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真不好比较。
古代分初试为童生(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入学考试),秀才、举人、进士。也就是乡试(中秀才),府试(中举人),殿试(中进士)。还有状元、榜眼、探花。
如此之论,今天的大学本科也就相当于古代的“秀才”。而古代的秀才,也就相当于今日的“初中生”。
古代的考试很严格,一级一级的去考,考中什么是什么。而不象现代的大学,有一本二本三本,还有中专大专。
我也没弄明白几本算正统大学,怎么与古代的等级比较?
这个还真不好比较。
古代分初试为童生(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入学考试),秀才、举人、进士。也就是乡试(中秀才),府试(中举人),殿试(中进士)。还有状元、榜眼、探花。
如此之论,今天的大学本科也就相当于古代的“秀才”。而古代的秀才,也就相当于今日的“初中生”。
古代的考试很严格,一级一级的去考,考中什么是什么。而不象现代的大学,有一本二本三本,还有中专大专。
我也没弄明白几本算正统大学,怎么与古代的等级比较?
两者不能等同而论,它们并不相当。
科举制度的考试,与现在的应试制度不同。科举制度在历朝历代都不完全一样,按一般俗知的,是分为几个阶段:道试(包括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历代,得到秀才这个称谓的情况不一。比如明清两代,通过童子试即可称为秀才。但是明以前比如宋代,秀才则是完全通过道试的人的称谓。
换句话说,就是秀才这个称呼,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不值钱。
怎么去看现代的本科学历,与古代各时期的秀才的对比呢?
1、工作资格
古代的秀才虽然不一定当官,但是可以为吏,许多文吏的基本要求,就是水平达到了“秀才”,比如说宋代就是这样的。我们看今天,当然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可是大学文凭却一般作为应聘的基础条件之一。
想当个公务员不容易。从资格上来说,明清以前的秀才,与现代的本科学历很相似,都是找工作的必要条件。
明清两代,秀才不值钱。有了秀才这个名头,该找不着工作也还是找不着。这一点,其实更像是现在高中或者大专的情况。
2、未来前途
从本科来说,因为是学士学位,之后还可以进学为硕士、博士。但是拿到了硕士博士,就有资格直接去当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从秀才来讲,秀才再进学就是举人。举人可以不做官,但是举人已经可以得到许多优待了,事实上他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拿到硕士博士算不算人生赢家?当然不能算,因为你还得自己去找工作,但是举人已经可以被择优放官了。所以,不管怎么说,也是举人的地位高于硕博。
所以要这么看。秀才与“人生赢家”只差了一步,只要中了举,那就是人生赢家;本科毕业与“人生赢家”那就差太远了,就算捱到中了风的年纪,也未必是人生赢家。
这足以证明,秀才这两个字的潜力,要远远大于本科文凭的。
综上。虽然现在的应试学位制度与古代的科举制度不对称,没什么可比性,但是综合所有情况来看,本科文凭在与古代的秀才称谓相比,含金量还是低了一点点的。
毕竟,古代文人还是少数,即使在明清两代,秀才不值钱了,可那也算是一种名誉,是值得人高看一眼的。
现代的本科毕业生,算什么名誉?会有人因为你是本科毕业就高看你一眼?那他也太没见过高学历的人了。
很多人都喜欢将现代教育的学历和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现在的学历只是一种受教育程度的证明,本科、硕士、博士,只能说明受教育程度更高或者专业方面上会强于其他人。而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在不公平的年代相对比较公平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存在的作用就是选拔官员。如果非要和现在做比较的话,公务员考试倒是和科举制度有一定的相似性。
(电视剧中的吕秀才)
但是毕竟科举制度也是通过不断学习然后考试来获得做官的资格的,所以能够考取功名也绝对是学习能力出众的人才能做到的,那么就光从学习能力或者考试难度上我们来比较一下本科学历和秀才谁的难度大。
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应该就不用我多说了,古代的科举制度因为各朝各代都有差异,我就以离我们最近也是最鼎盛的明清科举为例讲解一下。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为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又严苛的庞大体系。按照等级层次从低到高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
童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的开端。读书人要先通过县试、然后再通过府试,就成为了童生,表明已经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但是这个童生不以年龄来论,如果始终未能通过下一级的院试成为生员,即使是白发苍苍也还是称作童生!但很不幸的是这里就是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终点了。
院试
院试是由通过县试和府试后的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下一级考试,院试又分为“岁试”和“科试”两级,岁试相当于童生的入学考试,通过后就是生员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秀才(晚清名臣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只有成绩优秀的才可以参加下一级的乡试,不是说秀才就直接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举人的,而成绩不好的甚至会被取消生员资格。
(科举考试)生员按照考试成绩划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然后还有附生,是才入学的生员。这里敲黑板了,考取了生员,算是有了功名,身份也就发生了变化了,算是脱离平民阶层,进入士大夫阶层了。生员有免除傜役、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乡试
乡试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主持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共举行三场,时间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和十五日,因此又称作秋闱。明清时期的乡试录取举人的名额是由中央下达的,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几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三百人。
(范进中举)乡试中举以后就取得了次年在京师礼部举行的会试资格,同时成为举人也就说明了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即使日后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之所以在中举以后会如此兴奋以至于精神失常就是因为这一点。三年一试,录取的名额又少,还有初步做官的资格,因此乡试也就成为了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关。
会试
会试是于乡试之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在礼部举行的考试,因为正值春天,所以又称为春闱,除了去年的举人外,此前未中进士的举人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明朝一次录取的名额为三百人左右,清朝无定额,每科自一百多人到三百人不等,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录取406人,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仅取96名。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虽然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的官职,或者吸收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由国家提供一定的俸禄。晚清名臣左宗棠因为连续三次会试不中,一怒之下就放弃了科举入仕之路。
(左宗棠画像)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的考试,地点设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按规则,殿试只会按照成绩排定名次,而不会被黜落。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列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也是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常来说,状元会立即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授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则还要进行一次考试,称为朝考,目的是择优录取为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这五大步是通常情况下一个读书人要入仕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的路,没有办法逾越,这个难度可见一斑。
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数据,大家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从隋唐开创科举制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一共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的人数就无法统计了。清朝全国有几百万人的读书人,进士一般三年考一次,一次录取不过三百人。据研究,在清朝进士占总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请注意,小数点后是四个零,也就是说百万分之零点四八。我们通常说“万一”,这个概率可比万一小多了!
