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如何看待南宋赵构秦桧与金国的议和?

你如何看待南宋赵构秦桧与金国的议和?

2020-10-20 12:31阅读(62)

你如何看待南宋赵构秦桧与金国的议和?:谢邀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签署的第二次绍兴和议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最损害国家利益、最打击民族自信的“和议”,没有之

1

谢邀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签署的第二次绍兴和议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最损害国家利益、最打击民族自信的“和议”,没有之一。从此,南宋对民间开启了残酷压榨、盘剥模式


自1840年一鸦至灭亡,满清因屡屡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被称为[误我中华三千年]。现在我们就拿对一国赔付最多的“马关条约”与宋金“绍兴和议”进行对比





1.主次问题

绍兴和议:臣构言……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弊邑永有凭焉。

马关条约: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

绍兴和议,南宋彻底放弃了正统地位,自认藩属,向上国大金称臣;马关条约,双方互称“帝国大皇帝”,是平等关系。放弃天朝上国的地位与倭国对等已经让慈禧被骂成了一条狗,那么自认藩属的赵构应该被称为什么?自然是狗都不如。





2.割地问题

除了按照和议,南宋割让唐、邓,以及商、秦大半,放弃和尚原、方山原之外,绍兴十六年二月,南宋方面追加割让了金州丰阳县、洋州乾祐县。

按照马关条约,满清要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后来因三国干涉,满清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

割让唐、邓二州使襄阳直接暴露,南宋灭亡就直接证明襄阳的战略地位;割让与西夏接壤部分使南宋失去了优质战马来源,也阻断了宋夏联合抗金的可能;割让和尚原、方山原,弃守大散关使得四川门户洞开,和尚原葬着吴玠等南宋将士。南宋割让的地盘都属于战略要地,都浸满了南宋将士的鲜血。

甲午战争使满清重新成为一个陆权国家,岛屿对陆权国家来说重要性不是特别重要。明后期领土约400万平方公里,满清拓展疆土后达1300万平方公里,交到民国手上还剩1100万





3.贸易问题


绍兴和议:绍兴三十二年四月,【癸酉,殿中侍御史吴芾言:“向来岁遣聘使,多以有用之财博易无用之物,大率先行货赂,厚结北使,方得与北商为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9】

马关条约:中日互为最惠国待遇


秦、商州是北宋重要的白银和黄金产地,而北宋白银最高产的熙丰年间也仅219829两。割让秦州后南宋怎样才能完成“岁贡白银二十五万两”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贸易”。南宋在陆上开辟了两条“南方丝绸之路”,西南陆路现在又称“茶马古道”,简单来说就是以茶叶换驽马;海上贸易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以丝绸、瓷器、银、铜钱换取香、药、珠、扇等奢侈品,这条贸易路线不但换不回白银,反倒【金银铜铁,海舶飞运,所失良多。~《宋史》食货下:八:互巿舶法】。南宋要完成白银岁贡唯一的途径就是“私下重礼贿赂金国贸易主管官吏,向金国低价倾销货品换取白银”,这种做法既严重损害了政权尊严,也极大地损害了南宋的经济利益。

日本人走得进来,我大清的木舢板却开不出去,对满清来说中日互为最惠国是一件然并o的事。然而从法理上李中堂能搪塞过关





4.背景问题


甲午战争,清军陆、海军全线惨败,割地赔款那叫活该

绍兴十年南宋北伐全面胜利,却在第一代微操大师赵构和秦桧的命令下全线回防;绍兴十一年宋金相持,金军被拖得摸鱼捞虾采野菜,甚至宰杀军中骡马、随军奴婢充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达成了第二次绍兴和议





5.价值问题


从明朝开始海外白银大量涌入中国,白银的价值大大降低。连利息在内,分八次赔付给日本的白银折合当时日元约三亿六千万元,比日本在甲午战争中陆海军总支出多一亿六千万日元左右

