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我国古代,将军们谁不想替皇帝平定宇内开疆扩土?

但是,他们又非常担心,万一哪一天,自己“功高震主”,其结局只有两种,一是被皇帝找个由头杀了,二是黄袍加身。

而历数古代的那些大将,选择后者并且成功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被皇帝钝刀子割了。

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这3个武将,是怎么活下来的?

1.王翦

王翦是秦朝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因为王翦灭燕、赵、楚三国,而他儿子王贲灭魏、齐两国,所以王翦顿时成为秦朝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然后很显然,他的功劳,足以让秦始皇寝食难安。

但是好在秦始皇这人不杀功臣,所以解甲归田的王翦得以安享晚年。

2.李靖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效力李唐后,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世更有人将他与杀神白起、战神韩信相提并论,足见李靖之牛逼。

但李靖喜欢写兵书,所以唐朝建立后,他马上归隐,还好遇到了不怎么杀功臣的李世民,后半生才安稳度过。

3.郭子仪

郭子仪凭借平定安史之乱,瞬间跻身到中唐的权力巅峰。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郭子仪不仅是功高震主这么简单了,他要是有不轨之心,唐朝估计早已改姓!

而他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最主要的还是当时唐朝式微,自顾不暇,只有留着他李家江山才能保得住!

4.姜子牙,传说飞升了哈哈

喜欢更多野文杂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我,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虽然身为人臣都希望能施展一腔抱负、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但一旦“功高震主”,下场大多都会变得十分凄惨。不过,还是有一些历史人物能在这种情况下功成身退,甚至“功成而身不退”得以善终。

首先来看功高震主仍能得以善终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① 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

② 才德兼备,性格沉稳,为人处世低调、谦恭,不居功自傲,不结党营私,不生异心。

③ 守本分,安于现状,甚至故意抹黑自己以降低君主的戒心。

④ 与君主关系甚好。

⑤ 遇到明君,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⑥ 个人能力实在超于常人,无法或缺,不可替代。

下面就来举例说说:

① 郭子仪

郭子仪实乃一典范。他立下过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勋,又收复长安计退吐蕃,位极人臣,但他并未居功自傲,更未因此而生谋逆的野心。曾国藩所说的“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中的“郭”,指的就是郭子仪。

此外,君主起疑心时他上书表忠心,战胜归来后又主动交还兵权。甚至在80岁高龄时,还亲手把自己的儿子绑着押到殿上向君主请罪,试问有着这样的谦卑与赤忱,君主怎会将他铲除?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郭子仪的个人能力实在太突出。唐代宗曾经对他不信任,但一换人就不行,所以还得将他请回。

这也就难怪史书这样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② 范蠡、张良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一雪会稽之耻,但后来便功成身退,还因善于经商而成为巨富,三散家财而避祸。另外,张良也是激流勇退的代表。

③ 萧何、王翦

萧何助刘邦一臂之力战胜了项羽,后来为了消除刘邦的猜疑,故意贪污受贿,让刘邦以为他安于现状。

王翦也是深知功高震主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在统军灭楚之前,故意向秦王嬴政求田宅来消除其戒心,之后便功成身退,

这二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故意抹黑自己以求得君主的安心。

④ 卫青

卫青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这层亲缘关系使得卫青与君主的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大将军本人行事坦荡,忠心不二,自然不会被汉武帝当作眼中钉。

⑤ 姚广孝

姚广孝是和尚出身,可能与此经历有关,此人对世事看得十分透彻,并且心思缜密,想人所想,清楚地知道君主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姚广孝主持修了《明太祖实录》,纂修了《永乐大典》,并且还辅佐太子监国,能力超群却为人低调,不结党营私。可谓是既会做事还会做人,这真是让君主很难找到理由与他过不去吧。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被君主铲除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君主考虑的是维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当他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自然会想方设法地消除隐患。但一些德才兼备、识时务的人臣,的确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逃过一劫、得以善终,历史的奇妙、有趣之处也正在于此吧。

