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不济也是个皇帝哦,谁愿意主动放弃呢?让给自己的儿子都不放心,还能放心谁呢?

史料也证明,所有的禅让都没有是自愿的,汉献帝也不会主动把帝位让出来的。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

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睿率领群臣亲自哭祭,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何为“献”?就是聪明睿智的意思。

汉献帝的聪明睿智表现在哪里呢?是主动把帝位禅让给曹丕吗?还是审时度势,没有耍过多的花招呢?不得而知。

还是顺着献帝一生的踪迹,看一下他对皇帝位的眷恋吧。

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张让、段珪等杀死,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等带兵杀入宫中。张让、段珪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仓惶之间遇到董卓率领的三千陇西铁骑而来。小皇帝刘辩吓得哆哆嗦嗦,口不能言。

年仅九岁的刘协挺身而出,大声呵斥董卓,吓得董卓赶紧磕头请安。

回到京城以后,董卓认为刘协这小孩还不错,就废掉了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

之后,刘协经历了被董卓挟持西迁长安,董卓被杀,王允专政,李傕、郭祀把持朝政,艰难东归洛阳,曹操奉迎天子都许昌等一系列磨难。在整个过程中,刘协就是一个傀儡,像木偶一样被权臣们弄来弄去。但无论多么艰难,献帝都没有想到把皇帝位让出去,直接撂挑子不干啦。

建安五年(200年),车骑将军董承假衣带诏联络刘备等人,要除掉曹操。没有史料记载这事与刘协是否有直接的关系,但起码说明此时的刘协还不想把帝位让给曹操。

建安十九年(214年),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的所有礼仪行事,俨然已经是皇帝的派头。

群臣都劝曹操再进一步,直接自己干皇帝得啦,但曹操还扭扭捏捏地说要做周公。

被称作聪明睿智的刘协还看不出端倪来,曹操是等着你刘协禅位呢。可刘协就不说这话,还舍不得这个位子,虽说是个傀儡,但毕竟名义上还是个皇帝。

想想看,刘协舍不得把皇帝让给曹操,岂能舍得让给曹操的儿子曹丕吗?曹丕何德何能比他老子的脸还大哦。

没有这个道理啊。

如果献帝刘协三番五次要禅让给曹操,曹操就是不接受。等曹操病逝后,刘协再次禅让给曹丕,那就是另一回事啦。

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献帝刘协有禅让曹操的意思,也就说明献帝不会主动禅位给曹丕。刘协并不一定留恋这个如坐针毡的位子,但他顾虑性命安危。

或许刘协认为在这个位置上更为安稳一些吧。

令刘协没有想到的是禅位后还能够寿终正寝,早知如此还不如早一步把帝位让出来呢。

但无论如何,献帝是不会主动自愿禅让的,这个没有疑议。

至于曹丕的妹妹、曹皇后不肯把玉玺交出来,赌气摔坏,而且赌咒曹氏子孙不得善终之类的话,只能说明曹皇后个人意见,没有史料记载就不能代表献帝。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献帝禅让是出于被迫的,如果他是自愿的话,曹皇后也不至于反应如此强烈,何况是把皇位禅让给娘家人,还是亲兄弟。

由此看来,虽然是个石头疙瘩,男人只想抓在自己手里,女人只想让自己老公掌握。除此之外,谁也不能动最好。

最佳贡献者
2

被迫的,汉末天下大乱,社会分裂,皇权旁落;人为刀俎,不禅丢命、且宗族不保。

3

汉献帝的所谓“禅让”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无论汉献帝愿不愿意,都必须走完这一流程。而且是否禅让、何时禅让、如何禅让,汉献帝本人完全没有权力决定,因为此时的汉献帝不过是曹丕获得正统地位的一枚棋子罢了,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禅位之后,所说的那句 “尧舜之事,今日方知”足以说明一切。

而且,汉献帝的皇位也只不过权臣董卓专权、肆意废立皇帝的结果,刘协虽然名为皇帝,但实际上只是权臣的工具罢了。在董卓控制汉献帝时,朝堂之上尚有一些汉室旧臣存在,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多少还可以“帮”汉献帝一把,而到了曹操手里,朝堂之上基本上清一色都是曹操的班底,此时的汉献帝已被彻底架空,身边一个“帮手”都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献帝就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曹操需要以天子之名干什么事的时候,找汉献帝盖个章,而且不论汉献帝愿不愿意都得盖。

