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2020-10-26 00:31阅读(63)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为了给长孙朱允炆铺就一条当皇帝的平坦大道,朱元璋生前禅精竭虑、用尽心思,稍有怀疑的人,果断诛杀。但是,朱元璋到底舍

1

为了给长孙朱允炆铺就一条当皇帝的平坦大道,朱元璋生前禅精竭虑、用尽心思,稍有怀疑的人,果断诛杀。

但是,朱元璋到底舍不得诛杀自己的儿子们,还是留下了祸根。

1402年,朱允炆当皇帝的第四年,六月十三,朱元璋儿子朱棣率领军队,兵临南京城下。

守卫南京城金川门的大将朱橞和李景隆,在城门楼上,看见朱棣的旌旗伞盖,稍作犹豫后,走下城楼,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入南京城。

燕王朱棣率领军队正向皇宫赶去,路途上,看见皇宫浓烟滚滚,很快火焰冲天,曾经辉煌壮丽的明朝皇宫被熊熊大火吞没了。

大火吞没了建筑,却不能眠灭人心,很多人都在猜测:皇宫的主人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

朱棣使用两手处理建文帝

朱棣没有见到朱允炆本人,也没有看见朱允炆的尸体。

但是,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当皇帝,朱棣命人在皇宫的废墟上寻找朱允炆的尸体。

只有找到朱允炆尸体,然后昭告天下朱允炆死了,朱棣才有充足的理由登上皇帝的宝座。

士兵找到一具尸体,不知道是谁的,他们把尸体抬到朱棣面前。

朱棣让幸存的太监指认尸体。朱棣问:是皇上吗?

太监非常聪明,领会了朱棣的用意,向朱棣禀报:正是皇上!

朱棣走到尸体旁边,蹲下身来,拉着尸体的一只手,放声大哭。

哭了一会,朱棣对着尸体说:傻小子,何必这样呢?!

六月二十日,朱棣率领朝中大臣,用天子的礼仪,将朱允炆安葬下陵。

经过朱棣的安排与造势,全国上下民众都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已经死亡,并且安葬了。

虽然朱棣安排手下将领放火烧了皇宫,但是,不能确定建文帝是不是真的烧死了。

有人悄悄告诉朱棣:朱允炆跑到南方去了,很可能要逃往南洋。

朱棣害怕朱允炆没死,也害怕朱允炆没死的消息在民间传播开来,因为他担心前辈旧臣仍然以朱允炆为皇上,一心恢复建文帝的江山。

所以,朱棣安排自己的心腹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以弘扬国威为名,实际上是寻找朱允炆。

如果找到朱允炆,自然果断处死,不留后患;

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彻底断绝天下人怀念故主的心思。

朱棣用心十分缜密,那么,他能否实现心愿呢?

朱允炆流落何方?

就在朱棣燕军包围南京城之后,朱允炆知道大势已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逃出京城,保留性命。

宫中忠臣也为建文帝出谋划策,一位近臣偷偷神秘地告诉建文帝朱允炆,最好办法就是化妆出城。

如何化妆?

反复商议之后,君臣二人决定剃光头发,打扮成和尚。

南京城门还没有打开的时候,朱允炆与近臣以和尚的身份混在百姓中,逃出了南京。

朱允炆与随行和尚一路逃往大西南,直到云南边境,辗转飘向南洋。

部分京官去向成谜

不仅仅朱允炆化妆逃走了,还有一部分京官也逃出了南京城。

朱允炆化妆成和尚出城的那天深夜,南京城墙的阴暗之处,有人顺着绳子滑下,逃到城外。

一个晚上,南京城内40多位名臣志士失踪不见了。

朱棣命人四处搜寻,有近20人被找到,抓了回京。

那些没有被抓回来的人,要么去寻找建文帝、要么跟随建文帝到南洋去了。

这些逃走的人,大多数都被明成祖写入了“奸臣榜”上。

建文帝朱允炆叶落归根?

靖难之役之后,又过了几十年,1441年,已经到了明英宗正统六年,突然有一天,一个老和尚来到广西思恩州,求见知州。

知州见到和尚,问他是什么人?

和尚回答:我是建文帝。

知州十分惊讶,先稳住和尚以及随从一行12人,然后,一面命人火速到京城去奏报这件事;一面安排一批军人解送他们到京城去。

明英宗命令御史审问老和尚,也就是自称建文帝的老人。

老和尚声称自己64岁,年龄与朱允炆确实符合。

老和尚说,自己知道在世时间不多了,很想死后安葬在明孝陵旁边,所以,特来投奔当今皇上。

当时朝廷中有一个老太监,名字叫吴亮,曾经服侍过建文帝。

明英宗命令老太监吴亮前去辨别老和尚是不是建文帝朱允炆。

时间太久,朱允炆相貌变化较大,老太监吴亮拿不准。

但是,朱允炆却记得很清楚,一眼认出太监吴亮。

吴亮故意谎称自己不是吴亮,试探老和尚能不能回忆一些往事,朱允炆真的说出一段宫廷旧事。

有一次在御便殿进膳,服侍皇上的太监是吴亮。

那次建文帝吃鹅肉,是合肥进贡的。

一块鹅肉从餐桌上掉到地面,皇上说赏给吴亮吃。

吴亮放下酒壶,趴到地上,像一条狗一样,用嘴把那块鹅肉吸进嘴中,然后吃掉了。

讲完后,朱允炆问老太监吴亮:还记得这件事吗?

