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在被魏国覆灭后,魏国将卫国君主降格为君,从此退出诸侯国序列,卫君成为魏国的附庸。但卫国直到秦始皇诛灭六国后都未灭国,直至秦二世一言废卫君角为庶民,卫国才正式结束,那么为什么秦国一直保留卫国没有诛灭呢?
附庸卫国
公元前242年,各个诸侯国惧怕秦军的一再扩张,为了遏制秦国扩张的势头,战国最后一次的合纵达成了,由楚国春申君带领,赵国庞暖为帅的楚、赵、魏、韩、燕连同当时已经是魏国附庸的卫发兵攻打秦国,这次攻击,庞暖带兵打下了秦国曾经占领的寿陵。继续前进时,庞暖分析战况,为了避免在函谷关前的空耗,联军渡黄河绕道至函谷关后,与吕不韦带领的秦军迎面相撞。这次战斗,吕不韦分析透彻,先击败楚军,从而使得联军分崩离析,这次来之不易的合纵攻秦最终失败。但这次并不成功的合纵攻秦却对卫国产生一定影响。
秦国打败联军后,蒙骜于公元前241年攻击魏国,占领了魏国二十多座城池,卫国作为魏国附庸也被秦国占领了濮阳。秦国设立东郡,废了卫国的卫元君,扶立卫君角,卫君角被迫迁到野王县,卫国也就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野王县祭祀先祖了,卫国从魏国附庸变为秦国附庸。
吕不韦的故国情怀
吕不韦出身卫国,在经过一场天大的豪赌后,吕不韦成功扶立异人成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三年后去世,吕不韦又成为秦始皇的仲父,因为秦始皇年幼即位,吕不韦执掌大权。直至秦始皇21岁行冠礼之前,吕不韦都可以说是秦国的执牛耳者。
在秦国攻灭卫国的过程中,吕不韦对于故国应该说是有着一丝情感的。把卫国作为秦国附庸,废了与秦国为敌的卫元君,立卫君角并迁到野王县确保祭祀不断,这和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分晋国,留给晋公少量土地以祭祀先祖;田氏代齐后田和留给姜氏齐康公一座城池用以祭祀的作风有些类似,可以看出吕不韦还是认卫国为故国的,为故国保留祭祀之地也是一点心意吧。
提防嫪毐
秦国没有彻底灭亡卫国,还有身为相国的吕不韦为确保自身地位稳固,提防政敌嫪毐的顾虑。
吕不韦和赵太后通奸,在秦始皇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吕不韦因为怕败露,将能够阳具转车轮的嫪毐引荐给赵太后,赵太后果然上钩,不再搭理吕不韦专宠嫪毐。嫪毐仗着赵太后的宠幸渐渐坐大,势力大的时候,光前来求官而成为他座下门客的就有一千多人,而嫪毐被处死后,朝中大臣牵连被处死的官僚也有二十人,被罚夺爵前往蜀地罚服役的就有四千多人。这么一大股势力偏偏和吕不韦对着干,吕不韦当然要提防。
嫪毐于公元前239年封长信侯,公元前238年发动叛乱,最终作乱失败被杀。而嫪毐和赵太后在此之前已经生了两个孩子,这说明起码在三年前(公元前241年即攻卫国当年)嫪毐和赵太后就已经十分亲近,此时的嫪毐就已经对吕不韦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在最后一次的合纵攻秦中,吕不韦亲自带兵出征,虽然秦国胜利了,但如果一年不到的时间秦国就灭亡卫国,诸侯紧绷的神经必定会被刺激到以致再次合纵攻秦,而吕不韦也说不定会再次出征应对诸侯国攻秦,一旦吕不韦离开秦国的政治中心,嫪毐必定会作乱,吕不韦自身也难保。不灭亡卫国,给卫君角一城以祭祀先祖,使卫成为秦国的附庸,不过分刺激列国,也就能够避免产生诸侯国再次合纵攻秦的诱因了。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废卫君角
秦始皇即位后,秦国内政变得稳定,没有了内部斗争,秦国这架战争机器再次开动,开始了真正的灭国大战。但从秦始皇掌政开始,一直到秦始皇去世,没有了和吕不韦一样顾虑的秦始皇也没有灭亡卫国,这其中也有一定的考量
一是卫君角仅仅有一城之地,况且已是秦国附庸,无碍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局;
二是树立卫君角这一范例,能够给各诸侯国的君主一个心理暗示,即秦国不一定要全部灭亡诸侯国宗室,只要投降诸侯国能够拥有少量地盘祭祀先祖,这个心理暗示在后来的魏王请降和降服越地君主的过程中不能说没有起到作用。
三可能就是秦始皇对吕不韦那仅有的一点情感在起作用了,毕竟吕不韦曾经的罪已经够死八回了,而秦始皇只是免去吕不韦相位,赶回河南的封地,吕不韦最终饮鸠自尽。
执掌秦国的吕不韦既有故国情感影响,也有迫于当时秦国政治情形的影响,选择留下卫君角,而秦始皇则是考虑卫君角的存在对秦国统一天下没有妨碍反而会有帮助才没有彻底灭亡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