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句话就是说粮草在军队中的重要性。现代军队,很多士兵吃的东西都是罐头和压缩饼干。罐头花样丰富,有各式各样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能为士兵提供营养。压缩饼干能为士兵提供最基础的体力。但是,在古代没有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工业,士兵也很难吃到营养均衡搭配和精心钻研的食物,在行军打仗都到底吃什么东西呢?我们做一一分解。

国家的粮食准备

古代政府也认识到,战争一直都是关乎到民族生死存亡和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因此,政府都会在战争之前做好各种充分准备,除了整衣备甲和士兵宣誓动员之外,那就是准备粮食。粮食的准备除了动用国家库存之外,也会向全国征收粮食,做好屯粮的工作。万一持久战打起来了,战争的前线需要大量军粮不给,后方补给不上造成的兵败或者兵变后果不是一般统治者能忍受的。

因此,曹操就发明了屯田制,强迫士兵去耕种田地。士兵在战斗时候为兵,平时为农民,这样起到自给自足的作用,能避免了粮食长途的运输补给。对于一些戍边军队,也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粗粮等农作物为行军的基本粮食

古代人也认识到粮食属于后勤物资保障的范畴内,也是决定军队是否能打胜仗的关键所在。所以古话就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包括人吃的“粮”与牲口(马骡)所吃的“草”。古代的军粮主要是水稻、糜子、大豆、小麦等谷物,主要就是填报肚子,没有太多的讲究。所以,古代行军打仗,讲究就是能够填报肚子。

  • 唐宋之前小米

一般来说,在古代行军打仗中,最常吃的就是小米。由于小米比较容易储存,能够保存九年之久,大米却只能保存五年,所以小米是非常适合当“军粮”。在古代,小米也叫作“粟”,简称为“谷”。当谷去掉壳之后,就称为小米。

古人考虑小米为基本粮食,主要是其他农作物产量也是低得吓人。如唐宋之前,古代小麦产量非常低,大米产量更是低。在加上当时中国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所以,士兵行军都一直都是以小米为主要军粮,从上古时代一直维持到唐朝。

古人也想着伙食丰富,在行军中也喜欢用小米煮粥。就是在小米粥里加入豆类、野菜、肉类熬成一碗肉粥。当时的粥非常稠,所以也就做“厚”。可以说,在古代菜粥或者肉粥,都是很高端的军粮。肉类和蔬菜都是属于军官的专属,普通士兵是没办法享受的。

如战国时候的秦军,爵位等级高低标准也直接绝对伙食标准的差异。三级爵位的下级军官,伙食是酱半升、精米一斗、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军官,吃的东西也只能是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也只能靠填报肚子为生。古代士兵除了小米粥之外,下饭东西都是盐、咸菜和酱,一般都还是定量供给。

至于面条,两汉时候虽然发明出来了,却也只是偶尔改善一下士兵的伙食,都还是小米稠粥为主。虽然诸葛亮发明和创造了馒头,蜀国士兵也能吃上馒头。但是由于前面所说的,小麦产量有限,都还是粥为主。在某些时候,当没遭到急行军或者战事正酣,米饭团就成了最快捷的战地快餐。

  • 唐宋之后,小麦和大米

唐朝之后,尤其是两宋期间,汉族的聚集地朝着南方发展,麦子和稻谷产量增加,军粮逐渐也变为麦米。各种面饭制作成的大饼、锅盔、烧饼等,都是行军士兵的主要食物。宋朝打仗的时候,士兵们背着各种的酱、盐块和杂饼等粮食行军。在明朝时候,烧饼为军粮得到了普及的推广。明军通常把烧饼以炭火来烤炙,中间戳个小孔,然后用绳子把烧饼串起来,以便士兵们行军携带,这就是明朝士兵的压缩饼干。

明朝军队一个比较常见的食物烹饪方法,就是把大米蒸熟之后晾干吃,吃的时候用热水去泡饭就可以直接食用,这就是明朝的方便面。明军野战时候的主要副食就是把豆豉与捣碎的咸盐掺和,制作为饼干模样之后晒干。食用的时候剥一块与枣核大小的和饭配着食用,用来代替酱菜。

由于蔬菜保质期短,士兵行军时候几乎吃不上蔬菜。需要蔬菜偶尔也只能在行军路上购买。在战场附近,一般士兵都设立一些粮仓屯着粮食,高级将士也能吃上火锅,吃吃肉喝喝酒,普通士兵只能闻着味道解馋。

可以看到,古代行军士兵由于主要都是吃粗粮。在行军时候,士兵都会携带一个长条布口袋,里面装有米、麦、烧饼等干粮。然后开伙时候每人抓一把出来,煮一大锅大家一起吃,开不了火就生嚼。由于古代士兵平日也需要补充盐分。所以在行军之前,就把棉布用盐和醋反复浸泡之后晒开,在行军造反时候就用布把米饭包裹住,制作为饭团。饿的时候剪下来一块和军粮一起吃,这样能吃到富含有盐味的米饭。

