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名状》中,庞青云杀死苏州城5000太平军。在电影中,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粮。

在中国古代有句俗话“有粮好聚兵”,所以如果没有粮食很可能会引发军队的哗变。在电影中,庞青云的人马都需要向其他人“赊欠”军粮,哪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活这多出来的5000人。为了防止投降的太平军将士复叛,以至于连累庞青云的“乌纱帽”,所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屠杀。毕竟,作为“叛军”的太平军,对于清廷而言,死活都无所谓。所以,庞青云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其实,庞青云的苏州杀俘,原型是当年李鸿章的苏州杀俘。公元1863年,李鸿章的淮军对苏州城的攻击日益强烈。原本驻守在苏州城的李秀成已经被调到天京,主持苏州城防御工作的是慕王谭绍光。而城防主力则是以纳王郜永宽为首的“四王四主将”。这8人看出了太平天国大厦将倾,于是与李鸿章派来的招降代表程学启见面,并同意了献城投降。

1863年12月4日,就在慕王谭绍光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这8个人动手杀死了谭绍光,并且屠杀了近1000余人的来自两广的“老兄弟”。在郜永宽等人打开城门,并将谭绍光的首级交给李鸿章之后,李鸿章率领淮军进城了。就在此时,新问题产生了。这“四王四主将”踢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受翎不剃发”;第二,保留部队两万人并据守半个苏州城;第三,保奏他们为总兵官。李鸿章不同意。对此不能接受的李鸿章,当日就动了杀机,将这8人全部杀死,并对城内的太平军展开屠杀。只是死者有多少,并没有详细的数字。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比较奇怪。为何郜永宽等人为何不在投降之前踢出条件,眼见利用价值越来越弱,才踢出咳咳的条件呢?或许这就是李鸿章为了杀他们找的借口。毕竟,在太平天国后期,所谓的王也好,主将也罢,不过是一处处拥兵自重的实力派。名义上有太平天国的王爵,暗地里又和清军进行勾结。比如安徽的苗沛霖领受了太平天国的奏王,但是却最终出卖了英王陈玉成。所以,李鸿章对于这些大大小的骑墙军阀并不信任,于是只好将其杀死,避免出现其他变故。毕竟,这8人,统帅的军队达到2万余人,真要闹僵起来,必然会是一场超级风暴。

所以,四王四主将的头颅,成为了李鸿章的向清廷表明忠心的“投名状”,与所谓“长毛”决裂,而且完完全全效忠清廷。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看是电影还是真实历史。

电影里面,很简单,没粮食。

当时军粮供应严重不足,如果供应给苏州城内的降兵,庞青云就不能继续抢功攻打南京。

庞青云本来就是利用所有人为了自己功名利禄,最终目的就是占领南京。此时当然六亲不认,将降兵杀光,只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而已。

真实历史就是李鸿章在苏州杀降兵。

原因如下:

