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刘禅,秦二世胡亥,明光宗朱常洛,唐中宗李显,西晋惠帝司马衷,等等,几个都是熊包。

最佳贡献者
2

我觉得历史上最“熊包”或“怂包”皇帝,北宋仁宗一定榜上有名。不过,于宋仁宗而言,这不是耻辱,却是荣耀。何以如此呢?

我们知道,在许多人眼中,北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人品最好的皇帝,没有之一。这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很有美女缘的皇帝,在这些美女中,最得他欢心的是出身寒微的张美人,后被他册封为贵妃。

宋仁宗对张贵妃的宠爱程度,在北宋一朝也很难再找到相似的例子。张贵妃三十一岁暴病而亡后,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朝廷大臣的一致反对,在曹皇后还在世的情况下,就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出现了一生一死两位皇后,如此逾礼之事,旷古未闻。谏官连续上奏反对,仁宗却置之不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仁宗还下令为其辍朝七日,京师“禁乐一月”,京师惟一的活动便是为温成皇后举丧。

不过,即使是如此得宠的张贵妃,生前却也未能事事如愿。张贵妃由于出身寒微,父亲又去世得早,于是她得宠后,很希望拉家里人一把。她请求仁宗,晋封他伯父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这虽然是一个虚职,但名义上是皇城各衙门的最高负责人,惯例由枢密副使兼任,并不轻授。

宋仁宗知道轻重,一开始没有答应,架不住张贵妃反复吹枕头风,他只好松口。这一天,仁宗正准备上朝,张贵妃送他至殿门,拉着他的手嘱咐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赵祯只好答道:“放心!放心!”

未曾想,仁宗在朝堂上刚宣布这一项人事任命,底下的大臣就炸成了一锅粥,纷纷出言反对,更过分的是担任御史中丞的包黑子,直接走到皇帝身边,慷慨激昂地出言反对,溅了仁宗一脸口水。

宋仁宗无奈,只好收回成命,并且脸也不擦,一幅懊丧的样子,回到后宫,找到张贵妃诉苦道:“今天包拯上殿,口水吐了我一脸。爱妃,你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现在担任御史中丞的是包拯吗?”

如此“怂包”的皇帝,不但之前没有过,之后也不再有。但这样的皇帝,你能说他差吗?

3

古代中国历史上,其实熊包皇帝有不少,具体哪位皇帝最熊,还需要仔细比较一下。

秦二世胡亥,秦朝二世而亡胡亥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弑兄上位的皇帝不少,比如秦王李世民,但是人家把国家治理好了,照样得了个贞观之治的美名,而胡亥除了在诛杀自己兄弟姐妹的时候比较给力之外,留给历史上的也就“指鹿为马”这么个典故了,最后还被权臣赵高所杀,还不如只掌了几天权的子婴,子婴还能派人杀了赵高。

新朝皇帝王莽,虽然好多朝代不算王莽是皇帝,但是他毕竟是得到过禅让手续的,后来的曹丕不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吗?毕竟“三辞三让”等“禅让”礼仪都是从王莽这搞出来的,无奈王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成了既是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的主。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也许有人觉得奇怪,说嘉靖皇帝怎么也上能皇帝名单了?没错!历史最熊皇帝就是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做为藩王后代的朱厚熜意外继承大统之后,没有在国事上超越不着四六的皇兄朱厚燳,而是陷入了与大臣撕逼的嘴炮中了,“大礼议”事件之后,皇帝与言官的矛盾激化,明朝后世官员以得梃杖为荣,后期明朝陷入党争发端于此,而且嘉靖为人刻薄,虐待宫女,最后差点被宫女们勒死,从此神经衰弱不再上朝,明朝国力也每况愈下,都说“明亡国于万历”,其实在他爷爷嘉靖时亡国的根苗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正德皇帝虽然胡闹,但是打得蒙古多年不敢叩关,而嘉靖时期俺答汗打到北京城脚下了,差点重演英宗时北京保卫战故事,而且倭寇也是在嘉靖时期最为严重,总之明末的各种弊端在嘉靖时都能找到苗头,甚至连争国本之事都是嘉靖先干的。

