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广孝是个不甘寂寞的人。

  不甘俗世生活当和尚,当和尚也不老实:

  姚广孝俗家本名姚天僖,苏州长洲人,家中世代从医。他十四岁那年,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道衍和尚并不肯安心学佛,而是修习禅宗,后又修习净土宗,并读了大量的儒家诸子百家,甚至包括历史地理军事方面的著作,也写作诗歌和散文,不一小心还和高启等人成了“北郭十友”……不只如此,至正末年,他住在妙智庵时,和道士席应真很谈得来,把他的阴阳术数,学了个透透的。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老实和尚。

  和尚参加考试,八年后到朱棣身边:

  洪武七年,四十岁的道衍参加了朱皇帝的选才考试。脱颖而出的他,却并没有接受官职,领了赏赐的僧服回去了。

  八年后,马皇后去世,朱皇帝挑了一批僧人,让他们协助皇子们做法事,经人介绍,道衍被选到燕王朱棣身边。

  有野心的和尚,辅佐朱棣上位:

  朱棣道衍初见,道衍说要送一顶白帽子给燕王戴。聪明人都知道,这是要当皇啊!朱棣和道衍几乎是形影不离,经常密谈。为了让朱棣下定决心,道衍甚至请出了袁珙,让他说了那句神神叨叨的话:“殿下日后必为太平天子,等殿下的胡须长到肚脐,时机就到了。”

  朱允炆削藩。道衍劝朱棣起兵。道衍招纳勇士,集中训练。为防止铁器击打的声音传出去,他让人养了一大群鸭鹅什么的,院子里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起事初,屋檐瓦片掉落,朱棣惊惧,道衍安慰这是要换黄瓦的大吉之兆;朱棣南征,道衍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击退李景隆等人的进攻;朱棣围攻济南三月不成,道衍致信让他撤军;从北平到南京,城池多多,道衍建议直取南京;朱棣都一一依计而行,最终成功。

  功成后,却回归和尚本元:

  朱棣能当上皇帝,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道衍。事实上朱棣也不想寒了人心,他封道衍为太子少师,赐名姚广孝,让他还俗,赐宅子送宫女。只是道衍坚决推辞,平常住庙里,上朝官服下朝僧服,一直保持自己和尚的本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宛如清扬)

最佳贡献者
2

“黑衣宰相”指的是明初在苏州妙智庵出家的僧人——道衍,原名姚广孝(1335~1418),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明朝官方称其为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民间称之为“黑衣宰相”。

“黑衣宰相”这个称谓对姚广孝来说最恰当不过了,他是明初“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黑衣指僧人所穿的一种黑色的僧衣)

在他的谋划和指挥下,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经过4年的死磕,成功把侄子朱允炆赶出了这个世界——朱允炆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朱棣的成功离不开姚广孝,没有姚广孝就没有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也就没有后来的永乐盛世!



讲真姚广孝是朱棣的第一功臣,然而,当朱棣称帝后大行封赏的时候,他拒绝了一切高官厚禄,只是接受了僧录司左善世(掌管国家僧侣事务)这一职务。

这就奇怪了,姚广孝到底图的什么,不为名不为利?要知道当初他是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鼓动朱棣造反的,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姚广孝家境不错,世代行医,饱读诗书的他发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在14岁时竟出家当了和尚,法号道衍,跟着师傅席应真学习阴阳术。

姚广孝这一举动让人不解,家中不缺吃穿却出家当和尚。没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是姚广孝的偶像,老朱不是从小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后来才做了皇帝吗?姚广孝有样学样也要出人头地。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青灯伴孤枕,转眼33年过去了,姚广孝从一个青涩少年变成了一个油腻腻的大叔了。

有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人到中年的姚广孝仍然一事无成,这和他要做皇帝的理想相去太远了。难道我要做一辈子和尚?

