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是因为人才在项羽的手下,很难得到真正的重用,立了功也很难得到奖赏和升职。另一个原因就是项羽的格局不够大,在这方面逊于刘邦。因此他不能给予手下的人才想要的预期。另外就是,项羽比较残暴,不得民心。刘邦约法三章,宽仁爱民,因此被民众拥护。

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时期,有一个人当时有两个选择,到曾国藩或者左宗棠手下去任职。他的一个朋友就劝他,应该到曾国藩那里去。曾国藩其实打仗的能力平平,但是气量大,愿意给手下的人才发挥的机会,有了功劳也愿意分给手下的人。在他手下的人,很多立了功劳被他举荐,都升了官。左宗棠的个人能力很强,很会打仗。但是喜欢表现自己。打了胜仗也爱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手下的人比较难分到功劳,也不容易得到他的举荐,往往升迁缓慢。这个人没有接受朋友的意见,投奔了左宗棠,后来果然升迁缓慢。项羽就好比左宗棠,刘邦就好比曾国藩。项羽平时的表现,都是些小恩小惠,人才在他手下很难得到发挥的机会,立了功也难得到赏赐,能留住人才才怪。刘邦这个人其实脾气很臭,对身边的人往往傲慢无礼。但是对真正有用的人才却非常客气,并且能够大胆的使用。比如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一旦认可,立刻就能拜他为大将军。而韩信在项羽手下几年,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

项羽的格局小于刘邦。项羽应该没有想过当皇帝,否则灭了秦朝后,他完全可以想办法当皇帝,而不是到自己的封地当一个王。而刘邦就有当皇帝的志向。那么刘邦能够给予手下前途的预期,肯定就大于项羽。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跟着刘邦,而不是项羽。另外刘邦比较讲信用,约法三章,爱护百姓。项羽的性格比较残暴,打了胜仗后往往喜欢屠城,后果很恶劣,他也因此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佳贡献者
2

项羽走到众叛亲离的地步,确实是不太让人理解的。

说起来,似乎项羽对人才真的非常好,远远比刘邦对人才好多了。

(项羽)

一是项羽来者不拒。项羽从来不拒绝人才,只要去投奔他的,他都收留,很少有不用的情况。比如韩信无名无姓,但是前往投奔他,他就封韩信为郎中。章邯等“三秦”投降了他,他立刻封“三秦”为王。就算那些投降的秦朝士兵对他说三道四,他一怒之下,坑杀了二十万人,也没有迁怒章邯等“三秦”。由此可见,项羽其实对人才也算是很不错的。

二是项羽宽仁厚道。项羽身上有宽仁厚道的一面。别的不说,我们就看看他是怎么对待他的最大竞争对手刘邦的就明白了。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向项羽提出,让他杀掉刘邦,可以他却一直不忍心,没有杀他。后来,刘邦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在他的皇宫中为所欲为,他在打败刘邦,并抓到刘邦的父亲和老婆以后,曾用刘邦的父亲来威胁刘邦。但当时刘邦无耻地说了一句,我们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杀你爹,请分给我一口汤喝。就算这样了,项羽依然并没有杀掉刘邦的父亲和老婆,而是把他们给放了。

三是项羽有福同享。项羽打下江山以后,并没有称帝,而是只自封为西楚霸王,而且把十八路诸侯都纷纷封王,把江山分给大家,而不是自己独吞。这一点,显然比后来“杀功臣”的刘邦好多了。

但是,项羽的结局却非常糟糕,让人始料未及。尤其是垓下一战,项羽可以说非常凄凉。其实,在垓下的时候,项羽至少还有十万人马。对于项羽来说,十万人马已经非常多了。当年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何其豪壮。他的军队要有那样的气势,就算韩信、彭越、英布对他构成合围的态势,项羽其实也绝对不输给他们。可是,韩信只用一招“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就跑光了,最后只剩下几百人。逃到乌江边上的时候,却只有二十八人。最终又只剩下项羽一个人。这样一种结局,简直就是项羽人生的一个隐喻。

(垓下之战)

项羽对人并不坏,为什么落到“四面楚歌”这样的结局呢?

我认为,项羽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辨良莠。

项羽在用人的时候,他是看不出这个人才是好,还是不好的。前面我们说了,他就是来者不拒。但是这个人能干什么,干得好不好,项羽心里都没有数的。因为看不出好坏,因此什么人都有,也无法让人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二、不予尊重。

确实是只要是人才,到项羽那里,项羽都能用他。但是项羽不知道怎么用他们。比如韩信是一个很有计谋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发挥他的作用,韩信给他提的意见,他也不用。比如他确实尊范增为“亚父”,但是却不听范增的意见,让范增愤然离开。再比如曹无伤,他把刘邦的情报透露项羽。对于这样一个卧底,其实项羽应该极为重视的。但项羽竟然在鸿门宴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刘邦,使得刘邦最终杀了曹无伤。这件事,让天下的老百姓如何看项羽这个人?

