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2020-10-21 09:01阅读(77)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最后两句,这首诗是刘禹

1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最后两句,这首诗是刘禹锡为了回应老友白居易的一首《咏老赠梦得》而作。

这两首诗可以看成两位老人,也是两位老诗人之间的交流,一个是感叹,另一个是感慨。白居易是感叹,刘禹锡是感慨。

刘禹锡的诗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是读了白居易的诗之后的有感而发,是从自己的角度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夕阳红”——别说太阳已经是“日薄西山”,它散发出来的光芒作为晚霞还是照满了天际的。

那么刘禹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我们还是先看看白居易的感叹吧!

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是写给“梦得”也就是刘禹锡的,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有着几十年的友谊,两个人经常用诗词互相交流感受,晚年的白居易对自己的“老态龙钟”颇有伤感,写了首诗给老哥们刘禹锡,诗中这样写到: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这首诗并不难懂,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感叹,当然是略显悲观。白居易对刘老哥们儿说(算是诉苦吧):咱俩都老了,你知道老成什么样了吗?每天早早的就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早上起来都懒得梳头,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就在家待着,偶尔住着拐杖到外面走走,干什么都没兴趣,就连新磨好的镜子都懒得照,眼睛花的看不清小字写的书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回忆和想念古人,但少年时候的的事越来越回忆不起来了。最大的乐趣就是闲聊,想着还有时间和老朋友相聚。

白居易的感叹的确是伤感了些,也消极了些,但是,却道出了晚年的无奈。作为老朋友的刘禹锡看到白居易写给他的这首感叹人生老矣,日薄西山的无可奈何的诗句,自然要宽慰一番,所以,刘禹锡的“回信”写的比较平和,用对于人生易老的坦然面对和乐观心态给老朋友白居易“宽宽心”。这首诗的核心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诗是这样写的: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说:是啊,有同感!人生谁能不老啊!老了之后有谁可怜呢?人老了越来越干巴,衣带越来越短,头发快要掉光了连束冠都扎不紧了。怕眼睛太累基本上就不看书了,经常针灸就为了多活几年,这些都能理解,但是咱也不能太悲观了,咱们有优势啊!经历的事情多明白事理,一辈子阅人无数已经让我们看人就像看山川河流一样一目了然。仔细想想不也很有收获吗?往好处想,不就坦然了吗?

这首诗最后两句,其实算是“用典”,因为在白居易刘禹锡之前有人已经做过了“桑榆”之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阁序》当中有“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之句。刘禹锡显然是受到了王勃的启发,用了“桑榆未晚”的典故。

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非常著名的的诗人晚年的交流中,看到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之后对于晚境的不同感受,这种感受,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

年轻的时候,白居易的诗多数都是比较悲观的,包括《琵琶行》,《长恨歌》。但是刘禹锡得诗就显得要豪放的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个境界到了晚年,必然会变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其中“桑榆”指的是桑榆二星,说的是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是傍晚了,但是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中国古代诗歌能够千古流传,其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悲伤或有趣,令人着迷,却很有价值,这首诗的背后同样有一个故事。

在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那个大唐盛世,刘禹锡和白居易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年龄相同,又是老乡,而且都是诗人,志趣相投,共同在朝廷做官,当官之后,他俩同样有被贬的命运。同样的命运和经历,让两个人更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因此互相写诗来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尤其是在刘禹锡去世之后,白居易还写诗纪念他们之间的友情。

白居易有诗魔之称,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就在他俩64岁的时候,一日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咏老赠梦得》给刘禹锡,表达自己对衰老的悲观情绪。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白居易的这首诗表达人老之后的处境和心态。据说到了晚年的时候,白居易和刘禹锡童患眼疾和足疾。看书和行动上都多有不便,正是因为如此,同病相怜。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的这首诗有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

刘禹锡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后,为了规劝自己的好朋友,刘禹锡马上也写了一首诗《酬乐天咏老见示》给自己的好友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老的看法。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面对衰老刘禹锡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红霞。这两句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又要有“但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感叹近黄昏”的淡然和笃定,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宽慰鼓励自己的好朋友白居易。相信当时白居易是会受到启发的。

白居易和刘禹锡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彼此的欣赏。造成这样不同的看法,也许和他们个人的不同经历有关。

白居易出身在书香门第,从小就刻苦读书,更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十几岁就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诗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用诗传递现实生活,生活上知足常乐。

