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华是西晋初年名著一时的经国之才。他博学多识,很有见地,深的武帝信任。他曾经促使武帝定下决心出兵灭吴,而一旦出兵,他又亲任度支尚书(财政部长),以保证军需粮草的供给。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但晚年族灭、身死,不能不让人叹惋!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羊祜因病回到洛阳。羊祜镇守襄阳多年与东吴名将陆抗对峙。武帝想了解伐吴大计,就派中书令张华同他作了一次长谈。

羊祜对张华说:“孙皓行使的是暴政,百姓苦不堪言,如果现在出兵,取胜有十足的把握。倘若失去时机,吴国出现英明的君主,依仗长江天险,那便后患无穷了。”张华当即表示很同意羊祜的看法。

此后,张华不顾他人的反对,力主伐吴。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羊祜的继任者杜预,从襄阳上疏,说:“现在是伐吴最佳时机,反对者讲不出反对的理由,只因为他们以前反对,现在就不肯改正。”

杜预疏到的时候,武帝正在和张华下棋,张华见了,推开棋盘说:“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无道,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

武帝听了,这才决心出兵。

伐吴战役开始于公元279年十一月,西晋六路大军势如破竹,每战必捷,兵威已震撼整个吴国,想要阻挡是无处下手的。第二年的三月十五号王濬楼船开到石头城下,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这结果,让反对伐吴的,以贾充为首的把持朝廷的主流派十分不爽,一直记恨张华,想方设法的排挤张华。

张华秉性忠诚无私,很快就因为立储问题,遭到妖后贾南风的父亲贾充陷害。

原来,有一次武帝忽然问张华:“后事可以托付给谁?”

张华未加思索回答:“明德至亲,莫如齐王。”

武帝听后,沉默不语。

齐王司马攸就是武帝司马炎的弟弟。他和武帝同是司马昭的儿子,同是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老大是司马师,司马昭是次子。司马懿父子三人在与曹爽争权时,司马师是立了大功的。发难前夕,司马昭整夜行坐不安,司马师依旧安稳睡觉,到了早上,司马师一声呼喊,原本他私自养的三千死士立刻集合起来,人们都弄不清楚这些人一刹那是从哪里来的。司马师陈兵司马门,布置的很严谨。司马懿见到后很是高兴,说:这孩子还真会办事。

司马师死后无子。司马攸被司马懿选中过继给了司马师,按说司马氏的江山由司马师这一支来继承较有合法性。

所以武帝一直把齐王看作是眼中钉。

这时,贾充等人趁机说坏话,武帝就派张华到北方边疆任职去了。

后来,武帝去世,张华才回到京城任太子太傅,这是个闲差事。

惠帝司马衷继位后,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成了皇后,她玩弄权术,先是利用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矫诏杀害独自辅政的杨俊。

三个月后,又借楚王司马玮之手,除掉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

一夜乱后,天色还未明,楚王司马玮的心腹岐盛就劝主子,现在兵权在手,趁势将贾后一起除掉,永绝后患,大局可定。楚王没有思想准备,犹豫不决,两次政变,出力最多,富贵已成,不愿冒险是人之常情。

正在举棋不定之时,形势突然发生变化,楚王司马玮顿陷绝境。

原来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被杀,弄的京城到处都是兵士,社会秩序一片混乱,时任太子太傅闲职的张华,见天色已亮,立即去找贾后的亲信宦官董猛,要他转告贾后:楚王杀害二公,天下的权威完全落入他的手中,可以用擅自杀大臣的罪名把他杀掉。

贾后本来就想解决掉楚王司马玮,深表赞同。但这时候局面很是混乱,她不知道该如何收拾。便紧急召见了张华。

张华献计说:楚王擅杀太宰、太保,打的是诏书的旗号,将士们不明底细,以为是国家的意思,所以才会听他的调遣,为今之计,惟有派人去揭露事变的真相,命令军队各回兵营,局势方可望重新稳定。

贾后深以为然,一切都由张华做主。

张华请惠帝派殿中将军王宫,手执“驺虞幡”当众宣告:楚王矫旨,将士切勿听他的号令!驺虞据说是一种不吃活物的仁兽,晋朝用画有驺虞的旗作为停止军事行动的令旗。将士听了,都丢掉武器,四散奔走。楚王的左右也都跑光了,他光杆一个人,很快就被捉拿了。

