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杜月笙的妹妹从小被人领养,杜月笙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找自己的亲妹妹?

杜月笙的妹妹从小被人领养,杜月笙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找自己的亲妹妹?

2020-10-22 17:31阅读(61)

杜月笙的妹妹从小被人领养,杜月笙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找自己的亲妹妹?:杜月笙虽然在上海叱咤风云数十年,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处于巅峰时期的他,从小流氓到

1

杜月笙虽然在上海叱咤风云数十年,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处于巅峰时期的他,从小流氓到总统,没人不敬称他一声“杜先生”。

可是,纵然他能够在上海呼风唤雨,跺一跺脚能够让上海地动山摇,打一个喷嚏也能够让上海狂风肆虐,他的人生中却也仍有不少一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也许,让他感到最为遗憾的,除了没能跳出江湖而入庙堂之外,便是他的妹妹了——他自发迹后便开始派人寻找自己的妹妹,可是,始终没有一点消息。

杜月笙小时候的命运颇为坎坷,说是在悬崖边上跳舞也不为过。

杜月笙的父亲杜文卿是一个小米店的老板,小本经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可是,后来局势愈来愈乱,杜文卿的小米店别说养活一家人了,即便只是他自己也难养活。

后来,杜月笙的母亲在家中也活不下去了,便抱着杜月笙去了小米店,一同经营这个小小的米店。

杜月笙虚岁3岁这一年,他的母亲生下了他的妹妹。

不过,也不知是他因为生于1888年阴历7月15日“鬼节”这一天,所以专克家人的命,还是他的母亲和妹妹命不好,他母亲在生下他的妹妹后一口气没有喘过来,竟然咽了气。

杜文卿看了看自己死去的妻子,又看了看膝下的一儿一女,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刚刚出生的女儿送给别人!

此时,杜文卿的小米店已经入不敷出,他实在没有信心既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一双儿女,所以,他只能送走一个。

可是,儿子已经3岁,将来又要继承香火,所以他只能狠心地将女儿送了出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照顾好杜月笙,杜文卿又续了弦,重新娶了一个老婆,用两个人的力量去养一个杜月笙。

只不过,杜文卿自己也没撑过去,在杜月笙5岁这一年病死了,只留下杜月笙和继母相依为命。也好在杜文卿续了弦,所以才有了继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杜月笙一生中唯一一次上私塾读书,便是他继母咬着牙缝挤出钱送他去的。

杜月笙8岁这一年,他的继母也无缘无故失踪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有人说她是被人拐卖了,也有人说她只是想甩了杜月笙这个“烂包袱”。

从此,杜月笙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儿,没爹亲,也没娘疼,寄人篱下。

但是,好在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打破的,只要他敢踏出第一步。

杜月笙所踏出的第一步便是离开高桥,去了上海闯荡,他曾经落魄得灰溜溜地跑回高桥,后来重拾信心又去了上海,曾经差点病死在上海,可是,他终究熬了过去,挺了过去。

他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在上海这个鱼龙混杂的十里洋场,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开创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帝国”。

可是,他既然曾经在上海有钱有势,能够回高桥开祠堂,引得万人观礼,也能够拍着桌子威胁洋人三个钟头毁灭租界,却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妹妹呢?

杜月笙不是没有派人去找妹妹,而是无论他怎么找也找不到。

妹妹被父亲送给别人的时候,杜月笙自己也不过3岁,可以说几乎记不住当年的事,所以,他的妹妹到底有什么特征,杜文卿留下了什么信物,又或者送给了谁,他一概不知。

他查来查去,最终只查到了一个线索——他的妹妹被送给了一个姓黄的宁波商人。

然而,这个线索和没有线索也没有什么分别,姓黄的商人太多了,即便只是宁波一地,姓黄的商人也说不清。

更何况,谁又能确定这个商人后来回了宁波?

此外,这个姓黄的宁波商人是做什么生意的?是买卖人口,还是正经生意?如果是买卖人口的话,杜月笙的妹妹是不是已经被买到了有钱人家当丫鬟,或者卖到了青楼?

