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毫无道理,清朝有满八旗,汉八旗,有满官,有汉臣。都不是分的明明白白的,怎会普通百姓不知自己是满是汉呢。
在清朝时期,普通百姓肯定知道自己是汉族人。
因为这牵扯到民族传承问题。汉民族自从远古的华夏民族,延绵发展到了秦汉时期。
由于国家实现了伟大的统一,国家在汉朝实现了鼎盛发展。并在汉武帝时期,国家进入了古代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至此,汉民族逐渐发展成形。
而到清朝时期,由于汉民族缺乏一个实力强劲的领导集团。没能把汉民族,捏和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从而变成一盘散沙,没有能力和当时如日中天的清王朝相对抗。最后,也只能是各个自保,听从清王朝的统治。
清王朝起初,强制汉族人剔发,易满服。是想剔除汉族人的印记,以便更能轻松地统治汉族人。
但是,只能说一个民族的内在基因是很难被外在的形式改变的。由其是对我们一个,成熟稳定发展了几千年的汉民族来说。
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们汉民族是不会被消亡的。
第一,得益于古代先贤的文化成就及一些历史文献。
正是由于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文化体系,让我们的语言、文化得以有不断传承的可能。
不是剔个发、换身衣服就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的,一时的顺从并不能代表永久地服从。一旦时机成熟我们的民族,就又重新地焕发了青春。
第二,我们的民族得以传承下来,还与我们的民间艺人的说唱传颂密不可分。
我们民族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除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外,就是我们的民间艺人的说唱传颂。
这不仅是我们的民族是这样,世界上差不多所有的民族传承,都离不开民间艺人的功劳。
这种传承方式,是我们的普通人最容易乐于接受的,并深植于普通人的心中。
第三,我们的民族传承,还与当时社会的乡绅治理体系有着密切关系。
因为,当时我们还处在半封闭的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社会。普通人都被依附在土地上,并且这些土地都被一些有实力的乡绅所占有。
而这些乡绅,往往又是当地家族聚集地的族长式人物。这也是,清王朝鞭长莫及的地方。不得已而为之。
正是因为,我们当时都是家族聚集居住。这样,更会有利于我们民族的传承与发扬。每一个人都会,经过口传心授地传承我们的民族、家族的发展历程。
这也是,我们普通人无论在何种社会,在何种发展条件下。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已的民族,自已的根在何方。
不知道。
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作为汉族的意识,只有少部分人有这种意识。
我举一个反例。
18世纪左右,清朝鼓励大量内地的汉民去云南进行边疆开发。由于资源有限,所以当地就出现了各种械斗,特别是汉移民和土著回子之间的械斗。
但是,这种械斗的单位,并不是基于汉族的认同,而是源于乡土地缘关系。
例如,道光元年(1821)白羊厂银矿械斗案中,当时的组织者,是以楚民、临安人和湖广人作为单位的,并没有以汉人的认同感去和当地土著进行资源竞争。
这就说明,这批汉人移民并没有一丁点的汉族认同,并不理解自己是汉人的身份。
一个民族或族群,必须在族际互动中才会形成自身的认同。
譬如清朝的剃发令,有些人激烈的反抗,就是因为他们形成了自身的认同。
但与之相对的,还有很多人顺从地剃发了,没有森么不满,这就说明认同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存在的。
不要用少数人的案例,等同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的思维。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总而言之,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
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关注吧!
