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子女抑郁或自杀?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子女抑郁或自杀?

2020-10-21 09:32阅读(69)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子女抑郁或自杀?:我来说一说吧,毕竟我的职业是最容易遇到这样情况的。作为一名与抑郁症打交道的医生,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确实存在

1

我来说一说吧,毕竟我的职业是最容易遇到这样情况的。作为一名与抑郁症打交道的医生,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确实存在一些群体性的相似点,而这些相似点,往往就是造成孩子们抑郁,甚至自杀的潜在原因。


父母的不当行为有哪些

都是做父母的,没办法评判别人是好是坏,但我可以根据我接触的抑郁症小患者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来推断出你想要的答案,哪些不当行为对孩子的抑郁和自杀有影响。

1.父母感情不和,尤其离婚

这一点是我最深刻的,怎么说呢,去年有一段时间连续收治了几名还在上初中或高中的青少年抑郁症小患者,几个小姑娘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共同特点,父母感情不和。其中有一个小姑娘父母常年争吵,对女孩也经常大声训斥。另外几个小姑娘都是单亲家庭,父母早早的因为感情不和而分开,或是跟着父亲,或是跟着母亲,虽然父亲或母亲也很用心的去照顾女儿,但显然他们给不了孩子需要的全部情感。

记得一名小患者父亲不相信她罹患抑郁症,也不同意带她看病,她就跑去妈妈的城市,要妈妈带她看病,但妈妈以要照顾再婚家庭的弟弟为由,拒绝了女儿的要求,结果小姑娘差点在陌生的城市寻了短见。


2.父母更关注患者的兄弟姐妹

很多家庭并非一个孩子,可孩子多了就难免要面对一个问题,更关注谁,对谁更上心更好。尤其是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或者说姐姐,更容易被忽略,被轻视。而女孩当然也想要和弟弟一样的关注,一样的爱,失望的女孩童年很早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心理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往往愈演愈烈,因为父母的偏心很难改变,甚至有些时候成年后还会被自己的父母要求去贴补弟弟生活。

压抑吗?不压抑吗?凭什么呢?同样是父母的亲生骨肉,一碗水就算端不平也不该有太大的差别吧?有些不平衡的人可以隐忍这种不公,有些却更深刻的记住了这种无助的感觉,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悲观,产生抑郁,持续抑郁。


3.童年的负性经历

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里,有一点叫做童年负性事件,是指在童年的时候经历了痛苦的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记的事件。比如在童年遭受家暴,创伤,或家庭聚变等。而童年负性事件不单单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更是可能引起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在内的大多数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童年的负性经历不单单可能导致发病,而且还往往会影响人格的形成过程,还容易导致酒精依赖或毒品依赖等物质依赖。


4.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

上面提到的例子,在罹患抑郁症后,患者自身有强烈的求治欲望,但是父亲先是不相信,不认可所谓抑郁症,母亲又以照顾再婚家庭的弟弟为由拒绝了身在异乡的女儿。在女孩最需要父母情感支持的时候,父母双方都选择了不去支持女儿,所以女孩才出现了强烈的无助感和绝望感,进而出现了冲动轻生的行为。

所以,确诊患者,缺少家人情感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绝望情绪,出现轻生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最近几年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和我们的社会有一定关系,当然也和所处的原生家庭有一定关系,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童年,有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

2

我是学青少年方向的社会工作,看过很多案例。一个青少年的心理以及生理的成长与他的原生家庭是有很大关系的。子女的第一社会化场所就在原生家庭。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总是不分场合不辩理由的就辱骂,殴打孩子,在外人面前随意贬低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怀疑自己,长大后,渐渐的自尊心的不足,自卑感的笼罩也就会出现抑郁或者自杀的偏向。

青少年时期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时候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逐步的形成中,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在家庭里,父母总是与他人做比较,看不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爱,或者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闻不问,父母的存在反而成为了孩子不开心的来源,家庭渐渐对孩子来说可有可无。这会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逐渐自卑,对生活失去希望,越来越消沉,慢慢的就会有往抑郁或自杀的倾向。

3

父母在教养中有4种行为,容易导致子女的抑郁或自杀.