最后,杜月笙的妹妹是否仍然活着,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不论杜月笙在寻找妹妹一事上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他也始终没有找到她。

不过,杜月笙当时为了找到自己的妹妹,弄出了很大的动静,可谓是人人皆知,所以便有不少人为了从他手上骗取钱财,给他提供了一些假线索。更有甚者,则是直接冒充他的妹妹,想要摇身一变飞到枝头,成为一只金凤凰。

这也让他越来越谨慎,所以,他也从翻山倒海的找变成了让人暗中继续查找。

实际上,杜月笙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妹妹,他在1949年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之前,仍然在找,只是终究没有找到。

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线索,唯一的一条线索也是有等于无。

即便他曾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对于自己的这个妹妹,他也只能引为终身之憾事了,没有人的人生能够完美得没有任何一丝遗憾,也没有人能够永远风光,即便这个人是杜月笙也不行。

杜月笙一生谋求洗白自己,跳出江湖之外,跻身于庙堂之间,却也始终不能如意。

1949年,杜月笙拒绝了蒋志清的邀请,没有去台湾,当然,他也没有选择和黄金荣一样留在上海,而是去了香港。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只留下10万美元的遗产,也留下了人们对他的争论不休。

2

杜月笙先生的一生可谓是一段传奇,先生本人也可称得上整个上海百年难遇的奇才。人们常常在“杜月笙”三字前面冠以一长串的前缀,无论是“上海皇帝杜月笙”还是“黑帮教父杜月笙”,都无不彰显着杜月笙的人物魅力所在。一生辗转跌宕,志勇两全行走江湖,政商两界如鱼得水,灵活辗转。

人们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敢说杜月笙当得起“俊杰”,而他为人处世,识得大局的才智让人叹服,历经的浮沉往事实在有太多值得人们津津乐道之处,其亦正亦邪的性格使人们对他的评价更是好坏参半,没有定论。

杜月笙寻找亲妹妹一事,还要从其父杜文卿讲起。

杜月笙年少时家境贫寒

杜月笙原名叫杜月生,后来登入大雅之堂结交名流雅士,改名为杜镛,字月笙。杜月笙出生于一八八八年阴历七月十五,诞生在了上海县高桥镇,正是杜氏祖宅杜家花园。

因为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中国以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要求五口通商,上海赫然列入期内。一时间上海变化翻天覆地,英法租界大肆扩张。此时的上海,军阀混乱,百姓生活艰难,天上似乎常有一团散不开的乌云压着上海城,藏在阴湿弄堂里的不安气氛蠢蠢欲动。

杜文卿与其夫人朱太同样是贫苦百姓,为了生计不辞辛劳地奔波。杜文卿迫于无奈,把母子二人留在杜家花园,只身在上海杨树浦勉强维持了一家不算大的米店。事况与日俱下,一张小小米店被挤得喘不过起来。外人入侵与剥削加剧了整体经济水平大大下滑,对于杜文卿这样为了糊口的小生意人,更是无所适从。与其说是勉强维持,温饱依旧是个问题。在这样艰难险阻的情况下,夫人朱太决定一边照顾不满三岁的杜月笙,一边帮人洗衣服来些浅薄收入。

谁知世事难料,据说自打杜月笙那一年起,瘟疫开始蔓延,然而在紧要关头,瘟疫突然扩张,死伤无数,更使得老百姓生活雪上加霜。人心惶惶之际,杜文卿的米店几经倒闭,朱太与杜月笙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杜月笙的母亲死后,杜月笙无奈之下将妹妹送人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朱太抱着杜月笙只好到丈夫的米铺共同商议生计一事。朱太路上听说决杨树浦新开了纺纱厂,执意要去做女工,杜文卿听后犹豫不决:一来朱太身体羸弱,况且朱太再次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容易突发意外,二来身为男子汉居然需要女人挺身操劳,实在说不过去,杜文卿自感惭愧。可是当下困苦,一家人无以为生,急需补给资源,家有老母在上,小儿在下,肚里婴孩即将出世,生活重担压给夫妻二人,杜文卿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加上朱太不断地说服,终于同意了。

朱太为了家庭付出无数,她的隐忍坚强更让杜文卿深爱又敬佩。只可惜一日地久天长,一日混沌荒唐,这一家人终没能逃过瘟疫的魔爪,朱太在极度病困时生下一女,女儿刚哭闹不久,朱太便撒手人寰,独留下杜文卿带着两个不解世事艰难的孩子立在床前。

亡妻之痛令杜文卿痛不欲生。这世间可以并肩砥砺前行,苦难同当的人已经不再,未能白头偕老,更未能带妻子过上一个安稳日。前路渺茫,当下悲痛轰烈来袭,杜文卿痛苦长叹,许久才缓下悲切情绪。

杜文卿倾尽所能为妻子买了一口白木棺材,将灵柩安置在杜家花园附近的稻田里。

悲切可以收敛,而这样的打击成为杜文卿心里挥之不去的伤疤。尚且如浮萍任狂风巨大拍打,随波自去留。倘若只身一人了无牵挂也好,随妻子一同去了,不必再经历余生精神与身体的双重苦难,不必在这乱世苟活安生。可是,与朱太生下的孩子们用一双双纯净懵懂的眼睛看着他,又怎么能轻易说放弃呢?