有“诗魔”之称。同时,他还是一位勤政的官员。有自己的事业和进取心。这一切都是白居易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清正廉洁,不慕名利的家风的传承。

刘禹锡同样也非常有才华。在诗文上留下很多著名的诗篇,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陋室铭》等,都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有“诗豪”美誉。刘禹锡还是一个性格刚直倔强,为官清廉,虽历尽仕途的风波与辛酸,即使到了晚年仍旧不改年少时的初衷,一心想在仕途上能够有一番作为。这种执着豪迈,洒脱,乐观的精神风貌,也影响着他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刘禹锡的这种不服输,不畏老去,豁达乐观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今人学习。其实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独特的美。坦然面对就好。

历史是一对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3

白居易的好友除了元稹,就是刘禹锡了,两人相伴相亲二十多年,志同道合又同病相怜,这诗便是二人的唱和。

1 出处

《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意思: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没有谁会可怜。身形消瘦,衣带常常收紧,头发稀疏,发冠歪斜一边。因眼神不济,书也不看了,随时随地地艾灸。经历多了,便看透了,人也更清楚了。仔细想想老去也是幸事,一下子便看得开了,不要说太阳已照在桑树梢了,晚霞正好,映红了天。

酬:诗词唱和互答的一种形式。在此之前,白居易已写了一首给刘禹锡,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意思是,我和你都老了,老了咋样啊!眼神不好使了,天没黑就上床了,早起懒得梳发了,出门拄拐杖了,甚至闭门不出了,不照镜子了,不看小字书了,越来越觉故友重要,不记得年轻的事了,只想和老友聊聊,还能聊几次呢!

836年,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管洛阳,时年64岁,等同退出了政治舞台,而同龄的白居易因为生病留任洛阳已三年,在此之前,好友元稹去世,更觉年老孤弱,形单影只。同在洛阳,饮酒作乐,作诗互赠,两首诗便创作于此。二十多年的友谊,让两位老者互诉衷肠,一问一答,相互激励!842年刘禹锡病逝,白居易痛悼“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并亲写墓志,846年,白居易也病逝于洛阳。

2 诗的理解

白居易的诗是在诉苦,写自己年老的种种不如意,同样,刘禹锡也承认真的老了,这是在回应白居易诗中的“自问老何如”。然而,可贵的是,刘禹锡写自己的老态却带着自我调侃的味道,颇有趣味,也颇为苦涩。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身形也瘦了,衣服越来越大了,头发也掉了,连帽子都不自觉地歪倒在一边,书也看不清了,随时艾灸了...这显然是在调侃自己年老可笑的样子,是不得不面对的年老体衰的苦涩,甚至能够读出岁月沧桑,饱尝风雨的凄楚!

接下来笔峰却随之一转,诗出现了亮色。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老了,不光经历太多事,还看透太多事,不光看太多人,还看清太多人。这便是人老的好处,年龄即阅历,阅历即人生。

这句话有出处,陆机《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

诗人似乎在年华老去的无能为力中又很满意自己年老的状态,能够看透世事,能够看清人情。这又是有深意的,不必再为名利而作为,不必担心仕途沉浮,真正可以放下早已看不惯的一切,不必应付官场小人,与真正清流的人交往。这两句里,有诗人暂时的宽慰,时间的馈赠,来得有点迟,却异常的珍贵与不易!这是诗人的多年感悟与收获,也是在开导消极的白居易。

“谙”:熟悉。似乎有能够洞察世事的骄傲感,诗的格调一下昂扬许多,前四句是在与白居易一样的认老服老,这一句则是乐观地笑谈年老也并非一无是处。

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桑榆:指日落时,光只能照在桑榆树梢,日暮或晚年。《太平御览》:“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这也是诗词常见的意象,比如,

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这两句很美,谁说太阳已经照在桑榆的梢头,天色就晚了,晚霞正红,映满了天空。比喻人生已近暮年,但美好的时光仍在继续!这句是全诗的精神所在,是一种暮年达观的人生态度!尤其是经历过风雨,坎坷曲折大半辈子的文人对于暮年的岁月更有深沉的感受!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一句的理解,似乎有所不同,不同于陶渊明的避世隐居的自得其乐,也不同于苏轼的看透人生,无畏无惧的大度淡定,而是一种老之将至的加倍珍惜!

(1) 认老而不服老的乐观与自信!