归根到底,是项羽对人才极为不尊重。

(刘邦)

三、赏罚不公。

项羽确实后来把很多人都封为王。但实际上,这些被封为王的,都是那些加盟而来的诸侯,不是项羽的手下。比如章邯等“三秦”,项羽就爽快地封他们为王,包括彭越、英布这些人,都不是项羽的部下。项羽对他的部下是比较凉薄的。

韩信在投奔项羽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项羽对部下很好,但是只在口头上好,却不愿意对部下进行封赏。因此,他要离开他,前来投奔刘邦。韩信显然是有切身体验的,他才会说这样的话。

四、不尽其能。

刘邦在用韩信的时候,就是放手让他去干。虽然这让刘邦很担心,但他依然坚持这样做。包括他对陈平、张良、萧何的使用。

但是人才在项羽的手下,却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项羽自己太能干,而且事事亲力亲为。另一方面,也是项羽对人才不信任,因而不能发挥其作用的表现。

总之,项羽不辨、不敬、不公、不用,这就使得人才在他的手下,个个心里都有怨言,大家对他都不满,最终都离开了他。

(参考资料:《史记》等)

3

韩信曾这样评价项羽:“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他的部下有人生病了,他同情落泪,还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缺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传说中的妇人之仁。”

我们很多人在理解韩信所说的妇人之仁时,常常认为是项羽心慈手软,尤其是他在鸿门宴放过刘邦,最终被刘邦所灭。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如果项羽能够心狠手辣些,或许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其实呢,这是大家的一种误解,韩信所说的妇人之仁,与所谓的心慈心软、心狠手辣没有任何关系。它更多的是指,项羽在与人相处时,尽玩些虚的客套,却从来不玩真格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项羽这种方法,那就是在小处,作得尽善尽美。

比如,“待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有人病了,他流泪送上饭食”。这种方法,自然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可问题是,等到关键时候,却变得犹犹豫豫。

举个例子,一个老板平时和员工相处,在小事上面作得是尽善尽美,平日里对员工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各种小恩小惠不断。但是,等员工做出业绩了,希望能够升职加薪时,他却找出一大百个理由推脱拒绝。

至于另一种方式,就类似刘邦的方法,那就是平日待人大大咧咧,一言不合就开骂,但关键时候绝不含糊。

比如,另一个老板平时和员工相处,在小处上是作得非常失败,不仅待人严苛,而且一言不合就开骂,平日里员工只要犯点小错就更是各种责骂。但是,等员工做出业绩了,希望能够升职加薪时,他却二话不说的同意,而且给到你的往往还超出你的预期。

面对这样的两个老板,你觉得哪个老板才是好老板,哪个老板才真正让你感动?显然是后者。

从这层意义上说,项羽对人好,就是小女人的方式;平常卿卿我我,关键时马上就变了样。刘邦对人好,那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方式;平常大大咧咧,关键时候马上也变了样。

再回到项羽身上,他对韩信好吗?从小处去说,项羽肯定对韩信不错,否则韩信不会说“项王对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等,问题是,对于韩信来说,这种东西他根本就不稀罕。

同样,对于陈平来说,他也不稀罕这些东西;当然,因为类似的原因,还要很多类似韩信、陈平一样的人,他们也都离开项羽!

4

一方面项羽出身楚国贵族,世家子弟,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知书达理,待人接物谦恭友爱。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部下的眼里,跟着项羽没肉吃,最多喝点汤。刘邦那边使点离间计,再画张大饼,大鱼大肉摆在这里任你去吃,于是有很多人跟刘邦跑了。但结果才发现,大饼终究是画的,想吃大鱼大肉,就得玩命去干活。活干完了,价值压榨光了,那就送你见阎王吧。想喝点汤,门都没有。

现在看来,真没有几个好老板,人的本性如此,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咱们出去找工作,项羽这样的老板,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没事给你点小恩小惠,再怎么说还是有一口汤喝的。要是遇到刘邦那样的,那就惨了。每年上半年老板都在那画饼,到了下半年就开始选择性失忆,永远没有兑现的一天。但社会上可能还是刘邦这样的老板更多吧。