张华在这次事变中,是立了大功的,在加上威望很高,所以,贾后倚重众望所归的张华,任他为侍中,中书监。

张华理政近十年,朝廷政局稳定,歌舞升平。

可惜,好景不长。

妖后贾南风,大权在握,倒行逆施。

她嫁了个白痴皇帝,自然很不乐意。她先是和太医令程据私通,又使人到外面诱骗青年男子,将他们藏到箱子里,送到宫内,与自己淫乐,这些男子除了个别外,为防泄密,事后多被杀害。

她甚至想:废掉太子而立自己生的男孩做太子,可是贾后只生了四个女孩,没有生男孩,于是假装怀孕,把她妹妹贾午与韩寿生的儿子养在宫中,对外宣称,是自己亲生的,贾后向大臣解释说:这个孩子是当年武帝办丧事的时候生的,所以没有声张。

可天下人都知道内情。

大臣们对局势很忧虑,同张华商量,要废黜贾后,立太子的母亲为皇后。

张华认为不妥,说:“倘若皇帝不以为然,怎么办?”又怕宗室诸王势力强大,如果他们参与进来,会引起大祸。

大臣们承认张华说的对,只是认为照贾后这样胡作非为,恐怕随时会出乱子。

但张华不这样看,他说:“我们不妨随时劝诫,一时之间不致造成大错,天下就不会大乱,吾辈总可以优游卒岁吧!”

张华是晋初智谋出众的人物,这时却以为眼前尚无大碍,自己估计余年无几(张华时年六十八岁),可以安度晚年,又不肯急流勇退,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不能不为之叹惜。

后来,贾后废太子为庶人。又中了赵王司马伦、孙秀之计,使人活活打死了太子。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孙秀决定打着为太子报仇,废黜皇后的名义。

于四月初三夜里起事。这天白天,孙秀先派参与密谋的右卫督司马雅去见张华,要他和赵王合作,为天下除害。

张华不肯,坚决不肯,严词拒绝。

司马雅大怒而去。

张华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夜一更,赵王来到宫城,矫诏向守卫将士宣告:“贾后杀害太子,今令我入废贾后,汝等皆当从命。”将士听命,立即打开宫门。

六天后,妖后贾南风被勒令喝下一杯毒酒而死,时年四十五岁。

贾后的心腹等自然也被处死。

张华临刑前,仍自称忠臣,监斩官斥他:“身为宰相,废太子时,何以不能死节?”他回答说,当时的话,都有案可查。监斩官又道:“谏而不从,何不去位?”张华就无言可答了。

一代奇士,终遭杀身灭族之祸,坏就坏在贪恋权位这一点上。但是《晋书》本传赞他“忠于乱世,自古为难”,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

最佳贡献者
2

都说贾南风是妖后,是西晋祸乱朝纲的元凶,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西晋王朝最繁华,最稳定的一段时间,还就是贾南风执政的时候。

为什么贾南风这么一个暴戾之人,能够管好偌大的西晋王朝呢?其实多亏了她手下有能人。这些能人当中,就有这么一位张华。

01张华是西晋一统天下的大功臣。

伐吴这件事,一直都在晋武帝司马炎的脑子里徘徊,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当年伐蜀的时候,钟会和邓艾两位大将先后有叛变的思想,差点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此这次伐吴的事情,司马炎提出来以后,基本上全都是反对之声。朝堂之上,只有三个人支持伐吴,一个是羊祜,一个是杜预,还有一个就是张华。

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其后,祜疾笃,帝遣华诣祜,问以伐吴之计,语在《祜传》。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晋书》

羊祜镇守荆州多年,对东吴的局势了如指掌,他看出了东吴的外强中干,所以坚决支持伐吴。杜预是后来伐吴的总司令,他当然也是支持伐吴的。

而张华一来没有前往荆州做过调研,二来也没有亲自带兵镇守过荆州,他能够坚决支持伐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1. 当时朝中的掌权派,诸如贾充、荀勖等人,那都是反对伐吴的,以至于羊祜都要病死了,晋武帝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伐吴,让羊祜错过了这个遗憾终生的机会。
  2. 羊祜告诉张华,吴主孙皓残暴至极,吴国人是备受压迫,这个时候是伐吴的最好机会。为此张华鼎力支持羊祜,使得晋武帝司马炎下定了决心伐吴。
  3. 伐吴的过程中,张华虽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但是却负责整场战争的粮草筹备以及运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打仗本身打的就是经济实力。

