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羽从一名武将,逐步成为官府和民间共同推崇的偶像,在儒释道三教中都有广泛的影响。就一起看一下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吧。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

01

时人的评价

关羽在时人的眼中就是骁勇善战的武将,在许多大佬人物眼中,也是偶像级别的存在。就如今天,有些人在T台上走两步,在草坪上踢两脚,被人崇拜,视为偶像一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 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陈寿的这一评价得到了时人一致的认可。

温恢认为:“关羽骁锐。”

吕蒙认为:“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

诸葛亮:“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超群。”

郭嘉、程昱:“关羽、张飞,皆万人敌。”

刘晔认为:”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关羽、张飞在时人眼中就是偶像级的存在。就今天一些人对于小鲜肉的崇拜,也就不过如此。当时,关羽一般是与张飞相提并论,不过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而已。

显然,题主的意思并不是说关羽是任何从一个贩枣的商贩,成长为万人敌的战将,而是说关羽是如何成神的。

02

从关羽到关公

建安五年(200年),关羽为解白马之围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曹操上表献帝,封为汉寿亭侯。关羽至死,也就是这个爵位。

但在关羽死后,历朝历代皇帝逐步把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以此作为教化忠君爱国的典范,关羽也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神。”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三年(1104年)又封为崇宁真君;大观三年(1107年),封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泰定帝天历八年(1335年),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封关羽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封关羽为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

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封关羽为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封关羽为山西关夫子;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封灵佑二字。

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关羽仁勇二字。

清宣帝道光八年(1828年),封关羽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封关羽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从这个过程,就看出关羽是从宋朝才开始,朝廷逐步将关羽神化。

许多人认为,关羽为神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这不准确。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写作《三国演义》或者说他出生的时候,关羽已经成神几百年。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就会发现,关羽成神最早还不是由官方所封,在更早的时期,民间已经把关羽作为神来祭祀、供奉。

03

关羽首先在民间成神

对关羽的信仰,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

公元220年,关羽被杀身亡。死后关羽的头葬在河南洛阳,身体葬在了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光大年间(567年),关羽去世三百多年后,在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起因是关公在此时常显灵,保佑来往客商及当地百姓。这也是关公成为财神的原因,为商人供奉祭祀,祈求保佑平安。

之后,纪念关公的庙宇逐步增多,在清朝末年最多时有三十万座。小时候,听老人们常说,几乎每一个像样子的村庄都有一座关帝庙。

在民间一般尊称关羽为关公、关老爷,现在许多家庭,特别是一些商人还会请一座关公像供奉在家里或商铺中。

现在国内所有的关公庙建筑中,保存完好的有五六处: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等等。其中山西运城市解州城西关帝庙,是至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楼台殿阁共有三百多间,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除了中华大陆,在台湾,仅有二千多人口就有八百多万信众,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关公,称为“恩主”。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对关公的膜拜之风也是经久不衰。

在美国的“龙岗总会”就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有分会一百四十多个。

对关公的信仰在世界范围内盛行,还主要是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居多,一般是把关公作为武财神来崇敬、供祀。

04

儒释道三教对于关公的崇拜

忠、义、仁、勇、信,这是关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自然是儒家极力推崇的偶像。

传统的儒家尊奉关公为五文昌之一,又尊为“文衡圣帝”。

最早在隋朝,天台宗的一位僧人为了在荆州扩大佛教的影响力,于是将关羽封为“伽蓝护法神”,将关公纳入了佛教体系。

北宋时期,道教盛行,为了扩大其影响力,道教也把关羽纳入道教体系,信奉道教的宋徽宗官方加封“崇宁真君”。道教将关公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

在明朝,佛教在民间影响力越来越大,关公庙也越来越多。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关公庙。而明神宗万历皇帝信奉道教,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到了清朝,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收买汉人的人心,历代皇帝对关羽也进行了加封。而且极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关帝庙,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对关帝的祭祀活动。

佛教对关公的信仰只限于供奉,并无祈祷、赞颂以及供奉仪轨,而在藏传佛教中有多位大师著有供赞仪轨。

总之,凝聚在关公身上体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渗透着儒家思想的春秋大义,并与释教、道教所倡导的人生价值观念相趋同,根本而言,关公体现着中华民族之魂,是万世敬仰的偶像。