所以,个人认为历史上最熊包的皇帝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

4

我是历史真相探寻者我见过宇宙,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有开天辟地的帝王,有中兴之主,有残暴之主,有雄图大略的皇帝,有明君的典范,有音乐皇帝,有唱戏皇帝,有布衣皇帝,有马上天子,有木匠皇帝,有风流天子,有傀儡皇帝等等,还有两个熊包皇帝。

第一位 书法皇帝宋徽宗

① 人生履历。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在位25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八年后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

② 统治腐败。赵佶自幼养尊处优。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这使得他对同为书法家的投机者蔡京,颇为赏识。蔡京官至丞相,太师,权倾天下,无恶不作,使得各地民不聊生。

③ 起义反抗。在朝政日益腐败,农民起义逐步增多,宋江和方腊两支起义军规模较大,但是皆被朝廷镇压。但北宋政权依然没有吸取教训,改变国家。

④ 联金击辽。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历在目,而北宋王朝不懂平衡之术,在大辽灭亡之后,北宋王朝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再也无力抵挡金国铁骑入侵。

⑤ 亡国之君。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导致北宋灭亡。

⑥ 屈辱求生。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爱妃被金将强行抢去。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之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

⑦ 个人成就。徽宗酷爱艺术,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成为现世称颂的书法流派。他还成立宫廷画院,培养一批出色的宫廷画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对中国艺术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些埋没不了他王国的证据与事实。

⑧ 国破家残。北宋灭亡,建立南宋政权。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将北方大部分国土分裂,形成半壁江山。

综上,宋徽宗赵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熊包皇帝,北宋时期享誉世界的经济实力,国家富庶,一切优越的条件,不仅没有变成腾飞的助力,反而发展成亡国奴,真是令人耻笑。


第二位 俘虏皇帝明英宗

① 九岁继位。明英宗朱祁镇年少时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一片大好形式。

② 麓川之役。明英宗朱祁镇令南方诸省筹措粮饷,派遣南兵稳定局面,发动战争,战争持续多年,严重影响国家经济,以及北境对瓦剌的防御实力。

③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在不习统兵情况之下,在土木堡被瓦剌三万军队包围,明军战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五十万精锐军队损失殆尽。大明由此走向衰败。

④ 夺门之变。处死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一大批大臣。废朱祁钰为郕王,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

综上,明英宗朱祁镇确是一个熊包,他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最重要的是祖先的家底全部败光,明朝最后的辉煌盛景已经开始远去。

如今流传着“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的话,这里我们不去寻找他的意义。历史总是让人既热血又悲伤,宋徽宗赵佶,明英宗朱祁镇,两位皇帝是这句话的始作俑者,他们分别承担了大宋和大明的掘墓人,是他们的错,造就了这一段悲惨的历史。

5

历史上有不少明君也有不少废物皇帝,要说最怂包的皇帝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就说一说我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北魏孝静帝

如果历史评价最怂包的皇帝,我一定会投北魏孝静帝一票。

孝静帝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 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 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 元亶之世子,母亲为清河王妃胡氏。 永熙三年,元善见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同年八月,为 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为什么是最怂包的皇帝?

人们皆言“帝王乃一国之君”,在常人眼中,帝王掌握着所有臣民的生杀大权,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只要皇帝下一道圣旨,如果抗旨不遵,则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帝王——孝静帝元善见,此人却是个例外,他不仅被大臣指责谋反却不敢回嘴,还被大臣打了耳光,最后自己还被迫禅位。

北魏末年, 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 孝武帝 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 洛阳,投奔了 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 元亶为 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而元亶还没即位,就一副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时年十一岁。

高欢虽然为东魏权臣,连皇帝都要对其礼让三分,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元善见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

