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2020-10-25 10:01阅读(65)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这个王爷不一般1908年11月,慈禧太后临终前,指定了大清王朝的继承人,将爱新觉罗·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溥仪过

1

这个王爷不一般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临终前,指定了大清王朝的继承人,将爱新觉罗·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和光绪帝载湉,一人祧两房,继承皇位,为宣统帝。

作为溥仪的实际亲生父亲,爱新觉罗·载沣被指定为监国摄政王,代理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三年实际的统治者,掌舵人。

这位载沣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祖父是道光皇帝,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他的二哥是光绪帝载湉,同治帝载淳是慈禧和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帝没后,傅仪过继后,就成了老佛爷慈禧的孙子。

有了这么多层关系,载沣既是皇室正统,又是慈禧的娘家侄子,更是小皇帝傅仪的亲生父亲,所以在傅仪登基后,年仅25岁的载沣就成了摄政王。

因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载沣的政治生涯是火箭式上升。7岁就袭封醇亲王,18岁就作为光绪皇帝的特使,奔赴德国,圆满完成“道歉”的任务,大方得体的政治表现,获得慈禧的肯定。两年后提拔为随扈大臣,担付京城守卫重任,官居一品大员。23岁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成为全国权力中心——军机处的一名年轻的实习生,前途不可限量。

摄政上位收兵权

儿子傅仪上位,载沣成了摄政王,自然要为儿子能坐稳江山买命。傅仪上位时,也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之际,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高层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载沣属于皇室的少壮派,他出手的第一招就是抓军权。此时最大的军权掌握在陆军部尚书铁良手中,但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虽然不直接掌握兵权,但在军队中影响力不可小视。铁良是皇族,暂时可以不动,但袁世凯是汉人,他的北洋集团势力很大,被许多皇亲贵族视为“当世之曹操、刘裕”,慈禧在世时镇得住,现在慈禧不在了,此人必须除掉。

而且醇亲王载沣据说和袁世凯有过节,一次会议上,甚至掏出手枪直抵袁世凯胸前大声说:\"尔如此跋扈,我为主子除尔奸臣!\"经奕劻劝解,方才作罢。

按照载沣的意思本是要处死袁世凯的,奈何袁世凯的北洋军直接示威,加之总理大臣奕劻和张之洞劝阻,也怕引起兵乱,被迫放弃了杀死袁世凯的念头,袁世凯也识趣,自称足疾,交出职务,回河南老家养病了。

接下来就是将铁良外放,逼其交出兵权,然后安插载洵、载涛、良弼等自己的少壮派势力,这样基本稳定了局势。

与袁斗法终失败

此时,全国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在朝廷内部,要求革命,实行君王立宪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载沣不得不重新启动\"预备立宪\",至1911年5月,进步实质性一步,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名为改革,实为集权的目完全暴露,引发了朝野上下强烈动荡。

在此背景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已成燎原之势,波及全国,清廷已是岌岌可危。为了镇压革命,载沣病急乱投医,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

求到袁世凯头上不了,形势就不再由载沣主导了,在老谋子袁世凯面前,年轻的摄政王载沣的确是嫩得点,或者说显得过于软弱。

经过几番讨价还价,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同时在袁世凯的要求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才派兵攻打武汉革命军,夺取了汉口,然后北上,组成汉人占多数的新内阁,迎合革新派的呼声,博得上全国更大的声名,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军权大权。

形势比人强。心灰意冷的监国摄政王载沣暗然卸任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退归藩邸,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载沣的下野,直接把年幼的宣统皇帝推到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面前,结果可想而知。在袁世凯的政治操纵下,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

平淡归隐保声名

载沣作为摄政王,为了清王朝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努力过,并非后人所指责的无能王爷,只不过他一心想维护清王朝统治和皇族权力,排斥汉人官员,皇室成员又不堪大用,清廷的倒台是大势所趋,不是他载沣所能挽救的。

看清形势的载沣,比较识时务,没有眷恋权力,辞去摄政王之职后,从此不再过问政治,不参与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更是对傅仪甘心当日本的傀儡,建冰冷伪满洲国非常不赞同。

离开了权力中枢后,载沣为什么神隐起来,过着没声音、没图像的生活呢?掌心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他本是个想过平淡生活的人。

作为八旗子弟,不用奋斗就可以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还要哈自行车呢?

提笼架鸟,呤诗作画、唱个戏,听个曲,什么的。载沣虽然当了摄政王,但骨子里也和其他八旗子弟一样的,没有奋斗的动力,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王爷而已。而且他本人也是为人宽厚,谦虚和蔼,对世事看都是很淡然。

据说,他对待自己的亲戚本族的庆吊大事,也只是露露面,寒暄几句,便赶忙起身告辞。

当摄政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能退出权力中枢,远离政治旋涡,正好回归本心,过自己平淡的生活,好事一桩。

二、他对政治权力没多大兴趣。

生在皇家,免不了与权力打交道,而且由于身处核心层,所以知道政治权力的险恶。所以当慈禧太后下决心,把他的儿子溥仪养育在宫中,准备接皇位时,醇王府不是高兴,而是顿时大乱,如上刑场般哭声一片,载沣是哭丧着脸,溥仪的祖母老福晋更是晕厥。

为什么?政治太凶险。他的二哥光绪帝,还有同治帝,不就是在政治的旋涡中窝囊地死去的吧,大清国有慈禧这样的能干女人撑着,让她们去弄权吧,干我什么事。

正如溥杰在《父亲醇亲王载沣》中所描述的那样:我父亲虽然成了国家拥有最高权力的人,可是他是个老实人,也和我祖父一样,都是把权力看得较淡。所以当载沣辞去摄 政王后,高兴地对家人说:“从此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权力的彻底丧失,反而使得载沣从此洒脱,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三、他的思想相对比较开化。