“我的理想在哪里?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我和你朱元璋差在哪里?愤懑的姚广孝质问苍天。

“30多年都没授我一个僧官,TM的老朱只给了我一件僧衣以示恩宠!读这些佛经有什么用?”姚广孝随手把一些佛经扔到了火里。

就在姚广孝绝望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的人,这个人就是燕王朱棣。



有时历史很会开玩笑,你说是燕王成全了姚广孝,还是姚广孝成全了燕王呢?这和历史上的诸葛亮成全了刘备,还是刘备成全了诸葛亮一样的问题。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封地在北平一带。姚广孝(1382年)跟随朱棣到了北平,任庆寿寺的主持。姚认定朱棣是和他一样有野心的人,所以经常出入燕王府。

姚广孝怂恿朱棣造反

姚广孝接近朱棣有自己的目的,他要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而朱棣正是他的代言人,他要推倒朱元璋所建立的“政权”。

历史给了姚广孝机会,朝廷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死了,朱元璋计划让孙子朱允炆接班,就在朱允炆羽翼未丰时,他的爷爷朱元璋也死了。21岁的朱允炆匆忙即位。

要不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朱允炆上任不久就开始了“削藩计划”,朱允炆太心急了。他要铲除一些实力强大的藩王,而燕王朱棣恰恰是强大的藩王之一。



朱棣岂肯束手就范,他拿不定主意是反还是被人砍,就在此时,姚广孝出场了,他要给朱棣勇气造反,他要用朱棣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姚广孝来到燕王府,刚开始小心试探朱棣的心思。朱棣也不傻,很快明白了他的来意,高手之间的交流都留有回旋的余地。

朱棣也想探探姚广孝的意思,又不便明说,于是借景生情说出了一个对子:“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姚广孝明白了他的意思,(“冰”字和“兵”字谐音,)朱棣意思是:想造反没一点兵咋办?

姚广孝随即对:“国乱民穷,王不出头谁做主”?姚广孝的意思是说,燕王你不出头谁出头啊?

既然话说开了,一个想造反,一个极力怂恿,志同道合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朱棣急忙请姚广孝上座,虚心问:“民心向他,我咋办呢”?意思是说,我的侄子朱允炆必定是合法继承者。



姚广孝接口道:‘’管什么民心不民心的,我只知道天道”。朱棣一听哈哈大笑,“天道在我不在他”,行了,咱们开始准备造反吧!

姚广孝早就想好了办法,他在燕王府养了一些鹅,让鹅的叫声掩盖打造兵器声音,经过紧张的筹备,一切准备就绪。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朱棣和姚广孝在燕王府举行了“靖难”誓师,就在出发时,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

按照卦象来说,风吹落瓦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当时朱棣吓得脸都变了。姚广孝却哈哈大笑道:“这是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当时士兵听了群情激沸,朱棣也长舒了一口气。



靖难之役有惊无险进行了四年的死磕,最后结果文章开头也介绍了。

综上:我觉得姚广孝冒着杀头的危险怂恿朱棣造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也可以说是为了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事实证明如果他有兵权绝对能够像朱元璋那样称帝。

随着时间的接触,他发现朱棣比他还要狠,他心甘情愿退出和朱棣争皇位的计划,假如朱棣像朱标和朱允炆这样的人,按照姚广孝的野心来说,他不会拒绝高官厚禄,甚至他要控制皇权。

这正应了那句话:“恶人自有恶人磨,姚广孝比之朱棣还是有差距的。这从以后朱棣弃之可窥一斑。

文/秉烛读春秋

3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指明朝初年的一代奇僧道衍法师。道衍法师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辅佐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坐拥明朝江山。一件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一,辅佐燕王朱棣,夺取大明江山。

道衍法师俗家姓姚,出生于元朝末年,江苏苏州人。道衍法师属于中医世家,父辈不愿意孩子从政,但是姚广孝从小就有政治抱负,因为家人不允许走仕途,有一次在城里看见和尚的排场很大,气势不凡,就很感叹:想不到当个和尚也有这么大阵仗!(僧亦富贵如此耶!),于是索性削发为僧。可是这个和尚不安分,在念经之外,广泛结交四海名士,尤其是跟苏州一名叫席应真的道士关系密切,这个道士不但是修仙炼丹,还擅长兵法韬略,道衍法师就是跟着道士学的了平天下的一身本领。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各地藩王前往南京奔丧,朱元璋从各地选拔高僧侍奉藩王念经祈福,道衍法师就在这时候被人推荐给燕王朱棣,随后被朱棣带往北京谋事。潜龙终于出渊!