另一方面,项羽豪气冲天,喜欢那些很仗义的人。不喜欢玩阴谋诡计的人。他并非有勇无谋之人,否则怎么可能做常胜将军,但是他以勇文本,打的就是士气,不用阴谋,没有战略,被刘邦的人玩的团团转。项羽很显然是不喜欢鬼谷子纵横捭阖,阴谋诡计那一套的。一般豪气的人都看不起这类阴险的人。项羽重用的都是龙且,钟离昧,季布,跟他性格比较相似的人,一个个都勇猛无比,打仗都靠的一个勇字。连范增都得不到项羽的重用,更别说陈平,韩信了。最终韩信,陈平就跑到刘邦那边去了。


5

项羽的恭敬礼貌对待下属,与发现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没有关系!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两个主角项羽与刘邦,个性化特征非常鲜明。项羽对待士人,尊敬有加、彬彬有礼,对手下也是温言细语,而刘邦却恰恰相反,对待贵族士人,傲慢无礼,对待读书人儒生更是谩骂侮辱,在洗脚时接见儒生,将尿洒在儒生的帽子里,对待手下更是动则拳打脚踢。但是,项羽与刘邦两人的这些个人性格上的特质,不是人才流向的关键因素。人才流向的关键因素只有一条,那就是跟着谁可以成就大事业,可以实现每个人的人生理想抱负。


张良这些原来六国的贵族,他们加入到反抗暴秦的大军当中,是为了家仇国恨,为了家国情怀和天下苍生。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就是要推翻暴秦的统治,解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因为“天下苦秦久矣!”。他们选择领导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对待百姓宽厚仁慈,取得政权之后可以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在这一点上,项羽动不动就杀降,动不动就屠城,显然是不符合张良他们的标准,而刘邦对待百姓却是宽厚长者的风范。

韩信、陈平这类人,出身寒苦,他们的人生理想是实现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功名,改变自身现状。造反是杀头灭族的大罪,风险极大,所以韩信和陈平他们这类大才,在选择领导时,首先会考虑将风险降得最低,将成功的可能性放得最大,具体一点就是他们在选择领导时,在心中会对投奔的对象作一番详细的评估,谁最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谁最有可能让自己建功立业!韩信和陈平,最先投奔的人是项羽,因为项羽的名气和招牌更大,但是通过深入的了解分析之后,他们发现项羽自身的缺陷非常明显,如赏罚不公、刚愎自用、任人唯亲等等,项羽的这些缺点,对于干造反这样的大事业来说,是致命的。还有关键的一点,项羽没有及时发现他们的能力和长足,长期得不到重用,也是促进他们离开项羽转投刘邦的原因。


彭越、英布这些后期投奔的大将,都是典型的投机分子,谁最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谁给的实际利益大,他们就选 择谁、就帮谁。在这一点大,刘邦比项羽要大方的多也大气的多,对于彭越、英布这类著名的战将,刘邦舍得花大价钱,直接裂土封王,自然就将他们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了。

至于,杀狗的樊哙、赶车的夏侯婴、吹丧的周勃,还有秦朝的底层官史萧何、曹参等人,他们本来就是刘邦的乡里乡亲,早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只能自始而终地跟随刘邦。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人虽然后来都成为了大才,成就了丰功伟业,但在刚开始造反的时候,都还算不上是什么人才,都是在实战中历练成长起来的,也算是刘邦成就了他们。

6

一个领导整天关心你,考虑你情绪状态,你家里有事也关心,另一个领导比较不近人情,但是干几年能给你豪车别墅

7

项羽善待部下,为何帐下人才却不断流失?其实这个问题,韩信最有发言权,项羽这一生错过的最大的人才,应该就是韩信了。

韩信出仕以后最早投奔的是项梁,项梁死后,韩信就归属项羽了,在项羽的阵营中做一个郎中,郎中应该就是一个候补官员,等到缺乏将领或者官员的时候才能往上补缺。

韩信在项羽阵营就是一个小角色,没有得到项羽的肯定和重用,他曾多次向项羽提出计策,但是都没被项羽采纳,在项羽手下默默无闻的韩信,最终投靠了刘邦,后来在萧何的举荐下,韩信为刘邦所重用。

正是在韩信的辅佐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迷惑了项羽成功占据关中,夺取了能够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资本。

在刘邦与项羽的关键性决战中,也是韩信出兵帮助刘邦彻底打败项羽,终结了项羽战无不胜的童话,可以说,错失韩信是项羽在识人方面最大的败笔。

然而,在韩信刚刚投靠刘邦时评价项羽的实力时,韩信认为刘邦不如项羽,但是却一语中的地说出了项羽的缺点。

韩信说项羽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虽然表面对人很慈爱,语言温和,如果士兵有了疾病,甚至会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