偶尔也能吃肉,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在古代,肉食都是普通士兵的奢侈品。但是,军队一直都没有肉吃,是没有任何打赢胜仗的力气。人肉也就成为军人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在三国时代、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都会吃军中老弱病残或者战败的俘虏为人肉吃。如三国时候,袁绍军队围困东武阳,守将臧洪先杀守城部队,先杀掉全城马匹给守城部队食用,之后马匹和老鼠都吃光了,他也杀掉自己的爱妾给将士们吃。

需要提及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军粮就是肉干。游牧民族把牛羊宰杀之后,经过风干加工,变为十几斤、二十斤的肉干,能够携带出征,吃上几个月。或者把所有牛肉干放塞进一个牛膀胱里面,这样牛膀胱就成了一个食物包。士兵带着牛肉干或者一个食物包可以出征了。由于牛肉干富含的蛋白质是普通肉的几倍,一小块可以维持一个人一天食物需要。士兵在晚上宿营的时候,割下一小块肉干来煮汤,再配上茶水和奶类食品,营养丰富也全面。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起兵不需要后勤部队运输粮食,也不需要小米豆酱等副食也能有营养补充原因所在。由于游牧民族食用富含营养和有热量的食品,战斗力才会强大,能屡次强有力进攻中原。

随军小贩的粮食供给

在古代,也有随军小贩解决军队粮食供给问题。这些小贩赶着大车,随着军队的走向流动。如法国《悲惨世界》里随军小贩德纳第,商贩们与军队做交易,售卖都是士兵需要的蔬菜、瓜果、牛羊肉禽等生活物资。

之外,古代行军时候沿途驻扎的百姓,也能为军队提供必要的物质供给、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不少老百姓出于生计需要,向英国军队售卖生活必需物品,被朝廷官员痛骂为“汉奸”,当时与侵略者做生意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这一种还是比较少见。很多军队都还是需要劫掠、抢夺重要的粮食来补给,这也造成军中饮食一直缺乏保障。尤其是打持久战、战事焦灼和战争不利的时候,更容易造成军队粮食供应不上,士兵们被饿死。当军粮供给不足时候,只能有组织抢劫敌人,甚至抢劫老百姓,或者是人吃人,这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存在的。这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所谓“一将功成白骨枯”!

本文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请点“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古代都是吃小米。

小米这种东西,产量很低,但种植范围很广。

它对土壤要求不高,更重要是对降水要求不高,所以全国都可以种植。

而且小米还有个特点,就是易于长期保存,比大米和小麦保存时间长很多。

一些小米存放几十年,味道已经变得很难吃,但仍然可以填饱肚子。

所以,小米是中国古代标准军粮。


从古至今,直到宋代才有变化,其他时间军粮一律是小米。

小米制作也很简单,放入锅内煮熟即可,不需要蒸煮那么费事。

如果粮食较少,还可以做成小米粥,每人分一勺。

当年王垕就是被忽悠用小勺子打饭,最后被曹操杀了以掩盖军粮不足。

王垕小勺子舀的,就是小米粥。


连小米粥都用小勺子了,官兵大吵大闹是寻常事,这还让人活吗?

隋唐以后,宋代开始粮食多样性。这主要是北方大量种植小麦,南方大量种植大米,数量都非常多。小麦和大米的产量非常高,尤其是大米,南方一些地方可以种三季稻,远非小米可以相比的。

其实,早在北宋时期,由于南方成为主要粮食基地,北方的宋军也开始吃大米。

到了明清,由于中国很大,粮食丰富,小米开始逐步淘汰,基本也就是北方军粮是小麦,南方军粮是大米了。


当然,遇到荒年,小米仍然是主要军粮。

其实,直到解放战争,解放军仍然是大量吃小米作战的。

3

火腿最开始也是军粮的一种,古代冷兵器作战,并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徒步行军,体能消耗很大,不吃肉增加蛋白质人的体能会迅速下降,刀都拿不动了还咋去肉搏…所以,古代军粮当中虽然肉比较少,但也是要的,问题是古代没有冷藏设备,肉放几天就腐败了,为了让肉存放时间多一些就只能腌制…东西方军队都用这种方式,欧洲风帆大航海时代,船上供应的食物就有很多咸肉,并且“英国海军咸肉罐头”到了21世纪仍旧在皇家海军的配给表上。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是我国古代军事家总结出来的军事唯物主义思想,也就是说: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一次仗打下来人吃马喂消耗非常的大,再加上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所以在战争之前要经过大量周密的研究和计算,这个仗有没有打的必要(打仗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有必要打仗那么就要有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后勤部门要到国家储备粮库去拉粮食,同时也要向地方征粮和民工,以便在战争进行时保障后勤供应。

清早期的运粮车,完全是由木头制成,用骡子牵引,根据测量一个这样的平板车能运300~400斤粮食(16两制),如果有几万军士参加的打仗,得要多少这样运粮车来回运输?所以,我国古代兵法云:“…速战速决,善治善用也”!因为消耗太大了,搞成了僵持战谁都消耗不起,《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借王垕人头一用,就是因为粮食接济不上了。