洪武30年,朱元璋驾崩,明惠帝继位,惠帝知道,各地强大的藩王是政权的巨大威胁,于是着手削藩,几个小王解决之后,矛头最终指向北方的强悍燕王朱棣,此时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朱棣随机举起“奉祖训清君侧”的大旗,南下对决。在靖难之役中,姚广孝主要发挥三大作用:第一,建议朱棣巩固北境,为南下打下坚固基础;第二,为朱棣积极招兵买马,训练军官。史载姚广孝在后苑练兵,在地下挖了地下练兵场,地面散养鸡鸭鹅等家禽掩人耳目。第三,战争开始之后,在后方运筹帷幄。当时朱棣在谋反的前三年并没有占据优势,姚广孝后来分析说:老百姓对于谁坐江山并不关心,因为这是朱家自己的家事,只是看谁夺下金陵城。于是朱棣听取建议,直取南京,赶走了明惠帝,坐稳了大明江山。后来朱棣自己说:

朕若非少师默运神算,何得天下大统!


第二,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皇帝一开始命令大学士解缙编纂《文献大成》,成书之后朱棣不满意,命令姚广孝重修,历经四年寒暑,终于编纂成功,朱棣非常满意,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古代中国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

姚广孝一生留着光头,坚决不蓄长发,上朝的时候穿着官服,回去之后就穿僧衣,所谓淄衣宰相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荣归故里,广散钱财。说明这个人并非贪图名利之辈。总之,这是一个神秘的奇才,至死人们也不懂得他的内心。后来的卫道士批评他是奸僧,不过是因为他辅佐燕王夺位,改变了所谓江山正统。但是大明的巅峰时代,正是有造反篡位的朱棣创造的,就像发动政变的李世民,开创了唐朝最辉煌的贞观之治一样,你能说他们错了吗?

历史上原本没有什么正统不正统,只会记住平定天下开创盛世的英雄。那些辱骂姚广孝是乱世奸僧的腐儒,不过是一群无用的书生而已。

4

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元至正八年(1348年)虚岁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姚广孝尽管是和尚,却同时精通儒、道、佛三教,他甚至曾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明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受赐僧服而归的姚广孝在途径丹徒北固山时即兴赋诗:“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宗泐听后说道:“这岂是佛家弟子说的话!”姚广孝笑而不语。事实上姚广孝是一个极为博学之人——不仅精通儒、道、佛三教,还对兵书战策有他自己独到的研究。心比天高的姚广孝奈何却是一介僧侣,按说他该一辈子与青灯古佛为伴,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成为一名高阶僧官,成为一代佛门大家,然而他却志不在此。他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平庸之人,可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总是姚广孝是天纵奇才,却迟迟未能遇到他的伯乐。

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姚广孝的人生迎来了转折:这一年朱元璋的贤内助马皇后病逝了,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高僧侍奉在诸王左右并为马皇后祈冥福,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姚广孝被选中侍奉在燕王朱棣身边。据说姚广孝在与朱棣初次见面时就说要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朱棣笑着说:“本王可不缺帽子”,姚广孝却说:“燕王岂不知王上加白是何意?”这里姚广孝玩的其实是个文字游戏:“王”字头上扣个“白”字乃是“皇”字。朱棣是何许人也?焉能连这都听不懂。第一次会面就使朱棣确定姚广孝绝非一般僧侣,此后姚广孝随朱棣前往其封地北平任庆寿寺住持,实际上开始暗中扮演起朱棣的军师这一角色。朱棣常把他召入燕王府密谈,而这时旁人统统都是要回避的,由此可见他们谈论的内容其实多是见不得光的。不能不说姚广孝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朱棣的心理都把握得极为透彻: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原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册立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朱允炆刚一登基就意识到:自己那帮年富力强又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皇叔们压根就没瞧得上自己,于是他和自己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秘密商议削藩,这就加深了以朱允炆为核心的明朝中央朝廷同地方藩王之间的矛盾。在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先后去世,作为四皇子的燕王朱棣不仅手握一方军政大权而且在家族尊序上也成为了诸王之首。对这样的政治形势姚广孝是看得极其透彻的,同时他对燕王朱棣的心理实在太了解了,这就注定他将在后来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扮演重要角色。