听到这里,吴亮跪到地上,放声大哭。

哭了一会,明英宗问吴亮:是不是朱允炆?

吴亮说:当年建文帝右脚小脚趾旁边的脚趾缝有一颗黑色的大痣,不知道在不在了?

朱允炆脱下鞋子,让吴亮仔细看看。

与吴亮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吴亮上前抱住朱允炆的右脚,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吴亮不知道该讲真话,还是该讲假话,一句话没说,回到自己卧室,上吊自尽了。

明英宗从吴亮的一系列表现上判断,老和尚一定是建文帝朱允炆,便将他及其随从,临时安排在皇宫最西端的那几间空房子中。

根据朱允炆自己要求,明英宗随后将朱允炆安置到南京居住生活。

一年时间不到,朱允炆去世了,安葬在明孝陵旁边。

也有人说,靖难之役后的建文帝朱允炆都是传说,因为,明成祖朱棣不会让真实的朱允炆存在人间。

一段明朝历史,让人满目泪水。

2

黄巢、朱允炆、李自成这三个“失败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几个出名人物,数千几百年以来,一直饱受争论。

最为主要的结论只有两个,一个是死了,一个是出家做了和尚。其实前者更为可信。但是出于对他们广泛的同情,以及死亡的不确定性,让大众更加愿意相信他们在丢掉皇位后,依然活着。过着不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还是说问主的问题吧,关于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像】

朱允炆烧毁南京都城后,下落目前有以下三个说法。

一:正史中说,朱允炆被烧死了(或自焚),但是朱棣登基后,一直派遣胡濙去寻找朱允炆,郑和七下西洋,有观点认为,也是出海去寻找朱允炆(这个不大可靠)。但胡濙去寻找朱允炆,这是有明确记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连朱棣都认为朱允炆是没有死的。正史上说的烧死,只是为了给后世一个合适恰当,对朱棣继承皇位稳定性和巩固性的说法。

有史料记载,胡濙最终是找到了朱允炆,并和他做了交谈。又有史料说,胡濙听说朱允炆已经出海了,朱棣这才派遣郑和下西洋去寻找。但永乐3年郑和就开始了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胡濙在民间寻找朱允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时间点上根本对不上。再者,朱棣派遣胡濙寻找朱允炆十几年,不可能在真找到后还放过朱允炆。

综合这些史料,可见胡濙极可能并没有找到朱允炆,郑和下西洋和寻找朱允炆完全无关。而只是朱棣的外交政策措施。

【朱棣像】

二:做了僧人。这个说法最受吃瓜群众的欢喜,说法也最多。朱元璋早年做过和尚。在传位朱允炆时,也考虑到了,九大塞王的威胁,所以知道朱允炆很可能守不住江山,就预想给他准备了僧衣,还有专门用来逃跑的地道,让朱允炆在失去皇位后能顺利逃跑。

但是这一说法,仔细一分析,根本就不可靠。如果朱元璋料到朱允炆会被叔叔们篡位。肯定就不会在懿文太子死去不久,就立了朱允炆为太孙。在皇位继承上肯定会有更多的考虑才对。再者,如果朱元璋为了遵守宗法制度,而立朱允炆为太孙,担心他守不住江山,肯定也会帮他做一番安稳的谋划,对塞北九王的权利进行一番抑制。但朱元璋什么都没做。朱允炆被立为太孙后,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国本动摇的危机,所以说朱元璋不可能为朱允炆早就谋划好了“失败”后的打算。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否决朱允炆后来就没有做和尚的可能性。毕竟他烧毁都城后,自己也是可以逃走的。为做和尚,是隐藏身份的最好办法。

【朱棣破南京城】

以下是朱允炆做了和尚的一些史料记载:

【湖南永州新田县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该古城堡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石头垒成的堡垒周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疑为建文帝避难行宫。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认为“建文帝踪迹永州(新田)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国多处出现的建文帝‘下落说’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只有族谱,而只有新田县有相关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关于建文下落的一种很重要的说法”.

