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谢邀

应该说明治维新后日本就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

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为了解决不平等条约和寻求富国强兵,改革发展的方法,而派出了由明治政府几乎所有高官组成的高规格的出使团——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

但这次出使由于日本的贫弱没能在解决日本的不平等条约上取代任何成果。但确在遍访欧洲诸国的过程中,日本使团决定发现了日本学习的目标——德意志第二帝国。当时欧洲大陆由铁血宰相脾斯麦所领导刚打败法国而称霸欧洲大陆的德意志帝国正如日中天,是日本重点考察的国家。

另外其原因也在于德国也是君主国家和日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国情,二德国也是从由一个各自为政的诸侯统治的国家统一而来,取得如此成绩也给了日本一个现学的前车之鉴。

因此,岩仓使节团回去之后在具体政策上可能在学习西方百家方法,但在治国方针、思想上却是贯彻了德国的军国主义。

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了解欧洲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其就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选择德国的发展道路,推崇德国发展思想的明治维新元勋,是日本的第一批军国主义分子,也将日本带上了军国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最佳贡献者
2

日本的军国主义形成很复杂,大概原因,一是日本封建传统延续,二是日本近代几次扩张成功的刺激,三是日本近代阶级矛盾突出,四是日本深受192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面只简单说一下,详细的东西要是展开的话,可以写成一本书。


一是日本封建传统延续。


世界列强中,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法国最彻底,法国大革命不仅推翻了国王,而且彻底推翻了以前的封建制度、封建领主和封建意识。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些东西,基本不需要推翻什么;德国和沙俄一直保持着这些东西没有大变。日本明治维新比中国成功,但是相对列强来说,远远称不上彻底,应该和德国、沙俄处于一个档次。

日本维新武士

日本明治维新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在西南四强藩(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肥前藩)推动下,对德川幕府的一次革命,革命尽管成功了,而且通过“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但是封建意识一直存在。日本新体制有极强的旧色彩,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新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阶层;在经济上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寄生地主;在意识形态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这一切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肇始。


二是日本近代几次成功扩张激发了野心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四波扩张,一是成功占领了琉球群岛,二是击败清朝,获取了台湾和朝鲜;三是击败俄国,把中国东北纳入势力范围,四是一战胜利,获得了胶州湾,把中国山东省划入势力范围。同时在华盛顿会议上,正式确认了日本在远东的霸权。

日本对于日俄战争的宣传画,日本人自认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黄种人战胜白种人。

这三次连续的成功扩张,极大激发了日本人野心。让普通的日本民众和基层士兵都认为,只要日本愿意,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三是日本近代激烈的阶级矛盾

日本近代发展起来后,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突出等问题,共产主义等新思潮在日本传播很厉害,但是日本人选择了另外一个思想,就是法西斯主义,希望通过法西斯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的不满,对外扩张为日本穷人找到出路。

日本二二六兵变士兵的口号就是“尊皇讨奸”——在他们眼中,日本的财阀、贪官就是压榨普通人的奸臣。当时日本普通人认为,只有军国主义才能救日本。


四是日本受192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巨大

192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了全世界,美国陷入大萧条时期,欧洲各国日本也很难过。美国选择了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意大利则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之路。

当时不仅中国有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在日本也有非常激烈的工人运动,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芥川龙之介等作品中对于基层工人的苦难生活有很深刻的描写。


正如当时中国有些人觉得,中国要想强大,只有实现法西斯主义、特务专政,搞“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才能振兴中华,并且成立了“蓝衣社”,蒋介石亲自任社长,要借鉴“复兴的德国和意大利运动,或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来振兴中华——幸好蓝衣社和国民党内其他力量发生冲突而被解散,中国国力也不允许中国走上扩张之路。

3

每个国家。不只是一个小日本。军界以树立国威为荣。政界人士以调理好社会矛盾。和疆局为重任。金容界人士以发展经济为奋斗目标。只要这三界达到一心为国家。日本周围的国家就不怕日本这个小麻烦。使日本搞得无趣。失去兴心。转向人道关念。

4

看过这个问题的许多答案,基本都认为是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太多封建残余。可是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明治维新西化的太彻底了。

举个例子,普通人一看到微积分就知道自己对数学很无知,但却很难有机会意识到,治国理政更难。辛亥革命后,中国一下子冒出了上百个政党,但当时懂得国际关系的,未必有数百人。巴黎和会上,中国面对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签与不签都不可能和平收回青岛权益。但是签了可以从法律角度得到英美保护,就类似于加入北约。但是签了很没面子。普通老百姓只觉得签字就是丧权辱国。政客明白其中的利害,签了,对国家有利,对自己而言,就成了卖国贼。于是没人签字。等到九一八事变,国际社会只能观望。

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政客们也知道,国际关系,就是相互妥协的关系。可是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日本老百姓已经处于疯狂状态,加上媒体煽风点火,日本政府在国际社会的任何妥协都被认为是卖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客明白如果不撤军的后果,但却无力改变局面。二二六兵变后,日本政府彻底被民意绑架,不断侵略其他国家,几乎要与全人类为敌。最终走向了军国主义道路。

术业有专攻,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理解政策都很难,更不用说参政了。战国策有句话,成大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曾国藩也说,利可以共不可以独,谋可以寡不可以众。当时的日本政府如果能加强一点中央政府的权利,而不是一味顺应民意,或未必走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5

其实自从明朝开始,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经希望通过军事侵略第一步侵略朝鲜接着占领大明统治中国,这算一点点苗头吧,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开始渐渐显出獠牙,像西乡隆盛就是一个狂热的鼓吹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份子,日本又是崇拜“武士道精神”的国家。当时中国贫弱,正遭受西方列强掠夺,日本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加入这个行列,不过当时的日本在甲午战争的获胜,让日本人民有了战争侵略的甜头,后来的“二二六”兵变,表面是统制派跟少壮派的矛盾,其实已经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开始爆发阶段,新的内阁政府组建,接着有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日本经济大萧条期间,法西斯份子乘机掌握政权,再加上当时的裕仁天皇也是支持对外军事侵略扩张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日本军国主义蔓延了全国统治者利用“武士道精神”发动“圣战”,日本人战争狂热发动的侵略战争让世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伤害,如今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事实,还试图让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值得我们防备。

6

有深层次历史原因!起码一千年前就有发端,逐步发展发生,近代野蛮膨胀,以至一发不可收拾!祸害人间!而最大的诱因是宋唐以来来自大中华的碾压!“倭奴”自卑,仇恨民族感情使然!加上近代中国国力衰弱也是一个诱因!总之和中国有最大关系。西方列强的刺激也是一个诱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