在张华的坚持之下,即使粮草尚未筹备完成,伐吴的大军也已经踏上了征程。此后吴国灭亡后,张华被晋武帝封为广武县侯。

02张华为什么能得到贾南风的信任?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以后,朝中大权被杨骏给操控了,他仗着女儿杨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所以将张华等人排除出了朝堂。

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也想掌权,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所以贾南风在发动政变诛杀了杨骏后,开始重用张华。

楚王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卫瓘等,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华白帝以“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今可遣驺虞幡使外军解严,理必风靡”上从之,玮兵果败。及玮诛,华以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固辞开府。---《晋书》

杨氏集团被诛灭以后,朝中掌权的有太宰司马亮、太保卫瓘、卫将军司马玮以及尚书左仆射司马繇。

这几个人阻挡在贾南风跟前,她当然是非常不爽的。为此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再次展开,司马亮流放了司马繇,贾南风又矫诏命令司马玮诛杀了司马亮和卫瓘。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司马玮一位权臣了,在这个时候张华代表朝中不明就里的大臣,向贾南风提出建议,一定要诛杀司马玮这个乱臣贼子,因为他矫诏。

其实矫诏的是贾南风,不过顺水推舟可以消灭司马玮,贾南风立刻就答应了这件事。司马玮被诛杀以后,贾南风再也没有掣肘的权臣,所以开始大肆任用有能力的官员,张华也因此被晋升为侍中、中书监,也就是实质上的宰相。

03张华出身庶族,没有强大的集团勾结。

张华自身是很有才华的,西晋安稳的那几十年,张华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但是有才华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重用,那么张华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父平,魏渔阳郡守。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焉。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少自修谨,造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书》

张华身上有一个鲜明的身份特征,那就是庶族出身。这一特征就注定了张华必然可以在仕途上顺风顺水。

为什么呢?因为西晋王朝司马家族本身就是士族出身,他们家是一个庞大的贵族体系,这种家族体系是很容易出现权倾朝野,继而篡位的情况的。

  1. 司马家自己就是篡位夺取的天下,所以他们当然会担心其他士族集团也有这样的心思,为此贾南风和司马衷会极力地打击士族集团的崛起,至少不能让他们权倾朝野。
  2. 这样一来宰相的位置就不可能留给士族集团的成员来担任。张华不仅有勇有谋,而且为西晋一统江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3. 最关键的是,张华没有犯上作乱的资本,所以贾南风重用张华,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张华辅政期间,不管贾南风怎么暴戾,西晋王朝依旧十分安稳,可见张华治国能力十分出众。

此后张华更是被晋惠帝司马衷加封为壮武郡公,这就相当于是有自己的封国了,当年曹操加九锡封魏公的时候,天下人都反对,这个时候司马衷和贾南风却主动封张华为公爵。

可见张华一来对晋王朝是没有威胁,二来他的功劳的确很大。张华为此推辞了十多次。当贾南风要废掉太子司马遹的时候,很多大臣想要发动兵变夺取朝政维护太子。

可是张华却表示严词拒绝,结果太子还是被嫁祸谋反,差点被杀掉,不过张华却力保太子的性命。贾南风见张华都出面了,只好将太子废为庶人。可见张华的面子,贾南风还是要给的。

总结:八王之乱开始,张华被夷三族。

张华的确有治国之才能,但是挡不住天下局势的动荡。司马家的诸侯王个个都手握兵权,这对帝国来说是非常大的隐患。

可是张华对这一点却置若罔闻,结果八王之乱出现,反对贾南风执政的诸侯王越来越多,而张华也成了这场政变下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晋书》

3

首先,我要对妖魔化古代史上一切女性表示不满。

贾南风弄权,且无视其夫司马衷,乱搞男女关系。这种种行为,足以让人们对她冠以各种不堪的称呼。

是,贾南风算不得一个标准的贤妇,但历史总是苛待女人,男人同样做出这样的举止,也没见妖摩化他们……

好,牢骚归牢骚。且看贾南风为什么器重张华。

张华是什么人?