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四处谋生,就算累得筋疲力竭,杜文卿想要把两个孩子照顾周到仍旧难于上青天。被逼上绝路的杜文卿只好忍痛割爱,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别人领养。

杜月笙寻找妹妹之路

把自己的亲妹妹领走,那时杜月笙还不到五岁,就算开始记事也十分模糊,妹妹在襁褓里模糊的样子,牙牙学语时破碎不清的片段,这些不足以否成日后杜月笙寻找妹妹的线索。

寻找亲妹妹之事必然成为杜月笙的心中大事。随着杜月笙一步步成长,从卖梨的少年到进入黄金荣公馆负责鸦片运送,从自成门派成立三鑫公司再到加入金融行业,从参与抗战到追随蒋介石,杜月笙的聪明才智从小便有所显露。他几度成为上海焦点,是上海滩呼风唤雨之大人物。尽管手下门生千万,遍地有信任耳目,可是手里唯一的线索,仅知道妹妹被送给一个姓黄的宁波商人。

寻找妹妹一事杜月笙从来没有忘记,也受了不少欺骗,甚至有人来冒充妹妹。更加可悲的是,妹妹被送走时还是个小婴孩,加之长大后家人也许不愿透露,根本不知道有此事发生。从此兄妹各走各的人生,只剩杜月笙独自苦苦寻觅,始终没有结果,实在遗憾。

假如与妹妹相遇相识,恐怕两人的命运会有很大转变。杜月笙的一生有遗憾之事,有幸运之事,其中有主观人为原因,也有客观环境原因。除去人为因素,大势所趋也为杜月笙推波助澜。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杜月笙不能算英雄,却是实实在在把一段江湖置于股掌之间的弄潮儿。

3

别看杜月笙在上海叱咤风云几十年,既是“上海皇帝”,也是“黑帮教父”,又是“商界精英”,更是“政界弄潮儿”,但是他小时候也是个十分可怜的人。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他的老家是江苏川沙高桥南的杜家宅。川沙现在属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是在杜月笙那个时候,沙川只是一个穷乡僻壤。

杜月笙的父亲叫做杜文卿,其母为朱氏。1888年杜月笙出生之后,为了养家糊口,杜文卿便来到上海杨树浦开了一家米店。

别看是杜文卿做了小老板,但是他赚不了多少钱,一是因为上海是大城市,生意竞争十分激烈;二是因为上海地痞流氓众多,杜文卿的小店需要交一笔不菲的“保护费”才能得以生存下来。所以杜文卿一家人的生活只能说是勉强维持。

在杜月笙一岁多的时候,上海到江苏一带发生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瘟疫。而且那个时候正值八月,上海的雨下了很久,很多粮商的大米都腐烂了,杜文卿无处进货,收入也就断了。

住在杜家宅的朱氏那个时候刚好怀有身孕,不便在乡下继续住,便带着杜月笙来到了上海。朱氏也是个勤劳持家的女性,她虽然大着肚子,但眼看着家里没有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快成问题了,便向杜文卿提出去洋人开的工厂里做针线活赚点钱。

让怀孕的老婆去打工养家,杜文卿怕别人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所以他开始没有同意。但是在朱氏的坚持下,她还是去了洋人的工厂。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朱氏临盆生产,也许是日子过得太心酸导致她身体虚弱,也有可能是因为做工辛劳的影响,朱氏在生下一个女婴之后便死去了。就这样,杜月笙在两岁的时候便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杜文卿悲伤之余,也在考虑抚养孩子的问题,自己没有经济收入,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杜文卿便把小女儿送给了一个姓黄的商人。杜文卿只知道黄姓商人是一个有钱人,但却不知道他在哪里做生意,从哪里来的上海,又要去哪里。