1399年七月朱棣设计擒杀了朱允炆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命令自己的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随即以”清君侧“为名发起了靖难之役。事实上促使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的人正是姚广孝——朱棣在起兵之前其实是颇为犹豫的,毕竟以北平区区一隅之地对抗掌握着大明王朝正规军的朱允炆君臣是极为困难的。朱棣曾一度被逼得使用装疯的方式躲避朱允炆安插监视自己的人,可唯独在与姚广孝相处之时他就完全卸下了伪装:有一天朱棣看着窗外的冬日景色冲姚广孝吟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随即接了下联:“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朱棣说道:“民心向彼,奈何?”道衍答道:“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也许是因为朱允炆自以为稳操胜券竟命令前去平叛的将领”不许伤害燕王,不可使朕背负杀叔父的骂名“。朱棣得知此事后每每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平叛大军因皇帝有旨而不敢冒犯燕王,以致于平叛大军总是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被燕王的军队击败。尽管朱棣一再战胜前来讨伐他的军队,但他也无力扩大自身地盘,毕竟对手的实力比他不是强一点两点。就这样靖难之役打了三年之后朱棣的地盘没增加多少,而朱允炆的军队也因投鼠忌器而拿朱棣没辙,双方就这么相持着。在这样的局面下姚广孝向朱棣提出了一个彻底扭转局势的建议“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这个建议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不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打,而是轻骑挺进直取南京。朱棣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在1402年正月朱棣率师南下。四月燕军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军渡江攻克镇江后直逼朱允炆所在的南京。负责南京城防的谷王朱橞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主动迎接燕军入城,至此南京陷落,与此同时宫中发生了一场大火,建文帝朱允炆在这场大火中不知所踪。1402年7月17日朱棣在假意拒绝臣下连续多次的反复劝进后宣布即皇帝位。

根据《明史》的记载:“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道衍就是姚广孝的法号,这段记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姚广孝完成参与了朱棣靖难之役的全过程且为第一功臣。朱棣登基后论功行赏加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朱棣在与姚广孝交谈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少师”。朱棣可能是觉得姚广孝做和尚太过清苦,于是就让他蓄发还俗,还赐给他府邸、宫女,然而全都被他一一谢绝。姚广孝终其一生都住在寺庙里,上朝时就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朱棣赏赐给他的财宝也被他分发给宗族乡人。姚广孝这样做其实是因为他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自古以来哪个功高震主的臣子能得善终的?远有文种、李斯、韩信的例子,近有朱元璋时代开国功臣们的前车之鉴。姚广孝是玩弄权术起家的,他把人性的黑暗面看得太透彻了,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不世之功不仅不是自己可以居功自傲的资本,反而是会招来灾难的祸根。他能在适当的时候急流勇退固然证明了他高超的眼光境界,可这不禁令人疑惑:姚广孝冒着生命危险和朱棣打江山,到头来不要名不要利,那他图啥呢?事实上姚广孝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登山他必达绝顶;击水他将随江入海。做谋士就要让主公主宰天下,自己则成为可与孔明、张良并肩的超一流谋臣。为此他需要一个乱世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没有乱世他就自己创造一个!而这恰恰就是姚广孝的志向。这从他劝朱棣起兵的那句“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就不难看出——天道要你当皇帝,管它所谓的民心作何?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姚广孝是一个乱世之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玩弄权谋诡计的阴谋家。他的奋斗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天下一统,也不是为了百姓安定,更不为效忠于某个特定的主子。他所追求的其实是自己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因为我们看到姚广孝在事成之后谢绝了一切赏赐,所追求的是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从而使自己扬名立万、青史留名。在他看来:既然学了满腹韬略,就要让这才学好好发挥出去,他要以天下为棋局,用一个时代证明自己。金钱?美女?官位?这些在他眼中不过只是过眼云烟。他所要实现的就是胸中的抱负,哪怕为此要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姚广孝这种追求建功立业的上进之心究竟是对是错呢?其实并没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姚广孝固然为实现他自己心中的抱负而不惜使天下百姓陷入战火之中,可另一方面朱棣也正是在他的辅佐之下缔造了永乐盛世,此后他又国辅佐太子朱高炽、皇孙朱瞻基。在他的悉心辅佐之下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百姓开始安居乐业,以致于多年后李贽评价道:“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姚广孝曾负责迁都北京事宜并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还曾参与过《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编撰,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整理的《道余录》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如果没有他,我们不知道是否还会有永乐盛世?是否会有北京故宫?是否会有郑和下西洋?是否会有《永乐大典》?然而他却从没想过用这些为自己换取安逸舒适的生活,他只追求一展抱负的心理满足感,而从不追求物质享受。