立下了功劳的高澄更是没了王法,不但言语之间对元善见多有侮辱,同时还在一次酒席之中派人扇了元善见的耳光。后来大臣来帮助皇帝逃离皇宫。不过这个计谋最终落空这些大臣被处死。

高澄带兵进宫质问: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陛下为何一定要谋反呢?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

最终,胡夫人和李嫔被杀,孝静帝元善见也无可奈何,决定任人宰割,被高澄囚禁于含章堂。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被迫禅位于高洋。 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 中山王,食邑一万户。

后世评价

11岁即位,27岁禅位,28岁被杀,被大臣打不敢还手,被大臣说谋道不敢还嘴说他是最怂包的皇帝真的不为过。

6

光绪帝~~是个大熊包

堂堂皇帝,一国之君,权势显赫,八面威风,要衣伸手,要饭张口,美女随意挑,福禄无边,这是皇帝生活。但有些皇帝活得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甚至有的还不如畜牲,是大大的熊包。清朝光绪帝就是其中之一。光绪帝(1871-—1908年),名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十三年(1275年),同治死,因慈禧太后无子,把4岁载湉推上皇位。光绪皇帝登基为帝,完全是慈禧太后一手操纵的,光绪帝的生母醇亲王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为何光绪帝我认为是大熊包呢?我有如下理由:

一是有爱不敢爱。

光绪的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慈禧弟弟的女儿)。慈禧太后自己是妃子出身,因此一定要自己娘家的人成为光绪的皇后。但光绪不喜欢,对床第之事无从谈起,一点感情也没有,俩人形同离异。一天,在盛怒之中,光绪亲手把隆裕的发簪摔得粉碎。那根簪子是乾隆时代的旧物,隆裕十分伤心,跑到慈禧那里又诉又哭。慈禧没有说什么,只是命她移居到了别处。从此以后,隆裕和光绪分居,直到光绪去世。有一天,光绪帝在宫中发现一女,后来叫珍妃。她出生在世宦家庭,满洲镰红旗人,祖父裕泰,做过陕甘总督。父亲是礼部侍郎。比光绪帝小五岁,自幼聪颖好学,性情开朗,兴趣广泛,写得一手好字,而且能够左右手同时写字,画也画得很好。通过日常的接触,珍妃与皇帝光绪建立起了真挚的感情。两人经常在一起攀谈品评宫中收家的书画,观赏御花园里的花木。珍妃喜欢穿男性服装,经常扮作英俊的少年,很让光绪着迷。但光绪不敢去爱,去光明正大的追求,不敢去保护自己喜爱的女人,不敢让喜欢的女人生娃。何以见得呢?光绪帝推行戊戍变法,珍妃全力支持,慈禧太后十分怨恨,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于瀛台,珍妃则被削去封号,禁于景运门外的北三所,慈禧太后谋废光绪,珍妃公开为光绪帝“申冤”,恳求宽免,慈禧太后对她恨之入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惶出逃,临行前夕,珍妃被慈禧太后下令溺死在宁寿宫外的井中,年仅25岁。慈禧太后杀死珍妃后,就挟持光绪西逃了。八国联军入城第二天,珍妃的尸体由留宫内监从井中捞出。

二是有家不能回

光绪帝自从离开醇亲王王府,慈禧不准让他涉足回家半步。一天,醇亲王为保护慈禧太后,被毒蛇咬伤,临死前想父子见面,这才准许。光绪帝来到王府,看到府内已乱作一团,正在为醇亲王准备后事,心如刀绞,这是他四岁离开醇亲王府后第一次回家,他像流浪在外的孤儿,快步走向醇亲王,拉着手哽咽道:“阿玛,我们父子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在宫中如囚徒,度日如年,你如今又突遭横祸,这都是为什么呀?”醇亲王握着光绪帝的手有气无力道:“这都怪我们生在帝王家,身不由己呀。”