图片上是古代的行军锅,我们听评书或者影视古装剧的时候都听过“埋锅造饭”这个词,古代在野战条件下,部队行军到一定的路程,先要有“轻骑兵部队”(探马,先锋部队)对将要安营扎寨地形地貌进行探查,看看可宿营的地方够不够大、周围有没有水源(非常重要!马谡就是在山上安营,而忽视了水源…最后就《失空斩》了)、观察和防御敌方夜间突袭可能的路径…符合安营扎寨的条件之后,大部队抵达开始搭帐篷、挖坑…等布防工作,同时后勤军士开始发放粮食并且搭造灶坑开始做饭。

这个是

菜锅,上面那个带盖的饭锅。

古代军队野营饭菜也是分开制做的,我国有“北麦南稻”的种植分界,意思是说: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水稻为主,但我国古代小麦和水稻产量并不高(在1990年之前都是精粮),当时的主食以粟米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米,粟是我国的“五谷”之一,田间管理相当容易,多于水肥也不那么苛刻,并且产量要比当时的稻和麦略高一些,所以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基本口粮作物,甚至官吏的俸禄也是用×石小米计算的…所以,古代军队吃饭大多数以小米干饭为主食。

那么有看官会问,为啥没有苞米和苞米面?玉米这种高产作物是明朝中叶才进入到我国的,之所以称作“玉米”是因为它最初是给皇上吃的珍贵食物,老百姓哪有资格享用?并且玉米和土豆这俩粮食作物到了清.康熙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所以,我国古代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就是因为赋税太多了,再加上粮食产量低,饥民没活路肯定要造反的。

只有小米干饭,没菜也吃不下去呀?在菜肴方面除较少的咸肉之外,就是干菜和酱,有时候立功受奖了甚至会有点“水果干”这样的珍贵食物,酸酸甜甜的果干任何人都爱吃。

酱这种食物在我国可有年头了,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组织大型战役的军粮当中就有它,当然那个时候的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好吃和品种丰富,就是把各种豆子煮熟之后洒盐搅拌,然后密封发酵,除了咸酱之外,可能还会有鱼肉酱或者果酱,当中后面这几种数量极少,主要就是豆酱,但根据考证古代的酱不是很咸,因为古代盐也是珍贵之物。

除安营扎寨之后有热饭热菜之外,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做饭那只能是吃干粮,也就是我们现在都知道的锅盔或者馕,这类面食里面要略加点盐,并且要求水分非常的少,这样才能较长时间的保存,这也算是古代的压缩饼干,休息的时候掰一块下来就着水吃下去,也能扛饿…在古代通常来说,农耕文明的军队都已谷物类粮食为主要军粮,当然这也根据国家穷富的程度,要是在“盛世”阶段,军队的副食就会好一些,还会杀马解决肉食缺乏的问题…穷没办法吃饱都困难,只能是纵兵枪粮。

肉松有的说是蒙古人发明的,也有说是

某朝廷大官家里的厨子发明的,但经过考证还是以蒙古人发明的为主,游牧民族出去打仗以骑兵为主,后勤保障要比农耕文明简单一些,他们的饮食习惯以肉奶为主,但打仗的时候也不能谁便的屠宰牛羊,主要是没时间烹煮,这就要求战前晒肉干,做奶豆腐(奶酪)…现在网上也有这类食物售卖,这些蒙古族特有的休闲食品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军粮。

由于食物品种比较简单,游牧民族对于后勤保障的依赖要简单了很多,后勤运输工具就是驼队或者牛队,这些动物与部队一同行军,饿了吃草,还可以为部队提供奶源(里面有维生素),游牧民族打仗的时候别看没菜吃,但是没出现大规模的“败血症”流行,主要就是喝牛奶、马奶、骆驼奶,草被这些食草动物吃了之后就转化出维生素,人喝了就可以补充维生素了。

总之,古代军队在野战条件下的饮食状况是根据不同文明划分的,中原王朝当然是以谷物类食品为主,辅以肉类、干菜、酱;游牧民族以肉奶为主,但基本都是食品单一,品种缺乏。

4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后勤物资的补给是否充足,直接决定着一场战争的最终结果,现代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军用罐头,自热食品能在战场上为战士们补充能量,那么在古代没有罐头,压缩食品的情况下,士兵们的军粮是些什么呢?