可他毕竟曾让天下万民陷于战火之中,也许在他看来:这是形式使然,即使没自己辅佐,也会有其他人出山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直到他奉旨回乡赈灾时却被姐姐挡在门外,姐姐的理由是:如果没你的辅佐,也许的确会有其他人出山辅佐靖难之役,可你身为佛门弟子怎能眼睁睁看着天下因自己而动乱?最终姐姐也没让姚广孝进家门。姚广孝又去拜访自己年轻时的好友王宾,王宾把门一关冲外面喊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这时姚广孝也许对”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当你不择手段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之时可能已彻底失去了亲情、友情,当你行走在高处时将注定是孤独的。永乐十六年(1418年)已八十四岁高龄的姚广孝已进入弥留之际,他给前来探病的朱棣留下了遗言:”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当初朱元璋安排侍奉在朱允炆身边的贴身僧侣。靖难之役后朱棣怀疑他知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就把他给关了起来。也许溥洽是真不知道朱允炆的下落,也许是不愿出卖旧主,总之他是死活不开口,此时距离溥洽被下狱已有十余年。朱棣接纳了姚广孝的建议而放过了溥洽,这也就等于间接放了朱允炆。这年的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

5

朱棣后来在姚广孝的帮助下, 以区区一地之力却打赢了建文帝的全国兵马,夺取了皇位,可以说历史上绝无仅有。道衍和尚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今天您问姚广孝是怎样一个人,我想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想给您讲讲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希望您从这几个小故事中体会出一些他的个性。

道衍和尚,小时候叫做姚天禧(“姚广孝”是他帮助朱棣取得天下之后,朱棣钦赐的),出生于长洲( 江苏苏州),据说祖上世代行医,生活条件不错。姚天禧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父母想让他继承祖业,当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可是他偏偏没兴趣,整日天马行空地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有一次,他一个人在苏州城的大街上晃荡,突然发现人群一阵骚动,纷纷向两边退让闪避。

姚天禧有些纳闷,抬头一看,只见对面走来一队人马,中间那人一身和尚打扮,却前呼后拥的好不威风,一问,这才知道中间那和尚原来是元朝的僧人。一心想要干番大事业的姚天禧对此羡慕不已,不久后,年仅十四岁的姚天禧便剃度出家,法名为道衍。不过他当了和尚之后与一般和尚却有些不同,不喜欢吃斋念佛,却十分喜欢专研阴阳术数和兵法。

道衍和尚出家后,喜欢云游天下。有一次经过嵩山寺,碰到了一个人叫做袁珙。这个袁珙可不是普通人,乃是浙东第一相士。就是说他识人看相,而且没有不准的。袁珙碰到道衍和尚时,职业病又犯了,上下打量了下道衍和尚,大吃一惊,说道:“你真是个奇特的僧人啊!眼睛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你的天性必然嗜好杀戮,肯定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

这刘秉忠是谁啊?那是元朝初年的一位僧人,曾帮助忽必烈打天下,是元朝的总设计师。袁珙这番话说他三角眼,样貌丑,还说他嗜好杀戮,按理说一般人听了后会生气,甚至会大骂袁珙,没有想到道衍和尚却大笑三声,大喜离去。

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明史》

还有一次,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天下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到了京城受赐僧服而回。他和宗泐一起经过北固山,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之时,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当即作了首诗: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后面两句的意思就是,南朝的江山现在又在哪里呢?我这个北固山寺庙的和僧客清楚得都厌倦看了。他这里的萧梁帝业其实暗指朱元璋的明朝统治。

宗泐是个聪明人,一听,大怒,骂道:“这哪里是你佛家弟子该说的话!”

道衍和尚听了后,笑而不语。

6

说起姚广孝,他是明初著名的政治谋略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僧人。至元元年(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今江苏吴县,姚广孝出生时恰逢乱世,但他从小勤奋好学,擅长吟诗作画。十四岁时姚广孝剃发为僧,取名道衍,奇怪的是,姚广孝虽为和尚,却拜了一位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早年的姚广孝喜欢游历四方,与当时的名士杨基、宋濂等人往来频繁,所以也被称为“北郭十友”之一。

