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末的时候,但凡多少有点能耐,就能拉个队伍自立山头。所以陈涉在大泽乡起义之后,立刻就群雄并起遍地烽烟了!

只要多拉点队伍,尽可能多占点地盘,也就越有本钱,自然也就能封侯称王了!在陈涉的这段时期,大家都在忙着抢占地盘。这时候的韩信在干什么?韩信却是在忙着蹭饭、钓鱼和钻裤裆。

等到项梁经过淮阴的时候,韩信这才拎着那把据说是祖传的宝剑加入了项梁的队伍;其他投奔到项梁队伍的那些人,都是拉着自己的人马加入的。韩信在后来的几年当中,却始终只是个执戟郎中的角色!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韩信自己没有组建山头的能力,也就是说韩信不具备做为一个君主的基本素质!韩信没有自己成事的能力,只能在别人的手下做事!

韩信归附于刘邦之后,这才开始崭露头角。从在项梁、项羽手下的默默无闻,到在刘邦建功立业,说明韩信终于跟对了人,而这个人也只能是刘邦!

武涉在替项羽说服韩信时说:“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蒯通则认为“天下权在于信。”那么韩信在各方势力中所占的比重到底有多大呢?能否达到三国时期蜀国或吴国的份量呢?

韩信的主要功绩,是从魏王反叛开始,直到占领齐国。韩信的资本基本上都是在这段时期积攒的。

从魏王反叛开始,刘邦就派韩信、张耳和曹参前去讨伐。韩信一直是和张耳一起统兵。曹参则是与韩信分兵而攻,有时候还与韩信合兵一处。这点很微妙,后面经常是如此安排!)等到韩信与张耳攻占了代地之后,刘邦就把韩信的精兵全都给收走了!

韩信与张耳再次领兵攻打赵国的时候,曹参又是与韩信分兵攻打。等到攻占了赵国之后,刘邦就夺去了韩信的兵符,并且把他手下的将领重新做了调整。

刘邦这时候命令张耳镇守赵地,然后任命韩信为相国,带领赵国那些没有被刘邦带走的士兵去攻打齐地。这时候曹参以左丞相的身份和韩信一起去的!

韩信采纳李左车的计策,劝降了燕国。韩信遣使向刘邦汇报,并且请求立张耳为赵王。刘邦因此封了张耳为赵王。(这个时候韩信为什么请求立张耳为赵王?

直到韩信和曹参攻占了齐地之后,韩信在各方势力的比重也就愈来愈大了!

武涉和蒯通劝说韩信“三分天下”的时候,韩信所拥有的地盘已经打下了魏、赵、代、燕、齐等地。这时候韩信有个十万以上的军队应该不成问题。

韩信为什么不自立与刘项成鼎足之势呢?

首先韩信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韩信多次被削兵,韩信只要训练出自己的精兵,就被刘邦调走。尤其是刘邦夺去韩信兵符之后,又把将领重新做了一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很难建立自己的嫡系。

其次就是韩信打下的这些地盘,韩信也是还没有完全彻底地控制住!

曹参经常与韩信分兵,其实有很多地盘是曹参打下的。

攻占了魏地之后,魏地直接就由刘邦管辖。攻占了代、赵之后,这块地方就由张耳来管辖了!燕地只是降服,并没有被攻占,还是由燕王臧荼控制着

至于最后攻占的齐地,实际上还是韩信和曹参打下的!就是这块儿齐地,一直也没有彻底征服。韩信带兵与刘邦共同攻打项羽的时候,曹参则继续留在齐地平服那些还没有降服的势力。

这么一看,韩信控制的地盘其实也没有多大!

其三韩信没有自己的团队。

韩信手下没有几个出色的将领,击败项羽的龙且军队的是曹参。

真正属于韩信的人,好象只有蒯通和李左车两个人。蒯通只是劝韩信自立;李左车在出了一次计谋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什么事迹了!

这时候的韩信看起来就是被孤立的一个人!

如果韩信采纳蒯通的建议自立,必须先要摆平曹参才行。曹参一会儿与韩信合兵,一会儿又与韩信分兵,始终与韩信若即若离。这还真不好摆平!

