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妖魔鬼怪”四者有什么区别?

“妖魔鬼怪”四者有什么区别?

2020-10-21 17:32阅读(64)

“妖魔鬼怪”四者有什么区别?:《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乌鸡国,被谋害而死于井中的乌鸡国国王半夜托梦给唐僧说,“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魍魉鬼怪:

1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乌鸡国,被谋害而死于井中的乌鸡国国王半夜托梦给唐僧说,“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魍魉鬼怪了?”这是乌鸡国国王对自己身份做的辩解。“妖魔鬼怪”总之就是指那些非人类的,非正常的存在,并且对于人有一定威胁的。

“妖”原指反正常的,失去本性的。《左传》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后又说,“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也就是说“妖”最早指的就是不正常的事物和现象。比如在春秋时期穿奇装异服不合礼仪就是“妖”。而后来“妖”则成了自然之物变化出来的精怪一类,比如《西游记》里的把杏仙那类称为“花妖”。

“魔”是有佛教意味的概念,佛教典籍《大智度论》的解释,“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魔感觉更多的是会做坏事,不像妖不一定做坏事。比如千年蛇妖白素贞,还曾经帮助丈夫许仙开医馆行善。而伏地魔这一类的就是实足的做恶的坏人。

“鬼”在中国古代的概念里是指死去的人,《论语》里说,“非其鬼,谄也。”就是说祭祀只祭自己家的祖先,祭别人家的祖先就是谄媚。这里的“鬼”是指自己家的祖先。《聊斋志异》里写到很多“鬼”,各种女鬼,男鬼,都是指死去的人。

“怪”,是指其各异,凡是怪诞而不同寻常的事物都是“怪”。庄子说,“人妖物孽曰怪”因为“怪”和“妖”都异常的含义,所以常连起来用,称为“妖怪”。《西游记》里每次孙遇到异常现象,总是举起金箍棒大喝一声“妖怪”!

2

妖魔鬼怪这四个字,或者四样东西,虽然有各种定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影射那些不正常的人类。

妖:

在神话故事中,妖指那些成精了的非人生物甚至非生物。比如牛魔王就是牛妖,孙就是个石妖或者猴妖。但是在“现实”中,“真妖”都是由人造或者人化成的,看到这个字,仿佛就能听到一阵不正常的女子狂笑声。古人认为:妖由人兴也,弃常为妖,妖则去其人。就是说妖来自人或者人心,失去伦常的人就是妖,成了妖就不再是人了。

魔:

魔这个字,或者这个东西,最初是佛教带来的。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在后来的本土及翻译的外国神话中,魔指那些传说中害人性命、迷惑人心的东西。再后来又衍生出特指那些不平常的、奇异的能力,比如魔法、魔术。还被用来形容人对某种事物执着的爱好或者着迷,比如魔怔、着魔。

鬼:

本义是指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实际上全是幻觉,它应该是“诡”衍生出来的。用来形容那些行事不够光明正大,躲躲闪闪的人以及他们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诡计,也用来比喻那些不好的、糟糕的、不良的人、地方或者气候等。

怪:

怪这个词本来跟人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指那些神秘的、令人惊异、恐惧的事物。不过后来也被用来表述某种人类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

3

其实非常好理解,不用多少字,

人心执着蔽塞便可成魔。

人心凶残暗昧即会成妖。

人死曰鬼。

天地异常曰怪而已。

上文非兴扬瞎扯,皆是道教先贤所说。

天师张继宗大真人著《崆峒问答》中就说:“三〇二问:何谓妖邪鬼怪外道邪魔

答曰: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偏向异端为外道。

又问:“三〇三问:如何治之?

答曰:妖则去其人,精则灭其物,鬼则散其气,怪则和其真,邪则诛其灵,魔则正其心,外道则道德化之。

道教经典《龙门心法》中说“淫杀盗妄为邪气,执着蔽塞为魔气,凶残暗昧为妖气,劫刻冤抑为怨气,皆由大众。 ”

4

反常为妖,负面为魔,背叛为鬼,少见为怪。这就是四者的区别。

咱们先说妖

妖在这四者中,是最复杂的。

古人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们可以理解为超出世间规则,超出常理的事物和人都可以称之为妖。