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晋书》

张华出身不高,在注重门第出身的魏晋时代,他是草根人。但这位出身虽不高,才华却高。

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驼,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

照理说张华出身贫寒,应该没有机会读书才对,事实上,他的父亲乃是魏时渔阳郡守,既然是官宦之后,为什么会说是庶族出身呢?应该是魏晋时期高门大族不屑为事务官,因此这些地方官吏一般由出身低的人担任。

所以,张华的出身在魏晋高门大族那里,确实不值一提。

但正是张华的出身与才华,得到了贾南风的青睐。

张华见识卓绝,虽未亲临军事现场,却对战略形势有正确认识,正是在他的力主之下,晋武帝才下决心伐吴。张华文臣,虽未亲临战场,却负责伐吴战争中的粮草筹备与运输工作。当时粮草虽未完全筹备完毕,张华还催促晋军先行。

正是张华的远见与决断,让晋武帝对其另眼相看,封其为广武县侯。

然而,张华势单力薄,在晋武帝去世之后,受到武帝皇后之父杨骏等人的排挤。贾南风当上皇后的,发动政变诛杀了杨党。杨骏虽除,朝中尚有司马亮、卫瓘等人把持权柄。贾后四顾无援,于是把目光投到了自成一派的张华身上。

张华被贾后重用,官运平步青云,被加封为壮武郡公。他在暴虐的贾后主政下,辅佐着西晋王朝勉力支撑。但张华同时也成为了各方势力攻击的靶子,终于在八王之乱中,沦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4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人。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在曹魏末期因学识渊博和卓越的政治建议而得司马昭看重,官至中书郎。也是稀有且坚定地支持羊祜伐吴的大臣,并且负责策划和运输粮草,是曹魏伐吴胜利的重要人物。后历经西晋晋武帝和晋惠帝,官至太常、太子太傅等。张华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尽管惠帝昏弱贾后残暴肆虐,但天下仍然安定,这大部分都是张华的功劳。

可谓朝廷之国柱,百姓之优臣。

在文学方面: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实际上其作品多有“侠骨柔肠”,可谓诗如其人。《文心雕龙》称其短章“奕奕清畅,其《鹪鹩》寓意,即韩非之《说难》也。” 《晋诗》收录有《门有车马客行》、《轻薄篇》、《游侠篇》、《博陵王宫侠曲二首》、《游猎篇》、《壮士篇》、《萧史曲》、《纵横篇》、《苦寒行》、《真人篇》、《励志诗》、《祖道征西应诏诗》、《祖道赵王应诏诗》、《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诗》、《上巳篇》、《答何劭诗三首》、《情诗五首》、《感婚诗》、《杂诗三首》、《拟古诗》、《游仙诗四首》、《赠挚仲治诗》、《招隐诗二首》、《荷诗》及七篇《诗》。 《全晋文·卷五十八》辑录有张华的辞赋奏疏。

张华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博物志》共十卷,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为继《山海经》后,中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填补了中国自古无博物类书籍的空白。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此书原四百卷,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十卷,《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博物志》即为十卷。 《隋书·经籍志》录《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收有《张茂先集》。

在藏书和书法方面:

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家中藏书甚多,曾在搬家时,“载书三十乘(车)”。身死之日,家无余财,只有文史书籍满架盈箱,且多珍善之本。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当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秘书监挚虞撰写官史时,都要借阅张华家藏图籍,以资取正勘对和参考。《册府元龟·聚书》称其“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悉在华所”。他对汉代典章制度,知其源流,武帝和群臣无不感到叹服。

《宣和书谱》载有张华的草书作品《得书帖》及行书作品《闻时帖》。称他“作字尤工草书,不在模仿,其规矩气度似其人物。见索靖,遂雅相厚善,深与结纳。”《淳化阁帖》有其《得书帖》四行。

在政治治国方面:

(1)力排众议坚持伐吴

咸宁五年(279年),西晋大举伐吴,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策划及运输粮草,又与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当时众军已经进发,但还未获成果,贾充等便奏请武帝腰斩张华。武帝说:“伐吴是朕的主意,张华只是与朕的意见相同罢了。”当时众人都认为不可以贸然轻进,只有张华坚持己见,认为伐吴必胜。