毕竟比较年轻,而且出个国,留过洋,18岁那年的德国之行,让载沣得以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世界的变化,所以他能表现出了祖先们无法想象的宽容和豁达。据说载沣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他是第一个穿西服,剪辫子的王公,首先使用汽车、电话,一直被视为晚清的新派人物。

应该说载沣对清王朝倒台,革命大势不可逆转,看得是非常清楚的,他后来也没有主张武力镇压革命,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遗老们搞复辟活动,他始终没有积极参与,说明他的思想是比较开化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在“满洲国”问题上坚持不去东北,充分表现了民族气节,政治胆识和魄力,保住了晚节。

据说,载沣的父亲老醇亲王曾给子孙们留下了一幅家训联: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综观载沣的一生,看来他是读懂了父亲家训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2

载沣对时局看开了,自然也就神隐了。

慈禧死前,指命载沣为摄政王。她的此举是因为她深知,满清要想活继续下去,改革就不能停。起码表面功夫不能停。而载沣之所以被慈禧选为摄政王,恰恰就是因为他是皇族内的开明派,出国洋,见过世面,心向西化改革,是保皇派和维新派都能接受的人。

按照载沣原有的想法,他上台之后,要仿效德国的军政模式,在保留八旗亲贵、地方大族的前提下,开议会、并颁布宪法。然后由他居中调节,平衡八旗子弟与江南豪绅的利益。走一条德国式的立宪道路。

如此一来,大清江山可以保住了。起码是暂时的保住了。

然而,载沣的思路虽然挺好,但当时的八旗亲贵不认同他的主张。

在顽固派看来,大清君主立宪了,皇帝还是皇帝,载沣可能不是摄政王了,但也极有可能是宰相。而自己呢?虽说地位还在,但谁能保证待遇不会削减?所以这帮顽固派就不配合,并不断给载沣施压。

当时的载沣只有26岁,没有根基,他的实力注定了他必须要依靠八旗贵族的支持。此时他没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既想在八旗子弟和汉人豪绅之间找平衡,可又怕汉人豪绅并不买他的面子。

于是,他就干了一件蠢事——巴结眼前的八旗子弟,大开历史倒车。



载沣的立宪思想,本来也不是什么很激进的主张。毕竟他学习的德国、日本式立宪,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专制的立宪国家。而他又大开历史倒车,破坏立宪,得罪汉人利益,这就导致大清这艘破船是彻底没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起义。一个月后,大半个中国全部造反。

为了镇压革命党,载沣听取了八旗贵族们的意见,即不启用袁世凯,用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军。

然而大清灭亡在即,北洋军都不愿意为清室卖命。于是最终,载沣只得舔个大脸,又把袁世凯请回来,让他担任湖广总督,负责剿灭革命党事宜。

但袁世凯与载沣有仇,并且袁世凯也不想再为清政府卖命。因而袁世凯回朝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载沣赶下了摄政王位。

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摄政王位,退归王府。此后,他就不管闲事了。

他觉得把天闹翻了,也与他无关。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的记载,载沣回家后,便对福晋瓜尔佳氏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言谈举止之间,完全没有灰心丧气的表情(瓜尔佳氏是溥仪的生母)。而瓜尔佳氏被载沣不要脸的轻松神态气得痛哭了一场,后来告诫溥任:“长大了万不可学阿玛那样!”(怂包样)

这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从载沣后来的做事风格上来看,应该有点谱。

搞倒载沣后,袁世凯采取又打又拉策略,在逐步稳住南方革命党后,跑回北京逼宫,逼溥仪退位。

面对袁世凯的逼宫,八旗权贵怒火中烧。比如恭亲王溥伟当时就拉拢良弼﹑铁良、载泽和毓朗等人结成宗社党,暗中制定了两个策略:反对宣统皇帝退位,立宪是南北谈判的底线;袁世凯敢逼宫,就刺杀他

按照他们的计划,只要袁世凯敢不轨,就刺杀他。然而由毓朗和载泽出面组阁,由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他们率禁卫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



然而,装叉是美好的,真的要玩命时,这帮八旗亲贵全怂了。

袁世凯听说了溥伟等人的计划后,很快就通过汪精卫的引线搭桥,找到了京津同盟会分会的负责人,暗示他们,可以暗杀阻挠共和的宗社党首脑,自己不阻拦。

于是就在溥伟密谋暗杀袁世凯的前几天,同盟会派出杀手彭家珍,炸死了反对共和的宗社党首领良弼。一时间,满北京城的八旗权贵全吓尿了,纷纷举家逃命。

此事件后,尽管溥伟等少部分人还在歇斯底里的反对退位,但在隆裕太后的主持下,溥仪还是于1912年2月12日,在绝大多数八旗权贵的惶恐不安以及一少部分人的愤愤不平中,宣布退位。

溥仪退位后,载沣很满意。他觉得《清室优待条件》还不错。现在的衣食无忧,很符合他的生存之道。(载沣是铁帽子王,每年的年俸加养廉银是五万两,这笔薪俸在民国建立后,也照付不误)

但是顽固派们对现状很是不满,比如溥伟就嚷嚷:“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不过面对北洋军的压力,溥伟却并没有杀身成仁。他吹完牛皮后,就逃到了青岛,企图勾结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并在东北复国。

面对溥伟这些跳梁小丑们的行为,载沣的心是真的累。昔日他主张改革,可这帮人都反对改革。现在大清被玩没了,他们又打算勾结外国势力复辟。这让本来就委屈,而且不喜欢担责任的载沣很是恼火。毕竟把北洋系逼急了,留在京城的八旗子弟的安危谁能保证?