近几年中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青少年自杀的率在全球排第一,16%的学生有自杀的念头,25%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抑郁或焦虑,在中国每年5-24岁人群自杀的人高达15万。这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在何时何处成为一把伤害孩子的利器。

前一阵子,网上到处都是晒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怒吼的视频,评论区下面各种附和,甚至还有家长说,孩子盯紧了就有出息了。焦虑的家长很难教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别把你的情绪带给孩子,他们还没长大,需要的更多耐心的呵护。人生是一条单行线,陪孩子成长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试错成本最高的就是错误的教养。不幸发生在任何一个家庭,都是父母无法承受的痛苦。

父母主要以下四种行为容易导致孩子抑郁情绪, 情况严重的孩子会伤害自己,放弃生命。

  1. 父母过于严厉专断,经常打骂,大吼大叫,对孩子冷嘲热讽。这种家庭的孩子,情绪自控能力差,冲动,容易产生极端行为,甚至用死来报复,控诉对父母的不满。
  2. 父母要求过高,过于严格,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成绩排名高于一切。安排孩子的生活学习特长,孩子没有自己的选择权。这类家庭的孩子压力特别大, 一旦达不到自己或父母要求,会用极端行为来惩罚自己或者逃避压力。
  3. 父母经常吵架,忽略孩子的感受,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自责情绪,想讨好别人来获取被别人的重视,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产生抑郁情绪.
  4. 父母无条件的溺爱纵容,没有对孩子的行为做正确的引导,孩子要什么都会尽量满足,这种孩子通常被称为“熊孩子”。 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他们在学校很难被同学老师喜欢,人际关系上有很大的困扰。 被别人拒绝或父母无法满足自己要求时,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和极端行为。

奥地利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次疫情是史上最长的一个寒期,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尤其长。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听到更多的是很珍惜这段难得相处的时光。如果你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感觉特别痛苦,一定是因为错误的教育方法。和睦的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给孩子童年最好的礼物


4

导致孩子抑郁或者自杀的因素很多,单纯就父母来说,一下这些因素可以导致孩子抑郁或者自杀。

1:父母亲严重程度的“自以为是”,不能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能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能认同孩子的想法、建议、合理要求。是孩子抑郁的重要原因。

2:简单粗暴,情绪激动,父母不能安静下来处理问题,不能用正确的、高智慧水平的方式方法处理、化解危机,是孩子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3:父母亲智慧水平很低,过度“溺爱”孩子,又乱管孩子,让孩子不能安静下来,不能正常的学习、成长、提高孩子的智慧水平,是孩子抑郁、自杀的原因之一。

爸爸妈妈要认真学习,做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是孩子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孩子的保障。爸爸妈妈是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孩子就不会产生严重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可以避免很多很多的悲剧发生,孩子就不可能出现“抑郁症”和“自杀”事件。

5

谢谢邀请。

达到抑郁或自杀的程度,何其沉重,我没学过医真无法班门弄斧。那就当闲聊好了。

我亲身经历,有一个亲戚在去年选择了极端行为终止人间之旅[流泪][流泪][流泪]我们始料不及的,后来我们亲戚圈分析,他长期病痛缠身苦不堪言是一个因素,问题是亲戚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按我父亲说法接受了部队熏陶是不可能走这条路的,这等于逃兵。那么为什么还做呢,我们不断回想他的过去现在,发现端倪,家庭冷战是最大因素,因为各种复杂原因,他在家里成了边缘人,没有存在感,也许已经很长时间患上忧郁症。事实上我们去医院探望几次,只有他孤零零一个人躺着,唯有保姆偶然看看[捂脸][捂脸][捂脸]一个人精神忧郁到了临界点,那点身体伤痛算什么呢,如果对生存产生恐惧,那么结束自己就是所谓解脱了。哀莫大于心死。

回到本题,套入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过如此。孩子的切身问题是对自由的掌控,至于说什么前途学业将来等等,那是父母希望,其实对于懵懂少年本人并不理解那么多,我们成年人的思想代替不了年少的他们,所以在引导他们回归必经之路,就得因势利导,而不是盛气凌人?