该说主要的证据有(不完全统计):1、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2、大观堡遗址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长卷画;4、《史氏族谱》记载

(二)东明寺说

【朱允炆和尚雕像(存疑)】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朱允炆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

据2010年12月7日,余杭县史志办张炳林先生从上海图书馆发现《东明寺志》,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东明寺志叙“五个大字。《东明寺志》(三卷)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其中还披露了二个重要信息:所谓“静室“一是当年东明寺开法禅师慧旵禅师的闭关之处,二是朱允炆在东明禅寺出家为僧的居所,这是初闻。

【朱允炆和尚像(存疑)】

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朱允炆亲手植之桂花,经过日寇焚烧,仅剩树干。但大难不死,第二年又绽新枝,现枝高叶茂,秋季花开,香溢四野,且金银双色各半,传为奇谈佳话。

孟将殿,原有座小庙现已毁,不知是否属实?民间称之“骂将殿“。 相传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当朝时的武状元出身将军追杀朱允炆。追至东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纣为虐。他进退两难:逊帝有恩,今上难违。回京又无颜复命,终而自杀。因该将军姓孟,后人建孟将军庙以资纪念。】

【红崖天书(传说为朱允炆手迹)】

三:做道士说:【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为僧为道,其实殊途同归,都指明朱允炆逃离皇宫后,以僧道的身份隐藏了起来。而且证据颇多。但这些仍旧不足以揭露朱允炆的真实下落。

【东明寺(传说为朱允炆出家寺庙)】

另有说法是,朱允炆的旧臣,也曾告别家人,追寻千里苦苦寻找朱允炆,时间长达四五十年之久,也就是一直到了朱詹基,朱祁镇的时代。并且那位旧臣还在家谱里做了说明,自己最终见到了朱允炆,并想把朱允炆带回家里供养。但是被朱允炆所拒绝。旧臣回到家里时,不久就病逝了。这一说法读来最是令人感慨。

因此,朱允炆的下落到底为何,至今仍旧是一团迷雾。只能继续众说纷纭下去了。

以下为朱允炆逃离皇宫后,隐藏期间创作的诗词作品(存疑):

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

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

【朱允炆墓地(存疑)】

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

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

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

如果朱允炆在烧毁皇宫后真的逃离了出去,并且以僧道之身隐藏起来,那么这些作品有可能真是他的作品。如果他在烧毁皇宫后,被烧死了,那这些作品就只能是后人托名的作品了。

3

【明室正史】载,朱允炆逃出皇宫,并非一人,当时有贴身侍卫十四人,内中有开国重臣徐达的小儿子徐前,常遇春的第五子常峰山,汤和的小儿子汤正。太监七人,宫女九人。为不让朱棣怀疑,朱允炆没带自己的妻妾。

他们离开京城,一路来到昆明,在昆明岩石山一带,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隐居,朱棣虽然获得了皇位,朝中旧臣是敢怒不敢言,貌合神离。朱允炆又从昆明迁移到四川,最后到了陕西,化名李上佛,后来一直延用李姓,随身的九个宫女,都成了朱允炆的妻妾,朱允炆生子十六,在朱棣死后,朱允炆之子与徐前等功臣之后曾盗朱棣皇陵,火烧朱棣尸骨。朱允炆死后,葬在陕西武陵山,后人不忘血海深仇,广交天下英雄,慢慢发展到30万人马,遂起兵反明,李自成就是朱允炆的十三代孙,最后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也算报了朱允炆之仇。

朱允炆在逃亡过程中,悲痛欲绝,实实刻刻想念传位给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即便陪上性命,也要回去祭拜爷爷,无人能阻,没办法,徐前,常峰山,汤正等保着朱允炆回家祭祖。他们一路夜行,一日,途经九龙山,已是半夜时分,忽见山脚下有一束灯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依门而盼,老者看到朱允炆,双膝跪拜,朱允炆仔细观看,正是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朱允炆双目含泪,扶起刘伯温。刘伯温道:我在此等侯主公很久了。那天晚上,刘伯温为朱允炆分析了眼前形式,劝朱允炆忍常人所不能忍,珍惜自己有用之躯,北上出关,女真族已经反明,多次征战,明军都大败而归,刘伯温劝朱允炆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等待时机,刘伯温说完,喊出自己的小儿子刘仲热,让他跟随朱允炆而去,刘仲热深得其父真传,运筹帷幄天下无敌。

朱允炆听了刘伯温的【屋中对】,放弃祭祖念头,回到陕西,派自己的大儿子朱灭棣,二儿子朱继祖,三儿子朱万恨,以及徐前,常峰山,汤正,一起去了当时的金国,朱允炆长子朱灭棣,貌若金童,儒雅俊美,金国国王努尔哈一生无子,唯有一女,努尔敏,和朱灭棣一见钟情,誓嫁朱灭棣,努尔哈也知道无论怎么说,朱灭棣也是大明嫡皇子,遂把朱灭棣招为女婿,努尔敏为朱灭棣生八子,努尔哈死后,朱灭棣做了金国的皇帝,把金国军队分别交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六位功臣掌管,就是后来的八旗兵,朱灭棣在刘伯温之子刘仲热的辅佐下,日益壮大。

到了皇太极这代,已经是朱灭棣十三代孙了,在沈阳建立了大清,后来清兵入关,皇太极带着自己的家谱,亲自到朱允炆墓祭祖,至于皇太极与李自成的恩怨,那是老朱家的家风,骨肉相残。为什么大清那么打压明朝遗俗,大兴文字狱,就是要不承认朱棣政权,为自己先人朱允炆皇帝报仇。不过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提到乾隆皇帝与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是亲兄弟,并非空穴来风,金庸曾经去陕西几百次,李自成后人才给老金看家谱,