南宋每年岁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而南宋将领刘锜著名的大胜顺昌大捷赏金为“银绢十四万两匹”,也就是说,南宋岁贡开支足够每年打三次顺昌大捷还有剩,而刘锜所部“侍卫马军司”是赵构的“羽林军”,功赏远远高于岳飞、韩世忠等其他驻屯军





6.民生问题


满清对外赔款来源主要在出让铁路经营权、海关关税等,对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民生影响不大


南宋岁贡来源的白银部分主要是搜刮民间财富,向金国换取;丝绸部分来源分两类,除了应收税赋这种大路货外,向金国高层单独行贿的优质蜀绢则是拘扣四川年轻民女在官制造,绍兴二十七年五月,赵构对宰相沈该说【上曰:“蜀中制造绵绣帟幕,以充岁贡,闻十岁女子皆拘在官制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7/《宋会要》崇儒七:罢贡】

绍兴议和后,除了要负担巨额岁贡外,南宋因为失去险要而一再增加军队员额,秦桧及其党羽公然贿赂、贪腐,赵构要建宫殿、充实后宫队伍……这一切都需要钱,就只能尽可能地压榨民间。秦桧派郑克在四川搞“经界法”时,以均税的名义大幅增加税赋【虽蔬菜桑柘莫不有征,而邛蜀民田有什税伍者,由是迄今多逃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9】。绍兴十七年秦桧在江浙一带以减税为名,减掉了几项比如“黄河竹索钱”之类根本就收不上来的税赋,然后暗中密令地方官在实际税收中增税百分之七、八十,以致在人间天堂中出现大量饿殍,【绍兴十七年九月丙戌,桧虽谕江浙监司,暗增民税几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6】,【初,见财用不足,密谕江浙监司暗增民税七、八,故民力重困,饿死者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9

其它如两淮田赋、湖南身丁钱、广西布估钱等等都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朱熹不无悲愤地说【州县直是视民如禽兽,丰年犹多饥死者。~《朱子语类》卷108.论治道】





7.绍兴和议的赢家问题


毫无疑问,在国家层面,金国是赢家。那么在个人层面呢?

金熙宗完颜亶:仍然是金国皇帝,只是此后军政实权完全由“太傅,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完颜宗弼掌握。他是事实上的输家

宋高宗赵构:由金国册封为宋国皇帝,落下一个【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宋史》本纪高宗九的评价,并随着岳飞被害,韩世忠、张俊被罢,张浚等人遭受迫害,赵鼎、王庶等人被迫害致死,赵构被秦桧逐步架空。赵构是绍兴和议中的大输家

完颜宗弼:由太保晋太傅,获赏奴婢一千名、牛马一千头、骆驼一百头、羊一万只,并可每年从南宋岁贡中抽水[银、绢二千两、匹]。他捞了个名利双收

秦桧:由少保晋太师,封秦、魏两国公,由金国出面要求赵构任用秦桧成为南宋的终身独相,从此权倾朝野,鸡犬升天

从实际攫取权力和利益来看,绍兴和议,秦桧或成最大赢家




绍兴和议对南宋的吏治、体制、军队士气、社会风气的破坏是全方位的,它实际上是打着“议和”名义的“投降”行为



2

凌烟阁来回答。

其实朝代跟人差不多,有性格、有路径依赖。

宋的路径依赖:花钱买和平

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俩鉴于五代军阀控制军队容易搞政变的情况,就设计了一套制度,把军事招募训练权、调度权、指挥权、后勤供应等一系列方面都做了防备,让任何一两个人都无法单独调动军队,这样可保宋朝江山永固。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宋朝军力不振。冷兵器时代,士气非常重要,结果宋朝士兵与将官在打仗前才见到面,互相不知道脾气秉性,士兵怎么能卖命出死力呢?将官又怎么能把士兵指挥好呢?