所以问主邀请探讨父母哪些行为导致孩子忧郁症或自杀?我认为是家长们矫枉过正,忘记了未成年人性质本身。按成年人思路制定学习计划、设定达到目标、规定实施条框、跟进用紧、逼、严。这种家庭氛围下的孩子从懂事开始就活在一个『气球』里,无时无刻的吹,不知哪天会爆,因为连家长都几乎忘记停下来不吹的动作。而他们的孩子把一家人开心相处当成奢望。这是很悲哀的[打脸][打脸][打脸]他们认为自己不是自己,他们仅仅是为可怕的父母活着,就像儿时看的动画片『哪吒』,终于扛不住了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他们整天胡思乱想,不想停下来也停不下来,父母那么多计划没完成怎么停下来呢?脑袋长期高速运动,随着各种身体失调接踵而来,手心冒汗、心率不齐、敏感、绝望等;开始带着一丁点希望,也许爸爸妈妈会高兴起来带我去公园什么的,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次次打击,越来越觉得自己没存在感,那么用自残让自己痛一下,把痛感当成存在的事实,这动作我那亲戚经常如此,撕皮[捂脸][捂脸][捂脸]而他的老婆儿子居然一句『变态』,没有重视起来。

一个人如果沉闷、反常到某种地步估计就是忧郁症征兆了。施予者再不重视,缓解,气球终究爆炸。那么忧郁者解脱了,在忧郁症他们哲学里,是看破生死超脱自己。剩下活着的身边的人唯有悔恨,有什么用?都随风而去了,逝去的悲观者就算有灵也不屑于看到生者的悲戚与眼泪,唉!

话题太沉重,就这样吧。

6

父母重男轻女,言语刻薄,能直接导致孩子轻生。

我初中一个同学,叫秋红霞,是个温顺的姑娘,性子很弱,但对人很友善,只是因为是女儿,不被父母重视,每年学费都是自己想办法,东挪西凑,她父亲说,女孩子家上那么多学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

那年,她高考落选了,肯求父母让她再复读一年,可固执的父亲怎么也不答应,说有这个钱还不如给她弟攒着盖房娶媳妇用,非撵着她出外打工不可,她不依,暴躁的父亲对她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母亲虽然爱她,但又惧怕丈夫的淫威,只能暗自流泪,劝女儿不要和父亲闹僵。

那年盛夏的一个晚上,软弱的同学把行李都收拾好了,父亲看到她终于听话了,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了平日少有的笑容,对她说,在外你也花不了多少钱,发了工资就赶快寄回来,留着给你弟攒着。

她默默地点了点头,告诉父母,她不会花家里的一分钱了,看到她如此懂事,父母都去休息了。

等到第二天早上,母亲看她还没起床,就去喊她,一看吓坏了:女儿头歪向一边,口上还有白沫,大声喊人,可是已经晚了,女儿不知什么时候手都冰凉了!

可怜而老实的姑娘,你怎么那么傻呢?母亲哭天喊地,可她怎么也听不到了!

生命可贵,再怎么着也不能轻生啊!

7

抑郁症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子女多一点的陪伴,关爱和呵护。

我是一名重度抑郁症的康复者,我愿意与你分享我重度抑郁症彻底痊愈的经验。

希望可以帮到你。

在我彻底治愈重度抑郁症之前,我心里时时刻刻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压力,一直在痛苦中挣扎,却无法脱离。那种痛苦是极度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言喻的。

当我彻底治愈重度抑郁症以后,我吃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和后遗症都消失了,身体上失眠,焦虑,恐惧等等的躯体症状也都全部消失不见了。

我现在每一天都可以充满精神和活力的去学习,生活和工作。我现在的生活和状态,可以说是我得重度抑郁症那时候的梦想,因为那段时间真的是太痛苦了,是我的至暗时光。

当我彻底治愈好自己的重度抑郁症之后,我获得了内心真正的快乐,并过上了幸福健康的生活。但是,每当我想到还有很多患抑郁的患者朋友们还在抑郁症的苦海中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的内心就非常的难受,因为我很想帮助他们,我希望他们也能彻底的治愈自己的抑郁症,过上快乐、幸福、健康的美好生活。

于是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帮助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患抑郁症的患者朋友们,走出抑郁症的苦海,到达快乐幸福的健康彼岸!

我将会尽我所能的去帮助每一个患抑郁症的患者朋友,帮助他们彻底的治愈自己的抑郁症,让他们过上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健康的美好生活。

我的座右铭是:不忘初心,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为使命!苦心孤诣,只为妙手回春!

所有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朋友们,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分享我重度抑郁症的痊愈经验。

相信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需要我帮助的患者朋友,可以直接私信我,我会尽我所能的为你提供帮助的。

没有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也可以关注我,我可以让你的心理变得更加阳光,自信,积极,让你的身心健康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让我们一起互信互助,一起做个朋友吧!

所有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动动你们可爱的小手,为我点一个赞,谢谢你们了!