这不是害人吗?

为了维持现状不变,载沣的政治主张是一概不掺和。谁搞复辟,他都不掺和。而他的这一主张也得到了很多怕事的八旗子弟,比如当时的克勤群王晏森、礼亲王世铎、郑亲王昭煦、顺承郡王讷勒赫的支持。

这帮人在清朝灭亡后,都是不问政事,坐吃山空,每日虚度光阴。

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进京,拥戴溥仪复辟,有很多假模假样不问政事的八旗子弟觉得皇帝是真的复位了,纷纷参与复辟。

可载沣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张勋就是个跳梁小丑,北洋系再怎么内斗,实力还在。所以他对“丁巳复辟”这一事件的评价就是两个字——“胡闹”。坚决不参与。

后来,溥仪潜往东北,很多人都支持,但载沣认为这是自投狼窝,凶多吉少,持坚决的反对态度(载沣的两个兄弟,载洵和载涛也坚决反对)。不过溥仪不听载沣之言,最后还是去到东北当了日本人的傀儡。

溥仪到东北建立满洲国后,曾多次要载沣全家搬去,把前景说得一片光明,日本方面也屡次派代表来北京劝说载沣迁往长春,但载沣总是坚决拒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溥仪又一次邀请载沣赴东北。这一次载沣想看看溥仪在东北到底混的怎么混的怎么样,于是就带着小儿子溥任一起去到了长春。

在长春待了几天后,载沣气的要死,他亲眼看见溥仪处处受制于日本人,以及关东军飞扬跋扈的样子,很是痛心。于是他就对溥任说,像溥仪那样给人当傀儡有什么好处?连石敬瑭都不如!你千万不能学他。

后来,载沣就装病不吃东西,逼溥仪送他回北京。溥仪怕出事,就只得让载沣回去了。

回北京后,载沣忧心忡忡,缺乏信任感,把溥任和两个女儿韫娱、韫欢留在身边,生怕他们被特务拐走了。

后来溥仪知道了这件事,就评价载沣是一个“无能的也不想承担那么多重责任的结巴”。

总的来说。很多人都曾经评价载沣,说他不适合做摄政王,是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溥仪也说过,说他做事没担当。载沣的这种安逸心态,可能就是他在辞去摄政王后,一心隐退的原因吧。

3

晚清时期的醇亲王载沣,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

第一个传奇的地方,是他无人可比的尊贵身份。载沣的爷爷是道光皇帝,兄弟是光绪皇帝,儿子是宣统皇帝。他的这一生看起来和皇帝非常有缘,但却又注定有缘无份。

第二个传奇的地方,是他开挂一般的履历。载沣7岁袭王爵,18岁被委以重任出访欧洲,25岁就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控者。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载沣本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尽情享受权力带给他的满足感。但他却偏偏喜欢困难模式,想尽一切办法为清朝续命。

第三个传奇的地方,是他在辛亥革命到来之前,果断地选择了放弃一切职务,如隐士一般淡出江湖。哪怕在复辟口号声震天动地的那些年,他依然冷静地选择安静,不再为任何事情倾心。

(载沣旧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载沣决意隐退,不再过问世事呢?

载沣隐退,发生在“重申预备立宪”失败之后。1909年,国内的革命形势越发严峻。清廷高层集团内部开始出现了“重申预备立宪”的声音。载沣在掌权不久后,就早早命令各省切实筹办宪政,务必在当年成立谘议局。

载沣清楚,立宪并不是要废掉皇权。立宪一举,能展现出清政府紧随时代发展的远见,能让全国人民对清廷多一些信心。对于即将崩溃的局面,立宪无疑是一针最好的镇定剂。

1911年4月,在经过近两年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载沣将原有的军机处及旧内阁均予以裁撤,向全国展现了实行宪政的决心。同时,他还将庆亲王奕劻任命为了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然而,到5月份公布新内阁名单之后,新内阁却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指责。除了民间百姓之外,甚至有不少清朝官员,也纷纷站出来声讨载沣,大骂他是骗子。

原来,在新内阁的名单中,满清皇族和旗人占了大半之数。这也意味着,载沣的立宪一举,完全是换汤不换药的欺骗行为。

这件事的发生,不仅让全国人民将载沣当成了一个窝囊废,更是让立宪派内部开始出现分化。皇族内阁的集权行为,让汉族官僚心灰意冷。本就在崩溃边缘的清廷,更是因此事雪上加霜。

11月,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转而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随着袁世凯重掌大权,载沣也基本告别政坛,不再过问世事。

(袁世凯旧照)

载沣的隐退,难道仅仅是因为立宪失败吗?也不尽然,其实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对清廷烂局的失望。

庚子事变之后,清朝大力挖掘人才,企图挽救即将覆灭的帝国。但凡有重臣保举的“贤士”,清廷往往不会认真查究,通通一概破格任用。

在这些人之中,确实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治国能臣。但也有不少小人,通过贿赂的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官职。贿赂损失的金钱,小人们往往会通过苛政,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这就导致了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载沣上台之后,要求各级衙门务必认真甄别此类人员。甚至于他自己也会亲自参与到甄别工作中。但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出现好转。

再加上他“预备立宪”的失败,高层集团也出现分崩离析的状态。载沣对这个烂摊子无可奈何,只得丢给了袁世凯。

二、载沣是个有见识的进步人士。

载沣在青年时出使过欧洲,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载沣平日里喜欢照相,爱摆弄地球仪、望远镜等物品。他是清朝皇族中,最早穿西装、最早使用电话、汽车的人。甚至在辛亥革命后,载沣还成为了第一个剪辫子的皇族。