韩信自立之后,身处赵代之地的张耳,会选择站在哪一方?

韩信曾经劝说刘邦立张耳为赵王。韩信是为了拉拢张耳做的顺水人情,还是为了给自己打下齐地之后称齐王铺路?这就不得而知了!

凭着和刘邦的交情,在看看韩信的手段,张耳肯定不会站在韩信一边。至于那个燕王臧荼就更别指望了!

整个过程看下来,就会发现韩信从始至终被刘邦牢牢地控制住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韩信几乎是秦末汉初风起云涌大时代下的一个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大多数文韬武略的战神,要么出身名门,要么出自名师,而韩信却既非名门出身,又非名师高徒。

而且,他甚至只是淮阴乡里一个谁也不会在乎的穷汉破落户。这样一个出身的人,后来却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有名的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拜将封王,擒魏、破代、灭赵、降燕、占齐,手握十万大兵,控制中国一半疆土,风光无限。只是,这样一位手握十万大兵、控制中国一半疆土的战神,为何对屌丝刘邦言听计从呢?

其实,要分析这个问题,可以随便数出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韩信急功近利,齐国还未完全平定,就操切地伸手向刘邦要求封王;又如,韩信胸无大志,谋士武涉、蒯通先后劝说他“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建议他反汉中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他都一口回绝。而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人而异的观点。在下窃以为,韩信对刘邦言听计从,是因为韩信感激于刘邦对他的信任和提携,忠心使然。比如,我们从韩信拒绝武涉和蒯通的建议过程中,就可以看出韩信对刘邦的耿耿忠心。

前203年,刘邦答应封韩信为齐王后,还让去齐国授印的张良,当面向韩信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韩信立刻出兵,同刘邦的军队一起夹击项羽,韩信答应了。就在准备开拔之际,项羽派武涉来游说韩信,说如今谁主天下,关键看你韩信,你随刘邦则天下姓刘;你随项羽则天下姓项。不过,你如果随了刘邦,那么项羽灭亡之日,就是刘邦收拾你之时。并建议他“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武涉的分析入木三分,韩信如果想要做大,并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这倒真是个绝佳的机会。

但是,韩信断然拒绝了,拒绝时说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这段话最能体现韩信的为人,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不久,他手下的谋士蒯通也劝他“参分天下,鼎足而居。”韩信却依然初衷不改,而且义正词严地回答说:“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不因利而背信弃义,这或许就是韩信做人的原则。所以,他对刘邦言听计从,全在于此。用韩信回答武涉的话来说,那就是他对刘邦的忠心“虽死不易”。

3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韩信的成长之路一直是个迷。因为古代兵家基本上都有传承。举个例子,孙武的《孙子兵法》其实传承了司马穰苴的《司马法》,孙膑传承了《孙子兵法》,可是韩信传承了谁?

历史上连蛛丝马迹都没有记载。所以,我们只能说,韩信是个天生的兵法大师,早知道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可与兵圣孙武齐名的人,世称兵仙,人称国士无双。

可是孙武的对手并不是第一流的兵家,而韩信的对手是项羽,章邯这样杰出的军事家,韩信从骨子里就看不上樊哙,可是樊哙其实也是有名的战将。

言归正传,具有超强能力的韩信没什么乖乖听刘邦的话?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

1.天时,彼时秦末汉初,可能会给我们很大的误导,实际上韩信出生自战国末期,彼时天下已经纷争了好几百年,亟须稳定。我们假设韩信不听刘邦的话,那么天下必将三国鼎力,可是韩信却是最弱的一方。

俗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靠韩信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的。

2.人和,韩信一生的顶峰就是当上了齐王,可是彼时的刘邦自己深耕多年,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物料储备都强过韩信,不仅如此,刘邦其实早就安插了人手在韩信身边,比如他的亲信曹参在钳制韩信。虽然纵横家蒯通试图游说韩信背叛刘邦,可是韩信为什么迟疑不决?