但是一旦到了部下有功应该赏赐的时候,项羽就舍不得了,韩信讽刺项羽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平,也不舍得给人家。

实际上这就是妇人之仁,用我们东北话就是抠,善于给蝇头小利,真正到了应该封赏的时候就舍不得了。

当时诸侯反秦的时候就有约定,谁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结果刘邦最先进入关中,项羽却不舍得封他为关中王,最后封为汉中王,这就导致刘邦的不满,实际上,项羽对其他各路诸侯的分封也存在问题。

等到韩信灭掉齐国后,项羽非常恐慌,曾经派人去拉拢韩信,开出的价码也很高,意思是三分天下给韩信,韩信却表示“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

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尽管后来人们都说韩信拒绝项羽,而没有背叛刘邦,为自己后来的惨死埋下的伏笔,实际上,如果仔细看韩信的那句话可以理解,项羽这个人还是不靠谱,不如刘邦大方。

刘邦当时为了调动韩信南下,直接给韩信划出了以前的齐地,封韩信为齐王,封彭越为梁王,在韩信与彭越的联合夹击下,项羽最终兵败而亡。

这就是差距,尽管后来刘邦除尽异姓王,那也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反观项羽连分封都不舍得,更别提项羽执掌天下后的事情了。


项羽的那一套与士兵同吃住,能够笼络的其实只有最底层的士兵,而无法笼络有理想的将军,也就是说,项羽作为将帅尚可,但在政治上的表现过于幼稚,所以项羽虽然能打,但是信服他的人不多,刘邦虽然军事成就不高,但是懂得团结合作,懂得给别人提供舞台,更注重团队建设,这就是刘邦和项羽在拉人头上重要的区别。

8

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以项羽乌江自刎而告终,就这样,一个家世显赫的贵族彻底败给了街头混混刘邦,而这个贵族就是项羽。论家世,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代,虽然到其父亲那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邦不过是一个贫民,街头混混,和项羽比还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可就是这么一个身份不如项羽的人,硬是建立了自己的西汉王朝。

所以,就有人问为什么项羽对人恭敬,亲手给部下端饭,人才却都跑到刘邦那里呢?

确实,就连刘邦自己都认为他的成功绝大部分得益于身边的人才。在军事的策划上,比不上张良足智多谋;在治理国家、保证后勤的供应上,没有萧何考虑周到;在率领百万大军,进行胜利的战斗上,也不如韩信治军有方。可是刘邦做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集合他们的长处,团结起来攻打项羽,而项羽却只有一个多谋善断的范增,项羽对他还不全然相信。而这就是人才都跑去刘邦那里的原因之一。

项羽有勇无谋,果断专权,又不听取属下建议,刘邦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著名的《鸿门宴》就是一个例子,项羽事先和范增商量好了在在宴会上致刘邦于死地,可刘邦说了几句关于兄弟情义的话就将项羽说的心生动摇,一意孤行,打破了原本的机会。而宴会上,范增多次举起自己佩的玉玦提醒项羽早下决定,项羽对此始终充耳不闻。到最后,连项羽唯一有点本事的谋士都被他气的说出,“竖子不足与谋”的话。

项羽自己感情用事,没有谋略还不积极听下属的建议,实在缺乏统帅气度,而刘邦善用人才,人尽其用,所以到最后人才都被刘邦招揽过去了。这是其一。

高起和王陵曾认为:“刘邦与项羽相比,刘邦性格粗暴,爱骂人,而项羽对人和蔼尊重。”可既然如此为何刘邦反而更讨人喜欢呢?

原来,刘邦虽然脾气不好,但对部下也算宽宏大量,但凡攻下地方后都会按例奖赏有功的将领,而项羽则相反,他时常会嫉妒部下的功劳,对有功的人也疑神疑鬼,不予重用,所以大家都慢慢离开了他。这么看来,一个只是小恩小惠,一个却是真实的封官加爵。

所以,项羽对部下恭敬慈爱,但那些都是表面功夫,当他的部下立下战功时,他却从未奖励他们过实际的金银赏赐,在对有功之人封赏功臣时也是久久迟疑,半天都没有个所以然来,慢慢的,就不了了之。项羽这样的做法,时间越长就会让将士们作战积极性越来越低,人才也渐渐流失,影响他以后的发展。

