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24节气是谁发明的?

24节气是谁发明的?

2020-10-25 20:31阅读(62)

24节气是谁发明的?24节气谁发明的:对于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史中的古人们推算出来的,具体到哪一个古人还真不清

1

对于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史中的古人们推算出来的,具体到哪一个古人还真不清楚。因为不只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推算的,而是几代人、几十代人一步步推算并完善的。而后又结合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加以改进,最终演变为现如今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推算出来的天文学文化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以及判定闰月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萌芽于夏商时期,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气节当先出现;发展于周末春秋时期,从四气节发展为八气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完善于秦汉时期,由八气节最终完善成为了二十四气节,(与现代的二十四节气很是相像)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且通过长短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及象征意义: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冬去春来,春天开始到来。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天气暖寒交替,北方开始由雪转雨。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天气时寒时暖,惊动冬眠生物。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射与赤道,白天、黑夜接近等长。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逐渐回升,天气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农作物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夏天到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夏天成熟的农作物颗粒开始饱满,但并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谷麦类等有芒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三伏天,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夏去秋来,秋天开始,多数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到来。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炎热的天气即将结束,天气开始凉爽起来。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太阳直射南移,气温下降,晚上与清晨地面草木上有白色露珠(露水)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阳光再次直射赤道,再次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阳光直射点南移,北方气温下降,天气转冷,露水渗透着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天气更加阴冷,地面上水汽转化为霜。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秋去冬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气温迅速下降,下雨时开始夹杂着雪花(雨夹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方昼短夜长,北方下雨转换成下雪。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是为冬至。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气温骤降,天气开始寒冷起来。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步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数九严寒阶段。

二十四节气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如:大雪、小雪南方海南、香港、广东等地基本上是见不到下雪的;还有芒种北方普遍种植小麦与谷类,而南方则少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2

二十四节气据说最早是我们伟大祖先轩辕黄帝制定的,如果要了解其中的文化推荐当代著名国学家熊春锦教授的讲座书籍内容!


二十四节气文化探秘—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熊春锦

人们常说,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天人合一文化的关键是认知天道的法则、规律、秩序,掌握天德能量之五运六炁(气),春、夏、秋、冬、昼、夜的周期律,以及能量强弱升降变化的规律,自律而顺应天道的法则、规律、秩序,顺天应人于修身治事,治人事天而效法天道的客观规律性,从而实现性和命同步于天地规律法则的改变,达成天人合一能量的圆融协调性改变。

其实,天人合一的奥秘,就蕴藏在与中国人日夜相伴的节气文化之中。只要我们走进节气文化,就能够明白什么是天人合一,明白天人合一的机制、原理、法则、层级、程序,就能了解与掌握如何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人体是个小宇宙,自然界有外天地,那么人体内相对应的也就有内天地。自然界的天地,不仅仅局限于地球这一重天地,还有更大层级上的多重天地关系,欲界物相的普通物质只占4%的比例,它们构成各类形名之地,而其余96%全都属于多重天的范畴,而人体内也是一样,大天地中有小天地。

仅就地球这一重天地而言,节气,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运行到特定位置所对应的时间、空间和信用。在人体内天地中,也存在着这一重对应关系,既具有体内的黄道,也具有与节气同步的内天地阴阳能量升降变化。只是人类由于丢失修身文化久矣,大部分人内天地的“节气”已经不能与外天地的节气合拍,才产生了不能顺四时之度的诸多问题。

若要真正达到生命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同频共率,实现天人合一,则必须研究天地阴阳,掌握内外天地中的节与气。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前提。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炁(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炁(气)。其生五,其炁(气)三,数犯此者,则邪炁(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圣悊自古即告诫人们,天德养性,地谷养命。能顺畅获得天德能量的滋养,就不会片面地完全依赖于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天德地炁能直接营养性命,这是生命的根本。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效法天阳地阴能量变化的规律和法则。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臓、十二节,都与天德能量相通。天德能量衍生五德五行能量,阴阳之炁(气)又生二生三,(编者注:五德五行能量,指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能量状态。《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依据五德即仁义礼智信的本质性,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和特征,用五德的偏盛强弱,将人们的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人体内天地的五德五行,与外天地的五德五行具有相对应的关系,内天地五德五行能量的充盈与多寡,决定着生命的体质、健康、智慧、运炁(气)和延年益寿的状况。)在数上若把握不住“天执一明三定二”以及“用五”的整体性,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炁(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编者注:“天执一明三定二”,是天道治理的自然法则。自然大道执于德一,用德一能量调控、稳定、转化、平衡阴阳。人类用五德五行规范约束自身,从而符合自然规律,顺应天道自然的变化,是为“用五”。)

人是宇宙的缩影,古代对于人体内在的天地曾经作过很多形象的描述,例如《灵宝毕法·比喻》中就说,“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于道,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肾比地,肝为阳位,肺为阴位。”五臟中,心为天,肾为地,这是体内的一天一地。这里所言的肾为地,并不是指解剖学定位的肾,而是肾水化炁生发之地,是水土融合之地;而中丹田心场区与阴跷肾炁枢纽区,亦是人体的另一重内天地。