三是有饭不敢吃

光绪从四岁即位,就在慈禧严酷的控制下,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连自己的亲生母亲也难以相见。每天早晨,光绪皇帝都要去向慈禧跪地请安,慈禧不让起来,皇帝就一直跪着不敢起立,稍不如意,不是怒骂,就是罚长脆。时间久了,光绪帝一见慈禧就心惊胆战,如临狮虎。每日三餐,看着满脸冰霜,光绪帝空对着满桌肴菜也不敢享用,总是饿着入座,又饿着退席。上顿没有动用过的东西,慈禧借口要节俭,责令下顿热热又送上餐桌,结果凡离光绪帝远,难以吃到的东西,都是三番五次重复摆出来,以致腐烂发臭。而离御座近的食品,则又硬,又冷,不堪入口。这些做法,知道的人无不感到愤愤不平,就连慈禧派去监视光绪皇帝行径的心腹太监也看不下去,感叹说光绪皇帝是天下最痛苦的人。

四是有事不敢说

有一天,光绪到慈禧宫中请安。慈禧正在吃汤圆,便问光绪吃过饭没有。光绪不敢说已经吃过,只好跪下回答还没有。慈禧即赏光绪汤圆若干枚。光绪勉强吃完了,慈禧又问他吃饱没有,光绪不敢说已经吃饱,又回答没有。慈禧又赏他再吃。如此四次。光绪腹中鼓胀,再也吃不下了,只好把汤圆藏在衣袖里。回来以后,袖中满是汤圆,汤水淋漓,流得满身都是,便命小太监找一件内衣为他更换。可是,光绪的其他衣服全都被慈禧搜走了,此时根本无衣可换。只好忍受龌龊之苦。后来,太监设法在外面找了一件内衣,才把身上的脏衣服换了下来。因为慈禧太后食量极大,如果她赏赐臣子吃饭而遭到谢绝,必定雷霆震怒,后果可想而知。光绪受到慈禧的虐待,不能同臣下交谈,即使是近支王公也无人胆敢私自谒见。极度寂寞中的光绪渴望与人交流,便秘密置办了一个小箱子放在南书房中,私下与他的弟弟通信,彼此在书面交谈,小箱子的钥匙一人一把,外人不能打开。书信的内容都是外面的琐碎消息。后来此事被慈禧太后得知,也遭禁止。从此之后,光绪帝连“笔谈”的自由也没有。

五是有身不敢动

慈禧太后安排24监视光绪的行动,使光绪帝毫无人身自由。瀛台四面环水,那时,水面冻结,冰深数尺,可以踏冰而过。据说有一次光绪曾经带了小太监踏冰离开瀛台,被人发觉之后,总管太监李莲英立刻命令凿冰,防止光绪帝逃离那里。生活在瀛台之中的光绪,不用说精神十分苦闷。他接触的人,只是守护他的太监;能去的地方,只是瀛台的那几座殿阁,面对着的只是汪洋一片,既郁郁不安,又十分愤慨,往往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在太监的身上,对他们经常发脾气,罚令长跪。在无聊的囚禁生活中,光绪经常以读书写字作为消遣。在看《三国演义》时,常常掩卷长叹:“我还不如汉献帝!”

你们看看,这样的皇帝活不活得窝囊,是不是熊包呢?

7

多了,我说两个,1:安乐公,蜀后主,刘禅。2,满清最后一个傀儡皇帝,宣统溥仪。

8

华盛顿、克林顿、罗斯福、小布什、林肯都是清一色的酒囊饭袋、压马肉盾、超级大熊包。

9

本人认为:最怂皇帝是陈后主陈叔宝

中国历史上最怂的皇帝,亡国跳井还是枯的

南北朝时期。陈后主,陈叔宝。

这个人具备了一切昏君该有的素质,宠幸奸臣,豢养狎客(御用文人,搞笑用的),对自己的嫔妃信任无比,把国事交给贵妃张丽华干,在王宫跳大神。

当然,就这些顶多说他是一个昏君,然而在隋朝南征后他干的事儿真的是无人能及了。

隋文帝开皇八年,杨坚南征,当时他还在和施文庆等文人狎客之流花天酒地,大臣章华上奏说陛下别玩了,要打仗了。陈叔宝:斩。

结果杨素的水军把陈的长江防线打穿了,前线报急不断,仆射袁宪上奏,陈叔宝满不在乎:江东王气在这,杨坚打不进来的。北齐北周六次进犯还不是打退了?