而刘邦就不一样了,表面上对士兵粗鲁无礼,态度非常不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一次,有人来投靠刘邦,他竟然用用小便污辱人家,对部下也是动不动就大骂。但是就算这样,还是有许多人才都来投靠他。这是因为刘邦虽然面上无礼,但是他心里是尊重有才能的人的,对待有功的将士,他从来不吝啬赏赐,有奖有罚,论功行赏,绝不拖延。刘邦这个做法会让跟着他的将士们看到希望,认为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表现的好还会得到加官进爵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项羽的失败是有原因的,自己智谋不足还不听取部下的意见,对待部下虽然体贴入微,但却没有给人家实际的好处,想靠小恩小惠的方式留住战士简直痴心妄想。所以,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应该记住,平常略施一些小恩惠是可以的,但要想长久的保持下去就必须要拿出真心,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9

个人认为,项羽是一个私德无愧,公德有亏的人物。

一方面,项羽为人率真、豪迈,对待下属与朋友都能以诚对待,垓下之围,项羽逃出重围,逃到乌江时,乌江亭长特意备船希望载项羽过江,而项羽虽拒绝,但却依然不忘给予亭长回报,将自己的坐骑乌骓马赠与他。而当刘邦军队赶来,项羽已无路可逃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面对故人吕马童,项羽大笑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可以说项羽对待下属、朋友、恩人,他都做到了仁厚率真从一而终的坚持。



而对于仁厚率真这一点,即使是项羽的敌人亦也不否认,西汉丞相陈平就言:“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淮阴侯韩信亦曾言:“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

但另一方面,私德无愧的项羽,在公德上却是劣迹斑斑,《项羽本纪》通篇不过万余字,可关于项羽滥杀的记载却有多处。如巨鹿之战,项羽得秦降卒二十余万,但因他惧怕这些秦降卒会造反,“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项羽将二十余万降卒悉数坑杀。再如项羽在平定齐王田荣的反叛后,因对田荣怀恨在心,因此是“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项羽是将对田荣的不满发泄到了齐国境内的士兵和百姓的身上。



总得说,项羽于私虽宽仁率真,但于公却是凶狠残暴,而这样的性格就注定了他日后不会有多高的成就,须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在乱世还是很重要的,民心在,则军心齐;民心在,则兵源足;民心在,则物资足,刘邦为何能在项羽的数次打击下,依然如蟑螂一般的坚强,还不是因为有百姓的支持。而反观项羽,他固然勇猛,且百战百胜,但他却是输不起,只要有一场败战,他就会分崩离析,一个没有民心的军队,注定是长远不了的,再加上项羽又是侍勇而骄的人,因此他就更是输不起,而撑不了多久,最后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其实,从项羽公德有亏的表现来看,我们就知道为何曾经身居在项军的陈平、韩信等人会投到刘邦的阵营中。陈平、韩信等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跟着一支不得人心的势力,他们是不会有好下场,更不会有出头之日。他们之所以要出世,去参与到这个乱世的争斗中,其目的就是想出人头地,出将入相,去做让名留青史的王侯。因此,当他们认清了在项羽的身边,不会有出息的时候,他们自然就选择了离项羽而去,转投刘邦阵营。

当然,他们会远离项羽而去,除了因项羽不得人心外,最为重要的还是,他们不得重用。如陈平所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项羽生性高傲,睥睨群雄,刚愎自用,喜欢专断一切,缺乏识人之明,是不善于发现人才,更不善于使用人才。



项羽一方面能够为最底层的士兵的伤痛哭泣,可另外一方面却是极度不信任手底下的贤才,始终不肯重用他们,如韩信曾为项羽献出很多一统天下的计策,但因项羽并不信任他,所以对其所献的计策都是置若罔闻。再如曾为项羽立下汗马功劳的范增,就因陈平的反间计,项羽就对他百般提防,最终范增忧愤而死。同时,项羽在不重用贤才的情况下,还有着任人唯亲的恶习,他重用的大将或是项家旧部,或是项氏族人。

由此,试问就是这么一个猜忌,且任人唯亲的君主,又有几位贤才愿意替他效力呢?在项羽的麾下,他们既不能得到重用,也不能扬名天下,更不能名垂青史,试问谁还愿意待在他的麾下呢?

10

项羽虽然对人恭敬,但都是小恩小惠,舍不得对有功之臣重赏并且为其加官进爵,难以笼络到有识之士的人心;反观刘邦,对有功之臣则更大气、豪迈一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比方说对战功显赫的韩信,舍得裂土封侯以收其心,这种大手笔是项羽学不来的,因此能招揽到更多的有识之士为其卖命。另外,项羽虽然武功盖世,但在利用谋臣上与刘邦也差了好几条街,仅有的谋士范增被刘邦的反间计给赶走了,而项羽的五虎上将龙苴、英布、季布、钟离眛、虞子期等人虽然武力过人,但都是有勇少谋之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毕竟争夺天下不能单凭武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