不久之后,杜文卿娶了一个继室,但是在杜月笙四岁的时候,杜文卿就去世了。杜月笙只得由他的继母和他的舅父商庆国来共同抚养。

再后来,杜月笙在十几岁的时候来到上海滩,从一个小瘪三逐渐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不仅权势熏天,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杜月笙发迹之后,便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四处寻找妹妹。但是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找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杜月笙只得派人去各地打探消息,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托关系找后门,还向社会发出重金悬赏的来寻人。即使是这样,杜月笙不但没有找到自己的妹妹,还惹来一些啼笑皆非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女子来到杜月笙的住处,她告诉杜月笙自己是她的亲妹妹。杜月笙开始很激动,因为他见这个女子年纪也与自己的妹妹差不多,长相和自己还有几分相似。

但是经过几番交谈之后发现,这个女子很像是冒充的,因为她看到杜月笙之后,既不激动也不与他叙旧,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穷,过得不好。

杜月笙觉得奇怪,心想可能是个骗钱的。一顿质问和哄吓之后,那个女子才承认自己是冒充的。杜月笙也没生气,给了她几个钱便让她走了。

杜月笙几在上海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妹妹,但是一直都没有任何新的线索。杜月笙所知道全部线索是:当初抱走妹妹的是一个宁波籍的外贸商人,姓黄,其他的一无所知。杜月笙甚至不能确定那个黄姓商人是否还在中国,说不定别人去国外定居,把他的妹妹也带过去了呢。

1937年8月,日本占领上海,杜月笙在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之后,因为担心日本人报复自己,便举家来到了香港。由于走得仓促,杜月笙的很多产业和财产都留在了上海,而他带到香港的钱财并不算很多。但即便是这样,杜月笙仍然在坚持寻找自己的妹妹。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杜月笙又回到上海,并且重整了旗鼓。由于杜月笙与国民党高层一些官员的关系很好,便委托他们在国统区帮自己寻找妹妹,他因此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但是最后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直到1949年4月杜月笙再次去香港之前,他还在寻找自己的妹妹。在去到香港之后,由于国内局势变化的原因,他已经无法在继续寻找了,于是便在香港安享晚年。

杜月笙在1951年去世之前还在嘱咐自己的后人要寻找到他的妹妹。同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享年63岁。

杜月笙一生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妹妹,但他却穷其半生去寻找,可见杜月笙是个十分看重亲情的人,这也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4

1931年对于青帮大佬杜月笙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年48岁的他终于完成了少年时期立下的誓言:起家业,开祠堂!

杜月笙开祠堂的6月9日,整个上海都轰动了,因为其场面实在太大,当日仅仪仗队就有五千人,根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观看这场大典的民众竟达到了十万多人次。

当日,蒋介石,张学良,何应钦等政要都送匾祝贺,上海市长,租界首脑更是亲自到场祝贺。祠堂前的空地上大排宴席,三天流水席,每次开席一千桌……

此等盛况,也只有被称作“上海皇帝”的杜月笙能创造了。

不得不说,把人生混成这样的杜月笙已然可以被算作人生大赢家,可没人知道,越登顶的杜月笙心里越频繁地被一个心结困住,这个心结不是别的,正是杜月笙遗失的胞妹。

既是遗失,以杜月笙当时的财力人脉,应该可动用一切关系找寻到啊,杜月笙为何只在心里难过而不去找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头说起——

杜月笙生于1888年,祖籍上海县高桥镇,打他出生起他便住在杜氏祖宅杜家花园里,这杜家花园名字好听实际上却只是个狭窄且漏雨的平房。这平房还并非是杜月笙父亲杜文卿一人所有,乃是他与兄长兄长共同持有。

杜月笙出生时这个贫穷的家还勉强能为继,毕竟当时父亲和朋友在上海杨树浦开了个小米店,其母朱太夫人则每日替人洗衣物。杜月笙父母的活计虽然挣不到几个钱,但也够全家吃饱了。

可好景不长,因为频繁天灾和疫情的影响,杜文卿的米店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可此时的杜月笙年才一岁多,而他母亲此时还正怀着身孕。