深谙西学的载沣明白,国家走向“共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自己没能挽救清廷,至少也不能让它毁在自己的手里。

(段祺瑞旧照)

三、载沣军事力量太弱。

载沣上台后的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袁世凯。然而袁世凯此人老奸巨猾,他一面让人送信给段祺瑞,一面又对外宣称有足疾,不能再处理军机处的事务。

等载沣想要下手的时候,段祺瑞带着兵赶到北京,借口要平息南苑的兵变。就这让载沣开始犯难。此时袁世凯请辞的文书恰好送到,载沣刚遭到威慑,又被送来一个台阶。这让他明白,袁世凯动不得。动,则天下大乱。

不过,载沣也很快下令编练禁卫军,作为摄政王的亲军,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并且他大力推行军队改革,在军队中任命了一大批清朝皇室亲贵。而这一群人,基本都是些没有本事,却喜欢争权夺利的人。

载沣大力排汉,希望能够收紧军权。然而在一番折腾之后,全国有战斗力的军队,依然掌握在汉族将领手中。

眼看复兴无望,载沣只得选择隐退,草草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4

有人说大清兴起于摄政王(多尔衮),灭亡于摄政王(载沣),在历史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载沣任摄政王时只不过是一个25岁的小青年,自己的儿子溥仪才三岁就登上了帝位,当时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复杂,一个年轻的摄政王不足以驾驭整个大清朝。

慈禧死前的政治布局如何?

慈禧在去世之前就已经谋划好未来的政治局面,他让年轻的载沣担任摄政王,主要用来制衡庆亲王奕劻,尤其是袁世凯。袁世凯手中握有重兵,而且是近代化的陆军,是清朝的主要战力部队。此外,不立年轻的载沣,而立他的儿子溥仪,就是要载沣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光绪皇帝,认光绪皇帝位父亲,隆裕太后为母亲(慈禧侄女),载沣成了宣统皇帝的叔父。这样的安排,光绪皇帝也安心,慈禧太后的势力也放心。(溥仪退位时和父亲载沣合影)

摄政王载沣为何隐退?

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杰曾经回忆自己的父亲,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

我父亲谦抑退让的作风,好逸畏事的性格,大抵与祖父相似,不过对于待人接物的深谋远虑,却远远不及祖父。

溥杰描述他的父亲载沣性格懦弱,执政能力严重不足,其他皇室成员的回忆录中也多有这样的言辞。(年轻的载沣在香港留影,出使德国前)

事实上,载沣并非性格懦弱,在他担任摄政王后,立马进行了改革,首先他联合立宪派打击保守派势力代表铁良,又打击了极端君主立宪派的端方。在在控制国家上,主张消灭袁世凯,在新军中积极安插满清贵族,拔除袁世凯的势力。

不过清除袁世凯的计划遭到奕劻、张之洞等的阻拦,摄政王可以不听他们的劝阻。不过此时北京南苑有一批士兵闹事,袁世凯的亲信段祺瑞却带兵到了南苑镇压,每天演习,时不时放几炮。其实这事用不着段祺瑞的兵马的,载沣心知肚明,他也感到非常焦虑,不敢动手杀袁世凯,怕引起兵乱。地方势力的离心倾向已经非常大,假如京师发生变乱,估计大清朝早早就完了,等不到辛亥革命了。(袁世凯隐居照)

这时的袁世凯也感觉到满清的矛头都对准了他,借坡下驴,以足疾为缘由,离职休养了,载沣过了这一道难关,只不过是暂时压制而已。

1910年4月,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件,同盟会的汪精卫密谋策划炸死摄政王载沣,计划提前泄露,汪精卫被抓,载沣也惊出一身冷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载沣组织“皇族内阁”,预备立宪。不过众多的皇族成员担任主要职务,这是彻头彻尾的立宪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1月1日,载沣被迫解散内阁,将权力全部交付给袁世凯,自己则回家看孩子去了,从此隐退不问世事。(汪精卫照,曾经试图刺杀载沣)

主要退隐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清政府满清贵族对载沣的施政极度不满,认为他没有能力掌管好大清这艘破船,好多激进派挤压载沣;通过他自己儿子溥杰的回忆也可以看出当时满清贵族的不满。

第二,载沣在位三年,极力拔除袁世凯在军中的影响,但是收效甚微,虽然安排了一批满族青年进入军队,但是他们都浮于表面,根本掌控不了军队,徒有其表。这是载沣最忧心的。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时被起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军队只有袁世凯能控制,载沣无能为力。地方政府的离心力太强了,清政府的大政方针基本出不了北京城,即便到了地方也大打折扣。

第三,载沣是摄政王,随时都有被同盟会刺杀的危险,不单单是他个人,家族都受到威胁。

载沣虽然是摄政王,但军队不能控制,又受到内部的挤压,对大清的未来已经绝望,还随时有生命危险,不如就此隐退,不问世事,乐的逍遥自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就是《大清皇室优待条例》保证按时发放就可以了!

载沣在民国的表现如何?

