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古代将军的战斗力真的能顶上好几个人,甚至还不止几个。如果说演义小说过于把人物夸张描写以表现其战斗力的话,那么史记对项羽的描写,相对还是比较靠谱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羽在四面楚歌、人困马乏之际,依然能在万千军中斩将夺旗,瞪敌一眼,逃遁数里,简直是个怪物。
现在对《史记》的真实性质疑的不少,而且多认为太史公捧项贬刘的倾向明显,对项羽的描写可能也夸张了,那我们来看看李广,李广和太史公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太史公还被李陵牵连受了一刀,他的记录几乎就是亲历者口述。
《史记·李将军本纪》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居久之,……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以上是史记中对项羽和李广的记载,其他史书中都对各时代的名将有相应的记载,除了个别像陈庆之这样书生从军,其余个个都是战斗力超强的猛人。
如果要问为什么古代名将这么猛,那就要说到古代武将的选拔制度,古代武将的来源,绝大部分无非三种:军功累进,科举考试、荫赠武职。
军功累进,这个就不必多说了,正经一刀一枪死人堆里拼出来的,这种人可能在指挥方面存在短板(缺乏相应的教育背景),但经验和身体素质绝对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不然在很难在艰苦的从军生涯中保全性命,何谈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武举考试在武则天时代被确定下来,除了元代,几乎历代传承,到明清时候,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且有效的选拔方式(相对时代而言)。
“力能扛鼎”一直是中国古代对勇士的常用形容词,曹操曾规定,能举起80斤(100斤???)的石头,士兵可以直接升为队长,唐代武举考试中,除去步射、马射、马枪之外,“又有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新唐书·选举志》),有“翘关”一项,传承自春秋时期,“翘”就是举,“关”就是城门上的木栓,不过唐代改成了特制的木头,长五六米,碗口粗细,举十次合格。到了宋代,又加入了策论(文化考试)和器械使用,到了明清,考试科目逐渐沉淀为规范的开强弓(拉开就行)、舞钢刀、举石锁、骑术、骑射、步射,也就是所谓的“弓刀石马步箭”。据《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记载,武科考试分为3场,第一场试射马步箭,第二场试技勇,第三场考兵法。其中对每项考试的等级和计分方式由详细的规定。
通过这一类考试选举出来的武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业务技能和基本的军事常识,相对于农民为主的基层士兵,战斗力确实要高很多个数量级。
荫赠武职,这是大家习惯上认为最没用的官二代废物群体,但是我个人看法恰恰相反,古话说“穷文富武”,这种官二代富家子们,从小听着父祖辈的战例长大,有良好的家学熏陶,殷实的家庭条件为他们体能和军事技能提供了基础,长大以后的身体素质甩哪些长期营养不良的农民兵八条街。
比如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都是荫官起步!
加上武将的地位和收入水平,可以得到更好的装备加成。
综上,历史上绝大部分武将的战斗力,在单打独斗和小团体作战中都完爆个体士兵。
然鹅,老话说得好,瓦罐不离井口破,好狗架不住懒狗多,绝大部分战将最终的归宿都是被无名小卒踩在脚底,最后成为他们晋升的垫脚石,周而复始,杀人者,人恒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