李自成撤离北京后,也走了他祖宗朱允炆的老路,隐姓埋名,李自成一生痴爱陈圆圆,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地步,陈圆圆为李自成生一子,李自成兵败,孩子只能与他妈同姓。姓了陈。其子聪明过人,才高八斗,后来做了大清宰相,生两子,长子陈家庚,三个月大小,陈夫人带孩子入宫,被娘娘调换。陈夫人回府,发现自己的儿子成了女孩,大惊失色,苦不敢言,后来又生陈家洛,成了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说起来又都是李自成的后代,弟兄两个又打闹一辈子,老朱家败就败在窝里反,一家人鱼死网破,红花会失败,乾隆皇帝看在兄弟份上,也没处理陈家洛,乾隆皇帝曾经七次偷偷祭拜李自成墓,陈家洛亲自给爷爷李自成立碑,只是没写上乾隆皇帝名字,不过碑文上确实写了陈家庚。历代皇室,老朱家可谓是天下第一闹。

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魅力又充满谜团的王朝。

有明一代,发生了对于许多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人都是未解之谜的事件,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被学术界称为\"明代四大谜案\"的:建文帝下落之谜;红丸案与明光宗之死;《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以及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明代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之谜。

根据明代正史的记载,建文四年六月,时为燕王的明世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获胜,率军攻入了首都南京,而建文帝在皇宫中熊熊燃起的大火中消失,就此下落不明。

明代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建文帝和他的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在大火中自焚而死。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永乐皇帝本人,还是后代的学者、史官,都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永乐皇帝曾经先后派出了两路人马,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其中一路是郑和,他数次率领船队南下西洋,据说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可能逃亡出海的建文帝。

而另一路,永乐皇帝派出了自己的近臣胡濙,以寻找仙人为名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后代的学者、史官则对建文帝的下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建文帝逃出皇宫之后,出家为僧;有的说建文帝确实在皇宫大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逃出皇宫之后,没有做和尚,而是做了道士。

这些说法各有论据,莫衷一是,孰是孰非,都很难判断了。


首先,是胡濙那一路人马,寻找建文帝的过程和结果。

胡濙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连续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访建文帝踪迹。他所到之处,也间或向朱棣报告民间隐情。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去守丧,朱棣不许,升他为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再次出访。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才出来。

而史书上也明确的说,这次谈话之后,朱棣对于建文帝下落的疑问,就此消失了。毫无疑问,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帝的下落的,而且朱棣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也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不说,大臣也不问,大家心照不宣。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胡濙对朱棣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记载当中,对建文帝的下落和胡濙的汇报内容进行一些谨慎的推测。

明朝时期,我们的近邻朝鲜,正是李氏王朝统治时期,而李氏王朝是明朝的属国,他们经常派使臣访问明朝,而且对明朝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了记载,这些记载都收录在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里。

在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在位的时候,李氏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朝鲜在位的君主,是朝鲜端宗李弘暐,这个比较软的国王有一个相当强悍的叔叔,首阳大君李瑈。怎么样,是不是和明朝建文帝和永乐帝的关系有点像呢?而朝鲜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和明朝一样,首阳大君李瑈发动了癸酉靖难,夺取了朝政实权,两年后年李弘暐被迫禅位于李瑈,他虽被尊为太上王,却无异于软禁。

一年以后,一些不满李瑈的大臣私下串联,想发动政变迎接端宗复位,结果事情外泄,李瑈将这些大臣全部处死,不久之后,端宗李弘暐也被废黜太上王之位,贬为鲁山君,流放江原道,不久后遇害。

李瑈正式成为了朝鲜国王,按照国际惯例,他派遣使臣到明朝来,请求明英宗的册封。而当时的礼部大臣就问了朝鲜使臣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之前的国王端宗去哪里了?\"

朝鲜使臣的回答是:\"端宗先王为寻建文皇帝,乘彼白云而去。\"

根据《李朝实录》记载听到这个回答,无论明英宗还是礼部的大臣都不敢多问什么了。

不敢多问的原因恐怕有二,其一,朝鲜的使臣明显在诈明朝官员,如果明朝认可端宗的法统,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反对李瑈抢了侄子王位这种行为,那置明成祖朱棣于何地?

其二, 朝鲜使臣说端宗去寻找建文帝了,按照明朝官方的说法,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了,那也就是说,端宗被他叔叔给杀死了,明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对这种行为无疑是不能支持的。而还有一种可能,建文帝没有死,而是逃走隐居去了,那么也就是说,虽然李瑈不仗义的抢了侄子的皇位,但是也和当年的永乐皇帝一样,没有加害自己的侄子,让他留着性命好好活着。

这当然才是明朝愿意接受的,所以,明英宗和礼部大臣才没有追问此事,认可了李瑈的王位合法性。

再联想到胡濙找了建文帝那么多年,和永乐皇帝汇报了那么久,如果建文帝真的确定在皇宫大火中被烧死,无论如何也不需要费这么大周折才能得出结论。

5

有一天,朱元璋举行家宴,儿孙们都来了,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老朱几杯酒下肚,突然诗兴大发,于是出了一句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别看老朱书读的不多,出的上联倒是中规中矩,老朱让朱允炆对,朱允炆挠了挠头,思索半晌,终于想出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毡”

这个下联也算中规中矩,不过不算出彩。老朱让朱棣对,朱棣想了一下,铿锵有力地说道:“日照龙鳞万点金。

好!朱元璋拍手称赞,这么一对,帝王舍我其谁的霸气展露无遗。

一诗成谶!


