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施耐庵的生平及朱元璋为何放过他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8岁时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

张士诚起义抗元时,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经世济民”的想法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从此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张士诚失败后,朱元璋在钱塘江一带大肆搜捕残余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躲避搜捕,施耐庵只能又回到苏州,定居在一个名为白驹镇的地方,并继续创作《水浒传》,并以此书为武器,鼓动天下勇士向权贵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态宣战,以泄心中的不满。《水浒传》这部巨著创作完成后,以手抄本的形式,立即在民间广为传阅。


结束语

在张士诚兵败身亡后,施耐庵曾躲避朱明王朝的搜捕而颠簸流浪可能是因为施耐庵从张士诚政权中退出的早,也没在和政治有什么瓜葛,只是一心著书,没有什么危害,加上明朝刚刚建立,广招贤士,不太好对一个读书人穷追死打,使施耐庵完成著作,得以善终!

最佳贡献者
2

虽然施耐庵在张士诚手下效力过,但他之后又选择了离开张士诚。

施耐庵和朱元璋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而且施耐庵和刘伯温还相识,刘伯温甚至还向朱元璋举荐过施耐庵。

因此,朱元璋没有什么必要去追究施耐庵。

施耐庵,13岁才读书,19岁中了秀才,29岁考上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进士。

(施耐庵)

但不幸的是,由于元朝初期科举制度不完善,官场腐败不堪,施耐庵所中的进士居然被一个叫江文彬的人顶替,这导致施耐庵非常的气愤,但也很无奈。

随后为了安慰施耐庵,很快就给他安排了工作,做了钱塘县的县事(县官的手下)。

而在进士榜上有名的刘伯温却等了三年才安排工作。

(刘伯温)

施耐庵和刘伯温都是来自江浙的举子,同中进士,他们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

施耐庵钱塘县上任后,因为看不惯官场腐败,愤而辞官,回乡教书,并开始写《水浒传》,不过当时叫做《江湖豪客传》,另外还收了个弟子罗贯中。

1353年张士诚起兵反元,听说施耐庵是世间器材,文韬武略,所以多次上门邀请施耐庵加入。

(张士诚)

施耐庵则抱着再造“王道乐所”的宏大理想欣然前往,罗贯中也一同前去,后来施耐庵和罗贯中为张士诚攻城略地进献了很多计策。

但后来张士诚独断专行,贪享逸乐,施耐庵几次谏劝无果后愤然离开。

以后施耐庵浪迹天涯,并和弟子罗贯中创作《水浒传》、《三国演义》和《三遂平妖传》。

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明朝建立之初,刘伯温还曾两次向朱元璋保荐施耐庵,并说:“施耐庵本领胜臣十倍,若教他做官,一定有好的政绩。”

(朱元璋)

朱元璋连下几道诏书请施耐庵做幕僚,但都被施耐庵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

施耐庵选择隐居,直至病逝。

3

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也是江苏兴化和大丰争夺了很多年的一个文人。因为施耐庵的出生地兴化县白驹场,目前被这两个地方一分为二。兴化这边是新垛镇施家桥,而大丰那边是白驹镇。

由于他写了这么一部著作,所以这位老兄就深入人心了。其实早在他活着的时候,施耐庵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施耐庵是元朝人,在19岁考上了秀才,28岁考上了举人。36岁的时候,和刘伯温一同,成为了同榜进士,可谓是才高八斗之辈。

但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非常动荡的时代,和刘伯温一样,他也不愿意掺和当时元朝的那种贪腐气息,于是辞官回家。


施耐庵的家乡,还出了个名人,叫张士诚。

你说巧不巧,张士诚也是白驹场的人,也是被兴化和大丰争夺的一个名人,当然附近的姜堰也掺和了进来,一起争夺这位名人。至今我们都能在姜堰找到士诚河、士诚桥。

张士诚本来就是个私盐贩子,这玩意儿真心挣钱,大家也都愿意跟着他干。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张士诚手里有钱又有人,索性也就揭竿而起。