05

题外话

关公作为偶像,是普世的道德理念。

但在中华大地上,有一个地方就没有或者说不允许有关帝庙。

想必大家也会想到,那就是颜良庙的周围。

想当初,关公万人阵中斩杀颜良,割其首级。

平心而论,关公与颜良,都是各为其主,只是政治立场不同,而颜良也并非是大奸大恶之人。何况当时颜良还没有准备好,被关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颜良至死心中不服。

在有关的历史记载中,颜良此人在黄河两岸的名声一直很好。其死后,有人修建了颜良庙来纪念他。

由于关公斩杀颜良的缘故,不能在颜良庙周围修建关公庙,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据说曾经有个县令,偏偏不信这个邪,硬是在颜良庙周围修建了关帝庙。结果,不但关帝庙莫名其妙的毁了,就连周围的人也遭受了天谴,瘟疫不断。

由此看来,颜良心中不服,怨气依然很大,但似乎也不很厚道,不该迁怒于百姓哦。

这是一点题外话,包括关公的封神,其中的故事就在友友们自己品味、感悟吧。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

紫气东来回答道题。

关羽就不必细细介绍了,是因为名头太响了谁人不知又何人不晓呢?

从买枣的关羽到关公一举成神那要感谢罗贯中先生,理由是无论国家,地,州,宣传部,司,科,都是放在首位,掌握了宣传口子,即是首脑机关的心声,这仅是个例子。

而关羽成为关公就是罗贯中先生宣传笔下文学的功劳。

读者从演义里看罗先生帮关羽虚拟了温酒斩华雄,华雄那么利害,但在关羽刀下是刀到头来,分文不值,另虚拟了过五关斩六将,前期被打得全军覆灭的关羽而投降曹操,前后不能矛盾,用过五关斩六将再次把关羽捧起来。

斩上将颜良这是事实但罗先生没讲原因,像颜良武艺超群战将连武器动都不动一下,犹如傻瓜任人宰割,难道这里没有原因,还送了个顺水人情把斩文丑也记在关羽刀下。名将庞德若不是被水淹没,关羽怎可轻易得手,这里主要是描述关羽的勇。

下面罗先生是虚拟关羽的义,义莫过于(保皇嫂)这里谁都知道,曹操是先俘虏了刘备家眷,后俘虏了关羽,这是两码事儿,曹操想把刘备的家眷怎么样就怎么样,关羽管得着吗?

另一虚拟关羽(义),是华容道义释曹操,这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关羽根本就没去华容道,到是刘备赶到时曹操早巳安全通过。

有了以上罗先生给的光环,关羽不想当关公都推卸不掉了。

如果罗先生笔下写关羽投降汉贼曹操,而帮汉贼曹操立了功,而封了汉寿亭侯的官,是地地道道的判徒,头可断,血可流,怎可投敌求荣,派除奸队除了这隐患,哪有后来的关公,财神之说,无论是山西老乡,哪代皇帝还会封什么神呢?

一句话是罗贯中先生封的,是罗先生把关羽变关公财神更确切,再见!欢迎留评!




3

关羽夲是刘备的将领。刘备夺取南荆州上表朝廷成为荆州刺吏后 ,是朝廷大员,征讨益州左将军,在孙权也为了夺益州换取荆州时,周瑜出征死在巴丘后,刘备成为征讨益州总指挥,领导吴东荆州人马征益州。庞统是东吴的人,带着是东吴人马,而关羽夲来在夏口为太守,孙权为了收益州,换荆州。交出江陵给关羽的人马,使关羽成为南郡太守,关羽没有去益州。守在江陵。

孙刘是一家人,在湘水化界才成两家。关羽在两家分家后,又独立座大,成为威震华夏的独立一家,首先领兵叛乱,抗击曹仁率领军队的镇压江淮起义队伍。并把曹仁围困樊城,使襄阳的胡修付方投降,进一步导致刘备叛乱夺汉中成为汉中王,而反叛曹操的朝廷。使国家又四分五裂了。