结果1005年澶渊之盟,宋朝花钱买来了与辽的和平。

西夏这个党项族小国,宋朝在军事上也搞不定,好吧,你别闹了,我继续给钱。

宋朝立国没多久的这两次花钱买和平的经历,就塑造了宋朝的性格。

金的路径依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金的崛起非常迅速。他们在一开始也是小心翼翼地冒险、试探辽朝。

1114年10月,金花了大力气夺取了辽的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北伯都讷)。随后金人又陆续夺取了辽的几个州。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正月初五,金人就攻下了黄龙府。这段时间,金对辽还是小心翼翼。

直到1115年11月辽金发生了护步达岗之战,才彻底让金藐视辽朝。这一战,金2万兵对辽70万大军,相差极为悬殊。阿骨打战前做了总动员,大意就是此战生死存亡。结果,生猛的2万金军,竟然把70万辽军杀得惨败。金军把辽军杀得“死者绵延百余里”。

这一战彻底激起了金的野心。随后他们用了不到10年时间,竟然就把幅员万里的大辽给灭了!

接下来,更加夸张的事情发生在北宋身上。仅仅两年,北宋就被灭亡了!两位皇帝被俘虏!中原国土也归金了。

金的野心当然继续膨胀,想要一举把漏网的赵构也消灭掉。结果真把赵构追到了海上。

但是,金膨胀过度了。岳飞和韩世忠的部队,差点就让过江的金军回不去了。

金一看南宋不好打,就不打了。

期间金宋反复试探、争夺,战争的结果逐渐是金负多胜少。

等岳飞反攻大捷,把金军打得丢盔弃甲之时,宗弼就打算撤军了。

从这里我们大致看出金的路径:尊重现实,见招拆招;你怂我就狠狠地打你直到灭了你,你强那我就躲着你。也就是俗话说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宋金议和:双方各自路径依赖的平衡点

就在宋方逐渐转为强势时,金很现实地提出了双方议和。从综合国力来看,南宋初期,南北方经济实力相当,南方恐怕还要略胜一筹。因为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就占全国的6成以上了,而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占比更多。

但是,南方的弱点是战斗意志不强,远弱于金。此时宋金双方在实际交战中处于拉锯状态,达到了一个新的力量平衡。

此时,花钱买和平的路径又浮现在南宋君臣面前。宋是文人为主的朝代,文人多厌战惧战。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赵构心里很担心金把宋钦宗这个对他而言的“终极武器”使出来。金如果在北方扶立宋钦宗,或者把宋钦宗送回南方,他赵构将无法自处。因此,在求和这一点上君臣合拍。

于是,赵构幕后主使,秦桧在前台执行,就开始了屈辱的求和。

在宋金关系上,始终是金居于主动,宋处于被动。金看到宋的君和权臣非常怕打仗,于是又加码:欲成和议,必杀岳飞。

最终,岳飞被冤杀,宋忍受屈辱,与金达成和议。

此后的宋金和平,中间被金废帝海陵王完颜亮干扰了一下,等金世宗登位之后,双方继续保持和平。

双方保持和平局面,就是因为双方在各自的路径依赖之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其底层逻辑是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吃不掉谁。

结语:岳飞被杀,千古奇冤

但是,赵构和秦桧冤杀了岳飞,这个史实是抹杀不了的。他们这么做没必要,因为当时岳飞已经交出兵权。

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岳飞临死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连元朝修的《宋史》都为岳飞鸣不平,其中说到:“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完)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

3

关于这个问题,无数人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过了,基本上想不出什么新鲜东西了。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个新角度来看待赵构和金国的议和行为。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虽然是秦桧主和,但南宋的实际控制者是宋高宗赵构。因此,秦桧的主和不论是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客观上都是在迎合赵构,如果赵构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那秦桧是不会反复提出议和来触怒皇帝的。因此,我们今天抛开秦桧不谈,只来分析赵构。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先扯一点题外话做铺垫:

1973年8月23日,两名罪犯在试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作为人质,在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歹徒终于放弃挟持向警方投降。出人意料的是,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月里,四名遭受挟持的人质,居然对绑架他们的绑匪显露出怜悯的情感,四名人质均拒绝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甚至因为挟持过程中绑匪对他们的一些小恩小惠产生了由衷的感激之情,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质中一名女职员竟然还爱上其中一名劫匪,并在他服刑期间与之订婚。