他打下了泰州、兴化、姜堰等地后,索性占地为王。在这里挡住了元军凶猛的进攻,这期间张士诚找到了施耐庵。

大家都是同乡,你又这么有才华,怎么能不出山相助我呢?在张士诚的一番劝说之下,施耐庵果然加入了张士诚的队伍,成为了他的谋士。


可惜张士诚功成名就以后,没有想着扩大自己的领土,反倒是先想着享受了。气得施耐庵直跺脚,怎么劝谏都没用。

结果张士诚果然被朱元璋给消灭了。这么一来施耐庵的铁饭碗就这么丢了,他打心眼里也是恨朱元璋的。

为此他也没有投靠朱元璋,转而开始了自己浪迹天涯的生活。在山东、浙江、河南一带,都有施耐庵的踪影。

此后在江阴担任教书匠,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攒了点钱就回到兴化归隐了。我们都知道《水浒传》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请施耐庵出山?

说老实话,在张士诚集团,施耐庵算不上是什么大人物。张士诚集团本身也是个小角色,朱元璋主要的对手是陈友谅,灭了陈友谅以后,再消灭张士诚,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本来张士诚就不起眼,你还是张士诚手里不起眼的人物,你让朱元璋怎么去认识你呢?所以说我认为朱元璋压根就不认识施耐庵。

就算从刘伯温那儿听说了施耐庵是个人才,可是这个人才辅佐下的张士诚,成了亡国之君,你说他有多大才华?又或者说他有几分运气?

朱元璋当时刚刚建国,手里全都是开国元勋。这些人他想要安排工作,都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你这个什么功劳都没有的人,一来就想做大官吗?当然不可能。


但是给你一个小官做做吧,你又会觉得屈才了,到时候挂冠而去,丢人的还不是咱老朱?与其落得这样的结果,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找你做官算了。

朱元璋身边不缺少人才,而且他建国以后,立刻通过科举考试,招揽了一批新的人才,所以何必去费心费力去找施耐庵呢?

当时朱元璋已经平定了天下,这样的谋士其实不需要增加了。施耐庵就算有才华,如果他真心想要为明朝效力,完全可以主动前来投效,他不来说明他没有这个心思。


朱元璋为何放过施耐庵呢?

施耐庵说到底也是张士诚的谋士,为什么在张士诚灭亡以后,朱元璋没有把施耐庵抓起来治罪呢?

其实不光是施耐庵,和他一起做张士诚谋士的名士鲁渊、刘亮、陈基等人,朱元璋全都放过了,而且朱元璋还曾经请他出山过。

由此可见,朱皇帝在爱惜人才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估摸着施耐庵如果被朱元璋找到的话,也会被朱元璋邀请出山,至少得做一做秀。

所以说朱元璋又怎么可能因为他们辅佐过张士诚,就要对他们下手呢?毕竟当时各为其主,谁都是身不由己。而且朱元璋已经夺取了天下,又何必为难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呢?

况且,施耐庵是在张士诚灭亡之前,就已经离开了张士诚。这样算起来,他也算是改过自新了。况且离开以后,施耐庵满世界晃悠,一会儿参观一下河南的石窟,一会儿去山东找找梁山泊的灵感,你朱皇帝去哪儿找他呢?


总结: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

因为这些人没有对历史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是不会进入正史的,就算进去了也只是一笔带过。

所以要得知他们的事迹,只能通过一些地方县志,和他们本人的著作以及朋友们的记录中得知。传言施耐庵收了一个徒弟叫罗贯中。

两个人合伙写了《三国演义》,而施耐庵写完《水浒传》以后不久便去世了,也是由他徒弟罗贯中亲自修改编订,这才陆续传送到了民间。

而罗贯中当年也曾经在张士诚手下做幕僚,所以两个人应该是那个时候认识的。这两位的这两部作品,也算是他们俩合伙写出来的。没有在张士诚手下做谋士的那段时光,他们还真的未必就能写得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来。

4

假如这个题目说的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那么,我敢肯定的说,此人从来就没在张士诚手下干过。张士诚灭亡时,施耐庵恐怕还是个孩子,甚至有可能尚未出世,朱元璋追查他干嘛?