(2)苦谏废除杨太后

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杀后,皇后贾南风将要废黜杨太后(武悼皇后杨芷),当时群臣在朝堂商议此事,众人大多都顺承旨意,认为太后应该被废黜。只有张华认为应该仿效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例子,贬太后称号,仍然称武皇后,居于别宫。意见不被采纳,于是废太后为庶人。

(3)献谋平息朝廷内乱

楚王司马玮受密诏杀害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等人,当时内外兵乱繁起,朝臣都感到恐惧,手足无所措。张华告诉惠帝说:“司马玮矫诏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仓促行事,认为是国家旨意,所以才听司马玮的。现在陛下可以派特使持幡让外军解除戒严,事件就可平息。”惠帝采纳了张华的意见,司马玮果然兵败。等到司马玮被杀后,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被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佩戴金印紫绶。

(4)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

贾谧与贾后共同商量,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往上没有威逼君主的疑虑,往下又是众望所归,打算依靠他总摄朝政,大事咨询于他。但还是犹豫未决,于是询问裴頠的意见,裴頠平时很尊重张华,非常赞成此事。张华于是受到重用,他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尽管在惠帝昏弱贾后残暴肆虐的时候,但天下仍然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张华怕贾后亲族势力强盛酿成灾祸,于是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暴嫉妒,但还是敬重张华。几年后,朝廷追论张华前后的功勋,晋封他的爵位为壮武郡公。张华推让十几次,惠帝下诏敦促开导,张华这才接受。

(5)拒绝参与颠覆贾后之乱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黜贾后,孙秀让司马雅连夜前往见张华,告诉他说:“赵王想要与您共同匡扶朝廷,为天下除害,派我来通知您。”张华拒绝。后被杀害。


为何贾南风会对张华礼遇有加?主要有几个大事件让张华的行动和贾南风的利益是捆绑在一体的。

第一件事:张华主导擒杀外戚权臣杨骏,让贾南风上位。

第二件事:楚王司马玮受诏处理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动乱事件,张华献谋有功,间接地稳固了贾南风权势。

第三件事: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能力突出,是贾南风稳住朝廷的最重要的助手。

第四件事:张华一直拒绝参与颠覆贾南风集团的政治活动,这个是根本政治原因。

所以尽管张华有阻谏贾南风废除太子之事,可贾南风仍旧对张华礼遇有加,不敢过度跋扈。

5

张华自身很有才华,西晋安稳的那几十年,张华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张华的出身,他出身庶族。这点对于当时西晋王朝的统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的士族很容易出现权倾朝野最后篡位的现象,而西晋王朝司马家族是士族出身,篡位夺取曹魏的天下。所以当然会担心其他士族集团也有这样的心思,为此贾南风会极力地打击士族集团的崛起,至少不能让他们权倾朝野。如此一来重要的宰相的位置就不可能留给士族集团的成员来担任。而张华不仅有勇有谋,而且为西晋一统江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所以贾南风重用张华,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时张华辅政期间,不管贾南风怎么暴戾,西晋王朝十分安稳,可见张华治国能力十分出众。

虽然张华有治国之才能,可当时司马政权错误的政治策略,虽然打击了其它的士族势力,可是对自己家族的诸侯王却难以有效的管辖,使得司马氏的诸侯个个都手握兵权,而张华对这一点却置若罔闻,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反对贾南风执政的诸侯王越来越多,而张华自己最终是被夷三族,成为司马氏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6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在曹魏时,他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逐渐受到晋武帝的重用。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大将杜预坚决支持武帝伐吴,于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以功进封广武县侯。其后遭到排挤,出镇幽州,政绩卓然。之后返朝任太常,终武帝之世未得参与政事。晋惠帝继位后,累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惨遭杀害,年六十九。太安二年(303年),获得平反,追复官爵。都说贾南风是妖后,是西晋祸乱

朝纲的元凶,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西晋王朝最繁华,最稳定的一段时间,还就是贾南风执政的时候。为什么贾南风这么一个暴戾之人,能够管好偌大的西晋王朝呢?其实多亏了她手下有能人。这些能人当中,就有这么一位张华。