古人发现,在自然界的太阳系中,有七颗星球与地球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健康活力非常明显地受到它们的影响。这七颗星就是太阳、月亮以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称七曜。

七曜与人体的对应,有着整体与局部、大与小的不同关系,与臟腑等有对应关系。

在完整把握七曜星在体内的运用,建立起一元性论证框架的基础上,我们的认知还需要上升到以北极星为核心的能量场。再往上一级,就要上升到银河系进行认知,掌握以银河系核心为中心的能量场对我们的作用和影响。科学研究发现,整个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已经实现了由远及近的轨道抬升,正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现在许许多多的变化来得非常神速,时间好像也过得特别快了。

人类由于失去了天人合一的修身文化,因而大部分人内天地的黄道上的能量运行不仅弱化,而且还存在着错时乱日的隐患。只有重新进行“人法地、地法天”的修身实践,实现脊柱的得一,才能使内天地的黄道重新与外黄道保持和谐相应,进入一个良好的内部先天变化过程。(编者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老子《德道经》第69章昆成,代表了人类与自然天地同频共率的四个必经阶段。脊柱的得一,是指人类脊柱有二十四节脊椎,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脊柱的得一,指脊柱所天然具备的两个优美的S型玄曲波型构守中与形正,与外自然天地的能量传输相应。)

摘自熊春锦先生著《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有编辑。

热文推荐: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被忽视的生命真相!

《老子》被误传了几千年,事关性命!

美国哈佛教授盛赞中国文化,西方到底瞄准了中国文化中的什么内容?

“新高考”第一年,考题就有易经太极,您的孩子怎么办?

上海德慧智国学促进会立足于国学明师熊春锦先生的道德根文化、德慧智教育和道医养生学三大理论方法体系。以“弘扬道德根文化,演绎德慧智人生;倡导社会道德回归,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为践行理念的公益团体。近期线下活动回顾介绍:

免责声明: 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3

今天立秋,回答这个问题应应景。


我们现在依然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事实上是四百多年前的欧洲耶稣会教士和中国天主教徒合力编撰的,领头的叫汤若望。再简单粗暴的说,是外国人发明的。


在汤若望等耶稣会传教士重新编纂《时宪历》以前,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的“节气”是指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气法”,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


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实用角度说,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按照新方法所重新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比之前把一年平均分配为24份,要科学得多,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也大得多。


有一种说法说主持《崇祯历书》编纂工作的其实是徐光启,并不是汤若望;汤若望只是在明朝灭亡后窃取了《崇祯历书》的学术成果,并大肆删减后进贡清朝统治者。


然而这种说法忽略了一点,就是这本《崇祯历书》所根据的天文学原理是从哪里来的?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某种意义上他才是今天我们“二十四节气”之父


如果是从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而来,那么到是可以说是汤若望窃取了《崇祯历书》的学术成果,但是《崇祯历书》所依据的明明是丹麦科学家第谷(Tycho)天文体系为基础的,这怎么能说是汤若望窃取呢?


只不过因为当时徐光启在明朝“位高权重”,所以编纂新的《崇祯历书》以徐光启来主持而已。要知道,当时汤若望这些西方传教士在明朝官员眼中就是些“白身”(没有官职)的和尚、道士。


另外,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徐光启本人就是一个“崇西派”,他作为明末科学素养最高的中国人,是非常看不起中国传统天文学和数学的,他认为从西方传来的《几何原本》有 “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


但是对于我们传统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徐光启看来几乎一钱不值,“所立诸法芜陋不堪读”,在《刻同文算指序》中还说 “网罗艺业之美,开廓著述之途。虽失十经,如弃敝履矣”。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最后,在明末,明朝传统派就曾经多次质疑徐光启、汤若望使用欧洲天文学方法为基础编纂新的历书,最后双方约定用各自方法推算出天象的时刻、方位等,然后通过实测来分胜负,《明史·历志》还记载了双方八次“比试”。


而最后的结果是传统派0:8欧洲派,完败。


当时明朝钦天监一些学生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被“西法”折服的:“部议兼用西法,余辈亦心疑之。迨成书数百万言,读之井井,各有条理,然犹疑信半也。久之,与测日食者一、月食者再,见其方位时刻分秒无不吻合,乃始中心折服。”


最后,回到题目本身,“二十四节气”这个概念确实是中国先人发明的,但是今天依然使用的“节气”划分法却是明末欧洲传教士根据丹麦科学家第谷的天文体系创造出来的,除了名称以外,和明清以前的“二十四节气”没有任何关系。

4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从我们现在的气候特点来看,和黄河流域的气候也最为契合。从历史上,最早记载呢,是公元前104年,邓平等制定了《太初历》。