到了建安晚期,曹操借汉献帝之名自封魏公、魏王,加九锡,正式拉开了篡位的大幕,而这个时候汉献帝心知肚明曹操的意图,他清楚的明白汉朝统治再也不可能恢复,痛心和遗憾之余,自己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退休”只是时间问题,毫无悬念,汉献帝闻弦音而知雅意,他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禅让才能让他得到体面的收场。曹操去世后,曹丕成了魏王,并迈开了篡位的第一步,让汉献帝主动退位让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禅让”。

4

献帝这一生,也是多灾多难的很


刘协本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汉灵帝刘宏在生下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儿子,这就是少帝刘辩,可惜何进不知进退,引董卓入京而不能制衡使得西凉军乱政,董卓杀少帝,中平六年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

后来董卓被杀,但其部下却攻入长安。在逃亡的路上,他遇见了曹操,被曹操所控制,这就成了最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被曹操挟持后的汉献帝,自此一直待在深宫之中。在当了24年的傀儡皇帝后,曹操病逝,曹丕上台,逼迫着刘协退位让贤。

献帝的退位,可能也是解脱,毕竟在献帝退位到山阳郡后,也过了几天自由的日子

汉献帝是否主动禅位,这已经没有意义了。毕竟在曹魏史书中他肯定是主动的,而在刘备孙权眼里,献帝必定是被曹丕逼迫,否则一旦曹魏政权合法性被确定,刘备、孙权政权的合法性那就是笑话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5

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汉献帝真的是自愿放弃皇位的吗?恐怕未必如此!

可是根据《三国志.魏书》的记载,汉献帝又是在坐了几十年傀儡之后,主动交出了名义上的最高权力!

(北方的实际掌控者——魏王曹操)

似乎汉献帝已经发现汉室终究难以复兴,天下早该另择贤主。而且这个贤主就是魏王曹丕,只有曹丕才能重新统一天下安定苍生。

但是这可信吗?尽管陈寿写就《三国志》时晋国已经取代了曹魏,但却并不能排除陈寿为了强调晋国是继承魏国的正统,而对曹丕篡汉的行为加以粉饰。

这也是因为,如果排除了曹丕继承汉朝统治的合法性,也就等同于间接的否定了晋国继承魏国统治的正当性,而这是不能被晋国统治者接受的!

(迫使汉献帝禅位的——魏文帝曹丕)

尽管汉朝早已名存实亡,但汉献帝却并不愿意主动放弃汉朝400年的天下,他之所以会在曹操的挟持下挣扎图存,也是因为仍然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在熬死曹操之后,或许会因曹氏集团的内部权力争夺而迎来转机!

然而汉献帝没有料到的是,曹丕的地位很快就稳固了,而且竟然会迫不及待的要取而代之!而这个时候,不仅满朝文武早已加入了曹氏阵营,而且天下百姓在经过了汉末大乱之后也不再拥护汉朝!

因此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手中已经无牌可打!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汉献帝除了接受命运的安排以外,已经没有了其他任何选择余地!所以他并非主动“禅让”皇位,而是在受人逼迫的绝境下,才不得不接受曹丕强迫他“禅让”皇位的要求!

(东汉王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

综上所述,汉献帝刘协被迫让出皇位的可能性更大,刘协“主动禅让皇位”的说法,很有可能出自后人的粉饰。

6

汉献帝要都愿意自愿让位了,你让曹操情何以堪?

想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了多少手段才让汉献帝老老实实的听话,其间又不知掉了多少无辜的脑袋。

别的不说,我们读小学一年级时就认识的孔融,那就是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相权,控制汉献帝做了牺牲品,被曹操砍了脑袋的。

正是献帝为了夺回皇权,让皇后伏氏参与了机宜,被曹操发现后,当做献帝的面,不顾献帝的哀求哭喊,直接将献帝老婆伏皇后以白绫绞死。

然后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将她嫁给了汉献帝,其目的就是监视献帝的一举一动,防止献帝再有夺回皇权的想法与行动。这样的汉献帝会心甘情愿禅位让贤?

汉献帝禅让的时候,各个地方军阀都已平定,已经是三国鼎立,魏国逐渐走向一超独大的时候。虽然因为三国鼎立的原因,魏国一时投鼠忌器,奈何不了其余两国,但是其余两国也不敢轻易对他发起战端,所以曹丕再无曹操的顾虑,直接逼迫献帝禅位,那个时候,献帝让与不让,曹丕也容不得他了。

不同的是,他让位了,曹丕脸上好看一些,或许还留自己一条性命。不让,曹丕直接把他弄死,然后乔诏禅位,即便谁有看法,其实也奈何曹丕不得。

7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低级,哪有自愿禅位的皇帝?不说汉献帝这种傀儡皇帝的禅位,就是赵构或者乾隆当了太上皇仍然不愿意放权,更遑论朝代更替。