载沣对中国的局势应该了然于心,没有军队的支持,大清王朝复辟只是雾里看花。满族能够组织的军队寥寥可数,根本不可能再现大清。

1917年,张勋复辟时,载沣就不看好,觉得这是一个阴谋,因此待在家中,不积极参与。果不其然,复辟12天,张勋就完蛋了,载沣的眼光还是很毒的。

溥仪被日本人接到东北后,载沣也短暂到东北,一了解就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溥仪去做这个皇帝肯定是傀儡,他劝说溥仪不要跟着日本人,溥仪不听,载沣只得自己回到关内,这是的载沣心里和明镜一样,子孙折腾就由得他们吧。

1950年,载沣以90万斤小米的价格把醇亲王府卖了,卖给了国家重工业部下属的学校。此事载沣考虑了很久,是捐给国家还是出售,最后决定出售,将所得小米一半留给自己,一半留给八个子女。(现在的醇亲王府)

载沣的看似隐居,实际上是看穿了国家的大势,所谓看破红尘就是如此。他更注重自己家族的发展,而不是瞎折腾,溥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

识实务者为俊杰,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后当然要夹起尾巴做人,不然就会落的和自己的儿子一样成为日本人的傀儡。

摄政王载沣不像人们印象中的胆小怕事,反而在仕途初期很有作为。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一条规定清政府必须派人向德国道歉。这么屈辱的事情几乎没有人愿意去,于是年轻的载沣自告奋勇出使德国,拒绝向德国皇帝行跪拜礼,同时又圆满完成了道歉任务,载沣得到清政府重用。

慈禧太后病死前,立了载沣的儿子溥仪为皇帝。因为溥仪年幼载沣成了摄政王,负责朝廷的军政大权,他首先想到了削减汉族将领的实力。第一个就把目光指向了在庚子之祸中作壁上观的袁世凯,袁世凯没有办法一方面命令手下的段祺瑞率领新军恐吓清廷,一方面急流勇退准备辞职回家,最终载沣只能放袁世凯告老归乡。

结果只给了载沣三年的时间,还没有把军队的军心收归清廷,辛亥革命爆发南昌起义成功,革命党在南方如火如荼。载沣无奈的发现能指挥北方新军的只有袁世凯,只有请袁世凯出山军政大权全部给他,载沣自己则辞去一切职务安养在府邸。第二年,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和谈成功逼迫清廷退位。载沣退休之后无权无势当然要谨小慎微,又怎么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6

应该说咸丰看得很开,不然想要神隐也隐不了了!

清朝最后的摄政王,载沣有何过人之处?

载沣在清朝末年的身份十分特殊,作为清朝最后一任摄政王,他的上一任应该还是清初时期率领清军入关时的多尔衮,可见,慈禧将摄政王的头衔给了载沣,是希望载沣能够有一番作为的。

为何载沣能够当这个摄政王呢?实在是因为载沣的身份地位太特殊了,他爷爷是皇帝(道光),他哥哥是皇帝(光绪),他儿子也是皇帝(溥仪),就连他也曾与皇位擦肩而过,为了培养这个摄政王,慈禧也是下了很大的一步棋。

早在光绪皇帝还没死的时候,慈禧就已经开始找接替的继承人了,由于同治和光绪都是载字辈的,下一任皇帝必须是溥字辈的,这个溥字辈的必须和慈禧有着非常特别的关系,为了找到这个主,慈禧将自己亲信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嫁给了载沣,由于载沣和光绪的关系,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这是要借载沣生龙子。

当时有报纸就说,只要载沣和荣禄的女儿生下儿子,就一定是皇嗣。

果然,瓜尔佳氏在1906年生下溥仪后,载沣的政治地位就开始不断上升,先是掌管锐建营(京师的重要护卫力量),1907年被授予军机大臣学习行走,1908年春天担任军机大臣。

这都是慈禧计划好的,为的就是让载沣能够摄政!

很多人都说明载沣是一个有抱负的主,早年曾经到德国去道歉谢罪,让慈禧很满意,其实我认为载沣能够有如此权势,完全是因为和光绪血缘最近,而又“父凭子贵”才当上了这个摄政王。

载沣掌控下的大清王朝,为何形势急转直下?

载沣担任摄政王后,清朝的政治局势风起云涌,急剧恶化,最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形势到了已经不可逆转的地步,这一切都是载沣的个人能力不足的表现。

载沣当时只有25岁,热血还是有的,这一点估计跟十年前光绪想要变法的冲动是一样的,有感于光绪变法失败,载沣在主持清末新政的时候,一方面加强皇权,另一方面掣肘袁世凯。

如果不是北洋将领以可能发生“兵变”相威胁,可能袁世凯的人头已经落地,1909年袁世凯被驱逐权力中枢,载沣开启了摄政王专政的时代,通过打压袁世凯这样的汉族地主阶级,附着满清皇族掌管朝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载沣的第一步就走错了,慈禧能够开创“同治中兴”,不止是两宫太后与亲王“同治”,其实也是满清统治者与汉族地主阶级“同治”,载沣的政治取向是抛开汉族地主阶级,实际上是比保守派还保守的改革,最后搞出一个“皇族内阁”的怪胎,将清朝政治推向深渊。

所以,载沣仅仅主政三年,就已经是民意沸腾,各种势力展开对清廷的反抗,最终在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起义的部队竟然是清廷自己创办的新军,想要镇压这些叛军,必须依靠当时清廷最为倚重的北洋新军,结果北洋新军不听从载沣的调遣,只听袁世凯的。

当时的袁世凯在老家玩起了姜太公钓鱼,急得载沣下了“罪己诏”,将全力全部交给袁世凯才请得袁世凯出山。

这种嘲讽,大概只有当年的载沣一个人能够体会吧!

清朝灭亡后,曾经炙手可热的摄政王为何还能善终?

