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且听小司徒为您一一道来,在汉末三国时期的蜀国,朝廷将军的等级是为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并存,而在上级将军中,大将军是为第一位的,然后是三公级别的将军,是为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与卫将军。
其中,卫将军在后期诸葛瞻担任期间,可以兼任尚书令的职权,来实际处理朝政,因此,车骑将军与骠骑将军在蜀汉主管军方事务,是为一时权重的实权将领。
在蜀汉立国的四十三年中,一共有着六任七位车骑将军,每一位都是一时之人杰,权重一方。
(一)股肱重臣 独镇一方
蜀汉的第一任车骑将军,便是大名鼎鼎的张飞,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登基称帝,当时为后将军领巴西太守独镇三巴的张飞,便是直接被升任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在刘备时代,蜀汉不置大将军,彼时关羽阵亡,所以,张飞是为当时蜀汉武将之首,位高权重,不仅有权掌管成都周围的京畿地区(属司隶校尉辖区),而且在外独自镇守三巴之地,掌握直接精锐兵力便多达一万余人,是当时蜀汉当之无愧的武将之首,超过了骠骑将军马超。
章武元年六月,刘备东伐孙权之前,张飞出征之前,被部下范强、张达杀害,所以,张飞虽然是蜀汉第一任车骑将军,但是在职时间很短,只有两个月左右。
(二)徐州肱骨 手无实权
蜀汉的第二任车骑将军,存在感与实权都很低,是为刘琰,此人是刘备集团的彻底的老班底,乃是鲁国人士。刘备担任豫州牧的时候,便是征召刘琰担任自己的从事,从那以来,刘琰便是一直追随刘备前后周旋。
又因为刘琰与刘备都姓刘,所以很是受到刘备的厚待与亲信,而刘琰也就在那个时候,刘琰也就成为了刘备的宾客,开始随从刘备一路周旋,刘琰为人风雅善谈,又风度翩翩,担任刘备的宾客也是很尽职尽责,因此,从豫州开始,刘琰在刘备集团的实权虽然不见得有多大,可是地位却是很高。
当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刘琰也是被任命为固陵太守,而当后主刘禅继位后,刘琰则是进一步受封为都乡侯,在官位座次上,仅次于李严而已,这就看出了刘琰在季汉政权里的地位。
实际上,当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伊籍等刘备的老班底相继去世以后,刘备集团的元老级别的人物已经没有几个了,所以,刘琰自刘备时代受到亲信也传承了下来,因此,在当时的季汉朝廷,不算实际权力的大小,刘琰的地位与资历,恐怕仅次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以后,刘琰先是升迁为后将军兼任卫尉,不久升任车骑将军,因为刘琰不掌实权,所以他只是带领着千余士兵,跟随诸葛亮提出一些意见而已,但是此人生活比较奢侈,车马饮食服饰,样样如此,而且还有奴仆数十人,更有趣的是,因为刘琰是鲁国人,所以刘琰教会了奴仆们大名鼎鼎的《鲁灵光殿赋》,他的生活,简直公卿的不能再公卿,但是诸葛亮对此,也是由他去吧,刘琰曾参与诸葛亮的北伐,不起什么作用,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后,刘琰由于怀疑自己的妻子胡氏和刘禅有染,迁怒胡氏,大型鞭打,最终被刘禅弃市论死,刘琰也因此成为了蜀汉唯一一位被斩杀的车骑将军。
(三)国戚加身 股肱之臣
蜀汉的第三任车骑将军,是蜀汉的外戚吴懿,吴懿,并非益州本土派人士,而是来自于兖州的陈留郡,地地道道的中原人,如果拉关系的话,与刘备还都算得上是北方人。吴懿的叔叔吴匡,是东汉末年,那位无脑的大将军何进的属官,因此吴家在当时,也算是颇具脸面。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时任太常的宗室刘焉目睹天下大乱,汉灵帝也不是平定天下那块料,因此,刘焉的内心产生了避祸割据的想法,而他所看重的地区,便是大汉西南的益州大地。