不久前看《海棠依旧》,其中有一个场景是为志愿军战士们做炒面,当时新中国的条件也不太好,虽然也可以生产罐头,但是却无法充足的补给到前线,所以当时给志愿军战士们提供的炒面,也是历史上最常见的一种军粮,好处是干燥,便于携带,食用方便,加点水便可以直接食用。

炒面这种制作军粮的方法,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将面粉,也可以是其他含有大量淀粉的作物,用铁锅不断翻炒,主要是为了去除水分便于携带,在里面会添加酥油,糖或盐,炒干后碾细成粉末,需要食用时加一点热水调成糊状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水稻是我们今天的主食,但在古代,主食一度是以粟米为主,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米,之后是麦子,古代会将这两种作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通过蒸煮做成饼,烤干后随身携带,另外一种做法就是将这些作物研磨成粉,烤成囊或烧饼随身携带,我们可以注意到,不论是哪一种做法,对这些食物的要求都是干燥,便携,这样才能满足行军作战的需求。

现代对军粮的要求,除了便携,可以长期保存外,还需要对战士们提供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热量,在古代当然也不能就只食用单一的干粮。除了最常见的干粮外,中国古代也时常受到游牧民族的入侵,他们的口粮中就常有各种风干的肉类制品,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效仿,所以在后来的军粮中,肉干也是常备军粮之一,主要以牛肉,马肉为主。

在干粮,肉类都能供应外,还差一种营养物质,那就是维生素,这就需要通过蔬菜,水果来补充了,在行军打仗时,要么从后方往前线运输,要么就只能靠驻地自产,在大唐时期,节度使们就开始在镇守的地区屯田,这样一来既能减少中央财政压力,平时也能自给自足,供应军队问题并不大。

所以在没有罐头,压缩食品的古代,部队行军打仗主要还是以各类干粮,炒面为主,条件好一些的还有风干的肉类食品,蔬菜水果等。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

小米小米,大家都只认个小米吗?哈哈。说实话,我刚进到这个问答里面,还以为大家在给雷布斯打call呢。好像除了小米,古代打仗什么都吃不上是吧?

古代是没有罐头压缩食品这种高端军粮,跟解放军现在的伙食肯定没法比,当时吃饭只能图个肚饱,想吃好的基本没可能。但说真的,如果战事顺利,当官的吃的东西也是不少的。

总的来说,古代军粮主要有这么三个特征:

  1. 耐饥扛饿,易储存,不容易腐烂变质。
  2. 主粮为主,但士兵和当官的待遇天差地别。
  3. 奉行走哪吃哪,以战养战,就地搜刮军粮

所以虽然隋代以前,行军打仗时以小米和未发酵面饼为主。但其实深挖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中国和西方的主要军粮。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中原地区以小米为主,而函谷关以西的秦国,则小麦和小米样样丰盛。到了南方,楚国以糯稻为主,而江南地区的吴越,则以籼稻为主。

在那个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小米和小麦的亩产量自然大大的高过糯米和稻米。所以单就这一点,南方就没有统一北方的可能了。古往今来打仗拼的都是后勤,小米小麦能吃饱还不容易饿,打起仗来自然是乌压压的猛冲。

这种情况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尤为明显。秦国发明了小麦粉锅盔。这种硬面饼子,甚至可以挡住弓箭。所以很多士兵都把它挂在外面当盔甲用。

也正因为锅盔的普及,秦军(赵国后面主要也是硬面饼子做军粮)可以两天两夜不用埋锅造饭,行军神速,还能出其不意的打你埋伏。但是六国就不行了,走了半天就要停下来煮点小米干饭吃。这一冒烟儿,不就自我暴露了吗?

所以秦兵打仗的时候会锅盔和小米各带一半。应急就是锅盔,如果真的可以埋锅造饭了,那么就熬小米粥吧。当时规定就早饭半斗小米,晚饭1/3斗小米,这饭量也是够大的。

隋代,南北方的生产力差距已经变得比较小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大米的产量开始赶上北方小麦和小米。从那之后军粮也多以小麦和大米为主,小米也差不多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了明代,基本上军粮都变成了大米。当时的制作技术会把大米先蒸熟,晒干,再蒸再晒,直到米粒成为生的三倍大,就可以背着去打仗了。这种军粮称之为飨饭,哪怕不用生火,用水泡一下就能吃,大大提高了效率。如果加点菜肉一起煮出来,那味道就更好了。

(看到桌子上的面包了吗?)

而在西方,因为更适合种植小麦,所以从古埃及开始,一直到古希腊,古罗马,面包都是最主要的军粮。特别是在古罗马时期,小麦不足是特别影响士气的。哪怕就算有肉而没有面包,军队都有可能导致哗变。没办法,碳水能给我带来欢乐。

所以相对于中国军粮的演变史,西方其实是乏善可陈的。

中西方的军粮配菜的多样性

其实行军打仗,除了吃主食,能吃点别的肉菜调剂是最不错的。但是当官的却能品尝到一些不一样的饮食调剂。

猪油

因为植物油的榨取需要技术,所以直到宋代才开始普及植物油,在此之前,动物油脂是绝对的美味佳肴,而且特别容易榨取。

《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如何炸猪油,而在《大荒纪年》中则明确的提到猪油已经用于军粮。但这种喷香的油脂肯定不可能给你小兵吃的。所以军官在战事不紧的时候煮上一锅好饭,再挖点酱,浇上一勺猪油。猪油拌饭,蔡澜都说好。

各种肉干和腊肉

在当时吃肉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但不等于说就没得吃。把羊肉猪肉腌制后晒成肉干,这就跟现在的能量棒一样,行军打仗的时候来一根瞬间就能恢复体力。