因为他也有顾虑,比如刘邦的钳制。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傻瓜。

3.风险,任何事情都有风险,韩信创业的经验不足,风险最大,所以他最终选择自己的安乐窝继续打工,而不是创业,这点与大部分人是一样的,虽然韩信外号叫兵仙,但是归根结底,他还是个人,有人的弱点。

4.道德,蒯通在游说韩信背叛刘邦时,韩信拒绝的理由是,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可是刘邦是个十足的流氓。

综上所述,韩信之所以没有背叛刘邦,听命刘邦,虽然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对于当事人而言,是合理的。

别忘了,他也是人!

4

韩信淮阴人,汉朝三杰之一,从一个无名小卒,被刘邦拜为大将,善于用兵帮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兵仙”。公元前203年韩信平定齐地,请求刘邦封他一个假齐王,以镇压齐国的反叛势力,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对持于荥阳的生死关头,

可以说韩信倒向谁,谁就能一统天下,刘邦审时度势封了韩信一个真齐王,最终韩信在垓下一举歼灭了项羽主力,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夺得天下。那拥有军队、土地和超高军事指挥才能的他为什么不割据一方,而要听从刘邦的安排呢?

第一个穷人的劣根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史记?淮阴侯传》中记载:“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说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不仅贫穷而且品行还不好,因此不能被举荐去当官,又不会做买卖维持生计,

只好去天天去别人家蹭饭吃,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他如果可以被举荐去当官至少他已经成年,成年后懒惰、人际关系又处理的不怎么,还舍不得出力气去谋生,

整天拿把剑挂腰里充当大将军, 要是不是秦二世无道天下大乱,天天靠梦想活着的韩信早饿死了。再者, 天天去亭长家蹭吃喝,以及后来洗衣的漂母给他那饼子吃,他有的吃也不思进取,没过改变下现状,后来实在是被人欺负,受了胯下之辱才想到离开,要没有受辱估计还在河边等漂母送饼子吃。

这也是后来平定齐地要个假齐王,刘邦给他的真的齐王,他也是小富即安, 齐地谋士蒯通给他分析了天下局,让他借机成为一方诸侯,他总是考虑这因素、那因素就是没有野心问鼎天下,要是刘邦有这样的条件绝不放过。

第二个容易被收买

在《史记?淮阴侯传》中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项羽的谋士武涉去说服韩信让其反汉王投靠项羽,韩信说:我在项王下做事的时候,官不过是个郎中,职位不过是个 执戟的卫士,

项王也不听我的话,也不用我的计谋,因此我投靠了汉王,汉王拜我为大将军,授予我大将军的印,让我统领数万军队,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有好吃的食物拿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我才有的今天,汉王这么亲近、信赖我,我背叛他不吉祥,因此到死都不会背叛汉王。

看韩信这个人,就是汉王常常关心他,对他嘘寒问暖的,又给他兵权,对他言听计从,让他又了一个施展的平台,他就对刘邦感恩涕零,说誓死效忠,这对刘邦来说就是就是小恩小惠。看看刘邦和项羽结拜兄弟,说但求同年同月死,前期在项梁照应下发展壮大,项羽也没少出力。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给那些抢到项羽肉的封万户侯,鸿沟对持的时候,项羽要烹了刘老太公,刘邦说他爹也是项羽爹,项羽烹完记得给他分碗羹喝,你说这个刘邦有多不要脸,韩信有吗?没有。

轻易相信别人不考虑自己

齐地的谋士蒯通给韩信出主意说:“你看汉王和楚王正在荥阳争的你死我说的,谁也吃不下谁,您倒向谁谁就会赢,既然您有地盘、有粮食、有军队不如您拥兵自立,这样诸侯们都怕您,你就安全了,”韩信说:“汉王给我衣穿,给我饭吃,听我计谋、想相信我,我誓死忠于汉王。

蒯通有给他举例说:越王勾践与范蠡,张黡与陈泽,从相信到相互被追杀,”蒯通问韩信与汉王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他们之间好,他说:“汉王给我衣穿,给我饭吃,听我计谋、想相信我,我誓死忠于汉王。”反正蒯通给他分析各种弊端,唯有自立才能保护自己,他还是前面那一句话,总觉的他为汉王立下这么大功劳,汉王又封他为齐王,不会谋害他。