实在是太高看当时的老百姓了,当时老百姓连能不能活过明天还不知道,你居然问他们是不是汉族人?过去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而且清朝盛行奴化教育,认为自己是汉族人能怎样?连饭都吃不上,而且对于老百姓而言,全部基本都是文盲,连教育学都没上过,大字不认识一个,全部都是画押,更别提什么民族了,要不然也不会麻木那么久。而且对于百姓而言,谁能让他过的好,他就跟谁,之所以会在历史中造成很严重矛盾的和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那些中级阶层和士大夫阶层,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们灌输思想,忽悠老百姓,而对于百姓来说物质至上,所以会掀起一番运动,这就是历代的原因和结果,而所谓的民族等等在当时也只是嘘头而已。在清朝时期造成了多少的起义?都是号称什么“复明复汉”但是都失败了,并不是实力不行,而是以“民族国家”为由实施自己的私欲罢了,就算当时百姓知道自己是汉族人也没有用,因为不能当饭吃。满族人奉行的“剃发易服”是对付中层阶级的,对于当时老百姓而言,听话就完事了。能读上书的人就不简单,这也是为什么“剃发易服”和拉拢读书人的原因。加上大多数百姓又被“剃发易服”汉族人的观念又被淡化,但是汉文化实在是太过强大,满族人反而被汉同化,如果当时百姓有现在的教育和学历水平的话,那肯定是没问题,而且被强制同化的几率也增强了,肯定会下命令推行满语之类的政策,当时之所以没有推行,就是百姓都是文盲。一个字难!百姓只知道自己是清朝子民,根本分不出民族之分,那些分满分汉的都是高级阶层。
民族这个概念,发展至今不过100余年。一战时民族国家概念的崛起,影响了后来中国的民族划分。
在清朝时,很多普通老百姓并没有自己是属于什么民族的概念,但是很多普通百姓知道汉人、满人和蒙古人之间的区别的。
这种区别更多的体现在由于八旗制度造成的待遇亲疏关系差异上。比如汉官只能自称为臣,而满人和蒙古人可以自称为奴才。
这时候没有民族的概念,但是有的典型的文化上认同的差异,但是只要满洲人认同儒家的这套体系,愿意融入到整个汉文化中 ,汉人可以一样把满洲人认作自己的皇帝。
当时的清朝并没有国家的概念,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概念。而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要不亡自己遵循了千年的文化传统,谁是天子都一样,自己照样交皇粮。
百姓和百姓之间,并不存在因为大家同属一个民族,而产生对应的民族认同感。而更多的是因为不同村落,不同姓氏,不同宗族,往往会因为更争取更多的生存资源,而毫不客气地械斗。
光绪13年(1887年),江西乐平县马姓宗族和弋阳县邵姓宗族之间因“互争坟山坝水”起衅,双方约定械斗,马姓39人、邵姓35人各持枪刀出村互斗,结果共有37人丧生。
晚清文人申翰周写诗“两姓相争严伍阵,拼将人命作收场”,展现了福建竹村两个家族械斗的劲爆场面。甚至当欧洲人打进来之后,惊奇的发现,广西、广东等土客矛盾尖锐的地区,火枪成为“土人”与“客人”械斗的利器。当时村民之间的械斗,往往会卷入数千甚至数万人,连官府都不敢出面。这些能运用火器熟练的程度,甚至比普通的清军士兵都要厉害。
当清朝灭亡的时候,很多百姓却不愿意剪掉辫子,声称那是祖宗传下来的,就连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如此。其实他们不是为清朝殉节,而是为2000多年来的儒家礼教文化而殉节。清朝亡了,并不是一个异族人建立的王朝亡了,而是中国传统的那一套文化制度亡了。直到近代才是真正民族意识觉醒的开端。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题主的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清朝时普通百姓知不知道自己是汉人,与清朝是不是中国、剃发易服后的汉人还是不是汉人,属于同一种问题。
费孝通先生曾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中对“民族”这一词做了解释——“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必须和“非我”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区分民族其实就是依据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礼仪等划分出了“你、我、他”。“我们”相近的、是相互认同的;而“你们”、“他们”则是疏远的、互不认同的。有了认同,也就有了差异,这是最早“华夷之别”的由来,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构建的重要方式。
《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说文》亦曰:“夏,中国之人也。”
民族意识起源于春秋,发展于秦朝,后经汉一统后,凝聚成汉族这一民族。汉族在清朝前,是一以文化传统为傲的民族。因盛大之礼仪,是为夏;因章服之美,是为华。礼仪为汉族之里,汉服为汉族之表。这也是华与夷最大得差别,基以文化而非血缘。汉族的民族特征,外则是汉服,内则是华夏传统礼仪文化。
那么,清朝入关后“剃发易服”抛弃汉服的汉人还是汉人么?他们是否还知道自己是汉人?
