中,清朝在不断的承受着外界所带来的影响,也在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一次又一次质的改变,因此相比于之前其他朝代,清朝不论是军事,科技,文化还是思想观念等都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所以,想要准确的将这些变化编入《清史》当中更需要时间去考究与印证。
况且清政府与世界其他各国接触的时间都要远超前朝,这也造成了如今很多国家地区都存有关于清朝的古籍或者相关资料的事实,而这些遗失海外的文物也都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所以远涉重洋到世界各国查找相关信息也是修史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虽然《清史》的编纂工作过程中遇到了这么多难题,但修史本就是一个充满艰辛困苦且备受煎熬的事情,二十四史中也不乏耗时十几年,几十年才修成的史书,因此,我们要对《清史》的编纂工作者有信心,相信不会再过太久,我们就会看到这部凝聚数百位历史学家,文史工作者之心血的史学巨著。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