再如刘邦后来把韩信封为楚王,钟离昧投靠韩信,刘邦要杀钟离昧,借此机会说韩信造反,钟离昧说不让韩信见刘邦,否则会以某犯罪被抓韩信不听一意孤行,钟离昧自刎韩信那着钟离昧的人头见刘邦,刘邦果断把韩信抓起来带回长安贬为淮阴侯,后陈豨在封地造反刘邦去平叛,

韩信准备和陈豨理应外合,被萧何骗进皇宫让吕后给弄死了。看韩信多悲哀,蒯通让韩信借机造反保全性命他不听,他选择相信刘邦,明明都已经和别人联合造反了,还听萧何的进宫自投罗网 。他从来都不深入的考虑自己的处境,相信给他帮助的数人,以至于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思想,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5

楚汉相争到了关键时期,韩信是可以左右中国历史的关键人物。

当时,一向坚持以武力经营天下的项羽,都派出了说客武涉,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让韩信退出这场刘项之间的纷争,这种方式对大家都好——韩信此后也不必再听从刘邦的摆布,而是自立门户,与刘项三分天下。

但是韩信拒绝了武涉,又拒绝了蒯彻,他选择了忠于刘邦。

之所以这么做,韩信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他确实对刘邦很忠诚;第二、韩信对武涉和蒯彻说的话都是逢场作戏,他也有称王称霸的野心,但是有没有摆脱刘邦的资本。

韩信曾经多次表达过自己无法忘记刘邦的知遇之恩,确实,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存在就完全没有意义,没有刘邦,韩信可能会贫贱一生。所以,韩信因为对刘邦心怀感恩而放弃背叛,是有可能的。

但,这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应该做出的选择。

所以,韩信没有背叛刘邦的原因很可能是他没有背叛的能力。《史记》中记载了韩信多次被夺兵权的事例,比如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之后,“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再比如垓下之战消灭项羽之后,刘邦“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所以,韩信虽然有很强的军事能力,也带着“多多益善”的将士,但是这些将士都不听领于他,这些将士都是忠于刘邦的。

除此之外,韩信的巅峰时期,手下第一文臣是曹参,第一武将是灌婴, 这都是刘邦的心腹。有他们在,韩信岂敢轻举妄动?

6

韩信对刘邦言听计从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其二、韩信的部下大部分都是刘邦的同乡,韩信想有所作为十分难。首先韩信是一个国士,他的道德标准较高,并不是见利亡义,卖主求荣之辈。其次韩信半生沉浮,一无事处,直到刘邦提携他当大将军,他才一展所学,威震天下。正所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君”,韩信除了想当一个诸侯王外,其他方面他还是十分听从刘邦的。

蒯通跟项羽都劝过韩信据齐自立,再占有燕国,则韩信拥有燕齐之地,其势足以成为一方强大的诸侯。韩信自己却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项羽派使者跟韩信商量三分天下,韩信却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也就是说韩信感念刘邦知遇之恩,不肯背叛刘邦,韩信最大的追求就是当一个诸侯王,当然这个诸侯王臣服于汉天子!刘邦封韩信为齐王,故韩信发兵击楚;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故韩信没有起兵反汉;刘邦封韩信为淮阴侯,韩信才有了愤愤不平之语,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

当年陈胜起兵反秦,一时如星火燎原,一月不到,陈胜已拥兵十余万。于是陈胜派出各路将军领兵数千至一万不等,去六国旧地掠地。不曾想这些将军出去后,纷纷拥兵自立,对陈胜的号令阳奉阴违。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结果武臣自立为赵王,韩广自立为燕王。有这些经验,故刘邦派韩信为大将军出关击诸侯,但韩信手下的领兵大将皆刘邦的亲信,比如樊哙、周勃、窦婴等,这些大将不会叛汉,故韩信想叛汉也难。

7

同一个问题三个前提都是错的,也是相当有“本事”了。


韩信的兵力

韩信兵力一般情况下都是“数万”,打完魏国、代国被刘邦第一次削兵,打完赵国、劝降燕国之后又被刘邦削一次兵,唯一兵力超过十万就是灭了齐国、打败龙且,收了他们的降卒以后。不过此时韩信的军队,却远远不止十万。具体数字不明,保守估计应在15万以上。

