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洲贵族在入关前缺乏独立的、系统的、先进的意识形态,入关后便利用汉族的精神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统治力量。而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正是清代文化专制主义所奉行的两个重要手段的其中之一(另一重要手段就是实行文字狱)。



尽管清朝历代皇帝都是佛教的皈依者,康熙曾到五台山朝拜,雍正曾把自己住过的王府改成供奉和宣扬喇嘛教的雍和宫,但这些都比不上他们对儒家文化的兴趣。顺治认为,“先圣孔子为万世道统之宗,本朝开国之初,一代纲常,培植于此”。因此,他给孔子加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封号。


康熙亲到曲阜谒孔庙行三跪九叩礼,并亲笔为大成殿题了“万世师表”的匾额。他不仅极力表彰程朱理学,说孔孟之后,“朱子(朱熹)之功,最为宏巨”,把朱熹的偶像从孔庙的两庑抬入大成殿内,列为“十哲”之次,而且亲自编写《性理精义》,重刊《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等书,颁布全国。


程朱派理学家也因此倍受宠幸。程朱理学成为官定的科考依据。在社会上造成一种“非朱子之传不敢言”的窒塞空气,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使得思想学术界绝少有人去正视和研究社会问题。


清朝还用大规模编修《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办法来牢笼文人。参加《四库全书》编纂的知识分子多达三百余人,历时十年。在编纂过程中,清政府大规模销毁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所谓禁书。尽管这种浩大的图书集中工作客观上对文献典籍的保存有一定的贡献,但不能因此掩盖了统治者利用这种方式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初衷。


在清政府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清代知识分子大都“辟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他们满腹经纶,却不能用来“经世致用”,他们熄灭自己的天才思想的火花,埋头在故纸堆里,束发就学,皓首穷经,脱离现实,不问世事,一味地从事典籍的训诂、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从而使所谓“乾嘉考据学”盛极一时。


当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完全被禁锢了,社会就失去了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没了生机。这犹如一个患了癌症却不曾自察也不肯让他人诊断的巨人,等待他的只能是被毒瘤吞噬的命运。

最佳贡献者
2

毛笋应邀答题:

[程颢](1032一1085)北宋哲学家。字伯淳,河南洛阳人。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王安石变法,他退居洛阳十年,参与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的反新法活动。哲宗元祐初,被召为宗正丞,还末赴任而卒,享年五十三岁。文彦博题其墓碑曰"明道先生"

他早年就学于周敦颐,与其弟程颐史称二程,并为理学奠基创始人。他的理学理论认为"道"是形而上者,"器是形而下者,"天"即"理"即"心","天人本无二","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其实这就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其社会观,则从"大小有定"的观点出发,竭力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统治秩序。

[程颐](1033一1107)北宋哲学家。字正叔,程颢之弟。初不仕,哲宗元祐初,由司马光、吕公著推荐为崇政殿说学。因与苏轼(東坡)不合,互有攻忤,屡被朝庭削职放逐。徽宗即位,被赦还洛阳。他也就学于周敦颐,与兄程颢史称二程。同样是理学奠基创始人。其哲学思想与程颢相近……认为人有贤、愚之分。主张"灭私欲,则天理明矣";反对寡妇再嫁"鼓吹"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他讲学达三十年,学生颇多,史称伊川先生。

俩人代表性著作"《定性论》《文集》经说》《易传》《颜孑所好何学论"等收入《二程全书》。[朱熹](1130一1200)南宋理学家,字元晦。江西婺源人。进士出身。在哲学思想上。他从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他认为"理在先,气在后"主张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论;在人性论上,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以缓和社会矛盾;主张恢复三代之治,愿"周孔之道"常存",视为理学正宗……。

[王守仁》(1472一1528)明朝理学家。字伯安,淅江余姚人。曾在阳明洞讲学,亦称王阳明。明孝宗弘治进士。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叛南昌,他主动调征湖广、南赣兵三十万,直捣南昌,活捉宁王朱宸濠。

他提倡"心学",称其:"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创导"知行合一",其学说比程朱学空谈天理性命更简单易行,其学风靡于南北二京,学者翕然信从。著有《传集录》、《王文成公全书》

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袭明制,重用汉人,将满文化融入到汉文化中,当然要扶持程朱理学,因为程朱理学中的观点非常有利于清朝的统治方略,如:社会"大小有定",就是我统治中原大事已定,你们反抗是无用的,必须以"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秩序。对统治者内部则用"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約束各级官吏。推崇朱熹恢复三代之治,尊"周孔之道"来维持社会稳定。这就是清朝扶持程朱学说的根本原因。

3

因为王阳明心学的中心思想是,知行合一,尊民抑君,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初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提倡“尊皇”的程朱理学,而大力打压“以良知和人性解放”的心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心学:

明朝中后期的哲学思想和学术以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由此衍生出东林党复社,明末实学,民主思想,工商皆本,非君浪潮,重视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民众觉醒的等等先进思想到了满清时候,在文字狱文化专制中被扼杀。

王阳明心学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提倡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不盲从权威,人人都可以为圣人,讲究个人的对内自省和对外实践的统一,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后期思想启蒙的开始,明朝中期以后心学占统治地位的。王阳明对心学进行完善并发扬光大,在士大夫心里占据了主要地位,程朱理学日益衰落,心学发展成明中后期实学和民主思想。

比如说黄宗羲,唐甄等人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徐光启,方以智等人的科学精神,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的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现实的思想,都是实学的一部分。还有东林党和三巨头等人的民主思想,都是从王阳明心学衍生出来的。

清朝的文字狱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极点,本来文字狱的定义是文字忌讳,到了清朝,凡是有书籍涉及科学技术,与程朱理学相悖的思想,历史观,文字忌讳等问题,就有杀身甚至灭族之祸。

清代乾嘉学在满清统治者的支持下,派搞程朱理学,训诂、注释,皓首穷经,脱离现实,受文字狱思想钳制,思想界一潭死水,导致明朝中后期的心学中实学,民主思想,工商皆本,科学精神,非君浪潮等先进思想全部烟消云散。

真可谓万马齐喑就可哀,清朝的落后挨打不是偶然的。

明末清初的时候,西方马上就要冲破中世纪黑暗的牢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纷纷开始,自然科学兴起。

其实中国走那一步甚至要比西方早。文化,军事,外交,科技和科学精神(代表徐光启宋应星朱载堉徐霞客方以智等),政治制度内阁制,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外贸易对外交流,综合国力,国家地位种种成就,全部都伴随着明末崇祯乱象,与大明一代江山沦胥同尽,在满清统治中烟消云散,在明朝我们是天朝上国,有刚才提到的种种成就。到了清朝西方鄙视我们,连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也深为鄙视称为支那。

一句话,满清的愚民统治让中华民族落后了几百年啊!

4

16世纪初期,是世界思想史飞跃转变的时期,在西方意大利,由文艺复兴为启端,开启了向长达千年中世纪黑暗统治的斗争与变革,即反对传统经院哲学的繁琐与禁锢,渴望人文个人思想的闪光,由此兴起了自然科学、和划时代的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

明朝王学思潮旺盛,很大程度上与上层建筑统治阶级思想营垒的分化有关系,王守仁的心学就是从传统经学派生出的异端。这一派集合在王守仁致良知的旗号下,否认只有诵法程朱理学的少数人才能做圣贤,进而走向撤除纲常名教的思想藩篱,包括“夷夏大防”在内。另外一方面,随着利玛窦来华,心学的兴盛正是为抗击外来思想而诞生的。

在世界大背景下,中国也产生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芽,这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可以看到近代意义的诉求。

步入清朝之际,人们渐渐开始反对王阳明心学,拿捏出王学“空谈误国”这一点猛烈共计。清朝显然有意扶持程朱理学而抑制阳明心学,这一策略的形成,同清帝国与东南地区土绅的特殊矛盾有着密切联系。

包括江浙皖闵诸省的东南地区,尤其是江南,经济、文化居于全国前列,士风日盛,在清朝入主后,不甘受到打击和屈辱,引起了反抗和愤懑,并经常爆发出来,康熙制造的“江南十案”,朝廷与士大夫的水火不容可见一斑,江南人士人人自危,在晚明形成的活跃文化氛围,逐渐沉寂,思想逐步步入僵化保守。

于是,康熙将朱熹抬得比孔子还高,从皇帝的日讲官到乡村私塾,所用的教科书都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于成龙等被皇帝表彰的模范官员,都号称“理学名臣”。这只是一个假象,清朝皇帝最拿手的文字狱,就是要掐断乃至理学的一切思想,亲自编校《四库全书》将宋元以来的大批理学著作列入禁止书目。

这还得从外王之道说起,所谓外王之道,是“以夷制夷”、“夷狄为诸夏则诸夏之”,清朝统治者不允许有夷夏之辨,并声称他们先进于礼乐,目的是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5

心学重个人心理,自由发挥余地大。不利于封建礼教宣传,故历代皆忌。

理学讲从天理去人欲,有利于朝廷作文章。故扶持。

6

谢谢邀请

原因很多 但主要是这几点

满清人少而汉人众多 满清人从不缠足 而汉人但凡有能力家庭 女性都缠足 达到削弱汉人的反抗力

儒家 从本质上是门愚民的学术 而程朱理学又是儒家中最黑喑的最无人性的

而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中的齐儒集大成者 是少有的开明学说 满清和懦家大力封杀是必然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