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是交通不便,偏远地区到京城要走上大半年得时间。还有就是朝廷对于官员的需求决定的,如果不够用,往往会加试,就是恩科!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问答官方邀请!原来是并没有固定时间,三年一考始于宋英宗,后来成为定例,一直延用下去。

宋英宗之前,每年都会进行科举考试,后来又不定期举行,有时数年不考,有时连考数年,再后来又施行隔年考试一次,没有规律。起初录取的进士及诸科人员相当少,因此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员行列的人数非常有限。在宋太祖末年时,每次也只录取一百多人。宋太宗继位后,为了争取读书人的支持,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各类人员达五百多人,以后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都很多,尤其是隔年考试的年份,更会增加录取的人数。北宋政权无规划,大批量的录取人数,是造成冗官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英宗继位后,立即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对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和时间进行的改革。“于未行间岁之法以前,率四分取三分。礼部奏名进士以三百人为额,明经诸科不得过进士之数”。也就是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总人数不能超过六百人。

从此以后,每三年一次科考的定制就被沿用下来。

3

确切的说是从宋英宗开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变成了三年一考,首先表明观点,三年是比较合理的年份,聪明人的生命不会被浪费。

宋太宗之前基本上是一年一考,在太平兴国第三年(978)冬天,各地举人已经进京准备参加省试了,宋太宗借口亲征北汉,取消了这次科举。主要还是因为每年一次的科举,虽然每年中举的人很少,但是积累起来也是不少的人。这个上大学不同,这和考公务员比较相像,考上了国家就给分配工作,朝廷的官职一共就那么多,新老交替,有人退下来才会有人顶上去。再大的朝廷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在这次取消科考后,每次的科举就是一年一次或者一年两次时间并不固定,甚至宋太宗驾崩后的五年(993-997),停止了科举,这是唐朝以来停止科举最长的时间。

宋真宗即位之后,开科比较频繁,没有规律可言,这就苦了那些住在偏远地区的考生了,因为不知道确切的科举年份没有办法提前赶路。古代不是现代,交通并不发达,考生去考试要跋山涉水的,有些偏远地区的考生进京赶考,来来回回的时间就耽误在路上了。

这种情况在宋仁宗时期改善了,在听到侍臣讲解《周礼》“三年大比,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古时候三年一次的考试,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无法得到重用,不能让朕管辖范围的人才浪费啊,于是下令科考一年一考,大家想想这样的话就造成了考生的疲惫,科举制度一直到了宋英宗才逐渐完善。

两年一次科举虽然高了,但是录取人数并没提高,导致很多的举人常常不是在去科举的路上就是在落榜后回家的路上,读书人学习的时间基本上都浪费到了应考的路上。

宋英宗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将科举改为三年以贡举,这种制度从这个时候就成了定制一直绵延下去。

总的来说三年一次的科考,正是体恤考生的时间,路程的体现,也是比较合理的安排。

聪明人的生命不会被浪费,他们会在体制之中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闻道无先后,希望大家可以走的自己想要走的路上,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大浪淘不掉有缘人,如果喜欢我欢迎给我评论留言,我都会回复。[害羞][害羞]

4

古代的科举为什么三年才举办一次?

第一,三年一次“科考”,是从宋英宗治平三年,即1066年才昭告确定的。

第二,元、明、清三代,递相承袭宋制,实行了这一“科考”节奏。

第三,改年一考为三年一考,主要是原来的“考制”上上下下工作量太大,疲于奔命。

顺便说一句,“科举始于隋”,是一种误解。

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回“大一统”帝国正轨。

隋文帝取缔沿袭多年的各级地方官员自聘属员的旧例,将委任官员大权,一下子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凡九品以上地方官,皆有朝廷任命。

西晋以来的官吏任用制度,称之为“九品中正制”,即所谓“举荐”。这就造成了氏族门阀集团对各级政权的垄断,极大压制了下层寒士进阶通路。由此形成的弊端,在近三百年的乱局中充分显现。

《文献通考.选举十二》载:自文帝颁旨以后,及至后朝,“海内一命之官,尽出于朝廷,州郡无复有辟署之事。”