为了活下去,朱太夫人挺着孕肚做工,这样的辛苦劳作加上长期营养不良,朱太夫人的身体渐渐垮了。于是,在生下女儿不久后她便一命呜呼了。

可怜,因无钱下葬,杜文卿只得将妻子的灵柩浮厝在杜家花园不远的地方,这一年,杜月笙年刚满两岁,虚岁三岁,而他妹妹则刚出生不久。

乱世遭逢此劫后杜文卿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照顾一双年幼的儿女,这日子想想就够凄惨的。看着怀里嗷嗷待哺的女儿,看看还在满地玩泥巴的杜月笙,杜文卿老泪纵横,他明白再这样下去一家人全部都可能会被饿死。

思来想去后,杜文卿终于做出了一个大决定:他决定将女儿送给别家抚养。

杜文卿做这个决定时自然未询问过杜月笙的意见,毕竟当时的他还太小,但即便当时年幼他也依稀记得家里曾经有个会哭的婴儿。

杜月笙妹妹被送走两年后,父亲杜文卿也过世了,直到他离世时他才对着年仅五岁的杜月笙喃喃着:“要去找你妹妹,姓黄,姓黄……”

后来杜月笙长大后才知道,父亲这话的意思是:妹妹当年被一个姓黄的人家收养走了。这,便也是他所知道的之于妹妹的唯一线索。

可仅凭这个线索,即便杜月笙已经拥资千万变成了一个举国钦重的大佬,他也不可能找得到妹妹啊!况且,那个年代又没有DNA技术,即便有,在人海里仅凭“姓黄”一个线索找到妹妹也难如登天啊!

电视剧《梅花烙》里换子的福晋之所以能在若干年后找到女儿,一是机缘凑巧二是她曾在女儿身上烙下了一个梅花印。正是因着这个梅花烙印,母女才在十多年后相认。可杜月笙对亲妹妹却一无所知,当时父亲杜文卿也并未在妹妹身上留下过任何印记或者玉佩之类的信物,如此情况下,关于找妹妹一事,杜月笙自然根本就无从下手了。

然而,即便寻找妹妹这件事难于上青天,杜月笙一生也从未放弃过,他一直苦苦搜寻被收养的黄姓姑娘,可茫茫人海,等待他的每次都是失望。

人性从来都是如此:越是极度的危难中,或者极致的风光里越是分外想念亲人,杜月笙也是如此。所以,即便在起祠堂那天,他的脑子里也闪过了那个和他流着同样血液却已失联的妹妹。

人世间的最大悲剧莫过于此了:明明自己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唯一血亲,可他和她却永世不得相见。可叹可叹!

5

对于杜月笙来说,虽然他白手起家后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心中却有一个遗憾,他从三岁时就和自己的亲妹妹分开了,所以在有了一定成就之后就很想要将这个妹妹找回来。事情还要从杜月笙的出生时说起,杜月笙出生的时间其实比较特殊,是中元节那天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所以在这一天出生可想而知,杜月笙的父母都多少会担心,他们担心这个孩子会长不大,所以才会给他取了杜月生这个名字。

杜月笙的家境十分贫寒,但是当时一家三口也算温馨度日,杜月笙的父亲杜文清当时和别人一起合伙做生意,其实也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起码在当时那个年月里,非常的艰辛。因为杜文清当时合伙的生意就是经营米店,所以虽然这个行当本来利润比较大,可是因为在动荡的年月里,受时局的影响经营十分惨淡,而对于杜月笙一家来说,也让本来就很贫寒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后来因为杜文清所赚的钱根本就无力承担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杜月笙的母亲也开始做工,两人所赚的微薄的钱仅够艰难度日,后来杜月笙的母亲又怀孕了,因为营养不良加上长期劳作的关系,杜月笙的母亲在生下一个女孩儿后就离世了。当时杜月笙的父亲杜文清压力很大,本来抚养杜月笙已经够呛,又多了一个女孩,所以杜文清就将杜月笙的妹妹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这样虽然减轻了负担,可是却成为了杜月笙终身遗憾。他一直都想着长大之后要将自己的妹妹找回来。

杜文清后来娶了张氏,这个继母对杜月笙还算好,可是在杜月笙五岁时杜文清就离世了,而张氏本来也想要抚养杜月笙长大,可是后来因为生活实在难过,张氏突然就跑掉了,再也找不到人。后来杜月笙只能依靠自己,并通过努力让他逐渐成为了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杜月笙发迹后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妹妹,他希望和亲生妹妹重聚,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有钱有势,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妹妹的一点下落。

杜月笙只是依稀记得妹妹是被一家宁波人抚养的,这户人家姓黄,而且是从商的,但是仅凭这些线索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直到杜月笙离世,他的这个心愿都没能达成虽然杜月笙在上海滩乃至全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对此事却无能为力。

