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要说孙子是否真的经历了36战争,我认为不一定。反正现在是谁也说不清楚孙子到底经历了几场战争。但我可以肯定,孙子一定是亲身参加过当时的战争的,并且有着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同时他对战略战术的研究也是很感兴趣的,更是把很多心血都化在了战略战术的研究上的,并且对当时各国之间所发生的频繁战事也是十关注的,又是了如指掌的,即使他亲身参加的战争不一定很多,但他手头掌握的战争资料肯定是十分丰厚的。他的兵法三十六计,也并非是参加了三十六场战争才有三十六计的,似乎是每参加一场战争总结出一条计策来,这末免有点太勉强了。而他的这三十六计,也有可能是他与其他同事共同研究总结出来的,更有可能是由别人给他提供战例,由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加以提炼总结而得到的。也可能他参加了一次战争就总结出了几条兵法,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一战就用上了连环计、苦肉计、反复计、诈降计、火攻计等许多的计策;也可能是参加好几场战争也没有总结出什么兵法出来。总之,我们不能太机械地来理解孙子兵法的形成过程。孙子兵法也是战国时代诸多战争指挥者、参与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说的毛泽东思想,其实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成千上万革命者参加的革命实践的总结。事实上,任何一位理论工作者,并不一定是他参加过实践活动最多,他才可著书立说的。一个人光有实践工作经验也不一定便能著书立说,还须得有个理论工作能力跟上来的问题。如许多老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并且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他就是写不出自己的教育论文来。而有的年轻教师,虽然只来五年或十年教学实践,却能写出不少优质的好论文出来,这就是一个理论工作能力的问题。但是,无论怎么说,要写出自己的科研论文出来,一定得有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手头丰富的资料作保证。
发布于:2020-10-20 02:40
浏览了 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