不过,韩信掌控军队最多的则是在垓下之战的时候,将兵三十万。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控制的疆土

韩信虽然一路上把魏、代、赵、燕、齐都制服了,但是,实际上韩信却并未掌控那么大面积。

1、韩信灭了魏以后,魏国便改为汉王辖下的河东郡,归属于汉王刘邦所有。

2、代、赵灭了以后,这块地方的负责人则变成了张耳。张耳跟刘邦素来交好,另外也是项羽之前分封的常山王,韩信也是顺水推舟地把张耳推上了赵王的位置。

3、燕国只是降服,但其实际控制权还是在燕王臧荼的手里。

4、韩信唯一真正控制的恰恰是他最后打下来的齐地。

韩信之所以在齐国投降以后,还要去打齐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所以,看起来韩信打下来的地方不少,但是实际他能控制的却只有齐国。

韩信对齐邦言听计众?

那是不存在的。韩信拥有了齐国以后,便第一时间派人去找刘邦要“假(代理)齐王”,然而刘邦的想法自然不会是这个,他更希望韩信带着军队过来救他、揍项羽。刘邦隔空骂韩信的就是:“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这能算是言听计从么?

只能说韩信没有背叛刘邦罢了。

韩信为什么不背叛?

一、韩信没那么大野心,并没有争天下的心。(实际上刘邦最初也没有,打着打着也就有了,只是韩信这时候暂时还没有罢了)

二、刘邦给了韩信齐王。(韩信需要存在感,他最擅长的就是打仗,所以他打了很多胜仗,但是他也需要对这些胜仗的嘉奖,齐王就是最好的嘉奖。假如说韩信没有主动去要”假齐王“或者是刘邦没答应,那么蒯通劝韩信独立这个事儿至少有一多半机会成了。)

三、韩信有感恩之心。(无论是对漂母,还是给他打仗平台的刘邦,甚至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韩信都是怀有感恩之心的,有恩就需要报答,帮刘邦统一天下自然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了。)


所以,韩信虽有机会、也有能力背叛,但是他还是坚守住了底线,帮刘邦打完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场仗,只可惜,打完了仗,他的指挥权就被刘邦夺回去了,他就再也没有机会背叛了。

8

韩信被称为国士无双,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不仅在汉初无人可比,即使放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出类拔萃。但韩信却甘为刘邦所用。我们通过几个事件来看韩信甘为刘邦所用的原因。

1.彭城大战后,刘邦56万大军被项羽3万精锐击溃。刘邦和夏侯婴两人逃出后,直接来到韩信和张耳大营。这是韩信刚刚灭赵,兵精粮足。刘邦和夏侯婴两人居然长驱直入,进到大营里面的时候,韩信和张耳正在睡觉。刘邦就趁着两人睡觉的时候,安排调度军事,把精锐全部调到荥阳一线,跟随自己作战,留下老弱病残,让韩信去灭齐。在垓下大战后,韩信彻底击溃项羽后,刘邦再次闯入韩信军营,夺了韩信军权。通过这件事,我可以看出,虽然是韩信带兵,带汉军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刘邦手中,有理由相信,韩信手下的中下层军官,都是唯刘邦马首是瞻。



2.韩信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与刘邦谈论诸将才能高下。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刘邦又问,你怎么样呢。韩信回答,我多多益善。刘邦笑着说,你既然带兵越多越好,却为什么被我抓住。这时韩信说了一句,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驭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这里面点出原因,刘邦作为管理者所以善于驾驭将领,韩信即使带兵再多,也只是个打工者。

3.在韩信击败龙且占领齐地后,连项羽也重视起韩信。派韩信的老乡游说韩信,武涉告诉韩信,现在韩信帮楚则楚胜,助汉则汉赢,如果两不相帮,就能够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时是韩信从一个员工,翻身做老板的最佳时期。但韩信却说,我当初在项王处,官职最高也不过是个执戟郎中,他也不听我的建议,所以,才归附汉王。而现在汉王不仅让我担任上将军,还把他的车子给我坐,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不忍心背弃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韩信是个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没有刘邦那么腹黑,但正是由此他在心理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最终错失了鼎足三分做老板的机会。