文帝还决定,中央任命的官员,由吏部加一考核,州县官员三年一调,不得连任。同时,诏令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又昭告诸州,举贡人士分“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炀帝即位后,将举贡人士扩为“十科”。

但无论如何,隋朝举荐人才的制度,完全不具备科举考试的“三大特征”——第一,“投牒自应”,不需举荐;第二,考试定期举行,不等诏令;第三,考试严格,以成绩录取。

隋代,一共只延续了三十多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已经实行了后来意义上的科举制度。

误解,很可能由唐代杨绾所说的“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而来(《旧唐书.杨绾传》)。

进入唐代,唐高祖于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眀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出“进士”一阶,且第一次明确选材要通过考试。

武德五年,高祖再发诏令,明确士人无需保举,而“投牒自应”,“亦听自举”,“洁己登朝,无嫌自进”。

这一诏令,标志“自进”“自举”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清朝徐松于《登科记考》中,详细考证过唐朝的科举考试。全唐,除因战争、灾荒等原因暂停外,科考几乎每年举行,仅进士一科,及第者即达六千多人,皆为唐代最杰出人才。

唐代科举,定例于每年春天在京师长安的尚书省举行,因此被称为“省试”。各地乡贡举人的“发解试”,于前一年的秋天举行。

这种地方上的“秋试(秋闱)”,和京师的“春试(春闱)”,成为后来历代科举所沿袭的制度。

唐代科举,应试者由两部分人组成——“生徒”和“乡贡”。

“生徒”,是管办学校的学生,届满毕业即可参加考试。

“乡贡”,即地方就读于私塾结业之人士,经向本县、州投请应试,且“预试”合格,再“进贡”到京师参考。

唐初,“生徒”多于“乡贡”,高官贵族之后居多;盛唐之后,“生徒”越来越少,“乡贡”大量增加,这是世族与庶族力量消长的结果。

唐初,原设“秀才”一科,考试极难,考生们多不感兴趣。后来,“秀才”便成了应试者的统称。

唐代科考,受考生欢迎的,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

“明经”,就是考汉代成形的儒家“经典”。因为创唐李家父子特别崇尚道家,于是,“明经”考试中,又加进去了《老子》的内容。

“明经”考试分为“帖经”和“墨义”——“帖经”,是随即挑选经籍内容由考生背诵;“墨义”,则是根据经文出题,由考生写出前人的相关注疏或上下文。这种死记硬背的考试,其实比较简单。玄宗二十五年,又加进去了“时务策问三条”一项考试。

“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主要是国家所面临现实为题。考生一般没有从政经验,中唐以前,大多以骈文答题,于是空反而论者多有。

唐代科考的最大弊端,在于考生姓名、字迹均显示于卷面,这使主考官有了择人打分的充分空间。

另外,唐朝还实行“通榜”办法,即参考考生的“社会名声”,这又使说情之风盛行。

北宋,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针对唐代科举的弊端进行整顿,逐步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科举制度。

第一是禁止“公荐”。严厉打击考生、考官和举荐者结成作弊关系的行为。

第二是“别头”。雍熙二年,太宗颁旨,参考人与考官有族人、亲戚关系,必须回避,别置考场参考,称“别试”。

第三是“锁院”。太宗三年,形成“锁院”制度,考官一旦受命,即锁居公元与外界隔离。

第四是“弥封”和“誊录”。这是北宋对科举制度最重要的改革,即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等封贴起来;真宗时,又设立“誊录院”,殿试所有试卷全部誊录,这就彻底隔断了考官与考生之间“串通”的可能。后来,“誊录”扩展至省试和发解试。

宋代,还大力加强了考场纪律,实行严格搜身制,并频繁在考场内巡逻监视。

北宋初年,科举仍然每年一次。

后来随着科举条令日多、程序日繁、查检日严,特别是实行弥封、誊录,增加别头、殿试等等,使每年一次考试的组织、人员调配、物质保障等等一系列工作量大增。

因此,《宋史.选举制》载,治平三年,英宗颁旨,正式确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5

隋朝开始才有的科举考试,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固定几年一考,皇帝根据需要安排时间。