然而,除了《水浒传》的作者外,似乎还没有谁叫施耐庵。我这样说,难道此“施耐庵”非彼“施耐庵”?



摘录“施耐庵墓志”

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经在张士诚手下干过,应当是派生于一个叫“王道生”的人所撰写的“施耐庵墓志铭”的猜想。这个墓志铭的全文现在还真不太好找,即便是阅读学者研究施耐庵的学术文章,也很难读到这篇铭文的全文。所以,我在此将“施耐庵墓志铭”涉及本回答的主要内容抄录于下:

公讳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为至顺辛未进士。

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终。公之事略,余虽不得详,尚可缕述;公之面目,余虽不得亲见,仅想望其颜色。

盖公殁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届时余尚垂髫,及长,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灺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歌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

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呜呼!英雄生乱世,则虽有清河之识,亦不得不赍志以终,此其所以为千古幽人逸士聚一堂而痛哭流涕者也。

……

因作墓志,以附施氏之谱末焉。


施耐庵生于1296年(壬申),卒于洪武三年(1370年),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等等,都是出自这篇墓志铭。但是,“王道生”讲的对吗?

轻易攻破“王道生”谎言

“王道生”撰写的墓志铭,却没有提到他曾经参加过张士诚起义这件大事,也没有说他是刘伯温的同科进士。不过,“王道生”言之凿凿的说,施耐庵写过很多书,竟然连《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都是这个施耐庵写的。

要辨别施耐庵墓志铭的真假,其实不需要多大的学问,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三国演义》这部书的版本问题,就可完全攻破“王道生”的谎言。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于元朝时期的一部小说,原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时,这部小说第一次刊行,书名根本就不是《三国演义》。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叶逢春有《新刊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所以,明朝时期是没有《三国演义》这个书名的。直到清初时,毛纶、毛宗岗父子校勘评点之后,罗贯中的小说才叫《三国演义》。

而王道生却说,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享年七十五岁。施耐庵死的时候,“王道生”自说这一年他才是“垂髫”的儿童,大约就是四至八岁的样子。即便是“王道生”能活一百岁,他也是万难见到《三国演义》的。

因而,仅从施耐庵写《三国演义》这件事来讲,“王道生”的谎言可谓不攻自破。

那么,“王道生”说的年长之后在福建见到过罗贯中,这件事可信吗?绝对不可信,这又是一处弥天大谎。



我仔细对比过《三国演义》的几个版本,发现嘉靖壬午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竟然连一首明代的诗词都没有收录。号称施耐庵徒弟的罗贯中,竟然连师父的同科进士刘伯温好几首以诸葛亮为题的诗词都没有收录进去。而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所收录的历代赞诗、赞词,竟然有三百余首之多。

也就是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完稿于元朝,当时,恐怕罗贯中都不知道有刘伯温等明代文人。

《三国志通俗演义》原著与明朝毫无瓜葛,罗贯中恐怕在大明王朝尚未建立时就不在人世了,“王道生”怕是见鬼了吧。因而,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这也是一个大谎言。

我又通过对比《三国志平话》、《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发现施耐庵在创作自己小说的时候,大量仿写了罗贯中的人物故事,并且赋予了新的隐喻。比如,以皇甫端的“紫髯伯”,通过孙权转而引出“皇叔”。以紫髯伯“貌若番人”的描述,暗写了一段朱棣身世的历史疑案,等等。