3

“功高震主”从字面意思即“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词出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更深层次说,所谓功高,并非单纯指功劳业绩,本质上还是兵权,及对军队和政局的影响力。

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创业阶段”互相包容度非常强,“成功上市了”股权及决策权的争端也就来了。大多王朝是“狡兔死走狗烹”,即使开国君主能够制约这些功臣,一般第二代就不行了,所以只好下狠手。以两个平民起家的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最为代表。而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很温和的方式了。

功高震主避免杀身之祸的,的确有一些成功案例,但很少,每个人情形也不一样。也要取决于“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王翦与蒙恬功劳最大。老将军王翦选择了“自黑”。在后期带兵出征的阶段,不断向秦始皇索要良田大宅,以一个“贪财”字来表白“胸无大志”。

诸葛亮是典型的功高震主,从白帝城托孤到去世,他是事实上的蜀汉决策者。难得后主刘禅与他相安无事,死后也未被清算。诸葛亮的成功在于“形象与布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之下,蒋琬费祎姜维都是他的薪火传人。东晋的王导、谢安与之很像,背后是两个家族势力。这三位也有共同社会背景特征,就是天下不太平。

唐代李靖、徐懋功被称为战神,在处理与皇帝的关系的时候,都选择了“隐”,只管打仗,少问朝政,明哲保身。另一位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也是如此。当然也必须肯定唐太宗、唐高宗、唐代宗的胸襟。

相反的例子。明代张居正、清代多尔衮,都是功高震主的“摄政”,情势很相似,都是小皇帝,娘亲主事,一个是活太师张先生、一个是皇父摄政王,刚死极尽哀荣,很快被清算打倒。万历和顺治都是心胸狭窄放荡不羁的人,被压抑了很多年的爆发。

历史有规律可循,但也经常出意外。

4

曾国蕃曾经说过,历史上将领功绩超过君主,最后可以善终的人,只有郭子仪一个。所以,曾国蕃吸取了历史教训,韬光养晦,主动向满勤朝廷示弱。他的策略就是自削兵权,主动裁撤湘军兵勇,为的是向朝廷表态,我这个人可没有一点野心。天津教案发生后,曾国蕃名望大跌,被活活气死,不知道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不?曾国蕃死后,朝廷对他的评价还是很好的,给他一个"文正"的溢号。曾国蕃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一眼就看穿了朝廷与将领之间的矛盾,而不是骄傲自满。雍正时代,年大将军威震天下,权势恩宠不亚于曾国蕃,甚至尤有过之。那又怎么样呢?最后还不是身败名裂,三尺白绫送他去见了康熙爷?曾国蕃深刻的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千万不要把将权凌驾到皇权之上。古代皇帝最怕听见一句话,那就是"行伊霍之事",伊尹、霍光,虽然功劳盖世,毕竟也是臣子,他们废黜皇帝虽然打着匡扶社稷的旗号,但依然触犯了大忌。臣子废黜皇帝,岂不是大忌?我相信,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皇帝,如果有一个臣子理直气壮的对这个皇帝说,我要"行伊霍之事",这个皇帝必定要气的口吐三升献血。如果这个臣子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对皇帝说出这番话来,皇帝听了必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同样,一个将领再有功劳,他始终是一个臣子,功劳再大,那也是"赖圣上恩德",功劳都是皇帝的。假设你对皇帝有一丝一毫的不恭敬,那么你的末日就要到了。古代皇权至上,权利就是皇帝的命根子。你动摇了皇帝的命根子,不管你是不是多么有功劳的将领,都不会被皇帝容忍。

5

彻底的功高震主并且善终的人,这个概念其实无非几个人,姜子牙、范蠡、诸葛亮、郭子仪,这几个是终身最高为臣的。曹操、司马懿、刘裕、杨坚、赵匡胤等,他们自身或后代称帝的就不解释了。

姜子牙和范蠡可以归为我要钱要美女,远离政治核心类。天下初定时,没有威胁的员工对于老板来说才是好的员工。诸葛亮可以归为托孤重臣、不得不用类,因为先帝刘备的作死已经把蜀汉作的差不多了,后主刘禅明白靠诸葛稳定的重要性。当公司快倒闭时,老板只要不是智障基本不会主动撵人。郭子仪属于实权牵制类。李唐已经开始进入了节度使时代,本来彻底忠心唐王朝的地方势力就没几个,唐帝巴不得多笼络几个人,这种实权派的节度使真心不敢动啊!郭子仪与前三者不同点在于,真心属于终身大腿级别的人物,皇帝都亲自向公主承认自己抱大腿!