第一,对太平军不信任

太平军假投降并不是第一次,而当时太平军将领提出要保留部队的完整性。

资料记载:八王5日下午16时之后提出要求,他们让程学启转告李鸿章,要求添立二十营(一万多人)、奏保副将以上官职。

当时苏州太平军还有约2万多人,而淮军围城的也不过4万人而已。

留着这样一支不可靠的部队,对李鸿章是个很大的威胁。

第二,不愿意给钱给官耍赖

当时淮军的军饷很紧张,主要依靠上海地区的供应。

但之前淮军数量只有一二万人,供应还是凑合的。

此时淮军已经增加到七八万,军饷开销很大,逐步坚持不住,李鸿章为此焦头烂额。

但之前骗苏州太平军将领投降,开了很多空头支票,许诺给大量军饷,还许诺太平军投降的八个王都可以当官,现在无法兑现。


既然兑现不了,干脆杀人灭口,直接耍赖。

反正李鸿章有朝廷支持,苏州丢了以后南京也危在旦夕,可以不用考虑后果。

唯一只需要搞定中间人,常胜军领袖洋鬼子戈登就行了。

第三,朝廷暗中鼓励

总体来说,慈禧对于太平军极为痛恨,是很希望将他们杀光的。

之前湘军曾经多次进行屠城,朝廷均没有干涉,装作看不见。

相反,淮军的军纪较好,主要是他们的举动多在洋人监视下,除了上海的各路神仙,还有协同作战的戈登在内的大批洋人官兵,不能乱来。

但李鸿章心里清楚,即便他屠城,慈禧也是绝对举双手双脚支持的,所以毫无顾虑。

事实也是如此,慈禧并没有因为苏州事件对李鸿章进行任何处分,反而还帮助他搞定了愤怒的戈登。

史料记载,对于戈登因为降兵被杀的愤怒,李鸿章和慈禧都不以为然:在李鸿章看来,戈登是妇人之仁“煦煦妇人之仁,胁令收抚,稍一濡忍,变生肘腋”。慈禧也认为戈登不知道屠杀的意义“不知此中权衡自有一定之理”。

3

电影不是历史,所以,只能就电影说电影。

苏州杀降,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操刀者是李鸿章,对苏州城中留守的八个太平天国的王进行了屠戮,这里面没那么多的故事,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对方开的价码李鸿章给不起,而苏州这个清朝养了200年的肥羊,也被太平天国的诸位王爷们分得差不多了。

而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在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都是“饿着”的,既然和平接盘成本太高,那翻脸后杀光抢光“公私两便”也就是李鸿章很正常的选择。

所以,这段历史虽然说展示了不少人性,拍出来未必不“好看”,但却过于复杂,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利益矛盾点都不够集中,在电影中展示,也偏离了《投名状》的主题,所以,干脆就另编一个故事。

在《投名状》电影中,兄弟情,百姓江山和个人野心交杂,这是普通观众能够看得懂,也乐意看的,所以,这段中的苏州杀降,目的是为了将庞青云和赵二虎的兄弟价值观裂痕撕得更开,有更剧烈的表现,还要展示老三的站队。

具体到杀,而不是放,剧中逻辑粗糙,但也做了铺垫:

1,缺粮,粮食是借的,分给降兵就打不了南京。

2,无用,降兵明确表示不参加进攻南京。

3,权力,借事件做一次“指鹿为马”,让部下站队。

庞青云也做了解释,这些人吃饱了都是兵,不是老百姓,放下武器只是一时,拿起武器就是隐患,当然,更符合天朝历史剧的编剧逻辑的是,这5000人是赵二虎救下来的,他们如果进入了山字营,山字营就真的“姓赵”了。

好了,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编剧,在进行行为取舍的时候,要求的就是简单、明了,往往没有所谓的深层次考虑,你想多了也没用。

因为这些简单明了就是专供咱们的主力观看群体的,尽管也受过英剧、美剧的熏陶,信息接收的逻辑范式,都是从九年义务教育时就形成的,绝大部分人,对于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剧情、世界观构架,既看不懂,更看不出好来。

就这么简单咯。

4

因为满清的士兵,尤其是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仍然代表着腐朽、破落的旧观念,那就是杀光一切造反的人是最简单、最省事、维持稳定最好的方式,是王道。

首先说曾国藩,这一个被某些人拔高成圣人的,实际上是一个出名的刽子手。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曾国藩痛心疾首,认为朝廷“数十年来该杀不杀之人太甚以致今日之颓势”,也就是说曾国藩认为就算是未有起义爆发时候,也应该有事没事把“刁民们”割韭菜一样杀光,而在九江、安庆、武昌、南京等地,曾国藩的湘军所到之处,更是执行比100年后日本人还残忍的三光政策。

“鸡犬不闻三千里”

“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

“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

“自五代 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 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可以说曾国藩是近代史以来中国最反人类最残暴的军队。

回到电影中,庞青云的原型是同治九年(1870年)被刺杀的两江总督马新贻,但是,比如苏州杀降得实施者就不是马新贻,而是晚晴所谓“名臣”李鸿章。

李鸿章此人杀人更是娴熟老手,苏州之战,李鸿章的淮军在戈登的“常胜军”配合下,多次围攻苏州。最终,守城的太平军纳王郜云官丧失抵抗意志,试探向淮军投降。

郜云官认为为戈登最讲信用,便通过他居间做保。郜云官出城会见戈登,承诺献城,戈登也信誓旦旦地向纳王亲口保证其生命安全。于是郜云官回城后杀死谭绍光,带太平军放下武器投降满清。

不料城陷两天后,李鸿章认为太平军归降没啥意义,不如杀光了事,淮军对着数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大肆屠杀。郜云官儿子等人逃到戈登驻地,跪求庇护,哭诉父亲已人头落地!