6

1931年6月12日,曾轰动一时的杜家祠堂落成典礼渐渐落下帷幕,近万各界名流的道贺声渐渐散去,而杜月笙却捧着父亲杜文卿和母亲朱氏的画像落下了几滴清泪,嘴唇噏动着:“今,不孝儿虽已光宗耀祖。惜,一直未找到失散妹妹的踪迹……”

这时,围绕在杜月笙身边的5个太太和11个子女,看到丈夫(父亲)的脸上又一次滑落下几滴泪水,背影孤寂而伤感,又一次听他唠叨起了自己的儿时岁月。

1888年8月22日,位于上海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的杜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由于当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鬼节,显然不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因此,父亲杜文卿提心儿子会早夭,于是给儿子取名月笙,希望儿子能够好好生存下去。

当时,杜文清和朋友在杨树浦合开了一家米店,但又正处内忧外患的晚清时期,生意勉强能够维持一家的生活。

到了杜月笙2岁时,为了减轻家庭的生存压力,身怀六甲的母亲朱氏咬牙当起了富人家的洗衣女工。

不久,母亲生下了妹妹,可母亲却因操劳过度、营养不良,加之产后出血过多,不幸撒手人寰。

据杜月笙女儿杜美如回忆:“祖母生下姑姑死后,家里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仅买了一张新席子将尸体一卷,随便挖了个坑就埋在了高桥的湖滨边上。”

自此,抚养一双儿女的重担便落在了父亲的肩上,但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在那样的乱世却是相当的艰难。

到了杜月笙5岁(虚岁)时,父亲认识了一位来上海经商的浙江黄姓老板,随忍痛将2岁的妹妹送其收养。

数月后,当父亲又一次去找黄老板时,却发现黄老板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上海。

接着,父亲又娶了张氏为继室,对杜月笙还不错。可是,就在当年父亲却又不幸病故,同样用席子一卷和母亲葬在了一起。

埋葬父亲时,风水先生发现母亲的坟地旁长出了一棵大树,树根特别繁茂,几乎将母亲的遗体都给包起来了,于是他对周围人说:“非常好,必出贵子。”

此后,父亲的临终遗言“找到妹妹…找到妹妹…”的声音,便经常回荡在杜月笙的心头。

虽说,妹妹的音容笑貌已在杜月笙的记忆中找不到一点痕迹,但寻回妹妹却一直是他毕生的心愿。

父亲死后,杜月笙被继母和舅父养育到了14岁时,继母张氏迫于生活的压力也离他而去。无奈之下,杜月笙打算前往上海滩谋生。

之后,杜月笙依靠“心狠手辣会做人”的人生哲学,从一个小瘪三一步步混成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被世人称为“青帮大佬”、“上海皇帝”、“上海滩教父”、“流氓大亨”等,不管名声是褒是贬,也算功成名就、财源滚滚,更是社会地位超然,踏入了社会的上流圈层。

也因此,网上流传有:“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做人要学杜月笙”的说法。

但杜月笙依旧不忘寻找妹妹的毕生心愿,曾数十年于全国各地张贴寻人启示,重金悬赏线索,重点派人到浙江一带打听消息。

然而,结果令人遗憾,直到杜月笙在香港去世时,也未能了却找回妹妹的毕生心愿。所以,不能说没有去找,而是没有找到。

不过,对于杜月笙是否有个妹妹的说法,相信的人并不多。但是,根据杜月笙女儿杜美如回忆看,杜月笙应该有个从小失散的妹妹。

图片来源网络

7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正确,杜月笙发达以后花了不少时间去找自己的妹妹,不过没有找到而已。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出生时他家中并不富裕,父亲杜文卿在茶馆里当过跑堂,还卖过苦力,最后和人合伙一起开了一家小米行,因为时局艰难,生意清淡,所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因此杜月笙的母亲朱氏也不得不在去纱厂当女工,赚一些钱来补贴家用。

而在杜月笙两岁时,朱氏又生了一个女儿,因为生活艰辛,营养不良,纱厂工作又辛苦,产后不久的朱氏就积劳成疾去世了。家里多了一张嘴,却少了一个赚钱的,杜文卿的压力顿时倍增,而且女儿年幼,他也不方便带,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把女儿送给了一家商人。