刘备在汉中战役胜利为王,授关羽为前将军,但费诗送权印时被关羽,以大丈夫绝不和老兵同列而拒绝。刘备也再没有援助关羽,使原来还在孙权。在朝廷的徐晃军队打击关羽的一败再败的情况下,孙权的吕蒙陆逊收复关羽江陵公安,关羽兵败军散围在买城时被杀时,刘备并没有援救。成为可怜人。

但是到宋时代,关羽开始被宋徽宗比吹起来,到元未明初在罗贯中创作下,更加英雄美化。成为人们家喻户晓人物而且以后统治者更加美化关羽成为圣人关公。

4

引言: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在人们的心中中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豪杰,世人都非常爱戴和崇拜的。有关关羽的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等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忠义无双的人物。试问一下,一个有情有义、忠义无双的人,又有谁不爱呢?

正史记载的关羽

三国时期陈寿先生撰写的《三国志》下的关羽是个能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万人敌,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只有关羽和张飞两人。关羽有着白马阵前斩颜良、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军事成就。


史书记载关羽是个非常有情有义和忠义的人,关羽与刘备张飞情若兄弟,不离不弃。为了追寻兄长刘备,得知刘备的下落时,毅然决然放弃曹操给的厚恩,千里走单骑去找刘备。

关羽的成就是靠自己多年的拼搏得来的,关羽不仅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名将之一,还是唐朝的六十四名将之一和宋代七十二名将之一,这份殊荣可以笑傲天下了。

文学形象的关羽

明初的罗贯中先生根据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等创作了《三国演义》这一名著,给关羽增添了很多的笔墨,使其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已成为后世结拜之人的经典名言。



文学形象的关羽有着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事迹。

可以说,罗贯中先生是非常崇拜关羽的,和我们一样是把关羽当做偶像的。

关羽的另一种成名之路

关羽死后,民间为了纪念,在多地都有相应的关羽祠堂,关羽也被成为“关公”。

后世各朝各代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对象,对关羽多有褒封,三国时期关羽的爵位是汉寿亭侯,从北宋开始,关羽的爵位从“公爵、王爵、真君、神、帝、圣 ”到清代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在古代已被描绘成偶像级的人物,成为后世之人敬仰的英雄。

结语:关羽是个非常令人惋惜的悲情人物,关羽的忠义永远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但人无完人,关羽高傲的性格导致了悲惨的命运。作为历史的传播者,我们还是要理性的看待历史人物,关羽的有情有义、忠义无双让我们爱得死去活来,但关羽高傲恃才凌人的性格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是紫气东来,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我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5

估计关羽自己都没想到,他死后会被封神。

汉末三国,将星璀璨,关羽也算是名将,但是和周瑜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关羽有陷阵斩颜良的武力,也有水淹七军的智谋,但是为人骄矜,后方失火,最终结局很悲惨。

到了今天,关羽已经被封神,这里面最主要的功劳,应该说宋徽宗。

在唐代,关羽还没有过于被神话。而宋徽宗不知道为啥,非常喜欢关羽,开始给关羽追加封号,先是封为“忠惠公”,最后不断加封,封为义勇武安王。

宋徽宗开了这个头以后,后来的各朝皇帝都开始加封关羽,特别是清朝,几乎每个皇帝都要加封,名号也越来越长。

时至今日,关公早已不是那个肉体凡胎的关羽,已经完完全全成了忠义的化身,各行各业都会供奉。

6

看到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个男的在 行窃的过程中还不忘拜关公像,好死不死还被监控拍下来。

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其实说起来,关羽最初只是一个武将,准确的说,一个很厉害的武将,可是历史上这么多厉害的武将,为什么只有关羽变成了万民敬仰,连黑道也敬畏的关二爷??

不管咋样, 还得先科普下 历史上的关羽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县解州镇)人。逃亡到涿郡(今河北涿州)之后,为躲避官府追究,遂改字云长,因什么逃亡已无法考证。

官方史书《三国志》对关羽的评价不过 一员虎将,与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并列,评价说: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从这段评价看,关羽有万人之敌的肯定一面,有报效曹公不值得赞扬的一面,也有刚而自矜的缺点一面。

那么这样的关羽怎么成 “神” 的?