这件离奇的事情,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发现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人质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绑匪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人质对劫持者产生的心理上的依赖感,被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囚犯、战俘、受虐妇女等等长期处于恐惧之中的人,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

赵构的“人质情结”

如果把赵构的人生经历套用在上面故事中的人质上面,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赵构同金人的议和,完全解释得通了。

自从“靖康之变”发生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皇帝位,他就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逃亡生涯,扬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甚至被金兵撵到海上坐船了。这期间,他不断向金国摇尾乞怜,恳求放他一条生路。在给金人的乞和信中,他甚至自称“康王”,说自己“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甚至被金兵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又经历了“苗刘兵变”,唯一的儿子也死了。

可以说这段时间,他始终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中,上面的人质不过被挟制了几天,所产生的恐惧就足以让他们喜欢上绑匪了,赵构被金人吓唬了四年之久,对金人产生依赖、感激、崇拜甚至是爱恋似乎合情合理。这也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赵构不断地破坏北伐,反复主动乞和,直至最终成功,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成为了金人的“人质”了。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就是想抓捕和审判“绑匪”金人的警察和法庭,赵构对这些将领充满了怀疑和敌视,甚至杀掉了“警察”岳飞,来讨好绑匪。

最终,“人质”赵构终于如愿嫁给了“绑匪”金人,宋金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合议”,赵构兴高采烈的开始向金人称臣纳贡。

赵构,一个具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精神疾病患者,这种精神疾病导致了他向金人强烈的议和意愿。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4

话题太敏感,说实话容易招骂,意识形态和现实差距是很大的,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思想和舆论导向,投降派总是会被挨骂的,这与时局和现实中存在的厉害无关。简单点说,你可以去死,但是不能投降,如果说的直白点,这就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赵构的死活,南宋军民的死活都不会对那些键盘侠造成任何影响,如果他们真的生存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我估计就没有那么的理直气壮了。

秦桧主和分两个阶段,第一次是金国完颜昌提出的,我怀疑秦桧就是完颜昌送回南宋促成这次议和的,这次议和可以说南宋占了大便宜,完颜昌则是赤裸裸的卖国,当然他出卖的是金国的利益。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第一次议和的背景,北宋灭亡后,金国并无意倾吐中原土地,他们占领的辽国土地够大了,因为地广人希,自己家那点事还忙不过来,进攻北宋是为了教训不断在边界整事的宋徽宗,结果徽钦二宗屡教不改,花样作死,于是金国在无力吞下北宋领土的情况下,选择另立亲金国的中原皇帝,以换取边境和平,于是改立张邦昌,张邦昌不愿做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伪皇帝,金人走后主动把皇位让给了赵构,金人没办法,又另立了刘豫为伪皇帝。但是刘豫根本挡不住南宋的攻势,金国还是随时面临危机,而此时金国内部又陷入了权力争夺之中,于是完颜昌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想出了一个可以使两国永世和平的办法,那就是废了伪齐皇帝刘豫,把刘豫控制的黄河以南土地送给南宋,承认南宋政权,南宋必然会对金国感恩戴德,两国以黄河为界,世代和平相处。此时的金国高层也不想陷入战乱,如果完颜昌的策略真能达到效果,金国人也就认了。所以完颜昌的提议得到了金国高层大多数人的同意,于是第一次绍兴议和开始实施,作为完颜昌手下幕僚的秦桧,在这个关键时刻莫名其妙的带着全家老小,安然无恙的穿过金国的层层封锁。顺利逃回了南宋。所以我严重怀疑秦桧不是逃出来的,秦桧是在完颜昌的授意下,以出逃的名义回到南宋配合这次议和。

秦桧在北宋时期并不出名,也不是什么关键人物,可是秦桧逃归,宋高宗竟然高兴得一夜未睡,估计可能是秦桧带回来完颜昌主张议和的消息,否则宋高宗怎么会因为一个无足轻重的秦桧逃回而高兴的一夜未睡?

