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赵匡胤(927一976)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朝是继五代十国之后亨年三百一十九年的一个朝代,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但这都是后世对于历史的总结,对于身处分隔朝代界线的赵匡胤并非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不能拿之前汉朝,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来做考量,而是要以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现实情况来分折,认识。
赵匡胤去世时是在公元976年,当时中原分裂局面并没有结束,还有钱俶的吴越国,陈洪进割据的漳,泉二州以及太原,北汉等,这些都要去收复,那么谁是最亲近的又是最有能力完成这些未竟的事业呢?显然是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三弟,比赵匡胤小12岁,从小聪颖而不群,博览好学,和其兄一样都是文武全才,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赵光义积极拥立兄长称帝,被封为殿前都检点,开封府尹,晋王,为大宋的统一进程立有汗马功劳,在军中威望甚高,继续完成统一事业,赵光义是首当人选,没有其二。
兄弟俩一母所生,手足情深,赵匡胤从小就对赵光义文武教习,疼爱备至,做皇帝后还经常过问其弟的身体状况,看到光义肠胃不好,亲自为弟灼艾针灸。平时纠正弟弟的走路的姿式,要求龙行虎步,告诉他怎样在仪容,形态上做到为人君的样子,这其实已是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态度。
据史料记载,有个“金匮之盟”,说杜太后临终前召赵普入宫,口述遗言,由赵普记录,命太祖死后传位于赵光义,这个我认为不能当真,杜太后即不可能那么武断,也不可能算准赵匡胤一定死在光义之前,再说也没那个权力,毕竟不是后来垂帘听政的那个太后,但在平时和儿子一起拉家长时候确实说过,“我们这个皇位是从孤儿寡母中得来的,以后传位一定要传给有实力的人,千万不要像后周那个样子”,后面的意思,大家也明白了,赵匡胤也当着母亲表示,要传给弟弟赵光义。
从历史上来看,赵匡胤确实没有传位给儿子的迹象,在位16年,如果要传位给儿子,早就应有所准备,可他连给儿子封个王都没有封,更别说立太子了,长子赵德昭早以成年,只做了个使相,并无实权,次子赵德芳更是年幼,直到赵匡胤快去世时,赵德芳才出阁,封了个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至于为什么会质疑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我想,一个是因为和传统观念的父死子继的原则相悖,另一个依据《湘山野录》里“烛影斧声”的故事,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之前己经说过了,那是相对于稳定的朝代而言,对于五代十国这种混乱时期己经无效了,想想五代53年,更替了十多个皇帝,平均4年一个,有几个能安亨终年,皇帝不是被推翻,就是义子继位,为什么义子继位?还不是有实力,能力强,才收为义子的吗?所以这时的赵匡胤要找的继位人,一定是有实力,有能力的,交给兄弟比起交给义子来,那不知要亲近多少倍?再一个“烛影斧声”,说的是赵匡胤病重,召弟弟赵光义进宫,两人晚上对饮,有人在窗外模糊看到,赵光义起身向后退,有躲避之状,赵匡胤拿着玉斧向前,并有玉斧戳地之声,还有赵匡胤在说“好为之,好为之”,第二天凌晨赵匡胤就离奇死去,然后接着就是赵光义继位。明白地说就是怀疑赵光义杀了哥哥,即而篡夺了皇位。这个我们当故事听听还可以,作为证据却有点牵强附会了,先不说皇宫又不是农舍,随便由人来回走动,就说说《湘山野录》,那是宋神宗年间僧人文莹所写的,离开事发之时也将近百年了,怎么可能了解的如此详细?显然是凭空捏造的,不能作为史实依据。
纵观赵匡胤一生,征战东西,黄袍加身,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上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吸取前朝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收其精兵,削夺兵权,削弱相权,采取温和的“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在举措上实行“强干弱支”,使国家呈现和平安定局面,然后制度上厚禄养廉,整顿科举,知人善任,重视文化建设,作为其本人,有着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宽厚,好学不倦,勤政爱民,崇尚节俭,如此完美的人生,难到会仅仅在传位上失策吗?其实他的传位恰恰是最完美的。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