张华是西晋一统天下的大功臣。伐吴这件事,一直都在晋武帝司马炎的脑子里徘徊,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当年伐蜀的时候,钟会和邓艾两位大将先后有叛变的思想,差点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这次伐吴的事情,司马炎提出来以后,基本上全都是反对之声。朝堂之上,只有三个人支持伐吴,一个是羊祜,一个是杜预,还有一个就是张华。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其后,祜疾笃,帝遣华诣祜,问以伐吴之计,语在《祜传》。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晋书》羊祜镇守荆州多年,对东吴的局势了如指掌,他看出了东吴的外强中干,所以坚决支持伐吴。杜预是后来伐吴的总司令,他当然也是支持伐吴的。

而张华一来没有前往荆州做过调研,二来也没有亲自带兵镇守过荆州,他能够坚决支持伐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时朝中的掌权派,诸如贾充、荀勖等人,那都是反对伐吴的,以至于羊祜都要病死了,晋武帝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伐吴,让羊祜错过了这个遗憾终生的机会。羊祜告诉张华,吴主孙皓残暴至极,吴国人是备受压迫,这个时候是伐吴的最好机会。为此张华鼎力支持羊祜,使得晋武帝司马炎下定了决心伐吴。伐吴的过程中,张华虽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但是却负责整场战争的粮草筹备以及运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打仗本身打的就是经济实力。在张华的坚持之下,即使粮草尚未筹备完成,伐吴的大军也已经踏上了征程。此后吴国灭亡后,张华被晋武帝封为广武县侯。

张华为什么能得到贾南风的信任?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以后,朝中大权被杨骏给操控了,他仗着女儿杨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所以将张华等人排除出了朝堂。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也想掌权,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所以贾南风在发动政变诛杀了杨骏后,开始重用张华。楚王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卫瓘等,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华白帝以“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今可遣驺虞幡使外军解严,理必风靡”上从之,玮兵果败。及玮诛,华以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固辞开府。---《晋书》杨氏集团被诛灭以后,朝中掌权的有太宰司马亮、太保卫瓘、卫将军司马玮以及尚书左仆射司马繇。这几个人阻挡在贾南风跟前,她当然是非常不爽的。为此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再次展开,司马亮流放了司马繇,贾南风又矫诏命令司马玮诛杀了司马亮和卫瓘。这么一来就只剩下司马玮一位权臣了,在这个时候张华代表朝中不明就里的大臣,向贾南风提出建议,一定要诛杀司马玮这个乱臣贼子,因为他矫诏。其实矫诏的是贾南风,不过顺水推舟可以消灭司马玮,贾南风立刻就答应了这件事。司马玮被诛杀以后,贾南风再也没有掣肘的权臣,所以开始大肆任用有能力的官员,张华也因此被晋升为侍中、中书监,也就是实质上的宰相。

03张华出身庶族,没有强大的集团勾结。张华自身是很有才华的,西晋安稳的那几十年,张华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但是有才华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重用,那么张华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父平,魏渔阳郡守。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焉。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少自修谨,造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书》张华身上有一个鲜明的身份特征,那就是庶族出身。这一特征就注定了张华必然可以在仕途上顺风顺水。

为什么呢?因为西晋王朝司马家族本身就是士族出身,他们家是一个庞大的贵族体系,这种家族体系是很容易出现权倾朝野,继而篡位的情况的。司马家自己就是篡位夺取的天下,所以他们当然会担心其他士族集团也有这样的心思,为此贾南风和司马衷会极力地打击士族集团的崛起,至少不能让他们权倾朝野。这样一来宰相的位置就不可能留给士族集团的成员来担任。张华不仅有勇有谋,而且为西晋一统江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最关键的是,张华没有犯上作乱的资本,所以贾南风重用张华,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张华辅政期间,不管贾南风怎么暴戾,西晋王朝依旧十分安稳,可见张华治国能力十分出众。此后张华更是被晋惠帝司马衷加封为壮武郡公,这就相当于是有自己的封国了,当年曹操加九锡封魏公的时候,天下人都反对,这个时候司马衷和贾南风却主动封张华为公爵。可见张华一来对晋王朝是没有威胁,二来他的功劳的确很大。张华为此推辞了十多次。当贾南风要废掉太子司马遹的时候,很多大臣想要发动兵变夺取朝政维护太子。可是张华却表示严词拒绝,结果太子还是被嫁祸谋反,差点被杀掉,不过张华却力保太子的性命。贾南风见张华都出面了,只好将太子废为庶人。可见张华的面子,贾南风还是要给的。