所以军官以及比较富裕的士兵,都会在出征前尽量多准备一些肉干。这些肉干不光可以自己吃,甚至在军队中还可以当做以物易物的临时货币使用。

比较出名的就是宋代宗泽带的腊肉,这就是金华火腿的前身。

酥酪和冰酪

《齐民要术》中不光有它的做法,而且明摆着告诉你,经年不坏以供远行行军之用。其实这种所谓的酥酪,就是现在的干酪。在一年最热的时候,把牛奶煮熟,取一层奶皮,拿出去晒干,然后继续煮继续取皮继续晒。

然后把它们揉成团,再次晾干就行了。而所谓的冰酪并不是说它是奶酪冰淇淋,只是在干酪中混入了大颗粒的冰糖罢了。毕竟北魏鲜卑游牧民族出身,喜欢牛羊奶,说得过去吧。

各种酱

古代人有做酱的狂热,而且一些酱的味道你想想就会浑身发抖。比如把鱼做成酱后要混入蜗牛,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东西。你还先别说吐,这可是周天子的特供!一般人还吃不到呢。

所以当时行军打仗时都会带一个一个的小罐子,罐子里装着各种酱。煮饭的时候挖一点尝尝味道。要不顿顿干吃饭…谁受得了。

最奇葩的醋布和盐布

醋这个东西好,开胃解暑,但是不容易带啊。酱已经是瓶瓶罐罐了,你再带点醋?你们是山城罐罐军吗?

所以,从唐朝开始,军队就把麻布放在醋和高浓度盐水里面浸泡。晒干之后,味道就会深入到布中,吃饭的时候舔一下就行了。其实这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西方的美酒

而在西方,品种也一点不比东方的少。古罗马在出征时,葡萄干,各种水果干,肉干,各种盐腌制的海鱼都要带够。

(陶罐子里就是葡萄酒)

但是西方和中方非常鲜明的一点不同是他们出征时要带大量的酒。比如古罗马出征,一定要带很多葡萄酒,不光喝,还可以拿来消毒。最初是装在小罐子里的。但是这种罐子太烦了,陶制的装不多还容易碎。直到后来打高卢人的时候,发现高卢人用来装啤酒的橡木桶挺不错的,皮实。虽然重,但是可以滚着跑呀,于是便把葡萄酒也装了进去。

这就是为何现在的葡萄酒多用橡木桶来装,而橡木桶也赋予了葡萄酒各种不同的风味。其他酒,比如威士忌也乐于凑这个热闹。

所以西方军队自古以来都有喝酒的传统。哪怕到了二战,各国的随军军粮里也得有酒。否则比没饭吃还更影响士气,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毛子。

以战养战的随机军粮收集

这里最典型的就是迦太基的汉尼拔和汉代的霍去病。这两位都是运动战的宗师级别人物。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基本上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东西都吃完了。

而霍去病更狠,带着骑兵天天去匈奴家吃饭。基本上所到之处,鸡犬不留。而以战养战中最典型的军粮,就应该是捕捉的猎物和缴获的牲畜了。

到了邓艾偷渡阴平时,因为轻装上阵不可能带军粮。再加上部队规模比较小,则多以打猎为生。你说有多少猎物让他们打?所以真到打下江油城时,他才真真的舒了一口气。

这里不分东方西方,应该大家都是一边吃着手把肉,一边吃着烤全羊。载歌载舞,其乐融融。今朝有肉今朝饱,哪管明天喝北风。而在中国很多史书中,都有“炙”的记载。这其实就是抢了人家的羊就地烤吗?辛弃疾不还说“八百里分麾下炙”?

另外我记得汉尼拔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带了很多北非象用来驮辎重。这种象比骡子大不了多少。我估计他老小子也没少吃,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尝尝大象肉是啥味道。

写在最后

其它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军粮。比如三国的时候,袁绍在河北摘桑葚吃,袁术则在江淮地区摸鱼捉虾。其他军阀没什么吃的,只能把人肉晒干当军粮。

这种军粮曹操可没少吃,直到后来因为囤田,才解决了他的粮食危机。但是过惯了苦日子,说什么都不肯拿粮食酿酒。直到后来粮食吃不完了,才半推半就有解除了禁酒令。

其实,3000年中国古代史,除了小米小麦大米,最多的可能就是人肉了。臧洪守城什么东西都吃完了,就把自己老婆分给属下吃了。南北朝两脚羊,汉人被蛮族吃出心得了。唐代张巡守城,不也没办法吃了很多人吗?黄巢就不说了,甚至到了明代,祖大寿吃的少?我估计他都能写一本人肉食谱了。

那现在呢?70年代的时候一位记者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探险。当时两个部落械斗,休息的时候两边都正大光明的掏出人肉在那啃。

记者说,其中有一个20多岁的土人津津有味地啃食一只胳膊。那表情,就像在吃最上等的小牛肉一样。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6