动植物不能说话,也不可能变成人形;会说话变形的,就是妖。

人无事生非、无理取闹就是作妖;装束或神态不正派也是妖,男人变女人还是妖。

过分美丽,让君王从此不早朝的那妥妥的是妖。

总之,超出常态的,都可以是妖。

而我们现在常说的妖,是神话传说中,修行自己,让自己摆脱原有形态的生物。

因为幻化为人形,所以她们的行事作风也接近于人,或情深义重,或无恶不作……是一种亦正亦邪的生物。

再说说魔

魔是个外来字,是随着南北朝佛经译文开始产生的。

也有说法魔是梁武帝将磨中的石改为鬼,才诞生了魔。

魔是佛的对立面。

阻止我们向善,打破我们内心的一种安稳的状态,就是魔。

魔代表着人阴暗的一面,当一个人被杀戮、贪婪、嫉妒等负面情绪控制住后,就成了魔。

但如果放下一切负面情绪,魔又成了佛。所以自古就有着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说法。

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鬼,可以是任何一种生物,当这个生物的思维被负面情绪操控,那他就是魔。

魔是四者种唯一没有正邪之分,只是单纯邪恶的一种生物。

三说说鬼

神话传说中,人死后为鬼。

意识形态上,鬼是一种背叛了人类的存在。

因此我们常用鬼来形容叛徒,或违背人类道德的人。

比如内鬼、二鬼子、小鬼子……

在神话传说中,大部分鬼是疼恨人类的,他们嫉妒人的一切,嫉妒活着的生命,他们施展各种手段去谋害人类。

但是当鬼放下一切仇恨,或者有心向善的话,它们就会获得新生,转世投胎重新为人。

最后说说怪

怪指的是少见东西。

平常生活中几乎没见过的,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和物,通常都被称之为怪。比如,怪人、怪物、怪兽。

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所以人们对怪充满了恐惧。

神话传说中,怪多和现实世界中的生物有几分相似,或者干脆就是几种动物的合体。比如《山海经》的开明兽,就是虎身,蛇颈,人首。

因为人压根就没见过怪,关于怪的一切都是幻想出来的。

幻想着它们或凶残、或友善、或能呼风唤雨、或能入药补肾……

可当实际了解后,就会发现自己少见多怪,原来所谓的怪物貔貅,不过是人人都爱的大熊猫;而所谓的钟楼怪人,却是有着一颗善良之心的好人。

注: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如有不同意见,请随便拍砖。

5

“妖魔鬼怪”,是四种不同状态,一般人平时还真没去认真识别。就是一种含糊的现象,只知道代表的是贬义词汇而已。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分别介绍下,希望大家喜欢。

1.妖

妖,指的是一种质的变化,通常比如某种动物成精了。比如狐狸,修炼到一定层次,有了道行,会了一些神通变化之法,会迷惑人,人们已经很难认清楚他就是狐狸了。这就是妖,妖通常多是动物所变,或者一些植物。所以,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妖精,什么狐妖虎妖树妖之类的,说的就是妖。

2.魔

魔,指的是一种心执着。凡执着者为魔。魔也是代表乱性,迷乱本性。因此,我们最常听说的就是心魔了。

3.鬼

鬼,指的是人死去之后,投胎去了鬼道,就成鬼了。通常很多人误会说,人死了就成鬼了。其实不是,人死了,变成幽魂,和鬼有区别。鬼是在幽魂的基础上,再给了一次定义。比如说,有人死了,也没去投胎,变成幽魂,慢慢的就成了孤魂,再然后,才会变成鬼。

有一种说法是人死后,是幽魂,每七日一次重生机会,就是再投胎。如果错过了,就再等七日。直到七七四十九日,还没投胎,就真成了鬼了。而每七日投胎的机会里,也有一道机会是恶鬼道,若是投胎入恶鬼道,那也是成了鬼了。

4.怪

怪指奇怪,跟平常不一样的成为怪。那比如魔术类表演者,其实也称为怪了。怪的存在,没有实体指向,凡属怪异之人和事,都属怪一族了。但怪里还有另一分歧,因怪与圣又是属于反义词,等于某事或者某人,是正面形象的与众不同,那就是圣;若是属于负面形象的与众不同,则称为怪。

今天,对于“妖魔鬼怪”做了一个区分,不知道会不会跟大家想的不一样?若是会有所不同,造成异解,还请海涵。

6

“妖魔鬼怪”四者有什么区别?