到底谁是谁的老师,恐怕不能凭“王道生”说了算。



施耐庵为何会作张士诚的幕僚

“王道生”没有说施耐庵做过张士诚的幕僚,这个说得过去,若是记载了这件事,也就是题主说的,朱元璋恐怕就不会放过他了。因为,卞元亨就遭到了朱元璋的惩罚。

“王道生”没有记载施耐庵与张士诚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史料中有这样的记录,哪怕是蛛丝马迹呢?遗憾的是,半个字都没有提到张士诚手下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幕僚。即便是被后来说成是施耐庵表兄弟的卞元亨,这个人的活动轨迹中,也根本找不到有关施耐庵的任何痕迹。

那么,施耐庵是张士诚的幕僚,这一说又是如何无中生有的呢?

我说,施耐庵曾经参加过张士诚起义的历史,完全是从《水浒传》中考证出来的。考证者说,《水浒传》中的宋江起义就是以张士诚的故事为素材而写成的。

这样说,可信吗?



确实,张士诚起义后投降过元朝,后来又造反了。《水浒传》中的宋江后来也是接受了宋徽宗的招安,但是,宋江却没有再造反,更没有建立政权。仅凭这一点,凭什么说宋江起义就是隐写的张士诚起义?

考证者还说,因为施耐庵不满张士诚降元,便愤然离开,躲到乡下写《水浒传》去了。

这完全就是毫无根据的脑补了,都是派生于“王道生”的造假而圆谎所得的虚构故事。

《水浒传》中的宋江并非因为主动招安而投降了朝廷,是因为被张叔夜战败,副将被擒,出于义气而投降招安的。书中以朱武行苦肉计救陈达的故事,预写或者隐写了历史真实中的宋江投降。



污蔑宋江一直要招安,宋江向宋徽宗乞求招安,不是施耐庵的原著,而是续书《征四寇》瞎编的。《征四寇》完稿,绝对要晚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刊行时间(嘉靖壬午),“王道生”虚构的施耐庵根本无法看到续书中的宋江,又何来愤然离开了张士诚呢?

即便是宋江投降招安与张士诚降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是没有史料支持的推测,而且,也不能据此判定施耐庵参与了元末战争。

余话不多讲,我们下面就依照这里所说的考证,回到《水浒传》文本中去,看看施耐庵有没有可能做张士诚的幕僚吧。



《水浒传》隐写了“朱洪武”误走妖魔

施耐庵若是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那就有可能参加张士诚的起义。问题是,施耐庵有可能死于洪武三年吗?

很多学者通过施让的“地照”考证,施耐庵的这个儿子是施耐庵死后两年才出生的。因而,基本上否定了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的荒诞不经的说法。很多专家还考证了施耐庵绝不可能出生于1296年(农历丙申年),而是1332年,即农历壬申年,一下子就让施耐庵年轻了二十四岁。若以施耐庵死于七十五岁计算,此人就活到了1408年左右。

有的专家则更大胆,直接让施耐庵来到了1422年,也就是永乐二十年。

张士诚是在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起义的,施耐庵若是死于永乐二十年,他能参加这次著名的元末起义吗?此时,施耐庵恐怕还是个“垂髫”的儿童呢。



我非常佩服专家有理有据的考证,但是,我却不太赞同这样的结论。这些推翻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的观点固然有充分的依据,其实也并没有否决“施耐庵”对《水浒传》著作权的占有,施耐庵就是“施彦端”,这个曾被胡乔木警告的学界耻辱,依旧没有得到应有的洗刷。

《水浒传》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施耐庵是绝对活到了明永乐中后期的。因为,书中写了“朱洪武”误走妖魔的故事。这个故事首先就否决了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假如洪武三年施耐庵是七十五岁高龄时去世,那他还来得及把“朱洪武”写进书里吗?即便是勉强写了一个“朱洪武”,《水浒传》的整个故事还来及重写吗?