这还得全靠一本小说《三国演义》

在中国,甚至全世界,一部小说能将其中一个人物塑造成万民敬仰、膜拜的神,恐怕只有《三国演义》了。

近两三百年,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差不多都有一座关帝庙,一般人家的神龛上,供奉孔夫子的远远没有关羽的多。

关羽生前甚至身后很长一段时间地位并不高,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在历史上,关羽的能力很一般:温酒斩华雄是孙坚的功劳;对,你没看错,小说里篡改了这一段。斩文丑、车胄、蔡阳,是罗贯中替关老爷打的;(小说里的剧情)

至于声震华夏的水淹七军,只是天灾而已。

关羽一生爵位不过是汉寿亭侯,尽管听上去很有气势,其实是爵位最低的一级。

这样一看,真实的关羽……实在是没什么竞争力……

官方志书《三国志》中关羽是和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放在一个传里的。

要知道,被关羽所鄙视的陆逊还能享受单独列传的待遇呢。官方如此,民间也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可见关老爷生活的那个时代,他并没有享受到人们的热切拥戴。

直到《三国演义》的出现。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关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民众中的威望日益攀升。

官方看中关羽的“忠”,民间推崇关羽的“义”。

于是有口皆碑的道德楷模关羽便成为上层统治者与底层民众信仰沟通的渠道。

明万历年间,关羽得到了皇帝的三次加封,荣登“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之位。明朝末年,关羽正式取代姜太公,成为新的“武圣人”

于是后来便步步加封: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 关羽封号加封“仁勇” 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 关羽封号加封“威灵”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 关羽封号加封“护国”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关羽封号加封“保民”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 关羽封号加封“精诚”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关羽封号加封“绥靖”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 关羽封号加封“翊赞”

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 关羽封号加封“宣德”

霸气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从生前最低级别的汉寿亭侯到义勇武安王,关老爷从关张赵马黄的“五虎上将”中单列出来,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人物,开始一步步走向圣坛。

由于皇帝和官方的推崇、加封,关羽由一名武将成为一尊神明,关公信仰遍及全国,此时民间各地修关公庙、祭祀关公也成为习俗。

此时杂剧中出现了许多关公戏,如《关张双赴西蜀梦》、《关云长古城聚义》等,通俗易懂,盛于民间。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中涉及关羽的就有二十多回,其中有十四回不惜浓墨重彩极力美化关羽。

关羽的传说越来越广,关羽的形象也在民间艺人和文人的笔下不断“改造”和“升级”,以满足普通百姓对这位盖世英雄的崇拜。

既然是英雄,英雄就该与众不同、卓尔不群,《三国志》中关羽的掌中兵器是枪或矛,但既然关羽已经有别于张赵马黄,那关老爷的兵器就不能是枪!

历史人物总结:

随着《三国演义》开始广泛流传,关羽的形象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巅峰。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关羽被视为马祖等神仙同等的地位,已经是一个神仙了。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关羽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清朝后,关羽继续被不断加封,直到最终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比慈禧25字的谥号还多一个字。

总而言之,关羽一步步成为神仙,主要还是因为朝廷通过宣传、包装关羽的忠义来巩固统治。

关注我,@煮酒品历史,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干货、问答,大家畅谈历史,议古论今,以古鉴今,提升硬核实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7

早期的关羽,勉强被抬进了武庙七十二将中,只是普通的一员而已。

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关羽还是湖北地区出名的“厉鬼”,由于吕蒙的死比较蹊跷,所以连老百姓都怕被厉鬼索命,加之楚人本身爱建祠,所以给关羽建了祠,纯属处于对恶灵的敬畏。

关羽的成神之路,还得从隋朝开始,当时的佛教已在中土盛行,而佛教发展的一大“法宝”,便是招收一些历史上死去的名人,将他们“剃度”,封为佛教护法珈蓝。

于是关羽被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看上了,说自己在玉泉山建寺之时,关羽到访,愿受戒皈依,于是成了佛教的护法神,也就是珈蓝使者。