清军入关后,清朝颁布了剃发易服令。前文我们已经说了汉民族特征,便是汉服与传统礼仪文化为核心。
这也是为何清朝入关后针对汉人的圈地、大屠杀等都没有激起普通汉人的大规模反抗,而剃发易服令,却让无数汉人坚决抗清。
所以但他们看到朝鲜使团身着汉服,无不痛哭流涕,悲痛不已。而经历几代人后,普通百姓们对汉服已全不知晓,乾隆时期再一次看到朝鲜史团,转而嘲笑他们所穿的汉服似妇人、像和尚,如小丑。
可怜的是明末清初,无数的的汉人为了穿汉服,转而奋力抗清,身死族灭不悔。仅仅几代人后便将汉服当作异类,肆意嘲笑。
剃发易服之后,是去了原本代表汉人外在的汉服与蓄发,但只要这个族群依然认为自己是汉族,他真的还算是汉族吗?至少在像素看来,抛弃了所有汉族传统的汉族,虽然具有民族意识,依然可以用来区分“你”、“我”、“他”,这个“我”,已经彻底换人了。
虽说民族文化是变动的,不同时代的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不一样的。但真的有一天汉族的文化与传统,被抛弃或改变了,那么我可以认为汉人已经不是“汉人”了。
知道的,“汉族”这个概念早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但是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原因,只是在一小部分圈子里面知道,也就是贵族里面,底层的老百姓“汉族”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但是后来随着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南移,比如晋朝的时候,五胡乱华,晋室南迁,随之而来的就是“衣冠南渡”,大量的门阀士族南移,也是从这个时候,“汉族”这个概念才开始在全国流行,或者说在外族的逼迫下,人们开始逐渐认同这个概念。
然而“汉族”真正得到强化这是在南宋的时候,因为北宋的时候,连续遭到两个游牧民族的强国打击,因此到了南宋民族意识开是复苏,最典型的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了。
到清朝的时候,百姓也当然知道自己士汉族人了,要不然康熙就不会去祭拜朱元璋,祭拜孔子,祭拜三皇五帝,雍正也不会搞一个什么满汉之辩了。
“汉族”这个概念,从汉朝开始出现,随东晋开始传播全国,到宋朝真正的开始深入人心,然而就算是老百姓知道自己是汉人,但是也没有什么用,因为话语权掌握在士绅的手中,王朝的倾覆与建立完全就是受士绅的影响。
老百姓当然知道了,即使他们不知道,也会有人让他们知道!
在古代的大一统王朝中,有两个朝代是少数名族统治汉人的,一个是元朝,由蒙古人统治,另一个就清朝,由满族人统治。元朝就不多说了,蒙古人在统治汉人时期实施暴政,怕汉人造反,没收了汉人一切能做武器的铁器,但是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北元政权还是被汉人给推翻了!
到了清朝,满族人取代了汉人统治了中国,他们吸取了蒙古人的教训,想用“剃发易服”的方式来同化汉人,但对于汉人来说“易服”还能免强接受,但“剃发”却遭到了汉人的抵制,因为在当时汉人的思维中,“生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不能随便剃的,剃了头发等于就是不孝之子,所以很多汉人进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满人为了让汉人屈服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而这些惨案在汉人中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然,清廷还将满人和汉人按等级进行了区分,满人身份最高,蒙古人次之,汉人最低,满蒙之间可以通婚,满汉之间则不准许通婚。还有就是,清廷的法律对满人是十分优待的,比方说:如果一个满人杀了一个汉人,清廷可能会包庇满人,但是如果一个汉人杀了满人,清廷是绝对不会包容的,等待这个汉人的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些作为汉人的老百姓当然都得知道!
清廷对满人的福利还远不止这些,清廷对满族旗人都实行“包养”制度,也就是不要求他们工作,定期给他们钱用,当时的百姓都称之为“铁杆庄稼”,而这种待遇汉人老百姓只能是看看!
还有,清朝时期,反抗清廷的农民起义军不断,从最初的“天地会”到后来的“白莲教”,再从“太平天国”到清末的“义和团”,这些反抗清廷的组织,从清兵入关一直到清朝灭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而这些组织的成员都是汉人老百姓,他们之所以要反抗清廷,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这个国家应该由汉人来统治!
综合上述,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清朝,汉人百姓是知道自己身份的,因为他们一直被欺压着!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导语: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清朝时期,普通百姓知道自己是汉族人吗?为何?”。 我的答案是“普通百姓是知道自己是汉族人。”
百姓无所谓“当权者”
在历史上汉族的人口基数远远大于满族,也就是满清在入关时人口基数不超过五百万,而汉族人口却过亿。
那么为何汉族人能服从满清的统治呢,众所周知,天下老百姓图的就是民生的安定,乾隆时期的社会安定是汉族人能听服统治的主要原因,再就是汉人的士人阶级及地主阶级投降了满清,而这些人一般都是管着老百姓的,大多数老百姓不管是汉人当皇帝还是满人当皇帝,因为无论谁统治和领导国家,他们都是听汉族地主的,所以他们是一定知道自己汉族人的身份的,只是谁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老百姓就服从谁。
世世代代的不会忘记
明末,万历年间,山西、河南、江苏、北京等地方相继出现了瘟疫,这些瘟疫瞬间席卷了部队和百姓,持续了10年之久,这也给了李自成很大的机会,让他有机会打进北京城,相反的,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被满洲八旗的20万部队和吴三桂的数万铁骑消灭也是由于这些瘟疫。
有的网友就会很好奇,为什么瘟疫能降低北京城的城防,影响李自成的战斗力,可对满人的八旗军和关宁铁骑就没事吗?我们都知道,瘟疫的传播也是需要介质的,一般是跳蚤,可是跳蚤非常不喜欢马身上的味道,所以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八旗军和经常和马打交道的关宁铁骑也就顺理成章的没事了,而当时的汉人由于经常战乱,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卫生?