听到消息的戈登暴跳如雷,认为这是对他的信用人格的侮辱,暴怒的戈登拿着手枪到处找李鸿章算账,扬言如果满清不好好解决,他就把苏州交还给太平军,甚至带着常胜军加入太平军。

最终赫德作为中间人,调停了戈登同李鸿章,李鸿章假惺惺的向戈登道歉,说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

最终,李鸿章凭借滚滚人头,逐渐位极人臣。而杀降屠城,也成了某些人眼里李中堂的“丰功伟绩”


总之,无论是因为粮食短缺、还是价码谈不拢、还是信任度不够,这种行为,都是应该唾骂的。

5

这个问题问的好,但是很多答主只回答了前半部分,就是庞青云杀死了苏州城的降兵,这个问题电影也有所交代,那就是粮草有限,那么,庞青云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愿意纳降苏州城的士兵吗?庞青云的粮草虽然只有十天,多了4000士兵也就变成了五天,但是8000士兵的战力攻打南京城不是更容易!

深思一下我们会发现,庞青云不接受苏州士兵的投降还有一些原因,试想一下,倘若庞青云同意苏州城士兵投降,然后带着这些士兵一起攻打南京城,那么这些投降的太平轮会拿出全部实力吗?我想不会的,极有可能和南京城里的士兵里应外合围剿庞青云的队伍!

所以苏州城里太平军的首领投降时也是说让这些太平轮回家种田,所以问题的重点在于庞青云为何不放苏州城的太平军走?放走无异于放虎归山,这4000太平军和南京城兵力合并对于庞青云威胁巨大,毕竟南京城粮草还是充足的,而庞青云只有十天的粮草!

所以,无论是纳降还是放走都会有产生不良的后果的可能性,即使放走的太平轮不会全部回南京,一部分兵力回到南京对于庞青云也是极大的威胁,作为久经沙场的庞青云怎会不懂这些,所以杀死所有苏州城投降的太平轮从兵法上讲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都知道《投名状》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在,1863年李鸿章带兵攻打苏州城,而苏州城内部将领不和睦,太平轮苏州城首领谭绍光和下属郜永宽素来不和,在苏州城被李鸿章围困之际,郜永宽便积极联系李鸿章,随后郜永宽杀死谭绍光投降于李鸿章!

而李鸿章的手下程学启发现太平轮依然保持戒备,而且没有留辫子,郜永宽以“请辞”威胁李鸿章下决策,最终李鸿章将投降的太平轮全部杀死!

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也有,都是防止降兵再起祸端,而类似事件的降兵数量都比较大,正因为降兵数量较大才会有隐患,倘若投降的兵力和对方相差悬殊也不存在威胁,也就不会有屠杀降兵的事情发生!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觉得不错的关注我呢?

6


《投名状》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战争片,电影将战争的残酷和权力斗争的残酷真实的表现出来,其中庞青云苏州城杀俘那段相当震撼。关于庞青云为什么要杀死5000太平军降兵,他自己有解释,那就是这些投降的太平军官兵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和战斗力,如果放了他们,这些人在再次附太平天国,在清军背后再次占领苏州,而且还能够切断清军补给线,从背后产生重大威胁,绝对是心腹大患;另一方面,庞青云的部队极度缺粮,他还要将借来的粮食分给敌人,肯定也是自己和属下不愿意的。在这些理由的支撑之下,庞青云最终下定决心,杀死了投降的太平军官兵。

除了电影中庞青云自己说出来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他在苏州城杀俘也是在确立个人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树立和强化自己的威信和威望。