历史上还有用王气来做理由的皇帝吗。。。

结果就是杨素手下韩擒虎渡江采石,贺若弼渡江广陵,几天差不多就要打到建康(也就是南京)了,陈叔宝总算是明白了,这位陈后主啥事没干,在自己的嫔妃面前整天哭。

对,就是哭,你敢信。

最后剧情也简单,建康被破,袁宪说: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应正襟危坐,不至于堕了陈朝的威风。陈叔宝答:斧刃加身,还是躲一躲好。我看到前面有人说崇祯自杀,真的比起陈叔宝崇祯算好的了。

他跑到景阳殿,去跳井。后阁舍人夏侯公韵拦着,陈叔宝硬是一脚踢开,拉着张丽华和孔嫔妃跳井。该井原来叫景阳井,经此一事后,叫胭脂井,因为张丽华跳井时留下一抹胭脂,又叫辱井,意思都懂。

千万别以为他在殉国,那是枯井,没水的。后来还是被隋兵发现,以丢石头为威胁,把他拉了上来,结果一拉拉上来三个,而且一上来就求爷爷告奶奶的哭,据说杨坚都觉得他太不要脸了,本来俘虏敌国皇帝是要抓回来不杀以巩固人心的,杨坚实在被这个人恶心的受不了了,干脆杀了。押送回京,斩首示众。




10

我是小九,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熊包的意思??;熊包:“讥称懦弱、无能的人。”那历史上有哪位皇帝符合这个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历史中懦弱,没有作为的皇帝并不在少数,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后世对其的评价都颇高!但到后期的帝王来说好像基本与懦弱无能,无所事事脱不了干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大明王朝第十三位帝王,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那有为何说他“熊包”,我们详细介绍

朱翊钧(万历帝,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572年,朱栩钧即位大统,年号万历,在位共48年,勤于政务,支持张居正改革。1620年,明神宗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八月十七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明穆宗有四子,长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钤,俱早亡。四子朱翊镠与朱翊钧同为李氏所生。

朱翊钧的祖父世宗嘉靖帝晚年迷信道教,“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因此,关于朱翊钧的诞生,没人敢报告嘉靖皇帝,更不敢为之起名字。直到隆庆元年(1567)正月初十日,廷臣上疏请立皇太子,同月十八日明穆宗才为他赐名,叫朱翊钧。明穆宗说:赐你名字,名为钧,是说圣王制驭天下,犹如制器之转钧也,含义非常重大,你当念念不忘。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朱翊钧执政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万历三大征”中边疆大事的处理,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在三大征结束之后,朱翊钧对于大臣们的奏章的批复,似乎更不感兴趣了。同年,礼部主事卢洪春奏曰:

朱翊钧“日夜纵饮作乐”。从同年起,为争立皇太子,演成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顺父母、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约开支、听取意见、亲人和贤人,都不能够像当初一样。”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内阁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那些致力于废除掉,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个接见大臣,天下将要沦陷的忧虑。” 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三月,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加上辽东惨败,国事困扰,终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在弘德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终年五十八岁。

其实初期的万历皇帝为当时的大明王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万历朝的前十年,在幼年朱翊钧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翊钧从此开始亲政。这次改革,始于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基本结束。它是明中叶以来地主阶级革新自救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明后期政治、经济关系新变动的深刻反映。其范围,覆盖政治、经济诸方面。具体步骤是,前五年以政治改革为重点,后五年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十年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扭转了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但这也改变不了后期的万历帝的所做所为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形象,把他当做了昏庸无道的国君!(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毕竟初期的万历帝不失为一位明君,但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他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

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以上就是小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之处,还望指教!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