姚广孝

姚广孝真正步入仕途是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时候,这时候朱元璋从民间挑选十位僧人给诸王讲经,姚广孝经人举荐进入了燕府辅佐当时的燕王朱棣。据说二人初次相见时,朱棣曾询问姚广孝为何会选择他,姚广孝回答“因为我会送王爷一份大礼,一顶白帽子。”姚广孝进入燕王府后,极力说服燕王起兵,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对皇位有觊觎之心,姚广孝深知朱棣内心的想法,因而以占卜的方式鼓动朱棣起兵。此外,姚广孝还在王府内积极训练军士,监督打造兵器,以作军事准备。

姚广孝塔(局部)

靖难之役中,姚广孝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其一,姚广孝在促成朱棣起兵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督促朱棣早下决断。其二,姚广孝以“天命攸归”为说辞,帮助朱棣扫除心中的顾虑,据说朱棣起兵前誓师时,碰上天色大变的情形,让朱棣内心十分不安,姚广孝随机应变,将此天象解释为“飞龙在天,风雨从之,元吉。”一时间鼓舞了士气。其三,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起到了军师的作用,在战略部署方面运筹帷幄,充分显示出了谋略者的气概。他建议燕王轻骑挺进,直接进攻南京,而他留守北平,击溃了朝廷的北伐之师。因而清代学者朱彝尊曾评价姚广孝是“武居靖难诸臣之首”

神道碑铭

正是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出色表现,朱棣即位后赐予他僧录司左善世的官职,后又加授为太子少师,并赐名广孝。不过姚广孝深知进退之道,虽地位尊贵,但不改僧相,仍居僧寺,担任太子、太孙的老师。姚广孝还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明实录》等,人称“黑衣宰相”,此外他自己还著有《逃虚集》十卷、《逃虚类稿》五卷等。永乐十六年(1416年)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死后加赠少师,入明祖庙。

庭。

参考文献:

曾庆豪:《和尚谋士姚广孝》,《文史天地》2012年第3期。

解芳:《诗僧姚广孝简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叶语:《试论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7

苍茫大地认为:姚广孝是乱世之臣。


有一些臣子,他们判断问题比别人准确,懂得如何抓住时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他们被称为能臣。

能臣分为三种:治世之臣、乱世之臣、救世之臣。姚广孝是典型的乱世之臣。


一、乱世奇葩僧

姚广孝,江苏吴县人,出生于公元1335年,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生于乱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十四岁出家,取名道衍。与杨基、宋濂等名士关系融洽。他作为和尚,却不学佛经;虽身为和尚,却拜道士为师!他的师傅也是个奇葩,身为道土,不去炼丹修道,专修阴阳术数之学一此学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姚广孝逐渐成为阴谋家。

道衍结交名士,胸怀兵甲,报国无门,心中郁闷,开始云游天下。当他游玩到嵩山寺时,又一个奇人给他算了一卦,彻底地影响了道衍的一生。

这个奇人叫袁珙,他替道衍算了一卦,大吃一惊:世上怎会有你这样奇异的和尚!长着一双三角眼,就像生病的老虎,你这样的人天性嗜好杀戳,将来你一定会成为刘秉忠那样的人!刘秉忠,也是个僧人,被忽必烈一眼看中并收归属下,成为谋士,为忽必烈登基立下汗马功劳。道衍听了好不得意。

二、阴谋得逞

洪武十八年,太祖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道衍终于遇到了阴谋家燕王朱棣,道衍毛遂自荐: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王爷加白帽,不是皇嘛?!两个阴谋家一拍即合!他随燕王去了北平,在庆寿寺做了住持。

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住持,起早贪黑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叫朱棣造反!他学贯古今,胸有韬略,却因总总原因得不到重用,现在年已五十,他等来了风云际会的好时机。

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两个书呆子的帮助下,吭哧吭哧地削藩,他先抓了朱棣同母弟弟周王发配云南,再把代王朱桂迁到蜀地看管起来,又以“不法事"罪名逮捕岷王,贬为平民,以私印钞票对湘王朱柏下手,朱柏竟然带老婆孩子自焚而死!随后把齐王、代王废为庶人,好不得意!

道衍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向朱棣推销造反理论。朱棣本身就不服侄子朱允炆登基,现在又走投无路,干脆反了!

朱棣开始了造反的准备工作:招募大批健卒为卫军,在王府强化训练;建造一座巨大地下室,打造兵器,周围竖起围墙,并在附近开办多个养鸡场,掩盖声音;还招募大批异人术士,造谣惑众…

朱棣在北平装疯,和司马懿装老态龙钟有一拼。但长史葛诚向建文帝允炆告密,允炆下旨授意张昺、谢贵监视燕王及亲属,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逮捕朱棣,结果张信妈妈听信了异人术士的话,制止张信,张信向朱棣告密,朱棣杀掉了张昺、谢贵,反了!这下姚广孝乐了!