总结:八王之乱开始,张华被夷三族。张华的确有治国之才能,但是挡不住天下局势的动荡。司马家的诸侯王个个都手握兵权,这对帝国来说是非常大的隐患。可是张华对这一点却置若罔闻,结果八王之乱出现,反对贾南风执政的诸侯王越来越多,而张华也成了这场政变下的牺牲品。

7

张华为何没有阻止贾南风的所作所为?只因贾南风对他有知遇之恩
 西晋是我国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晋于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西晋时期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同时在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最后她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虽然贾南风的妒忌和暴戾,但又能够任用人才,其中张华出身庶族仍被提拔主政,裴頠是大学者,王戎为当时名士,比起发动禁军兵变杀死贾后但同时又迫害功臣的司马伦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华是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同时也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逐渐受到晋武帝的重用。其后遭到排挤,出镇幽州,在武帝去世之前都未曾参与政事。在晋惠帝继位后,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而张华也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
300年4月,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黜贾后,孙秀让司马雅连夜前往见张华,但是张华被拒绝。不久,当天夜里便发生政变,司马伦诈称惠帝有诏召张华入宫,张华于是与裴頠一起被捕。张华将死时对张林说:“你要谋害忠臣吗?”张林称自己有诏书,指责张华说:“你身为宰相,担负天下的重任,太子被废黜,却不能为气节而死,这是为什么呢?”张华说:“式乾殿议论此事时,我竭力劝阻,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不是我不谏啊!”张林说:“劝谏不被听从,为何不逊位?”张华无话可答。片刻就在前殿马道南处被杀,同时又夷灭其三族,终年六十九岁。
 而张华也曾经有过挽救后面历史局势的机会,但是他的一一放弃了。第一次,贾模等几位大臣曾经找到过张华要求废掉淫后。因为贾后不仅在宫内私通太医,还在宫外绑架他人供自己淫乐,却被张华拒绝。第二次,贾后与太子关系不合,太子宫中有个叫刘卞的人,知道贾后废太子的阴谋,为张华出计谋而不被采用,更觉不平。贾后的亲信党羽暗中监视外界。刘卞知道言辞泄露,便喝药而自尽。第三次:司马伦威胁张华一起废除贾后,张华被严词拒绝,后被杀。
  而张华这样做的原因是贾南风重启的张华,张华要报她的知遇之恩。其次张华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这个衰落的国家,不过“八王之乱”早杂志武帝司马炎就已经存在。张华虽有治国之才能,但是挡不住天下局势的动荡。当时每个诸侯王都手握兵权,而张华却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大的响应。
贾南风(257年-300年5月13日),小名峕,字南风,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襄汾县)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西晋太宰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在曹魏时,他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逐渐受到晋武帝的重用。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大将杜预坚决支持武帝伐吴,于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以功进封广武县侯。其后遭到排挤,出镇幽州,政绩卓然。之后返朝任太常,终武帝之世未得参与政事。晋惠帝继位后,累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惨遭杀害,年六十九。

8

都说贾南风是妖后,是西晋祸乱朝纲的元凶,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西晋王朝最繁华,最稳定的一段时间,还就是贾南风执政的时候。

为什么贾南风这么一个暴戾之人,能够管好偌大的西晋王朝呢?其实多亏了她手下有能人。这些能人当中,就有这么一位张华。

01张华是西晋一统天下的大功臣。

伐吴这件事,一直都在晋武帝司马炎的脑子里徘徊,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当年伐蜀的时候,钟会和邓艾两位大将先后有叛变的思想,差点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此这次伐吴的事情,司马炎提出来以后,基本上全都是反对之声。朝堂之上,只有三个人支持伐吴,一个是羊祜,一个是杜预,还有一个就是张华。

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其后,祜疾笃,帝遣华诣祜,问以伐吴之计,语在《祜传》。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晋书》