《水浒传》中的洪太尉到底放出的是什么样的妖魔,尤其是“朱洪武”误走了的妖魔是什么,我们从来就没有正确的解读过。



《水浒传》隐写了靖难之役

我在很多文章中,揭开了洪太尉误走的妖魔之谜,之于北宋王朝而言,妖魔就是“杜迁”。而隐写大明历史的妖魔,则是“孙立”。这也是杜千为何被写成“杜迁”,孙立为何被列入地煞的原因所在。

“孙立”指的是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违背了施耐庵所说的“天道循环”礼律,导致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毁坏了“天下太平”,梁山好汉便“替天行道”。

书中的宋江、鲁智深、武松、燕顺、王英、郑天寿、李忠、段景住、郁保四、白胜、皇甫端、晁盖,以及栾廷玉、潘金莲、西门庆……等等人物的身上,都有这段历史的隐喻。南京城、鸡鸣寺、镇江、东昌等等地名,都与靖难之役有关。



这些隐喻我在很多文章中都详细的解读过,此处不再赘述。这里,我只讲一个人物,稍微佐证一番《水浒传》隐写了靖难之役。

上面提到的很多梁山人物中,郁保四就是非常露骨的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他是站在朱棣立场上说话,指责了朱洪武的“孙立”。

郁保四,就是“欲保四”,要保的人便是四王爷朱棣。梁山排定座次后,还专门给郁保四设置了一个岗位:专一把捧帅字旗。这个隐喻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靖难之役中,“欲保四”的具体行为。

当年,朱棣与李景隆大战于白沟河,形势极为不利。没想到,晴天百日里忽然刮了一股怪风,将李景隆的帅字旗吹折。于是,燕军军威大振,反败为胜,建文帝的五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事后,有史家从李景隆打开南京金川门放朱棣入城的事情来分析,怀疑李景隆的帅字旗折断,就是“欲保四”。

在永乐年间隐写了如此重大的机密事件,而且,这些事件还被后来的《明史》所证实。那么,施耐庵还有可能是施彦端吗?其实,施彦端是怎样的一个人,与《水浒传》毫无关系。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尤其是从《水浒传》的故事中可以得出结论,《水浒传》的作者并非王道生杜撰的施耐庵。真正的施耐庵绝对不可能参加张士诚的起义,因而,朱元璋也无从追查此人,更谈不上放不放过他了。

5

首先,朱元璋并不是不讲道理,肆意杀戮的大魔王。


朱元璋只杀两种人。

  • 一种是贪官污吏,欺负老百姓的各级官员。
  • 一种是能臣干将,可以威胁他皇权的人物。

张士诚失败后,施耐庵只是一个老百姓,朱元璋干嘛要杀他?

相反,朱元璋是最爱惜老百姓的人,一个也不肯杀的,何况施耐庵这种名人,留着他们教化乡里,岂不是好?

施耐庵的人生志向就是做一个“老百姓”。有诗为证:

年荒乱世走天涯,寻得阳山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叫李只结如瓜。

这首诗是当年施耐庵因为张士诚不听从他“休要投降元朝”的建议,愤而出走之后,写给朋友顾逖的一首诗。为的是寻找一个避开乱世的所在,去隐居。

顾逖的家乡是兴化,就是古代的邵阳。邵阳地处京杭大运河之东下河下游。下河,下河,顾名思义,地势比运河还要低。整个邵阳境内大小河港多、深浅湖泊多、塘洼深沟多 ,水道密如蛛网,交通困难,自来难以用兵。

当地人有一个共识曰:“自顾邵阳好避兵”。

施耐庵是真心地要隐居了。


他的朋友顾逖也是真朋友,当即回诗一首,曰:

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于是,施耐庵就去邵阳隐居去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和张士诚还没有大打出手呢!

施耐庵并没有对朱元璋造成过伤害。

为什么要不放过施耐庵呢?