无论是权谋,还是经验,载沣都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即使没有袁世凯,载沣也控制不了局面,这不止是历史的趋势,更考验执政者的能力。

载沣是没有经受住考验的那一个,后来又满清遗老描述载沣:“与王公大臣常相对无言,即请机宜亦嗫嗫不能立断。”

《大公报》也评价摄政王:“德有余而才不足,为人用而不善用人,荏苒蹉跎,以至今日,不得已而至于退位。”

经过三年的执政,彻底让载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辞去摄政王职务后,干脆赋闲在家,闭门不出,退出历史舞台,跟最高权力说拜拜!

假如载沣是一个野心家,估计后来的结局也会很惨,正是由于有了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无法力挽狂澜,反而看得很开,能够看清政局的发展,在让出权力后,载沣就彻底神隐了。

民国时期的政治比晚清还要诡异多少倍,但是载沣就是秉承“不参与”,从而没有让自己牵连其中,1917年张勋复辟,满清遗老遗少斗志昂扬要开辟大清王朝,只有载沣闷在家里不出去。

1928年北京事变后,溥仪被驱逐出皇宫,被日本人拉到天津,当时的载沣极力反对溥仪跟日本人搞到一块,溥仪不听,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还被日本人诱骗到东北担任伪满洲国的傀儡。

在抗日战争期间,载沣由于和溥仪的特殊关系,没有受到日本人的刁难,但是也没有出来为日本人做事,到抗战胜利后,载沣那一段日子过的并不算好,直接北平解放后,载沣才算见到了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中的很多单位都继续房屋办公,载沣当时参加了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感受颇深,先是将醇亲王府出售,用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后来又将魏家胡同46号贡献给了政务院以作办公。

1951年2月,载沣由于多年风寒,病故于北京,只可惜当时的溥仪被关在战犯管理所,没有来得及见上一面,但是我想溥仪后来能够得到特赦,也许也跟这个“看开”的父亲有着一定的关系。

7

清末摄政王载沣,忠厚谨慎,胸无大志,只求平静安逸。载沣当摄政王时,只有26岁,但深知大清国大厦将倾,谁去硬抗谁被压死,何必为大清国殉葬。

无论是张勋复辟还是伪满洲国,载沣都冷眼相待。

溥仪对他的父亲载沣的评价,一个“无能的也不想承担那么重责任的结巴”。

1、载沣的摄政王时代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爸。

1901年,载沣18岁,做了人生第一件大事,作为头等出使大臣,面见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谢罪。

载沣在德国期间,深受触动,促成他以后走普鲁士君主立宪的道路的决心。

1906年,载沣23岁,担任满洲正红旗都统制,正红旗的一把手。

1907年,载沣24岁,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正式成为军机处的一员。

诸位,看到皇族血统的巨大力量了吗?

1908年,载沣成为军机大臣,光绪和慈禧同时病危。

慈禧立溥仪为帝,以载沣为摄政王。

这时的载沣准备走德国立宪道路,但有一个难题,如何摆平八旗亲贵、北洋新军、东南立宪派之间的利益关系?

正确的做法,是在内阁中合理安排三者的席位,拉袁世凯入内阁,给个虚职供着,减少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影响力,拉东南立宪派入阁以制衡袁世凯,八旗亲贵们少入阁,多去北洋新军捞取实职,把枪杆子控制住。

把北洋新军的高层军官提拔到内阁担任副职供起来,提拔新军的副职担任正职,再将八旗亲贵安插在新军各部,这才是宋朝削兵权的秘笈。

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满洲皇族占据了所有的关键位置,汉人内阁大臣只有徐世昌担任内阁协理大臣(相当于副总理)有点实权。

(皇族内阁)

这一下让东南立宪派大失所望,武昌起义一爆发,立宪派全倒向了革命党。

内阁协理大臣应该让袁世凯当,满洲皇族只把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占住就行了,其他职务全给立宪派和北洋派。

(袁世凯差点被载沣杀掉)

在八旗亲贵的鼓噪下,载沣一味妥协,又不能化解对袁世凯出卖光绪的仇恨,最终酿成大祸。

2、载沣辞去摄政王

1911年11月1日,载沣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开始逼宫。

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摄政王位,回家养娃去了,从此不问政事。

这时的载沣29岁。

载沣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七个女儿,其中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是辛亥革命后出生的。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

载沣对《清室优待条件》很满意,每年民国政府给皇室500万两银子,铁帽子王醇亲王载沣每年可以从中领5万两银子。

轻松自在,何乐而不为。

张勋复辟后,载沣根本不参与其事。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载沣赴东北见溥仪,对伪满洲国被日本人操控极其不满,认为溥仪连石敬瑭都不如,只住了一个多月,就返回北平。

3、载沣的晚年岁月

1939年的寒冷秋天,载沣在日本军警的严密监视下,回到北京,这时他已经56岁了。

载沣对时局看得很清楚,虽然不敢公开说,但用实际行动表示不承认满洲国。

载沣没有搬回原来的醇王府正宅,而是住在西侧的王府花园,面积40亩。

(醇亲王府效果图)

他和小儿子溥任及两小女儿住一起,还有五十多个仆役。

看起来,平静,安闲,隐逸。

但日本安排了一个关东军的高级参谋吉冈安直,不断骚扰载沣。

日本人想把载沣搬到长春去。

但载沣极其果断,坚决不搬。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东北的溥仪和溥杰被苏联红军俘虏,载沣的四个女儿流落街头,沿路做小商贩谋生,回北京投靠老父亲。

醇王府正宅也被国民党的军警特务占据。

1949年2月3日,载沣日记:“正月,北平局部开始和平矣……解放军入城尚俱安静。“

1950年,载沣将醇亲王府卖给“国立高级工业学校”,售价为九十万斤小米。

1951年2月3日,载沣因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去世,享年68岁。

载沣精通汉文和满文,又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清朝第一当事人,可惜没有留下历史著作。