想不到多年之后,靖难之役发生了,朱棣花了三年时间,击败了侄子朱允炆,他成了真龙天子,而朱允炆则变成了沉默的羔羊。

且说朱棣攻入京城之后,看到的是烧的只剩骨架的宫殿,以及横七竖八烧焦的尸体。这些尸体烧的面目全非,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分不清哪个是朱允炆。

这就给朱棣带来了一个难题,朱允炆到底是烧死了,还是潜逃了呢?

这时候大街小巷小道消息满天飞,有说朱允炆出家了,有的说朱允炆躲进了深山老林,还有的说朱允炆从海上逃往西方。


朱棣坐立难安,这个“失踪”了的朱允炆是个潜在隐患,如果哪天突然冒了出来,那么他这个皇帝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毕竟,当初发动靖难之役的口号,是清君侧,“君侧”既然已经清的一干二净了,是不是该把江山还给侄子了呢!

为了江山做的踏实,朱棣决定主动出击,他派出了两股“搜查”小分队,一股是郑和,走的是水路;一股是胡濙,走的是旱路。

往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郑和七下西洋,但始终未曾找到朱允炆的踪迹,任务宣告失败。但郑和却将东方文明带往了世界,让世界第一次认识了中国,这也算无心之得吧!


另一股小分队胡濙走遍大明的角角落落,找了整整十六个年头,在这十六年里,他从来没有回过家,甚至连母亲去世了,朱棣也不允许其回去奔丧。朱棣体会到了胡濙的艰辛和不易,提拔他为礼部左侍郎,让他继续寻找。

终于在1423年,事情有了重大进展。这天夜里,胡濙快马加鞭,疾驰了几天几夜,终于赶到了京城,到了京城之后,胡濙顾不得回家报个平安,就急匆匆地赶往皇宫了。

这时候已经是深夜,朱棣已经休息了。胡濙扣了扣门,太监出来拦住了他,“皇上已经休息了,有什么事明个再说吧?”


胡濙焦急地解释说,“这事十万火急,耽误不得。”太监瞧见来人焦急的神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于是急忙上去禀告。

皇上有请!

胡濙进宫之后,与朱棣彻夜详谈了一夜,直到凌晨四点才出宫,至于谈了什么,史书并无记载,但肯定与朱允炆有关。

并且,朱允炆肯定还活着,否则,胡濙不会如此火急火燎,君臣也不会通宵达旦聊了一夜。

朱允炆根本就没去西域,也没去东南沿海,而是藏在了苏州普洛寺内,此时的他已年过半百,早已对皇位失去了兴趣,在他心中权力什么的都是浮云,唯有佛祖方能永留心中。


朱棣听了胡濙这般表述之后,长吁短叹,唏嘘不已,找了半辈子的侄子,居然真的活在世上,可这个时候朱棣一点不恨朱允炆,也丝毫没有杀他的心思了,因为他对皇位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算了,放过他吧,就让他颐养天年吧!

6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头条号上发了一片原创文章《建文帝到底逃去哪里?我来告诉你真相》(链接为:http://www.toutiao.com/i6282896389357699586/),我简单说几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具体看这片文章。

朱棣经过四年“靖难之役”进入南京城后,皇宫里着起了大火,朱棣怎么也找不到建文帝。从此,建文帝的下落便成了众说纷纭的话题,民间流传很多故事。

一是焚死说。清朝人编的《明史》,有这样一段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说这个燕王派宦官在火里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过了八天以后安葬了。《明太宗实录》也有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意思是说朱棣当时看到宫中着火,立即派宦官去救火,还当场哭道:“说你真是这么傻啊!我进京是来帮助你清理身边的奸臣,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怎么就做出这样的事情?八天以后,说安排了礼节安葬了建文皇帝,明成祖还为此放假三天不办公以示哀悼。

(图为南京明孝陵)

我个人认为焚死说是不可靠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明实录》是明朝人自己编的,而且明成祖本来就是犯上篡位之人,为了给自己打掩护,所以对明实录篡改太多,不足为信。二是说朱棣以礼安葬了建文帝,那么自然是天子之礼。而天子之礼非常隆重,黄陵自然会在南京的明孝陵中,但是南京的明孝陵却没有建文帝的陵寝。显然这个焚死说是不可靠的。当然会有人为了自圆其说,说建文帝安葬的时候“不封不树”,在安葬的时候如果没有封土也没树立石碑,那还安葬什么?所以,我个人认为焚死说是不可靠的。