刘白二人是认老的,甚至有点儿措手不及,无能为力,消极而不得不面对的苦涩与失落,身体不行了,眼神不济了,连阅读都不得不搁置了,白居易的诗完全是一个老者心声的流露,刘禹锡的诗也承认年老体衰的事实,然而这一句却一下子反转,老了沒事,老了也可以夕阳无限好,这是在安慰白居易。

正如,苏轼《浣溪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坦然接受的豁达洒脱。

刘禹锡是比较唯物与上进的,仕途三起三落,因参与永贞革新,前后被贬长达二十来年,被贬南方时,所作的竹枝词反而清新可爱,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正如他自己的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记载:“刘禹锡播迁一生,晚年洛下闲废,与绿野、香山诸老优游诗酒间,而精华不衰,一时以诗豪见推...人生得如是,何憾哉!”

“莫道”,不要说,休提,刘禹锡不服老的,“为露尚满天”,晚霞还满天呢,有什么好沮丧的,是暮年了,也可以像晚霞那般绚烂,这种洒脱与超脱,真的很难得,何况是一位大半辈子宦海沉浮的老人!

(3)从容雍容地享受生活。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指的是就算老了也要积极作为,矢志报国。

然而,刘禹锡的“为霞尚满天”的积极乐观却不能这么理解,相反的应是,从容地放下,好好地享受生活。

刘白的晚年,比李杜好得太多了,虽也下放过,失意过,坎坷过,但一直在官途,刘禹锡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各地刺史,最后闲居洛阳,白居易历任侍郎,员外郎,中书舍人,各地刺史,晚年还是太子少傅,留任洛阳,官场几十年,阅历丰富,生活优裕,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刘禹锡闲居洛阳时,基本上不问政事了,据说与白居易 、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极其闲适,《旧唐书》上说,“禹锡晚年与少傅自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白居易为此还写了一首诗描述饮酒作乐的场景,《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刘禹锡也和了一首,《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可见,少年喝酒,老来飞觞,好友常聚,随心任性的生活还是很自在快乐的。

白居易,自从贬谪江州后,思想就已倾向“独善其身”了,晚年笃信佛教,在洛阳置有别墅,甚至养有歌伎,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为霞尚满天”,是夕阳晚景无限,也是人生暮年精彩无限,是与仕途的告别,从容潇洒的好好享受晚年的乐趣,饮酒作乐,吟诗作对,认真优雅而充实的老去。这样一想,还有什么可抱怨与遗憾的!

年轻时的不能随心所欲,年老时就加倍地过好每一天!

所以,这句诗,与其理解为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如说是人生垂暮,好好地任性潇洒一回。

清代学者何焯评这首诗:“四语中极起伏之势。结句气既不衰,文章必传无疑。”

4

唐朝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63年,刘禹锡以太子宾客致仕洛阳,远离了朝廷,算是提前退休了。他当时已经六十四岁,确实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但是他是被迫退休,所以还是心有不甘。毕竟,做官才是文人一生的正途。

这时候他的好朋友白居易,两个人是同一年出生,都是唐朝的大诗人,同朝为官,关系非常好。这时候的白居易,已经在三年前就以太子宾客致仕洛阳了。

两个六十四岁,被中央朝廷一味排挤的老头聚在一块,可谓同病相怜。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算是抱怨一下。这首诗名为《咏老赠梦得》,如下: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白居易也就是唠叨唠叨,我们都老了,没什么用了,所以远离朝廷。眼睛花了,头发也白了,晚上也不敢熬夜了,出去走走,还要拄根拐杖,有时候就呆在家里,连门都不出了。镜子也不敢照,头也懒得梳了,看看书吧,字太小,看不清楚了。还是老朋友好啊,趁我们有时间聚聚,随便聊一聊。

白居易在洛阳呆了三年,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所以刘禹锡来了,他又感慨又欣慰,感慨的是人老事休,欣慰的是终于有人一起聊天了,但是他始终有一种淡淡的失落。

为了鼓励自己的老朋友,刘禹锡提笔写了一首诗,标题是《酬乐天咏老见示》,如下: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和白居易,也就是拉拉家常。谁不会有老来的一天呢?人老了,也没个人照顾一下,可怜啊。最近身子骨也瘦了,头发都快掉光了,书呢还是要少看,爱惜眼睛,我已经针灸养生多年了。人事看的多了,心也就放宽了,其实人老也有老的好处,不必过分纠结。不要说夕阳西下近黄昏,你看那漫天的霞光,还是很美丽的呀。