连《三国演义》也引用了这个传说,书中就有“玉泉山关公显圣”之内容。

大家都知道,佛道之争几乎贯穿了华夏文明发展史的大部分,既然佛教纳了关二爷做珈蓝,道教自然不甘示弱,到了北宋年间,道教终于对关羽下手了。

宋徽宗的崇宁年间,解州盐池出现蛟龙,具体是啥不知道,咱就当是蛟龙吧。

然后宋徽宗赵佶就龙虎山的张天师去除妖。

这一届张天师叫张继先,别说,一道铁符入水,登时雷雨大作,一道闪电下去,就把蛟龙劈死了。

宋徽宗觉得这也太神奇了吧,就问张天师,您这请的是哪路神仙呢?

张继先就等着宋徽宗问这句呢,立马回答道:“臣所役者关羽,当召至。”

宋徽宗那个高兴,立马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如果说做佛教珈蓝只是来自一个和尚的一面之词,那皇帝的封号可了不得了,关羽这下终于彻底洗脱了“厉鬼”身份,正式成了神。

至此后,关羽的封号一发不可收拾,是越来越高,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明太祖朱元璋试图降过他封号(前将军寿亭侯),其他的皇帝对关羽的封号都毫不吝啬。

到了万历年间,明神宗给关羽的封号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帝。

至此,关二爷成了护法神第一。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8

答:羽名将,不是有人说“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羽名将被斩首之后,刘备建立起来了汉,史称蜀汉。刘备称帝,并没有追封羽名将?直到刘禅末期,追谥羽名将为壮缪侯!

虽不算好,但也不是什么恶谥。基本上符合羽名将的历史定位。

怎么解释呢?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整体的就是说他在领军方面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武而不遂),有些名不符实(名与实爽)。

这才是羽名将的最后归类!而这种归类是不是偶像???是什么人的偶像???莫衷一是!对于后人来说,不过是多了一块将要被拆迁的“聚宝盆”…

9

1、死后并无大影响 北宋年间获追封

刘备称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为手下武将中的最高职位。曹操也曾奏请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虽为侯爵,但级别较低,还不及县侯和乡侯。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被孙权所杀。41年之后,即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关羽生前威震华夏,义薄云天,不过他死后几百年内并没有很大影响,一直到唐代,也没有人拿他当神灵祭拜。宋太祖赵匡胤甚至以关羽被仇国所擒为理由,把他请出了武庙的配享队伍。

到了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关羽地位开始提升。相传,因关羽的灵魂协助张天师后人斩杀了蚩尤的魂魄,宋徽宗赵佶于当年追封关羽为“忠惠公”,使其由侯爵晋升为公爵。

在之后20年里,宋徽宗分别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那是因为,北宋末年,宋王朝重文轻武的统治思想造成了宋朝军队的虚弱,面对周围少数民族的强大威胁,北宋统治者希望借助关羽的神力来保家卫国。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宣称关羽能“肆摧奸宄(guǐ)之锋,大救黎元之溺”,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赵昚(shèn)更称关羽“生立大节与天地以并传,投为神明亘古今而不朽”,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农民起义遍布华夏大地。元朝统治者虽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但并未挽回败局。

2、明代皇封称帝君 亲属部将皆蒙恩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政变,后来以“清君侧”为名攻克京城,夺取皇位。朱棣说,他的行动得到关羽保佑,由他当皇帝乃是“天意”。

朱棣皇帝说关羽是神,各级官吏和黎民百姓也都把关羽当神来敬。到了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朝廷下令将全国的关庙一律改称“忠武庙”。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应道士张通元的请求,明神宗朱翊钧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并改关庙名称“忠武”为“英烈”,关羽至此晋位为帝。

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明神宗朱翊钧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次加封,我们后世熟知的“关圣帝君”称号就是从这一次加封中来的。今日,很多宫观祠庙供奉着的关羽神像身着帝装,也源于这次加封。