有自己想法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你的,让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进步吧。

8

这个问题要分成两部分回答。首先是导致孩子抑郁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比较娇惯,身体和精神都比较脆弱,这就是过度呵护的恶果。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些言语行为就能让他们抑郁。比如孩子想要一件衣服,父母没同意,小孩嘴上不说什么,但以前没被拒绝过,这次就是想不开,认为父母不爱他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有了抑郁情绪,并逐步泛化,最后形成抑郁症。而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再说社会导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一些颓废主义文化散播开来,很多小鲜肉不男不女,宣扬抑郁无奈。而父母不做引导,有的反而非常欣赏。这些也会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一种错误理念,从而影响孩子。

9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据我的个人经验,总结出来有三“不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1、有事尽量想办法解决,不该在孩子的面前争吵。

父母家人吵架,孩子还小,分辨不出来对错,但是情感上会偏向平常对他好的那一边。稍微长大些,再面临这种情况,孩子会意识到弱势的一方才值得同情,这是一个留有阴影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身心随着吵闹声变得压抑、叛逆、甚至扭曲。

要是察觉孩子的言行与正常孩子有所不同,请尽快介入心理辅助。因为性格还没定型,可以及时扭转过来。

这时候,家长要避免争吵,营造出平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平静温馨。

家长们请记住一点:争吵只会增加矛盾,商讨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2、不该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人。

很多家长工作辛苦,回到家说话就没好气,而在家里的人听了心里也不舒服,于是矛盾升级。

我们常说互相体谅,体谅是什么?在家的人理解出去赚钱的辛苦,赚钱的人明白在家的人要面对很多繁杂琐屑的事。

各有各的难,各有各的辛苦,理解万岁。如此,家里的氛围才能好起来。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那么多,再小也有感知能力。不信?你在几个月大的婴儿面前大吵试试,孩子肯定大哭而不是笑。

孩子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惊慌和恐惧重叠,会引起莫名的焦虑,想逃避那个令自己害怕的氛围,久而久之就抑郁了。

3、孩子做错事时,第一时间不该打骂,而是了解清楚原因,找出真相加以引导。

当孩子做错了事,心里一定很害怕。这时候,要是家长先了解原因再决定是否惩罚,孩子的心里是服气的。

若是不问原由,揍一顿再说,孩子的心里会产生叛逆情绪:反正说不说都要打,干脆什么也不说。从而形成一种习惯,挨打就能挺过去,下次犯错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屡教不改,越打越皮实的原因。

教育孩子,首先自己得是个讲道理的人,才能教会他懂道理。发泄自己的情绪之后再教育,是做家长的失责。

还有的父母习惯端着架子,不和孩子亲近,殊不知这是最大的可悲。亲子,才能和他像朋友一样地交流,了解孩子的心声。

事实上有很多例子,温和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懂事,经常吵闹的家庭,孩子普遍情绪化。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这里说一说我的个人经历:我在一个复杂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和爷爷、姑姑的关系不太好。每次家里吵闹,我躲在一旁簌簌发抖,无助而恐惧。

那时候的我没有快乐,只有惊慌;没有鼓励,只有责骂,每天度日如年。很羡慕天空飞翔的小鸟,自由自在,没有争吵……

渐渐地,我没有了笑容,那时候我应该是抑郁了,常常想离开这个世界。曾经试过拿刀片割手腕,但是后来又觉得害怕,自己止血了,刀疤现在还很清晰。

十八岁那年,我的初恋意外身亡,最后一根稻草不见了,感觉了无生趣,吃了一瓶安眠药静静躺着……被救回来的生命疲惫不堪,确诊重度抑郁。之后看医生吃药,到如今。

我知道,初恋走了只是导火线,我一直是抑郁的。

我的言行有一度影响了我的孩子,她对她的好朋友说不快乐。我得知后,深深反省,我的童年已经很不幸,不能让我的孩子也置身苦海。现在,她是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

这是一个过来人的真心话:路过的家长们可以看一看,真心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你,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结语:孩子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我们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一切的人,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当你感觉自己的情绪快要爆发时,想一想初衷和后果,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做家长的必修课。

10

父母当众羞辱自己的孩子,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拿他跟别人的长处比,把他损的一文不值,把他的自尊踩在脚下,让他的自我认知降低,认为自己是毫无用处多余的人,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在一个不被尊重,不被认可,没有快乐,没有理解,没有包容的家里看不到快乐希望,这样的家只能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压抑,自卑,绝望,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