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啊那个时代的人确实非常勤奋,其实说因为贫穷而勤奋,那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国家的号召,比如劳动最光荣了,当时国家十分重视劳动模范,而且劳动模范经常受到党和国家的领导接见,有的还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的接见,胸带大红花.这在当时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农业学大寨!大寨村的支书.陈永贵就是当时最高荣誉的典范。

现在青年多是独生子,父母怕儿女吃苦,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找一份好工作,找一份不用体力争钱的工作,再说现在父母都有退休金,一辈子争的钱都是儿女的,所以啃老族也就多了很多,它们心中怎会有勤奋的思想,也不会去勤奋。

还有的就是追星族多,因为明星们争钱多.又能成为社会的上流阶层,所以现在很多青年人,都想怎样靠脑子赚钱,靠脸蛋赚钱,不再考虑勤奋的话题。

70.80年代.当时社会上就流行这样的一段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出力的不争钱,争钱的不出力等很多理由。

40.50.60年代兄弟姐妹们多,家长不可能惯着谁,贫穷下就会多了勤奋的努力,以求改善家庭生活,增长家庭收入,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勤奋的理由,我也部分认同。

最佳贡献者
2

40、50、60后的人年轻时,正值生活在毛泽东时代,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芒照耀着他们,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硬是把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富强的国家!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所以,40、50、60后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两弹一星”,创造出了没有贪官,没有黄、赌、毒,有的只是空前的团结和夜不闭户的和谐社会。毛主席他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

这些群体生活的年代生产方式落后,生活物资缺乏,吃不饱,穿不暖。甚至一年也换不上一件新衣,整年也吃不上几回肉,夏天炎热只能靠蒲扇冲凉消暑,冬天寒冷也只能硬扛。由于没有机械,畜力不足,各种生产只能靠人力从事繁重的劳动。

我们这儿的有些老人曾到几百里之外的博山去推炭,全靠两只脚板赶路,而且还要用手推车推着好几百斤的煤炭。走在平路上还不太费力,但要把握好平衡否则就会翻车。赶上上坡路,车襻勒在肩上,用力蹬一步才能往前拱一步,需要拼上全身气力才行。推着好几百斤炭走上几百里路,其艰辛程度现在年轻人想像不到。过去的劳作非常辛苦,不劳动就难以生存,因而当时的环境条件逼迫40后,50后,60后这些群体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传统。




4

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5

生活所迫,他们经历了祖国的沧桑巨变,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的老前辈,是他们的辛劳付出,才有了今天的盛世中华,向老前辈致敬????????

6

那个年代是新中国刚成立前后,无论吃穿用和和科技资源都相当缺乏,只能依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出果实建设美丽家园。

7

我认为不只是40、 50、 60年代的人勤劳能吃苦,绝大部分人都是勤劳善良的,每个年代都有一些默默奉献的人,只是那个年代的人经历的苦难多一些,更懂得珍惜。

我出生于70年代初,小时候在农村生活,那时候村里连电都没有,更不要说电视和电脑了,所以很多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当时的状态,更无法感同身受。

在70年代之前,能够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愿望,鸡鸭鱼肉就太奢侈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够享受一下。

那时候的生产工具和唐宋元明清时候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劳动效率很低,为了填饱肚子,那个年代的人必须要付出艰苦的的体力劳动,所以农村人都想通过上大学农村。

现在网上报道上大学被冒名顶替,个人的命运被改变,那时候没有冒名顶替现象,但是对命运的改变更大。

正是由于艰苦的生活环境,让60年代以前的人深深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60年代以前的人,特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很多人闲不下来,退休之后仍然继续找工作上班。

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是出名的,每个年代的人都非常勤劳,这可能和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有关系,大家感觉60年代的人比较勤劳,主要就是他们奋斗了一生,业绩大家有目共睹。

其实,60年代以后的人也很勤劳,包括00后的群体,当他们的年龄逐渐变大,对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将变得更加务实和勤奋,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原因。

8

什么时代造就什么人,因为七,八十年代的人是以勤俭持家,多快好省建国。造就了一代人的勤快,省吃俭用,没有一人浪费资产,资源和消费,那时人的省吃俭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社会风气。

9

4o:50:6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有信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那里艰苦那安家!不计个人得失,爭先恐后的为国家做贡献!更不会向钱看!

10

时势造英雄,40、50、60后群体,生活的那个时代,推崇的就是劳动最光荣。

在那个年代,在我农村老家,父母教育孩子,都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父母眼里爱勤孩。

什么意思?就是父母也是喜欢勤快能干的孩子。就甭说整个社会大环境了。

那时鼓励人们辛勤老动的口号,更是激励人心,还通俗易懂:

大干苦干拚命干,一年建成大寨田!

干不完不吃饭,不到长城非好汉!

干到腊月二十九,吃溜(了)饱子(水饺,方言)再下手!

不怕掉皮肉,就怕懒骨头!

……

那时节,到处都是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干活场面,懒汉二流子没有市场,没有立足之地。

懒人,被认为是不耻的一种人。

人们干活,不惜力气,恨不得都使出十二份来。

那个年代的人都有一个信念,我们这代人,吃苦下力,为的就是让一下代人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和他们一样吃不饱穿不暖。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那代人的辛勤劳动成果,让他们的晚辈们,都过上了比他们幸福十万八千倍的好日子。

我说句话,可能年轻人会不依为然,但这是实话,现在有些人,小部分吧,属于活在蜜罐子里还嫌苦。

可能也是社会环境使然,现在有些人鄙视劳动,认为挣钱不费力,费力不挣钱。

我总觉得,这不是正常心态,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不愿辛勤劳动,只想着“投机取巧”的去一夜暴富,是不现实,也不可取的。

人们往往只盯着那些成功人士,功成名就之后,“不用出力”而日进斗金,大富大贵。却没有看到这些成功人士创业之初,所吃过的苦。

劳动最光荣,在任何时候,任何年代,都不会过时。

农民种地,需要付出体力劳动,付出的越多,收获肯定多。

同样,那些高精尖的技术的发明创造,也需要一些人来付出巨大的脑力劳动,同样是付出的多,收获的多。

只动嘴皮子,不肯动脑子,又不愿动手,收获自然离你而去。

劳动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中国40、50、60群体的那种对待劳动的态度和精神,永远也不要丢掉,也不能丢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