和白居易的消极心态相比,刘禹锡显然更乐观一些。在诗歌的前几句中,他也说了不少人老了之后的麻烦事,但是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谈到了老来的好处。虽然两个人此时都被贬谪排斥在中央朝廷之外,但是不要灰心,还有发挥余热的机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中的这句话,总让我想起曹操在《龟虽寿》那首诗中写下的那两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无论是晚年的刘禹锡还是晚年的曹操,他们诗中都透露出三个字:不甘心。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5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出自唐代刘禹锡所写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全文如下 :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翻译为: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此后两句通俗来说意思为 :太阳从刚升起时的辉煌乃至到达傍晚时的没落 ,也是形容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或许50或许60,觉得还是一事无成,认为自己这一生也就这样了,现实当中我们许多人也是如此,其实不然,即便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依然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君不见烟草大王褚时健褚老爷子一生起起伏伏 ,到了80多岁依旧在奋斗,按说70古来稀、绝大多数人都了此年龄段都已颐养天年,可是褚老爷不怨天尤人,从而又成功创造出褚橙这一文晓全国的著名品牌。不正是霞光在傍晚时也可以照耀出辉煌的一片天地的应景么?有人会说有几人能像他那样的,确实全中国只有一个褚时健,但是他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不是可以使我们学习借鉴么?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这两句是诗人用令人神往的比喻、衬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的大意是:到了晚年,不要说自己岁数大了,没看见要落的太阳还放出满天的霞光。比喻一个人能够老当益壮,积极进取,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出自我国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最后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不要说太阳到了桑榆之间时就已接近傍晚了,你沒见太阳的余晖也可以照红满天。

人们常把这句诗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对比。人将衰老,作者的态度不是常人所想的,悲伤、绝忘、伤感、叹息。而是要用自己晚年剩下的余光,来映红满天。

结合当时的场景,这两句诗的真情表达,是作者内心的真情流露,也是对朋友白居易的安慰和激励。

这句话给我们现代人的启迪也很大,生命是辉煌的,人生是短暂的。它催促我们趁着这大好时光,好好珍惜一下,否则浪费时光你最终要后悔的。

注:图片来自网络

7

问题:“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

一、同龄好友白居易的赠诗

1、好友重逢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这时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两个人是多年好友,而且同年生人,这一年都是六十四岁,老年时聚在一起少不了诗歌唱酬。

2、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排律,白居易诗的特点是“老妪能解”,这一首就是如此,用字用事,即使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和理解也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刘禹锡的诗就需要琢磨琢磨。

二、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1、是刘禹锡酬和白居易的赠诗。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排律

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赠诗一样,是标准的无言排律。韵部是平水韵的【下平一先】,平水韵的一先是合并了《唐韵》的先、仙二部。对仗粘连无误。

3、典故

  • 身瘦带频减: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这个典故和沈约的典故相似,《梁书·沈约传》载: 沈约 与 徐勉 素善,遂以书陈情于 勉 ,言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 废书缘惜眼

废书来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这个词原有忧国之意,只说是“惜眼”,有一点点表明自已远离政治的意思。当时宦官当权,诗人下笔很小心。

写这首诗的前一年,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 阅人如阅川:

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

了解刘禹锡的宦海沉浮,自然对“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有所感怀。下此, 领悟或者解决“忧老”之意。

  • 桑榆

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诗文讲究起承转合,转的一笔,很多诗放在倒数第二句,这里就是“莫道桑榆晚”,以否定词转接:为霞尚满天。

前面用赋笔写出“顾虑年老”的心境,中间“经事....便翛然”是一种平淡,但是后来一转,结尾振起,用”为霞尚满天“表示了不服老的诗人意气。这是对白居易的”自问老何如“的劝勉。

@老街味道

8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咏志见示》,如果结合全诗来看的话,这句话非常好理解,并不难。

但是無月想和大家讲述的是这句话、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这要远比这句话有意思的多。

就像很多艺术品,虽然本身在艺术造诣上就有一定的价值,但其背后的故事要远比艺术品本身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

接下来無月就为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背后的来由,等我讲完你们也自然明白题主所问的那句话的意境了。

话说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个人,到了晚年的时候,都患上了眼疾和足疾,日常看书、行动都非常的不方便。

从这一点上来看,晚年的刘禹锡和白居易也算是同病相怜了。

这时候的白居易,面对自己疾患缠身的晚年光景,产生了非常消极和失落的情绪。郁闷之余,白居易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给刘禹锡。