二是归来说。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个和尚年90岁,从云南来到广西思恩府,在大堂上说我就是建文帝。当时知府岑瑛听了很害怕,赶快报告宫里,还把这个自称建文帝的和尚送到北京的皇宫里。宫中派大臣去审问,一审问才知道这个人是冒牌的。因为他说自己90岁了,但是如果建文君活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六十岁,两个人年龄根本对不上。再一审问,原来这人叫做杨应祥,河南钧州人,因此宫中大怒,处死杨应祥。这事就算了结了,但是民间却开始留传其建文帝的归来传说了。

三是出亡说。当燕军进入南京城的时候,文帝十分惶恐,不知所措。这时候,一个叫做王钺的太监向他汇报说太祖死的时候留下一箱子,放在在奉天殿中,他曾嘱咐我们不到危急的时候不能打开。现在情况这么危急,是时候打开了。于是建文帝和众人一起到奉天殿找到这个铁匣子,上面还有把锁,建文帝立即命人打开铁匣子,里面有度牒、袈裟,有剃刀,还有白金十锭。朱元璋还在里头留了一句话,说你们要么自杀,要么换上袈裟,拿着度牒跑。里头还有众人的逃跑路上,说建文帝必须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就是天傍黑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于是,建文帝剃了头,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出了宫。还有一批人从御沟水关跑了。众人走到神乐观,早有一个船就在岸边上停放,岸边神乐观道士叫王升他一看见建文帝来了,高呼皇帝万岁,我在这等候您了。还说我昨天做了个梦,太祖就托梦给我让我今天预备好船在这等您,没想到真碰见你了。从此建文帝就带着这批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福建到处云游了。我想看完这个故事,没人相信是真的吧?把朱元璋说的像鬼神一样。大家听听便可,不足为信。

四是出洋说。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有一天,明成祖朱棣听到风声,说建文帝跑到了国外,他放心不下,所以派郑和下七下西洋,顺便打听下建文帝。我们读过历史,都知道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壮举。我相信明成祖朱棣绝不会派两万多人、几百艘船到非洲的东海岸去找建文帝。两万多人去找自己的敌人,敌人早就闻风遁逃了,有见过这样去找一个敌人的吗?

(图为郑和下西洋的雕塑)

(图为郑和下夕阳的线路图)

五是在穹隆山为僧说。穹隆山在江苏吴县,便是现在的苏州市。《明史·姚广孝传》中有相关记载,说姚广孝到永乐十六年的时候,当时已经84岁了,他在临死之前向朱棣提了一个要求,要求释放一个人,这个人叫宗泐和尚。姚广孝是当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的谋士,是朱棣最为信任之人,他在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求释放这个宗泐和尚呢?原来这个宗泐和尚便是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据说当年建文帝得到了他的帮助逃走了,所以朱棣便把他关了起来,一关便是十六年。那么建文帝最后是否真的藏在江苏吴县的穹隆山上呢?明史说“或云”,也没有肯定。(图为宗泐和尚的画像)

前面四中传说都被我们一一否认了,第五种传说建文帝藏在穹隆山,我表示怀疑,但是姚广孝临死前要求放宗泐和尚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建文帝当时真的没有死,而是逃走了,那么他到底逃到了哪里呢?我想如果要破解这个谜案,就要从一个关键人物朱棣身上去寻找。建文帝的生死,相信他是最为关心的,因为他很害怕有一天建文帝领着军队,重新跟他争天下,所以他派了一个叫胡濙的人,以替其求仙为名,暗中替其找寻建文帝。

胡濙,户部给事中,为人沉稳。他得了密旨后,走遍了大江南北,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时,朱棣都已经睡下觉了,这时候胡濙来求见,书上是这样记载的,闻濙至,急起召人。两个人彻夜长谈,到四鼓时分,天都快亮了胡濙这才离开。胡濙和朱棣到底谈了什么内容,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也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好好的推敲一番。(图为胡濙的剧照)

胡濙个性沉稳,如果他没有找寻到建文帝,就不会来找朱棣,肯定是埋头继续苦苦搜寻,但是他却深夜来见朱棣,我想他肯定是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建文帝到底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是史料中还记载了一句,“至是疑始释”,说的是朱棣,那么朱棣为什么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觉得可以从这句话当中好好的推敲一下。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对此作过推论,他推断说胡濙跟朱棣说,他见过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知道建文帝不想再争皇位了,朱棣听到这样的话,所以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这个大概率事件,还一种小概率的可能是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发现他已经死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胡濙告诉朱棣,说已经找到建文帝,他已经死了,这个才是大概率,因为朱棣的心机很重,很难信任别人,他如果听到胡濙说建文帝还活着,他应该不能释然的,不然他怎么会找了那么多年,以他的性格肯定会赶尽杀绝的。所以我推断胡濙告诉朱棣,说找到建文帝了,他已经去世了,这才是大概率事件。