按照古代神话,或者某些宗教说法,妖、魔、鬼、怪,都是这个世界上对人类可以造成伤害的异类。它们或者有某种法术,或者有某种人类没有的法器、兵器。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妖、魔、鬼、怪四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妖

原指神话传说中奇形怪状,有妖法的精灵。大多是具有低端或者低级生命的植物成精,比如:树妖、鱼妖、狗妖、鳖精等。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里,就有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赤身鬼、杏仙、女童等,和唐三藏吟诗作对的故事。其实就是松树、柏树、桧树、竹竿、枫树、杏树、丹桂、腊梅成了精。比如白骨精,显然也属于妖。



旧时代民间传说的狗妖、狐仙。这种情况一般都集中在偏远的乡下或者山区。某人精神出了问题,行动怪异,言语颠三倒四。家人起初可能会求助于医院。但医院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遇到一些庸医,便会指点家属找“大仙”施法诊治。大仙神神叨叨一顿以后,便会说:“你当家的,这是跟了一个狗妖。”乡下都这么说,其实这句话应该是:“这是狗妖跟上你当家的了。”或者说:“你当家的这是狗妖附体了。”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行者道:“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

这段话里的“”,应该和“妖”类似,因此,我们平常总把连在一起,称为“妖精”。而且,在小说《西游记》里,凡是妖、魔、怪的洞穴里,不管这洞主是什么东西成精,它手下的下等人、奴役,一律都被称为“小妖”。可见,在魔界,凡是得到天地精华的,都可以统称为“”。

二,魔

宗教和神话里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所谓的魔,是自古生于诸神对立面的杀生修罗。

比如《西游记》里的牛魔王,就是一头牛修炼成了精。魔的能力,应该类似于鬼。我们经常说魔鬼。





三,鬼

这是一种迷信说法。意思是说,人或其他高等级动物死了以后,躯体尽管死亡了,但灵魂还在。由此引申出鬼这种东西。就是生灵死后的魂魄。

鬼有时候会和神连起来说:牛鬼蛇神。鬼唯一害怕的东西,就是神。比如钟馗捉鬼。还有一种说法是:神鬼怕恶人。

四,怪

怪,这种东西说起来比较复杂。有时是指没有生命的物品成精、为怪,比如一张桌子、一块石头成精、为怪;有时是指一种含含糊糊、无法确认的生物,比较海怪。有时是指禽兽、草木吸取万物精华所化之怪物。

因此,综合来看,所谓怪,应该是指超越六界不坠轮回的异界怪物。




怪,也许并不能算是妖怪里的独立一类,怪主要是强调奇异、奇特,通常与妖连着称呼,主要用来形容妖的外形长相非常奇特、怪异。后来,可能逐步衍生出一类专指的怪。

另外,还有天上的神仙私自下凡为妖,祸害人类,也被称作怪。

比如《西游记》里的黄袍怪,就是天上的奎木狼下凡作恶。这种“神下凡成为怪”的情况,似乎并没有独立的门类来命名它们。当然,我们知道,奎木狼长相奇特,而被唐僧师徒称为黄袍怪

因此,我个人认为,所谓怪,大多具有长相奇特、怪异,甚至有些吓人,因而被称为“”。它们有时出身高贵,有时或许就是禽鸟、草木、顽石,或者你根本不清楚它是什么出身,身份比较隐晦。对人类当然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它们的活动规律是:白天夜间均可活动。不像鬼,只在夜间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游记》里唐僧大徒弟孙,也应该归类为“怪”的类型。他就是一块顽石成精。因为没有修炼好,只修炼到了接近于人类的猢狲。




妖和怪的初义相近,所以人们常将二者合称“妖怪”,指怪异、反常的事物与现象。在我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常常把妖怪,或者奇异现象、事件的出现,都看成是未来将有可怕的灾祸发生的前兆,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社会的警示和惩戒。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牛魔王: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料猢狲以得意为喜,必不详细堤防。”------八戒笑道:“那老牛的娘子,被我一钯筑死,剥开衣看,原来是个玉面狸精。那伙群妖,俱是些驴、骡、犊、特、獾、狐、獐、羊、虎、糜、鹿等类。

在上述这段话里,牛魔王认为猪八戒、沙和尚原先也是“妖精”。而牛魔王显然是魔,但他又说,他当年是“妖怪”。而玉面狐狸精的手下“小妖”是驴、骡、犊、特、獾、狐、獐、羊、虎、糜、鹿等动物类成精。