总结。企业上升期,踏实努力工作,让老板看你像猪狗一样傻、像牛马一样能干。企业高潮期,老老实实要点儿钱回家带孩子。企业低谷期,显现出你能够给老板带来的希望。企业衰退期,壮大自己实力等时机,准备自立门户吧!

6

历史上每逢国势衰微,国家动荡,总有修道之人以天下为已任,出世而运筹帷幄、纵横捭阖辅佐明君拨乱反正。国家平定,天下安宁,他们深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之理,急流勇退。历史上不乏其人。像姜子牙,范蠡,大隐隐于世,神龙见首不尾,不恋权位,选择归隐以保全自己免得杀身之祸。也有像张良、刘伯温,谋略出众机智脱身,也难免功高遭忌,望重见疑,最后只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历史上的功臣,恐怕唯有郭子仪能够功高震主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是郭令公为人谦卑谨慎,宽厚待人,明哲保身,忍辱负重。也仗皇帝开明,朝廷赖以为安,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多年。

历史上也有许多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之臣,面临朝廷猜忌之际,选择谋朝篡位。曹丕篡汉建立魏; 司马炎篡魏建立晋; 刘裕篡晋建立宋; 萧道成篡宋建立齐; 萧衍篡齐建立梁; 陈霸先篡梁建立陈; 北齐高洋篡东魏; 北周宇文觉篡西魏; 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 朱温篡唐建后梁。

7

有几个老师回答事成就跑路,例如张良例如范蠡,这些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属于帝王最待见的类型,但前提是这时候老大已经不需要你了,你走就走吧,但是有的时候老大还需要你,你又不能让老大怀疑,这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爱好金钱与美女,让老大觉得你就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你打仗不为别的,就为这些。

这方面最早的有王翦。

秦王嬴政讨伐楚国,第一次派人失败,第二次请老将王翦出征。

秦始皇可是倾尽全国兵力交给了这个老将军,只要王翦有二心,他的皇位可就没跑了。

王翦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当兵,见过武安侯白起功劳那么大,说让你死就让你死。

知道这些当老大的都什么德行。

为了保全自己,他怎么做得呢?

出兵没走多远,他自己一个人跑回来了,见到秦始皇说:“您看我都老了,这一去不知道是不是还能活着回来,希望您能给点田地。”

嬴政哈哈大笑:“陕西西边的一万良田就是你的了。”

王翦放心去了。

过了几天,王翦的儿子又回来了,给秦始皇说:“我爹还是觉得您的赏赐有点少了,要不您再给几套房子,五套就行。”

这就像个拆迁户给开发商要钱。

秦始皇这个开发商高兴的说:”给你们八套。”

王翦儿子赶回去告诉王翦,王翦笑了。

可是没多久,王翦又派了一个代表回来了。

又提了一个条件:“光给房子太小了,把周围的五十里土地都给了我们把。将来我老了,好在那里打打猎,开开趴体什么的。”

秦始皇有点看不起王翦了:“只要王将军有业绩,要什么给什么。”专门下诏,给你一百里的土地。

这哪里是个将军,这不就是个精明的商人吗,你这不是在要挟秦始皇吗?

有人就责怪王翦:“您做得太过了。”他儿子都看不下去了。

王翦说:“你们知道个屁,我带着这么多人,万一我打赢了楚国,直接自己在楚国称王怎么办?或者不在楚国称王,回头带兵把老大给干掉了。只要有小人进点谗言,老大就得弄我,我呢主动要这个,要那个,老大就会知道哦,这个老王没啥野心,就为了点好处呗。试想想,如果我有野心,还用跟他要吗?”