不同时期,士兵们吃的食物都是不同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虽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烹饪大国,然而,所谓的美味佳肴向来只是王公贵族和富裕家庭的专利,而行军打仗的士兵向来是享受不到的。其实,古代军营的伙食,历来都可以用单调二字来形容。

这里金兔就来简单聊聊古代的军粮。

1.上古时期至唐朝:小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军队的饮食都是比较简陋的,仅仅是果腹的水平。而最早的军粮实际上就是煮小米粥,在宋朝以前,军队的饮食主要以吃稠粥为主。不过当时并没有铁锅,用的是陶器,陶器最适合煮粥,只是陶器并不适合炒菜或者烹饪其他美食。

在夏商周三代,当时军队都是煮小米粥,有时候伙夫会往粥里加入各种野菜、野果、豆类或者一些打猎得来的肉食。一到饭点,行军打仗的士兵就开始架起陶锅熬粥喝。

从上古时期到唐朝,小米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军粮,其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

小米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而在唐朝以前,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特别是在西北一带,而军粮的选择往往秉持着就近原则,再加上小米非常容易保存,比如唐文献说小米可保存九年,而大米只能保存五年。于是乎,获取方便且容易长期保存的小米就成了古代军队最常见的一种军粮。

古代行军打仗中,除了小米,还有大米和麦子也都是比较常见的军粮。

2.宋明军队:干粮。

在古时候,所谓的干粮,实际上就是馒头和大饼,馒头和大饼是很晚才成为军粮的,因为面粉的加工比较困难,而且古时候的人们也不会发酵技术,所以那时候人们做成的干粮全都是死面。宋明两朝的军队就比较喜欢吃大饼,大饼是汉朝时期才出现的,只是汉朝军队并没有将大饼作为军粮。

一直到唐宋时期,大饼才慢慢成为军粮。

唐朝时期,为了对抗突厥、回纥等西北游牧民族,就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骑兵部队,而为了减少后勤运输,这支骑兵部队就携带干粮和其他一些食物长途奔袭,万里转战。

宋朝军队征战时,士兵们往往背负糜饼、杂饼、皱饭、硬块盐和大酱行军。


发展到明朝,大饼的吃法就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压缩饼干。当时,明朝士兵为了便于山区林地作战,就将圆饼用炭火烤灸,烤至酥脆咸香后,在圆饼的中间戳一个小孔,然后用绳子串起来,士兵携带起来就很方便。

3.副食

不管是小米还是大饼,都属于主食,也就是只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古代行军打仗,除了主食外,也有副食。只是古代军队中的副食实在少的可怜,通常只有大酱和腌菜。

只有出征前和取得大捷后,士兵才有幸能喝上一碗好酒,吃上几斤好肉。至于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吃的食物都是非常简陋的。

4.游牧民族的军粮

游牧民族最主要的军粮是风干肉。一头上百公斤的牛,经风干加工后,就变成了十几二十斤的肉干,士兵携带这一二十斤肉干,就好像是带着一头牛的牛肉出征打仗。

风干牛肉干所含的蛋白质是普通牛肉的好几倍,一小块就能维持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这一二十斤风干牛肉能吃上好几个月。

在休息的时候,游牧民族的骑兵还可以用小块肉干煮汤喝,再加上一点奶类食品,整体的营养算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所以游牧民族的骑兵很少需要后勤运输粮食,也不需要准备大酱和腌菜之类的副食。

总的来说,古代行军打仗,吃的食物都比较简陋,但填饱肚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7

一般来讲是有什么吃什么,古代行军打仗,其实到了城镇附近也可以自行采购食物,周围的老百姓,也会出售一些食物给军队,如果说周边有粮仓或者是其他一些东西的话,那基本上军队是能吃什么就吃什么!

问题主想要问的是古代吃的标准,军粮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古代的军粮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主体却并没有改变!

一般来讲,古代它的主要的粮食军队粮草就是小米,这种作物呢,耐旱,种植面积广,而且种植起来比较容易!最最重要的一条,这个东西它损耗比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损耗是最低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这使得这种东西作为军粮就显得十分的优越!

想想如此漫长的一条粮食运输线,将后方的粮食运到前线,这途中肯定是要经历过山川水阻风吹日晒雨淋,还有就是长时间的运输!而且你说不准打仗什么时候开始要打,这个时候军队里面粮食大部分都是陈粮,如果保存时间不长,最后打开粮仓,发现所有粮食全部坏掉,军队没有粮食吃,这是何等一种尴尬!

古代的小米,先秦时期,当时的小米呢,是以小米粥和锅盔这两种形式出现,后来基本上都是以小米粥的形式,发放给士兵,同时再配上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酱菜或者是肉干之类的!

肉干儿这个东西其实在军队里面作为军粮是很普遍的一种存在,(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比如说三国时期的陈昱,就曾经把人做成肉圃发放给军队,军队里面居然一时之间还没有发现,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肉干居然是人肉!由此可见,当时肉干儿作为军粮存在于军队之中,是一种很普遍的存在!