明神宗朱翊钧不仅对关羽加封,皇恩还惠及到了关羽的亲属和部将。关羽夫人被封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被封为“竭忠王”,次子关兴被封为“显忠王”,部将周仓被封为“威灵惠勇公”,并赐关羽左右丞相和元帅、伽蓝,分别是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元帅岳飞、伽蓝尉迟恭。自此,关羽“永安帝位,不在将班”,成为皇家亲封的三界伏魔大神、关圣帝君。

3、尊崇之极在清廷 万众景仰更无涯

到了清朝,统治者对关羽的崇奉更是无以复加。

据说,努尔哈赤在建州任酋长时,就与其子孙熟读《三国演义》,把这本书当作军事启蒙教材,视关羽为战争守护神,还称关羽为“关玛法”(满语,即关爷爷)。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前一年(公元1615年),即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修建关帝庙,成为后金初年的七大庙之一。皇太极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以沈阳为京城,即敕建关庙,皇太极亲赐“义高千古”匾额。随着清兵的节节胜利,不断侵吞大明疆土,他们更加认定这是关羽保佑的结果。清兵入关之后,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康熙皇帝对关羽也十分尊崇,尊关羽为“夫子”,与孔夫子并称。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康熙皇帝敕封洛阳关帝冢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自此便有了“关林”的称谓。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途经解州时,曾拜谒关帝庙,并为关庙亲书了“义炳乾坤”匾额。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敕命天下省直郡邑皆立关帝庙,赐春秋大祭外加延祭,对关羽的祭祀有了官方标准,民间也多有效仿。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雍正皇帝又追封了关羽的曾祖父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

之后,清朝的统治者对关羽的加封一个接一个。乾隆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嘉庆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道光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威显仁勇关圣大帝”;咸丰皇帝更是以“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前后四次加封关羽,并在皇宫内供起关帝神位;同治皇帝加封关羽“翊赞”。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关羽得到清室最后一次加封,称号最终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全长26个字,恨不得把世间好词都用上,可谓尊奉之至、无以复加了。

如此这般,先后曾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羽颁旨加封,且一个比一个高。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级还是在百姓心中,关羽已然成神。成神就要有神性、神品,关羽的品行恰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寄托着民众的道德精神,日月可鉴,妇孺皆晓,所以被尊为“万世人极”。

10

关羽(?——公元220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关羽是最早追隧刘备的武将之一,另一位是张飞,并且关、张二人都有“万人敌”之称。刘备在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在路上”,在逃跑的路上,如丧家之犬,和“流浪狗”差不多。但是,关羽、张飞对刘备不离不弃,特别是关羽在杀了颜良,以此报答了曹操的厚待(加官进爵——汉寿亭侯)后,义无反顾的再次回到了刘备身边,做到了“义绝”。关羽由一位三国时期的众多的武将(中国历史上武将更是像群星一样的多),逐歩成为了侯、王、帝、圣和神,知名度超过了孔圣人,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千多年。这个过程始于晋代,当时已有了神化关羽的传说。但在宋代以前,神化关羽的现象仅是在民间存在,在唐朝时期的诗人所作的有关三国的诗,以刘备、诸葛亮和曹操居多。而从宋朝、元朝开始了对关羽的进一步的神化及崇拜。特别是到了宋朝中期,关羽的地位也开始上升,这是因为佛、道两教对此的推动作用,还有更重要的是民间的通俗文艺作品的发展。例如说书人——江湖艺人的岀现。在一些三国的文艺作品中,岀现了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亊件,如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护嫂寻兄”的故亊,这已体现岀了关羽的勇武以及义气。在宋徽宗在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关羽“忠惠公”。崇宁三年,又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这是从道教角度出发进封的。随后,在1108年、1123年进封为“王”。已很接近当时的武圣——姜太公了。到了南宋时期,上层社会也开始了倡导崇拜关羽。元朝初期,每年二月十五曰,已在宫中抬着关羽神轿游行了。再到明清时期,关羽已彻底被神化了,地位不断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的岀现。在顺治九年(1652年)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羽成了“武圣”,与“文圣”孔子享有同等地位。而最终关二爷的最高封号为,“忠义神武灵祐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关圣大帝"。关二爷,“走上神坛”,是因民间艺人将其塑造成了勇武、忠义的代表,而上层社会和平民阶层均需要这样的“英雄”存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