不过呢,其实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就已经雏形确立,可以说,发明“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其实是劳苦大众啦。

尤其是农民,口耳相传的节气歌,在传承过程中,节气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国古代主要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的就是“日短至”。

而昼夜时间长短相等的,就叫做春分和秋分。

在以后的岁月中,二十四节气既指导着大家的生产生活,又在每个节气中逐步演化出各种对应的习俗。

让二十四节气,既有科学指导的意义在,又有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去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即使在现在也是有着比较强的气候指导意义的。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小墨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啦啦啦~~这是对小墨最大的肯定啦~

5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是根据太阳历得来,太阳历是根据圭表的一年的影子长短而确定,具体如下:


1、一年分春秋。最早一年只分春秋,按太阳在圭表的投影,最长与最短点,确定冬至与夏至,以前太阳历,冬至就是一年之尾。

2、春秋分四季,把春秋的中间点按春分、秋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3、四季分八节,将四季的中点分别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把一年分为八节;

4、八节分二十四气,每节时间均分为三气,一年共二十四气,称之为节气;

5、一年360天,每5天为一候,气候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太阳历,可以参考《夏小正》,相传为夏代遗留之物候及农事历也,文极简奥,古老。


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中国人不讲神话,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观察自然,总结出来的。如果一定要安一个发明人的话,非伏羲莫属了。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识字启蒙、语文教育等汉字产业,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古诗文理解等)】

汉字创新思维训练提升中小学生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读懂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获得哲学思维训练资料,请关注本头条号,私信 “哲学”

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汉代。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24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360度,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大约半月时间)就有一个节气。一年四季共有二十四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他是历代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7

中国的阴阳,五行,神经,络脉,也包括二十四节气,等。个人认为,是由石器时代前更古老人,早已借助存进自然现象形成了。这代古人虽然在地球五大灾难中,不知毁灭了几次;我们是否与古人有啥关系,但是,他们确在地球上留下好多遣迹,尤其对各种天体、地候、物性、人情、文化的伟大造诣,再由上层藏文,三皇五帝,先学后习的又施知运,神圣无比。例如现在,面对大千字源、词语、三经、四成、五言、六句、七律、八股、九层高文,至今深厚难测。对于古时二十四节气一样,可能古时规律稳衡,便利现象索定;地改三转乙后,新生代出,二三百万年的新人,再看天气,这代人不可能节气定准。多年个人基研,想续新果,正确与否,后人可证,我谢邀答。

8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来自网络

9

是伏羲最早发现并总结的。他在一个高台上立了根原木,通过观察太阳的影子发现一个轮回里影子最短的那天开始最热,影子最长的那天开始最冷,这就是夏至和东至。为了记录(那时候没系统的文字),就用长横表示夏,断开的横表示冬。这就是后来的八卦里的乾坤。

10

二十四节气,传说是帝喾发明的。现代则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从上古时期开始,经过炎帝、夏、商、周不同朝代,不同人物,到汉代逐渐发展成型的。

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它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也不是同时产生,而是经历了从少到多的过程,逐渐确定和完善起来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记载了“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概念,考古学家推测,新石器时代产生了时间、方向的概念。燧人氏时代已经确认天北极,创《河图》《洛书》、星象历;伏羲氏时代发明了八卦,并创立了天道观测系统;到了炎帝时代发明了太阳历,发现了太阳黑子,并发明了荧惑历等。

今天建筑物前的装饰物华表柱,在炎帝时代是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时间、节气,并以此观测恒星的周期。早期先民也是靠这种“日晷”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并由此认识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到了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四个最主要的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节气中的“两分两至”。《尚书·尧典》 中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记载,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而到西周的时候,已经有了八个节气,除了“两分两至”以外,还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节气在《吕氏春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又经过后人将天文观测的经验与农业劳作积累下来的知识相互结合,不断地总结、改进与完善,逐步发展演变成了二十四节气。

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在《淮南子》的《天文训》一节里已经有了完整而详实的记载。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此时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已经跟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完全一样。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 “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秉承“人法地”的直接体现。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人能绵延几千年,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准则是依据自然规律,讲究道法自然。在农业社会这是非常关键的技能,也是大一统形成的基础。中国人采用以农历纪年为基础的二十四节气,正是这种观念的直接体现,而且是非常科学和先进的,符合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追求。

时间、空间,星辰对生命的影响,不单单是太阳,地球,还包括月亮和星辰。二十四节气在如今的生活中,虽然逐渐脱离了农业指导的应用,但其核心的作用并没有被掩盖或抛弃。我们的身体、精神乃至国家如果依据天道行事自然就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二十四节气就是让我们中国人了解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最佳方式。

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历法、月阴、日阳、节日是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相对应的结果,具有非常高的文明程度,富含华夏人的文明基因,到今天还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华夏民族是天道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断层,让当今的中国人失去了对天道文明的了解和敬重,想要复归于天道,了解天文、历法是必经之路,而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是这条路径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