说道朱元璋对之前敌人如何的大度,施耐庵并不是最大的咖。

当年在朱元璋走向皇位的大路上除了元顺帝之外,还有七个最大的敌人,分别是陈友谅、张士诚、陈友定。何真、明玉珍和云南梁王。

这七个人都曾是割据地方的一方豪杰,称王称帝过。

但是你能相信,这七个人有三个人在朱元璋手底下得了善终吗?还不是一般的善终,是富贵一生传至后代的善终。

首先是明玉珍,明玉珍本来是徐寿辉的人,后不幸病死,朱元璋派兵灭了他建立的大夏国,对明玉珍的儿子很好,让明玉珍儿子领兵带将去了朝鲜开枝散叶。

再就是方国珍,方国珍投降后,官封广西行省左丞,只享受俸禄而不上班。

还有何真,朱元璋不仅给了他实权,还封了爵位“东莞伯”。

朱元璋连这三个人都可以放过,为什么不放过施耐庵呢?


还是开头那句话,朱元璋并不是嗜杀的残暴皇帝。

6

据史料记载,施耐庵与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即刘伯温)是同榜中的进士,在当时也是个高材生。做了三年官,觉得官场黑暗,不适合自己的价值观追求,就转而弃官回乡了。但毕竟能力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元末战乱年代,施耐庵还是受到很多军阀的注意。

求贤若渴的朱元璋也曾多次派人邀请施耐庵出山,请求他做自己的幕僚,但都被施耐庵拒绝了。本来想着这是一位不问世事的居士,谁知道施耐庵转而投向了朱元璋的敌人张士诚。张士诚曾经亲自登门拜访过施耐庵,当时施耐庵正在屋里正奋笔疾书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就是后来的《水浒传》。

本来施耐庵是想隐居好好写书,但可能是见张士诚非常有诚意,就同意出山辅佐他。施耐庵写书的功力不错,但看人的能力着实不咋地,张士诚并不重视文人,甚至还有些轻视他们,觉得这些读书人只会舞文弄墨,不会上战场杀敌。所以施耐庵在张士诚那里过得并不咋地,也没有受到重用,还不如自己同年中榜的刘基混得好,刘基在朱元璋那混的风生水起。

后来张士诚兵败之后,为了避祸,施耐庵很明智的赶紧搬家了,举家迁徙到淮安,之后又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到处游走在河南、山东等地。

朱元璋在灭掉张士诚后,并没有对施耐庵怎么样,首先是因为施耐庵虽然是作为张士诚的幕僚,但他的作用并不大,张士诚贪图享乐,不纳忠言,施耐庵在张士诚那里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所以施耐庵对朱元璋并没有什么威胁。

其次就是施耐庵很有警觉性,在张士诚兵败之后,就赶紧搬家避难了。如果他没有警觉性,没有赶紧跑,那会不会被朱元璋抓了还真不一定。但是他既然跑了,朱元璋估计想着此人也没有什么大威胁,不必大费周折去单独抓他,因为朱元璋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忽略了施耐庵也是情理之中。

而且施耐庵在洪武三年就因病去世了,他没有在明朝活很长时间,也是一大庆幸。像刘基这种开国功臣都难逃厄运,更何况施耐庵这个张士诚的旧将。施耐庵是幸运的,朱元璋放过了他,自己所著的《水浒传》还成了后世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名垂青史。如果在张士诚兵败之后,他被朱元璋抓住,那可能施耐庵的历史就要被改写了。

7

张士诚失败后,朱元璋在钱塘江一带大肆搜捕残余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躲避搜捕,施耐庵只能又回到苏州,并继续创作《水浒传》,并以此书为武器,鼓动天下勇士向权贵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态宣战,以泄心中的不满。《水浒传》这部巨著创作完成后,以手抄本的形式,立即在民间广为传阅,这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明王朝的稳定极为不利。朱元璋看到手抄本《水浒传》后,大发雷霆,于是立即决定:一、收回撒落民间的所有手抄本,全部焚烧;二、派锦衣卫搜捕作者。很快施耐庵被抓了起来,并关进刑部天牢准备处斩。