这数十年的瘟疫下来,汉人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也减轻了满清对汉族控制的难度,而剩下来的汉族人在满清人的统治下,是世世代代不会忘记自己民族身份。满清人与汉族人的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所以很容易在民间形成民族差别。
结语:
所以即使是在满人当皇帝的年代,汉人依旧知道自己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老泰迪讲历史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肯定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满清统治者会让你知道的。
怎么让你知道呢?
很简单啊,你要不要交税?如果你是满洲人(旗人),那你不但不用交税,而且还是要按年按月领军饷的。因为所有的满洲人都属于八旗中的某一旗,并且默认所有的在旗满洲人都是军人或者军属。那么军人自然是要拿军饷的。在北京,这被叫做“铁杆庄稼”。
如果你要交税,那你肯定知道自己至少不是满洲人。
除了北京之外,全国各个要地也有驻扎八旗军,在城里城外建立“满城”。满城中的满洲人平时不可避免和周边的汉族居民打交道。就算没有汉族意识,和他们打交道久了,也会知道自己和他们不是同一类。最典型的感官体验有三方面:1.你所在地的大官很可能是满族人。2.如果和满族人发生争执,官府对你的处罚会比他们重很多。3.他们的田产你不能随便买,有触犯刑法的风险。
分述如下。
1.康熙时汉人任督抚者“ 十无二三”, 乾隆时巡抚“满汉各半”, 但“总督大都是满人”。直到咸丰以后, 地方大员才以汉官居多。凡满官缺不许汉人补任, 但汉官缺却允许满官补任。”
2.满族人如果犯了应判徒刑、流刑之罪, 可以免予发配远乡, 免予劳役, 免予坐监。次死一等的充军, 旗人竟可仅以带重枷示众几十天来替代。即使杂犯死罪者, 亦可以折易枷号。《大清律》规定的刑罚, 除上述折易规定之外, 还有一些并不适用于旗人。如当斩立决者, 旗人可减为斩监候; 当剌字者, 旗人只剌臂而不剌面。旗人的案件, 由特定机关审理。一般旗人由步军统领衙门和内务府慎刑司审理, 宗室贵族由宗人府审理, 民事案由户部现审处审理。满人在地方涉讼, 虽可以由州县审理, 但无权对满人作出判决, 只能将证据和审判意见转送满人审判机关处理。满人如须监禁,也不入普通监所。贵族宗室入宗人府空房, 一般旗人入内务府监所。这样一来,旗人常“自恃地方官不能办理, 固而骄纵, 地方官难于约束, 是亦滋事常见”。
3.为了防止旗地旗产散失而削弱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清廷多次申令禁止汉人典买旗地。仅乾隆时代就三次定例禁止典买旗地并对有无典买旗地之事进行清查。在清查中自首者, 由官府给价回赎; 隐匿不首者, 一旦查出, 业主售主均照隐匿官田律治罪, 失察长官也严加议处。对于旗人房产也是如此。嘉庆十九年( 公元1814年)定例:“旗地旗房概不准民人典买”, 违者治罪。
英国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就发现了普通汉族人的民族意识。汉族老百姓很清楚自己和满洲人的区别,并且明显不想替满洲人卖命。
在清军反攻宁波失败后,有3000左右清兵提出要替英军带路,理由是“我们不喜欢满洲人”。从乍浦到镇江,一路上“满城”的旗兵对英军的抵抗都是很激烈的,但是汉人无论百姓还是军人都对替满洲人打仗毫无兴趣。英军攻克镇江,镇江旗兵有30%战死。而汉人军队战死率只有1.6%。英国亲历者记载说,这场战争是满洲人的事,不是汉人的事,对于满洲人纷纷被英军打死打伤,受他们压迫的汉人,怀着报复心理,趁机对此表现出幸灾乐祸,英军攻占乍浦后,英军的情报官员注意到,“汉人平民扑向无助的八旗兵人家,穷凶极恶地抢走每一件值得抢走而又能够拿走的物件。”([英]蓝诗玲:《鸦片战争》,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版,298,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