我相信很多人会问,既然建文帝跑了,这个时候应该也才46岁。(1377年-1423年)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死?建文帝怎么死的,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觉得他也可能是病死的。大家还记得他的父亲朱标吗,37岁便英年早逝,我曾经翻遍了史料笔记,却找寻不到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史书上说他是得了风寒,但是我想御医不至于连风寒都治不了吧?我想朱标定是得了什么病,不方便记录在史书上,故而只写风寒。如果朱标得的病有遗传性的话,那么建文帝活不到47岁也是有可能的。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

7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去了哪里,估计这个问题从朱棣坐上金銮殿到现在几百年来一直不停有人在探究询问从没消停过,全国不少地方都声称自已这边是朱允炆最后的落脚点,那边个坟头是朱允炆的墓地。

笔者也不打算把这些看似像又捕风捉影的地方一个个去罗列推敲,没有必要,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肉身可灭,但心头是个挥不去的阴影。

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军队已打到皇宫了,那时朱允炆还在,朱棣命军队不可随便攻进去。朱棣为什么这样做,若军队冲进去俘虏了建文帝,那以后怎么办?杀掉他,你是以“清君侧”为名出师的,杀了他失仁,失德,失道,那些夫子士族会鄙视你,让他好好活着?这将来说不定哪天有谁再扯起朱允炆这面大旗,哪怕朱允炆本人不愿意也没用,再说了朱棣可以应付这种局面,那么后世子孙怎么办?这不是让自已百年已后留下祸种么,什么?让他再为皇帝,那朱棣脑子进水了。

所以,朱允炆“选择”一把火烧了皇宫,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官方拿一具烧焦无可辨认的尸首来确定朱允炆也经“自焚”是当时最好的最恰当的结果。

从此民间就开始传闻朱允炆没死而流落民间等等诸如此类消息。而朱棣自打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为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内心纠结。甚至他的任何大的举措都被影射为在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譬如郑和下西洋,甚至把编写《永乐大典》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此目的,不一而足。

重点人物线索自然是主录僧溥洽,朱棣认为是溥洽把朱允炆送到了某个地方,溥洽难逃牢狱之灾。可朱棣是怎么审问溥洽,他们之间有何种对话,甚至朱棣的高参姚广孝也和溥洽有过秘密对话,他们之间讲了些什么,任何文献都没有记载,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秘密进行的。

最后从姚广孝临终前要求朱棣放了溥洽,朱棣答应放人来看,溥洽这头在这件事上是没啥潜力可挖了。

再一个寄于希望的人物就是胡濙,这个人大半辈子为此事忙碌奔波,跑遍大半个中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漆黑的半夜,老胡拿着今牌直闯寝宫,既然半夜来访,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带来了关于朱允炆的重要消息。还是老样子,谈话内容没有记载,只是谈完后朱棣多年的疑虑消除了。

其实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试想如果真的寻访到朱允炆下落,朱棣会怎么办?假若真的有人托其名而起事,几百年后满清多尔衮在朝堂上当面让宫人,长平公主相认朱太子的情景会提前上演,真的也认作假,以冒名之罪宰了他,但凡自称太子哪怕是真太子也以冒名之罪杀了他,对外则宣称会善待前朝真太子,这是帝王之术。

而朱棣不惜代价,苦苦寻找朱允炆,最终目的是杜绝一个“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统治,而朱允炆是生,是死,流落到哪里并不重要,对朱棣而言这时的朱允炆只是一个符号罢了,只要确认不会有一个叫“朱允炆”的人来质疑他的合法性,来反抗他,他也就放心了。

显然他己经确定了这一切,寻找朱允炆的行动也就停止了。

8

可怜他在太监的策划下,制造了一个失火被烧死的假象。从地道逃出,离开京城。

路上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凶险恶拿不知。

谁知他慌不择路,尽然跑进了我家院子,饿的个贼死。可怜于他,给他用大葱,火腿炒了一大盘炒饵块。这老几狼吞虎咽的干完,立马就端起了皇帝的驾子道\"钦家美食,可谓《大救驾》啊\"!感念封赏,再加给一盘酸淹菜和一碗腊肉汤。

吃完才想起是在逃亡!掩面哭泣\"下步去那安身立命那\"!我说,“你也别安个身立命了,隐姓埋名去狮子山种菊花得了\"。他忙说\"不可,不可。我叔父知道孤王爱菊,顺菊查花,会找到我的啊\"!死脑筋\"你改成种不喜欢的牡丹不就成了\"。\"是啊,是啊。钦家大才,钦家大才。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还别说,文化人干什么事都用心,把那牡丹养的快赶上洛阳种给武则天看的了。

不过落难皇帝种的却供百姓欣赏,也算是对社会一大贡献吧!不信你来我家武定狮山,看看这帝王牡丹!

9

想活就别死,留意看历史。600年来无解的谜团,明朝第一悬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有人说是当年就烧死了,又有人说跑出去当了和尚,还有人说跑到西洋去了,众说纷纭中,我们能否从历史的烟雾中看出端倪,让我们试着去找寻吧!