图注:电影《投名状》剧照,被关起来的太平军官兵,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电影中被杀死的太平军官兵,图片来自网络


《投名状》中庞青云杀俘其实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实进行改编的,真实的庞青云就是清末重臣李鸿章。1863年末,李鸿章率领淮军与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围攻苏州,他们注意到守城太平军将领之间的不合,于是利用这一点诱降成功。投降之后的太平军不剃发,要求进行改编、保持原有建制,同时在苏州城内依然保留了战斗用的关卡和街垒,这引起了李鸿章的怀疑。为了避免苏州城中投降的太平军反水,李鸿章便设计杀死了投降的太平军八王,然后屠杀了投降的太平军官兵共两万多人,这就是著名的“苏州杀降”。

图注:李鸿章,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是电影,还是历史,清军在苏州城屠杀太平军降军都是非常残酷和野蛮的,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如果你是清军主帅,面对着比自己人数不少不了多少,而且具有完整建制的降军,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呢?

7

纵横在高中的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大学毕业后又看了一遍,当然对于这部电影的内核了解的还不是太透彻,只能说这部电影很好看,历史背景也很丰富,既有历史上有名的刺马案,还有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并且喜欢看电影的史论纵横今天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庞青云该不该杀降?

当时庞青云力挽狂澜带领清军打出了优势,包围了苏州城,然而双方对峙多时,都没有能力打败对方,尤其是双方的粮草都极为紧缺,庞青云与魁字营的人借粮,并且制定了打完苏州直取南京的策略。

赵二虎潜入苏州内部,太平军的首领请求赵二虎让这些太平军投降,解甲归田,赵二虎答应了,苏州城的守军全部投降,赵二虎合计把这些投降的士兵全部放回家,却被庞青云全部射杀。

以电影中的情况来看,多了很多艺术环节,比如这次杀降是因为缺粮,并且与山字营的下一步行动相违背,如果这些兵降而复叛对于清军则是后患,另外也是为了加强自己对这支“私军”的话语权。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做事情上的思维差异,可以这样理解,西方人做一件事情会考虑“是否合理”,理就是法律;而中国人的做事是“是否合情合理”,理的外面要加一个情,理是道义或者道理。在西方造反就是杀头没有讲的,在中国说道可就多了,对于战胜一方来说,没有比杀光这些投降的人更省事的事情了,但是你要是杀降了,很多人出于情理的考虑就要骂你,说你穷兵黩武,残忍,要遭报应。

实际上赵二虎做事合乎情,庞青云做事合乎理。

太平军该不该杀?

站在电影的角度,应该是非杀不可,站在历史的角度呢?实际上历史上的杀降杀的比这还多,五千多人算什么?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将白起就曾杀降几十万赵军。而项羽不但杀降,还屠城。

而农民起义比这些常规的战争更加不讲规则,在赤眉军起义,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什么样的事没做过,比杀降更过分的事情都做过,比如李自成不但把福王给煮了,还杀了大量朱元璋的后代,太平军在起义的过程中也经常屠城,尤其是对于当时的统治阶层旗人更是毫不客气。

实际上太平天国运动浩浩荡荡14年,持续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绝无仅有,当时的美国传教士指出,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中国人口损失达五千万;而清朝的《户部清册》显示,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人口损失达到1.6亿;这就有点吓人了,真正的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样简单,这是一场极为黑暗的起义。

庞青云为什么叫庞青云?