因此,在刘焉的一番运作下,他得以出任益州牧,前往益州去镇守。而在这个时候,吴懿的父亲因为与刘焉关系比较不错,因此,也就一起前来益州。毕竟当时的洛阳乃至中原,都是已经到了大乱的前夜了,对于明白人来说,还是三十六计,跑位上策啊。
所以,吴氏一族,也就在那个时候,来到了益州。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吴氏一族,的确是东州派,而且还是刘焉特别信任的东州派,因为吴懿的妹妹嫁给了刘焉的儿子刘瑁,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瑁病逝,吴氏寡居,但是丝毫不影响吴懿以及吴氏一族在益州的地位。
而就在这个时候,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公元211年),刘备入川,一年后,也就是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撕破脸皮,开始反攻刘璋就这样,时任中郎将的吴懿被刘璋派遣与川中将领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人率军前往涪城一带抵抗刘备。
可这些人都不是刘备的对手,全部败退,退守绵竹一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吴懿索性率军投降了刘备。
因此,在这之后,吴懿也是跟随刘备回师攻打刘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在围困成都数十天之后,刘璋投降,益州随后也是被彻底的平定下来。而吴懿因功,被刘备拜授为护军。
在这之后,由于刘备的夫人们都病逝了,导致五十五岁的刘备,此刻是一个寡居的小老头儿,这还了得了?主公岂能没有夫人?
因此,包括刘备本人在内,整个刘备集团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开始物色新一任的刘备夫人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吴懿寡居的妹妹,因此,吴懿摇身一变,虽然是东州派,却又成为了刘备的主要班底,因此,章武元年四月,刘备称帝后,吴懿直接升任关中都督,虽然是虚职,可是却是蜀汉四大都督之一。
建兴年间,吴懿跟随诸葛亮北伐,屡立战功,阳溪之战中与魏延合作,大破曹魏后将军费耀,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吴懿升任左将军,晋封高乡侯,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不久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被夷灭三族,车骑将军刘琰也被弃市论死,因此,在这之后,吴懿正式升任车骑将军,领雍州刺史、汉中都督,成为了蜀汉的第三任车骑将军。
当时的吴懿在蜀汉朝廷,仅次于大司马蒋琬,是为军方的第二人,且掌握绝对蜀军主力的汉中都督区,可谓位高权重,其弟吴班也是晋升为后将军,此后又晋升为骠骑将军,所以,吴氏一族在当时,的确荣耀非凡。
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吴懿病逝于汉中任上。
(四)汉臣之后 威震东方
继吴懿之后,担任蜀汉车骑将军的,是为当时的数一数二的重臣,邓芝,东汉开国名臣邓禹的后代,汉末天下大乱,邓芝从南阳来到了益州避乱,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刘备夺取益州后,邓芝担任郫城府邸阁督。
有一天刘备路过这里,看到了邓芝,便是和邓芝交谈一番,这一交谈,可不得了,刘备当即都可以拍胸脯认为,这一定是个奇才啊(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快,重点培养!