南宋和刘豫对峙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收回了一些土地,但距离灭掉伪齐刘豫还差得很远,再加上淮西兵变,刘光世手下大将郦琼,裹胁着十万军民投奔伪齐,使伪齐和南宋的局势更加复杂。灭掉伪齐变得更加困难。这时候突然传来消息,不用打了,伪齐占领的黄河以南土地都送给南宋,承认南宋政权,两国以黄河为界,休战罢兵,条件是南宋要名义上向金国称臣,并给金国进贡岁币。这对赵构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睡不着觉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南宋的军民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金国人不可信,刘豫的那些地方,饱受战火蹂躏,南宋需要投入大量财力恢复生产,而且面临大规模的移民,如果费尽周折恢复生产了,金国反悔夺回去怎么办?这时的南宋经济已经有所恢复,刚刚稳定下的老百姓根本不愿意回到金国人眼皮底下回去恢复生产。其中以岳飞反对最为激烈,那些受封建思想禁锢的老臣们,对向金国称臣更是耿耿于怀,反对声也很激烈,但是宋高宗不这么想,一个刘豫,他奋斗了八年只伤到皮毛,彻底打败还遥遥无期,以后面对金国是什么样子,他真是想都不敢想。这个馅饼虽然有点硌牙,但他一定要吃下去,于是秦桧出面,代表南宋和金国达成合议。

但南宋上下对这次议和会有这么多反对声音,完全出乎金国人的预料,完颜昌【我以地于宋,宋必德我】的目的根本没实现,南宋并不领情,反而反对声一片,明显这个合议缺乏稳定基础,金国岂不吃了大亏,于是一些本就对议和持反对意见的人开始活动,以完颜宗弼为首的几个人给皇帝上书,说完颜昌卖国求荣,把大片土地送给宋国,是卖国行为,完颜昌见势不妙,连夜出逃奔宋,半路被追上处死,这次议和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果这次议和成功,宋金两国以黄河为界,南宋基本收复了北宋丢失土地的绝大部分,失去的只有保定白沟河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南宋除了向金国称臣,名义不好听之外,可以说占尽了便宜,真算不上什么卖国条约。

第二次绍兴议和就完全不同了,第一次议和破坏前,很多刘豫手下的伪齐守军将领以及各地义军纷纷向南宋伸来橄榄枝,愿意回到南宋,但还没等南宋接收,合议破坏,两国再次进入战争状态,金兀术带领大军再次南下。这时候,南宋的军事力量已经很强了,但是部队派系严重,基本各自为政,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在这次对抗金兀术的战役中,朝廷对这些拥兵自重的大将指挥能力明显不强,很多时候根本调不动。韩世忠畏缩不进,岳飞拒绝支援顺昌刘錡,趁金兵困于顺昌,挥师北上,抢关夺寨,一路高歌猛进。金兵顺昌受阻,兵败回缩防守,岳飞主力被分割与颖昌和郾城,虽经王兰和杨再兴拼死力战,局势仍未改观,岳飞已成孤军深入之势。最后不得不撤兵,要不是刘錡声东击西伸出援手,恐怕岳飞很难全身而退。

从军事力量对比,宋军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金兵远道来袭,深入南方,根本占不到便宜,如果宋军能够协调统一,把金兵赶到黄河以北也不是不可能,但事实上却让人大跌眼镜,淮西之战,岳飞九次抗命,以各种理由推脱,停滞不前,张俊打压刘錡,贪功冒进,濠梁一战,王德、杨存中损兵折将,使第二次绍兴议和失去了底气,柘皋大捷这一重要砝码作用尽失。