但是刘协没有办法,他没有实力与曹丕叫板,倒是他的后老婆曹操的女儿出来骂了曹丕几句,曹丕也无所谓,倒不是看在亲戚的份上放了他们,而是实在没有必要在大喜的日子里搞得满手血腥,曹魏代汉已经是大势所趋,朝中文武大臣基本都是魏王府的官职,没有几人是汉帝册封的官。

所以曹丕觉得时机成熟,刘协你就要让位子,不要不知好歹,起码给了个山阳县让你当公爵,我觉得起码在那里刘协是真正的王,比他在许都说话要管用多了,而山阳公国存续的时间竟然比曹魏都长,直到五胡乱华时期才被灭。

8

“皇帝之间的禅让,怎能说是被迫的”,汉献帝哭着说。


汉献帝的禅让是否自愿不重要,重要的是曹丕需要这个王位,需要让他禅位。

曹操死后,曹魏集团需要一个领导人来凝聚内部,而新领导人也需要威望来得到各方的认可,威望从何而来呢?

曹操是打出来的威望,历经多年,征战四方,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自然对曹操比较信服。而曹丕的选择则要简单许多,废除汉献帝,自己做皇帝,以建立自己的威望。

在献帝禅让这件事上,罗贯中写的够精彩了,我们来梳理一下。

初时不肯

华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言,觑百官而哭曰:“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虽然我这个皇帝没有实权,但我也想争取一下呀!这乱世之中,被废除的话可没好下场。)

再逼宫

次日,官僚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献帝。帝被逼不过,只得更衣出前殿。

华歆奏曰:“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帝痛哭曰:“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歆曰:“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帝曰:“谁敢弑朕耶?”歆厉声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明面上弑君肯定不会,但谁都不能保证意外发生,历朝突然暴毙的皇帝可不少。)

同意禅让

帝颤栗不已。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魏兵。帝泣谓群臣曰:“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贾诩曰:“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帝只得令陈群草禅国之诏,令华歆赍捧诏、玺,引百官直至魏王宫献纳。曹丕大喜。

禅让可是场大戏,献帝的戏演完了,曹丕的戏要开始了。

接着是便是曹丕痛哭流涕的推辞,按照惯例还要推迟三次,此时献帝的内心肯定在大骂,但还要笑嘻嘻面对。

成功后的曹丕,洋洋得意的说出了: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的大实话。

当时的那种环境,献帝基本没什么选择,汉朝的灭亡已是注定,他没有必要以命相博,老老实实退位,还可以安享晚年。

禅让是场政治博弈,献帝手中握有一定力量的政治力量,但这个力量不足以帮助他彻底战胜曹丕,与其两败俱伤不如各退一步。

多年的经历让献帝的选择更有理性,使他不会像曹操的后代曹髦那样,提着剑,带着几十个随从去讨伐曹丕。

和平禅让对曹丕来说也很重要。

历史上权臣很多,但成功取代帝位的却并不多见,且大都付出了极大的政治成本。

假如献帝要以性命相搏,要拿剑亲自斩曹丕狗头,那曹丕就只能把献帝杀了,这样一来,短时间内曹丕绝对称不了帝了。

光是处理弑君造成的政治动荡就已经焦头烂额,更何况献帝一死,曹丕根本没有任何借口继承帝位,只能赶紧找个刘家子孙来充数,如果新君比较听话,也得缓冲一段时间才能上演禅让的好戏。

所以说,献帝的禅让是否自愿不重要,汉献帝怎么想不重要。

重要的是曹丕需要这个皇位,需要和平不流血的完成朝代的更换,那么献帝的禅让,就变成了他的自愿。

而且,政治上的事情,哪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9

被迫的。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历朝末帝都是一些无能和昏庸之辈。但汉献帝不是,他是有光复之志,可惜无光复之才。


如果看看他登基以来的举措,就能明白他是不甘退位的。


汉献帝的3次反抗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虽然汉献帝是大汉帝国的皇帝,但政令出不了皇宫。他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控制,地位岌岌可危。


他和臣子忍饥挨饿,面有饥色,向李傕恳求多分配点粮食。李傕嘲笑皇帝,扔给他腐烂的牛骨。


曹操要杀他的宠妃董美人,尽管他再三哀求,以皇帝的身份来求臣子,董美人还是没有逃过被杀的命运。连伏皇后,他也保不住。

从这些事件里,我们看到一个落魄、无力的少年天子。但即便寄人篱下,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光复大汉帝国。