(明朝进士形象)而对我们现在的学历教育呢,我就拿2018年的数据来说。2018年的报考人数达到了975万人,本科录取人数则是422.16万人,录取比例为43.30%,而这些人在四年大学后,99%的人都会取得本科学历,也就是说光2018年这一年就会贡献400万的本科学历的人。而清朝2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才出现了46万个秀才,平均每年1700个,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
但是呢,其实两者本来性质就不同,科举是为了选官,因此人数必然不会太多,而我们进入高等学校是进行高等教育,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的。我在这里只是按照题目强行比较一下,也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免再和现在的学历教育搞混了,大家对此别太当真!
我非专家,随便叨几句关于秀才的部分——举人进士老爷咱不说。
秀才,也称茂才,即才之秀者,才能秀异之士,即有知识有文化的杰出人物。
秀才是很难考的。各朝各代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得对于普通家庭都不容易。
隋朝以前秀才主要是荐举加策问,如《晋令》所言:“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
隋朝开创了伟大的科举制度,考试相当严格,整个隋朝考取秀才(高级别)的,不会超过二十个。隋朝仁寿年间杜家三兄弟都考上了秀才,尤其是杜正玄,牛气冲天,被称为“海内一人”,面对金光环绕的他,无敌的杨素自愧不如,感叹“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吕秀才剧照)
唐朝延续了科举制度,秀才仍是相当难考,唐武德年间至贞观年间,一年有一两个中的,是很正常的事。永徽二年,停了秀才科,后来玄宗代宗时代,时开时停,能得秀才名号者,极少极少。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多,秀才是其中一科。秀才福利很好,动不动就给个正八品的待遇,很拉风,不过难度很大。
此后,秀才就成了读书人的通称。
到了宋朝,就是进京参加会试的,无论是走考试的路子,还是争取举荐的,也不管中了没有,全都统称秀才。——进士老爷还是相当牛气的,特别特别难考。
明清时期,秀才指的就是童生通过省里举行的院试的,就都称为秀才。当然了,要成为秀才,也是过五关斩六将的,经过好几轮考试,毅力不够的,直接考挂了。一把花白胡子的范进就在此列。
待遇方面也大不如前。秀才里面身份最高的是廪生,可以领取国家的补助,考试时给人做保(这个可有点意思,童生参加考试要认保),如果本地老不出贡生,那廪生做了几年就可以直升了——贡生有资格当官。州县虽都有一定的秀才名额,但穷山僻壤的,总是艰难。
秀才们可以一直考,考到考不动为止。当然了,有人终其一生,也就只能止步秀才,不如洪天王。
普通的秀才还可以不用交税,见县官可以不跪(一般的犯事没关系,大案就另当别论了),县里来了高级别的大官,可以作陪,吃吃饭喝喝酒什么的,享受一番。这机会都没有,也可以当当私塾老师,教几个学生,就如胡屠户给范进规划的人生一样。
本科学历和秀才,真不好比。
一家之言,叨叨了。欢迎关注头条号。
明清时期,每年农历四月在府城(也有大县设考场的)举行童生参加的院试,中者称为秀才。每年全国考上秀才的名额不超过一万人,按各府的人口比例分配。考上秀才后,即便没有再上台阶考上举人,也能享受一些待遇,能不用出苦力(抗灾的时候也不必干力气活),能给知县写提案书知县必须收,见知县不跪等,秀才谋个私塾的教师岗位完全不成问题。
从稀缺程度来讲,现在每年新录取的博士生已超过十万人,明清时期的秀才比当今的博士还要稀缺十倍,更不是本科生能比的。
谢邀!!!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古代的那个考试制度。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童生参加院试,中者称为秀才。(府,县)
秀才参加乡试,中者称为举人。(省城)
举人参加会试,中者称为贡士。(京城礼部)
贡士参加殿试,中者称为进士。(皇宫皇帝)
我觉得按照考场和主考人,以及中者之后去哪里来讲,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古代的举人。
因为我也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给你讲一讲了,也不知道这能不能帮到你。
古代读书学科没有现代这么多,除儒家的其他学科基本都是学徒式的比较多,如果硬要套的话。
童生等于小学生,秀才等于初中生,举人等于高中生,进士有一甲,二甲,三甲,等于一本,二本,三本,专科没书读,要么来年继续考,要么就给那些做幕僚,做主薄(这就算专科了,学一门手艺学科嘛),考中进士之后基本没人带读书了,就靠本身拜的老师解惑和出外实习了,翰林就是硕士了,经过层层筛选人才,进入重要机构,参加重点工作(重要实验),再上就是大学士之类的类似博士后这种从事主要重点工作的位置了,再上就是大儒(院士)这种国宝级吉祥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