总而言之,晚年的载沣拒绝承认伪满洲国,显示出他的政治视野和民族气节,值得尊敬。

8

1908年11月,执掌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在临终前,下旨将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溥仪过继给同治帝和光绪帝,一人祧两房,继承皇位,为宣统帝。载沣的爷爷是道光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二哥是光绪皇帝,儿子是宣统皇帝。

载沣7岁袭王爵,德国要求清政府必须派人到本土为被杀的公使克林德道歉,这种屈辱的事情自然无人愿去,年仅18岁的载沣自告奋勇出使德国,在德国期间拒绝向德国皇帝行跪拜礼,同时圆满完成“道歉”的任务,大方得体的政治表现,获得慈禧的肯定。

载沣在德国期间,深受触动,促成他以后走普鲁士君主立宪的道路的决心,还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成为第一个穿西服,剪辫子、使用照相机、汽车、电话的王公,被视为晚清的新派人物。

作为溥仪的实际亲生父亲,26岁的载沣被指定为监国摄政王,代理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三年实际的统治者,掌舵人。作为摄政王,他的上一任是清初时期率领清军入关时的多尔衮。

载沣上台后首先剥夺汉族将领军权,第一个目标就是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袁世凯虽然不直接掌握兵权,但他的北洋集团势力强大,被满清皇亲贵族视为“当世之曹操、刘裕”。不料老奸巨滑的袁世凯早有准备,命段祺瑞借口平息南苑兵变放了几炮恐吓清廷,这让载沣明白,袁世凯动不得。动,则天下大乱。此时袁世凯请辞的文书恰好送到,面对送来的台阶,加之总理大臣奕劻和张之洞劝阻,最终载沣只能放袁世凯回河南老家养病。

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高层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全国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在朝廷内部,要求革命,实行君王立宪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1909年,载沣决定实行宪政改革,他想仿效德国的军政模式,保留八旗亲贵、地方大族的前提下,开议会、并颁布宪法。然后由他执掌大局,平衡八旗子弟与江南豪绅的利益。

在经过近两年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1911年5月,裁撤军机处及旧内阁等机构,成立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人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新内阁被讥为\"皇族内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指责,认为是换汤不换药的欺骗行为,皇族内阁让汉族官僚心灰意冷,本在崩溃边缘的清廷,更因此事雪上加霜。

此前张之洞曾对载沣说过,时下满清已经无力统治中国,只能借助汉族官僚来维护,当务之急是保持汉族和满族的政治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可惜年轻的载沣没有看懂,他大开历史倒车,侵犯汉人利益,这让大清这艘破船是彻底没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载沣命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军,但最为精锐的北洋六镇根本就不听调遣,革命风暴已成燎原之势,很快全国15个省份脱离清朝独立。

明知是引狼入室,但已走投无路的载沣也只能请袁世凯出山,经过几番讨价还价,1911年11月1日,在满足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等一切条件后,袁世凯才派兵攻打武汉革命军,夺取了汉口,然后北上,组成汉人占多数的新内阁,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军权大权。

1911年12月6日,29岁的载沣辞去摄政王位,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记载,载沣回家后,便对福晋瓜尔佳氏(溥仪生母)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载沣当摄政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能退出权力中枢,远离政治漩涡,正好回归本心,想当初慈禧准备让儿子溥仪继承皇位时,醇王府不是高兴,而是顿时大乱,如上刑场般哭声一片,载沣是哭丧着脸,溥仪的祖母老福晋更是晕厥。

袁世凯在南方革命政府和满清政府之间两边讨价还价,赚取差价。最终在得到孙中山“只要清帝退位就能当民国大总统”的承诺后便跑回北京逼宫,逼溥仪退位。

面对袁世凯的逼宫,八旗权贵恭亲王溥伟等人结成宗社党,准备刺杀袁世凯,由毓朗和载泽出面组阁,由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他们率禁卫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但袁世凯却先下手为强,先除掉了宗社党首领良弼。

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

溥仪退位后,载沣对《清室优待条件》相当满意,每年可以领取5万两银子,从而衣食无忧,符合他的生存之道。

溥伟叫喊:“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而后逃到了青岛,企图勾结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并在东北复国。

载沣如隐士一般淡出江湖,哪怕在复辟口号声震天动地的那些年,他依然冷静地选择安静,不再为任何事情倾心。

1934年,载沣在溥仪多次盛邀之下远赴东北,见溥仪受日本人操控极其不满,大骂溥仪连石敬瑭都不如,后装病得已返回北平,载沣没有住进原来的醇王府正宅,而是住进了西侧的王府花园。

新中国成立后,载沣参加了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感受颇深,先是将醇亲王府出售,用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后来又将魏家胡同46号贡献给了政务院以作办公。

1951年2月3日,载沣因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去世,享年68岁。

总而言之,载沣对清王朝盛极而衰、革命大势不可逆转,看得是非常清楚,所以他没有主张武力镇压革命,没有反对儿子退位,没有参加满遗老的复辟活动,说明他思想开明,能顺应时代潮流,特别拒绝日本人利益诱惑,誓死不为日本人工作,表现了民族大义,政治胆识和魄力,保住晚节,这点必须值得肯定。

9

清朝始于摄政王,终于摄政王,摄政王载沣是光绪皇帝的胞弟,慈禧太后的亲外甥,光绪十六年袭醇亲王爵位,他因为身份特殊,在这些王爵之中,也更为尊贵。很多人认为载沣行事鲁莽,在和袁世凯斗争过程中,也能看出来他位居高位,却能力有限,但是从他一系列的行为来看,他还是很会审时度势的。

爱新觉罗·载沣

摄政王载沣是一个鲁莽的人吗?