同样是《西游记》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才然供了口词,一个叫做奔波儿灞,一个叫做灞波儿奔;一个是鲇鱼怪,一个是黑鱼精。”

这段话说明,怪和精,实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精的意思,应该是说,有些妖魔鬼怪,修炼得特别像人,可以把肉眼凡胎者全部哄骗。比如《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小青,可以哄骗包括许仙在内的所有人,只是没有逃过法海的眼睛;《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哄骗了唐僧、猪八戒、沙僧,但没有逃过孙的火眼金睛。



五,延伸解释

妖、魔、鬼、怪,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魑、魅、魍、魉,是一个意思。我们根据妖魔鬼怪的活动规律、外形的某些不同、出身,以及它们的危害程度、做法,把它们分成几种类型,其实,这或许都是我们的一种假想。

我个人认为,按照神话传说,妖、魔、怪的核心,就是“妖”。也就是说,以“妖”的概念为核心,形成了妖怪、妖精、妖魔、精怪等语词,都是指妖或者是妖的别名。

在我国的许多志怪小说、神魔小说中,妖、魔、怪经常混用,或者互换。 在小说《西游记》中,就经常用“妖怪”、“妖精’’、“妖魔”,来称呼同一个事物。而且,无论是魔,还是妖,还是怪,他们都可以自愿做夫妻,比如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并不是妖,是个地仙。牛魔王后来又找了一个小妾,却是个玉面狸精。由此可见,在神话传说中,妖、魔、怪、仙、神,应该都属同一个科,只是有细分的差别。有时又有些是似而非。因为仙,属于神的一种。和妖、魔、怪不同。

在民间的习俗信仰中,这些词语的所指基本上是相同的,特别是在中国民间,妖怪、妖精、妖魔、精怪基本上可以互相解释。



六,鬼,属于人类的影子

至于说到鬼,应该是人类在活人以外衍生出来的另一个类型,和妖、魔、怪应该分开。因为我们在神话、志怪小说里经常见到“妖、魔、鬼、怪”这种说法,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妖、魔、怪、神、仙等东西和鬼结成夫妻的。和鬼结成夫妻的,仍然还是人。

比如宋官本杂剧有《王魁三乡题》,也叫《王魁传》。就是说人和鬼这样的故事。

书生王魁应试落第,来到山东莱州,游于北市深巷妓馆,与妓女桂英相遇,两人约定为夫妻。一年后,王魁去应试,得中状元。王魁便忘掉自己的盟誓,抛弃桂英,另娶崔氏为妻。

桂英得知王魁应试及第授为徐州佥判的消息后,便派人持书去见王魁。王魁将书信扔于地上,不予理采。那人回来告诉桂英,桂英气愤至极,拔刀自刎而死。

后王魁在南都试院,入夜见一女子从烛光中走来,王魁见是桂英。桂英怒斥道:“君轻恩负义,负誓渝盟,使我至此!”王魁十分惧怕,连连讨饶。而桂英不允,对王魁云:“得君之命即止,不知其他”。几天后,王魁突然死亡。




再比如蒲松龄的神怪小说《聊斋志异》,也大多是写人和鬼相处相交的故事。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里,尽管也有妖怪“摄”走美女当做妻子的,但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人在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面前的无能为力,说明不了什么。按照这些神话小说、传说中,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神、仙,都比人厉害。他们都可以对人类造成伤害。而人,在它们面前是毫无反抗能力的。

不过,在道教里,有些道士就是通过咒语,驱使、呼唤神、鬼,专门用来为人类服务的。

比如道教咒语:日出东方,苍苍皎皎,杳杳茫茫,金童玉女,委我收疮。一收,不要疼与痛;二收,不要脓与血;三收,不成疮和疖。急散急消,莫待来朝。急消急散,莫待来旦。神笔到处,万病消汗。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由此可见,什么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事物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倒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

七,结论

总而言之,在神话、志怪小说里,神、仙、佛、鬼原先都属于人类。而无论是妖、魔、精、怪,还是魑、魅、魍、魉,则原本就都不属于人类,它们或者是有生命的禽鸟、动物、植物,或者是无生命的东西,诸如石头、板凳、竹竿、雕像变化而成。由于摄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变幻而成人身。

由此看来,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妖、魔、精、怪,他们都把修炼成人类当成最高原则。比如《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小青,修炼了上千年,才能变成人类的外形。即使如此,她们也有短板:喝了雄黄酒,仍然会现出原形。《西游记》里的妖精,也都是以修炼成人身并试图长生不老为最高原则。



而我们有些人类则又很羡慕妖、魔、鬼、怪的法术。这倒有点像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则想出去。

7

大家接触的妖魔鬼怪渠道除了电视、漫画、小说、电影、游戏和一些记载类的书籍,估计也就没别的其他了,老师来解释一番妖魔鬼怪!