肉干儿这个东西你可以拿来直接生嚼,或者是放入水中跟小米粥一起煮,这样的话口感更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肉干慢慢的变成各种各样的咸肉和火腿!比如说最著名的金华火腿,那就是当时南宋时期一种军粮!

到了后来慢慢的自明朝开始,军队的口粮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就是小麦,大米开始大量的出现在军队的军粮体系之中!小麦是将其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各样的饼,面团之类的东西!在这其中,这些做成的面团水分含量特别少,保存的时间特别长,想要运输的话也特别简单,拿根绳子串起来直接吊着就可以走了!而且这样的面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计量起来特别方便,每天发放粮食的时间特别短,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军队立刻修整完毕,恢复战斗力!

至于说大米的话,这个东西它的保存时间比较短,所以处理起来的话基本上就是不把它做成面团之类的东西,而是将它直接煮好,然后再晾干,形成这样的干饭,接着在军队里面只要稍一口大锅。冲上热水,就能够立刻使用!

8

古代打仗讲究“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将士来说就是生命,可以直接影响战争的走向!

在古代,没有压缩饼干更没有自热食品,身处战斗前沿的将士们每天吃什么呢?烤羊腿、叫花鸡就别想了,那是影视剧里的桥段!真实的古代战争中,将士们能填饱肚子已经算烧高香了。

下面二哥带您“穿越”一番,看看古代将士每天吃点啥?

军粮中的千年老大是小米粥

从先秦到唐朝,小米一直是军粮中的扛把子。

为什么小米能当军粮的老大,而不是小麦、大米呢?原因有三:

其一,小米在北方广泛种植,产量相对稳定,国家在民间征收粮食时不必捉襟见肘。

其二,小麦在唐宋之前的产量很低;水稻在古代的北方很少种植,且宋朝之前的水稻因为品种不佳,产量也低得可怜。

其三,小米的保质期有九年之久,保存得当甚至可以保存几十年,比如隋朝灭亡二十年后,遗留在长安城的小米竟然还能吃。而大米的保质期才五年,小麦的保质期只有两年半。

所以在储备战略物资时,小米是历朝的首选。

商鞅变法后,秦国对外战争中胜仗接二连三,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秦国有大量的小米储备,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秦国与楚国的拉锯战堪称是一场国力的消耗战!秦国就是通过源源不断的小米供应,实现了战斗力持续高涨,最终拖垮了强大的楚国。可以说,这是一场小米打赢的战争。

汉代的晁错更是将小米的地位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表述:“带甲百万, 而亡粟,弗能守也。”意思是说,没有小米,有雄兵百万也是徒劳。

将士们怎么吃小米呢?

古代将士的吃法简单、粗暴——熬粥,当然熬出的粥是十分粘稠的,太稀吃不饱。

士兵吃的粥里放野菜、豆子;军官吃的粥要高级一些,会放蔬菜还会放肉。

小米这种食物本身提供的能量相对较低,换句话说就是不顶饿!即使这样,小米粥也不是管饱的!

秦军在战事频繁时,早饭每人只能供给半斗小米,晚饭更少只有三分之一斗小米。

在国力鼎盛的唐朝,普通士兵每天配给的小米仅有2升,一年的粮食配给才七石二斗。

不打仗时这些粮食还能勉强吃饱!一旦开战,体力消耗巨大,士兵们喝着稠粥也总觉得饥肠辘辘。

唐朝之后,大饼、烧饼成为“干货”军粮

小麦在中国古代虽然早就种植,但人们常把小麦做成麦饭来食用,因其难以消化并不受待见。直到汉代“石转盘磨”的发明,人们才学会将小麦磨成面粉,也就是从汉代以后才出现了面条、馒头等面食。

到了唐朝,随着小麦的品种进一步优化,产量、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面食逐渐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

在军队之中,用面粉制成的大饼、烧饼等干粮也逐步代替了不顶饿的小米粥。

当时,唐军与突厥连年交战,骑兵深入敌人地盘数百公里再正常不过!休整时下马熬小米粥浪费时间,也会贻误战机。

唐军会随身携带面粉制成的大饼当干粮,不用下马就能吃上一顿,非常方便。

唐军中,条件好的骑兵队伍甚至还能吃到唐代的网红食品——胡麻饼。这是一种烘烤出来的烧饼,不但耐储存,而且味道香甜可口。

白居易还曾经写诗来称赞它:“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

到了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还对烧饼进行了创新。

戚继光在福建追击倭寇时,常遇到阴雨天,生火做饭成为最头疼的事。

这难不倒戚继光。他下令在天气晴朗时,用炭火大量烤制一种中间有孔的小饼。烤好的小饼用麻绳串挂在将士的腰间,当干粮。

这就是“光饼”,算是最早的压缩饼干吧。

到了宋代,南方的士兵吃上了大米饭

宋代,水稻在引进了越南的优质品种后才真正实现了大增产。从宋代开始,水稻也成为了我国南方的主要作物和主要口粮。

随着宋朝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尤其是南宋定都临安后,“稻麦各半”也就成为了后世军粮供应的重要体系,意思是南方军粮供给靠水稻,北方供给靠小麦,两者各占一半。