当时刘伯温既是朱元璋的重臣又是夺天下的智囊人。刘基闻听施耐庵此事后,又早知其博学多才,想留作日后国家大用,就去劝说朱元璋。正值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朱元璋也深知国之重器——人才的重要性,他便答应了刘基的劝说。于是,施耐庵以保外就医为由被释放了,由其弟子罗贯中接到淮安暂住养病。终因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不久,施耐庵郁郁寡欢而终

《水浒传》的文脉精髓将永远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上,必将生生不息、流芳千古



8

施耐庵在朱元璋眼中没那么重要,杀不杀的也许就是个随机数,还好随机了一下,没杀施耐庵。

张士诚因为贩卖私盐受压迫,率领他的兄弟还有十八个盐丁起兵反元,历史上的"十八条扁担起义"就是由此而来,自称为王,建立了大周政权。张士诚建立政权后,占据了江南一带的富庶地区,而这片地区长时间不受战争的困扰,有张士诚最富有的说法,因此张士诚也变得骄奢起来。张士诚期以后有投降元军的记录,后来又反。后期,同朱元璋战争期间,兵败于朱元璋,别囚禁,由于张士诚认为朱元璋获得胜利只是因为上天庇佑而已,加之张士诚有“谋反”的历史,惹怒了朱元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张士诚实行轻徭薄赋的政治措施,使得当时吴地经济大力发展,变得更加殷富。直到现在,苏州当地人都一直非常怀念张士诚的仁德,他们将每年的阴历七月三十日作为张士诚的烧香日,名义上是为地藏菩萨烧香,实际上是在缅怀张士诚。罗贯中、施耐庵都曾是张士诚的手下幕僚。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但不久后,张士诚被短暂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一时间居功自傲,独断专行,施耐庵苦苦劝谏终是没有用处,施耐庵自知这样的队伍必然走不远,一气之下离开军队,从此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因此可以说,施耐庵与张士诚最后是分道扬镳的。



施耐庵在拜谢师友时结识了浙江青田的刘伯温,成为莫逆之交。刘伯温做了朱元璋的军师后,多次向朱元璋推荐施耐庵。朱元璋很重视,特派刘伯温去召请。施耐庵因已厌恶作官,所以就躲避起来,回到了苏州阎门外施家巷,专门创作他的《江湖豪客传》,后又在兴化靠近黄海边白驹镇上定居下来,专心写作。后刘伯温又多次赴施耐庵家中劝说,都无疾而终。《水浒传》成书后,很快被传抄到社会上去,人人争相阅读。到了公元1368年冬天,《水浒传》抄本传到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因为两次派人请施耐庵出来作官都被拒绝了,心中一直有气。他看了这本书,火气更大了,随即作了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于是派人把施耐庵抓来,将他关进了南京天牢。



不过这件事让刘伯温知道了,便以同榜身份,到天牢里来探望施耐庵。在刘伯温的指点下,施耐庵把宋江等人写成像张士诚那样,接受元朝招安,把《水浒传》续下去。

9

擒贼先擒王,书生多命长,不是元璋义,早晚命也亡!

10

前言

朱元璋灭张士诚后为何放过了施耐庵?

这里我们通过一些简介来了解一下施耐庵,然后分析一下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施耐庵?


施耐庵

元末明初(约1296—约1370)的文学家,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省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

此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弃官归里后,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总结

在施耐庵35岁至40岁左右,与当时的浙江道台不合,就弃官回到了苏州老家,当时张士诚有请过他,施耐庵并没有去,所以没有在张士诚手下干,倒是和张士诚部将卞元亨比较好,外加施耐庵也精通天文、地理和当时的刘伯温也很好,朱元璋也曾多次请过他的,也没去,朱元璋又不是暴君,没理由,也不会去杀一个文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