咏老赠梦得
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梦得是刘禹锡的字。在这首诗里,白居易说自己与刘禹锡两个人现在年纪都大了,自问人到了老迈的时候该怎么办呢?然后又描述了下自己当时的晚年生活:眼睛干干的每天晚上很早就睡了,早上起来脑子懒洋洋的,连头发也懒得梳理。出门行动需要扶着拐杖,干脆就关起门来深居简出了。眼睛视力下降的很厉害,字小一点的书信就看不清了。

看呐,这就是一个老迈不堪,深居简出的老人日常形象。

接着白居易又说到自己这时候的思想:现在大量的时间都在缅怀昔日的故人,少年时的一切痕迹过往越来越生疏了。

最后便是感叹: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多么可怜的白居易啊,对于当时的自己充满了失落,只是在想起过去的故人和往事时还能有所激情。

刘禹锡收到白居易的诗后,也做了一首《酬乐天咏志见示》回赠给白居易。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刘禹锡仿照白居易的心态,对人老之后的生活做了描述:

世上有谁会不顾虑年老的问题呢?人老后又有谁来可怜呢?身体越来越消瘦,以至于衣带越来越缩紧,头发越来越少,戴在头上的冠宇自己就会偏斜。因为要爱惜视力不佳的眼睛,所以不再看书,为了延年益寿经常找医生调理,医治。

可是到了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话风一转,不再颓唐,而是转为积极向上:

人到了老年,经历的事情很多,阅历也很深,看人就想看山川一样一目了然。细细想来,人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年纪大的忧虑,心情就会畅快,无忧无虑了。

最后一句是题主的问题所在。

桑榆代指日落的时候,即“日落桑榆”。

“不要说日落时分已是傍晚,晚霞的光辉依然可以红满整个天空”。

写得多么的秒。虽然我们已是夕阳红,但是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长处,我们一样可以有一番作为。因此,尽管年龄大了,依然要积极向上,有所作为。

一来一去两首诗,表达了两位诗人在暮年的不同心态,两位昔日的好友在此时互相提携,互相激励,更是让人们对两人的友情由衷赞叹。

弄清了两首诗的来龙去脉,在脑海中描绘两位诗人的晚景,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才是品读这两首诗的最妙之处,这个过程非常享受不是吗?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9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我以为中国的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在一定时间段内会呈走高趋势,大家不妨都来读一读这首意味深长的诗,领会一下老来将至之时,人生是什么状态和追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首诗的意思是:

人有谁不顾虑要衰老呢,老了又有谁表示爱怜?

人老身体会日渐瘦削,衣带越来越收紧,头发变稀少戴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看,是为爱惜眼睛,经常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缠身。

经历多了,自然见多识广,接触的人多了观察起来更加了然于心。

细细想想老也有老的好,尽情放松自然会心情畅快无挂牵。

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已近傍晚,太阳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赏析过后,我们知道,最后两句其实是全诗点睛之笔: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这掷地有声的一联诗,其实就是不服老,认为老来有老的好,老来也可有所为!

这样的情怀,是不是让人想起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面对衰老,诗人采取的态度是不消极悲观,要志在千里。本诗中,则要用有生之年散发余光,映红满天的彩霞。

这两句诗,既是刘禹锡发自内心的表白,又是对他的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我认为这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要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要优美得多、积极乐观得多!

10

谢谢小秘书之邀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这首《酬乐天咏老见示》是诗人刘禹锡在六十四岁的时候,回答了一起在唐朝陪都洛阳居住的白居易《咏老赠梦得》的诗中最后结尾的句子。当诗人看到白居易老态、消极、悲观情绪十分明显,于是在赠与诗的结尾写道“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这是刘禹锡对老年的生活观,这首诗就是对同龄人白居易的细心宽慰和鼓励!你说到了晚景有什么不好?当太阳照到桑榆树周围时,看这晚景的大地满天彤红,灿烂无比有多美?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诗人始终以乐观的情怀,用余霞比喻晚景之美好,从诗中拱托出一种乐观向上的豁达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同僚好友白居易厌老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朋友告慰白居易不要因晚年身体衰退的自然规律而消极地生活。

因此,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是一首优秀的言志诗,长期以来,人们把它当作教育后人的警策之言,所以千百年以来,这首诗越来越被世人所推崇并津津乐道,它颇似魏晋曹操《龟虽寿》之诗中雄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老当益壮之精神!

为此,人生贵在知老而心不老,老要有所养有所为,每个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点滴之作用。

白居易诗《咏老赠梦得》

刘禹锡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