除人以外,所有有生命的生物通过长年累月的修炼成精后,统称为妖,比如动物可以成妖,树木,花朵都可以成妖。志怪神魔小说中除了猫妖狐妖也经常出现树妖花妖等

魔指人的一种负面情感表现,当这种情感被无限放大,甚至具象化以后的产物,称之为魔。

这个很容易理解,人死后即为鬼,鬼也仅仅指人死后的产物。

跟妖对应,没有生命的物体通过某些手段成精后,统称为怪,比如山石成精就叫怪而不叫妖

不知道大家还有其他的想法没,一起来留言讨论讨论!

8

老麦说一下我的理解吧,纯属个人见解,诸位就当故事来听吧。妖魔鬼怪多用于来形容一些不合常理的事物,而所谓常理则是正常现象与情况:鸟会飞,人会走,人长两条腿,蛤蟆四条腿,狗看家猫拿耗子……等等,那么具体妖魔鬼怪分开来讲,又分别是什么呢?

妖:地反物为妖,也就是说失去原本的常性,一般指的的是动物或植物违背了该有的常态,不再是原本的样子,可以开口说人言,转身化人形了,则称之为妖,我们时常会说的“妖精”、“妖怪”大体就是如此了,譬如:狐妖、蛇妖、白妖、狼妖等等,当然也会说狐狸精、蛇精等等,这里的“精”,其实指的是精气,原本常性的物种因为精气变化,而失去了常性,成为了妖,于是称之为“妖精”。譬如——孙大圣!

鬼:这个相对比较好理解了,死后的灵体称之为鬼魂,说的是人死后或是动物死后,都会有灵体的存在,而灵体是没有实体的,是一种气场,或者说一种场能,因为没有实体所以对人体不会造成实质的伤害,只能以场能来影响人的思维,而达到某种目的。

怪:怪与妖有些类似,同样是违背常态,但是怪相对来说还未曾达到妖的能力,只是与常态相违而已,其中一种含义或者可以说是妖的初级版本(所以会有妖怪一说),另一种含义则完全是自然的常态违背,譬如三根腿的蛤蟆,两个脑袋的小鸡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怪”。

魔:之所以最后说魔,是因为魔在“妖魔鬼怪”中,如果论级别或是伤害力的话应该是最高的,而且妖鬼怪都有可能会成为魔,单纯的一只妖可能只能伤害几个人,但是一旦成魔,那么可能受到伤害的就会是成千我上万的人,所以我们会有“魔王”、“魔鬼”“魔怪”之说。人也可以成魔,称之为“人魔”——指的那些残忍无度的人渣。

好了,老麦的理解差不多既是如此了,也就是说其实本身来讲,妖也好,鬼也罢,都会有善恶,但毕竟违背我们作为朗朗乾坤下生活的自然常态,所以正常情况下,多不得见。


说明:本文原创老麦,首发今日头条,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老麦。敬请关注:老麦说说,与老麦一起去探寻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9

“妖魔鬼怪”是修真界对邪门歪道的统称!

修真界以修行成圣成仙成佛为正道,妖魔鬼怪之类皆为外道。就好比道分阴阳,正道为阳,外道为阴。

但“妖魔鬼怪”并不是一回事,他们共同的是都走的是阴阳大道的阴暗之面。

下面我就说说什么是妖魔鬼怪?



妖,说起妖我就想起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里唐僧的经典台词“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请问你妈贵姓?”。这句话听起来很搞笑,但却有一定的深意,人生来就是人,妖生来就是妖。妖是一个综合的大种族,草木,动物,说起来都是妖族。但只有得天地之精气,吸收日月之光辉,聚灵化形之后的才能算妖,之前也只是一般凡物。

有句古话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妖族的来历也是如此,草木动物成精既是妖。现在人族也有了“人妖”,也很符合此古语!