大家一听服了。

实际上还真的如此。

当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其中一个原因岳武穆一心迎回二圣,皇帝说咱歇歇吧,我给您大官做,什么少保,什么仪同三司,什么太尉都给了你做。

岳飞说不,我还要去打仗。

他还不贪财,不好色,有人送给他两个美女,他还给还了回去。

赵老大当然不放心了,那你要什么,看上我的位置了?

韩世忠就吸取了岳飞的教训,辞去所有职务,给皇帝要田地,在西湖边了却一生。

他有两首词写得好:

《临江山》:“冬看山林萧疏净,春来地润花浓。少年衰老与山同。世间争名利,富贵与贫穷。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南乡子》:“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为官。宝玉妻男宿业缠。年迈衷残。鬓发苍浪骨髓干。不道山林有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这一句写尽了天下英雄的心寒。

锦翼系问答签约作者

8

举例说明,唐朝名将郭子仪。史书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叛。”

郭子仪生于盛唐,长期在太平盛世期间担任将军,政绩平平。58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这才挥戈上阵,开始了传奇的戎马生涯。

先后在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将,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外族入侵,戎马倥偬20余年,为唐王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内部图谋不轨的藩镇势力、外部时常进犯的吐蕃、回纥部族对郭子仪奉若神明,一听说郭子仪率大军作战,全部望风而逃。前后跟随征战的六十余名部将,后来都位至将相。

晚年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进位为太尉,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位极人臣。

具体说几件事:

1、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并未改变藩镇割据、内轻外重的局面。但同样作为节度使的郭子仪始终忠于朝廷,从不以此为资本要挟,有诏即赴命,绝无半点犹豫。

2、朝廷内宦官专权,郭子仪为了避免麻烦经常拒绝朝廷的高官厚禄。唐代宗曾经封他为尚书令,但是这个职位只有太宗李世民即位前当过,太宗朝后就经常空缺。因此,郭子仪以有违朝廷法度,坚辞不受。

3、郭子仪也在朝中引起小人记恨,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郭子仪父亲陵墓被盗,在当时社会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事情。有人怀疑是鱼朝恩指使人干的,然而却找不到证据。朝廷上下担心时任奉天节度使的郭子仪会发动政变。然而郭子仪却以自己带兵不严招致老天报应为由向唐代宗说明,盗墓的事不了了之,朝廷内外紧张的气氛才算消除。从此之后,尽管鱼朝恩、程元振对郭子仪屡进谗言、横加诽谤却因为郭子仪本人心怀坦荡、居功不傲,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4、郭子仪是国家功臣,权倾朝野,却不徇私情、不讲情面。代宗皇帝驾崩后下葬,按照惯例严禁杀生,郭子仪的一个亲戚却偷偷杀了一只羊,被左金吾将军裴胥发现并上报朝廷。郭子仪知道后立即严办了亲戚,并向裴胥表示感谢。

正是这样一个人,因此可以常保功名、长寿而终。

9

我喜欢学习和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并与同学和朋友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韩信死前发出的感慨。功高震主却又能功成身退,同时期的张良当在排首位。

张良:韩信 你根本不懂刘邦。

张良的人生经历堪称完美,出生于韩国贵族,长大后国破家亡,中年辅佐帝业,晚年功成名就、退隐自在。纵观其一生,就像一首完整的交响乐,初始热闹,随后低谷,后期高潮,结尾平静,尝遍酸甜苦辣。

充分融合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在世哲学,大部分人生厚积薄发佐建汉室,余生不问世事逍遥归隐,并且死后遗芳千古,后代又人才辈出。

他淡泊名利,不恋栈权位。且信奉黄老身体又弱。所以他后面根本没有混迹朝堂搞仕途,而是退隐江湖。

退出朝堂和太子吕后向他求助他出主意帮忙一点不冲突。张良推辞官位退隐山林吕后还劝他别太不食人间烟火不要自苦。

所谓封赏雍齿的时候张良还没退隐罢了,但这时候已经在推辞一些封赏开始慢慢退了。等到刘邦真的入关定都大事既定了,他立马就直接闭门不出一年多。

不管是养病还是修仙,这已经是主动做出退出的样子了。后面给吕后出主意还是吕后害怕了找了吕泽威胁留侯出主意的,不管他是否原本有意,至少见于史书的是吕后方主动求助的他,他本人原本并没有在掺和这些。