宋高宗所面临的内忧已经远大于外患,军队各自为政,个人打个人的小算盘,枢密院形同虚设,根本调不动军队,宋高宗哪还有底气再打下去?硬着头皮坚持下去,最大的可能就是陷入拉锯战,宋金谁也灭不了谁,双双被拖入战争的泥潭,金国可以,但是南宋不行,赵构几乎被架空,各大军阀手握重兵,谁能保证苗刘兵变那样的事不会重演?赵构从小博闻强记,日咏万言,又在政治漩涡中摸爬滚打多年,能看不到自己面临的危机?这时候议和,可以说是最佳选项,赵构紧着议和,就是为下一步把军权收归中央做准备,事实上赵构也是这么做的,合议刚敲定,还没有正式施行,赵构就开始收兵权,张俊韩世忠明白赵构的企图,顺利交出了兵权,韩世忠甚至直接隐退,泛舟西湖,不问世事,让赵构彻底放心,只有岳飞,直接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还出现了部队异动,最后招致杀身之祸。

另外赵构还有个心腹大患,那就是被金兵囚禁的宋钦宗,赵构倒不是怕他回来和自己争皇位,宋钦宗没有那个资本和能力,根本威胁不到赵构,他怕的是把金国逼急了,金国会像立张邦昌和刘豫那样,立宋钦宗为伪皇帝,坐镇东京汴梁,到那时赵构将陷入极大的困境,他总不能带兵打他亲哥哥吧?这个不是我杜撰的,金国早有这个想法,。【吾分付汝等,切宜谨守,勿忘吾戒。如宋兵势盛敌强,择用兵马破之。若制御所不能向,与国朝计议择用(智臣)为辅,遣天水郡公(赵)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如尚悖心,可辅天水郡王并力破敌】甚至南宋君臣也都心知肚明,岳飞请立太子,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但当时不是怕宋钦宗被立为伪皇帝,而是怕金国立宋钦宗的儿子为伪皇帝,因为有传言,金人已经把他送到了汴梁。岳飞请立太子的目的就是昭告天下,赵构才是正统的皇帝,已有继承人,丙午元子(宋钦宗的儿子)不是正统,可以出兵攻打。岳飞曾和薛弼说【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宋钦宗的儿子赵谌)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

说了半天怎么没说秦桧?说他干嘛,真正把握国家大方向的事他说了不算,他只不过是参谋执行者,据《秦桧传》记载,朝堂上商议是否合议,秦桧根本没有发言,而是散朝后被高宗留下,询问意见,秦桧反问高宗怎么想,高宗想要议和的意思,但并不坚定,秦桧让高宗再仔细想想确定了再说,如此三次,直到确定高宗确实想议和,秦桧才下去实施议和行动。宋高宗能从北宋灭亡时那么复杂的残局中顽强生存下来,不是谁都撼动了的傀儡,秦桧还没有那么大能量直接左右宋高宗。

5

如何看待南宋赵构秦桧和金国议和?有比较才有鉴别!

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

赵构秦桧签和约……二分天下!

诸葛亮承认荊州仍归孙吴,使蜀国二州地盘,变为一州地盘!

赵构秦桧主张南北分治,将大宋一分为二!南宋存半壁河山!

孙权称帝,诸葛亮承认,上贺表。再面见吴侯时,武乡候须跪拜!

赵构对金称臣,秦桧承认宗主国,替赵构行跪拜礼!

诸葛亮鞠躬尽瘁,教会了赵构秦桧,依样葫芦照瓢画!照猫画虎?画虎不成反类犬?

赵构秦桧,以诸葛亮为榜样,造就了南宋150余年的丰功伟业!

赵构割地和谈,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如何?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如何?

楚河汉界的鸿沟,在中华大地,刻下历史的烙印!!!

鸿沟的烙印,与南疆北界,是历史的重演?何其相似乃尔!!!