魔,魔的来历比妖还要久远。魔分为先天之魔,与后天之魔。还分心魔,与外魔。在修真界魔要比妖更加难缠。妖你有高强法力就可以降服,但魔在你心内,你只有降服自心才能战胜心魔。而外魔的来历,就是那些修行者,没有战胜心魔,反被心魔所俘,而走火入魔的。先天之魔牵扯太大,就不在这里详说了。



鬼,鬼是我们听闻接触最多的。鬼的来历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人死后所化。有很多人自己就见过,或者碰到过。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有鬼,因为他没碰到过,或者他碰到了,没想到是鬼。

其实鬼是这四类邪门歪道里对人最没伤害的存在,因为他没有实体身体,根本就作用不到我们真实的世界,我称之为物质界。但小孩跟女人都会很怕它,也最容易招惹它。因为自身的阳刚之气弱,它才有机会接触到你,如果阳刚十足的大男人,鬼会比你更害怕。只要你心里没有阴暗的地方,鬼永远伤害不了你。



怪,怪这个东西其实跟妖是同族。但妖族大了,种类繁多,自然也分男女老幼,相貌美丑。就像地球人族也有黄种人,黑人,白人,的种族之分。妖精一般指的是精灵之类,也就是妖类好看的女性。(好美是女人的天性,妖同样如此,所以女妖一般都跟漂亮)妖怪一般指无视相貌美丑,随意化形的妖族男性。

在生活里,一般把与常人不同的,不合群的人称之为“怪人”“怪物”。就像刚出生就四个手臂的小孩,在我们一般人看来会说是“畸形儿”“怪人”,但是在崇尚神的国度却又会被尊称为“神使”“神子”。其实众生是平等的,不要歧视与自己不同的人,也不要自卑自己的不足,看清世界宇宙的真相,你会发现原来众生一直都平等的!

10

在《西游记》、《搜神记》、《聊斋志异》中,我们常看到妖魔鬼怪这几个词,这些词语在今天多被形容一些反常的、吓人的、不被人喜爱的事物。

总之一句话,他们都是“邪恶”的,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在古代,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邪恶而迷惑人的东西,都称之为“妖”。

比如: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庄公十四年》

大意是: 人要是自己没有缝隙可乘,邪害(妖邪之物)就不会侵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看字形,“妖”从女字旁,最早的意思是说女子艳丽超乎寻常,渐渐引申到“邪恶且迷惑人的害人的东西”。




“魔”是在南北朝时期,跟随佛经传入我国的,当时“佛”、“魔”几乎是同时传入的。

“魔”是“魔罗”的简称,是指一切扰乱身心、妨碍修行的活动,比如“心魔”。

就像电影《青蛇》里,法海被一群妖怪围绕,就是来表现自己的心魔。

在我们中国的神话里,好人得道之后最高境界可以达到“仙”,坏人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魔”了。

感觉上,“魔”具有很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更多的是邪恶的。

同时,“魔”也可以引申为对于神奇的事物痴迷程度,比如“入魔、着魔”,甚至我们还有“魔幻”等中性的词语。




在古代,人死之后就叫作“鬼”。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人活着的时候是人,死了以后就成了“鬼”。

不是有句话嘛:“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甲骨文中的“鬼”,如下图:


最开始人们认为:一个人,上面是个“田”,认为是人死之后埋入土中,就是鬼。

但是后来考古学家认为,鬼字的本义,应该是在原始社会和商周社会中人戴一种吓人的面具,以代表人们观念中的鬼。

另外还有说法是:“鬼”原是头大身小,鬼头鬼脑的畸形人,形貌丑恶,故以为“鬼”。

我个人倾向于,人死之后,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为“鬼”。


“怪”,从“心”,以手治土,而各有变化心异之是怪之范式。

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论衡·自纪》

可见,古人对于异于常物的事物称之为“怪”,后来渐渐引申为妖怪的含义。

“妖”和“怪”大致是相同的,也经常连用,有人说“妖”偏向于雌性,“怪”偏向于雄性。


在《仙意通玄》中,从“能力、属性”出发,有这样一个解读:

无知无力是为兽,有知无力是为精,有力无知是为怪,有力有知才是妖。

这样理解也很说得通!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