羊祜镇守荆州多年,对东吴的局势了如指掌,他看出了东吴的外强中干,所以坚决支持伐吴。杜预是后来伐吴的总司令,他当然也是支持伐吴的。

而张华一来没有前往荆州做过调研,二来也没有亲自带兵镇守过荆州,他能够坚决支持伐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1.当时朝中的掌权派,诸如贾充、荀勖等人,那都是反对伐吴的,以至于羊祜都要病死了,晋武帝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伐吴,让羊祜错过了这个遗憾终生的机会。

2.羊祜告诉张华,吴主孙皓残暴至极,吴国人是备受压迫,这个时候是伐吴的最好机会。为此张华鼎力支持羊祜,使得晋武帝司马炎下定了决心伐吴。

3.伐吴的过程中,张华虽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但是却负责整场战争的粮草筹备以及运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打仗本身打的就是经济实力。

在张华的坚持之下,即使粮草尚未筹备完成,伐吴的大军也已经踏上了征程。此后吴国灭亡后,张华被晋武帝封为广武县侯。

02张华为什么能得到贾南风的信任?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以后,朝中大权被杨骏给操控了,他仗着女儿杨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所以将张华等人排除出了朝堂。

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也想掌权,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所以贾南风在发动政变诛杀了杨骏后,开始重用张华。

楚王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卫瓘等,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华白帝以“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今可遣驺虞幡使外军解严,理必风靡”上从之,玮兵果败。及玮诛,华以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固辞开府。---《晋书》

杨氏集团被诛灭以后,朝中掌权的有太宰司马亮、太保卫瓘、卫将军司马玮以及尚书左仆射司马繇。

这几个人阻挡在贾南风跟前,她当然是非常不爽的。为此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再次展开,司马亮流放了司马繇,贾南风又矫诏命令司马玮诛杀了司马亮和卫瓘。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司马玮一位权臣了,在这个时候张华代表朝中不明就里的大臣,向贾南风提出建议,一定要诛杀司马玮这个乱臣贼子,因为他矫诏。

其实矫诏的是贾南风,不过顺水推舟可以消灭司马玮,贾南风立刻就答应了这件事。司马玮被诛杀以后,贾南风再也没有掣肘的权臣,所以开始大肆任用有能力的官员,张华也因此被晋升为侍中、中书监,也就是实质上的宰相。

03张华出身庶族,没有强大的集团勾结。

张华自身是很有才华的,西晋安稳的那几十年,张华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但是有才华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重用,那么张华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父平,魏渔阳郡守。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焉。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少自修谨,造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书》

张华身上有一个鲜明的身份特征,那就是庶族出身。这一特征就注定了张华必然可以在仕途上顺风顺水。

为什么呢?因为西晋王朝司马家族本身就是士族出身,他们家是一个庞大的贵族体系,这种家族体系是很容易出现权倾朝野,继而篡位的情况的。

1.司马家自己就是篡位夺取的天下,所以他们当然会担心其他士族集团也有这样的心思,为此贾南风和司马衷会极力地打击士族集团的崛起,至少不能让他们权倾朝野。

2.这样一来宰相的位置就不可能留给士族集团的成员来担任。张华不仅有勇有谋,而且为西晋一统江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3.最关键的是,张华没有犯上作乱的资本,所以贾南风重用张华,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张华辅政期间,不管贾南风怎么暴戾,西晋王朝依旧十分安稳,可见张华治国能力十分出众。

此后张华更是被晋惠帝司马衷加封为壮武郡公,这就相当于是有自己的封国了,当年曹操加九锡封魏公的时候,天下人都反对,这个时候司马衷和贾南风却主动封张华为公爵。

可见张华一来对晋王朝是没有威胁,二来他的功劳的确很大。张华为此推辞了十多次。当贾南风要废掉太子司马遹的时候,很多大臣想要发动兵变夺取朝政维护太子。

可是张华却表示严词拒绝,结果太子还是被嫁祸谋反,差点被杀掉,不过张华却力保太子的性命。贾南风见张华都出面了,只好将太子废为庶人。可见张华的面子,贾南风还是要给的。

总结:八王之乱开始,张华被夷三族。

张华的确有治国之才能,但是挡不住天下局势的动荡。司马家的诸侯王个个都手握兵权,这对帝国来说是非常大的隐患。

可是张华对这一点却置若罔闻,结果八王之乱出现,反对贾南风执政的诸侯王越来越多,而张华也成了这场政变下的牺牲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