6

不和谈怎么办,从和谈可以看出,赵构不是昏君。那些成天叫嚣和谈就是卖国的人,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战略眼光。赵构为什么要和谈,看看南宋百姓过的什么生活,朝廷为了维持正常运作,不断增加百姓赋税,导致老百姓无法活下去,最终发生大规模农民暴动,这说明什么?回头看百姓,百姓真希望收复失地?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百姓关心的是生存,其它的和他们没有关系,为了收复失地,为了战争,对于百姓而言已经苦不堪言,他们真的支持吗?赵构和谈,从当时国情而言,符合国情,真以为收复失地后就没有事了吗?收复失地重建的钱哪里来,失地百姓最低生活保障哪里来?靠南方一地的百姓能养的活整个宋朝吗?以为那时的粮食产量是现在的产量?能够坐上皇位和宰相的位置不是傻子,尤其是秦桧,当年金人攻破汴梁,要求宋朝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个重镇,满朝文武只有秦桧一人极力反对,也是这件事才使秦桧走上历史舞台,也可以看出,秦桧有着杰出的政治眼光战略头脑,一个主战派慢慢变成求和派,除了赵构的原因,剩下的就是百姓和国情的原因。就像李鸿章,他的曲线救国何错之有,也只有国人辱骂李鸿章,国外对华研究学者曾经就说过,中国清朝只要再多一个李鸿章和盛宣怀,那么清朝就会成为最强的国家之一

7

秦桧显然没有权力一天调动十八面金牌(圣旨

)的权力,能调动金牌和下圣旨的只有当朝的皇帝赵构一人——秦桧是赵构杀害岳飞的替罪羊

8

从现实而说,不和谈再无南宋小朝廷的存在,并非是几个强悍猛将所能荡平环宇的,实是赵构与秦桧聪明,促谈宋金和议,才让区区南宋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百年矣……

9

问题不好回答!

古代文人坚持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当然,好些文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殉国的没几个),无论是和谈或者投降在笔杆子人眼里就是耻辱!但结果是汉初猥琐发育了七十年养出来个超神的汉武帝,国人也都自诩汉人!

南宋初年,民生凋敝,内外矛盾尖锐,打与和的对错功过姑且不谈,却实实在在养出了个富宋,如果出个伟大帝王,未必没有机会一整河山!

再者说,历史总是后人点评对与错。

以汉武帝为例:当国家需要对外开拓的时候,便会有人提出武帝北征南讨、扫荡六合的壮举;当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时,便有人提出民力唯艰、武帝穷兵黩武的败笔!

其实,对错与否只要看是否符合当权者的意识形态罢了


10

(感谢大家的邀请!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年底了公司有点忙,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上头条,望大家能谅解!)

作为一个后人而且是一个旁观者来看待那段议和历史,我认为决策议和是错误的。我思量再三,觉得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议和是错误的。

从大局来看,当时岳飞北伐,连结河朔,北方各路义军纷纷响应,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支持。金兵如惊弓之鸟,人心惶惶、准备弃城北逃。岳飞的战略思想获得初步成效。若赵构不令其班师,收复河山极有可能。赵构选择撤军议和,不仅在战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而且还寒了当地义军和百姓的心。也是后来孝宗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从高宗角度来看,高宗怕岳飞直捣黃龙。迎二帝还朝自己皇位难保,又怕岳飞拥兵自重,就地称王。那可以令岳飞不必进攻,选择地形就地设防,作为边关。就算金兵卷土从来,我有“中兴四将”你奈我何。假如对武将不放心,可以收取兵权,重演文官代武职。南宋当时国内钟相、杨幺、李成等被剿灭,已经趋向稳定。金想攻宋已不是那么容易,宋金已经进入相持抗衡,不必议和完全可以自保。只要边防牢固,百姓可以休养生息,平稳发展。

再从金国的角度来看,金兵被岳飞打怕了,但元气未伤实力尤在。前去议和,在谈判桌上地位也不平等。让我们看一下,议和大使到金国寻求议和吧!

出使金国大使拜见兀术,兀术言,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议和。大使背弓屈膝,战战兢兢。传信回朝,秦桧会意,诱高宗许之。一个能征善战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再看议和结果吧!

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金册封赵构为帝,2,宋向金每年纳贡银和绢各25万两。3,宋不得在边关设重兵。4,金人若逃入宋,宋必须送还,宋人入金受金保护。5,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为宋,以北为金。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