一、事件起因:叔侄为帝位翻脸成仇

史料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半生心血轰然崩塌,于江山计,他需要立即册立新的继位人,朱元璋向效法先贤,长子不在传位长孙,故而文弱书生气毫无理事经验的朱允炆,成了新的继位人。从道理上讲,这种安排丝毫没有毛病,朱允炆当皇帝符合政策要求。但道理归道理,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可不是这么看的,他势大老练,颇有朱元璋当年的英武之气,本就有当皇帝的愿望,结果朱允炆在削藩时得罪了众多藩王,闹的举国不得安宁,朱棣便按耐不住他称王称帝的心了,起兵谋反,干掉侄子当皇帝。



二、事件经过:靖难之役让建文不知所踪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目光盯上了燕王朱棣,摆开阵势就是要削除燕王。朱棣不是无能之辈,建文元年(1399年)他起兵反抗,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三、事情结果:火烧皇宫留下生死纷争

本就孤立无援,自知大势已去的朱允炆火烧皇宫,朱棣赶到时只看到了一具被烧焦的尸身,无法辨别其真实身份。因是战争,尸身肯定不缺,要说那个就是那个,纯属扯蛋。



四、事件外延:死有死的原因,不死也有不死的理由。

综上分析,我认为建文帝还是跑路了。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有一传说为证:说是朱允炆其实一直是在普洛寺避难。朱棣对于朱允炆自焚而死这一结果一直心存怀疑,一天不真相大白,朱棣便一天无法安心。果然在朱棣晚年时期,有人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是在江苏普洛寺避难。但那时的朱允炆早已无心朝政,朱棣见此便放了他一马。朱允炆也算是晚年平安,死时四十六岁。

有一事实为凭:2008年,考古专家在广西上思县发现一座极为神秘的明代墓葬,出土两口“三合土”巨棺,大棺重达6吨,小棺重达4吨墓主巧妙的隐藏了所有身份信息,但棺椁内残留的遗物还是给出了很多线索。墓主的衣着装饰隐约显现明代皇家的影子,尤其女墓主穿戴的金丝袍服竟于明十三陵皇后服饰非常类似,衣服上还绣有荷花图案,在明代这是皇后专用的图饰,此外墓主人的棺材垫板均刻有北斗七星,这是明代帝王特有的入葬习俗,专家据此推测,两人身份不俗,与明皇室存在关联。经过广西医科大学专家对墓主遗骸及服饰鉴定,专家认为墓主所处时期与建文帝契合,继而大胆推侧墓主或正是朱允炆。

另外从情感上讲,朱棣没有必要往死里弄建文。建文是其侄,虽有消藩的冒犯,但不是往死里整他,此仇不是不共戴天。朱棣起兵,也并不是为了杀死建文,他的终极目的就是当皇上,既然得逞了,他没必要赶尽杀绝。

10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未解之谜,当年,守南京金川门的统帅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开门迎接,燕王兵得入京师 ,当时,宫中大火冲天,燕王清宫3日,未觅得建文帝尸骨。朱棣一朝,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有一种说法,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还有一种说法建文帝率臣下9人,从宫中地道逃遁后,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不知所终。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朱允炆究竟去哪了呢?

一,第一种说法,在宫乱中被大火烧死,尸骨无存

当初,守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门迎接,建文帝朱允炆眼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因此绝望之下,引火自焚。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属于正常,毕竟,朱棣也是绝对不会放过朱允炆这个正统皇帝的。


《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朱允炆在无奈之下选择自焚,朱棣找到的也只是烧焦的尸体,尸体是不是属于朱允炆的还有待商榷,因此,只能说有可能朱允炆是被自焚烧死的,但是没有确凿证据支持。


二,第二种说法,故意放火焚烧宫殿,金蝉脱壳,下地道脱逃

这个可能性我是认为客观存在的,理由是自焚的话,朱棣看到的是一具烧焦的尸体,古代没有现代那么先进的验尸设备技术,一具烧焦的尸体,是朱允炆故意准备移花接木的也属于正常,要知道,愿意为朱允炆替死的大有人在,一把火,烧死烧焦替死的,朱棣就不会再追查朱允炆下落,朱允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金蝉脱壳,安然逃脱。

后续,明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这里可以看到,金蝉脱壳之后的朱允炆,很大可能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

三,两种说法,自焚说和出逃出家为僧说更加偏向于出家为僧

按照当时的情况,城已经被围,出逃已经很难,以替身烧焦自焚迷惑,自己则乔装逃脱可能性很大,据记载,本来建文帝朱允炆 城破无路可走,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或许早就料到了朱棣的狼子野心,早在他临死前,就替孙子安排好了一切后路,确保朱允炆可以渡过难关,皇位虽然没了,可是性命却无虞。


综上所诉,朱允炆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确实存在诸多疑点,你说城破宫中起火,朱允炆自焚吧,可惜看到的尸体是一具烧焦的,面貌身份根本无从查起,要我是无论如何无法相信朱允炆是被烧死的,宁可相信,烧焦的是朱允炆的替身,借此可以阻止朱棣的追杀,金蝉脱壳,带着心腹远离是非之地,皈依佛门,青灯古佛也属正常。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