再到刘邦出去打仗,张良任少傅,也是勉强在养病时教导太子,并不是怎么掺和朝政的角色。到了前195直接托病什么事都不管了。刘邦死那段时期前后张良就直接欲从赤松游了,然后就一直到死。不管是自己想修道还是病的起不来,也不管有没有真的住到林子里,他退隐已经算是不争的事实了。

张良是明智的,帮刘邦拿下天下后退隐江湖,唉,可惜了韩信,没看透刘邦。

韩信,先是攻齐坑郦食其,而且给汉军带来了十分不好的名声,又要假齐王,固陵之战韩信和彭越想坐山观虎斗,看刘邦项羽对打坐收渔利,这几点足够刘邦后来杀他了。

张良帮了刘邦什么

张良助刘邦从项梁那借来了兵马,夺回了丰乡。

同样是他提议领兵西进,献计破了武关。

进咸阳后,一番话把刘邦说的回心转意,返回了大营。项羽来时又是因为他,刘邦通过项伯避免了与项羽开战,在鸿门宴死里逃生。

献计烧栈道,在项羽处写了一封信把项羽吸引往了齐国,平定齐国的叛乱,给了刘邦东出汉中的机会。

策反了英布。他总是在刘邦危难之际给予莫大的帮助。使得刘邦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10

自古功高震主的人大都没有好下场,没有善终,但还是有一些能人能在立下大功后仍能全身而退,他们又是怎么办到的呢?

1.比较幸运,他们功虽高却震不了主,老大比他们还厉害,而且性格比较自信宽厚,不多疑。

像汉关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跟着他们,只要自己不作死搞什么谋反什么的,基本就能得到善终,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吴汉、贾复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尉迟恭等大都能安享晚年。

2.先下手为强,干掉boos,自己当老大。

这种造反的事,风险比较大,成功率较低。成功就是人生赢家,失败就是抄家问斩,遗臭万年。比较成功的是曹操,司马懿,杨坚,赵匡胤,都成为了开国太祖。



3.不造反,但一直牢牢抓住权力到死。

这样皇帝也奈何不了他们,但这样只要自己一死就可能遭到清算,连累家人。

比较出名的是霍光,身前权倾朝野,甚至废立皇帝,但死后霍家就被皇帝清算,家破人亡。张居正死后下场也不好,被人挖出鞭尸,不得安息。能够在死后依然善终的就诸葛亮。

4.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飘然隐退。

商圣范蠡帮助勾践成功后急流勇退,安心经商得以善终。孙武,张良,王翦都安然退隐。能在人生顶峰时,看破名利,抽身而退,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一种大勇气,这样的人古今少有。

刘伯温也曾辞官归隐,但最终还是被胡惟庸攻讦,最终忧愤病死,真是可惜了。

5.功高震主后自污名节,向皇帝表示自己没有造反的想法和能力,减去皇帝的疑心。

汉初萧何靠贱价强卖田宅,自污名节,才减去刘邦疑心,得以善终。

宋代名将石守信在杯酒释兵权后醉生梦死,敛财并压迫工人,自污自己以进行自保。

这种自保把自己的生死交给皇帝,一但皇帝仍然不放心,自污很可能变成杀头的罪名。

6.功高震主其能屹立不倒,在皇帝疑心下,靠自己的智慧和魅力成功一一化解。

这需要很大的察觉能力和超强的应变能力,要情商与智商都超高的人才能成功。

这其中的典范就数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高盖主,却能历经七朝而不倒,不但得到善终,还福及子孙,靠的是自己忠义仁厚的人格魅力,和在被怀疑后冷静智慧的处理手段。

古今能功高震主者少,功高震主还能全身而退更少,这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运气。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