此后,邓芝现实成为郫令,而后又升迁为蜀地三大郡之一的广汉郡太守,事实证明,邓芝的确不负众望,因他清廉、严谨,政绩不错,刘备直接把邓芝调进了尚书台,担任尚书。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意图与东吴重归于好,但是又怕外交人选不得当,无法完成任务,最终,挑选了邓芝,邓芝出马,轻松搞定孙权,使得孙权认为邓芝是一个相当真诚的老铁,他给诸葛亮写信评价邓芝说道:
“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
这之后,邓芝从文臣逐步转成军职,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邓芝担任中监军、扬武将军,与镇东将军赵云一起出箕谷作为疑兵,吸引曹真,最终因马谡街亭失败,而被迫撤兵。
撤兵时,面对曹真的追击,赵云亲自殿后,邓芝率军先行,最终使得这支大军完好无损的退回汉中。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后,邓芝升任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扬武亭侯,一跃成为了蜀汉朝廷的第三档将军,不久后更是全权前往蜀汉东部重地永安、江州一带,担任江州都督,专门应对孙权。
吴懿病逝后,邓芝直接升迁为三公级别的车骑将军、假节,正式成为了蜀汉军方高层,邓芝在东线期间,应对孙权,讨平叛乱,深受时人称赞,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邓芝病逝,不可不谓之蜀汉的重大损失。
(五)远来投国 莫名失踪
蜀汉的第五任车骑将军,是为曹魏投降而来的宗室,夏侯霸,由于车骑将军是朝廷高级武将,所以并不常置,也很少有真正在军功与地位上达到车骑将军行列的人,比如王平、马忠,才不过加封杂号大将军,是为镇北与镇南大将军。
夏侯霸具体担任蜀汉车骑将军的时间,无法确考,因为夏侯霸本身的生卒年便是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夏侯霸投奔蜀国是在高平陵之变也就是公元249年之后,彼时,距离吴懿病逝,也已经十二年之久了。
夏侯霸归降蜀国后,得到了刘禅的重视,被封为车骑将军在费祎之后,姜维与夏侯霸相谈甚欢,两人多次一起组织北伐,在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的洮西之战中,蜀军大败曹魏雍州刺史王经,魏军被斩杀数万人,此等大胜,在蜀汉北伐历史中称之为第一也不为过。
而奇怪的是,从此之后,夏侯霸的身影,便是不见于史书记载了,后人推测,很有可能是因为夏侯霸的家世背景等原因,导致最终他被史学家刻意的掩盖了一些事实,所以,后人无法确考。
(六)忠勇二将 无力回天
在夏侯霸之后,蜀汉的第六任车骑将军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担任了,而是在刘禅、陈祗等人的运作下,变成了两人,既是互相制约,也是为了制约当时的大将军姜维。
这两个人是为廖化与张翼,廖化本名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最初担任关羽的主簿,关羽襄樊败亡之后,廖化不得已归于孙权,但是由于忠心蜀汉,于是诈死骗过东吴,带着自己的母亲星夜返回了益州。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大军到达秭归以后,遇到了廖化,对于廖化的举动,刘备异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夷陵兵败后,廖化退回益州。
此后,建兴年间廖化升任丞相府的参军,历任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等,一直活跃在军方与蜀汉前线,廖化的真正表现时间在延熙年间,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九月,廖化独自率军攻打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两军沿东西两面分兵合进,欲夹击廖化军。但同时兵力分散的弱点暴露,廖化抓住战机发动进攻,击败游奕,王赟亦在交战中箭身亡。
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化随姜维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进攻,帮助姜维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 此后廖化一直追随姜维北伐。
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左右,夏侯霸病逝,六月,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但此时,蜀汉已经逐渐的日薄西山了,年过七十的廖化对于国事,也是有心无力了。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八月,曹魏伐蜀,廖化率军前往沓中接应姜维,后与姜维合兵一处,共同保守剑阁,十一月,刘禅投降,廖化也只得选择投降,曹魏景园五年(公元264年)春,廖化在内迁洛阳途中,发病而亡。
在廖化担任右车骑将军的时候,左车骑将军,便是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此人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积累了相当的地方从政经验,后来更是接替李恢出任蜀汉南中战区庲降都督,此后与廖化一同晋升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
在蜀汉灭亡之际,与张翼一样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最终,在成都大乱之时,张翼死于乱军之中,是继刘琰之后,蜀汉第二任死于刀兵的车骑将军。
因此,蜀汉的车骑将军一共有六任七人,是为张飞、刘琰、吴懿、邓芝、夏侯霸、廖化、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