南宋时,开国皇帝赵构为了断掉将士“北伐”的念想,军队中不再供应北方的小米,取而代之的是南方大米。这是在制造“乐不思‘粟’”的气氛。

多年以后,岳飞领兵“北伐”时,士兵们甚至以吃不惯粗糙的小米而绝食示威!这样娇生惯养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都是大米惹的祸。

从南宋开始,大米成为了历朝历代的主要军粮。

到了明朝,军中的能人对大米进行了锦上添花——明朝军队中流行一种水泡饭的快食,目的是提高军队的行进速度。

它的做法很简单,将大米饭做熟后烘烤成干,配发给将士。开饭时,一壶热水就可以将干米饭泡发,这种吃法有些类似如今的方便面。

酱是古代将士最重要的一道菜

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吃酱的习惯。因为古代食物匮乏又没有冰箱保鲜,所以酱也就成为保存食物的最好方法。肉酱、鱼酱、韭菜酱、瓜酱,可谓五花八门。

可以说,酱在古代不是调料而是正经八百的一道菜。

就连孔子对酱也是情有独钟的,他曾经说:“不得其酱,不食。”意思是说没有酱,吃不下饭。

在军队中,酱是重要的副食供应。

比如战国的秦军中,三级爵位的下等军官除了能喝上小米肉粥以外,还有酱供应,一顿饭通常供应半升酱,伙食好时供给的是肉酱,有羊肉酱、鹿肉酱、猪肉酱,伙食不好时是菜瓜制成的酱。

汉代时期,大豆发酵技术得以普及,所以豆酱成为军队的重要军需供应品。

在敦煌的竹简中,就有过戍边军人领用豆酱的记载:“酒三斛,黍米二斛,酱二斗。”

除了酱,古代军队当中供应最多的副食就是咸菜、咸鱼、咸肉,理由很简单——耐保存。

咸鱼、咸肉一般是军官才能吃得到的美味。

据说金华的火腿就是被前线的将士吃出名气的。相传南宋抗金前线补给困难,于是老将宗泽让金华老家的人将腌制好的猪肉送到前线。将士们吃过之后无不交口称赞其美味。就连宋高宗品尝之后也连夸好吃,还给这种腌肉赐名“火腿”。

古代军官有咸肉吃,战士却只能啃咸菜。

明代的戍边士兵常吃一种咸豆豉。

战士们将发酵后的豆豉搅拌上咸盐再切块风干!吃饭时掰下来一小块拌在稀粥里吃。

古代士兵的生活,真是太难了。

游牧民族的军队吃肉干,涮火锅

蒙古骑兵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风干的牛肉干还有奶酪是就是蒙古大军的军粮。

急行军时饿了怎么办?往嘴里塞一块奶酪或者嚼一块劲道十足的牛肉干,极易饱腹。

游牧民族的军队还有一种随军美食叫做火锅。

相传成吉思汗在一次出征前肚子饿了,“烤羊肉需要大把时间,来不及啊!”厨子灵机一动把羊肉切成薄片,送入滚烫的开水锅中,汆烫片刻就熟了。

成吉思汗将肉片放入嘴里,顿时眼睛亮了。他盛赞道:“羊肉软嫩多汁,比烧烤的羊腿好吃。”这就是蒙古火锅的来历。

从此以后,火锅成为蒙古军队的随军标配。只要一安营扎寨,大锅一支开,美味的涮羊肉大餐就开始了!前后只需片刻就搞定。这样的吃法也为行军打仗节省了时间。

总结: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粮食产量低、后勤补给困难,所以前线的将士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想吃出花样,吃出营养根本谈不上。在饥肠辘辘的条件下,将士们还能满腔热忱地为国而战,精神可敬,值得称赞。

9

牛肉干,粗粮,饼。

10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句俗话。

所谓的“粮草”,其实就是指行军打仗时要用的军需品。其中,“草”是供给马匹食用的草乾、饲料,而“粮”才是给士兵食用的东西。

那么,古代的军粮都包括哪些食物呢?

根据记载,古代征收的军粮,其实主要都是:糜子、水稻、小麦、大豆这类东西。

这些东西主要是为能填饱肚子,而不是让士兵吃好。因此,大家很少能吃不到蔬菜、酒肉这些食物。

基本上都是吃粥、饼、腌咸菜、大酱等等。在大战以前,也许主将会给士兵发点肉,鼓舞士气。

所以,如果士兵饿的狠了,也许就会发生掠夺老百姓作人肉的事情。

例如,黄巢起义时,败退离开长安之际,曾包围陈州数日。黄巢的军队就将陈州的老百姓当作食物,吃人肉解馋。

此事根据《新唐书》的记载:

楷击陈州败死,巢自围之,略邓、许、孟、洛,东入徐、衮数十州。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由此可见,每天都有上千人被吃。

黄巢甚至还让军队把话人投到机碓里,碾碎后食用,称这种肉为“舂磨寨”。

古代的军事环境还是非常残酷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