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三绝,诸葛亮的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奸绝。
在演义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个章回中,老先生把这三绝描写的淋漓尽致,读起来感觉大快朵颐。
诸葛亮神机妙算,他不仅算定曹操必定要走华容道,曹操狼狈不堪一定哭求关羽,而且算定关云长一定会义释曹操。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三分天下的格局还需要曹操。如果此时曹操死掉,对于刘备是极为不利的。
这是罗贯中的观点。
抛开历史史实不说,小说这么安排是符合整体构架思路的。而且关羽这么做,也是非常符合他性格的。
历史小说离不开历史基本的史实,但允许合情合理地虚构一些情节。如果完全按照历史史实来叙述,那就不是小说而是传记啦。
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宣导的是一种理念,弘扬一种精神,这无可厚非。
在封建时期,忠义是政治、思想、社会传统的主旋律。就是在今天,也需要对国家、对服务的单位、公司以忠诚,做人也需要义气,不可以忘恩负义,这都是正能量。
既然题主问到了关羽的做法对不对,那就暂且不管诸葛亮的智绝及曹操的奸绝,单独说一下关羽的义绝吧。
关羽的义,是贯彻小说始终的,是小说最重要的主线之一。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作者就着重塑造关羽义薄云天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二位嫂夫人去寻找兄长刘备,还是斩颜良、文丑以报答曹操的厚恩,再到义释曹操,都淋漓尽致地给读者描绘了关羽知恩图报,不忘初心的忠义形象。
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冷不丁的出来关羽义释曹操,就让人感觉很突兀,难以理解和接受。但从关羽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就感觉这个桥段非常人性,关羽的人设就非常丰满、高大、合情合理。
但有时候,忠义是不能两全的,就如有时候忠孝不能两全一样。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设孝而尽忠,比较好理解。但在忠义不能两全时,设义而尽忠就比较难以接受。
普通人往往更看重义气,因为义是很具体的,但忠往往很模糊。
假如一个君王让你去处死一个忠臣,而且此人对你有天大之恩,杀还是不杀?
杀了,就不义,不杀就是以私心废忠心。
关羽不仅要忠于刘备,更要忠于汉室。在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时候,二者是一致的,关羽的忠心,就要辅佐刘备匡扶汉室。
当时的曹操被看作是汉贼,除掉曹操,就是维护汉室。
深层次来看,杀掉曹操,就是为刘备匡扶汉室扫除最大的障碍。
从作者的意图来看,似乎还没想把关羽塑造成如此高的境界和智慧。并没有从刘备匡扶汉室的高度,让关羽去思考杀与不杀曹操的问题。
杀掉曹操,天下可能会更加混乱,那么刘备也就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
由此看来,关羽不杀曹操是不对的,让诸葛亮如此安排也是很不明智的。
既然认定了曹操是汉贼,这是除掉曹操最好的机会,是绝不能放过曹操的。
曹操是最大的汉贼,曹操一死,整个曹操集团就会分崩离析,最起码曹丕与曹植两派会自相残杀。他们为了得到朝廷群臣的支持,自然不会加害于献帝。
对刘备来说,关羽放走了刘备最大的对手,不仅是不智,更是不义、不忠。
第一,关羽念及曹操旧恩,就做出了不明智的选择。只考虑到曹操的情义,而忘却了对刘备的情义,是为不义。
第二,只顾及曹操的恩德,而忘却了对刘备、对汉室、对献帝的忠诚,是为不忠。
第三,此时是除掉曹操的最佳时机,无论对献帝、还是对刘备都有利。此时不除曹操,是为不智。
因此,在豹眼看来,罗贯中安排关羽义释曹操,从人性而言是合情合理的,但从忠义大格局来看,是有瑕疵的。
站在更高的忠义角度看,关羽放走曹操是出于私心,是不对的。因为这一举动,只念及了曹操的恩情,却背叛了献帝及刘备,也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
最低层次而言,两军阵前各为其主,关羽都没有做到。
至于说诸葛亮要成全关羽,为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故意为之,更是败笔。此时,孙权还没有足够强大,曹操还没有彻底解决北方问题,西北马超、韩遂还很有势力,曹操如果死掉,曹魏集团就会分裂,天下越乱对刘备越有利,为何曹操不死才对刘备最有利呢?
隆中对的策略存在缺陷,罗贯中安排关羽义释曹操这个桥段,恰恰把诸葛亮隆中对的缺陷暴露无遗。
豹眼在别的问题中,对隆中对的缺陷有过详细的分析,这里就不赘述啦,有兴趣的友友,自己去看吧。
总之,仅仅放在念及曹操恩德上,放走曹操是很感人的故事,但稍微深层次的思考一下,关羽这个行为几无可称道之处,也就是说,关羽义释曹操是错误的,不正确的选择。
史料没有关羽义释曹操一说,罗贯中这么安排,很有可读性,但如果深层次分析,就会觉得这是败笔,几无可称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