他没有浑浑噩噩度日,而是努力读书,保持精进,请荀彧、孔融等名士到宫中为自己讲学,学习治国之道。而且他还想方设法策划诛杀曹操的计谋。


第一次反抗,建安五年,他密诏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是董贵人的父亲,自然是站在皇帝这边的。


可惜事情泄露,《资治通鉴》记载了他们的结局““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孝献皇帝戊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谋泄;壬子,曹操杀承及王服、种辑,皆夷三族。”


第二次反抗,建安二十年,伏皇后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历数曹操残暴不仁,希望伏完铲除权臣。这封信很大程度是来自汉献帝的授权。


可惜这封信到了曹操手里,伏皇后被处死,伏氏宗族百余人被诛杀,连她跟汉献帝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杀害了。


第三次反抗,建安二十三年,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要杀曹。兵败被夷三族。

这些反抗后面,都有汉献帝的身影。


人们说时间会磨掉一个人的志气,把一块棱角分明的顽石,磨成光溜溜的圆石头。然而从建安五年,一直到建安二十三年,汉献帝依然选择做一块顽石。经历过一次次的挫败,他不服输。

只可惜,一个人力量再强,始终抵抗不过一群人。他对面站着的是曹操、荀攸、贾诩、程昱、钟繇以及百万精兵强将。


曹操尚且有所顾忌,等曹丕上台,他就迫不及待要动手了。曹操时代,还有人和汉献帝站在同一战线,光复汉室。曹丕时代,大家已经默认汉室不存在了。

10

被逼和自愿,到这时候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鉴春秋】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这说明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个人的意愿已经无法扭转乾坤。

分析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曹操在世时

我们大家都知道,曹操在世时,汉朝已经名存实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登上东汉政坛巅峰,最后自封“魏王”。难道说曹操不想称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曹操不能称帝的原因,个人觉得有二:

一是古代对于君臣身份正统的重视。曹操一直自诩是大汉丞相,即使自己是实际上的掌权者,但是在名义上仍然没有扒开最后一层衣衫,还是以丞相的名义来治理国家,后期是魏王。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改掉大汉国号,那么将会有很多的人打着光复“汉”正统的名义来反对自己,自己也将会被认为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改朝换代开国皇帝神话自己来历以达到取得皇位是正统的目的。

二是一些文臣武将心中不赞同。曹操手下能臣武将很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什么事仍然都是以汉天子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即使后面曹操想要称帝,不怕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那么跟随他的文臣武将也会心甘情愿跟着他做大汉的乱臣贼子吗?

显然不是的!最有名的就是荀彧。荀彧可以说是曹操最重要的智囊之一,帮助曹操做了很多重要的参谋,在曹操逐渐登顶大汉权力巅峰的路上,功劳甚大。但是,荀彧也说过,如果曹操敢篡汉见魏,他第一个反对,因为在他心中,他帮助曹操,就是在帮助大汉,自己仍然是汉臣。他认为,在东汉末年那种乱世之中,只有曹操能够保住大汉片刻安宁。曹操承继大汉,手下很多忠于大汉的部下,这代表了很多汉臣的想法,所以曹操不得不顾忌。

基于以上两点,所以在曹操在世时,最高封号就是“魏王”,至死没有跨过那道坎。

第二阶段:曹操去世后

曹操去世后,随着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形势在逐渐变化。由于这些变化,曹丕改汉为魏的时机逐渐成熟了。

变化一是忠于大汉的臣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带来的,谁也无法阻挡。曹操去世时66岁,很多曹操的部下也都是年老体衰了。而曹丕继位时才33岁。此时大臣们也换了一批又一批,由大部分忠于汉的变成了大部分忠于魏的了,比如司马家族。

变化二汉献帝心境改变了

汉献帝一直处于生死边缘,几十年如一日,也是造成其性格懦弱的原因。在曹操在世时他也曾想过抗争,为此也努力过,但是失败了。如果不是曹操顾忌名声,他早就死了好几回了。而且曹操此时已死,如果再不退位禅让,估计就会在某一天意外死亡了吧〔可以看看朱元璋对小明王的做法〕。所以,汉献帝此时不仅主动禅位给曹丕,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也是为自己挣得的一份安全保证。不管汉献帝是自愿还是被迫,他都是看清了形势,做出的决定,起码为自己赢得了十二年〔220年退位,234年去世〕的轻松岁月。

总结

综上所述,不管汉献帝是自愿还是被迫,在曹操去世后,如果他还想继续活命,他就只有禅位给曹丕这一种选择。自愿和被迫还有意义吗?活着才是王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