燕王占领了北平城,开始了与侄子朱允炆争夺天下。

朱允炆的统帅李景隆这个饭桶统帅一败再败,成了名副其实的运输大队长。直到在济南遇到铁铉,才算遇到真正对手。后来又在东昌遇到盛庸,吃尽苦头,幸亏东北风相助,南军顶着大风沙,眼睛睁不开,才杀败盛庸。

后来,朱棣绕开徐州,转而攻击宿州丶灵璧、扬州,随后打进了南京城,成了皇帝。

姚广孝作为总参谋长,功高盖世,论功行赏,升至太子少师,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同时他革命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金钱美女、荣华富贵,只是为了证明他的非凡才干!革命成功后,他为人相当低调,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其余时光躲在庙里,过起苦行僧的生活。

三、最后的救赎

他衣锦还乡时,以前同他最亲的姐姐闲门不见,青年时的好友王宾也不见他,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在他八十四岁临终前,良心发现,姚广孝向朱棣提出最后要求:放掉溥洽吧!溥洽是朱允炆的主录僧,当年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现在已成了朱棣的阶下囚!溥洽应该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放过了溥洽,也就间接地放了朱允炆。

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

8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和矛盾的人物。

他的人格是在元末苏州的博雅文艺圈和富贵圈子形成的,但他又有元初汉族士人的那种政治家天分,所以超乎了这个昙花一现的圈子,得以保存性命。他的历史政治直觉和能力达到一流水准,同时在佛教上又是一个开创性人物,始创了【禅净兼修】流派。他一方面清心寡欲,一方面又鹰扬野望,,,他最终如飞蛾扑火投入梦想:建立一个属于汉族的蒙古帝国。

他出身中产之家(医户),少年时即做了僧侣,转为僧户。僧侣的地位在元朝比较高,属于寺院领主,可以免除税赋,又容易介入上流社会。他年轻时加入苏州博雅文艺圈,就是以名师僧侣的弟子身份。他结识了伟大的画家倪瓒、年轻的天才文学家高启等人。这个圈子当时受到张士诚的庇护,在乱世中是难得世外桃源。

这个圈子视野比较开放,太仓等地当时有国际港口和市舶司,南洋、印度洋商人云集,富豪遍地,奢华程度惊人。但只要对历史政治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朱元璋灭陈友谅之后,一个新时代就开始了,在这个新格局里可能不会有这些人的生存空间。所以姚广孝及时离开了这个醉生梦死的文艺圈子,开始恢复僧侣生活。不出意料,五年后,那些文人大部分陷入牢狱之灾。

但他想不到朱元璋对蒙元佛教也深感不满,不久后就受到牵连。江南佛教界的大人物大部分被杀,他被赐给燕王而后北上。

以后他就忘了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甚至有点厌恶,元朝和明朝比起来,他绝对认为元朝要更好。他在元朝的生活非常浪漫、高比格,但进入明朝后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北方,他性格中的政治家天分被激活,开始憧憬一个汉人的蒙古帝国。是他选择了朱棣?还是朱棣选择了他?已经不重要了。他忽然不再矛盾,以刘秉忠为偶像,不顾一切的把明朝带入蒙古轨道,对南方大开杀戒。

按照蒙古的划分,朱元璋的南京政权应该是个【南人】国家,但朱棣和姚广孝却把它变成了【汉人】的国家。这个历史转变的意义很少被后人讨论,是非利弊也难于说清。

9

姚广孝,这个和尚有点儿牛......他曾留给朱棣四个字,到了崇祯时期,大家才知道这四个字的内涵。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历朝历代的舞台上,往往都活跃着一些出家人的身影。有如明初第一奇人姚广孝,历经磨难,由一个和尚,变成一个政治家,还能成为皇帝唯一的朋友,很传奇,很不容易。

姚广孝,出生于长洲。父祖都是医生,十四岁时,出家做和尚,就把名字改成道衍,字斯道,号独庵,亦自号逃虚子。他从师父席应真那里,学到了不少关于阴阳术数兵家等方面的知识。有一次前往嵩山时,遇见相士袁珙说他面目特异,将来是刘秉忠一类人物。

