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与古人治国与处世思想有关
第一,神权的神秘。在上古三朝夏商周的时候,属于奴隶制度,那个时候人们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对强者有着无条件的服从和敬畏。
我们再看看夏商周的起源和兴起,不管从那个角度出发,夏启是治水有功的大禹子嗣,在血脉上拥有先天的优势,而商汤的祖先则是玄鸟,在以前也是王族之一,拥有高不可攀的地位,就是最后一个周朝,在追溯源头的时候也能攀上帝俊这个上古天帝。
这个说法虽然在现在比较简单而略显愚昧,但是在古代,特别是上古时期,人们可是非常迷信这个种说法的。所以上下有别并不是说说而已,最主要的奴隶制度的阶级分明,这就能消除起义的方法,人人倍能忍受,所以尽管夏桀,商纣残暴非常,都没有奴隶和人民起义,只有商汤武王这种天选之人才能号令天下。
第二,分封制度消除了大部分的原因。分封制的缺点人人知道,容易让诸侯做大,并威胁帝王的地位。但是话说回来,分封制度也有好处,天下不完全掌握在一人手中,一人的昏聩也很难造成天下民不聊生的状态。
简单的说,分封制度就和计件工资一个道理,能做多少就有多少钱。这块土地分封给你,你有只要按时交税,听从命令,这块土地上的得利多少完全不管。俗话说有钱就有动力,所以大部分的诸侯都很伤心,而因为诸侯的众多,互相提防之下,很少出现那种一家独大的情况。
后来的封建制度虽然有了中央集权的特性,但是团下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天下的兴亡也和皇帝个人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皇帝圣明就代表四海升平,皇帝昏聩残暴,就代表天下大乱。
第三,制度的森严,阶级的差距。在上古三朝中特别看重出身,换句话说,只有出身好的人才能得到重用,这就表示了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之间的差距分明。从出身就代表了以后的地位,这总情况墨守成规之下,当时的人都习惯了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说法。
而且那个时候刑罚残酷,以下犯上罪名极大,而因为更接近原始,所以人人自觉,画地而牢也不逃跑,可以看出当时在思想上的控制有多么严格。在这种思想、身体都阶级分明的情况下,起义造反几乎不存在。
而到了后来,因为百家争鸣的思想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的不尊王令,早把人们的思想枷锁给打破了,所以才有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表示了人民的思想枷锁液晶松动了,后来汉高祖刘邦的事件,更印证了这个说法。
所以,夏商周在原始奴隶社会的情况下,能保持较长的王朝寿命
而秦朝之后,是封建社会,但大一统的强盛王朝都没有300年。难道是历朝历代一直赖以实行的封建制度有什么问题吗?
在这里,我们要想了解下封建制度具体是怎样的,从前的奴隶社会,比如夏商周三朝,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他们为奴隶主工作,创造财富,无报酬和人身自由。商鞅变法以后,按亩纳税,秦始皇称帝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可以合法占有土地,还可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农民只能以"见税什五"的苛刻条件耕种豪民之田。
地主阶级包括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他们可以被统治者赏赐土地,也可以用钱财购买土地,久而久之,农民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这时他们只用雇佣农民替他们劳作,享受现成的收入。在古代,农民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为国家创造财富,可到手的收入却不多。
农民需要向国家交纳赋税,即便一年到头来赚下的钱还不够一家人温饱,许多没有农民的土地成为了流民,居无定所,而且统治者若是昏庸荒诞的话,他们还会对农民进一步加重剥削和压迫,一旦农民的压力到了顶峰,那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会一触即发,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旗帜。
此后历朝历代走到晚期,国家总会出现农民起义的问题,虽然国家也会颁发相关政策安抚农民,有些皇帝就是因为减少赋税而被评为贤明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从民间走来的皇帝朱元璋,他深知百姓被繁杂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称帝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可以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好皇帝都做过类似的举动。但这些政策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仅有皇帝愿意减轻农民的压力就够了,皇帝以下,还有贵族阶级、官僚阶级,他们自然想要享受荣华富贵,既然国家发放的俸禄不够,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争去利益了,此时他们手中用来造福百姓的权利就成为了谋财利器,官僚之间互相勾结,让皇帝看到漂亮的政绩,可表面之下却是无数百姓的心血,久而久之,土地问题、赋税问题等还是会蓄势而发,给一个国家最沉重的打击,农民身为一个国最大的生产力量,若是他们暴动,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统治者也能看到这个问题,但是长期形成的封建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若是彻底改变的话,恐怕自己的皇位也就坐不住了,历史上有多少新颖的改革派最终还是输给了强大的守旧派,所以只有一个人想要改变国家是不可能的,即便这个人是皇帝,不考虑后果的强硬,很有可能导致统治集团的覆灭。但没人解决弊端,只是延缓弊端的爆发,迟早王朝还是会灭亡的,新的王朝取代,继续走前朝的老路,所以王朝不断更迭,一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