到了唐朝时期,历史开了倒车,又回到了举荐制度,和汉朝时期的举孝廉一个德行,越牛逼的家族越牛逼,不牛逼的也要攀高枝儿才有可能翻身。

当然了,科举考试也没有被废除,只不过在这种大环境下,就算是考上了,也当不上什么大官。


赵匡胤开创了大宋朝,读书人才终于有了盼头,在重文轻武的思想下,虽然让中原民族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却让科举制度有了发展的空间。

宋太祖规定了进士要在御前殿试产生,也因此有了“天子门生”之说。至于三年一考的规定,则是到了宋英宗时期才定下的,目的是鼓励偏远地区的学子也能有时间赶到京城前来考试,还会补贴一定的路费。
元朝时期,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被汉化,科举考试一度中断了40年,而后还是恢复了三年一考,在后面的时间里,朝廷排斥汉族官员还停止过一次。


最要命的是,汉人和蒙古人、色目人的考卷是不一样的,难度大不说,就算是考上了,照样是人家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官员低人一等,谁让你是被征服民族呢?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化,虽然八股文格式比较恶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寒门子弟一个晋升空间,而且非常规范。

首先是分层次,秀才要在县里考取,举人则要到省里,只有考取了举人才有资格赴京赶考,进行会试和殿试,才有机会中进士。

清朝虽然依旧是少数民族统治,在对待科举制度的态度上却比元朝统治者好多了,基本上沿用了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国家层面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普通人有了合法的晋升空间,自然会少很多违法乱纪来改变命运的事情。

6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覆灭,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以前选拔官员采取的是“世卿世碌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为官参政。隋文帝登基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政府,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以后各朝各代都沿袭下来。

到明朝的时候,科举制已发展非常完善了。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一、童试,也称“小试”。要经过知县、知府、省学政主持的三次考试,最终合格者称为“秀才”,一般三年两试。

二、乡试,就是省考。考官由皇帝任命,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乡试三年一次,都在秋天举行,也称“秋闱”。

三、会试,即国考,在京城举行。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也称“春闱”。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

四、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考中者都称“天子门生”,金榜题名。出榜分三甲,第一甲第一名称作“状元”。

历史上“解元”、“会员”、“状元”连中三元者也不过三五人,当之无愧的学霸。

科举制三年一试,但有时会出现“恩科”的出现。“恩科”就是因皇恩浩荡而特别加设的科考,一般是逢朝庭重大庆典,才特设的,普天同庆,读书人又增加一次金榜题名的机会。

我是展晖论史,期待与你一起探究不一样的历史。欢迎关注评论,谢谢!





7

乡试、会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三个级别,而非三种考试方式,自然都是三年一考。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自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出现"科举"后,除了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基本上每3年考一次,宋英宗赵曙在位时正式确立了三年开科一次。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记载,宋英宗在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十月六日,诏礼部贡院,今后每三年一开科场。

三年开科一次,古人称"三年大比",这种考试制度一直沿袭至清末。"三年大比"制的确立,应该是受先秦时期相关做法的影响。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舜对自己任用的禹、后稷、皋陶等22名官员,首创"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的考核办法,每三年考核一次,根据三次考核成绩决定升降,这是中国最早的"三年考"记载。

周代时,"三年考"已出现于学生考试中。据《周礼·地官》"乡大夫"条:"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考,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进行考查,从中选拔出品德优秀、才华出众的人。

当然,"三年大比"也会影响人才选拔的效率。为了弥补周期过长的缺憾,古代朝廷会通过"制举"、"恩科"等特种考试来作调整,以突破"三年一考"的制约,给"等不及"的优秀学子提供机会。

8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

这一回写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到广州上任,先考两场生员,考完两场以后,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来进行考试。

童生里就有范进,范进考完这场考试后就进了学,取得了第一名,人们称他为“相公”。范进进了学以后想进一步考举人,考上举人后人们就会称他为“老爷”。

中举是科举考试的一个过程,在我们讲评这个故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

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

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

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

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

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

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

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

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

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这是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自明代开始形成的一套很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原作者:张十三