刘是元代大名人,是忽必烈帐一最受宠的汉人,是元帝国的总设计师。听得相士这么说,姚广孝当然很开心。也许正是这样一句话,让他心中那从未磨灭的建功立业的心动了。

姚广孝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人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支持朱棣谋反,在朱棣做了皇帝以后他还是保持着以前的作风,也令人难以捉摸。

民间有大军师刘伯温、二军师姚广孝之称,刘伯温保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时候姚广孝还只是燕王朱棣的谋士。真正让姚广孝脱颖而出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孙子,燕王朱棣非常郁闷。

一日忧郁之际,看着窗外的寒冬景致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附和了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对联进言事例。随后在姚广孝的劝说与分析之后,朱棣终于下决心夺取侄子的江山。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名声,甚至有人认为姚广孝的才能还超过了刘伯温。都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姚广孝却做到了预测大明王朝灭亡的准确时日。

朱棣封姚广孝为选陵候,到北京周边为自己选择陵墓地址。当时有风水先生上奏朱棣说:昌平北部的黄土山龙盘虎踞,有天子气。

姚广孝却一直不说话,朱棣问道:“选陵候,你看看,这块风水宝地,可以埋葬朕的几代子孙?”朱棣的意思是在问姚广孝,大眀江山能够延续多少年?姚广孝说:“此地山间明亮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紫重孙。”

朱棣听闻之后,立刻决定将黄土山改为天寿山,也就是明十三陵。

明朝灭亡之后,有人想起姚广孝的这句话。“万紫重孙”是在告诉明成祖朱棣,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明朝就灭亡了(所谓重孙,是指天启皇帝死后,万历皇帝的第二个孙子崇祯皇帝)。

可惜,明成祖朱棣当时并没有听出这句隐语的意思。

10

在明朝初期,有两人可以称之为牛人,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可见刘伯温的知名度之大。另位是默默无闻的姚广孝。提起姚广孝,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事实上,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牛人。因为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篡位”成功,就离不开“高僧”姚广孝的支持和帮助。

姚广孝于1335年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族,他从小聪颖好学,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样样精通。14岁的他却选择了改行-出家为僧,法名道衍,期间,姚广孝结识了三教九流的人物。并拜了当时的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入宫诵经,已是47岁的姚广孝被选中。然而,就在马皇后的丧仪期间,姚广孝结识了朱棣,第一次见面,姚广孝对朱棣说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大王(指朱棣)要是带我去北平做近侍,我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朱棣听后又惊又喜,悄声道:“跟我走吧。”原来“王”字上加一个“白”字,个中之意不言而喻。

后来,朱棣成功把姚广孝“挖”到了自己的麾下,朱棣名义上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庆寿寺住持,暗地里却时常请到府中密谈。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连续削了五位藩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姚广孝一路跟着朱棣,为其出谋划策。“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也就是说,朱棣在起兵的三年时间内,所有的战场决断,基本上都是道衍做出的。姚广孝也因此被称为“黑衣宰相”。

朱棣为了赏赐姚广孝,先是赐他还俗,结果姚广孝拒绝了,随后朱棣赏赐给姚广孝豪宅和宫女,姚广孝也拒收。白天辅佐朱棣,尽人臣之事,晚上修佛养性,行僧侣之职。“靖难之役”后的姚广孝,是一个低调内敛、毫不张扬的人。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朱棣前往庆寿寺去看望姚广孝。当问到姚广孝还有什么要求时,姚广孝没说了4个石破天京的字:释放溥洽。

溥洽原本也是一位僧人,建文帝朱允炆成皇帝后,聘请溥洽为皇宫主录僧。朱棣的大军攻入南京后,建文帝却离奇地失踪了。

当时很多人相传正是溥洽给建文帝剃度,然后让建文帝扮成僧侣逃出了宫。事后,朱棣将溥洽抓起来,审问建文帝的下落,结果溥洽被关押了16年一直没有“招供”。

姚广孝在临终前,竟然要求朱棣释放已然74岁的溥洽,这当然令人大感意外。但朱棣还是答应了姚广孝的要求。

据史书记载,溥洽被释放后,他来到姚广孝的床前,跪着说7个字:“吾余生,师所赐也。”溥洽离开后,姚广孝去世。两位高僧的故事传为佳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