从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时,被袁世凯卖了,载沣就和袁世凯结下了仇,他恨不得把袁世凯给活剐了,因为他是慈禧太后的亲外甥,平时也比较听慈禧太后的话,所以慈禧太后还是比较器重他的,最开始任命他去担任一些较为重要的武官职务,光绪三十三年,载沣被授予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也从这时起载沣成为清朝的核心领导人之一。

光绪皇帝死后,慈禧太后立溥仪为帝,让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载沣在慈禧太后死后,成为了清政府的实际领导者。他掌握大权后,准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袁世凯算账,袁世凯也早就想到了,慈禧太后一死,自己最大的靠山就倒了,虽然有张之洞等人会保自己,但是仍然凶多吉少。袁世凯

所以袁世凯立刻让段祺瑞以平定兵变为由,调兵进入北京城,北洋新军袁世凯一手组建的,虽然在慈禧前往小站视察时,袁世凯将兵权交给慈禧,但是清政府根本就调不动北洋新军,载沣本来想杀袁世凯,但是在段祺瑞将军队调入北京后,载沣就明白自己杀不了袁世凯,在袁世凯提出辞官申请后,顺水推舟让袁世凯回家养病,所以载沣其实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鲁莽。

审时度势,载沣交权归隐,大势不可违!

在载沣摄政的这几年,虽然没有特别出色的作为,中规中矩的,但是在武昌起义开始后,清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局面后,他选择了放弃前嫌,再度启用袁世凯,也还算能识大势,可能有人要说,不正是启用袁世凯,清朝最后亡国了吗?但是当时清政府这边,从张之洞死后,除了袁世凯既能和革命党对抗,又能稳定局面外,还有谁能控制住当时的局面?晚清时期的革命党

1911年10月,载沣启用袁世凯的同时,载沣也将自己手中的军政大权一并交给了袁世凯,从这时起载沣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载沣虽然当了三年的摄政王,但是这个摄政王当的真是非常的煎熬,先是在满清内部经过不断的政治斗争,载沣稳固自己的政权,然后清政府说立宪,立宪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各方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得稳住这些人,同时也必须在实际上推动立宪。

南方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更难对付,直接要推翻满清政府,对革命党只能采取镇压的手段,在军队中必须要获得支持,而有能力挡住革命军的部队,就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在载沣摄政的这三年,单是维持即将崩溃的清政府,已经让他精疲力尽,他肯定明白了一件事,清朝的灭亡已是大势所趋,他无力力挽狂澜,所以这之后,载沣彻底归隐了。

载沣和溥仪

即便后来溥仪还心存幻想要复辟,他也绝不参与任何活动,民国二十二年,在溥仪热情邀请他去伪满洲国后,短短几月他又回到了北京,可以说这时载沣心里已经放下了清朝,正因为放下,载沣也得到了善终,1951年载沣在北京病逝了。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10

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宣统帝的生父载沣,在清朝灭亡后选择归隐,主要还在于他的心理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即无法接受清朝灭亡的事实;同时他还要防备革命党人的刺杀(1911年,汉奸汪兆铭在年轻的时候就刺杀过他,虽然没有成功)。

在清末民初的那个风云时代,载沣如果继续在政治舞台上跳动,为了清王朝的复辟而四处活动,恐怕刺杀的阴影会一直笼罩着他。这是一个曾经为了王朝的生死存亡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政治方向,执政手段,以谋求自救的年轻人无法承受的心理重压和现实所迫。

事实上,相对还是孩童的宣统帝溥仪而言,年轻力壮的载沣无论是在遗老遗少的政治号召力上,还是在谋求治国之道上,他的影响力在当时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他继续会复辟抱有幻想,还想走封建皇权的老路,等待他的将会是无止境的刺杀!

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的张勋复辟中,载沣不选择站出来的原因。

其实,载沣在清亡后选择归隐还在于他认识到了自己在政治博弈中的不足。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年仅25岁的载沣以宣统帝生父的身份执掌大权,成为当时中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在清王朝的最后三年中,身处政治旋涡中的载沣根本无力主改变现实的困局,也就是说他在和北洋袁世凯争夺清王朝的权力、和南方同盟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争夺对中国未来主导权等两场关键交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载沣不仅要承受武昌辛亥革命后南方各省宣布独立的事实,还要面对北洋系的咄咄逼人,让这位年近30岁,政治手段脆弱的摄政王心力憔悴!

大势已去,这是载沣心里的哀嚎!

何况,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清皇室在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谈判中,民国临时政府给予皇室的条件是非常优待的,基本上保证了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的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作为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载沣而言,他非常清楚当时社会上的民族矛盾和仇恨,况且中国已经进入新的篇章,皇权那一套已经不适用了;而作为宣统帝的生父,他亲手葬送了大清朝,那就必须在清亡后去关注、关心本族的生存!

如果自己不安于现状,高调行走在政治舞台上,沉醉于大清国曾经的辉煌之中而无法自拔,他很难保证不会激怒百姓,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带来的也许是举族的倾灭!毕竟随着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皇权已经遭受国人的摒弃,中国不需要皇帝,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共和国!

所以,载沣在和北洋、同盟会的交锋中虽然处于弱势,但毕竟是清王朝最后三年的事实上的代言人,他必须谨言慎行,不能被有心人利用,一是为了自己可以活下去,二是为了皇族的生存,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