即使如此,到杜月笙四岁时,杜文卿也是因病去世,杜月笙先是跟着继母张氏生活,由来张氏失踪,杜月笙又由舅舅抚养。直到杜月笙十四岁时,才到上海滩混生活,拜青帮陈世昌为师,并靠着这个关系结识了黄金荣,后来慢慢混出了头,成为上海滩三大亨之一。

此时的杜月笙自然想起了年幼时被送走的妹妹,因此特意多方寻访。不过杜月笙妹妹送走时他不过两三岁,到底送给了谁自然是不清楚的,而唯一知情的杜文卿也早已去世,杜月笙只依稀记得收养的人家姓黄,是一个商人。

上海滩这么大,姓黄的商人多如牛毛,时隔多年,他是否在上海滩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这寻找工作无异于大海捞针,虽然杜月笙此时已经权倾上海滩,还是无从下手,一直没有什么头绪。倒是出过几个自称是他妹妹的人,不过经过查证,最后都不是真的。

所以虽然杜月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工作,到临死前还惦记着这个被送走的妹妹,不过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只能抱憾终身了。

8

杜月笙不是不去找,而是多方寻找都没找到,甚至遇到了骗子

杜月笙是当年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大佬,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之称。

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最后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大佬;他出身低微,他的一生充满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他所建立的庞大黑帮王国和在中国现代史上刻下的独特印记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衣锦还乡:

杜月笙生于1888年生于上海浦东的高桥镇,出生那天旧时称为中元节,传说是鬼的生日。于是其父亲为他取名为“月生”。

在许多年后,才由章太炎为他改名为镛,号月笙。   杜月笙小时候也是个苦孩子。

他的父母在他四岁以前相继去世,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十四岁即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

青年杜月笙:

后来是被青帮老大黄金荣赏识,才慢慢发迹。 杜月笙的母亲生下他的妹妹后不久就去世了,杜家原本生活就非常拮据,又多了一个女儿,根本没能力抚养,只好把她送给了一个商人。

这时杜月笙才两岁。 杜月笙的父亲杜文卿为了有人照顾儿子,续娶了个妻子张氏,希望她能够好好照顾儿子,张氏对杜月笙很好,把他当成亲生儿子来对待。

杜文卿死后,张氏带着杜月笙,迫于生计,只好出去做工。

但是后来在一次出去做工的时候,突然失踪了。据说是被一伙人贩子抓去卖到了外地青楼,从此音讯全无。小小年纪的杜月笙从此无依无靠,幸亏舅舅将他接到家里,苦巴巴的养大。

左边成老大后的他:

杜月笙长到十二三岁时,由于无人管教,喜欢和街头一些赌棍在一起混。有一次被人设局,输掉了从舅舅家偷来的十五个铜板。

舅舅得知此事后,便对杜月笙说:

“你走吧,我供不起你这尊神。

杜月笙也想去大上海搏一搏,他和舅舅商量,想把他名下的半间祖屋卖掉,作为盘缠去上海。

舅舅听说他想出卖老宅,勃然大怒,把杜月笙狠狠地打了一顿。

杜月笙闯上海之死不心,就是讨饭也要讨进上海。他的外婆把仅有的几个铜板给了他,叮嘱他:

“孩子,出门在外,全靠你自己啦。

杜月笙给外婆磕了三个响头说:

“外婆,高桥凉乡人人看不起我,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不然,我永远不回来!

就这样,杜月笙开始了一生的传奇。 杜月笙发迹后,曾经四处派人寻找继母和妹妹。

剧照:

但人海茫茫,儿时的记忆又很模糊,期间还发生过好几次有人冒名顶替的事。

只不过杜月笙还是很精明,凭着一点点记忆,盘问之下这些骗子很快显出了原形。大怒之下的杜月笙将这几个骗子全扔进了黄浦江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 冯生

9

杜月笙的妹妹从小被人领养,杜月笙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找自己的亲妹妹,其实杜月笙发达之后一直在找自己的妹妹,只是当初分别时年龄太小,对领养妹妹的人家也基本没什么印象,父亲也没有告诉年幼的杜月笙领养妹妹的家庭情况,所以导致杜月笙在去香港前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亲妹妹。