总之,虽然韩信国士无双,但他缺少政治上狠毒与无情,没有对军队中下层的有效控制力,离开刘邦他只能是一个光杆司令,最终摆脱不了刘邦,在猜忌中身死族灭,这也是历史上“士”的悲哀。

9

首先这个话就有问题,韩信也没有对于刘邦言听计从,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韩信在准备攻打齐国的时候,刘邦派郦食其说服齐国的齐王田广投降刘邦,韩信于是犹豫是否要攻打齐国,韩信手下的说客蒯通强烈要求韩信攻打,他说现在韩信奉刘邦的命令攻打齐国,又没有刘邦的命令让韩信停止进军,那么可以直接攻打,而且郦食其只是说客,凭借几句话就拿下齐国,韩信拥兵数万,用了一年才攻下赵国,这样一对比韩信的功劳大吗?蒯通的话让韩信发兵攻打齐国,最后攻克齐国都城临淄,灭亡齐国,而郦食其被齐王田广烹杀。要知道郦食其代表的是刘邦,这等于韩信直接反了刘邦。另一个例子是韩信占据齐地之后,击败龙且和田广的联军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项羽,反而派使者前往荥阳,请求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当然韩信的理由是齐国反复无常,南面直接面对项羽,为了能够控制齐国,韩信希望刘邦封自己为假王。这个时候的刘邦被项羽在荥阳围攻,他得知韩信派人带来的消息,刘邦大怒。但是迫于形势,刘邦只得下命令让韩信担任齐王。

可以说韩信并没有对于刘邦言听计从,他只是感恩刘邦给予自己机会让自己得意发展,这在项羽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背叛刘邦时,韩信说的很明白,韩信说他当年最初跟随项羽的时候,官位不过是执戟郎中,进言项羽不听,谋划项羽也不看,而我韩信投奔刘邦之后,就被封为大将军,立刻给予部众数万人,我穿的衣服和刘邦一样,吃喝也和刘邦一样。刘邦对我韩信言听计从,所以我到了今天的地步。所以我不会背叛刘邦。从韩信的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韩信对于刘邦的感恩之情,毕竟韩信的一飞冲天都是刘邦的提携。

而且手握十万大军的说法也很有问题。韩信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并不是很牢固,历史记载里韩信多次被刘邦夺走军队,假如韩信对于军队掌控能力比较强的话,也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一次是在韩信带兵攻打魏王豹和代国,魏国的都城安邑被攻破后,韩信趁势和张耳合兵攻破代国。但是刘邦看到之后,很快派人把韩信的精锐部队拿走,带往当时的楚汉相互争斗的前线荥阳。第二次是韩信和张耳攻灭赵国,刘邦在荥阳惨败,逃到成皋,在成皋又被围攻,最后又逃出成皋渡过黄河来到脩武的张耳军,刘邦自称汉使,偷偷潜入张耳和韩信的军营,直接在韩信的卧室里拿走了韩信的印信,召集诸位将领,带着这只部队就走了。第三次是垓下之战,垓下之战结束后,项羽战死,刘邦又是故技重施,夺走了韩信的军队,而后把韩信由齐王迁封为楚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韩信对于军队的掌握并不是很牢固。不会动不动坐拥多少兵马。

10

韩信的兵是刘邦的,手下将领也都是刘邦的人,你说呢?

谁跟你说刘邦是屌丝了?楚汉战争开辟两个现场,一个韩信领导的北方战场,打齐国等,一个是刘邦领导的南方战场,就是刘邦对项羽,刘邦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项羽也从未占过便宜,从未越过刘邦守的荥阳一线,你说刘邦屌丝?

韩信从出道开始,一直就是想找个大哥投靠,在投靠刘邦项羽之前,他从没有想过自己做大哥,而是一直想着能有哪个大哥看中自己。而反观刘邦从来都是做大哥的人,

刘邦让韩信做了大将军后,他的副手一直都是刘邦的人,下面的将领也都是刘邦的嫡系。这些人就是刘邦制衡韩信的,你以为刘邦是傻子?军队给了别人,不去制衡别人反水?想想看,刘邦能两次进去韩信的军营拿兵符。想杀韩信不是易如反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