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人只要做到了其中的原则,并且做的好,就会受到人们的赞扬,久而久之就会小有名气。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自己的德行和操守,就会受到道德表扬,在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下,民间的口口相传会让你闻名天下,甚至你的事迹会传到统治者的耳中。
当然,人在古代出名,不仅仅是道德好一个原因,还有勇敢,正直,能保家卫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等等。
可以从历代如何选举士人,士人又如何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就知人在古代是怎么出名的。
先看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
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的。
到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士人”这个阶层诞生了。贵族往往以“养门客”的方式来拉拢人才,战国四公子的“门客三千”,吕不韦的门客无数,都是战国时期挑选人才的方式。
那么,战国如何挑选人才?贵族和君主会通过人才的名气来挑选,首先就是孝顺父母,然后才是仁义礼智信。只有这些做的好,邻居口口相传,君主才会选拔这样的人,让他们脱离农民,晋级为“士人”。
再说秦朝,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商鞅变法的军功制开启了秦国武力统一天下的道路,而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军人,以及刺激军人的军功制。
由于秦朝短命,文人和士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脚印。
再说两汉
两汉时期,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既然说到两汉选举,就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察举制,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视德行的选举制度,如果你德行好,你就会被邻里赞扬,然后就有机会被举荐给国家,天下闻名。
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汉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思想条件;而汉代孝廉制度成为稳定的入仕制度,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制度条件。
欲为官者必须由人举荐,而被举荐的先决条件是以孝廉为代表的个人德行,这就逐渐形成了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同时,孝廉制度还通过考试审查了被举为孝廉的人的真才实学,对人才的质量进行把关。在入仕的这条路径下,欲为官者首先必须有所学,有所长。
孝廉制度为社会阶层的流动建立了一个通道。孝廉制度所举荐的不再是全部由贵族子弟所组成的内部集团,从理论上把可以被举为孝廉的人员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在这一制度的激励下,形成了读书人重视名节、重视个人德行的良好风气。孝廉制度不仅仅是一种选官制度,而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教化方式。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果你有才学,就有可能直接被启用。
两汉之后,选拔人才的方式又有改变,新的“九品中正制”出现了。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九品中正制”开启了由地方官察访本地人的才德声望来选举的方式。有才,有德行,有声望者的机会来了。
当然,还有曹操根据两汉“选举失实”审时度势,提出的“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
经历了南北朝人才选举的黑暗后,最开明的隋唐科举制诞生了。想要出名,想要出人头地,重要去考科举制就行了。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也是普通人出名最快的方式。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到了唐朝,科举考试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1-2%,明经科为1-2/10。因为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武则天还增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投状”是士人出名最快的方式,投给考官自己平日里的最好的作品,以求给考官一个好印象,借此机会平步青云。
唐朝之后,科举制度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在宋朝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无数优秀的科举进士。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社会,想要出名,就要做到符合“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或者保家卫国得到军功,或者拥有才华。
在邻里间有名望,受欢迎,被人举荐,被人发掘,或者去参加科举考试。
一,普通百姓可以参军打仗,忠君报国,建立军功。
二,在有学问的才子可以参加各种宴会,向高雅的学士及有名望的人赠送自己的文学作品,如诗歌等。
三,主动去拜会和请教有威望的文学大豪,投上自己的作品,或者拜他们为师。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或者借助他们名气的影响。
四,让当时威望特别高的人,为自己的作品提字。这样出名最快。
五,为大官写寿帖,并送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得到欣赏。如果能够,最好呈现到皇帝眼前,若得到皇帝的欣赏,那未来必定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