说起来杜月笙身世也是很悲惨的,刚出生时家是距离上海有三十六公里远的高桥镇,当时家里的情况还好,父亲开了一家粮食小商铺,勉强够一家人生活的,但是后来爆发战争,生意越发不好做,加上妹妹在杜月笙三岁的时候出生,导致家里的开销增大,妹妹出生前,杜月笙的母亲还去做工,父亲开商铺,日子勉强过得去,但是母亲在生妹妹的时候难产而死,家里的一个经济来源断了,但是还多了一口人吃饭,所以家里的日子基本没办法过了。

后来杜月笙的父亲没办法就将刚出生不就的女儿送人了,据说是送给了一户大户人家,因为这户人家没有孩子,所以就想领养一个孩子。后来杜月笙经历了父亲的死亡,养母的死亡,没办法,没人养活的杜月笙只能自己出来谋生计,杜月笙先后到过青岛,上海,后来在上海慢慢发家,成为了赌场的大佬,黑社会的老大。其实杜月笙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心酸不易的,但是好在后来成功了。

成功后的杜月笙到处寻找自己的亲妹妹,但是茫茫人海,没有一点音讯,所以在杜月笙移居香港前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亲妹妹。其实那个年代,生活不容易,加上各种条件不发达,所以寻人是真的不好寻的。

10

以说起杜月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曾将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青帮大佬,一个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人,甚至是他一跺脚地面就得颤三颤的感觉,殊不知他还有个失踪了的妹妹,并且为了找到这个妹妹甚至是不惜血本,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其实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悲惨的经历,当然大佬杜月笙也不例外,杜月笙的家乡在高桥镇,距离上海有三十六公里远,他的家就在高桥镇的杜家花园,这个名字听起来颇有中国园林的风格,但是却徒有其名,其实就是两间小平房罢了,杜月笙的父亲杜文清和他的伯父分别拥有这个杜家花园的居住权。

杜月笙的出生也颇具有传奇色彩,说的不好听一点,封建迷信思想的话,杜月笙出生的这个日子十分不吉利, 1888年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传说中的鬼节,杜文清给孩子起名叫月生,也有让这个孩子将来好好生存下去的意思。其实杜文清在杨树浦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米店,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开米店的人肯定是很有钱,这是个很暴利的行业,印象最深的好像就是在闪闪的红星里面的米店老板嚣张跋扈的样子,但是在杜文清这里却并非如此,因为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不断,这种小商铺的老板也是被倾轧,所以生活十分拮据,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压力更大。尤其是赶上天灾人祸,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难,后来杜月笙的母亲也就从高桥镇去了杨树浦,女人也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去当女工,后来女人再度怀孕并生下女儿,而杜月笙的母亲朱氏也因为出血过多,难产而死,杜月笙就是在三岁这年母亲去世。家里又多了一口人,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子面临的不是新生命的喜悦而是为生存而发愁,也正因为如此,等女儿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杜文清就打听到浙江的一大户人家没有孩子,就将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孩儿送给了这户商人。

而过了不长时间,杜文清给杜月笙找了个后妈张氏,这个女人对杜月笙还是不错的,像亲生母亲一样,杜月笙终于可以知道点母爱的滋味,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甚至家里十分贫困,因为有父母在身边,陪着我们,也是十分幸福快乐的,可是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杜月笙五岁的时候,父亲也撒手人寰,只剩下杜月笙和继母张氏,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可想而知,张氏只能节衣缩食来养活这个孩子,甚至还让小杜月笙去私塾,但是杜月笙的学生生涯就延续了五个月,张氏再也拿不出学费来供他念书了。在杜月笙八岁的时候,继母也就这么失踪了,再也没有了消息,一般认为,张氏肯定是养活不了这个孩子,于是丢下这个“拖油瓶”走了。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杜月笙也过够了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独自一人出去打拼,他先去过青岛,然后又来了上海,后来在赌场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慢慢在这里有了立足之地,慢慢成为上海滩可以呼风唤雨的大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几乎没有杜月笙摆不平的事儿,但就是这样一个全能的人,却一声都为一件事情耿耿于怀,那就是自己在三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出去的亲妹妹,她如果活着的话,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但是因为当时妹妹送人的时候杜月笙只有三岁,像我们三岁的时候肯定什么都不记得,只知道妹妹是被一个黄姓的宁波商人带走,但是宁波姓黄的商人多如牛毛,丝毫没有线索,杜月笙倾尽了人力物力财力寻找,甚至还有诸多冒名顶替者。直到他去香港之前也丝毫没有妹妹的下落,这也成为杜月笙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