面对这些残暴的起义者,清朝的维护者当然会以更残暴的方式来镇压,李鸿章在包围苏州后也采取了杀降的方式,曾国藩在攻入南京后不管是太平军还是平民,大肆屠杀,并且把洪秀全的骨灰放到大炮里轰上了天。

实际上《投名状》里面的三个老爷子,纵横来推断的话,应该也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三个人为历史原型,都是大器晚成,曾国藩因为杀太平军太多被称为“曾剃头”。他们之所以这么对待太平军,很可能也是对太平军屠杀旗人的一种报复。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取得慈禧的信任,庞青云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所以他必须做得更狠一点,更多的表现,才能获得慈禧的垂青,才能青云直上,这才是庞青云。

8

这五千太平军可不是善类,如果是受过训练的正规军,庞绝对会不惜代价收编麾下,如果是老百姓组成的流民,庞也许会放掉。可惜这五千人正好处于之间的尴尬处境,属于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无军纪流氓军。留下来没什么战斗力不听指挥不说,吃饭能力还杠杠的。跟自己的部队还有仇。影响本身的战斗力,放了又是一群流寇,给自己已经打下的根据地造成威胁,所以只有杀。

9

《投名状》是一部极为精彩战争题材电影,据说李连杰当时的片酬就达到了一个亿。虽然当时的票房不尽人意,但是却斩获了多项大奖。



电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庞青云在苏州杀降,场面极为残忍震撼。城下满是投降的太平军士兵,他们手无寸铁,但是立在城墙之上的庞青云却下令将他们全部射杀。

电影中杀降的原因庞青云说的很清楚,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供给投降的太平军,而一旦粮食断绝,这些投降的士兵又会拿起刀剑和自己作对,为了防止他们降而复叛,所以庞青云狠心下令处决了城中投降的5000太平军。



苏州屠城历史原型

实际上苏州屠城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在太平天国后期,李鸿章的淮军围困苏州城,这时太平军和清军经过了几次大战,李秀成认为苏州城早晚必然丢失,所以便提前撤退回了南京。



留下来的谭绍光部队决定和苏州城共存亡,但是无奈遭到了郜永宽等八人的背叛,被杀身亡。在郜永宽等八人杀死谭绍光后便投降了李鸿章的部队。

这时李鸿章顺利的进入了苏州城之中,但是李鸿章在进入苏州城的第二天便设计杀死了郜永宽等八人,之后开始了疯狂的杀降屠城行动,具体杀降的人数已经无法考证,一般认为不会低于两万人。



苏州杀降原因

太平军的投诚真假难辨

郜永宽为首的八降将投降以后,一直控制着大半个苏州城,并且要求立二十营,占领除去东门之外的所有苏州城,为此在苏州城中各处设立了关卡。

除此之外,郜永宽为首的八降将要求朝廷“奏保总兵、副将实职,并且需要指明何省何任。”



对于李鸿章来说,种种的迹象表明太平军非真心投诚。而且李鸿章联想到弟弟李鹤章在太仓受降时,因为太平军诈降而腿部中弹。

所以在这种投诚真假未辨的情况下,李鸿章决定设下鸿门宴,杀了郜永宽等八降将。



朝廷不希望李鸿章做大

实际上清政府限制了李鸿章淮军的军饷,如果苏州城中数万太平军投降李鸿章,显然对于清政府是一个更大的麻烦。

当时苏州城刚刚经历了大战,城中百姓衣食无着,一旦朝廷没有粮食发放给这些太平军,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暴乱。



综合来看,太平军投诚真假难辨,朝廷对于李鸿章有诸多限制。而且李鸿章的部队数量不是很多,根本无法完全管理太平军投降的军队,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最后导致了李鸿章决定杀降。

10

在赵二虎的努力下,苏州守城的太平军投降。这时的庞青云和战国时的白起一样,遇到同样的问题,怎么处置这些大量的俘虏。

庞青云选择了把这些俘虏引入翁城杀害。白起选择将40万赵卒坑杀。自古就有杀降不详的说法。他们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两个字,缺粮。这些俘虏虽然投降了,但他们是人,是要吃粮的。而旷日持久的对峙,双方早就都没粮了。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了,也是惨胜而已。而这些俘虏放下武器是俘虏,一旦吃不上饭,又拿起武器,那就是兵了,还是敌兵。战争已经打到穷途之末,不能再打了,所以对这些战俘不能放掉给自己留后患,所以最后只剩了一个办法,杀!因为死人是不吃粮的,死人也不会造反。

也许还真应了杀降不祥的古话,两千年前的白起坑杀40万赵卒,最后落得自尽的下场。而庞青云也最终死在就职路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