侵权必删

9

古代科举考试自隋朝开始一直到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一共运行了一千多年。

从隋朝开始,科举考试是当时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科举考试也是普通读书人飞黄腾达走上仕途的首选途径,当然会比较慎重。

之所以定为三年一次,无外乎两个原因:

第一,三年一次的科举选拔足够朝廷人才的储备。

要知道古代科举考试最后选拔出来的人都是可以做官的,经过最后的殿试之后,前三名直接授予官职,其他人经过学习考核也是能够做官的,而不是像今天咱们的考试,大学毕业后还要自谋职业,可以说就是一个包分配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和中央的用人需求三年一次的科举即可满足。

即使是殿试名落孙山,也无需担心,古代科举考试是逐级递进,一般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步,乡试考试合格的人叫做举人,举人便已经有做官资格,咱们所熟知的范进中举,描写的就是范进考中举人之后,周围亲戚朋友甚至一些不相干的人对他的态度变化(举人大致相当于知县级别),由此可见即使是三年一次古代科举给朝廷输送的人才也是充足的。

那也有人问了:万一不够怎么办?这个无须担心,三年一次是基本章程不变,但是不代表不可以更改。我们在电视剧中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开恩科”,那所谓的开恩科,就是在三年一次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次科举考试机会,这次机会多半是给一些殿试落选的读书人准备的,用来补充朝廷用人不足之处。

第二,严苛的选拔制度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安排和准备。

我们都听过古代读书人的称谓,比如:秀才、举人等等,这些称谓所对应的读书人的身份是千差万别的。

科举考试到明清时期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备,这时候的科举主要有四个程序步骤: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每个考试合格的人员的称谓都不一样。

参加童试合格的叫做生员,也就是秀才。实际上童试还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童试的读书人(秀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州府或者县学校学习,只有指定学校的学院才有资格参加后面的科举考试,这是读书人参加科举的必经之路。

童试之后,便是由省里举行的乡试,考试分三场,一般是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举行,当时已是初秋,所以乡试也称为乡闱或者秋闱。通过的人便是如同范进一样,成为了举人,俗称孝廉,并且乡试第一名叫做解元,唐伯虎被人称为“唐解元”,说明他是乡试第一名。

乡试之后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会试,地点在京师贡院,时间在来年二月份,也叫做春闱或者礼闱(礼部主持)。通过的人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最后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一般在当年的三月初一举行,举行地点在皇宫内,具体宫殿不一定,乾隆后定格在保和殿举行,据说刘墉就是在保和殿接受的殿试考验。殿试过后,这些人就是进士了,也叫做天子门生。

殿试不淘汰人,只是将会试的合格人员再次进行排名,殿试后将他们分为三甲,第一甲为三人,赐进士及第,也就是咱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诺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三名当时即授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由此可见,想要完整的走完科考之路,必须要经过层层选拔,绝不是一年之内就可以完成。三年的时间,既让考生准备充足,同时朝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安排各个层级的考试。

10

古代的科举举行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很规律的三年一次,比如唐朝就是一年一次。到了宋朝,一开始还是沿袭了唐代的一年一次,一直到宋英宗治平三年(1063年)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自此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制度才被正式确定下来。之后的元代,因为汉人的社会地位很低,蒙古统治者并没有进行科举,直到了元仁宗时期才恢复了科举,但也是时断时续。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旨恢复科举,其后又因故中断,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开科举,并最终确定了三年一次的时间间隔。有明一代除了因外族入侵、重大政治事件导致科举延迟外,都是三年一次按时进行科举。到了清朝,科举制度沿袭了明朝的三年一次传统,但是满清统治者会在皇太后大寿,新皇登基、大婚等重大年份另外举行“恩科”。其时间跨度为什么这么大,我个人觉得是因为,科举中一旦中了进士,国家就要保证授予你官职,如果举行的太密集,进士数量过多,一来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官位可以任命,比如清朝到了乾隆后期以后就是因为滥开恩科导致一部分进士都无法分配到官职;二来会造成官员太多,发放的俸禄也会让国家财政吃紧;三来进士过多会造成进士的含金量下降,这也是统治者不想看见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